第一篇:C4 金苹果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C4 金苹果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上海市普陀区金苹果幼儿园创办于1996年9月,是一所二级公办幼儿园,目前拥有南园和北园两处园舍,共设班级18个,其中小、中、大班各六个班,在园幼儿560余名,教师40名。近年来,在普陀区教育局“做强西北部”发展思路的的引领下,根据我园实际情况确定了“聚焦幼儿园内涵发展,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以规范制度为保障,以教师专业能力提高”为工作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思想稳固、专业能力扎实、具有“爱心、关心、细心、耐心、热心”的“五心”品质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了“务实、奉献、和谐、进取”的良好园风。
存在问题
幼儿园地处桃浦地区,地域文化有时有意无意影响并制约教师的教育行为和职业行为;尤其是多年来的处于二级幼儿园的状态,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的动力,专业自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开发。
3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幼儿园队伍中的50%以上,这些教师对工作有热情、学习能力强、有创造性,但是缺乏经验,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有距离。
科研工作在我园才刚起步,教师们经验不足,要进一步明确梳理研究框架,拓展研究渠道,注重经验的积累,才能起到科研引领幼儿园发展的作用,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的作用。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普陀区优质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和《普陀区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理念,教师培养与成长模式,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着力优化均衡教师结构,夯实底部、提升中坚,为实现金苹果幼儿园专业队伍整体提高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行动目标
建立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专业队伍,促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形成由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跟进的教师培养梯队,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
(一)面向全体,整体推进,提升综合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首位,强化师德教育。以“五心好教师”为幼儿园师德建设的载体,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完善师德规范,健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机制,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2、优化教师学识结构
鼓励教师职后培训,教师整体的学历、职称水平有所提高。本科及本科在读率达到60%以上,中、高级职称的老师逐年递增。
3、推进教师能力建设
严格落实区“十二五”师训工作的各项培训指标,借助市、区、姐妹园等学习资源,保障每位教师学习的质量。有效实施幼儿园实践培训的内容,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
(二)突出骨干,夯实基础,培养后继人才
1、完善教师发展梯队建设
建立我园师发展梯队。持续开展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的评选活动。鼓励参与工作室的学习和各项评选活动,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形成自主发展意识的队伍。
2、建设青年教师发展团队
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岗位上磨练青年教师队伍。确保青年教师能独立的完成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专业技能逐年成熟,具有主动提高自己综合专业素养的意识。
3、打造园内教科研领军人才
培养出2-3名在园内能引领教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具有较好的学术功底和理论素养,有较强的专业组织指导、管理协调等能力,能对本工作领域有整体思考和规划,对课程建设、质量提升和队伍培养起到带教指导和示范引领作用。能积极的参加区高级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有创新和奉献精神,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教育教学研究有成果,在课程实施中有一定的成效。
主要措施
(一)加强培训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力
骨干教师做到“五个引领”:一是教研组引领;二是实践活动引领;三是带教工作引领;四是教学评优引领;五是科研创新引领。鼓励骨干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做到专业引领,轮流主持幼儿园大教研活动,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辐射到级组中每一个老师;并承担优质教学活动实践展示交流的任务、带教青年教师的任务和担任课题研究小组长的任务,同时鼓励她们自主申报各类评优活动活动,为每一位要求主动发展的老师搭建平台。提高成熟教师课程执行力
成熟型教师要做到“四个一”:分别是一次有质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展示;一个专题项目研究;一位青年教师带教;一本教师成长册。积极鼓励大家突破自我,为她们搭建各种平台,教学实践中尊重她们的想法,给予带教青年教师的任务,根据专业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带教。每一位老师根据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展业发展紧密的与幼儿园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样能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激励青年教师岗位成才
青年教师要做到“五个练”:修炼爱岗敬业的师德素养、训炼细腻纯属的专业基本功、锻炼有效开展一日活动的能力、磨练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锤炼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由园长亲自负责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建立载体
1、骨干教师示范引领
教研组长、教学骨干、能手,每月组织学习讨论会,定期汇报近期工作的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分析问题与不足,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承担区级交流展示的任务,每学年至少一次全园示范课展示,每学年至少带教两名青年教师,带教成绩优秀。每学年总结教科研工作经验的专题,在幼儿园层面进行交流。
2、青年教师助推发展
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团队,以理论学习、师德共建,实践研讨、岗位竞聘、策划活动等形式的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鼓励有专业能力、有专业精神的老师脱引而出,发展到干部和骨干教师的队伍中。
3、搭建展示、评优平台
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有效性等,组织开展教学能力竞赛和评优活动。园内活动人人参与、桃浦地区评优鼓励自主参与、区级评优选优推优。
4、积极参与区级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
鼓励不同层面的老师主动参与区级教师专业发挥在那指导团队的工作中,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桃浦联合体的联聘、联动的工作中,开阔眼界,挑战自我,实现专业的自我超越。
5、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项目一: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参与区级专业团队带教
展示实践活动
参与区级评优
教科研实践引领
项目二:成熟教师发展项目
积极参与教科研平台,交流经验
外出观摩,经验反馈
带教初职教师
展示实践活动
项目三:青年教师成长项目
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
外出学习观摩、交流体会、尝试示范
岗位竞聘、任务锻炼、团队共建、奉献岗位
(三)完善机制
1、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制定“十二五师训计划”、“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教师在培训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推动本规划的落实。
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将教师的敬业精神、实际工作能力、日常工作态度、带教成绩、实践展示情况、经验总结、学历、职称、获奖情况等综合的评价教师的发展,尝试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价教师,鼓励每一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
3、完善骨干培养机制
给予骨干教师发展在行政、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老师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价值。
4、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课程资源库,以积累、梳理、共享、完善为机制,不断的完善我园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减轻教师重复的案头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第二篇:2013-2014学年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上海市普陀区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 2013-2014学年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为推进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将加大“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基本现状
经过10多年的培养与发展,学校现有教师29名,其中有区高级指导教师2名,区教育教学能手2名,区教坛新秀1名,校级骨干教师5名,形成了一批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态度比较认真、具有跨学科基础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任教中式烹饪、中式面点、客房服务、餐饮服务、计算机、会务、茶艺、商品、美容、制冷维修等专业课教师25名,其中21人兼任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体育、音乐、心理等文化课,每周工作量比较均衡。整体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业水平提升有潜力
学校任教专业课教师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整体比较年轻,且具有学习热情,专业水平提升的潜力较大。
2、教师大多转岗而来,专业素养需要提升
学校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原普教学校转岗而来,从事专业课教学时间不长,专业理论背景、技能实践能力亟待提升。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基础。学校鼓励并支持专业任课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水平,大力培养懂理论、会操作、能示范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骨干教师的成长应为学校发展服务,为特色课程建设服务,为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服务。学校评选和奖励骨干教师关键看他(她)是否取得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是否为学校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2、工作目标
学校将继续推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到2014学年末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合格、能胜任专业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具体为:
(1)师德提升。100%教师都喜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关爱选择专业学习的学生,相信学生具有专业学习的潜能。
(2)专业提升。教师通过参加专业学历进修、技能培训考证等途径,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与技能资格水平,力争80%专业教师达到高级(三级)资格水平。
(3)能力提升。学校与优秀实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试点,定期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技能培训大师到学校开展培训,每学年开展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和示范,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4)满意度提升。力争通过教师师德、师能建设,提升学生、家长和实习企业对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和实际专业水平。
三、重点工作项目
1、指导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制定《2013-2014学年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举措,并组织全体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学习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一致认识。2013年6月底之前,每位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分学科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教师从学历进修、技能资格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职称评定、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制定和落实个人发展计划。
2013年9月起,教师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每学期结束进行小结交流,并列入教师校本师训学分认定与学年绩效考核内容。
2、建立并落实教师专业学习培训制度。学校聘请技能资格评审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为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一起进行实训,推荐教师轮流到优秀企业进行一周左右的短期岗位实践,2014年寒假安排1-2名教师进行试点,参加实践教师应撰写实践日志并回校后进行交流。
3、设立学校“饮食文化节”,开展教师专业课堂教学评优和师生专业技能比武、展示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4、编订校本专业课程与技能操作手册。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照国家和上海相关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教学指南》,包括课程目标、课时计划、教学实施建议、技能示范光盘、学生评价考核等,研究成熟的可以编印成校本教材。
四、实施安排与保障措施
1、实施安排
根据目前安排,2013学年实施计划如下:
2014年7月,学校将进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实施情况阶段小结,并根据实际对2014年9月-2015年6月实施计划进行安排。
2、保障措施
学校明确校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支部负责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与师德建设,教导处、实训处、师训办分工落实具体工作项目,总务后勤负责做好教师实训、技能比武展示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全校齐心协力,确保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达成。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所任教学科学历进修、职业技能资格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对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有成效、参与职业技能比武展示获奖和编订校本专业课程作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
第三篇: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
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动上海率先实现基础教育转型的目标,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加快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结合本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制定《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学历水平显著提高。全市资源统筹,协调部署,初步形成以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为主体,师范大学为两翼,其它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全市教师教育格局;以项目推进方式为主, 实施了培养高端人才的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主的校本研修等教师教育创新活动,并且开展了新农村教师培训专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上海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推进和人口生育高峰的出现,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将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的配置需进行结构性调整与补充;面对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带来的挑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亟需提升和优化。全市教师教育宏观决策需进一步加强引领,体制和机制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一、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以“面向全体、高端引领、农村优先、关注新教师”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构建多通道、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面对未来5年本市持续人口出生高峰、生源逐年增加的情况,上海自2010年起需每年新增学前专任教师2500人左右,小学教师数量需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储备。到201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应达到60%以上;小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75%以上;初中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95%以上,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10%以上;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15%以上。为达成上述目标,应在学科结构和专业标准等方面严格把关,不断提高新进教师的质量,关注紧缺学科的教师培养与补充。
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依托全市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构建以“学分银行”为抓手的共享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形成市级规划指导、区县统筹落实、学校为实施主体,向全社会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搭建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培训平台;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岗位特点,开展在线学习与日常教研密切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进行分类、分层培训,建立培训分类管理制度、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与优化以实践体验性课程为载体,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本研修。
3.健全教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规划统筹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人事制度管理与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教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探索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在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统一的中 — 2 — 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完善学校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区域统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激励保障的机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深化校长职级制度改革,研制校长专业标准,规范对校长的培养、聘任、培训与考核。
二、建设任务
(一)师德建设计划
探索和创新师德培养方式。结合各区县、学校实际,开展以案例征集与分析、主题讨论、实践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师德培训项目。将育德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关爱学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积极开展“教师走进经典”品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
健全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设立“上海市白玉兰教师”荣誉称号,开展“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评选上海市级教书育人楷模,推出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将履行育人职责情况作为考核与评价教师工作、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内容,并且注意听取学生、家长及相关权益者的意见。
营造和优化师德建设环境。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强对教师形象的正面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建设积极、宽松、民主的校园文化,引导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分享快乐,激励教师成为有理想、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建设需求导向与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和引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重点,建设多维度、多层次、模
— 3 — 块式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模块,其中市级课程占10%-20%,区县级课程占30%-40%,校本课程占50%。整合市、区县、学校力量开发教师培训课程,形成长效的共建共享机制,为教师提供区内与跨区培训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集中面授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高质量、个性化学习机会。
推进教师培训方法创新与体制完善。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岗位特点进行分类、分层培训,教师培训倡导案例式、任务驱动式、项目研究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送教上门、校本研修、海外研修、指导带教等多种培训形式,支持教师跨地域、跨系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加强对紧缺学科、发展中学校、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和新城新建学校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式、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校本研修的专业支持与内涵发展。市和区县层面加强对校本研修的课程设计、资源开发、组织实施、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校本研修的成果展示、案例交流、分享经验,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合作。鼓励开发旨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校本培训课程,积累全市共享的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形式的专业团队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营造教师之间合作研修的氛围,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改进教学,逐渐形成校内、校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完善教师培训的统筹管理与质量监督。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教师培训的考核情况将成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师教育学分管理平台,积极探索跨区域、跨系统、跨机构等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促进 — 4 — 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建立教师培训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和使用、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估,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的过程管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完成中职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工作。发挥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课改特色实验学校及专业和学科校际中心组的作用,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多元培训需求,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校本培训备案制,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及校本培训。
(三)教师教育资源联盟与建设计划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的指导管理与内涵发展。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的遴选标准和办法,鼓励更多的学校在做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一步规范市和区县两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行管理,健全年检、随访、奖励、退出等机制,并对其进行跟踪指导与监督。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建设,细化各项教师专业发展及带教师范生的措施,有效促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开发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联盟、师资联盟、课程联盟与信息联盟,集聚培训机构与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力量,建立面向全体教师的开放型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最优化的教师教育资源,形成精品培训课程资源库。
加强以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特级教师讲师团,发挥其在全市教师教育中的经验传授与思想引领作用。发动优秀在职与离退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及对郊区县学校的指导,以项目任务的方式培训、带教、指导学科教师。建立市级优秀教师资源服务信息平台,让全市优秀教师与市、区县、学校以双向选择的方式
— 5 — 进行合作。在对口帮扶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建立“特聘教师指导团”,承担团队对团队的定点指导和重点带教任务。
(四)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第三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以提升专业境界、促进专业成熟为重点,突出“双名工程”对学员培养的精致化程度;严把选拔关口,精选培养对象;基于专业成长,明晰培养定位;关注专业要素,完善培养内容;坚持团队指导,加强基地间交流;注重任务驱动,促进作用发挥。学员所在的区县和学校要积极做好学员培养质量的检验与评估工作,并积极搭建平台以充分发挥学员在本区县、本校的专业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名校长跨省市学习交流。选派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计划”项目,继续探索校长培养的跨省市学习交流模式,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名校长办学经验交流。总结上海卓越校长培训项目经验,开阔受训校长的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
完善校长与教师海外研修项目。进一步完善校长与教师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攻读学位、访问学者以及跟岗学习的运行机制,坚持项目驱动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经验,加强双边培训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参训校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估。与此同时,鼓励校长和教师参加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活动。
搭建东方名师发展平台。为鼓励专家型学科教师的出现,由市教委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启动东方名师人才资助专项计划。
开展中职校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依托名师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以提升创新意识、专业实践能力、课改执行力和教科研能力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等方式,开展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在专业教学领 — 6 — 域中有较高地位的专业带头人。
(五)校长职级制度改革计划
研制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根据《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会议的精神,在对全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体现上海特色的《上海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凸显不同发展阶段校长的专业内涵特征以及相关要求,规划队伍建设,引领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
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在原来试点实行的五级十三等的职级划分基础上,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和校长的任职年限、专业成长规律,进一步修订校长岗位职级。进一步研究与新的校长职级制配套的工资制度与相关待遇、任职资质与遴选标准、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考核与评估,推动校长队伍建设从行政定级向专业评定转型,促进上海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六)培训者队伍建设计划
加强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修订上海市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建设水平标准,开展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工作。各区县应明确教师进修学院校功能定位,统整区域德研、科研、教研、培训、信息技术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改革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作用。队伍建设上,聘请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社会相关专业人才以及一线特级或骨干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构建一支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的专兼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
加强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上海市教师教育培训者专业
— 7 — 能力标准,重视专兼职培训者的资质,规范高等院校、教师进修院校及其他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对专兼职培训者的选拔与考核。开展培训者培训项目,根据培训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有针对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培训者培训课程,提供针对培训管理者、培训设计者、培训实施者等分类分岗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探索教研员作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评聘、流动、退出机制。
深化教师教育创新研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着力进行教师教育的本体研究,政策研究,内容、模式、方法、途径研究,评价研究等。着重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形态、实施方式、过程性评价研究,已有教师教育经验总结以及校本研修推进指导,有效提升全市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重视和加强市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建立完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网,开发系列培训教材、培训课程指南、名校长和名教师网络讲堂等资源。建立10个左右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探索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结对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七)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计划
完善教师资格考试、见习、定期注册制度。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调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师任职条件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新任教师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持续发展。
推进公办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构建岗位设置合理、绩效评价 — 8 — 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
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建立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职务系列。设置正高级职务,制定正高级职务任职条件与标准。研究与完善评聘程序与办法。
(八)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计划
实施郊区新城教师队伍建设专项。探索郊区新城师资的引进、调配等一系列政策性支援措施;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开展以文化适应性为重点、针对师资短缺和结构问题的专项建设。
推进教师区域内外有序流动。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优秀教师为发展中学校服务的平台,鼓励优秀教师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学校、发展中学校支教,支持离退休后身体健康且仍有能力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发展中学校任教。
加强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学校教师的管理与培训。规范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学校教师的持证上岗制度。建立教师的培训专项。鼓励公办学校开展结对帮扶。
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评估与监测的路径。鼓励专业机构研制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监测指标与评估工具,逐步建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预警、诊断、指导机制。通过监测与评估,了解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区域差异,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各区县开展师资队伍自我建设专项计划,进一步促进全市师资水平的整体均衡发展。
实施中职新教师专项培训制度。着重进行职业教育理念、师德素养、岗位核心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以及高校、行业企业和教科研机构的作用,以顶岗实习、合作项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新教师。
三、条件保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把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充分协调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督促有关部门积极领导和协调“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
2.进一步凸显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宏观统筹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功能,指导和督促“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实施。落实项目责任人、方案、经费,推进行动计划的执行。
3.把“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区县政府督政项目,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过程监测与评估。
4.保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各区县教育局将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经费纳入预算,足额保障,同时加强对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四篇:关于加强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加强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幼儿园教师为宗旨,强化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热爱儿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稳定和充实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努力满足学前教育学生规模增长和实施科学保教的需要,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80%以上,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占比90%以上。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名师工程”建设,全市各级培养一批名园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其中市级培养名园长8人、名教师20人,名班主任30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健全建设机制。
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政府管理、制度约束、个人自律相协调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幼儿园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和年检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专家选拨、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幼儿园、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
(四)提高建设成效。
积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实行定期专题教育与日常管理活动相结合,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职业准入、职后培训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幼儿园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上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丰富建设活动载体,充实教育内容,运用幼儿园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加强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弘扬奉献精神,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爱岗敬业的良好师风。
三、强化教师队伍管理
(五)规范岗位管理。
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幼儿园)按照《广东省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粤机编办〔2012〕232号)、《广东省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粤人社发〔2010〕10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前提下,不断调整编制结构,对纳入事业单位管理(或机构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进行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工作,建立动态核编制度。民办幼儿园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教师〔2013〕1号)规定,按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规模内的实际幼儿人数配备人员,杜绝少配、虚配等现象。跨园(跨岗)任职的教师要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资格,任教班级要确保落实“二教一保”的配备, 并向任教班级家长进行通报说明;聘用单位须在年检材料予以说明,并在办园信息中公开。支持采用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企事业单位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扶持。
(六)实行资格准入。
幼儿园园长应具有适用的教师资格证,有3年以上教育工作经历,取得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从2017年起,新招聘幼儿园教师须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卫生保健人员须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经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岗前培训及取得培训合格证。目前在岗的专任教师,必须在2020年前取得教师资格。确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可通过培训转为保育员、教辅人员等方式予以分流。
(七)落实实名管理。
建立健全幼儿园教职工信息登记制度,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及时更新信息,把教职工配备、资质及流动情况作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实行民办幼儿园园长聘任备案制。幼儿园举办者聘任符合任职条件的园长,须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未完成备案手续的,幼儿园当年年检定为不合格。从2017年9月起,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接受兼任2所(或以上)幼儿园园长的备案;已获得兼任备案的,要逐步取消备案,并在2018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
(八)加强聘任管理。
幼儿园聘用教职工必须签订聘任合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合同范本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协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参照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劳动合同制定。合同应明确教职工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含五险一金),权利义务、工作要求等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不按合同范本与受聘人员签订劳动,如有发现,除按规定责令改正外,按年检不合格处理。
(九)推进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公共人才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幼儿园教职工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为幼儿园已聘用且符合任职资格的教职工提供人事档案管理、组织人事关系接转、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等基本公共服务。凡符合任职资格并已应聘到我市具有独立办法人资格的民办幼儿园任教的教职工以及公办幼儿园编制外的教职工,均要实行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四、加大教师激励力度
(十)增强教师工作荣誉感。
充分尊重广大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创造,大力宣传幼儿园教师崇尚保教、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引导社会理解、关心幼儿园教师,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幼儿教师在培训进修、评优表彰、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中小学教师同等权利。支持鼓励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职称(职务)评审,获得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实施从教津贴补助制度。
从2017年9月开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政府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职在岗幼儿园教职工提供从教津贴补助,建立从教津贴标准逐年递增和骨干教师岗位奖补机制,2017年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400元、2018年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700元、2019年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1000元。补助标准根据绩效、教龄、学历、职称等要素制定。实施从教津贴制度后,幼儿园不得降低或抵扣教职工原有工资福利待遇,具体方案由各区政府牵头另行制定。
(十二)加强教职工薪酬支付管理。幼儿园要在银行开设基本账户,并在会计核算分类科目中将教职工工资支付情况单列反映,专项核算。幼儿园应为每位教职工开办银行实名制工资卡,采用委托银行代发方式,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依法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探索幼儿园教职工薪酬支付分账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财务管理。
(十三)设立教师最低工资指导标准。
幼儿园专任教师最低工资指导标准为当年佛山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2倍或以上。各区应加强对辖区内幼儿园执行教师最低工资指导标准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凡专任教师最低工资达不到指导标准的幼儿园,不得评优评先,不得申报政府财政性补助。
五、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十四)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落实幼儿园教师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其中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天。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幼儿园按照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建立健全由高校、中介组织和幼儿园组成的市级学前教育培训系统,整合优化从理论研修到实务训练以及服务事务相结合“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按需精准施训,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十五)推进优秀教师梯队建设。建立健全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层次的系列化培养、培训、评选制度,搭建优秀教师成长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定向培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促进其专业成长,形成市、区和镇三级学前教育优秀教师梯队。
(十六)深化“名师工程”建设。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名师工程”建设,各级培养及认定一批名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搭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名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在幼儿园管理、教育保育、教研科研、骨干培养等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十七)加强工作协调。
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投入,认真做好辖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各级教育、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编制部门要及时核定相关教师编制,督促编制标准和人员配备的落实,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保障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创新学前教育人事管理方式,加强对幼儿园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的督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或实施细则,确保落到实处。
(十八)加强守法诚信管理。落实幼儿园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信用主体地位,将幼儿园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信息纳入幼儿园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内容,纳入属地政府信用平台,积极推进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幼儿园信息记录和信用报告工作。建立完善幼儿园诚信红黑名单管理和信息公开制度。各区要将守法诚信的幼儿园列入红名单,并明确激励措施对其予以褒扬;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幼儿园列入黑名单。加强对违反教师劳动(聘用)合同、侵犯教师权益等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从严控制严重失信的幼儿园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新办、续办教育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原则上不接受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
(十九)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专项督查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从教津贴补助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督查的重要内容,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十)加强宣传引导。
各区、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模范以及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和做法,强化示范效应,凝聚社会共识,为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五篇: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深入扎实、富有创意地开展有园本特色和需求的教师队伍建设活动,打造一支“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幼儿喜爱、师德高尚、精专幼教、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队伍,使优良的师资成为我园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壮大的优质资源。
二、工作目标:
弘扬师德 提升师能 科学管理 培养骨干 创新机制
三、主要措施和步骤:
(一)落实学习内容、加强学习纪律。
(1)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重点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做好学习笔记。
(2)严格学习要求。单周政治学习,双周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纪律管理,分组做好学习记录,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3)创新学习方式,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个人写体会与座谈交流、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与推身边典型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明确目标,五大任务重点突破 1.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行动”。(1)围绕“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主题,组织教师进行一场师德讨论,查找我园保教人员的问题,排查筛选出我园和保教人员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建设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突出整改重点,达成共识。(2)每位教师收集“一句师德宣言”,幼儿园集中制展板展示,自觉接受全园师生家长监督;
(3)本学期末组织开展师德演讲活动,以及师德测评活动;(4)开展“一次家长满意度测评”。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认真查找本园教师队伍中行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将测评结果与考核、评模评优、绩效工资等挂钩。
(5)开展推身边典型“一篇师德征文”活动,评选园内师德风范奖。从家长的需求和满意度出发,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观念和服务能力,排查反映较突出的问题,争做不打不骂、不烦不吼的有爱心、耐心与细心的零投诉“三心”教师。
(6)组织教师进行“教师职业语言与礼仪培训”活动。2.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岗位练兵。认真开展“读一本好书、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倡导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上一节优质教学展示课”,并引导教师以叙事的形式积极反思交流、总结提炼推广,并且本学期还将开展“精一”的技能大赛。
(2)园内相互学习,分享交流。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进行小结,并在活动中进行分享交流。也可将日常教育环节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供大家探讨,共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3)关注幼教信息动态,及时向教师引荐优秀幼教书籍,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实施“教育专家培养行动”。
(1)进一步拟定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创新我园人才培养模式,引领骨干教师自主培养、自主开展园内专题示范课、展示课。
(2)评选表彰骨干教师。如:学代、优青、优班主任等,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出贡献。
(3)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园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互帮互学,发挥已有优青、学带的作用。不断培植典型,建立一支园级骨干队伍,并实行任期考核、动态管理、绩效挂钩,引导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争做专家型教师。4.实施“规范教师管理行动”。
(1)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完善形成有我园特色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的绩效考评机制。如:合同聘用制、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按须设岗、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
(2)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按照政策和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建立、执行与推进我园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完善我园绩效考核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积极稳妥实施我园岗位绩效工资制度。5.实施“维护关爱教师行动”。
(1)维护教师身心健康。坚持以教师为本,积极争取落实教师相应的待遇,建立教师慰问扶助制度,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力所能及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思想负担,积极倾听教师的心声、采纳可行性建议,努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2)开展有利教师身心的娱乐活动,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切实保障政策落实;(3)做好教师信访维稳工作。畅通教师信访渠道,关注教师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稳妥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教师队伍稳定。
谢屯镇中心幼儿园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