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为河北省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为河北省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
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
补助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中央编办《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教人[2011]8号)精神,积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河北建设,经研究,为我省不在岗的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放范围
凡现为河北省户籍、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含3年)以上、离开教师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的原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符合上述条件人员达到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享受教龄补助。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教龄补助。
二、执行标准
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教龄补助的方法发放养老补助。基础养老金标准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教龄补助标准为每个教龄每月20元,任教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龄补贴标准。
三、执行时间
教龄补助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基础养老金发放时间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
四、认证办法
坚持以县(市、区)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和物证为主、组织调查为辅、人证为参考的身份和教龄认证原则。人员身份和教龄的认定程序:
(一)个人向乡镇认定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
(二)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审核实,报县(市、区)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三)县(市、区)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四)审核结果在乡、村、校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
(五)审核后的发放名单报设区市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并报省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六)县(市、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批准的名单发放教龄补助。因政策性迁移和结婚等原因致使户口迁移到外县(市、区)的符合条件人员,在户口所在地申报,由原工作县(市、区)负责做好调查取证、认定和公示工作。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各地要一次性完成所有符合条件人员的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人员身份和教龄认定的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
五、发放办法
符合条件人员的教龄补助由所在县(市、区)农村或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未设立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指定相应机构按月代发。
六、资金来源
发放教龄补助所需资金,省财政直管县按照省、县5:5的比例分担;非财政直管县及市辖区按照省、设区市、县(市、区)2.5:2.5:5的比例分担。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河北省为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市、区)和乡(镇)也要成立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的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员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认定结果,负责教龄补助发放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和保障工作。信访、政法、公安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教龄补助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搞好政策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各地要认真借鉴秦皇岛市开展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妥善解决好本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严格工作纪律。此项工作政策性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因此,在对人员身份和教龄认定时,要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审核和公示程序,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要取消其享受待遇的资格,并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规范中小学校用人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中小学校用人举报和督查机制。今后,任何学校不得再以任何理由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发现使用的,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校长的责任,并给予纪律处分。
省 教 育 厅 省 财 政 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第二篇: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
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
补助的实施方案
省政府制定了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决定为不在岗的2、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教龄补助从2012年1月1日。
经研究,为我市不在岗的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放范围
二、执行标准
教龄补助标准为每个教龄每月20元,任教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龄补贴标准。
三、执行时间
教龄补助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基础养老金发放时间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
四、实施步骤
我市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工作分6个阶段实施:
五、认证依据
坚持以县(市、区)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和物证为主、组织调查为辅、人证为参考的身份和教龄认证原则。
对于经多方查找确实没有物证,或物证不充分的,采取组织查证的方式进行认定。查证对象应在3人以上,应为在所需要证明年份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现仍为本县公职人员的领导、同事、学生等(不含亲属)。
六、人员身份和教龄的认定程序:
(一)个人向乡镇认定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
(二)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审核实
(三)县(市、区)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四)审核结果在乡、村、校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
(五)填写补助审批表
(六)县(市、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批准的名单发放教龄补助。
七、发放办法
八、资金来源
发放教龄补助所需资金,省财政直管县按照省、县5:5的比例分担;非财政直管县及市辖区按照省、设区市、县(区、开发区)2.5:2.5:5的比例分担。
九、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明确责任分工。
(三)搞好政策宣传。
(四)严格工作纪律。
(五)规范中小学校用人行为。
第三篇:河北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
河北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18:10 河北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
针对农村原民办、代课老师晚年收入来源没有保障,生活比较困难的实际,作为河北首个试点城市,秦皇岛正式启动相关方案,将在2011年12月21日至31日首次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使他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秦皇岛市共有离岗的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一万余人。按河北省政府要求,发放养老补助所需资金,省财政直管县按照省、县5∶5的比例分担;非直管县按照省、设区市、县2.5∶2.5∶5的比例分担。
秦皇岛规定,凡年满60周岁、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含3年)以上、离开教师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目前仍是农村户籍的原民办、代课教师,达到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享受养老补助。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清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此次养老补助。
该执行标准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工龄补助的办法发放养老补助。基础养老金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工龄补助按每个工龄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由所在县(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
据悉,从今年1月1日起,这项惠民举措将在河北省全面推开。关于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及任教年限认定办法的指导意见
为妥善做好我县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工作,根据秦政[2011]204号、昌政[2011]8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的身份和任教年限的认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放范围
凡年满60周岁、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含3年)以上,离开教师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目前仍为农村户籍的原民办、代课教师。符合上述规定的人员达到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享受养老补助。
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清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此次养老补助。
二、审核认定办法 有下列条件之一,可作为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及从教年限认定的依据: 1.县教育局保存的原民办、代课教师花名册等相关资料。2.县档案部门保存的能反映其原民办、代课教师工作简历等资料。
3.原任教学校及其乡镇或主管部门保存的能反映原民办、代课教师的有效信息资料,如民办教师证书(代课教师证书)、教师任用通知书、聘书、资格证书、师生合影、工资(工分)或补贴津贴表、分工表、考勤考核表、教育教学有关的个人荣誉证书及其他学校工作档案资料等。
4.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的人员,需提供同期原任教学校或其主管部门3人以上的证词(证明人须是所任教学校的原任领导、同事及现在有公职的原所教学生),并经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调查核实,公示无异议后,报县认定工作小组审核确定。
三、审核认定程序
1.个人申请。提交个人申请,填写《昌黎县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资格认定表》(一式三份),并提交如下材料:
(1)个人书面申请(经本人签字、按手印)
申请中需写明申请人姓名、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家庭住址、户口类别等基本情况;何时在何校任教,任教何年级、何学科,校长是谁,同事是谁(分、分学校注明);什么时间,什么原因离开教学岗位,自离开教学岗位至今是否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申请人的联系方式及住址。个人申请须经所在村初步审核同意并加盖公章。(2)身份证复印件。
(3)户籍证明(证明是否农村户籍)。
(4)原始凭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原始凭证需提供原件、复印件;相关证明人出具的证明材料要说明被证明人任教学校、起止时间、任教科目等情况,同时要注明证明人的详细住址及联系方式)。
(5)由村委会出具没有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清退的有效证明。
2.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进行登记、初审核实。
乡镇认定工作小组对原民办、代课教师进行登记,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建立个人档案。对材料不完整的要联系本人补齐材料;对不能提供有效原始材料的人员要由专人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可采取查阅资料、走访证人(核实书面证词)等办法;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所有证明、证据材料复印件必须有提供单位的公章和核查经办人签字;跨县任教人员原则上还应提供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
3、初审公示。公示期为7天。乡镇认定工作小组将初审认定结果在乡、村、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有异议的,按照“被举报人举证”的原则,凡本人对公示信息有异议的,由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其他人员公示信息有异议的,由被举报人补充证明材料。
然后由乡镇认定工作小组对被举报的人员进行查证核实,并将查证核实的信息再次进行公示。对公示仍有异议的,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举报人提供证明材料,报县认定工作小组进行查证核实。
公示无异议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在个人公示信息上签字后,乡镇工作小组将辖区的原民办、代课教师的相关信息初审合格后,汇总上报县认定工作小组。4.县专项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审核认定。县专项认定工作小组对各乡镇报送的初审材料进行复核,并受理举报问题的调查处理。复核结果反馈到各乡镇,再次在乡镇、村、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无异议后,汇总报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
5.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审核结果确定符合发放养老补助条件人员名单。县教育局将经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后的人员信息进行存档、上报。6.发放名单报市教育局、财政和人事部门核准,并报省教育、财政和人事部门备案。备案后将备案名单再次在乡镇、村、校进行公布。
三、其它相关问题
1、年满60周岁时间截止至2011年10月31日。
2、任教时间有间断的可以累计,任教年限一律按照周年计算,累加后尾数不足一周年的按一年计算。
3、如发现上级档案中有涉及申请人的相反证据时,证明申请人所述经历不实,可直接认定申报人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申报资格。被取证对象协助申报人弄虚作假的,按相应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及有关国家规定处理。
4、组建档案。物证原件、复印件,调查取证原件复印件要按年份排序,加盖本级或上级行政公章,主要审核负责人签字。外加封面组档装订,和其他申报表格材料一起,每人一个档案袋。
第四篇:灵寿县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实施方案
灵寿县人民政府
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
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冀政办函[2012]37号)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石政办函[2012]66号)的通知精神,积极关注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研究,为我县不在岗的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放范围
凡现为灵寿县户籍、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含3年)以上、离开教师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的原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符合上述条件人员达到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享受教龄补助。
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教龄补助。
二、执行标准
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教龄补助的办法发给养老补助。基础养老金标准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教龄补助标准为每个教龄每月20元,任教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三、执行时间
教龄补助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四、审核认定办法及程序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东刚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白东风、主管副县长马瑰欣、政协副主席傅士君任副组长,教育、人社、财政、监察、信访、公安、档案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灵寿县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局局长马进伟兼任。各乡(镇)也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县、乡两级认定机构,明确工作纪律和职责,组织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二)认定程序
坚持以乡(镇)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和物证为主、组织调查为辅、人证为参考的身份和教龄认证原则。
1、个人申报
原民办代课教师到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认定机构对本人民办、代课教师的身份和教龄认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原始证据材料。
2、乡(镇)初审,公示
乡(镇)认定机构对个人申请及所报材料进行初审认定后报乡镇 “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在
乡、村、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认定机构复审。
3、县级复审,公示
县认定机构对各乡镇上报的个人申请和相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复审,将复审结果再次在县、乡、村、校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发放教龄补助的名单。
4、上报、发放
发放教龄补助名单报市教育、财政、人事部门核准,并在省相关部门备案,进行全县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首次发放工作。
因政策性迁移或结婚等原因户口迁到外县(区)的符合条件人员,在户口所在地申报,由户口所在地受理机关向原任教县认定机构发出正式认定申请函。任教学校所在县对申请人认定并公示后将认定表与相关认定材料(档案)一同反馈给户籍所在地县级认定工作办公室。
五、发放办法
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人员的教龄补助由所在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
六、资金来源
发放教龄补助所需资金,省财政直管县按照省、县5﹕5的比例分担。
七、工作安排
1、准备阶段(12月3日—12月4日)
成立“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乡(镇)专项工作领导
小组”和县、乡两级认定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认定办法指导意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县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工作,对各乡(镇)成立的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培训。
2、宣传发动阶段(12月5日—12月8日)
通过适当的宣传使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申报认定工作及时顺利进行。
3、个人申报阶段(12月9日—12月16日)
4、乡(镇)初审确认、公示阶段(12月17日—12月30日)
5、县认定机构认定、公示阶段(12月31日—13年1月10日)
6、上报、发放阶段(13年1月15日前)
八、相关要求
1、明确责任分工。“县认定工作领导办公室”负责协助“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政策规定做好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认定结果,负责教龄补助发放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和保障工作;信访、政法、公安、纪检监察和档案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教龄补助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强化政策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适当宣传方式加强对此项工作重大意义、基本政策、办理程序及时间要求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把好事办好,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都能享受教龄补助,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同时注意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
3、任教有间断的在教龄计算时要将每段任教不满一年的时间按满月累计计算,计算后不满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
4、在认定的全过程中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5、严肃工作纪律。此项工作政策性强、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人数多,因此在身份、教龄审查认定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严格认定程序和标准,做好工作记录和相关档案资料的保存和管理,以便日后查阅。严明工作纪律,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当事人享受待遇的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按党、政纪有关规定处理。附件:
1、灵寿县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2、河北省农村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表
3、河北省农村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
审批表
4、河北省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发放情况汇总表
5、灵寿县关于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及教龄认定办法的指导意见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发布单位】80306
【发布文号】冀政办[1984]56号 【发布日期】1984-05-24 【生效日期】1984-05-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冀政办〔1984〕56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奖励办法(试行)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
为表彰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条例精神,特制定如下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分级奖励
科学技术奖励分为:省级奖;地、市及厅、局级奖;县级及基层奖。
受奖项目不得重复发放奖金。如经上一级评定,提高了奖励等级及奖励金额的,其奖金只支付差额。
第二条 第二条 奖励范围
省级奖励,应具有省以上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成绩突出的项目。
(一)科学技术成果奖
(1)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
(2)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或综合性的攻关项目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或其中某一课题的科技成果。
(3)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中取得新的科技成果。
(4)在技术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有发展、有创新的科技成果。
(5)为阐明自然现象、特性、规律而取得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一定学术价值的科学理论成果。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1)在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中有显著成绩,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2)在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引进省外、国外技术中,做出显著成绩,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3)在重大工程建设、设备制造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显著成绩,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4)标准、计量等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显著作用者。
(三)科学技术管理奖
各级科委及经济、生产、医药卫生、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和管理干部,在科学技术管理工作上做出优异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者。
(四)科学技术情报奖
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重点的、已发挥重大作用的科技情报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第三条 奖励对象
(一)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专业管理部门,基层生产组织,不论集体或个人,凡取得的科技成果或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情报、科学技术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符合本办法规定授奖条件的,均可申报奖励。
(二)省外单位承担我省科研项目,或参加我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均可参加我省评选或授奖。
(三)省级科技成果奖,授予省科委发布的成果公报中符合授奖条件的项目。没有列入公报的须先履行成果登记手续。
第四条 第四条 奖励等级标准
(一)科学技术成果奖
根据成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术价值以及取得成果的难易程度等条件,综合分析评价。
技术性成果需经过一年以上生产(或使用),证明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者方可请奖。
一等奖:在科学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者。
二等奖:在科学技术上有较大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效益突出者。
三等奖:在科学技术上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者。
四等奖:在科学技术上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有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者。
有创见性的理论成果,在国际或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者,根据其学术价值和水平高低,分别说评定一、二、三、四等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主要依据技术进步因素和经济效益大小评定。
工业项目标准:
一等奖:技术进步因素占本单位净增效益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单位人均税利超过全国同行业平均值者。
二等奖:技术进步因素占本单位净增效益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单位人均税利超过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省。
三等奖:技术进步因素占本单位净增效益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单位人均税利超过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者。
农业、卫生环保、标准、计量等方面的项目,不能用上述条件衡量的,可参照上述原则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
(三)科学技术情报奖
科技情报授奖条件,主要是取得的经济效益或工作效果。
一等奖:对全省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或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攻关等起到重大作用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者;对全省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者。
二等奖:对某一部门、行业、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或重点科技项目的决策、攻关等起到重大作用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者;对某一部门、行业、地区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者。
三等奖:对某一部门、行业、地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或重点科技项目的决策、攻关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较大作用者;对某一部门、行业、地区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起到较大作用者。
(四)科学技术管理奖
一等奖:在科学技术管理工作中具有重大创见,对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或在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政策研究、成果推广、器材供应、智力开发、人才使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者。
二等奖:对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管理成绩卓著的;或在科技政策研究、成果推广、器材供应、人才管理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三等奖:在组织协调科技攻关、技术转移、成果推广、科技政策研究、器材供应、人才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者。
第五条 第五条 申报程序
(一)申报奖励须报送以下材料:
(1)科学技术成果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一式三份);成果鉴定证书或科学技术进步评议报告;有关技术资料,包括试验总结或推广应用总结、研制报告、测试报告、使用报告和必要的图表;使用单位的评价意见书及经济效益核算材料。
(2)科学技术进步奖:依靠技术进步的总结报告及有关数据。
(3)科学技术情报奖:科学技术情报成果资料和主要附件;采用单位的评价意见书。
(4)科学技术管理奖:科学技术管理工作报告,项目或课题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管理工作的评价意见书。
申请奖励单位的主管部门负有技术审查、处理纠纷的责任。
(二)请奖单位按隶属关系分别报送地、市科委和省直主管厅局进行初审。对符合本办法授奖条件的,吸收同行专家评议,提出初审意见及授奖等级建议报省科委。经评选委员会评选,省科委审查批准后授奖。
(三)申报和评选奖励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得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获奖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如有争议可向授奖部门提出意见,逾期无争议者,即行授奖。
第六条 第六条 奖励方法
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获奖者的成果或事迹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奖金分别在地方财政经费、事业费、集中的事业收入、利润留成等方面列支。
(一)科技成果奖
分别授予奖状、奖杯、奖章、证书(主研人员)和奖金。
一等奖:奖金二千元;
二等奖:奖金一千元;
三等奖:奖金五百元;
四等奖:奖金三百元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单位授予奖杯,个人授予奖励证书、奖金一千元;
二等奖:单位授予奖状,个人授予奖励证书、奖金五百元;
三等奖:单位授予奖状,个人授予奖励证书、奖金三百元。
科学技术情报奖和科学技术管理奖的奖励办法同于科学技术进步奖。为鼓励省外来我省进行技术协作,凡属授奖项目主研单位者,给其增发奖金百分之三十。
(三)对取得特别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在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情报、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者,除获得上述奖励外,经省政府批准,还可给予晋级奖。
第七条 第七条 奖励证书和奖金分配
奖励证书发给主研人员。每个授奖项目一般只发一至三人。
奖金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授奖项目主要完成者所得奖金一般为全部金额的百分之七十。
第八条 第八条 科技奖励可随时申报,分批或单独授奖。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 第十条 附则
各地、市、县,省直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可参照本办法,相应制定自己的奖励办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