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讲好普通的演讲稿)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这个星期是我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会听会讲的语言,是全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使用普通话不但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试想你和一个使用着完全让你听不懂的方言的人交流,会怎样呢?不但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甚至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有些时候同学们由于语言使用上的不文明乃至满口脏话,从而引发矛盾,甚至大动干戈的现象时有发生,都是因为没有注意语言上的文明与修养。
讲好普通话,能提高综合素质,陶冶爱国情操。可是在我们校园里面大家对普通话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普通话,需要文明用语。这段期间,我们学校将大力宣传、号召同学们和老师说好普通话,同学们也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做普通话推广的宣传的工作。同学们之间需要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学生要听能听得明白的知识,更不希望成天为了一些小事情而闹出大麻烦,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来承担起正确使用普通话,文明使用日常语的重任。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沟通----从普通话开始”、“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这些将成为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口号。请大家跟我一起念。有这样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我想大家肯定会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第二篇: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推普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俗话说得好:“学会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如果你不会普通话,在中国的语言上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寸步难行:
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店里有一位广州的女服务员,她普通话说得不好。有一次,一位北方老汉到此店来吃东西。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来了,尽量用普通话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汉听不懂她的“普通话”,最后,老汉才知道意思是问他吃什么。于是,老汉说:“包子。”她一听,马上说:“好马上到。”只见女服务员那出了一张报纸,老汉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说::“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的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结果却弄得如此尴尬,学好普通话意义重大。一个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享受。普通话是我国最美的语言。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还远未普及,已取得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消除方言隔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大大提前了人们开始阅读文章的年龄段,这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有力举措。
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显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拥有80多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的人口大国,国家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是为民众能够正常的交流提供的一个良好平台的重要举措。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
第三篇:普通话——情感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
普通话——情感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在说爱你。”是啊,近在咫尺,却恍若远隔天涯,个中遗憾,一语道尽。看中国的疆域,幅员辽阔,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语在中华民族的大舞台上展现着自我的风流。
那么,普通话是什么呢?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个人认为,普通话就是情感的纽带,就是沟通的桥梁。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大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提示一下,不是进军西藏,不是解放台湾,更不是出兵朝鲜,而是10天以后,也就是10月10日,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根本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块继续了解以下推普大事:
1956年3月12日,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
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还有,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再次以立法的形式赋予普通话以特别的法律地位。
毋庸置疑的是,自推普周活动实施以来,我们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性不断提高,因为,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共同意识和共同追求。
有人不禁要问:普通话真的这么重要吗?是的,四海同音,万众一心。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因为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同志们,请记住:我们是中国人,爱说普通话!
朋友们,也请记住: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的职业语言!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一同记住:普通话是我们的国家语言。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但光了解、记住可不行,咱们应该张口说,该怎么说?其实也不难。开会说,演讲说;生活中说,工作中说;在单位说,在家里也说;时时说,刻刻说,连梦话也用普通话来说。一个人的时候就自言自语说,两个人对着说,三个人互相说,四个人分组说,五个人轮流说,六个人比赛说,七八个人的时候就七嘴八舌地说,九个人抢着说,十个人您说那大家也就跟着您一块说。不知今天我的演讲是否会让大家久
久难以忘怀,但您一定要有十拿九稳的信心记住——普通话,想说爱你也容易!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沟通——聋校师生的情感纽带
叙永县特殊教育学校
吴贵昌
因听力损失和语言表达障碍而心理失衡,很多聋哑孩子便存在自卑、孤僻、多疑、行为偏激、脾气暴躁等问题,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聋校教师,要作好聋生的情感沟通。因为这些孩子渴望得到爱,他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和理解。这就需要聋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真诚的情感沟通,也可以这么说,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做好聋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如何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多年的聋教经历,我的体会如下:
一、了解学生——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前提。
每一个聋哑孩子,都有一段不幸的经历,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或先天失聪,或后天因病至残;他们在家庭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的父母,或长期在外打工,或直照顾其另外的健全孩子。于是,聋哑孩子便形成了自卑、孤僻的心理,出现多疑、行为偏激、脾气暴躁等问题。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也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寻找出恰当的沟通途径。
聋哑学生李×,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常损坏公共财物,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爱理不理的。我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该生父母外出打工,可多年没有音信,家中只有一年迈的奶奶和一幼小的弟弟,没有人与他交流情感,形成了孤僻倔强、脾气暴躁的问题。我知道这孩子内心孤独,便主动接近他,与他话家常。慢慢的,该生愿意与我亲近。针对该生好动这一特点,我便安排给他修桌椅、修门窗等任务,并对他的劳动成果作肯定,让他有成就感。该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得到了同学的赞许,以前的坏习惯不见了,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
二、关爱学生——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钥匙。
原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殊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吃住都在校园内。聋哑孩子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生活时,只有七、八岁,有的只有五岁,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他们需要得到爱。作为聋校教师就要热爱、尊重、理解和同情这些残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相通。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张口就是“哑巴”。孩子是好动的,常常弄得自己一身泥土,孩子亲近你时,不要嫌他脏,“走远点,不要弄脏我的衣裳”,这些言行多伤孩子的心啊。对待这些学生,要精心呵护与引导,让他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聋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把老师当成朋友,当成他们学习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从而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教师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和恰到好处的手势动作都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爱可以使聋生心境愉快,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三、用心“聆听” ——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技巧。
手语就是聋哑学生的第一语言。刚来学校的聋哑孩子,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手语练习,比的手语极为混乱,这使得他们与教师信息交流有极大的障碍。如何消除这一障碍呢?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心“聆听”学生的表达。教师“听”懂了他们的表达,对学生的情感做出正确的反应,接受他们的感情,他们就能敞开封闭的心扉,与教师沟通,成为“好朋友”;反之,教师没有“听”懂学生的“话”,不能接受他们的情感,甚至曲解了他们的好意,他们于是产生了焦虑多疑的心理,也可能导致他们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反抗,致使师生情感沟通受阻。
随着聋生渐渐长大,他们的手语规范了,与教师的沟通障碍变少了,可他们的心里话增多了,手语沟通也是有限的,聋生掌握的书面语言也不叫丰富,用书面语也不一定很好地沟通,这也是要求教师要用心去与学生进行沟通,用心“聆听”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当时的情景,联系学生自身的情况,正确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表达作出正确的反应,即教师能用手语或书面语译意学生的情感,并对学生的情感作答复。有的教师不能正视学生的感受,而是直接用手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生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学生便渐渐的疏远老师。如果教师以积极“聆听”的方式去回应聋生表达的情感,即使教师的译意有偏差时,学生不但不责怪老师,因为他们有机会指出教师的误解,能够使沟通保持顺畅。
四、赢得信任——与聋生进行情感沟通的保障。
如何赢得聋生的信任教师工作的关键所在,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如果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那毫无疑问,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聋校教师要尽力做到让聋生在无声的世界中来认识你、了解你、尊敬你、羡慕你。如果你做到能让聋生羡慕的话,学生就愿意做你的朋友,愿意与你进行情感沟通,愿意听你的话,愿意追随在你的周围,你所教的班级就有较强的凝聚力。我在课余,常常与学生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话家常、话学习、话生活、话未来,做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孩子们对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师德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平等和谐的交流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能理解他们,于是他们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积极发展自己的能力。聋校教师切实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爱感人,以情感人,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相通,促进聋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与区属银行的沟通协调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与区属银行的沟通协调
我区金融办充分发挥政府与银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和项目主体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巩固合作,提高我区筹融资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例会,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推介会,打造融资平台,主动为银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信息沟通,增进双方了解,促进银企合作。二是保持与区属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往来,加强合作关系。区金融办于9月14日至16日先后主动走访了市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华龙区支行、工商银行华龙区支行、建设银行华龙区支行、市商业银行等区属金融机构,了解和掌握金融信贷政策导向、投放的重点领域及金融运行情况等。三是认真做好银行与项目单位之间的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听取所推介项目的银行放贷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单位,按照贷款规定,完善手续,并协助项目单位整理贷款所需资料,及时提交有关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