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专业产学研工作总结
2011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产学研工作总结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它正在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是过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过的。它突破了我国现行近乎完全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 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年度产学研工作简况
1.国际间的产学研工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与德国职业培训机构的联系,宋金伟老师代表电子技术应用老师参加了此次的学习交流,学习了国外明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进一步领会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观摩了产学研合作的先进模式。周向前校长到德国学习双元制模式。
2.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点,进一步加强与双元电子有限公司、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合作,达成产学研相结合项目。根据各公司的不同要求及他们的现状,制定出整改计划,专业教师及专项负责人先深入到各部门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及管理情况,根据了解到的实际工作状态,有计划的将学生深入到部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职业能力必须以动手能力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更新产品品质的创新能力。但它主要跟随专业知识的教学进度,关注的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要紧贴市场需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双元电子有限公司、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是淮安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每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如元器件检测和封装、SMT工艺、电子测量技术等)操作工和技术员,我校一方面根据其需要调整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电子专业专业发展方向(SMT工艺方向、电子测量技术方向、半导体封装和测试方向),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合适的员工,在第一、第二学年的校内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参观、观摩,在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去参加专业的顶岗实习,以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
3.产学研结合,使专业教师更快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校企结合,“双师联手”,共同打造职业技能教育,应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2006年度本专业的教师陆续参加双元电子有限公司、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6S管理、SMT工艺理论和实践操作、先进的元器件、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方法。通过培训和见习,专业教师了解了电子行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先进的培训模式,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SMT工艺理论和实践操作、先进的元器件、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方法。教师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了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了明显地提高。
三、反映出的具体问题与对策
(一)、首先,校企结合,说到底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的磨合。我们使用“磨合”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结合的过程,既以共同利益——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实用人才——为基础,又有因社会职能不同而形成的需求差异。企业作为生产单位,追求的是工作效能,要求技术的“专”、“精”,因而在与学校的协作过程中,并不很喜欢大批学生进入生产车间,以之为实习基地;在职业能力的要求上,往往只注重培养特定生产岗位的特定技能,能为我所教,唯我所用。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负载着全面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使命,同时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总希望以企业为基地,培养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这是在校企结合中经常遇到的两对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的过程,就是利益磨合的过程。
(二)、其次,学生返校时,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与我校老师就员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问题。有不少员工在工作中态度不够端正,对繁杂的本职工作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有怕吃苦、怕吃亏的心理。
2.语言沟通能力方面,个别员工在语言表达上缺乏锻炼,在与客人沟通时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导致工作中走弯路,简单程序复杂化。
3.员工对简单周而复始的工作易产生厌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培训、培训、再培训”提高和保持员工素质,增强敬业精神,改善职业行为。
经过交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大的启发。
(三)、培养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寝室到教室、到校园卫生的打扫保洁中,得到锻炼,从简单繁锁的工作中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
(四)、另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外语口语水平。除课堂外,班主任可提供更多的时间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如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竞选等。在课余时间进行自编英语情景剧表演等,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以达到锻炼目的。
上述的产学研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专业老师工作、学习及开发新项目开阔了思路,也为2012年度的产学年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四、设想
1.在下个年度的工作中要再增加几家在园区投资的跨国大公司,以扩大我校在园区企业的影响和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要探索新的产教合作模式,要向国内外的名校学,向企业学。
电子技术部 2012年1月
第二篇:产学研工作总结
2010年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产学研工作总结
在知识经济大潮推动下,各兄弟学校都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技工学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校领导的组织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狠抓产学研教育工作,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产学研工作,重在“校企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首先,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及他们的现状,制定出整改计划,专业教师及专项负责人先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情况及管理情况,根据了解到的实际工作状态,由计划的将学生深入到部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职业能力必须以动手能力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更新产品品质的创新能力。但它主要跟随专业知识的教学进度,关注的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要紧贴市场需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产学研结合,使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要使技工学校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校企结合,“双师联手”,共同打造职业技能教育,应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本学年通过校企结合,机床切削加工专业部在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大胆运用,企业的形象有了改变,效益有了提高。
三、反映出的具体问题
首先,校企结合,说到底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的磨合。我们使用“磨合”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结合的过程,既以共同利益——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实用人才——为基础,又有因社会职能不同而形成的需求差异。企业作为生产单位,追求的是工作效能,要求技术的专精,因而在与学校的协作过程中,并不很喜欢大批学生进入生产车间,以之为实习基地;在职业能力的要求上,往往只注重培养特定生产岗位的特定技能,能为我所教,唯我所用。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负载着全面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使命,同时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总希望以企业为基地,培养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这是在校企结合中经常遇到的两对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的过程,就是利益磨合的过程。
2011年12月19日
第三篇:电子专业2009工作总结
延边大学工学院
电子专业2009
工作总结
延边大学工学院电子专业
2009年12月
2009年,电子专业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的各项部署,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试卷批改、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在科研、教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方面
1.巩固本科教学评估的成果
去年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在课堂教学、试卷整改、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今年,并没有因为教学评估结束而放松力度,而是把它作为基本教学规范坚持。绝大多数教员都能对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老教员,还是年轻教员都在制作课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在试卷批改、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都延续了教学评估时的规范。
2.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一是抓日常教学运行秩序和监控教学效果,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检查教案和讲义,对本部门全体任课教师,在专业领导带头和教研室的积极配合下,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好教案进行交流学习研讨,以提高全体教师的备课水平。三是坚持专业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了解教学、交流教学、研讨教学、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对考务的管理,由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考核小组对考试命题严格把关,使命题质量、判分标准等更趋于合理化。五是强化阅卷工作,督导教师规范阅卷工作。由于工作有周密安排,管理始终如一,在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下,2009年各项日常教学工作,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顺利完成,期末考试出题和阅卷等也在正常进行之中。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电子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较多,授课班级较多,专业课老师教学负担较重,领导带领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克服困难,做到
认真备课,精心讲课,听取教学反馈意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教学互动,较好地完成了各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专业课程中实践环节较多,实践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质量。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实践环节也是举足轻重的。对实验课、实习、实训等,严格按教学计划实施,并加强了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电子工艺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的管理。
本专业学生每年都参加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指导教师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今年,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吉林赛区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在校挑战杯比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得了三等奖。
5.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和其它工作
本专业2008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共有114名毕业生,是毕业生最多的一届。经详细计划如期完成了毕业实习、论文撰写、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保证了论文质量。
另外,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2009届有8名学生考取或被推荐到国内外多所学校读研究生。积极开展就业推荐工作,档案归档整理,毕业生全部顺利离校,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本就业率低于往年,就业率约为50%。
二.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现在已基本满岗,但是青年教师偏多、助教职称偏多,高水平人才偏少。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发挥教授和博士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带头作用,对年轻教师采用传、帮、带的指导方式,对年轻教师指定专人在多方面进行指导。
在课程建设方面《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被评为校优课程,弥补了本专业没有校优课程的空白。《通信原理》课程被评为学科主干课程。另外,在一些传统的专业课程上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梯队,但是在不少课程中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梯队,有待于进一步建设。
本引进了1名博士,另有1名教员到国外高校进修。
三.努力提高教研和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意识
加强教研活动,各教研室根据学院和学科工作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内容包括教学技能、教学经验交流、撰写教研论文体会等。
在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大部分教师积极投身到科研活动中,并逐步提高服务社会意识。2009年本专业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9篇,其中包括3篇核心期刊论文,另有两篇非第一作者SCI论文。本立项的有:1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教研课题,并获得1项国家专利。伴随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学生工作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风建设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在认真学习《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始终以学风建设为切入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落脚点,扎实开展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本学生中也出现了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之言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班级,以召开班会、找学生谈心等多种手段及时解决问题。
以前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教员用不着参与。经过多次动员及专业领导以身作则,很多教员转变了观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旷课率明显降低。
对09级新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的发展历史、基本情况,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地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在辅导员的组织下,开展了英语四级模拟考试等多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2.搞好学生奖学金和贷款、困难补助工作
公开、公平、民主地搞好学生奖学金和贷款、困难补助工作,让奖学金和贷款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风建设,认真做好困难学生的补助工作,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关怀。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教学研究和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缺少省级以上的教研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待于提高
高水平课题偏少,有待于努力争取,同时要强化科研的基本能力和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意识。
3.学风有待进一步整顿,学生管理还需进一步强化
目前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教育和管理,以全面搞好学风建设。
第四篇: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2010产学研工作总结
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2010产学研工作总结
市场营销专业在学院和系级党政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年初确立的工作方案,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以产学研带动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带动专业的发展和推进、带动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为此系部领导和全体教师走出校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了一批学生就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广阔的舞台。先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拓展专业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结构的不断完善,尤其对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系部领导下我系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通过对山西省不同行业营销人才工作技能的考擦,并同省内相同专业同行共同探讨,先后考察了山西财专、山西财贸学院;同时我系教师与国美电器、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兴业银行、人寿保险等多家企业联系,调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根据学院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创新、创业市场营销”的专业发展思路,根据社会需求,正在制定修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二、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完成好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营销、创业等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根据专业方向需求确立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调查结果,我们设立了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指导,结合创新、创业导向,参考专业特点,初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2、确立提高能力和证书并重的要求
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兼学必要的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一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四是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匹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产学研”的办法,从而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聘请企业人员到院交流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院教学和社会零距离的零距离接触”。为此我系在2010年下半年和多家企业接触,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与学生座谈,我们先后聘请了兴业银行、人寿保险、红星美凯龙公司的领导和技术专家到校与学生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确了将来就业的方向。
三、抓好就业工作,带动产教结合
市场营销在近几年就业方面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一方面用人单位苦于人才难求,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系部领导积极联系企业,利用双向市场这个难得的机会,聘请用人单位到校聘用人才,举办用人单位座谈会,加强学习和企业的联系,推荐学生就业。我们还聘请行业资深人士作为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会员,拉近了系部和企业的距离。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联系了多家企业到校招聘学生参加本行业的社会实践,目前已有多人确立了实习实训意向。
四、师资培养
由于市场营销行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快,灵活性强,我系市场营销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后,积极投身到社会企业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今年六月选派卫振中教师外出进行培训,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同时我们要求教师每年学习一门新技术,力争使教师能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指标。
五、实践基地建设
努力拓宽联合办学领域,增加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在2009年的基础上,扩大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单位数量,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等资源,进行相应的“顶岗实习”,培养的学生真正与企业需求相接轨,上班就能“定岗”,缩短上岗适应期,进行“零距离”培养。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服务、撰写教科研论文
我系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5余篇,为历年来之最。
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教研室
2011年2月14日
第五篇:旅游系2003—2004产学研工作总结
旅游系2003—2004产学研工作总结
在知识经济大潮推动下,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我系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狠抓产学研教育工作,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产学研工作,重在“校企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我们旅游系结合本系的专业特点,2003年9月与广电俱乐部、茌平天晶大酒店、冠县温泉度假旅行社达成产学研相结合协议。首先,根据各酒店、旅行社的不同要求及他们的现状,制定出整改计划,专业教师及专项负责人先深入到各部门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及管理情况,根据了解到的实际工作状态,由计划的将学生深入到部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职业能力必须以动手能力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更新产品品质的创新能力。但它主要跟随专业知识的教学进度,关注的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要紧贴市场需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产学研结合,使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要使高职院校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校
企结合,“双师联手”,共同打造职业技能教育,应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本学年通过校企结合,我系在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大胆运用,企业的形象有了改变,效益有了提高。
三、反映出的具体问题
首先,校企结合,说到底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的磨合。我们使用“磨合”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结合的过程,既以共同利益——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实用人才——为基础,又有因社会职能不同而形成的需求差异。企业作为生产单位,追求的是工作效能,要求技术的专精,因而在与学校的协作过程中,并不很喜欢大批学生进入生产车间,以之为实习基地;在职业能力的要求上,往往只注重培养特定生产岗位的特定技能,能为我所教,唯我所用。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负载着全面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使命,同时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总希望以企业为基地,培养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这是在校企结合中经常遇到的两对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的过程,就是利益磨合的过程。
其次,学生返校时,酒店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与我校老师就员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问题。有不少员工在工作中态度不够端正,对繁杂的本职工作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有怕吃苦、怕吃亏的心理。
2.语言沟通能力方面,个别员工在语言表达上缺乏锻炼,在与客人沟通时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导致工作中走弯路,简单程序复杂化。另外,服务员外语水平也直接影响员工与客人的交流。
3.员工应更多地关注细节,关心客人。在服务过程中应充分为客人着想,从关注细节入手,满足客人求尊重的心理要求,体现情感服务的实质。
4.员工对简单周而复始的工作易产生厌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酒店通过“培训、培训、再培训”提高和保持员工素质,增强敬业精神,改善职业行为。
经过交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大的启发。
其次,培养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寝室到教室、到校园卫生的打扫保洁中,得到锻炼,从简单繁锁的工作中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
另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外语口语水平。除课堂外,班主任可提供更多的时间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如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竞选等。在晚自习时进行自编英语情景剧表演等,用丰富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以达到锻炼目的。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及开发新项目开阔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