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和管理工作总结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
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
2012年5月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南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对全乡所有中小学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溧河乡有初中2所,小学10所,6个教学点,中学1150人,小学2740人。我乡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坚持政府通知入学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一视同仁对待在我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与“三包”制度(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生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留守儿童91人,占学生总数的2.34 %,其中小学27人,占29.67%;初中64人,占70.33%。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18人占19.78%,双亲外出73人占80.22%。在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交由祖辈照看的81人,占89.01%;交由亲戚照看的10人,占10.99%。(二)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我乡现有寄宿制学校三所,其中小学一所,初中两所,覆盖人口达 2
1620人,基本能够解决我乡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这三所寄宿制学校中,共接纳留守儿童69名,占全乡留守儿童总数的75.82%。
近几年来,乡中心学校利用办公经费的20%,统一支配,多半资金用于寄宿制学校改善寄宿条件,使寄宿制学校的寄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我乡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管理问题,在学校老师的监护下,学习质量有保证,生活水准有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安排好课余活动,特别是课外活动,更要统筹谋划、精密安排,做到有条不紊、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尽最大努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建立了寄宿安全系列管理制度,学校与寄宿管理人员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管理。为保证制度严格和全面落实,各校还建立了领导值班制和定期检查制,经常对寄宿部所属的食堂、学生宿舍、学生作息状况、留宿离宿情况进行检查调研,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寄宿学生的人身安全。所有寄宿学校为学生安装了免费亲情电话,设立“倾诉信箱”,建立了24小时亲情联系热线,确保了学生与家长间的即时沟通。创设了良好的住宿环境和生活条件。三是专门为寄宿学生免费开辟“与家长视频聊天”服务,确保寄宿学生“静得下心、留得住人、学得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在寄宿学校,加强亲情教育、理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课前温习、课后补习和结对帮扶。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看录像、听听新闻、下下棋类、写写钢笔字毛笔字、背一些古诗、搞一些手抄报、组织几次各种形式的比赛等。
(三)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为了准确及时掌握我区“留守儿童”的所有信息,便于找准每一个“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利于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为了防止“留守儿童”辍学,我们建立了 “留守儿童”动态检测体系。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初,我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对辖区内的所有“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绘制“留守儿童”摸底情况登记表,对没有上学的适龄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劝学责任包保制,并建立劝学包保工作台账。二是要求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家长姓名、详细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三是对“留守儿童”身份发生转变的学生进行统计造册,对新增的“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批注。四是要求所有信息表格及时上报。
1、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建档和管理情况;
我乡积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信息体系。为全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他们的受教育权真正得到了保障。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要求各学校将辖区内的留守儿童逐一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个人爱好特长,家长或监护人姓名、外出地点、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都要掌握全面,了如指掌。同时,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袋。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情感取向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定时不定时地跟踪记录,及时归档、分类管理,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与管理。
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
上优先参与和指导,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儿童家庭、每月与他们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儿童每学期写一封亲情信。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关怀等制度,在学校设立了配有亲情电话、专用视频的“留守儿童之家”,对帮教老师、帮学同伴、帮扶干部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和自护自救等教育开展情况;
我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健康课教学和学科渗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同时接受心理咨询。三是建立心理偏常学生档案,采取正确引导、对症下药、区别对待、环境干预、循序渐进的策略进行疏导,矫正。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乡学校长期坚持的系列教育内容。为了促使“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在原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责任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思想上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对“留守儿童”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加强了个案分析和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生区别对待,提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策略,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健康课这个主渠道,深入开展青春期教育。重点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宣传、青春期体征正确认识等。针对“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和关怀的缺失,我乡要求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热心家长好老师”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为学生解疑释难,帮助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促
使他们健康成长。
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护自救能力差的特点,我们采取营造氛围、强化知识、重视技能的策略有序推进。一是在校园内,广泛运用文化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二是利用主题班(队)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安全和自护自救教育。三是深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应急逃生演练。有效增强了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联系卡》、“三包”、“一对一”教育帮扶等制度落实情况。为了给“留守儿童”创设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让他们享受与其他孩子一样接受同等教育和共同成长的权利,教师就必须付出比教育其他孩子更多的、更艰辛的劳动。而这些付出仅仅靠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建立促进工作落实到位的相关制度。几年来,我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并落实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我乡针对各校的留守儿童情况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爱心爸爸或者爱心妈妈以及班主任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为了防止留守儿童失学,我乡实行了“三包”措施,即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以此关爱学生,让他们回到课堂。学校校长对本校的“留守儿童”能做到三个“一口清”即:人数一口清、信息一口清、管理一口清;班主任能够做到“四个到位”即:信息摸底统计到位、关心学习生活到位、教育服务到位、帮教扶助到位;教师能做到“五个明确”即:包保对象明确、帮教目标明确、包保内容明确、包保过程明确、包保责任明确。
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四)校内外结合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情况:
1、构建“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情况;
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实际出发,按照要求,着力打造“留守儿童”“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适时开展家庭教育、爱心教育、伦理教育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父母远去,爱心却无处不在。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
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净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预防和杜绝对农村留守儿童不受侵害情况。
充分认识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安宁幸福的重要性,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效果“六落实”。要求学校为流动人员的子女打造上学的绿色通道。组织近100名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并实施希望工程资助贫困留守儿童。成立“爱心妈妈联盟”,为留守儿童献爱心,与学校结对帮扶贫困生,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每月对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清理整顿,根治“黄、赌、毒”对孩子的污染。乡文明办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为青少年营造文明、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提供优惠和免费服务。乡关工委、综治办联合在学校开展建立青少年维权投诉站活动,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主要问题: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外出流动人口将会进一步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将会进一步增多,这无疑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从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顾孩子的一切。根据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
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如溺水、触电、打斗等时有发生。
四、思考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 9
呼吁层面上,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家长应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
“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开学初始我乡就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4、为了每个留守儿童不落后、都进步,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实施“个别教育”计划。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情况,分析得失,查漏补缺。实行“导师”制,给留守儿童都配备了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差异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化学习、适应性教学”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抗挫努力。采取“近距离”的教学方式,经常与他们促膝交谈,用信任的眼神、激励的话语、心语式的交流,使他们消除了孤独、自卑的心理,培养自尊、自
信、自强、自立精神。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我乡始终致力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广大教职工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第二篇: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
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
教研工作计划
溧河乡中心学校 2013、9、9
宛城区溧河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
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3—2014学年,全乡的教学教研工作将继续围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以推进“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达标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学习实践洋思经验和推行“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机制;以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深化教材研究为抓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促进溧河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中小学校教学质量。
2.突出三个重点:
(1)以搭建高效课堂工程建设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教学整体素质。
(2)以推行洋思经验和“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积极改革课堂教学。
(3)以教学检测和评估为重点,发挥教学质量导向作用。
3.加强三项研究:
一是加强2011版课程标准的研究,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教师任教学科教材的学习研究,让任课教师过好教材关;三是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达标三年规划的落实。
4.促使三个提高:
一是促使全乡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二是促使全乡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三是促使全乡各级学校教学质量大面积、大幅度提高。
三、工作要点和措施:
(一)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狠抓教
学质量提高。措施要求:
1、各中小学校都要营造“教学中心”“教学质量”氛围,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想方设法激励教师“争先创优”、“敬业奉献”的热情,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中心学校的目标是基础年级质量抽测跃居全区前四名,中招成绩位居全区前六名,要求各中小学都制定出自己的目标。
2.各中小学校都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要让激励机制成为“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杠杆,要让激励机制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中心学校的奖励标准只提不降,各中小学进一步完善各自的激励机制,提高助推器的力度。3.各中小学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教学质量提高上来。校长要坚持不懈把抓教学工作作为实现校长专业化的主要途径,要对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做深入细致的了解,要亲自谋化教学方略,要亲自组织、参与、引领教学活动,努力做到以教学领导教学,以教学指导教学。4.各中小学校要重视班级教学管理工作,选配好班主任,实行班主任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跟踪监控评价制度,让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能健康发展。中心学校仍要对全乡班主任的班级成绩进行量化评比,并加大在评先晋级中的权重。
5.各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科教研工作,健全教研机构,建立教研制度,中小学校都按学科设立教研组。正常开展学科教研工作,让学科教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中心学校要加强对中心教研组和协作区的领导,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加大对各中小学教研活动的监控力度。6.各中小学校要重视抓好基础年级教学,要解决好本校基础年级教师配备、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利用,教学督导评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要解决好基础年级教学中的科学、规范、学科平衡和教学欠账等问题。中心学校对区质量抽测奖励政策不变。并在全乡内开展教学质量竞赛活动,竞赛成绩纳入统考成绩的计算。
7.各中小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质量分析意识,每一次考试都要对所有掌握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为指导和改进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8.中心学校肩负着对全乡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管理、指导和评价任务。本学年,中心学校在稳定评价办法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评价办法,严格考试程序,增加抽考、竞赛等评价手段。
9、努力抓好毕业班工作,在继续贯彻落实去年提出的《加强毕业班工作十条意见》、《毕业班奖励办法》及《中招成绩计算办法》的基础上,重点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更加有效○的毕业班管理机制,确保今年两所中学在全区成绩排名中稳中有升。
2、○认真做好各学校各学科的2013年中招成绩分析,制定好本学校本学科整体规划和备考策略,抓早抓实毕业班的各项工作。
3、认真分析本学年的学生情况和教师情况,努力解○决好薄弱学科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所中学都要拿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并认真落实。
4、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和教师都紧张起来,及早进○入备考状态。经验证明,不拼时间很难取得高质量。在目前情况下,各校要千方百计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和不在校时间,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备考状态。
5、要尽一步加大对毕业班教学的投入。要加大对毕○业班的精力投入。校长、教导主任的主要精力要投入到毕业班教学之中,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为毕业班教学服务,要加大对毕业班的物质投入,要尽可能改善毕业班教师的办公条件,提升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尽快落实和兑现上一年的奖励措施,并制定出新学年的奖励办法,努力为教师提供精神动力。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规范工作,力
求“实效”和“实绩”.措施要求:
1.备课。要求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练习。每位教师必须做到周前备课(储备一周的课),每位教导主任必须及时检查,坚持做到未经检查验收的教案不能使用,没有教案不能上课。
2.讲课。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没有良好秩序的课堂是不会有效的。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使用“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3.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培优补差的重要手段。每节课讲完之后,教师要灵活地做好个别指导、答疑解难,尽可能100%地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
4.批改作业。作业布置要适量,教材中的练习、教辅(一种)中的练习都要布置,全批全改;作文、周记必须间周一篇,全批全改。
5.考试。每部分讲完后必须组织考试,考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实行人人过关,并做好记录,实行成绩跟踪。积分册全乡统一模式,每位教师必须填写。每期期末中心学校要统一检查。考试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没有好考风就没有高质量。
6.评讲。试卷讲评课要在写好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讲评教案。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规范答题等方面进行讲评,并要注重归纳整理、找出规律。各中小学要对教师的试卷分析、评卷教案进行专项检查。
7.补课。每个单元、每个章节考后,对差生要适时补课。补课要对每个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补课方案。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力求补到点子上,补出实效。
中心校要对各校常规教学制度的落实情况每期检查一次,并进行不定期地抽查。
(三)搞好 “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达标验收”,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措施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宛城区中小教师高效课堂达标三年
规划》的通知要求,按程序、通过活动,认真扎实进行《规划》的落实工作。在进行“高效课堂”系列研究的第二个专题—“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的研究的同时,要于2014年春期启动高效课堂系列研究的第三个专题—“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的研究。对第三个专题的研究,要通过专项课题研究、专题校本教研、专题优质课竞赛等形式进行。2.各中小学校要再在区教研室对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高效课堂达标课进行验收的基础上,按程序进行乡级验收,至2013年底,全乡各级学校至少要有30—50%的教师接受乡级达标验收。期中考试前,各中小学校要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期中考试后,乡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3.区教研室将在2013年9—10月份,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先期对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高效课堂达标课进行评定验收,然后督促指导乡、校级达标验收。
(四)学习实践洋思经验,积极推行“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措施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南阳市宛城区教体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学习实践洋思经验,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步骤要求,对学习洋思经验情况回顾、梳理、反思,对本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升华,形成书面报告材料,随时接受区教体局的考核验收。
2.各中小学校要从2013年秋期起,在学习洋思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推行本“模式”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深刻领会“模式”体现的教学理念,明确“模式”的基本组成框架,掌握“模式”的操作要领。(2)制定本单位推行“模式”的具体方案和管理措施。(3)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4)通过具体活动进行强化。
3.各中小学校教师在推行“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强化以下五种意识:
(1)课前投入意识。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加大课
前投入,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深入研究所教教材,熟练驾驭所教教材,正确运用所教教材,扎实备好每一节课。
(2)教学目标意识。所有任课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围绕目标去设计教学,围绕目标去组织教学,围绕目标去检测教学,使各类学生都能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3)过程意识。按“模式”的框架,落实好各个教学环节,真正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4)效率意识。所有任课教师都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效率作为聚焦点,在实践“模式 ”中,实现课堂教学由“低效 ”向“有效”到“高效”的迈进。
(5)生本意思。各学科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思想,按照洋思经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神,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从今秋开始,在全乡推行“四清制度”、“堂堂清”。要在乡、校教研组等所有听评课活动中认真落实。“天天清”要求在每个班的后边布置专栏,把每个学生的重要知识点过关情况进行登记公示。“周周清”实行周制,要求每位教师把一周内所传授知识进行测试,人人过关。“月月清”实行月考制。周考、月考成绩一律记录在案,有据可查。
5.乡中心学校将在本学年对全乡学习洋思经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定,并深入基层,指导“六元素三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工作,同时通过相关活动促进“模式”的推行。
(五)扎扎实实搞好校本教研,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学质量提高。措施要求:
(1)要突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坚持将校本教研的重点指向课堂、指向课标、教材的研究,要对日常教学中遇到 的实际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2)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落实教师参加各级学科培训和日常教研活动,健全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校内教研活动每周一次。
(3)建立乡校教研联动机制,加强区域教研中心建设,提倡区域内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学观摩、质量检测等活动,增强教研的实效性。四个协作区和中学中心教研组,1互看教案、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好三项工作。○
2开展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3检解决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查作业、卷子互相促进。9月20号前上交具体计划。
(六)狠抓教师队伍教学业务素质提高,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措施要求:
各中小学校都要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把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做好整体规划,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业务素质。
(1)培养学科合格、优秀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成绩认定的管理机制。
(2)加大对新上岗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业务培训,促使他们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尽快胜任学科教学。
(3)强化校本培训和研修工作,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和优秀教师的作用,切实开展学科集体备课、新老教师结对子、学科教学观摩、校本赛课、课堂教学开放等活动,努力使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都有明显提高。
(4)要求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注重业务学习和教学积累,把学到的、做到的、好经验、好教案、好札记等进行整理收藏,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本和财富。
(5)各校的校内赛课10月上旬结束,10月中旬乡中心学校组织全乡赛课。上一年获乡级二等奖以上的教师不再参赛。
溧河乡中心学校 2012、9、9
第三篇:宛城区溧河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宛城区溧河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乡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以增强党务、政务工作透明度,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为重点,以建设“务实、高效、为民、清廉”的服务型政府为抓手,以促进“四个带动”战略实施,推动溧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快项目建设和优化项目服务,构建乡村治理新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推行便民服务是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服务带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投资10万余元设立了溧河乡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了电子触摸屏,将党和国家各项涉农政策、涉农事项办理的依据、办事程序输入触摸屏,方便群众办事。配置了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党委政府工作动态信息;开通了热线电话,及时接受群众咨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将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印发成彩页,方便群众查阅,确保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实行了“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计生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发展中心、民政办等各涉农部门和单位均在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做到了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结合窗口部门、单位的职能特点全面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了办事程序、办事行为,提升了服务效能。
便民服务的实行,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正了党风、政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以党务政务公开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园区发展
一是利用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将党委、政府贯彻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战略的工作部署,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等及时向全乡干群公开,以调动广大干群实施“四个带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全乡干群通过实施“四个带动”战略,实现溧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是以党务政务公开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项目建设。我乡地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腹心地带,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大量征用了我乡土地,在新形势下一度出现了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难、土地流转难、征地附属物清理难、失地农民安置难、地材运输协调难等问题,引发群众与政府、群众与企业矛盾,影响力项目建设进度。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举措来解决。我们适时成立了项目建设协调办公室。协调办利用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将园区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情况及发展前景、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等向群众进行全面公开,做到了政策透明,群众明白,化解了因不明政策引发的误解、纠纷,减少了信访。协调办和有关部门、村“两委”密切配合,运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阳光操作,协调解决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附属物清理、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了群众舒心,企业满意。今年以来,25个在建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30余个后续项目全部进展顺利,投产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协调办和相关村“两委”密切配合,引导运输户组建多个运输合作社,按企业所需地材运输数量和质量对运输合作社进行公开招投标的方法组织地材运输,规范了地材运输市场,避免了无序竞争和强拉强运,实现了企业和群众的双赢。仅今年1-10月,就为企业节约建设资金700余万元,运输户增收近100万元。党务政务公开优化了项目服务,促进了项目建设,推动了生物能源、光电光伏、新能源装备等优势产业的集聚,实现着园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以党务政务公开推进基层民主,构建乡、村管理新机制
“村务公开不到位,村干部用权不民主”是影响农村基层和谐稳定的一大突出问题。我们坚持以党务政务公开推进村务公开,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破解这些难题。农村基层重大事项的决策,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运作,初步构建起了乡村治理新机制,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十里铺村在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中,首先广泛征求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形成初步规划整治方案,然后将初步方案以党支部提议形式,提交“两委”商议,经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形成规划整治方案,并及时将方案公开,得到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群众积极主动,拆除不符合规划的房屋58间,按规划建房,并新修、疏通、硬化村庄道路5条,下水道1000米,实现了村庄整治、村容村貌大改观,这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变的不难。胡寨村在解决企业占地补偿款分配、土地承包、优抚照顾、五保低保等涉及利益分配的敏感问题中,利用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及时将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公开,在此基础上,严格按“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形成相关决议,群众普遍满意,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引起的上访。
我乡的党务政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10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在中纪委大连党务公开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08和2009我乡连续两年被中纪委评为“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
我乡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精神,力求公开更加全面、规范、扎实、高效,更好地为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第四篇: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王堂小学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自查报告
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自查报告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王堂小学
2012年3月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王堂小学
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自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2011]8号)(教基二[2012]59号)、《河南省教育厅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教基二[2012]198号)以及市教育局、区教体局(宛区[2012] 9号)文件精神,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更好地发展,我校严格按照区教体局、乡中心学校有关文件要求,迅速对所属溧河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针对性的学习文件精神和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杜绝“小学化”现象、规范开展保教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基本情况:溧河乡中心幼儿园现有四个教学班,有幼儿教师9人,在校在园幼儿156人。
2、我校成立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领导小组,由校长王宏基任组长、副校长杜守申同志任副组长、教导主任王瑞英老师、总务主任李光超老师以及幼儿园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督促检查和整改的意见。
二、深入基层,全面自查。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2011]8号)(教基二[2012]59号)、《河南省教育厅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
(教基二[2012]198号)以及市教育局、区教体局(宛区[2012] 9号)文件精神,对照《河南省教育厅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对照通知要求逐一开展自查工作。积极查改,力争4月13日前整改到位。通过检查,发现小学不存在以下现象:面向幼儿举办各种形式的招生选拔考试,或将各种幼儿竞赛成绩作为小学招生的依据;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检查,发现幼儿园不存在以下现象: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准幼儿园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出现大班额现象;辱骂、恐吓、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和其它摧残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但是我们也看到,幼儿园学前班确实存在 “小学化”现象,具体问题有: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面小学化,进行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
这种现象,是因为受到社会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和家长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私立的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呈现小学化趋势,不少私立幼儿园在课标规定内容之外增设了拼音、识字、算术等课程,甚至有的幼儿园为了给孩子打下好基础,直接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中心幼儿园受到生源影响,也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不少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这让公办幼儿园很难坚持原有的办园理念,幼儿园要生存就必须迎合家长的“口味”,出现了幼教小学化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对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彻底纠正这种现象,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
三、结合问题,加强整改。
在接到通知后,提出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等要求。
(一)、加大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宣传,认真组织教师学习。
1、立即召开教师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了《幼儿园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保教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主动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实行园长负责制。
2、采取不同形式对广大幼儿家长进行宣传,使他们充分了解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重视家长工作,并继续通过家长会、家长
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更新观念,实现家园共育。
(二)、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保教工作。
1、树立端正的办园理念,做到令行禁止。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秉承“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突出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全面实现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学、健康乐群、善于发现、勇于表达、全面和谐发展的有个性的接班人,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的办园目标。
2、深化科学保教,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展现全面发展的和谐之美。
(三)、更新保教设施配备,营造适宜幼儿发展的育人环境。
1、在改建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配备、保教设施配备和教育环境创设,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幼儿园业务指导,切实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
2、创设充满童趣的生活、活动环境。积极筹措资金,更换、添置保教设备和幼儿教玩具,增加幼教教具,鼓励教师教师使用多媒体,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幼儿扩展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坚持每日最少在室外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玩具、布置环境,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室内外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向幼儿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楼梯、走廊墙壁上,不仅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获得人格、兴趣、态度建立等方面的收获。
3、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把自己融入环境之中,切实做到态度和蔼可亲,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使优质的教育环境展示于社会,优质的保育保教质量取信于家长、幼儿。
(四)、积极整改规范运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1、将幼儿教育管理纳入工作管理日程,安排专人负责,对幼儿园的办学工作经常督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设立举报电话:0377—63651168,接受社会监督,若有顶风违规者,将严肃查处。
2、校长王宏基与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签订了《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3、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严禁使用小学教材,规范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4、不准以任何形式及名目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及教辅材料,一
经查实严肃处理。
5、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不准举办任何形式的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
6、幼儿园教师务必于4月13日前整改到位,将再次检查整改情况。总之,溧河乡中心幼儿园今后我们仍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完善和防止“小学化”的教育倾向,积极整改,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溧河乡王堂小学 2012年3月
第五篇:工作总结,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 xx 年起,我校就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 xx 年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吴绵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七十一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中心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
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两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图书阅览活动,问题娱乐活动等。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
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收到实效。
五、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班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一年来,在工作中,我班每一位任课教师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我们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具体总结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我作为本班班主任力争做好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及时和监护人取得联系。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和同学还买
些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经常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
5、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6、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7“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
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总之,一年来,为关爱留守儿童,我班每位教师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辛劳。我们
将会一如既往地去工作,不断地摸索经验,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使这项工作成为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