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

时间:2019-05-12 15:0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

第一篇: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

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

六(1)班 黄乐涛

他,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教育史上的旗帜,他是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他的那句“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的名言,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伴我成长。

记得有一次英语比赛,我成功进入了决赛。我很兴奋,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而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我一回到家里就背诵为决赛所准备的内容,一直要忙到夜晚九点半。到了比赛的前几天,我已经把所有要记的内容统统印在脑子里,心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希望能获得名次。我就这样带着希望一直坚持到决赛那天,但事与愿违,我未能获得名次。此后,我非常沮丧,在学校闷闷不乐,在家里唉声叹气。不愉快的心情一直延续到第五天,当在学校上课,老师讲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及意思后,我突然“阴云转晴”,不再难过。回到家后,我坐在自己写作业的位置上,沉思了很久很久„„过了十来分钟,我对自己说:“是啊,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每个成功者都经历过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一个很好的基石,而且虽然失败了,但也曾努力过,奋斗过,正是因为失败,才会使你更努力地‘更上一层楼’,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陶行知先生不愧是良师,他的名言不仅使我找回自信,同样他讲的点石成金故事也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在学校,我自以为只要记住书本上和老师所说的知识就可以了,可我一看到“陶行知讲点石成金的故事”后,才知道自己学习方法有点呆板。从此,我不再死记硬背,而是努力探寻学知识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

陶行知与我的成长 六(1)班 应雨童

陶行知先生本名陶文濬,他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他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不但在中国有名,在世界也很有名气,是世界级的人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桌因一点小事吵翻了,还在桌子中间画了一条三八线。从此,我俩谁都不能超过这三八线,谁也不搭理谁。这样子过了好几天,我不由地想起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我想:如果我一直独自一人,就不能享受别人给我带来的快乐,就不能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我生活在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主动向同桌道歉,同桌也原谅了我„„我又尽情地分享着来自同学之间的快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的名言激励着我成长。观《大师陶行知》有感

六(1)班 薛忆雯

在今天的班队课上,我们观看了《大师陶行知》这部纪录片,知道了陶行知爷爷的生平事迹与他那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令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陶行知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生活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导致列强入侵,使百姓遭到压迫,让百姓苦不堪言,有时连自己的肚皮都填不饱。他深知要使中国从这个境况中崛起,就必须让中国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于是,他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等难童学校,让不少遭人轻蔑的儿童得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不畏艰苦,为中国教育打响了重要的第一炮。但令人可惜的是,陶行知爷爷55时便逝世了,全国人民都哭成一片,正如晓庄人民所说:“长江里流的不是水是我们的泪啊!” 陶行知爷爷想让全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从而使中国强大起来的理想是多么伟大啊!他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存人间。陶行知爷爷的伟大理想虽然还未完成,但是他的教育思想正在被一代代后人发扬光大。看看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这正是因为有了陶行知爷爷的指导,才使中国各地那亿亿万万所学校得以创办,才培养出了那些能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才有了那些为祖国争光的中华儿女。

现在,我在宁海县行知实验小学就读,陶行知爷爷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慈祥、和蔼的笑容似乎还在我眼前出现;他那爽朗的笑容和豪迈的宣言似乎还在我耳边回荡„„

在学校里,有许许多多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教育的教师,他们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我们,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说的就是他们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爷爷一生的写照,我也要向陶行知爷爷学习,努力学习,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学好本领,成为一名能为大众做贡献的人。

教育·中国·强盛

——《大师陶行知》观后感

六(1)班 吴征轩

今天,我看了《大师陶行知》的生平纪录片后,颇有感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影片记述了陶行知先生先从晓庄起步,建立了晓庄师范,后来他又被政府通缉,隐居于上海,出国并回国之后,又来到重庆,建立起了育才小学,培养了诸多人才,为祖国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奋斗,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中,陶行知无疑是勇士,真正的勇士!别人用刀枪为祖国的自由做奉献,而他却用纸和笔,为中国的未来谱写更璀璨的诗篇!他知道周围是一片黑暗,但他用那颗光明的心,照亮中国教育的道路!它是一座里程碑,上面刻着那个时代许多孩子的成才梦。他心里装着的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教育事业是他一生的正是写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陶行知先生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成了中国教育命运的曙光。他是我们人民敬重的导师,他让中国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发奋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尽我所能,为祖国的未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第二篇:陶行知先生曾说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留作业这个常常被忽视的环节,如何体现培养学生的自己学习、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习惯与能力呢? 下面就语文作业的设计,谈谈我的看法与做法:

一、语文作业可以设计得生动有趣

一些知识点在学过之后就要让学生记住、应用,否则很快就被遗忘,如果等考试时再复习,又像重学一样很是费时费力。于是“文字游戏”作业,应运而生。例如,学习短语知识后,有些学生总是搞不清五种短语关系类型,我设计“分析学生姓名”的作业。我以班长“贾雪山”为例,名字取“假的雪山”之义,是偏正短语;组长“施明明”,名字取“施予光明”之义,是动宾短语;“李周杰”取“无论取李姓还是周姓都是杰出的”之义,是主谓短语等等,学生们觉得很有意思又有意义,分别分析自己的名字,借此时机我又介绍古人取字取号的习惯,让学生尝试以五种短语关系类型给自己取字号,展示自己的志向、情趣。

2008年6月8日的端午节,第一次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值周日,搜集材料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我设计作业是“端午节手抄报”,经过学生讨论,这份报纸上都应有这些内容:端午节的来历、相关神话传说、与之有关的名人故事、绘画、剪贴,还要注意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文字的删减等等,两天之后交上来的报纸,有的真是令人意想不到。我把几份优秀作品钉在大黑板上作为一块展板展示,让走过的全年级同学观看评点,听着啧啧称赞之声,小作者们被欣赏的自豪与自信溢于言表,学生表示以后每个传统节日都要做一张手抄报,存放在他们的成长记录袋中。

学习了说明文,阅读要抓住事物特征,如何做到抓准特征呢?我设计模仿《幸运52》猜词游戏形式的作业。比如要猜“板擦”这个词,先定位是工具,再是课堂常用的,再是用来涂掉粉笔字,由大范围到小特点,层层剥笋,最终触及事物本身。

京版第13、14册都有两个特殊单元,包括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内容简单易懂,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讲故事的作业:复述故事,抓住起因、经过、结局,注意描述细节、场景。之后课上开故事会鼓励学生展示,一课多人讲或者多人讲一课,比一比谁讲得完整、生动、细节精彩。

二、语文作业可以设计成系列操作

语文作业天天有,根据授课进度形成系列。我把每篇课文分为识读、解读、品读三个阶段。一般地学习一篇新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段大意等作为第一课时,为识读阶段。生字、易错读误写的,作为重点字词,这些字词的抄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定数量的反复抄写才能形成和巩固记忆。根据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商议后固定为三项作业:第一项注音,字词加拼音,每个写六遍,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确定写哪些字词,一般10—15个。第二项解词,先查字典,然后把词义抄下来写一遍,词汇来自课后习题和课下注释,一般7个左右。第三项造语段,即把第二项的几个词,按课文中的解词含义编造成一个语段,表达相对完整的一个意思,尽量用上那几个词(也可以有1个或2个用上不)。第二天上课,先抽查听写第一项的生字词,互判后有错的每个仍再写六遍,全部写对的学生此项抄写作业就不再进行;再抽查第三项,比一比几个组学生看谁造的语段内容精彩、用语讲究,选用的解词最多。到第二或第三课时,就进入对课文的解读、赏读阶段,可以对文字或内容留深加工和拓展作业,以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解读、纵横比较和创新理解。如给郭沫若《白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起三个优雅的名字,画出三幅美丽的图画,看谁起的名字优雅,与文字吻合;给《望岳》等古诗四首配上背景图案,看谁的绘画最能体现诗词意境,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讲完都德的《最后一课》,请你模仿结尾部分描写声音和人物活动的文字,仿写某种声音、物体、景象,反映出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暗示情节发展,渲染周围气氛。例如,开头写“上数学课的铃声响了,我真担心(高兴、忧虑、喜欢、厌烦„„),我想回答(验证、展示、纠正、高声说„„)„„;泰格特的小说《窗》发人深省,作业要求:续写结尾,以展示学生们心灵发展痕迹。我采用个性化的评语方式,突出主要的优点:读出了你的勤勉与善良,愿你永远拥有一颗爱的心;与邪恶和丑陋绝战,伸张正义,你是天地英雄;你有一颗哲人的头颅等等,很多学生以写出这样独有的、创新的作业而兴奋,获得个性的评语而自豪。这些内容在课上或课下,基本用5~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三、语文作业可以设计得别具一格

由于假期时间较长,大部分同学不能天天在一起学习、玩耍,学生常常觉得放假终于有时间玩了,可又没什么意思了。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注意采取同学合作的作业形式、注意内容上按时间形成序列,便于今后的学习。

放假前,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每组选出组长,组长可以再发展组员,设计本组的“小虎队假期作业网页”(可以自己起个个性化的网页标题),不同内容和功能的窗口一目了然。比如点击“我们在一起”,以留言的形式,告诉本组同学你某一天的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收获和烦恼,与好友分享,好像我们大家没有放假分开似的;点击“编创连续故事”,本组同学排好顺序商议好一个主题,如“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宽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由一个人开始写下第一句新颖、奇特、引人入境的语句,比如:我感觉脚下踩了一个软软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一个小巧的钱包。按顺序第二个同学写下第二句话,以推动情节发展,依此类推,编一个紧紧围绕主题的故事,比比个人和团体的创意!点击“图片告诉你”展示的是你旅游的名胜古迹、美情美景,或是你读的书、画的画、新布置的房间、做的手工等等,若再配上言简意赅的解说、优雅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无纸化语文作业,学生都争着去做、去欣赏。

如果没有或者不用电脑,编制一本“我的杂志”也是很好的活动作业。收集、整理是暑假最适宜做的事了,把平时看到、剪报、积攒的文段、图片等等小资料,分门别类,编制一本自己的“活页杂志”,假期过后还可以不断填充内容:

★“精品欣赏”——抄录、剪贴意境高远、语言优美的短文;

★“学习偶像”——抄录、整理自己喜欢的名人、英雄的言论、事迹;

★“网络用语”——“粉丝”、“PK”、“886”新词不断涌现,编个“Q版词典”拿给老爸老妈或“菜鸟”看,他们肯定特别欣赏;

★“故事(成语)新编” ——改编大家熟悉的谚语故事、成语故事等,赋予它新的寓意。自己动动脑筋,找找、编编、改改,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个编创高手!

★ “名著阅读”——精彩人物、故事欣赏,名著片断,名家经典点评。(暑假寒假交替进行,内容接续,贯通初一至初三。)

★“光环之下”——介绍当红的体育影视明星、流行歌手,发掘他们在成功之前的艰辛历程,激励自己,勉励大家„„

还有综合实践课的听说训练等等,我和学生商议了许多新颖的作业,学生爱做,乐于交流。每每看到我设计的作业,在学生完成展示时的得意与兴奋,羡慕与不服,我就知道我想到了孩子们的心坎里。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在积极摸索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做一名有方法、因材施教的老师,寄复习巩固于作业之中,我也乐于做下去。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这样的阐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开放性的语文作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设计差异型作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至少有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七种以上的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时也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

教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应根据所学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布置“背诵、积累、拓展”性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摘抄喜欢的段落等。如,教学完《瑞雪》,我设计了如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完成:(1)摘抄词语10个;(2)背诵课后要求默写的那一段;(3)摘抄文中描写雪景的10个词语等。

又如,教学《初春》时,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的描述,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画或照片,并介绍图片中的春景;(3)用一段话描写你心中的春天。这三项作业中的第一项为必做的,属于复习巩固知识;第二项作业以兴趣为主,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第三项作业以拔高为目的,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创新能力。这样的作业选择权完全属于学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控。

二、设计生活型作业,给学生体验的机会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许多教师已认识到: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了要有巩固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应是简单的、机械的操作。教师应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为我们指明了设计语文生活化作业的方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扩展学生的活动时空,进行语文生活化的作业设计,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作业形式主义和机械繁琐的状态。其目的在于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改变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观察作业,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例如,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变化,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从中感受春天的变化。这样的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教学《火烧云》时,当学生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火烧云还有哪些形状,然后出示各种形态的火烧云,待学生仔细观察后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说说它是什么样,有什么变化,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把自己喜欢的一种火烧云写下来。

三、设计合作型作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1.与同学合作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先让学生将之改为课本剧,然后组织心灵手巧的学生做道具,选服装,接着再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扮演,余下的学生做“群众演员”,学生立刻就投入到合作性的作业中了。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互相帮助,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学到了知识,从而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与家长合作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教师可结合教材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和家长合作完成的作业。由于这类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所以学生在完成时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例如,教学完《风筝》,根据现在家长望子(女)成龙心切,不给孩子玩的时间的现象,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利用晚上时间,给爸爸妈妈讲鲁迅《风筝》的故事,然后和家人讨论关于对“游戏”的不同看法,并合作完成一篇习作。这次作业给家长带来很大的震撼,有位学生家长这样写道:“唉,现在想来,以前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缺乏理性,该改一改了。”而他女儿在文中写道:“听了爸爸那番自我检讨的话,我深深地感到了被理解、被关爱的幸福,也更深地理解了以前爸爸那样对我,其实也是一种爱。”

这样的作业,不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风筝》所蕴含的情感,更让学生与家长在合作中加强了沟通。

四、设计自主型作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新课程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充分说明了倡导自主型作业,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全面考虑学生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例如,教学《黄河,母亲河》时,我布置了个性化的作业:请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个介

绍母亲河的作业,内容形式不限。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关于母亲河的图画,或找几幅关于黄河的名家字画进行介绍;擅长音乐的同学,可以收集关于黄河的歌曲、民谣,并学唱;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收集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俗语、谚语、成语等,并写一篇赞美黄河的文章;喜爱历史地理的同学,可以收集关于黄河起源、发展历程、人类文化遗址等知识;有环保意识的同学,可以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提出合理化治理方案;会网页制作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介绍黄河的网页,进行比赛;有朗诵才能的同学,可以选一篇有关黄河的文章进行配乐朗诵。这样的作业,因可根据特长自主选择,因而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作业的乐趣。

总之,设计语文作业必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开放性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同时还应格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注意为每个孩子提供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福建安溪县第十小学 杨佩华)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从整合设计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整合教育要求我们根据儿童发展规律,把社会发展的要求创造性的转化,并融入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之中。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

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总量过大,质量偏低,多机械重复,少思维训练。应试教育色彩仍较浓厚。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何扭转这种教学态势,在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精神呢?在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浅见,以供参考。

一、依托兴趣,让学生乐学乐做。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设计作业内容。抄写类作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记忆生字词。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抄写类作业不感兴趣,任凭教师语重心长,学生就是置若罔闻。那我们可否换个花样呢?如 “让学生把生字、词做成生字卡片,并给卡片配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画或图案。”又如 “让学生把一些重点的课文片断简单归类,并且按不同主题出一期手抄报,优秀的在班级橱窗内展出。”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后,为了巩固对诗的理解,设计这样的练习:擅长绘画的人,请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图;擅长习作的人,请把诗改写成文,或者根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开想像写一段话,并用上这一句诗;擅长音乐的人,请根据诗所表达的情感编写乐曲;擅长记忆的人,请记一记词句意思。无论是绘画、改写、造段、编曲,还是记忆,都要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同时也在“活动”中理解

二、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渗透,力求形式多样、富以情趣。

新课标明桷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把音、体、美、劳、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淡化学科间的割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的作业设计可让听、说、读、写、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符合儿童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学了《山行》《枫桥夜泊》等意境优美的诗,要求学生根据诗境为诗配上插图,变文字为画面。作画的过程,即是学生理解诗义、感悟诗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领悟、鉴赏审美能力。学了《将相和》《晏子使楚》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自编自演课本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创作才能。学了《桂林山水》《小珊迪》等课文,让学生为课文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选择音乐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情感基调的把握过程。学了《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文章,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实践证明,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树立“大语文”观念,面向生活、拓展延伸。

语文的处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让学生看电视新闻,摘录要闻并交流;组织参观访问,写参观记,访谈录;饲养小动物,写观察日记;阅读课外读物,办手抄报;从电视、街头收集广告用语,再尝试为某种产品设计广告;节假日为老人、老师、同学写祝愿语,自制贺卡等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多样,贴近生活,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分层要求,设计作业时应有所侧重,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分成ABC三种等级:A类作业相对较难,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C类作业相对简单些,适合于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做;B类作业处于两类作业之间,适合于中等生做。这样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

我们还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型,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每位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选择习题,如学了《新型玻璃》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4项作业(让学生选择其中1—2题做):

1、说说这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玻璃的知识;

2、为这些新型玻璃写广告词;

3、当一回设计师,设计更多的新型玻璃,仿写一篇科普文章;

4、为电视机等设计更新产品,可用图片加文字叙述的形式写一份说明书。这种作业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四、发掘课文,给学生创造内涵的机会。

现行的语文课本,是文选型教材,编有反映各种内容的现成文章。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重视挖掘这些课文的创造因素,通过设计成恰当的练习题来达到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如在教学《称象》一课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用玻璃水缸、铁盒子、砝码、小石子、天平做做称象的实验,并且要求按课文内容边实验边介绍;

2、说说曹冲的办法好在那里?

3、从曹冲称象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读课文,边做实验边介绍,通过认真地思考,学生懂得了官员们提出的造一杆大秤和把大象宰了,分成一块块再称的办法都是按照常规思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是行不通的。而曹冲却跳出了常规思维的圈子,想到了用船来代替大秤,用一块块的石头来代替一块块的肉,最后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把官员们的两个办法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小朋友学习。这样,就充分发掘了课文的创新内涵,渗透了创新精神的教育

总之,作业设计应力求形式多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努力用新理念去荡涤传统教学作业观的尘埃,让我们的作业改革能带领学生走出重重困境,一同走进美好的境界。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然而受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目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仍然存在既多又滥;既没有思维训练价值,又没有更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等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下面是我的关于如何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作业观念的更新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改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认识到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以“兴趣”为核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可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如学了修改病句,可以设计趣味游戏题,让学生成为“小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

术等。

三、语文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受年龄差异的影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实物感观、形象思维强,却难以理解事物抽象的本质。到三四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可以摆脱被感知的直观物象,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到五年级才开始向更高水平发展。作业设计的层次化要从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的分层两方面考虑。

四、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应体现综合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语文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

五、作业形式的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成效有显著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努力地探索,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点,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转贴于 中国论

第三篇:陶行知先生诗歌诵读

陶行知先生诗歌诵读

1、《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2、《一双手》

小朋友!小朋友!您有一对好宝贝,身上摸摸有没有?找不着吗?您有,您有,不会没有!我告诉您吧!就是您的一双手!

会用这双手,什么也不愁,穿也不愁,吃也不愁,玩也不愁。小朋友啊小朋友:千万别忘记,求友不如求手。

玩秋千,翻筋斗,送糖果儿进嘴,和弟弟双球,数一数您的快乐,哪一样不是靠着这双手?如果您也想去打倒帝国主义,还须拿出您的小拳头。

别学那没有出息的人,好事怕用手。个子那么大,拿不动扫帚!整天逛趟子,一双手儿笼在袖里走。他会抽乌烟,也会打牌九,挨了外国人的嘴巴,忍着气儿不回手。倒会欺弱者,欺人还要人请酒。这样一个人,您看丑不丑?他既有手不会用,何妨打他几把手!

天给我手必有用,精神全在“做”字上。攀上知识最高峰,探取地下万宝藏,铲除人间的不平,创造个世界象天堂儿模样。这些事没有完成,决不可把手儿放。

3、《自立立人歌》

(一)(二)

滴自己的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别人的事帮忙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救苦来不救难,不算是好汉。可算是好汉?

(三)(四)

滴大众的汗,大众滴了汗,吃大众的饭,大众得吃饭,大众的事情不肯干。大众的事情大众干。

架子摆成老爷样,若想一个人包办,可算是好汉? 不算是好汉。

第四篇:行知伴我成长演讲稿

“行知伴我成长”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丁文婷,是计算机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岗位尽职责、对学生尽爱心”。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提倡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育岗位的新兵,我始终把行知先生作为我榜样,坚持在岗位尽职责、对学生尽爱心。

还记得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我满怀热情,励志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学生。映像特别深刻是在上第一堂课,我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却发现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我的心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一样,特别苦恼。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尽可能的抓住机会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讲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通过向老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摸索研究,提高自己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人们常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缸水还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努力拓展视野,力争跟得上学生的思维方式,把课堂弄得活波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做的,我绝不插手。通过诙谐的语言,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

怎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认为只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忧伤、同思想,才能明白了学生想什么、高兴什么、担忧什么。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一名女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与人相处显得任性、霸道、易生气,经常讽刺挖苦同学,甚至动手打与其开玩笑的男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我问她原因,她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讨厌他们”。我仔细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他父亲系某空军部队军人,母亲系某商店售货员。10岁前与母亲生活在家乡安徽某市,之后母女随军到盐城,因父母只有一个女儿,特别是爸爸感觉亏欠她,只要她需要,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久而久之,促使其任性、刁蛮、霸道、自私,造成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否则就发脾气,难以与人相处。我及时全面地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并利用日记作文,抓住其在文中表露出的积极情感,给予书面肯定及鼓励。平时一有时间就与其沟通交流,教育其宽厚待人,要多看同学们的长处,多做自我批评;在班上引导其他同学一分为二地评价她,并强化其长处,消除同学们对她的偏见;通过辅导,她活泼开朗起来,整天笑呵呵的,与其他同学关系也融洽了,有时在课间还蹦出几句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讥笑中有爱迪生。” 每个学生日后都将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以心换心,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

冰心有段话道出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既然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不断地获取广博的知识,培育高尚的师德,播洒我们满腔的爱心!

第五篇:行知伴我成长

行知伴我成长

陶行知伟大的教育家,以前在心理课上老师就讲过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今天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行知教育更是伴我成长: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我本身就很喜欢小孩,在还是学生时代的我就扬言以后我要生两个宝宝,同学们还开玩笑:你那么喜欢小孩不做老师可惜了,做了老师你就可以天天看到小孩了,而且还是一群小孩。

从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我就很喜欢这个平台,我站在这个位置我可以看到底下每一位小朋友,我还一度的猜想是谁发明创造的讲台,那个人是多么聪明、合理、精心的设计啊,可以让老师看清楚底下的每一位小朋友的眼神、表情、动作及神态,可以跟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师生间心灵的对话就从眼神交流开始,每教一首新歌时我都会问学生:你听了这首歌曲后有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些答案真是文不对题,但我从来不会说什么,更不会批评,我觉得每个人的体会都是不同的,老师不应该用正确答案去束缚他们的思想。我通常会说:嗯,你的想法很特别,鼓励他。然后,我会请他们给歌曲打打节奏,谁愿意来试一试?同学们踊跃举手,我请一个同学来试一试,眼看大部分同学都能跟着拍一拍了,我会请同学们一起来,同学们都快乐的加入其中,他们很快乐,我也很满足,学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这么快乐的气氛让老师也忍不住想要来唱一唱,老师演唱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回答。一般难点我都会通过声音传递出来,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然后跟着我一起唱一唱,再用师生接口唱的方式来巩固,加深印象,学生们也是热情高涨,我顺理成章的再和他们交换演唱,这样,他们对整首歌曲都加深了印象,对下面的学习,用“LU”哼唱旋律就显得轻而易举的多。然后填入歌词,学生基本都能够准确、流畅的演唱出来。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我所推崇的,我希望他们能快乐、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在我的教师生涯中,也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对孩子们亲切、和蔼,孩子们在我的课上也是很快乐、很要学,积极的配合着我。所以,能够体会到师爱很伟大。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教学也是没有激情的。有时生病了、人疲惫、感冒等状态不佳的状况下再去上课,本身自己不舒服,人也没啥精神,课上教学没有情感的投入,教学不生动,底下的孩子就不能很好的集中精神,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走神,而且学生的状态也是呆呆的,萎靡不振、一片朦胧,上课小孩感觉在听天书,老师感觉在对牛弹琴。彼此都很痛苦。

所以,课堂上没有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如果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爱满教育,爱满生活教育,这是我读《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最大体会。静下心来读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原来老先生上个世纪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啦!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看了这个理论后,我深有感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好好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可贵的直接经验。在学校,要让孩子多操作、多探索,多发现,不要抹杀任何一个可以让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体验生活。

下载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陶行知先生伴我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

    “课堂中心”。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融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理念。如今大二的我,可以说是寒窗苦读十余载了。这次的作业题......

    陶行知

    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摘要】: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

    陶行知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

    陶行知[范文大全]

    教育贡献 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专题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

    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陶行知以后,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位让我受益匪浅且能鞭策的自己的伟人。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陶行知似乎正是肩负着一种使命诞生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五篇模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教与学的真谛明确地概括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人民教师担当着“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肩负着教书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