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数学工作小结
年终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3)、(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工作压力较大。不过在各任课教师的相互协调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的有关精神,化理论为实际行动,处处以身作则,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标准,学习其新的教学理念,使自己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在教学中,我始终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二、能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几年,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我更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平时,我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我从不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补课,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及时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勤
平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不会因为个人的事情耽误工作,服从学校的安排,积极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
四、绩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期中、期末质量检测。所教班级在平行班级中成绩优秀。
五、廉
为人师表,守住心中的一片净土,不接受学生家长任何方式的礼物、礼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之今年我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二篇:初三数学复习工作小结(推荐)
初三数学复习工作小结
回顾2005比乐中学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应当说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我们认为初三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每位教师应负起责任,让学生满载着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结束义务教育。
一、总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具体做法是:
㈠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
教师的板书应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电教手段运用要和谐。
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提供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㈡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教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⑴字面理解水平
⑵联系的理解水平
⑶创造性水平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㈢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首先,教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教师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学生会从心理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最后,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二、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信心”这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1、变更命题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3、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4、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批评性。
5、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三、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根据数学大纲的规定,一般认为数学技能指以下3种
⑴运算技能
⑵作图和画图技能
⑶推理技能
为此,在数学复习中,特别在学生练习中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正确性。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遵循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在运算、推理、作图中和所得结论中都要准确无误。
第二、速度。注重解题速度。
第三、协调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由,融为一体,作出连贯反应。
以上,是我们初三数学组在数学实践中,总结得到的不完全的经验概括,请不吝赐教。
第三篇:初三工作小结
初三工作小结
一、加强思考,更新教学理念
1、举行2次体考,并且将成绩计入升学总分,提高全体学生对体考的重视程度
2、严格控制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觉学习,自主地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3、将班级管理活动系列化,增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预见性,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如:策划以理想、方法、信心为主题系列班会公开研讨课等。
4、学科分层设标,分段辅导,分时教学,让各种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
5、学生分层管理,分类设标,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二、年级、班级活动丰富,愉悦身心
初三年级时间紧,师生压力大,身心容易疲惫,适当适时的活动能愉悦身心。
1、各班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适合自己班级的活动,如针对一部分男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问题,3.5班在操场开展的一节开放班会。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有欠缺,利用每天常规管理时间开展的”学习方法—实话实说”活动。
3.3班为了克服学习的懈怠,开展的以小品表演,时事评论等班会活动
2、年级设计了“爬长城,攀高峰”为主题的秋游活动。“我是强者”拔河比赛、“中考向前冲”班级接力赛,每一项活动喻予它积极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向上的一面。
3、鼓励全年级班级积极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全程参与校运动会,10.1歌咏比赛等。在各类活动中初三年级均取得的了不俗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自豪感。
4、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开展各类讲座,努力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定期的专家讲座包括与成功人士的交流。如:与著名主持人陈愚叔叔的互动交流。北京四中网校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的专场讲座,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初三学生一起回顾他的初三岁月中的所感所悟。本年级优秀学生畅谈他们的理想和追求。
5、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半学期以来召开两次学生表彰会
三、规范学生行为,保持教学秩序
主管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对学生全程管理
从早上到校,课间操,午饭、午休,天天练,放学均到场巡视,每天一反馈,每周一总结,每周一回访,年级组建立、健全了良好的学生常规检查、评比、考核
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班主任严格各班管理制度,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任老师参与学生管理保持与班级、年级要求高度的一致。初三年级教学秩序井然,平安稳定。全年级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和谐。
四、家校和谐,形成教育合力
定期及时召开各类学生家长会,确保工作的及时落实,增进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合作,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半学期以来两次全年级家长会。
第四篇:初三数学教学小结
初三数学教学小结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开宗明义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五变:一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二变: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三变: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
四变: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
五变:变“变重教条结论”为“重知识发现过程”。
其次,鼓励学生养成“四不”习惯:
一不:不“裹足不前”;
二不:不“固步自封”;
三不:不“盲目崇拜”;
四不:不“迷信权威”。
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走出题海误区。
近年来,由于中考数学试题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以致有人误认为在中考复习时应以做偏题难题为主,这是极其错误的。数形结合思想,就可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中的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思想的运用几乎在初中数学的各章节中都是体现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利用这种思想可通过画线形图来轻而易举的找出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几乎把这种思想贯穿始终;统计初步中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题和圆中运用垂径定理求半径、弦长、弦心距及正多边形与圆的有关计算都可构造成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比如著名的赵州桥问题就是这类题的典型。
(2)渗透符号表述思想,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走出繁难误区。
其实,初中数学的符号是极其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如果老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符号表述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时,点在直角平面内的六种位置的符号规律可以总结为:“同正在一、负正二,同负在三、正负四,前0为纵、后0为横”。这里的“正”“负”指某一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一二三四指四个象限,纵横分指y轴和x 轴。
在讲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极其性质时,可通过画出几个不同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口上a为正、口下a为负;c的符号看y轴,原点以上c为正,原点以下c为负;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b的符号相同,对称轴在y轴右侧a、b为异号;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二时,图象与x轴相交,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一时,图象与x轴相切,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零时,图象与x轴相离。
在画一次函数y=kx+b(k≠0,b≠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时,可首先画出正比例函数y=kx(k≠0)和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然后再画出几个给定系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了“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
(3)渗透唯物辨证思想,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概括,走出封闭误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具有反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种思想观点,可以成功解决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和具体的数学抽象问题。长期以来,一提起数学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做习题”、“考试”等,一定程度上,形成这种认识正说明学习方式存在着单
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为此,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从传统的把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封闭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即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自己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进而能够在课堂中大胆提问和质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用此思想结合二次函数解决了运输问题中的费用最省、抛射问题中的怎样抛铅球最远、怎样准确击中打击目标的问题;结合解直角三角形解决了怎样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触礁和防止风沙问题。另外,还把“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辨证思想渗透到点的轨迹的学习中去,结果让点“活”了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演示过程中掌握了几种轨迹。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在知识重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走出混淆是非的误区。
在临近中考的第三、四轮的综合复习中,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比如,在复习圆的切线的证明时,先让学生根据切线判定定理得出切线的证明就是一条直线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此圆的一条半径垂直,二是经过这条半径的外端点。然后,通过两个不同的例题类比出已知切点和不知切点在此圆上的位置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切线证明题的解题思路,归纳如下: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时,文综之家大多数学生会把外心和内心的概念及性质混淆。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类比思想,可以把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的概念和性质概括为: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随三角形的形状不同,位置也不同:它在锐角三角形的内部,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处,在钝角三角形的外部;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具有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不随三角形形状的改变而变化位置;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三、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考总复习的过程中,片面追求数学课堂的“多而全”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一节课只有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要想把什么问题都说清楚都说透,那更不容易。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内,要想说明的问题越多,则每个问题分配的时间越少,这就势必造成了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事实上,每堂数学课都有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这些“焦点”、“中心”揭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去揣度,自去联想,自去生发,从教师复习的这“一”个“焦点”,“一”个“中心”中去理会其他相关的问题。为此,我们毕业班的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招术:
(1)以点见面。
这一办法大多用在一些寻找规律的问题中。如 “已知以线段AB=a为直径的圆的周长为C1=πa和面积为S1=1∕4πa2时,求分别以AB的二分之一、三分之
一、n分之一为直径的圆周长分别为C2 =?C3 =?...Cn=?以及面积分别为S2 =? S3 =?... Sn=?。”就可以用此法解之。
(2)以少总多。
此招可以运用于关于切线证明的论述: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而且,在整个总复习中,从始至终要求学生要把“厚”书“读”薄,其实,这也是贯彻“以少总多”战术的具体表现之一。
(3)以失求得。
教师讲课,总要“失”掉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由表及里,由繁到简,发掘到更主要的、反映本质的东西,这就是讲课艺术中的抓重点、求本质,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经验告诉我们,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文理、数理基础外,还要熟悉一些事理,否则学习起来,困难颇多。如浓度问题要熟悉溶液、溶质、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行程问题中常见的有两类问题,即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解决这两类问题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题意,也就是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文理”知识;其次要清楚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数理”知识;最后,借助事理加以解决。
四、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不良倾向,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教学时间,以便腾出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这种做法使得知识过程遭到压缩,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教师的灌输所代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知识的阶段复习受到削减,结果是基础不实,反而欲速不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适当掌握教学进度,侧重探索数学规律,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把分析中考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从而确定教学起点,使好中差生都能接受,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将平时测验及教学评价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增设讲练层次,设计或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例题、练习题、测试题组,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小台阶、多层次的引导好中差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逐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大量的机械重复强求划一的练习作业超过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尤其是临近中考前的复习更要注意这一点,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心理。因此,对练习作业老师首先要精心选编,合理布置,不能过度搞题海战术。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三种水平的习题:基础题、熟练题、发展题。使中、下等学生完成基础题、熟练题,培养他们的解题技巧和技能;让中上生、优生完成熟练题、发展题,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由于分层教学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它有利于“保底”——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合格,也有利于“冒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有所获尽力发展。对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较高层次习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先准备一些铺垫性的小题,以便在学生出现思维“卡壳”时再搭一级台阶,让其攀上较高的层次。
比如,在讲解垂径定理及其推论(1)时,教师应想到若按照课本上的原话来叙述此定理和推论,肯定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可以把书上的叙述改为“如果一条直线符合(1)经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优弧(5)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那么它也同时符合其他三个条件。”并且强调这里的“弦”不是直径,还把它称为“知二推三”定理。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
另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然后,由老师给予或鼓励、或赞叹的肯定方式,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其次,恰当矫正学生的错误和偏差,帮助学生查找造成错误的原由,使学生在老师和风细雨的态度下重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反馈和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和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
应该说,中考是关乎学生及其家庭未来命运、关乎教师及其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只要
我们广大师生能在对待数学学习上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各显其能,就一定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初三数学备课组小结
初三数学备课组小结
我们初三备课组三位老师,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提高,是我们一贯的作风。将校长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了完成学校的中考目标,我们努力着、用心着、研究着。由于我们办公比较集中,所以我们的研究探讨活动几乎天天有,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进度,从教学方法到具体操作,从教学感悟到教学改革,从学生思想到学生现状,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下面就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是县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其可信度和可比性都较高。从考试成绩看,总体情况良好。
二、存在问题。
本次考试试题比较灵活,难度在中等偏上。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我们备课老师足够的重视。
1、基本概念不清晰,基本知识比较欠缺。如选择题第二题,从题中选出一个最简根式,不少学生对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不清,导致这一个问题的出现;又比如第17题,求它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上升了多少,有些学生则求水平移动距离。
2、计算能力还是不过关,一看就会算,一算就错,基本运算能力较欠缺。如第19题,分别是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锐角三角笔、二次根式的综合运算,学生的得分率不是很理想。
3、几何证明思路不清晰。对学生来讲,对于几何的逻辑推理较难理解,因此有些学生到最后也不能入门,看到几何证明就怕,结果就是放弃。如第21题第一个问题,学生不能完整写出QC与边AB的位置关系。
4、学生对应用题的文字理解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应用题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有些学生无法把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不能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第23题的第二个问题,无法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5、综合解题能力缺乏。本次试卷的最后一题还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综合题,求函数解析式及研究菱形与正方形是否存在。但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限制,对于这个习题的最后2个小问题,好多学生根本没有信心看题目,更无法下手解题。
三、对策与建议。
鉴于此次考试分化比较严重,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强,我们备课组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重视学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对于30分以上、不到72分的学生,在课堂评讲中给予格外关注,采取多种方法,提高他们的成绩。
2、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与适当的选练,保证基础题扎扎实实全部达标,这样才能保证合格率。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复习课、评讲课中都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遇到新问题时也有解决问题的方向。
4、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渗透。学生是有情感的载体,老师的感情投入显得尤其重要。现阶段,部分学生已经厌学,甚至放弃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鼓励他们向合格的方法刻苦努力。
以上是本次摸底考试的数学成绩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