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育才小学教师阳光健身活动小结
育才小学教师阳光健身活动小结
为了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我校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身体素质,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有效实施教师管理活动,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教师中组织了以“传承奥运精神,建康与我同行”为主题的阳光建康活动,现将我校的“阳光健身”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保证活动落实
我校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开展教师健身活动,我校传统间周三开展一次的教师健身活动是在学校支部直接领导下,由工会组织开展的,并由一名工会委员具体组织开展的。这次教师“阳光活动”的开展是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使此次活动的安排更具体、更可行。一是在时间上更有保证了,我们将原来的间周一次的活动修该为每天下午活动半小时,间周三下午保证教师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二是活动项目增多了,现在活动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跳远、拔河以及棋类,可供教师们选择开展活动;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每间周三的活动时间由各年级组长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各蹲点校级领导到蹲点年级督促检查活动的开展。这样使教师“阳光健身活动”做到组织领导、活动场地、活动时间三落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活动有器材。
我校“教师阳光健身”活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得到学校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校长在行政例会上强调,这次活动的开展批准购置了1500元的小型活动器材,新购买篮球2各、羽毛球拍15副、乒乓球拍10副、跳绳5根、短跳绳10根以及各类棋类,这样一来,解决了教师活动没器材不能开展活动的问题,每间周三下午,全校两个篮球场、12各乒乓球台以及其他运动场地全部提供给教师开展“阳光健身”活动。
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健身效果
我校的教师“阳光健身”活动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活动过程按照体育组老师设计的环节进行,每次活动前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将6位体育老师分别安排到6各年级组指导活动的开展,主要作用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并提高活动的质量,到目前为止,我校参与“阳光健身”活动的教职工达85%以上,主要是因病请假和外借人员不能得到活动保证。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教师普遍认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建康的身体才能干好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在活动中叶进一步培养了教师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011年5月
第二篇:育才小学教师“阳光健身”活动方案
育才小学教师“阳光健身”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我校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身体素质,打造和谐“育小”。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体教师中举行以“传承奥运精神,健康与我同行”为主题的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健康一辈子”的理念,转变健康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创建健康活力校园。活动口号是:“生命在于运动” “健身,让育小教师更阳光”!
二、活动项目:
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男、女)、跳绳、跳远等。
三、活动场地:
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地、篮球场、田径场地
四、活动具体安排:
1、时间:每天下午4:30—5:00;(间周的星期三下午4:00——5:00)
2、活动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体育组教师组织。
第一环节:热身。由体育教师带队,在操场慢跑2×200米。
第二环节:按项目分队(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跳远)。
第三环节:练习。由各队的两名队长分发器材,组织开始练习(各自带活动器材,也可以到体育器材室借用)。
五、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应按时积极主动地参加健身活动,各年级组长要做好召集组织工作。
2、各位教师应本着“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切实按照体育组设计的环节进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教师在活动中应爱惜健身器材,活动后及时归还,杜绝带出活动场所。
4、各年级组要保证周三第七节活动课有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各班班主任和非任课教师课轮换参加教师“阳光健身”活动。
育才小学
2011-3-11
第三篇:小学教师专题小结
教育作为一种人性的培养活动,从来都以人性的全面发展为内容,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育的目标,而学生的习作就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充分体现。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语句表达不清,长篇大论却不知所言。学生习作时,为何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呢?这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生活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等有着莫大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他们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可见,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从中吸取写作养分,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以起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在此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拓宽阅读面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我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儿童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诗歌、寓言、漫画、谜语,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学生阅读完,会受益匪汪,或在选材上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我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小学生周报》、《中国少年报》、《小火炬》、《小学生习作》等报纸刊物,浏览报纸、刊物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语文鲜活,表现手法多变,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就像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准备好一桶水、十桶水的道理一样,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也必须准备十篇、百篇文章在胸。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文时才会想象丰富,思路畅通,文思泉涌而出。
二、讲究阅读方法
学生要读的作品很多,而在目前教育没完全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花时间阅读,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学生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粗读与精读相结合。粗读,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读;精读,就是对作品中精彩段落读熟、读透,甚至背诵起来。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凑”,只要我们把精彩部分背诵起来。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我利用第二课堂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活动不仅受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适当的点拔,指导作用大,胜过多少写作的空洞说教。
如何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呢?这里介绍几种做法:
(1)自我评价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作文,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的构思的成功之处。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推荐阅读法。这是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作品中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集体阅读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选择为主。一是由教师朗读,提出要求,学生评析;二是请学生朗读,由教师进行系统分析;三是可以采用录音的方法,师生共同评析,这样能使本来朦胧的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评析中掌握作文决窍,丰富写作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阅读效果。
阅读完一篇作品,如果不加巩固,学生很快就会遗忘掉,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后,还让学生读写结合,以巩固阅读效果,提高知识水平。、朗读、背诵。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对于一些好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好句、好段熟读乃至背诵,这样以后作文起来就会下笔如有神,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综合培养。、写读后笔记。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每周贴几篇好的笔记,让学生看,被选中的学生受到鼓励,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学生逐步养成了写读后笔记的习惯,作文能力也不断提高。、借鉴仿写。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内给予点拔,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根据少年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习作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化写作文的消极态度,变积极态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认真观察,善于积累,还要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并将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当前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一定会得到改观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谈。
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
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不妨从模仿入手,理性认识这个问题,有着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手段的指导意义,因为:
一、小学作文启蒙从模仿入手,抓住了小学儿童模仿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必然。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从幼儿园儿童的口语表达进入小学阶段的书面表达是个大阶梯。我们知道,儿童的口头语言,在词汇成分和语法成分两方面都与书面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儿童的口语中存在着不少杂质,诸如没有意义的重复,缺乏道德规范的独白,夹杂不合语法逻辑的方言对话,等等。而小学的作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去除儿童口语中的杂质,对他们进行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启蒙,并加强书面语言的表达,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艰巨任务。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小学生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过程也一样,只有从接触大量的书面感性材料(典范性作品)开始,其中如句子、段落和作文训练得越多,掌握得越牢固、越熟练,书面语言的感性认知也就越丰富、越深刻。而这些训练往往从模仿开始,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模仿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怎样表达书面语言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口头语言向书面的转化方式及书面语言的构成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澄清口头语言中的杂质,使口头语言书面化,从而使书面语言规范化。由此可见,“学慎始习”,我们说,从模仿典范性作品入手,是对小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的启蒙,模仿贯穿由联词成句、积句成段到构段成篇训练的小学作文训练全过程,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小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来认识。认识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处于具体学习运作阶段的小学儿童,虽然能通过定义去获得概念,有意义地理解用语言或其它符号表达的命题,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缺乏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处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术语,接受学习也受到了许多限制,这个时期的儿童仍然要依靠具体的感性经验为支柱,才能真正地理解抽象概念与命题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并灵活运用儿童“具体的感性经验”这一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心理学证明,概念的获得可以通过运用学生具体的实践经验中的作为概念的关键属性的一系列例子,从而抽象出某种属性的意义。那么,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又如何灵活运用这一规律,即用什么来作为“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柱”呢?答曰,作文教学中的“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柱”,从最基础开始就是语文教材里的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和一篇篇课文的表达形式,这就是小学生作文的范例,这就是作文的启蒙教学的“经验支柱”!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于课文句子、段落训练和范文的写作模仿来向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的启蒙,进行连词造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作文训练。古希腊美学杰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艺术首先起源于人类的模仿天性,他说:“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可见,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小学生作文的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模仿心理特征。
二、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从模仿课文的连词造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表达形式入手,符合小学生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特征。
首先,在连词造句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对小学生进行由段到构篇的作文启蒙训练,让学生认识段的书面表达与模仿构段书面表达,这种训练符合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特征。因为,如果说,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学习口语过渡到学习书面语是一个交接点,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从组词联句过渡到以句构段就是另一个交接点了。我们知道,段不是几个句子的简单凑合,它需要由几个相关相连的句群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从内容上说,段落是说话或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只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具有单一性;一段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又必须有紧密的联系,前后照应,上下衔接,才能使语言贯通,形成一个整体,因而又具有连贯性。同样,一篇文章中(篇章结构)的句群与句群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意思也要紧密联系,讲究上下衔接,一气贯通。一篇文章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因而也具有连贯性和单一性。从形式上说,任何一个完整意思的段落,它的构成通常包括起始、展开、终结这样三个部分。起始部分,既可以采用概括式(中心句)、引述式,也可以采用设问式。展开部分,既可以列举实例,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展开段落,也可用对比、比较或用时间与空间的推移的方法展开段落。终结部分,既可以采用结论式也可采用引申式。同样,篇的构成也是如此。因此,从这一定意义上说,段是篇的浓缩,篇是段的扩展。通过对学生持之以恒的认识和模仿段的书面表达与构段成篇的书面表达,学生学会构段、构篇也就不会太难了。
另一方面,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形式表现影响着内容,对内容起反作用。因而属于形式的结构因素,与内容能否得到有力的显现也有极大的关系。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构段的训练,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从段的构成方法入手,不综合、归纳出段的构成规律,那么,学生是无法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艺术构思,无法把经过集中、提炼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剪裁,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而写出来的作文常常是语无伦次,“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由于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规律,致使三年级作文训练往往不过关,恐怕这也就是小学作文普遍上不去的原因所在。小学的作文没有上去,造成中学、大学的作文教学上不去的恶性循环,这不能令人表示深深的忧虑。基于此,三年级作文教学,教师必须结合课文的讲授,训练学生认识构段的方法和规律,并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模仿书面表达,其中诸如“总--分--总”的构段方法,通过实例展开段落的构段方法,以及采用定义、分类的办法等构段方法,都必须使学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由此进而过渡到篇的训练。这里,对课文范例的从句子到段落到篇章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模仿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从模仿入手必然体现“文道结合”,是学习对作文这一“经验支柱”从感性知识到理性认识的合理过程。
每一类题材的文章为了表达某一中心都必须具有生动的内容和得体的形式,可见,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结合应该是“文道结合”。在这里,“文道结合”的“文”指文章的形式,“道”指文章的内容及其理性认识。有人说,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虽然强调了物质的第一性,但忽视了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无可适从。我们知道:一个文盲尽管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内容,却无法通过任何一种文章形式来书面表达;一个懂得各种文章表达形式却又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及其对生活的理性认识的人,同样很难写出具有“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的好文章。所以,我们强调,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文章“文道结合”的统一规律,强调作文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只有具备了对丰富生活内容的理性认识,又掌握了对这些内容的书面表达形式,才能写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好文章来。因此,指导学生作文启蒙从模仿入手,应该“文道结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书面表达“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作文这一“三步”系列训练,都应该从模仿入手,时时做到“文道”结合:
其一,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句子。小学语文教材基础中都有要求学生仿写句子的基础训练,我们只有既指导学生掌握仿写句子类型的表达形式,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和规范理性认识,才能启发学生完成表达句子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形象思维,从而书面表达各种形式的简单句子、复杂句子,为书面构段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丰富”、“××同学真行”等丰富的写作内容,我们只善于抓住学生经历过的这些丰富内容与课文中“总--分--总”等构段形式的和谐结合,我们就能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为书面谋篇打下坚实基础。
其三,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在指导学生仿写作文时,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课本这一“文”的典型范例形式,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结合课文内容所进行的学生课外活动这个“道”,我们才能使学生习作时,既有表达的可参照文章形式又有表达的切身经历内容的认识,在习作时,学生就能模仿地把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写出自己与课文形式相仿的记事、写人的作文来。
总之,模仿是儿童的明显心理特征,因而,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小学作文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这一特征,从模仿入手,教给学生模仿理性认识生活内容与模仿灵活运用文章形式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第四篇:小学教师专题小结
小学教师专题小结
教育作为一种人性的培养活动,从来都以人性的全面发展为内容,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育的目标,而学生的习作就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充分体现。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语句表达不清,长篇大论却不知所言。学生习作时,为何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呢?这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生活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等有着莫大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他们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可见,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从中吸取写作养分,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以起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在此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拓宽阅读面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特别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我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原因是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儿童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诗歌、寓言、漫画、谜语,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学生阅读完,会受益匪汪,或在选材上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再次,我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小学生周报》、《中国少年报》、《小火炬》、《小学生习作》等报纸刊物,浏览报纸、刊物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原因是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语文鲜活,表现手法多变,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就像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本身需准备好一桶水、十桶水的道理一样,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也必须准备十篇、百篇文章在胸。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文时才会想象丰富,思路畅通,文思泉涌而出。
二、讲究阅读方法
学生要读的作品很多,而在目前教育没完全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花时间阅读,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学生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粗读与精读相结合。粗读,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读;精读,就是对作品中精彩段落读熟、读透,甚至背诵起来。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凑”,只要我们把精彩部分背诵起来。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第五篇: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总结(育才小学2012)
育才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健康的体魄是小学生将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校本着“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全面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响应和落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现在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提高认识。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常抓不懈,处处落实,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联系起来。为了落实到位,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郭清华 万俊仿
副组长:田晓东 杨纯方 邱承荣 杜运华
组 员:甘厚奇
李启剑 余爱平黄 涛(全体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校长郭清华为活动第一责任人,杨纯方同志负责本项活动日常工作的部署、实施和督导,甘厚奇、黄涛负责活动资料的整理和收集。从而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地开展。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教师会上不定期进行了宣传、布置。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板报宣传,使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集体感等充分被激发,也激活了“我运动、我健康”的生活理念。
二、落实举措,加强监管。
1、我校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开足体育课,今年安排了6名专职体育教师,保证课时,严禁教师挤占、挪用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
2、用好大课间,在9:35----10:05全校进行广播操和武术操的集中活动,各年级再分层次地开展各具年级特色的小型文体活动,如低年级开展少儿游戏活动,中年级开展跳绳、跳房子活动,高年级开展小型篮球、乒乓球等活动。
3、落实“两操”,我校充分利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契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和保护视力的意识,让学生科学用眼,劳逸结合。
4、充分发挥课外活动课的作用,各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如开展小型体育对抗赛,既锻炼了学生体质,又丰富了班级生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三、精心安排,内容丰富。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活跃校园气氛,结合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学校开放了校园各种教育阵地。
1、每位同学按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积极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
2、开展一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乒乓球比赛、小型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及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队列广播操比赛等团体对抗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让学生明白团体力量和健康都不容忽视。本月中旬,我校将分年级班级进行“冬季长跑锻炼活动”。按照事前的计划,各个班级的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将进行充分的准备。
3、学校还提倡学生与家长、同学、邻居、朋友一起参加小型体育锻炼活动、趣味游戏活动,增强天天锻炼意识,养成运动好习惯。由于活动的安排比较周详,落实的较好,使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并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巩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展现自己的活力。今后,我校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培养了团体协作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健康,追求健康,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