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时间:2019-05-12 15:3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第一篇: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叙永县特殊教育学校

吴贵昌

因听力损失和语言表达障碍而心理失衡,很多聋哑孩子便存在自卑、孤僻、多疑、行为偏激、脾气暴躁等问题,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聋校教师,要作好聋生的情感沟通。因为这些孩子渴望得到爱,他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和理解。这就需要聋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真诚的情感沟通,也可以这么说,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做好聋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如何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多年的聋教经历,我的体会如下:

一、了解学生——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前提。

每一个聋哑孩子,都有一段不幸的经历,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或先天失聪,或后天因病至残;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的父母,或长期在外打工,或直照顾其另外的健全孩子。于是,聋哑孩子便形成了自卑、孤僻的心理,出现多疑、行为偏激、脾气暴躁等问题。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也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寻找出恰当的沟通途径。

聋哑学生李×,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常损坏公共财物,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爱理不理的。我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该生父母外出打工,可多年没有音信,家中只有一年迈的奶奶和一幼小的弟弟,没有人与他交流情感,形成了孤僻倔强、脾气暴躁的问题。我知道这孩子内心孤独,便主动接近他,与他话家常。慢慢的,该生愿意与我亲近。针对该生好动这一特点,我便安排给他修桌椅、修门窗等任务,并对他的劳动成果作肯定,让他有成就感。该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得到了同学的赞许,以前的坏习惯不见了,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

二、关爱学生——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钥匙。

原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殊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吃住都在校园内。聋哑孩子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生活时,只有七、八岁,有的只有五岁,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他们需要得到爱。作为聋校教师就要热爱、尊重、理解和同情这些残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相通。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张口就是“哑巴”。孩子是好动的,常常弄得自己一身泥土,孩子亲近你时,不要嫌他脏,“走远点,不要弄脏我的衣裳”,这些言行多伤孩子的心啊。对待这些学生,要精心呵护与引导,让他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聋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把老师当成朋友,当成他们学习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从而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教师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和恰到好处的手势动作都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爱可以使聋生心境愉快,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三、用心“聆听” ——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技巧。

手语就是聋哑学生的第一语言。刚来学校的聋哑孩子,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手语练习,比的手语极为混乱,这使得他们与教师信息交流有极大的障碍。如何消除这一障碍呢?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心“聆听”学生的表达。教师“听”懂了他们的表达,对学生的情感做出正确的反应,接受他们的感情,他们就能敞开封闭的心扉,与教师沟通,成为“好朋友”;反之,教师没有“听”懂学生的“话”,不能接受他们的情感,甚至曲解了他们的好意,他们于是产生了焦虑多疑的心理,也可能导致他们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反抗,致使师生情感沟通受阻。

随着聋生渐渐长大,他们的手语规范了,与教师的沟通障碍变少了,可他们的心里话增多了,手语沟通也是有限的,聋生掌握的书面语言也不叫丰富,用书面语也不一定很好地沟通,这也是要求教师要用心去与学生进行沟通,用心“聆听”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当时的情景,联系学生自身的情况,正确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表达作出正确的反应,即教师能用手语或书面语译意学生的情感,并对学生的情感作答复。有的教师不能正视学生的感受,而是直接用手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生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学生便渐渐的疏远老师。如果教师以积极“聆听”的方式去回应聋生表达的情感,即使教师的译意有偏差时,学生不但不责怪老师,因为他们有机会指出教师的误解,能够使沟通保持顺畅。

四、赢得信任——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保障。

如何赢得聋生的信任教师工作的关键所在,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如果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那毫无疑问,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聋校教师要尽力做到让聋生在无声的世界中来认识你、了解你、尊敬你、羡慕你。如果你做到能让聋生羡慕的话,学生就愿意做你的朋友,愿意与你进行情感沟通,愿意听你的话,愿意追随在你的周围,你所教的班级就有较强的凝聚力。我在课余,常常与学生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话家常、话学习、话生活、话未来,做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孩子们对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师德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平等和谐的交流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能理解他们,于是他们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积极发展自己的能力。聋校教师切实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爱感人,以情感人,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相通,促进聋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浅谈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浅谈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一、现状

随着聋校的规范化,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沟通问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不畅的现象很普遍,在教学中看上去好像教师在唱独角戏一样,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其实呢,下面的学生懵懵懂懂,他们真正理解的并不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意思,师生之间鸡同鸭讲,靠猜测了解对方意图的情况并不罕见,师生沟通不畅成为影响聋校语文教学好坏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教师有再渊博的知识、再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也无法很好地教育学生,因为沟通不畅如同一道被阻塞的桥梁,阻碍着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二、原因及对策

原因1:师生手语不一致。对于一些新手语,生僻手语,教师如果不及时教给学生,学生就有可能打指语,或者自己根据理解创造一个手语。学生按照自己意愿打手语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很常见。从总体上说,因为聋生的手语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由于不了解有些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在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在表达上产生误区。

对策:规范师生手语。教师要勤查手语,经常和学生沟通,发现学生有不规范的手语要及时纠正。建议师生在交流中,当时就提出看不懂的手语,做到及时沟通。

原因2:师生手语的语法不一致。教师对一个句子是按照汉语的语言顺序打的,而聋生对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内容往往会因为视觉的先后而产生理解上的误区。

有时候因为语序的不同,学生会感觉强调的部分不一样。

比如,教师在讲一个句子“我买了一个苹果”时,容易让学生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我买了一个苹果。(强调“我”)

2.苹果我买了一个。(强调“苹果”)

3.一个我买了苹果。(强调“一个”)

对此,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对策,应该加强对学生肢体语言的观察,研究他们的手语表达习惯,在看懂学生手语的基础上规范学生句子的语法顺序。

原因3: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不规范,这也是形成语言沟通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聋校的教学语言中,口语和手语一般是最普遍的,指语和书面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地位,但是,有时候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造成了这些方法的混乱使用,没有让它们用对位置,这样造成的沟通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发展的速度。

针对此种情况的对策是:规范课堂语言,板书语言。

原因4:一些课堂教学本身没有最大程度地结合一定的环境、聋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而无法吸引聋生,更谈不上有效沟通;

对策: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还要创设一些有利于沟通的课堂环境。

三、建议

1.把聋生的培养放在手语的练习上,强化纸上交谈这一项。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很多教师都抱着美好的愿望,即自己的学生也能像正常的学生一样跟别人交流,能够开口说话。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做到开口说话这一要求。

其实,我们应该针对聋生的实际调整训练的方向。练习要从聋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温柔地教给他们如何正确流利地用手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手语成为他们最熟练、最喜欢、最自然的表达方式。教师应该正视聋生的实际,他们毕竟跟正常的学生不一样,语言是他们的弱点和差项,而手语的表达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兴奋感,手语的表达会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开启他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让手语的表达把聋生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调动他们学习聋语的积极性。

2.适时和聋人教师沟通和交流。聋人教师和聋人学生的生活环境一样,心理状态和心灵心心相印,因此非常容易沟通,而且聋人教师的语言和手语非常迎合聋人学生的特点,因为同是聋哑人,所以他们对聋人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加地了解和认同。作为一名身体器官发育正常的教师,我们应该跟聋人教师学习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与聋人学生形成有效沟通的。例如,一个知识点如果与聋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就非常容易被他们接受,如果知识点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的话,那么就非常难以被学生接受了。

四、愿望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假如有一天,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好沟通,学生和家长、社会可以很好沟通,我们的教育就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要一直努力!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推普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俗话说得好:“学会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如果你不会普通话,在中国的语言上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寸步难行:

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店里有一位广州的女服务员,她普通话说得不好。有一次,一位北方老汉到此店来吃东西。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来了,尽量用普通话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汉听不懂她的“普通话”,最后,老汉才知道意思是问他吃什么。于是,老汉说:“包子。”她一听,马上说:“好马上到。”只见女服务员那出了一张报纸,老汉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说::“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的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结果却弄得如此尴尬,学好普通话意义重大。一个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享受。普通话是我国最美的语言。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还远未普及,已取得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消除方言隔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大大提前了人们开始阅读文章的年龄段,这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有力举措。

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显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拥有80多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的人口大国,国家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是为民众能够正常的交流提供的一个良好平台的重要举措。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

第四篇:普通话——情感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

普通话——情感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在说爱你。”是啊,近在咫尺,却恍若远隔天涯,个中遗憾,一语道尽。看中国的疆域,幅员辽阔,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语在中华民族的大舞台上展现着自我的风流。

那么,普通话是什么呢?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个人认为,普通话就是情感的纽带,就是沟通的桥梁。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大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提示一下,不是进军西藏,不是解放台湾,更不是出兵朝鲜,而是10天以后,也就是10月10日,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根本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块继续了解以下推普大事:

1956年3月12日,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

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还有,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再次以立法的形式赋予普通话以特别的法律地位。

毋庸置疑的是,自推普周活动实施以来,我们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性不断提高,因为,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共同意识和共同追求。

有人不禁要问:普通话真的这么重要吗?是的,四海同音,万众一心。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因为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同志们,请记住:我们是中国人,爱说普通话!

朋友们,也请记住: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的职业语言!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一同记住:普通话是我们的国家语言。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但光了解、记住可不行,咱们应该张口说,该怎么说?其实也不难。开会说,演讲说;生活中说,工作中说;在单位说,在家里也说;时时说,刻刻说,连梦话也用普通话来说。一个人的时候就自言自语说,两个人对着说,三个人互相说,四个人分组说,五个人轮流说,六个人比赛说,七八个人的时候就七嘴八舌地说,九个人抢着说,十个人您说那大家也就跟着您一块说。不知今天我的演讲是否会让大家久

久难以忘怀,但您一定要有十拿九稳的信心记住——普通话,想说爱你也容易!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聋校沟通课

聋校“沟通与交往”教材选用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 laihuimei

更新时间:2011-10-3

阅读: 103

摘要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明确规定“‘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由于该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我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三合一”的方式组合教材,采用“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聋生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

沟通与交往

教材选用

实践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单纯使用“口语”进行交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次教育部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把以前的“语言训练”课程调整为了“沟通与交往”。这不仅仅是名字的调整,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跟着做出调整。由于国家没有同时出台相关的教材,给我们一线的教师增加了教学难度,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自主选择的余地,给了我们发挥自我能动性的机会。

二、“三合一”的方式选用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抓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的选择了。针对“沟通与交往”没有国家统编教材这种情况,我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三合一”的方式组合教材。所谓“三合一”就是以现有的“语言训练”教材为基本内容,选择“语文”教材中适合的短文为辅助内容,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教学场景为补充内容。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训练”是1996年版的,内容、插图都早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看看现在的教材,内容新颖,插图精美,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这并不是说“语言训练”教材就没有可取之处,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符合聋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先易后难;其次,这套教材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编写的,比如开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去说,再到国庆节、元旦、春节等等,这样编排,孩子们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学习的东西,有利于学以致用。所以,在目前没有更好教材的情况下,我还是以此套教材为基本内容。

现在的“语文”教材印刷精美,很多内容很适合我们进行沟通训练。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文章,我就找来网上的动画,放给孩子们看,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来说,每一段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怎么说?孩子们由于学习过了课文,所以比较容易说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为训练内容,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说这些孩子课堂上学会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用,还等于不会。问题不出在孩子们身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在教学“语言训练”第四册第四课“到图书馆借书”这个内容时,我就没有按照课文内容去教学,而是直接带孩子们到图书馆,不管这个孩子怎么说,也不管他们用什么手势和方法,只要借到想要的书就可以了。第二节课,我把大家当时的用语和借书的方法一一告诉同学们,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同时我们评选出了最好的方法。我相信通过这次训练,孩子们下次借书时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三、“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

“语言训练”调整为“沟通与交往”,可谓用心良苦。课程名称的改变,要求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要与时俱进。我采取“手口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摒弃了手语、口语孰重孰轻的争论,采取手语、口语并重的方法进行教学,并结合书面语这种沟通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孩子们沟通与交往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我先用手语告诉孩子们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我不会单纯选择“中国手语”中的词汇,我会告诉孩子们“中国手语”是这样打的,但是也有的聋人朋友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同学自己商量用哪一个;然后我告诉孩子们这些句子用口语怎么读,并让孩子们看口型;最后我会要求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打手语,当然我强调的是汉语书面语语序的打法;在课堂练习时,我会要求孩子们把这些句子写成书面语,不仅仅是默写,可以适当改变句子的词语,比如“爸爸妈妈表扬了我”,孩子们写成了“爸爸妈妈夸奖了我”,也算对,因为“表扬”本来就是“夸奖”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课前必须作足手语功夫。所有的课程,我都要求孩子们自己预习,不会的手语去问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同时,我会去请教学校里的聋人教师,这些词语用聋人的自然手语如何表示等等?在这些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词语“中国手语”中没有或者打的不科学,但是聋人在使用时有很简便的手势表示,比如传真机,“中国手语”对“传真”是这样表述的“双手平伸,掌心向下。左手在上,指尖朝右,右手在下,指尖朝前慢慢伸出。”我相信这样的打法估计打出来没有几个孩子能明白,当我请教聋人教师时,他们很简单的一个手势解决了我的问题,她先打一个电话的手势,然后“双手掌心向下,同时向前伸出”,就好像纸张从传真机中出来的样子。

只有课前作足了手语功夫,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孩子们才能真正明白同一句话“手语”、“口语”、“书面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才能真正提高交往的能力。

四、实践的效果

沟通与交往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见到很明显的效果,但是通过实践,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变化。

首先,孩子们上“沟通与交往”课的热情高涨。在一年级的时候,尽管我还是我,孩子还是这些孩子,但是他们对“沟通与交往”课的兴趣却大不一样。以前,我如果出差几天,没有上课,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是到了二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之后,如果我有几天没有上课,他们看到我之后都会跑过来抱住我,然后问我什么时候上课?都说很想上“沟通与交往”课。

其次,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一年的实践,孩子们上“沟通与交往”课时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进,都很愿意举手发言。孩子们会主动思考了,有一次,我上课时在黑板上板书了“爸爸带我去公园”这句话,结果我还没说话,几个孩子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有的说在公园玩了木马,有的说坐了飞机,还有的居然说爸爸很小气,不给他买零食等等。

再次,孩子们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一次上“红绿灯”的课,我带孩子们到学校对面的马路上去,到了校门口,我故意不说话,让他们自己和保安叔叔说,结果我看到他们有的使用含糊的口语和简单的手语,有的使用书面语,写给保安员,最终保安员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锻炼,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解决问题,远比在课堂上说几句话要有用的多。

五、思考

1、国家应该出台有指导意义的大纲。虽然说没有教材给了我们一线教师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是并非所有的一线教师都有很好的经验和很专业的知识,往往是使用原来的“语言训练”教材来代替,这就违背了《方案》的初衷。

2、“沟通与交往”应该由专业的教师来任教。现在很多学校,由于缺乏“沟通与交往”的专业教师或者对“沟通与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由语文教师或别的学科教师兼任。聋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除了教学语言的差异外,能称得上专业课的就是律动和“沟通与交往”了,如果“沟通与交往”还象现在一样由语文老师任教,大多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3、“沟通与交往”的课堂教学应该摒弃手语、口语孰重孰轻的问题,采取手口并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最终落实到书面语,因为很多聋人在现实中与健听人交往靠的还是书面语。

4、对于同一词汇,而“中国手语”和聋人自然手语又不同的手势,应该告诉孩子们,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使用什么手势,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他们选择了自己认为简便易学的手语,同时也知道还有不同的手势,更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台湾学者林宝贵说:“世界的聋教育,事实上就是一部语言沟通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语言沟通中,流利的口语对聋生来说是天方夜谭,娴熟的手语对听人来说是如同天书,只有书面语才能真正让聋人融入社会。这就要求聋人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系统学习,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书面语。在沟通课教学中,书面语训练部分,只有抓住聋生的认知特点,密切联系聋生生活,才将受到聋生的欢迎,才能让聋生自觉地在运用中去学习和改进。

一、聋生书面语沟通能力现状中年级聋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初步能够通过笔谈与家长、老师、同学进行日常生活的沟通与交往,正是学习使用规范化书面语的最佳起始阶段。可实际上,聋生书面语沟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比如:我班一名三年级聋生写过一句话:“我一个人宿舍笤帚,快完,干静。”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一个人去宿舍打扫,很快就打扫完了,宿舍变干净了。”从中可以看出,中年级聋生对字、词、句的运用尚属起步阶段,混乱现象比较常见,运用书面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还很弱。1.手语和书面语言是两种语言。书面语源于口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的交际工具。手语是.....沟通与交往课程是新课程一大亮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里不再提以哪种沟通方法为主,而是强调多元化。这是因为,语言沟通多元化是聋生语言沟通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沟通多元化,不宣称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也不否定另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应是具有特殊需要的不同个体,教师首要考虑的是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儿童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适合什么,就安排什么。“方法”要服务于聋童,不能让聋童来适应和服务于“方法”。因此,各校可根据聋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使聋生通过亲身实践,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

下载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师生沟通

    浅谈师生沟通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总之,做到较好的与学生进......

    聋校英语教学

    聋校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作者: 马慧念(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失去了用听觉器官接受有声语言的能力。在教学生学习英语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

    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

    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师生交流的纽带—作文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

    融情感教育于聋校数学课教学

    融情感教育于聋校数学课教学 摘要: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起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因此,作为聋校教师,更应该将积极的情......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讲好普通的演讲稿)(共5篇)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这个星期是我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会听会讲的语言,是全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国家......

    师生沟通论文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

    师生之间如何沟通

    师生沟通实践案例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看问题表面而又情绪化的学生,如何与学生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沟通,学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