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涧县全体在职上岗民办和代课教师
尊敬的省人大、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
我们是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2004年被通过考试整编录用(1800名中的900名,之后教育局又通过资源整合、均衡、优化资源配置,在2005、2006年两次清退后继续留用的204名)代课教师中的在职上岗的几十名民办与代课教师,其余的100多名因学校的兼并、重组、生源、计划等原因相继离职,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是我国人口在高涨时期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各地县、乡(镇)、村聘用的,大都是在1981年7月底前任教的、亦经地、县政府、教育局批准注册并发给任用“代课证”认可的,民办和代课教师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教人[1992]42号,1992年8月6日指出:“民办和代课教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几十年来,广大民办和代课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忠于守职,辛勤工作,任劳任怨,为我国农村教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民办和代课教师。
民办和代课教师是遵照国务院关于2006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要求;陕西省陕教秘办下发了[2003]05号文件,指出:“按照国务院关于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要求,2000年以前,按照、关、招、转、辞、退的“五字方针”,全部解决了1981年7月底前任教并持有省证的民办教师问题。国家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规定非常明确,国发办[1997]32号通知要求“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的截止时间不得改变”,“任何地区、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民办教师”。
“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1981年7月底以后,各地县、乡(镇)、村又相继聘用了一些代课教师。按照陕西省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规定,这些代课教师的确切身份应界定为代教人员。要严格按照‘谁聘用,谁管理,谁做工作’的原则,落实责任,认真解决好这批人员有关问题”。
“分期分批的清理、清退方案,妥善做好疏导和分流工作。对清退的人员要保证拖欠的工资足额发放,积极协助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按照他们教时间的长短和县、乡(镇)、村分组负担的办法,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对清退人员重新就业指导,积极开展转岗培训,多渠道安置,重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鼓励代课教人员中教学时间较长,有一定教学经验并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面向社会的资格认定,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公平竞争重新聘任到教学岗位上工作”。在当时清涧教育等方面只限于公办教师可参于资格认定,民办教师哪有这种资格认定?
清涧教育事业的腾飞,凝聚着民办和代课教师心血,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民办和代课教师是教育后代的后起之秀,是一支冲锋陷阵的强状队伍,为清涧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工程做出了历史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忆往昔,我们满怀豪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而工薪待遇最微薄、社会地位最淡凉的阶层——民办和代课教师。从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们任劳任怨,废寝忘食、似辛勤耕耘的牛、埋头驾驭拉车的马,为我县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栋梁之才!
曾记否,我们中间有的被选拔在领导岗位上,有的被评为模范教师,还有的被评为教学能手;通过函授进修,获得了大、中专学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发表了诸多次教育教学论文,荣获学校县、地、省级、国家级的奖励与荣誉,得到了国家级及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回眸艰难困苦的年代,民办和代课教师曾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奉献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已是满脸皱纹、白头银发、两鬓斑白,已错过了致富的有利时机,失去了改行求职的本能,难道一语清退就能了决吗?难道这些人就不生活?我们满怀报国之心,义不容辞的走上了园丁之途,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倾心育人,忠于守职、似蜡烛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为清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倾心育出了祖国未来的花朵。
在当今,时代变迁,已跃入腾飞发展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了发达文明的经济社会,这标志着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各业并举、蒸蒸日上。
教育在腾飞,中华复兴崛起。根据我国人口确切普查,我国公民生育素质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逐渐下降,学生择校流失等原因,面临这样的处境,并面临下岗失业的可能,导致在职上岗的几十名教师忐忑不安,现何生存?去向何处?
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起,我们依据国家教委[1983]04号,三厅三部[1991]20号,两委两部[1992]41号,国务院[1997]32号、陕政发[1983]2号、[1998]13号等一系例文件精神,我们详阅文件,广泛研讨,多次向县人大、政府、教育局反映确切实况,仍然存在着确切遗留问题,至现在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2007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重庆、青岛“终结民办和代课教师历史”解决方案的实施。延安市2006年也对民办和代课教师作出了处理。(延政办发[2006]79号),衡山县(衡政教发[2005]14号等地陆续解决。
2009年11月23日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社会劳动保障厅联合发出了《关于曾在民办教师教学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和代课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
凡年满60周岁,2003年1月以前曾在农村中小学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的代课人员,离开教师岗位和再没企业单位录用,目前仍然为农村居民的。今后达到规定年龄的此类人员到龄次月享受。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发放养老补助是我国农村60岁以后都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我们由衷的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我们欣慰的看到了我省解决曾被离岗民办和代课教师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民办和代课教师问题给予充分关注,政策非常明确,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语清退处理民办和代课教师,是和《教师法》、《劳动法》相抵触的。这样我们几十名在职上岗民办和代课教师感到极其担忧。已到龄的离岗的教师已享受到这一待遇,而我们呢?每人每月工资还只是150元,长期不能和公办教师同等待遇,捉襟见肘,生活拮据,就离自己也养活不了,更谈不上养家糊口。岁月交替,天长地久,民办和代课教师长期受到了家庭社会的歧视,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面对这个微小群体弱势,有谁体察?有谁过问?有谁关怀?
民办和代课教师由风华正茂的青年已变为老中年,把毕生最宝贵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是人民满意的、辛勤的园丁、社会赞颂的灵魂的人类工程师。
我们衷心恳求省人大、政府、教育厅领导作一确切、妥善、细致的回复解决。为此我们全体在职上岗民办和代课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广泛研讨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三厅三部、省一系列文件精神提出此项恳求:
1、在2006年整编后继续留用的几十名在职上岗民办和代课教师能坚持到至今,来之不易,今后去向何处?依照2005年7月1日《陕西省最低工资保障条例》执行,补发我们多年的劳动应得。
2、我们从教几十年,依照《劳动法》规范我们与政府、教育局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3、根据国家《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给我们民办和代课教师缴纳统筹,使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4、按照国发办[1997]32号通知要求,陕教秘办[2003]05号文件对教龄较长、取得大、中专文凭的、获得国家特殊荣誉的、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须转为公办教师。5、2009年11月23日《陕西省曾在农村公办学校任教过的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概念不同,不得相提并论。在职上岗的现在兑现是否?为何去年处理时每个教师的工龄都要去掉1—3年? 6、10年以下,10年—15年,15年以上应分层次。必须遵照《劳动合同法》在此单位工作过十年以上不得随意清退,(除老弱病残者外)要达到(女45—50岁,男50—55岁)方能退休。
7、必须给民办和代课教师资格认定,并办理相应的《证书》。通过考核,公平竞争,教学时间较长,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继续留用上岗或为他们转岗。
8、清涧县教育局每年支付367200元,可我们名办和代课教师政府、教育局只付给每人每月150元工资?根据减人不减薪政策规定,在职上岗的民办和代课教师年人均应付给10000多元,而为何只付给1800元?余额去向不明。
9、在普九验收时,教育局将民教的姓名改为公办教师的姓名;的确存在着民办和代课教师。这难道不是欺上瞒下吗?刑事责任谁承担?遗留问题从何说起。
在祖国复兴崛起日新日异、繁荣昌盛、世界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已迈向人才强国转变之中的今天,我们已失去了中华民族公民的权力,叫声乾坤无应答。“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期盼上级党政部门为我们民办和代课教师送政策、暖教心、惠民心,将得到请柬的结局。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指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在职上岗的几十名民办和代课教师会得到满意回应和完满的解决!
若我们的要求得不到完满的解决,我们将利用新闻媒体不断报到,直至生命的那一刻„„
清涧县全体在职上岗民办和代课教师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民办、代课教师养老保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桂政办发〔2011〕1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厅《关于解决原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关于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意见的意见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O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为妥善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老有所养问题,现就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参保办法
(一)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按其户籍和现行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对尚未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属于财政补助对象人员,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报,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时,再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和补缴养老保险费。
按照上述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原民办教师退养人员的原有生活补助照常发放,发放标准和资金渠道不变。
(二)现仍在教学岗位工作的代课人员,按自治区现行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二、补助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保补缴当民办教、代课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用,可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一)1986年12月1日前在公办中小学校经县级及其以上教师育行政部门聘用或认可聘用(备案)的民办教师。
(二)2003年7月11日前在公办中小学校经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聘用或认可聘用(备案)的代课人员。
三、财政补助标准和责任分担
(一)对被辞退或清退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按其当民办教师、代课的累计年限(不足一年按一年算),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发放补助,按其工作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1年以上(含21年)5个档次,分别给予每人每工作一年500元、7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的补助。补助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与设区市财政或县级财政按照6:4的比例分担。
(二)现仍在教学岗位工作的代课人员,教学单位缴费部分由工作所在地政府负责解决。
(三)被辞退或清退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原任教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属于同一县级行政区城的,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助资金,由原任教地政府统筹安排。
四、时间要求
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办理当民办教师、代课期间养老保险费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逾期不再办理补缴手续。
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相关工作。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规定,认真做好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身份和工作年限、补缴金额等审核认定工作,组织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督促教学单位和个人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向财政部门申请安排补助资金。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切实做好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保登记工作,为参保人员参保登记、缴费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落实补助资金,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三)严肃政策纪律,严防弄虚作假行为发生。
第三篇:民办代课教师补助工作总结
篇一:xxx中心学校原民办、代课教师一次性补偿工作总结 xx中心学校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 一次性经济补偿政策落实工作总结 xxx教办室:
xx中心学校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一次性经济补偿政策落实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中心校根据xx县教育局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xx县财政局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妥善解决xx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按部就班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真正做到广泛宣传,让政策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联系实际调查落实;帮助群众,多渠道寻找佐证材料;自始善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只所想,解群众只所困,令群众满意,让当事人信服。特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根据《关于妥善解决xx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 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以及2013年5月13日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教育局工作会议上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我中心校工作实际,成立了由xxx校长任组长,xxx副校长任副组长,xxx为办公室主任,xxx及其他各村组长为组员的工作领导组。并制定了《xx中心学校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晰了责任范围,确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要求,对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大张旗鼓地宣传此项政策 我中心校于2013年5月16日召开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 师遗留问题工作动员大会,邀请各村委领导参加,并通过写标语、贴告示、发通知、开集会,利用国旗下讲话机会要求学生到社会上宣讲,以小手牵大手,小口传大口,十传百、百传千,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做到辖区内政策宣传全覆盖,让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摸底排查,统一思想,确定重点
我中心校于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对辖区内所有民办、代课教师进行摸底排查,明确了工作对象,确定了工作重点,找准了工作难点,统一了工作思想,制定了工作流程。通过摸排统计,我中心校共有已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含已去世)176人,其中在岗教师10人,已退养教师2人,死亡19人,民办14人,代课教师131人。根据摸排情况表明大多民办、代课教师对自己的代课经历记忆模糊,提供的证明人要么不存人世,要么年级尚小,不满18岁。证明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小撮民办、代课教师心存侥幸,想蒙蒙看,给工作的落实增加了难度??总之情况林林总总,问题层出不穷。我中心校根据问题实际,确定了“先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每一批次的工作对象,和确立了每个批次的工作重点。
四、多渠道搜集佐证材料,分期分批落实政策
我中心校通过派人到教育局复印“教职工花名册”和有关当时民办、代课教师的辞退文件,到教办室复印“教师工资花名册”,用这些作为主要证明材料,再根据民办、代课教师的申请表逐一配对,终于在2013年6月中旬落实了xx中心学校第一批民办、代课教师共54人,其中在岗10人,民办2人,退养2人,已去世4人,代课36人;有了第一批的成功经验,结合第二、三批民办、代课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心校领导组成员分别两次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联系实际调查取证,于2013年7月10日前落实上报了第二批民办、代课教师共107人,其中代课88人,民办6人,已去世13人;于2013年9月28日前落实上报了第三批民办、代课教师15人,其中代课7人,民办6人,已去世2人。
五、分期分批、如数兑现补偿资金
xx中心校根据解决民办、代课教师的工作实际,分期分批 如数兑现了补偿资金,做到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第一批次补偿资金于2013年7月28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54人,共发放资金xxxx元,其中已去世4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已辞退代课36人,补偿资金为118690.00元;民办教师2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在岗代课教师10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退养教师2人,补偿资金为xxxx元;第二批次补偿资金于2013年10月15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107人,共发放资金为xxxx元,其中已去世13人,共补偿资金xxxx元;已辞退代课教师88人,补偿资金xxxx元;民办教师6人,补偿资金xxxx元;第三批补偿资金于2013年11月15日在xx中心学校xx完小集中发放,共发放人数为15人,共发放资金为xxxxx元,其中已辞退代课教师7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民办教师6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已去世2人,补偿资金为xxxxx元。并做好了发放时的签名手续,现场照片拍摄,资金发放报告等后续工作和完善痕迹档案。
六、搞好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查工作
我中心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对已辞退代课、民 办教师进行养老保险政策宣传,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保。通过普查我中心校所涉及的民办、代课教师有xxxx人参加了新农村养老保险,有xx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xx人参加了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总数xxx中除去xx个已去世,还有xx人,参保xxx人,参保率85%。
总之,我中心校能根据上级要求,深入群众,联系实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群众满意,让当事人信服,让领导放心,自始善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xx镇xx中心学校
2013年12月17日篇二:落实代课、民办教师工作总结 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工作总结
根据赵副县长和杨局长在2013年5月13日,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上的安排部署及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我中心校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此项工作已基本落下帷幕,现将我中心校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有效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有序稳妥地开展好工作,经中心校行政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决定成立了前锋中心校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杨兴中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罗志赟中心校教科室主任 张光伟中心校总务主任
组 员:杨成明办公室工作人员 杨可奇前锋完小组长 李政廷大有完小组长 赖家先稻香完小组长 周凤琴凤平完小组长
二、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1、领会政策,做好宣传。
2013年5月16日,凤山镇召开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凤山镇《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及《凤山镇教育办公室关于成立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核查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村广泛宣传,各村又召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由各村民小组长通知所辖农户,做到家喻户晓。2013年5月17日,中心校召开行政扩大会议(学校行政人员及各村教学组长),组织学习上级的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把落实代课民办老师遗留问题当作一项重大的民心工作来抓,当作中心校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落实。各教学组根据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和中心校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领会文件精神,把握会议实质,为扎实推进工作做好了准备。通过学生,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动员。
2、理清思路,摸底调查。
于2013年5月18日,中心校代课、原民办教师工作组展开摸底报名工作。工作组成员分别到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摸底排查,组织报名,并指导填写好申请表,收集证明材料,建立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18日至25日,共接待报名人数96人,非服务区有4人。工作人员耐心的给申报对象讲解相关政策。
3、申请认定,核实上报。
(1)核查工作人员做到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用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注重细节,认真负责,不造假,不贻误。
(2)根据申报人员名册,中心校业务人员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7日,分别到县教育局、凤庆县档案局、凤山镇教育办、凤山镇档案室查阅申报人员的相关档案信息,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复印。7月2日至7月8日,9月16日至9月22日分别深入到各村找申报人当时的同事、原村领导及证明人进行谈话核实,谈话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具体是什么时间请进来,什么时间辞退;二是当时的事因,是什么原因请进来代课,什么原因辞退回家。并做谈话的相关记录,来证实申报人所申报的代课时间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申报人所填写的申报教龄。
(3)工作中严标准。本人提出申请后,由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送公安部门负责户籍、有无刑事犯罪记录审查和维稳等工作审查,计生部门负责做好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审查。做到任教学校公章齐全,认定表、申请书、证明材料,册与册相符,环环相扣。确保认定工作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不误一人、不重一人。(4)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凤山镇导小组负责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初步认定。然后再报教育行政部门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审核认定。
4、张榜公示。
为使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心校审核认定后,第一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6月21日至27日;第二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7月10日至16日进行公示;第三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9月23日至29日进行公示,所公示的时间均为7天,公示无异意后,报教育局审核认定,5、资金发放
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是党的一项民心工程,所以我们做到专款专用,补助资金刚到位,就组织业务人员分别通知到申报人,在资金到位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凤山镇教育办公室人员的监督下,把所下拨的补助金足额发放到代课民办教师及亲属手中。
三、效果显著,民心大快半年来的代课民办教师落实核查工作,我中心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协助。申报人员及家属积极配合,相关的证明人提供如实的证言。学校行政齐抓共管、把之视为现阶段一项党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业务人员辛勤忘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第三批次代课、民办教师核查落实工作。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工作,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至目前为止,无任何举报和上访的现象。在此期间,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及补助成了街头巷尾、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认真核实,申报人个个欢欣鼓舞、全社会老老少少赞不绝口。受落实的对教师个个深受感动,有一个叫罗礼的辞退代课教师接过一沓补助资金,热泪眼眶的对我们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老师,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忘记我的付出”。
通过半年的努力,前锋中心学校所涉及的90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59 人、民办:16 人、已死亡人员15人)的原工作年限得以核实,经济得到补偿。共补助资金31.20805 万元。分三批次完成兑现,第一批次申报的25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22人,民办3人),7月24日篇三:落实代课、民办教师工作总结
二、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1、领会政策,做好宣传。
2013年5月16日,凤山镇召开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凤山镇《妥善解决凤山镇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及《凤山镇教育办公室关于成立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核查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村广泛宣传,各村又召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由各村民小组长通知所辖农户,做到家喻户晓。2013年5月17日,中心校召开行政扩大会议(学校行政人员及各村教学组长),组织学习上级的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把落实代课民办老师遗留问题当作一项重大的民心工作来抓,当作中心校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落实。各教学组根据凤庆县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凤庆县《关于妥善解决凤庆县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方案》和中心校解决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领会文件精神,把握会议实质,为扎实推进工作做好了准备。通过学生,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动员。
2、理清思路,摸底调查。
于2013年5月18日,中心校代课、原民办教师工作组展开摸底报名工作。工作组成员分别到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摸底排查,组织报名,并指导填写好申请表,收集证明材料,建立符合条件的人员档案。18日至25日,共接待报名人数96人,非服务区有4人。工作人员耐心的给申报对象讲解相关政策。
3、申请认定,核实上报。
(1)核查工作人员做到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用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注重细节,认真负责,不造假,不贻误。
(2)根据申报人员名册,中心校业务人员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7日,分别到县教育局、凤庆县档案局、凤山镇教育办、凤山镇档案室查阅申报人员的相关档案信息,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复印。7月2日至7月8日,9月16日至9月22日分别深入到各村找申报人当时的同事、原村领导及证明人进行谈话核实,谈话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具体是什么时间请进来,什么时间辞退;二是当时的事因,是什么原因请进来代课,什么原因辞退回家。并做谈话的相关记录,来证实申报人所申报的代课时间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申报人所填写的申报教龄。
(3)工作中严标准。本人提出申请后,由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送公安部门负责户籍、有无刑事犯罪记录审查和维稳等工作审查,计生部门负责做好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审查。做到任教学校公章齐全,认定表、申请书、证明材料,册与册相符,环环相扣。确保认定工作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不误一人、不重一人。(4)中心校审核认定后,报凤山镇导小组负责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初步认定。然后再报教育行政部门对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及教龄审核认定。
4、张榜公示。
为使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心校审核认定后,第一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6月21日至27日;第二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7月10日至16日进行公示;第三批申报人在所居住的村于9月23日至29日进行公示,所公示的时间均为7天,公示无异意后,报教育局审核认定,5、资金发放
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是党的一项民心工程,所以我们做到专款专用,补助资金刚到位,就组织业务人员分别通知到申报人,在资金到位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凤山镇教育办公室人员的监督下,把所下拨的补助金足额发放到代课民办教师及亲属手中。
三、效果显著,民心大快
半年来的代课民办教师落实核查工作,我中心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得到了前锋村、大有村、象塘村、凤平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协助。申报人员及家属积极配合,相关的证明人提供如实的证言。学校行政齐抓共管、把之视为现阶段一项党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业务人员辛勤忘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第三批次代课、民办教师核查落实工作。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工作,前锋中心校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至目前为止,无任何举报和上访的现象。在此期间,解决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及补助成了街头巷尾、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认真核实,申报人个个欢欣鼓舞、全社会老老少少赞不绝口。受落实的对教师个个深受感动,有一个叫罗礼的辞退代课教师接过一沓补助资金,热泪眼眶的对我们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老师,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忘记我的付出”。
通过半年的努力,前锋中心学校所涉及的90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59 人、民办:16 人、已死亡人员15人)的原工作年限得以核实,经济得到补偿。共补助资金31.20805 万元。分三批次完成兑现,第一批次申报的25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22人,民办3人),7月24日上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共补助资金:5.45455万元;第二批次58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33人,民办11人,已去世辞退代课、民办教师14人),10月12日中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补助资金:22.807万元;第三批次7名代课、民办教师(其中代课4人,民办2人,已去世辞退代课、民办教师1人)11月15日上午全部落实完成兑现,补助资金: 2.9465万元。
总之,通过落实代课、民办遗留问题,我们感触颇深:农村代课、民办教师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由于多种原因,几十年里,他们牺牲了经济收入、牺牲了无数时间、牺牲了健康甚至生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从而保证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进步,在我们农村教育发展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此次代课、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代课、民办教师发放补偿金是稳妥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补偿金的发放,在有效改善代课、民办教师生活条件的同时,对维护教育系统稳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山西省民办代课教师申请表
附件9
××县原民办代课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摸底申请人任教情况
证 明 材 料(主证)
兹证明同志,曾于年月至年月在我县乡(镇)学校任民办(代课)教师,曾担任年级学科的教学工作,历时年个月。
特此证明
原村委主任签字:(按手印)原任校长签字:(按手印)现村委主任签字:(按手印)现任校长签字:(按手印)
(盖村委公章)(盖学校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原民办代课教师证明人证明
证人三:
证 明
兹证明,男(女),系 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该同志于 年 月至 年 月,在 学校任教,担任 年 级 学科教学工作; 年 月至 年 月在 学校工作,担任 学科教学工作;
当时我与该同志为 关系。所证明情况属实,如提供虚假证明,本人愿承担相关责任。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按手印):
年 月 日
----------------------证明人,系 单位正式工作人员,职务现居住于,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说明:
证明人对所证明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协助被证明人弄虚作假的,除按党政纪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