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面向现代化,立足信息化 服务教学质量提升新策略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2010-2020年)》,指明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11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制定《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心创设教学管理新平台,以数字设备投入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辅助手段。
1.网站建设创新举措,重实用
学校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彰显学校内涵、树立外部形象的主要窗口,更是体现精神文化、展示师生风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无纸化办公管理的重要平台。去年下半年,我校对校园网进行了全新改版,使得栏目设置、内容安排更趋合理;今年上半年,启用了集政务公告、教师考勤、任务布置、资源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网智能办公系统;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完善各专业在线学习的平台的开发与管理,力求突破课堂的时间限制与教室的空间限制,探索网络情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最终,要将学校网站打造成融宣传展示、交流互动、管理办公、自主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使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数字设备加大投入,求实效
教学从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方式向立体化、现代化、数学化转变是大势所趋,纸质教材、电子读本、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必将成为新时期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模式,我校上半年投入十多万元完成部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了服务器与交换机等,完成了千兆校园局域网光纤接入工程,为每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一体机,购置了一批电子白板安装于“单招”班教室中。2013届“单招”班考前辅导教学,率先实现了从原来的一支粉笔,擦过就忘,到如今的演示、录播、交互式授课的转变,复习效率明显提高。可以说,今年取得本科过线率66.23%的好成绩,信息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学年,我校还投入了79万元,用于更新服装实训室、录播室、PLC
实训室等信息化建设硬件建设,所有教室电子白板配备到位,这些都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明确重点,逐步提升,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能否将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使之有效地辅助于教学,成为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策略,关键在教师的观念转变与运用能力。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能力是否能跟上设施设备更新的步伐,适应操作软件升级的节奏,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注重硬件更新的同时,必须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提升教师的操作水平和创新意识,使其达到“七个善”的标准:即,善变观念、善用工具、善用资源、善用教法、善于科研、善于沟通、善于入群。基于此,我校着力以科研促教师信息化理念养成,以培训促教师信息化方法提高,以竞赛促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
1.以科研促进教师善于思考,实现观念现代化
教师教学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只有在陈旧中更新,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教研,在教研中反哺,才能转化为前进的推力和发展的动力。为了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我校务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依托“一大一小”,即:大沙龙、小课题两个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善于思考的习惯养成。
本学年,我校每周定期举行教研沙龙活动,一把手校长带头参与,所有行政人员分散至9个教研组,参加交流讨论。各教研组长负责召集、组织工作,带领组员按照“梳理问题、准备材料、专题讨论、形成报告”的流程,遵循有集体导向,又有个性发挥的原则,从宏观角度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各学科的课改方向、方法,从中观、微观角度探讨每个单元、每节课堂中就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现实瓶颈,最终形成集体智慧,整
理形成电子文稿或集体备课的电子教案,这些资料极大地丰富充实了教学资源库。
小课题往往能发挥大作用。我校除了正在进行的2个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研究外,顺利开展了首批6个校级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活动。这些课题或紧扣信息化选题,或针对信息化中的问题立项,每个课题组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学习和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草根问题,体现出“实在、有效;切口小、意义大”的特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信息化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的搜索、PPT的制作、电子文稿的上传下载、课题资源的共享等工作的完成,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2.以培训促进教师善用工具,实现方法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不仅强调的是光、影、音等媒体形式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强调要集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学习为一体,强调的是多种教学途径的有效联通,融合教学规律,要变单一的“听中学”为“疑中学”“做中学”,变灌输型的讲授课为合作探究型的授导课、探究课。为此,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信息化大赛专题培训》、《教研组长管理方法培训》、《如何进行课题结题培训》、《省“两课”评比如何说课培训》等主题的校本培训。下学期,教务处将要求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必须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和电子白板运用能力已是迫在眉睫。暑假期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先自学《Dreamweaver CS6》、《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技巧》等书籍,再利用集中培训的机会,请专家开设讲座进行指点和答疑,最终每人上交三个以上课件的暑假作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校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的能力会取得突飞猛进的提高。
正是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帮助了XXX等2人在今年的江苏省文化基础课“两课”评比中获得了研究课的好成绩,XXX等3人在无锡市专业理论实训课“两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的佳绩。他们参赛过程中,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制作的每个PPT文件都是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显示出信息化校本培训的效能。XXX及其辅导的学生XXX,在今年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获影视后期制作项目教师组三等奖和学生组二等奖,除了归功于他们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我校对信息化建设培训的重视。
3.以竞赛检验教师应用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并不等于教育技术,将思考转化为行为,将技术转化为教学力,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所在。我校以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契机,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教务处选派专人负责,指定专人培训,对报名参赛的2个教学设计和1个软件开发全程辅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6月份刚刚结束的无锡市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我校XXX等3人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奖项的获得并不仅仅是对参赛者过去的肯定,更是对后继者未来的激励,也是对我校继续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勉励和鼓舞。
教师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更新,技术的提升,势必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化益为学校办学内涵的丰厚,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学期和本学期的期末抽统考中,我校大部分学科均分名列全市 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但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专业人才总量偏低、师资信息化应用能力薄弱等,仍是我们尚待努力解决的难题。尤其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要向其他兄弟学校多取经,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学形态。这场革命将职业教育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新高度,积极参与其中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自觉。和桥中专定将克难求进,全力以赴,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已任,倾力打造一个装备信息化、管理人文化、思想现代化的新校园。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交流材料
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根据省===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围绕省局和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特别是在省局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下,我局在办公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软硬件投入,分步实施,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完成了省、市、县、所四级网络互联互通,综合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登记注册、行政执法、广告、公文处理等业务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我局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下半年,省局部署全省数据大集中,业务服务器集中在省工商局,整体情况运转良好。但由于网络、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在使用过程仍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基层所表现比较突出。
一是相比较数据集中前,速度相对较慢。前期经常出现无法登陆的情况,现阶段基本缓解。
1、设备问题。主要缺口在基层和县区局机关,省局已拨30台的微机,已全部下拨到各县区局及分局;各县区局、分局也挤出部分资金,购买了电脑,但总体来说,缺口仍很大。
2、每年需要支付电信部门的光纤和宽带费用巨大,市局目前租用电信光纤共7条,工商所宽带需租100条。
3、市局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后期维护也需一定费用。
(二)人员问题
2、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较低。我市系统人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加上机构调整后,质监食药系统合并人员,这是我局信息化建设的一项绝对弱点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三、下步打算
1、开源节流,筹集资金,解决硬件设备问题。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尽快解决基层所的计算机设备问题。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员素质。要以县区局、分局为单位,紧紧围绕综合业务软件应用操作技能,采取全员参加培训,重点岗位人员人人过关的方式,全面稳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总之,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起步较晚、资金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但在省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有一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积累经验,加大投入,加强学习培训,使系统信息化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近年来,面对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市国土资源局积极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狠抓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电子政务软件研发、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国土资源网站建设,在国土资源工作实践中着力研究和应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
力。
一、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与网上受理业务
##市国土资源局申请一级域名:www.xiexiebang.com,先期租用800m的空间,通过主机托管,使网站更加高效稳定。我局专门设立网站管理员,对内协调各业务科室,对外协调网站服务部门,使我局网站最终作到架构合理、网页美观、协调一致、功能完善、便民利民。
目前我局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基于我局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土地登记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我局全力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阳光行政、程序行政。在办证大厅,墙上有电子大屏幕进行政务公开。大厅内设有一台触摸查询屏。在填单区,存放有各种《办事指南》,指南上有查询电话及查询网址,依靠现代技术,实现了全方位的政务公开。
二、建成了##湾城区地籍数据库信息系统
投资近200万元建成了##湾城区地籍数据库信息系统,今后将逐步实现全市各区政府所在地的全覆盖。从二○○七年七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具体到我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1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1:1000城镇地籍调查,并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城镇地籍信息库。该项目的完成为我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定级估价,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房改售房,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的变更日益频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土地管理的要求,同时社会科学水平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要求土地管理更进一步向力度、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实现地籍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证,因此,我局在2004年委托内蒙古乔泰国土勘测技术有限公司首先对##湾区进行了全面的地籍变更调查,共完成调查区面积29.5平方公里,调查4个街道135个街坊,21545宗地,14063户楼房分割登记;建立了##湾区四等gps控制网,控制面积63平方公里,从而建立起了完善的##市##湾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近二年的运行,发现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完成土地登记和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使##湾区地籍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为使##市地籍管理摆脱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人工作业方式,实现现势、准确、科学、高效地管理地籍信息,提高规划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地籍信息的使用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实现快速土地动态监测以及更好地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信息,我局决定在##市##湾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市##区、##区以及千里山、南大滩、西来峰工业园区和滨河小区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计划调查区面积94平方公里。具体内容为:一是建立##市三区c级gps控制网和各区的d级gps控制网,由于##市呈南北狭条状,测区最北端的千里山工业园区至最南端的西来峰工业园区55公里,东西宽21公里。这样,三区可建立同一独立坐标系统,精度满足投影变形要求。二是权属调查完成测区范围内的权属调查工作。三是地籍测量,完成调查区范围内的地籍测绘工作。四是建立地籍数据库,将权属调查的属性数据与地籍测绘的图形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拓朴关系,完成##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有效服务社会各界的水平
为领导随时随地、方便安全的查询掌握全局的业务、财务、人事情况以及进行决策调整提供支持。增强办公的协调性,扩大信息通道,从而提高单位的在线管理水平。通过上述工作最终达到,一方面,通过网站这种最广泛、最迅速的手段,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在网站进行宣传,把国土资源部门应该办什么事、怎样办事,告诉老百姓;另一方面,通过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将所有事项全部推到大众面前,让群众来监督,让基层来监督,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判,进而达到提高国土资源部门有效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第四篇: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交流材料
武山县审计局信息化建设交流材料
2012年7月10日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近十年来审计信息化建设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各项工作。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要求的总动员、总部署,也为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工作重点和方向,更坚定了基层审计机关进一步深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按照中央、省、市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我局“金审工程”一期项目实施顺利。已完成了所有设备安装及调试,接通了“金审”工程内网,初步具备了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财政投入少和人才缺乏,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干部的观念认识上有差距。由于审计信息化是新生事物,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起步时间毕竞较晚,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相当差距。从目前看,我局审计人员年龄偏大,大多数处于40岁上下,由于这部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软件知识既缺乏学习掌握,又缺乏认识了解,虽然他们对传统手工审计、手工处理业务较为闲熟,但要求他们用计算机实施审计时,就会避新就熟,人为地进行规避;由于基层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软件知识缺乏了解,总感觉学习培训很吃力,缺乏信心,又行动上又应付了事,总认为学也学不会;同时,他们又存在学会也无用的思想,总认为被审计单位资金量不大,开展计算机审计过于繁杂,还不如手工审计来得快,导致在实际中经常性
出现不用或者少用计算机审计的情况发生。作为基层审计机关领导,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思想,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每年投入审计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领导存在“等、靠、要”思想,导致工作被动,很多事因为缺钱而搁置下来了,这些认识差距制约了他们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严重制约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2、队伍结构失衡。由于人员老化,导致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和失衡。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审计人员从前就没有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等信息化知识,许多人对信息化建设又存在较大认识差距,导致他们对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加之运用起来困难丛生,多年来这些人计算机知识培训不到位,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他们又是业务中坚力量,因此严重制约了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编制因素,审计机关人员流动性差,出现了审计干部“提不起、走不出、进不来”的尴尬局面。新生力量得不到及时充实,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是:老审计人员大多只具备财务知识、手工审计技能,行政管理经验等传统型知识和技能,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很少;加之年轻又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很难进来,即使进来一两个新同志,由于所学知识和专业与实际工作存在匹配难度,审计机关人才结构单一的局面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使部分重要专业人才和信息化岗位人员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审计信息化建设就难以推进。
3、县级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信息化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建设初始阶段网络建设、专业设备和办公设备购置与更新、计算机知识专业培训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县局而言,无疑是负担和压力是巨大的。目前,我局现有职工18人,挤在不足60㎡的四间办公室内,计算机还达不到人均一台。由于经费紧张,干部职工工资待遇都不能足额落实到位,县财政专门安排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较少,形成的信息化建设欠账较大,导致部分硬件设施不到位,工作很难有效推进。
4.审计信息不共享、获取数据有困难。从今年开展的社保资金审计来看,由于审计信息不共享,相关单位信息更新滞后,导致了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信息和数据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表现在:一是部分被审计单位尚未建立电子帐目,电子业务资料层次不齐,造成获取数据有困难。二是被审计单位电子资料入口与AO软件不兼容,致使无法获取相关单位电子数据。三是被审计单位电子资料数据不全,管理混乱,个别单位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或者因为责任心不高,导致获取电子数据达不到要求,影响计算机审计开展。四是人为因素,如部分双管单位或者直属部门不主动配合审计人员收集电子信息和数据资料工作,人为设置障碍,找理由、说托辞或提供信息数据不齐全,导致审计人员在获取资料方面走弯路。
二、加快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大信息化建设培训力度。审计署、省厅和市局要在高中端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支持,每年举办两至三次计算机骨干人员培训。县局在学习培训上下功夫,要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在年初工作安排上要为培训安排充足时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培训工作,突出培训安排上的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作表率,迎难而上,业务骨干要主动帮带新人,采取因人而教、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分批培训、学训结合的办法,将审计业务学习与操作流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指导操作、操作落实规范的目的。要进一步引入激励机制,每年对信息化建设中能力突出、工作成效显著的股室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荣誉奖励,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机关绩效考核,作为干部选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2.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局上要通过培训、、聘用、增编、引进等专业人才等举措,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是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与县级政府在审计机关人员编制方面的衔接与沟通力度,争取当地政府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县局要尽量创造更多 “再充电”的难得机会,适时安排职工参加审计署、省、市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全力推进机关人才战略。
3.全力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支持。近年来,审计工作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大,审计人员肩负的社会责任很大,尽管审计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但与县局办公条件差、干部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的现状形成了明显反差。部门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部门犹如一潭死水,领导没奔头,干部看不到希望,这无疑严重挫伤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一方面,在按时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要勤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动态,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他们及时准确掌握审计工作状况,如实审计人员之辛苦和难处,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争取省、市、县资金支持,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扶持。基层审计机关经费紧张、软硬件欠帐较多,上级审计机关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免费提供设备及服务等形式,扶持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足额保障和落实审计经费和审计人员津贴,逐步提高审计人员待遇。在编制上予以倾斜,以解决基层审计机关“提不起、走不出、进不来”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审计人员干事热情。
4.编发各类审计软件和模块。上级审计机关要利用信息化资源较多的有利条件,系统地开发各类审计办公、审计管理、审计实施的适用软件、模块、计算机审计方法、AO应用实例、专家经验、典型案例、被审计对象数据库、财经法规库、审计范例库、各类审计操作流程等。审计人员对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及时进行学习掌握,要在边学边操作的基础上,组织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案例,引导干部职工放开视野,勇于创新,确保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得到全面应用。
5.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指导。上级审计机关要开展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通过组织经验交流、AO应用实例及计算机审计方法评选、项目评优等形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
第五篇:信息化交流材料
创新理念
加强建设
推动油气勘探公司跨越式发展
油气勘探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资料复杂的事业,勘探开发资料都要依赖计算机和各种处理软件来完成,信息化手段是推动油气勘探开发科学化进程的捷径,只有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各环节,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现有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才能实现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开发方式的根本转变。
“十一五”以来,油气勘探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延长石油集团信息化建设总体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局生产经营目标,狠抓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司内部网,部署专业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成绩,使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为了理顺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坚持走“总体规划、整体建设、统一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重点突破”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我们首先进行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并实施了《油气勘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基本形成信息化建设规范体系,明确各部门信息化管理职责,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二、加快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十一五”期间,油气勘探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中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整体部署,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5.45万元。其中,2008年完成投资208.79万元。完成油气勘探公司中心机房建设和网络平台搭建,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与集团公司的骨干网络互连。2009年完成投资104.26万元。完成对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石油勘探开发部、钻井工程部、物资装备部等基层单位的网络改造、建设,构建成以集团公司为中心,油气勘探公司为节点,连接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企业内部网。2010年完成投资32.4万元。完成了延128、174井对讲机平台建设,将信息化建设延伸到生产一线。
截止目前,我们实现了集团、公司、基层三级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了覆盖全局的、统一的网络平台,为在公司范围内、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及时、准确的数据交换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三、推进综合应用系统部署
在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推进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部署,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管理、经营与决策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安排,垂直部署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都已经在各自的业务领域范围内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相应的业务活动提供有利、高效的管理措施,并逐步体现出了信息化管理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经济效益。目前部署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有:
1、公司门户网站
2、企业个人信息门户、3、OA系统、4、财务系统、5、人力资源系统、6、法律事务系统、7、生产管理系统
以上是我们“十一五”期间做的一些具体工作,虽然在信息化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油气勘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由于起步较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推进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应用、共享程度低。油气勘探公司目前相当一部分数据,包括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试油气等都是手工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差、准确率低,缺少相对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数据的管理。同时,这些数据的存储介质一般为本地计算机或纸介质上,缺少一套有效的机制保障数据的共享和数据安全,导致信息资源资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很可能出现部分数据由于介质或人为因素而永久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此外,公司没有建立专业数据库,各单位数据之间的孤立也大大影响数据利用,降低了数据信息的价值。
二、应用系统缺乏,应用层次有待提高
油气勘探公司缺乏应用系统部署。目前除了部署集团垂直管理应用系统外,涉及公司主导产业的应用系统缺乏,制约了公司发展的科学决策和准确开发。
三、缺乏完整的网络覆盖,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油气勘探公司基础网络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覆盖到了各个基层单位,但网络的覆盖程度依旧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各野外作业点,各厂、站、井的网络覆盖目前仍是空白。
综上所述,“十二五”是公司全面发展的重要是时期,也是努力提升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信息技术对公司发展支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服务大局、应用主导;领导负责,优化流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共享资源;保障安全,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生产区域地理条件复杂、作业队伍流动性强,信息沟通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等问题,以成为制约生产效率提升的巨大障碍。“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建设“数字气田”为目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结合遥感影像处理、全球定位、海量数据存储、有/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一个先进、实用、开放、安全可靠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应用系统。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下一阶段公司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主要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以公司网络平台为核心,以基层生产单位为节点,将公司网络延伸至第一线、覆盖到最末端,形成畅通、安全、可靠的网络体系。以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为重点,形成较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办公、生产网络化。
二是应用系统要在主业方向实现突破。从基础钻井、开发获取第一手信息,建立源头数据库和采集系统,经过数据采集、整理、入库,建立核心数据仓库,提供地质、气藏、开发等各个专业综合决策数据。从实时监控、远程指挥、数字集输、数字气井等多个方面入手,并将“数字气田”各应用子系统和企业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互联的完整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2011年,是 “十二五”的初始之年,油气勘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一是信息化工作由抓试点、抓机关向抓全局、抓基层转变;二是信息化建设由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应用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建设为主转变;三是信息技术服务由粗放式、应急式,向规范化、系统化转变。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重点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是抢救历史数据,保护数据资产。我们近几年在勘探过程中产生的历史资料大部分以纸介质资料和磁介质资料形式存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如不及时抢救,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今年将重点配合集团研究院对部分天然气井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入库,避免数据资产的流失。
二是加快信息化在天然气开发领域的应用。通过采用目前先进网络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重点实现各厂、站、井远程监控,生产过程实现在线监控、动态指挥,推动公司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总之,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信息化建设,必将极大地增强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准确性,降低勘探开发成本,保障生产各环节的安全运行,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办公效率,加快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公司的现代化进程,开创数字化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推动油气勘探事业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