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陈冠清
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
农五师90团学校 陈冠清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
农五师90团学校 陈冠清
我来自孝感市三中,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这次为了国家的战略需要,响应党中央教育对口支援新疆的伟大号召,我放弃在家乡的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带着领导的重托,带着父老乡亲的厚望,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来到了祖国的西部边陲重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五师90团学校任教。在这里的一年时间内,我将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时间已过去了两个月了,现将这两个月的生活和工作简要地总结如下:
一、来新疆前,我认真学习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气候地理条件等,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来新疆后,我认真学习了湖北省援疆工作文件,认真阅读了相关工作的简报,了解到90团及学校的一些情况,领会了团场领导的精神。使我克服了时差、气候对身体的不适反应、生活条件差别的不适应、语言不通的不便利、工作环境的差别给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对远在万里之外亲人、朋友的深切思念等各方面的困难,及早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二、我们孝感援疆人员一行五人9月15 日从孝感出发,15日晚到达了位于博乐市的90团,受到了团场及学校领导、学校师生的热情欢迎。18日上午就开始上班,与90团学校师生工作、生活在一起。上班后我们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积极投入了教学研究之中,跟班听课,认真研究了90团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性等,主动与90团学校教师交流,听取了90团学校教师关于教学工作的方法汇报,做好了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9月18日我们正式接班上课,我主动接受工作重担。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我承担了七年级英语的教学。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积极研究学生,研究新环境的工作方法,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现在已初步适应了90团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方法学生乐于接受,工作已走上了正轨。
四、注意尊重当地教师,注重搞好民族团结。我始终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要具有奉献精神,要注意找准位置,以甘当小学生的思想,与当地教师合作交流,以当地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自觉做到参与不干预、干事不添事,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自觉做到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促进两地人民更深刻的交流与了解。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自觉遵守《援疆干部管理制度》,从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从而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务实高效的好形象。
“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新疆就是选择了奉献”。领导的教诲使我认识到了援疆工作将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一年中,我会在两地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两地同事朋友的帮助下,教育教学各方面将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后的工作我将继续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工作当中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再次谱写光辉的教育篇章。
2012-11-20
第二篇: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廖宏伟
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
农五师90团学校 廖宏伟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阶段性总结
农五师90团学校
廖宏伟
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教育对口支援的伟大号召,2012年9月,我放弃了湖北孝感优越的工作条件,离开了温暖的家,带着领导的重托,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来到了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博乐90团学校。在这里两个月多的时间里,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新疆虽然是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非常落后,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教育的落后。因此,选择到新疆援教,就等于选择了坎坷和困难,就等于选择了吃苦和受累。
对此,我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正如临行前领导们所说的:多民族地区情况非常复杂,在那里工作,必须靠自己成熟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才能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工作才能做好。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地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为了不负领导的重托,人还没到新疆,我就没日没夜地认真研究起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法规,民族历史、宗教历史,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到新疆人民当中,争取早日成为他们中心贴心的一员做着准备。
另一方面,我又潜心研究,认真钻研,深入思考大量教育教学书籍、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上做着充分的入疆准备。通过学习和自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大的提高,业务素质也大大地加强了。在新疆博乐90团学校,我能够做出一番成绩,与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
二、脚踏实地,教书育人
1、迅速了解情况,及时进入角色
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打算,可是,进入新疆之后,我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面对着与当地师生语言的不通,气候、时差、饮食等的不适应,我那兴奋的心情渐渐冷却。困难明显比想象中要大的多,怎么办呢?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我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地摸清了这个学校的教育现状,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入了角色。
2、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学校安排我带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通过上课我发现学生对来自内地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是很适应,我对90团学校的学生的认知、学习习惯也很不适应,在这两个月里还达到了很好的磨合。刚来这里才两天,我班上进行了月考,发现我班的语文平均成绩隔最高分竟有10分之差,这是我教学以来见到的最差的成绩。本地的老师却说,这个班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与其他班相比,还是不错的!听着本地老师的介绍,看到那一排鲜红的分数,我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晚上躺在异地的宿舍里,我的眼前交替出现原单位那些孩子和90团学校那些孩子的面孔,他们都是一样活泼可爱的祖国的花朵呀,他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利啊。是什么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别呢?有历史的原因,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新疆的教育和内地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社会对教育的不够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和误解造成的,他们认为教育投入是一种经济负担。其次,这里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外界缺少联系和沟通,人民的生活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从而导致其观念陈旧,对学生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和动力。再加上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但是,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个别谈心、交流,使他们在思想上先与内地学生接轨,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我开始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抓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严格要求,把学生上课时的坐、立、起、行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等等内容做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懒散和精力不集中等坏习惯,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了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等。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在原单位掌握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送给90团学校的老师们,在学校举行公开课,全校教师90%以上同科教师都听过我的课,跟我探讨过教学上的有关问题。除了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之外,我还积极参加教研,通过听、评课活动,使新、老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得到了很好地交流,达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老师们的授课水平。
平时当同事有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是不顾辛劳替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试卷,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跟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援疆支教,考验重重,愧对妻儿
“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新疆就选择了奉献。”这是临行前领导们意味深长的话。一个学期以来,它成了我的座右铭,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博乐90团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气温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气候干燥,光照充足,辐射强,刮风的日子太寻常了,大风的日子很多,而且喝的饮用水的水质偏硬。这对于一直在湖北长大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阳光炙烤着我,我的皮肤变得更加黝黑;气候干燥让我皮肤粗糙,嗓子、嘴唇常感到是干涩的;经常刮起大风让我很难受;饮用水偏硬,喝了让人腰部发胀、发酸。饮食、时差的不适应,都有些折磨人。
每当这时我更加思念远在家乡为我操持家务、抚养女儿的妻子。忘不了在我接到援疆通知的时候,妻子依依不舍与我送行的情景。本来我应该照顾她,而我毅然踏上了援疆的路。在妻子去送我的车上,看着她瘦削的面容,我的心好痛,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愧对妻子。在援疆期间每当听到妻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焦急无助的声音,当未成年的女儿不听话惹得她生气担心的时候,当女儿不舒服的时候,当每天一大早要送女儿上车去学校的时候,我多么想为她们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可是,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两个月来,善解人意、坚强的妻子成为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我知道,我所做出的每一点成绩,无不包含着妻子的泪水和汗水,正如歌中唱到的:“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正是因为妻子无私的奉献,才让我能够安心在祖国的边疆上努力工作,我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全身心地投身于西部教育事业,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援疆支教生活是清苦的,寂寞的,单调的,但是能够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的队伍中,正是我一生的荣幸啊。回顾两个月来的工作历程,它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后我继续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工作当中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再次谱写光辉的教育篇章。
2012-11-19
第三篇: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工作总结-廖宏伟
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工作总结
农五师九十团学校 廖宏伟
2013年元月4日
湖北省援疆干部人才工作总结
农五师九十团学校 廖宏伟
自2012年9月到新疆农五师九十团以来,本人积极履行职责,按照援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派出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无论在锻炼自己,提高境界,丰富阅历,还是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基本实现了援疆办提出的让家乡人民放心、让新疆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援疆工作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援疆的主要工作
(一)外树形象。
一年的援疆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并力争做出成绩,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抗得住风浪,树立好形象。在这方面,我除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环境之外,特别注重了三点:
1、尊重当地领导和群众。我始终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如果说我们是新援疆干部,那么在新疆有不少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老援疆干部,他们大都政策观念强,个人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因此,我始终注意找准位置,以甘当小学生的思想,与当地干部、群众合作交流,以当地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干事不添事。抱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在九十团学校积极工作,既主动给主要领导当参谋当助手,又独挡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注重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也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援疆工作中,我一方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一方面特别注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千方百计为边疆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3、做到严格自律。在新疆的半年里,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湖北省援疆干部管理制度》,到很融洽的交流。
在初到九十团学校的第3天,我们进行了月考,发现我班的语文平均成绩隔最高分竟有10分之差,这是我教学以来见到的最差的成绩,再细细分析试卷,很多的相对内地学生来说极不易失分的地方都错得大有人在,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太不牢固。看到那一个个鲜红的分数,我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晚上躺在异地的宿舍里,我的眼前交替出现原单位那些孩子和九十团学校那些孩子的面孔,他们都是一样活泼可爱的祖国的花朵呀,他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利啊。是什么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别呢?有历史的原因,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新疆的教育和内地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社会对教育的不够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和误解造成的,他们认为教育投入是一种经济负担。其次,这里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外界缺少联系和沟通,人民的生活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从而导致其观念陈旧,对学生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和动力。再加上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但是,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个别谈心、交流,使他们在思想上先与内地学生接轨,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我开始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抓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严格要求,把学生上课时的坐、立、起、行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等等内容做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懒散和精力不集中等坏习惯,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了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等。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之后的几次月考中,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与最高分逐渐缩小从相差10分到6分,再到4分,到1分之差。虽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我在欣喜之余也在树立新的目标,要为做好援疆工作不倦努力。
(3)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是一名人民老师,我爱自己的这份神圣的岗位。无论在何地我都会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做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来新疆支援边疆建设,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自觉严格遵守九十团学校的规章制度。
大早要送女儿上车去学校的时候,我多么想为她们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可是,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半年来,善解人意、坚强的妻子成为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我知道,我所做出的每一点成绩,无不包含着妻子的泪水和汗水,正如歌中唱到的:“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正是因为妻子无私的奉献,才让我能够安心在祖国的边疆上努力工作,我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全身心地投身于西部教育事业,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援疆支教生活是清苦的,寂寞的,单调的,但是能够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的队伍中,正是我一生的荣幸啊。回顾半年的援疆工作历程,它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明年的援疆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工作当中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再次谱写光辉的援疆篇章。
2013-1-4
第四篇:关于湖北省当前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现状
关于湖北省当前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现状
为进一步做好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探索促进新一轮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近期,我们通过采取召开受援单位负责人座谈会、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书面征求博州人事局、发改委、教育局、卫生局和农五师援师办、卫生局,以及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党委组织部等主要用人单位意见等形式,对当前我省干部人才援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做好干部人才援疆的对策措施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现状
按照中央部署,湖北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轮换工作于2010年5月开始,其骨干队员于2011年6月上旬到达博州和农五师,中央计划选派队员于2011年12月中旬到达,其他队员今年陆续到达博州和农五师。湖北援疆干部人才到任后,由于博州、农五师各级各部门在政治上高度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广大干部人才已经融入到当地干部群众之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援疆干部人才队伍的特点
到8月底,在疆援疆干部人才共有267人,其中:党政干部49人,教师113人,医生65人,其他专业人才40人。按选派途径分,中组部计划选派147人,按照省委“双层全覆盖”模式要求,15个对口支援地市选派教师、医生等105人,中央部委委托省直部门派遣8人,省委组织部选派前指专干3人、新疆办2人和前指纪检组2人。与前四批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新一轮援疆在干部与人才上远超历届。我省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数多。我省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已到位267人,是上一轮的5倍多,比前四轮选派的援疆干部人才人数总和还要多。
二是专业全。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包括了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教师、医生、农业、水利、水产、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涵盖了各类人才。
三是分布广。根据中央的决定,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下移到县市。因此,与前几批不同,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广泛分布在博州州直和博乐、精河、温泉的两县一市,以及农五师师直、各团场、企业,人员分布范围广泛。
四是年龄跨度大。已进疆的援疆干部人才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41.6岁。出生年代跨越50到80年代四个时代,以60、70年代为主体,其中:35岁(含)以下74人,36岁至45岁125人,46岁至55岁68人。
五是学历层次高。大学及以上学历有261人,占97.8%,其中:
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0人。
(二)干部人才援疆的主要做法
1、积极传播先进技术理念。援疆干部人才注重把在内地工作的理念、经验和做法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利用自己熟悉的业务知识和专长,结合分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招商引资、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好建议、新办法,先后有69名援疆干部人才结合单位和自身专业实际,撰写有价值的调研报告56篇,为受援单位提合理化建议97条,被受援单位采纳52条。援疆干部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一批湖北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咨询、指导和提供技术服务,先后组织湖北教育、卫生、农业、营销、贸易、经营管理等高级专业人才共58人次,到受援地开展短期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36场次,培训当地干部人才累计4760人次,引进各类先进技术23项在受援地落地,并传播最新工作理念,收效明显。
2、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作用。湖北省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于去年12月15日到岗后,积极发挥专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主动帮助所在单位解决困难和技术问题。留日归国博士、艾比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黄发新发挥精通专业、熟练掌握英语和日语等优势,编写项目实施、翻译相关申请材料、用外语答辩,获得了外国专家组的肯定,使停滞2年多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EF)重获生机并已经启动。截止8月底,我省选派的60名卫生援疆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优势,共接诊门诊病人10800余人次,检查诊断住院病人3500余人次,指导和参与手术2350余台次,体现了民生优先的援疆理念。
3、组织开展送出去培养干部人才。争取将受援方党政干部纳入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计划,每年培训受援地党政干部200余人次。重点围绕解放思想、执政能力、党务、司法、财会等内容,采取插班、专题班、主题班、参观考察学习等形式,湖北相关部门为博州、农五师培训党政、纪检、司法、财会等类型干部260人次。省委组织部先后从博州选派37名市直、乡镇街道干部赴内地挂职锻炼1至2年时间,较好提高了受援地党政干部和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先后选派院长、医技、护士、防保四类人员61人到湖北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相关医院培训,选派优秀中小学校长到湖北参加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培训50多人次,受援地医疗、教育队伍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同时,组织对2002年以来未就业的新疆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首批118人送到湖北开展就业培训,我省专门落实培训学校,并由财政拨款200万元用于培训学校改善学员学习和食宿环境,学员在湖北培训期间,省“四大家”主要领导亲切接见了所有学员,勉励学员认真学习,学成回疆后努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4、搭建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智力援疆平台。今年以来,先后启动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二期建设,成立黄冈中学农五师分校,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博州医院合作成立博州分院,在博州筹建起湖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州分院、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州分院科研机构,成立湖北人才博州培训基地,在受援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湖北院士专家博州行活动等,在受援地较好搭建了智力援疆直通车形式的平台,为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载体,增强了受援地自我“造血”功能。援疆干部人才利用智力援疆平台,先后邀请湖北省内15位院士专家,在博州和农五师开展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现代农业、保税区建设等6个专题讲座,对6个门类相关专业人才培训近1000人次,并与部分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援疆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为受援地医疗卫生人员举办各类讲座120余场次,带教医疗人员220人,指导开设专科和特色门诊13个,参与、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其中有8项填补了当地卫生领域新技术空白。两次组织省内20余名教育专家和湖北名师来博州和农五师,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技能、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提高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教师1500余人次,开展公开示范说课讲评活动400余次。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和黄冈中学农五师分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不断增强,管理水平和升学率不断提升。
(三)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始终坚持把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援疆工作的总开关、总钥匙,切实加强管理与服务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好的高素质援疆干部人才队伍。
1、抓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制定了《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工作规则》、《援疆干部人才内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了指挥部议事规则、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经费管理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了“三跟踪、两严、一教育”的干部人才管理模式,即:加强对干部人才的思想跟踪、作风跟踪、生活跟踪;对援疆干部人才工作上严标准,思想上严要求;积极开展援疆主题教育,加强对干部人才工作状况的分析和总结。严格按照中组部、人社部的援疆干部人才管理规定和指挥部制定的《湖北省新一轮援疆干部和人才内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援疆干部人才的管理,强调了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十不准”工作纪律等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以对接工作名义回湖北的,每人每年只能一次,每次十天。凡离开新疆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做到服从统一管理。
2、抓组织建设。指挥部确定了“一办三处”的内设机构,即:办公室、项目处、干部人才处、综合处,专门设立了省援疆前指党组和纪检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为加强队伍建设和分层管理,指挥部把新一轮援疆干部人才分为一市两县、州直和农五师等5个工作队,所有援疆干部人才,不论职务高低,工作性质差异,全部编入一个工作队,接受工作队和受援单位的双重领导,以受援单位管理为主。
3、抓能力建设。结合工作队和干部人才实际,采取集中统一学习、个人针对学习,引导援疆干部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各类相关知识。组织援疆干部人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民族、宗教、稳定等知识,领会中央、自治区有关方针、政策,增强工作适应能力和政治敏锐性。通过规定每名援疆干部人才每年至少撰写2篇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建立援疆干部人才工作业绩月报告制度,组织策划编制一批产业合作项目,以工作业绩作为评价援疆干部人才实际表现的重要依据,以此推动援疆干部人才在产业援疆、协调项目建设、抓督办落实等工作上创先争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4、抓援疆文化建设。做到从细节上关心、爱护每一名援疆干部人才,定期、不定期到援疆干部人才所在单位开展慰问活动,与受援单位领导和干部座谈,了解其思想和工作情况,争取对援疆干部人才的支持。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支持,提高援疆干部津贴标准。争取博州、农五师党委政府支持,提出并解决了所有援疆干部人才的阳光津贴等问题。对生病住院、家属探亲、干部人才生日等开展慰问活动;在五
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组织援疆干部人才观光考察,开阔眼界;开展建党90周年援疆干部唱红歌、“援疆生态林”种植及参加“军事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唱蒙古歌、跳民族舞、棋牌类比赛等活动,举办中秋联欢晚会,丰富了援疆干部人才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在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中开展“讲团结、讲奉献、讲纪律,做表率”的“三讲一做”活动,涌现出援疆医生代表屈新才、吴云华,援疆教师代表杨国红、刘晓斌,援疆专技人才代表黄发新、石义付等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先进典型,树立了湖北援疆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组织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先后开展慰问困难党员、少数民族贫困户、老军垦、边防战士,组织援疆医生志愿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暨巡回义诊等活动,拉近了与受援地干部群众的距离。进疆以来,援疆干部人才共走访慰问86人次,结对帮扶困难户107户,共计捐款捐物达7.35万元。援疆干部人才无私的奉献,增进了与博州、农五师干部群众的友谊,密切了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在当地反响较好。
我们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援疆干部人才实际工作中,在援疆工作环境、落实工作职责、发挥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援疆干部人才专业不对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受援单位不重视对本地干部人才培养,没有建立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受援地把援疆干部人才当挂职干部,只需挂名当“过客”;少数援疆干部人才不能抓住工作重点,相融性较差,等等。
二、几点意见
援疆干部人才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关系,既要狠抓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短期效益,在工作思路的确定和工作的安排部署上,不仅仅着眼于自己本轮援疆任务的完成,更要为下一轮援疆干部的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为受援地长远发展打基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要理顺援资与援智关系,不仅要将援资、援建工作作为援疆工作重要内容,更要将援智工作纳入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创新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1、要按需选派干部人才,突出选派针对性。要广泛宣传人才和智力援疆的重要性,突出选派的针对性。摒弃重资金、轻人才的落后观念,教育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结合受援方的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所需派出的职位,充分对接,按需选派,做到宁缺毋滥。切实强调选派的连续性,重点在一个部门、一个学科或一个产业上,提出选派需求,细化、优化选派,通过连续几年的选派,发挥好干部人才作用,做到循序渐进,真正带活受援地一个产业、一个学科。同时还要结合项目支援,因项目派人员。
2、要发挥好干部人才作用,增强工作主动性。援疆干部人才要主动作为,主动融入,主动发挥作用。一要发挥建言献策作用。援疆干部人才要立足岗位实际,通过深入基层,反复调研、论证,并结合内地发展经验,引进先进理念,积极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议和策划,在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拳头”作用。二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援疆干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受支两地经贸往来等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两地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受援地要通过干部与人才支援这一桥梁,主动加强与内地的合作,拓宽引才、引智、引资、引项目渠道,实现干部、人才支援与经济对口支援的统一。三要发挥表率作用。援疆干部要自觉接受受援单位领导,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工作中做到分工协作不分家,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充分尊重本地干部的意见、建议,为其当好参谋。在各个方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把好的理念、作风、技术、素质传授给当地各族干部群众,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
3、要高度重视援疆干部人才,落实使用激励性。要一如既往坚持“援疆工作无小事,援疆干部工作无小事”的原则,高度重视援疆干部人才,不能把援疆干部人才等同于挂职干部对待。受援地要本着发挥优势、对援疆干部充分信任的原则,结合援疆干部自身专业特长、经历和部门的具体情况,尽量安排他们分管便于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给他们任实职、压担子,让他们独立分管或负责某几个方面的工作,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并积极为他们创造了解情况、参与决策、锻炼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对援疆干部在工作中提出的新理念、好建议和措施,要结合实际加以落实和执行,打造一个让援疆干部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要切实落实以受援地管理为主的援疆干部人才管理办法,制定量化的工作考评细则,加强对援疆干部人才工作考评,以目标考核为主,重目标,重结果。鼓励他们传播好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突出智力援疆、技术援疆工作为主,让援疆干部人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示才华,给他们创造一个能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援疆干部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制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提拔、留任、转任的激励办法,并认真加以落实,形成尊重、爱护、重用援疆干部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援疆干部人才干事创业。
第五篇:王耀清援疆总结
援疆教师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来自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张相公屯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援疆教师。每当有人问起我援疆感受、对九师的印象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由金华籍诗人艾青的这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生活,让我深深地爱上了九师这片物产丰饶、风光神奇的土地,爱上了坚强乐观、豪爽大气的九师各族干部群众。一年半援疆路,终生援疆情,九师必将是我终身牵挂并为之奉献的第二故乡。
援疆期间我克服了“四关”。一是气候关,要经得起折磨。九师气候极度干燥,刚来一个月后身体就静电,吃饭时要经受静电挨打的惊吓,还有破鼻子、哑嗓子、胀肚子,都是家常便饭。气候折磨我,但打不倒我,我默默忍受,加强锻炼,从没有人叫苦退缩。二是孤独关,要耐得住寂寞。选择援疆,最难的是面对亲情。如果不参加援疆,我们和大家一样,既是父母膝下孝顺的儿女,也是孩子眼中慈爱的爸妈。远离亲人长期在外,对人是种煎熬,特别是过节的时候、家人生病的时候,夜色静静无声,屋内冷冷清清,睡觉时常常梦见年迈的父母和思念的妻子。孤独煎熬我和同事,每逢节日思亲之情都让我火攻牙上,疼上好几日。但困难压不垮我,我和我的同事加加班、散散步、读读书,生活乐观而充实。我深知一旦肩负援疆使命,面对组织重托,面对受援地人民期盼,我就是勇敢的战士。国家把我从农村孩子,培养为一名国家干部,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心怀感恩、挺身而出、完成使命,是对国家最好的报答。亲人的理解支持,也坚定了我援疆的选择。三是饮食习惯关,始终让人习惯不了的是那里的饮食,而这里的食堂“不管什么菜里都放辣椒”,连早餐吃的咸菜里都有辣椒,一吃辣的我就闹肚子。后来,我就买了新疆的玫瑰花糖糕就着馒头当早餐吃。四是安全关,要扛得住恐吓。近年来,喀什连续发生多起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在巴楚县4•23事件,有15名民警和社区干部,被残忍杀害。穷凶极恶的暴徒、倒在血泊里的群众、击毙歹徒的枪声,血淋淋的现实,教育了我们,但吓不倒我,对群众的同情、对暴徒的仇恨,给了我坚强、也给了我力量。
我坚信,亲人在看着我,组织在看着我,辽宁援疆干部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援疆工作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团结,是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有了这个忠诚和信念,这“四关”不再可怕。
我的援疆单位是农九师小白杨中学,援疆时间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刚到这里我就对它独有情终。它建设标准之高,有两座教学楼,一座综合楼,体育馆、室外乒乓球馆、大型体育运动广场。每班教室都有第二代电子白板,每位教师都有一台电脑等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这为我援疆工作激发了无穷动力。后来在网上得知,这所学校是辽宁省投几亿资金才建成的,新校址建成后,于2011年5月1日将农九师中学改名为小白杨中学,2011年8月25日农九师中学搬进这所新校址。刚走进小白杨中学就让你内心产生一种亲近感,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兵团的后代,他们文雅而有礼貌,教师和领导与我们手握手亲切交谈,无拘无束,他们的善良、热情、好客让人感觉到家了一样,心里欣慰无比,自己真正是九师人了。
在小白杨中学我主动承担了四年
(三)班的语文课和六年级两个班的品德与社会。开始我很迷茫:教师援疆,是不是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就算完成任务了?援疆一年半,留下什么?多日来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后来,通过拜读广东援疆前指总指挥李水华发表在《喀什日报》上的文章《感情援疆,科学援疆》,让 我深受启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援疆教育工作就是要让人的思想统一到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大和谐的认识上来,让人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援疆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援疆,是一份义务,更是一份责任,责任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勇于担当就是有责任,有责任就有智慧、有勇气、有力量。有责任就会有进步、有责任生命就会闪光、有责任人格才显高贵”。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角色。一是与学生交朋友。教育是爱的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融入任所教班级,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接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就已经能叫出班级49名学生的名字。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把这里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得知,我所教的班级有个单亲孩子名叫许新宝,爸爸走了之后只有妈妈照顾他,为了生计妈妈忙于田间劳动而无暇顾及他的学习,这给她造成了思想负担。我跟孩子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她答应每天都看管孩子的学习。然后通过谈心、上课多提问、下课多叫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许新宝已经明显开朗了很多,上课也越来越认真。我除了按照这里的教材进行授课,每周都会对美术兴趣小组里特别喜欢画画的孩子进行辅导。我希望能用一年的时间在这里培养出一批热爱绘画并有绘画基础的孩子。二是在身份上必须甘当配角,不能有“客人“挂职”思想,要以主人的身份,以九师自家人的身份去做好工作,绝不能以施舍者的身份出现,而要以平等、互惠、学习的态度示人,这样才能在感情上真正融入九师,融入小白杨中学。在刚援疆的第二周,学校领导就要求听我一节课,我讲的《诚信是金》受到领导的好评。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我都要备好课,对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精雕细琢,所需的图片、课件等准备充分。正因为这样,我上的课受到家长的好评,高阳的妈妈杨静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欢迎新老师,很高兴我们的孩子能受到你的教育,这几天孩子反应老师教的很好,谢谢你!要严格要求他们,他平时不是很认真。”当时我非常震撼,我被家长关心娃娃的学习精神而感动,于是,我在回信中写到:“看得出来你是一位很重视、关心孩子学习的好家长,其实我做的很不够,放心,我会尽力教好每一个孩子的,这是我的职责。”此外,我还深入课堂听其他教师的课,一年半内,听课达50多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深深地感觉到所谓先进落后只是相对的,九师小白杨中学就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每学期年轻教师的考评课,新一年的邀请家长参加的展示课,年组内同学科的交流课,面向各团场进行的观摩课,一有时间我都积极参加,他们授课中的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的8考1批,即每学期对学生进行8个单元的平时测试,课堂同步练习的每课一批,这让你看到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也是内地学校做不到的。学生的家校联系本,家长中成立的家长委员会,都对学校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小小白杨心向党”班级诗歌朗诵、“快乐成长,喜迎国庆”班级歌曲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所有这些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吗?
其次,援疆教师除做好一般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工作外,还应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维吾尔族人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和他们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随着援疆的不断深入,我从内心里欣赏生存在这片沃土上的维吾尔族农民,尊敬他们,不断地理解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愿望,并开始为他们的命运分忧。2013年9月20日,我参加了“用心劳动,用情服务”为主题的助农秋收社会实践活动,在团结农场四连7斗3号番茄地采摘西红柿。干旱、浮尘、缺水的自然环境对我来说很不适应,劳动到中午我开始流鼻血,当地职工、同事和领导劝我回家休息,但我没有退缩,坚持到劳动结束。每晚九师广场是热闹的海洋,各族群众在这里载歌载舞,一片祥和。有时我和同事挤时间在晚上10:00——11:00与当地群众唱歌跳舞,交流情感,彼此构建了一份真情一段美好的友谊。接触时间长了,一位维吾尔族老大哥几次热情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共叙家常、社会的美好。
援疆不仅是奉献,更是学习和责任。援疆让我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谊,积累了许多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我人生最难忘的历程。我庆幸自己有援疆的经历,我将珍惜援疆给予我的历练。援疆难忘,难忘援疆。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张相公屯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援疆教师
王耀清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