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术沙龙活动新闻稿.docx
“ 学术沙龙——****教授专场”在****举行
9月26日下午,“学术沙龙——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关键环节”在四教报告厅举行,各学院研究生同学积极参加。
***教授毕业于*****,是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历任****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负责和承担了近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授课。
****针对研究生同学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解了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内容涉及研究生的规划、研究生如何做好科研,并且从科研学习中提炼出高水平论文、研究生学习的思维方式、研究生深造等问题。
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研究生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并且用“张新申”、“Russell”、“李松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事迹说明了研究生应如何正确地选择课题。
同时,****还指出了查阅文献以及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应该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刘教授认为,文献综述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写好文献综述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
在演讲过程中,****多次同现场研究生同学进行互动,现场气氛极为活跃,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第二篇:学术沙龙新闻稿原版
为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交流,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创造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机会,机械与车辆学院研究生会近期举办了以座谈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术沙龙“下午茶”系列活动。
2014年9月25日在车辆实验楼5楼会议室举办了学术沙龙下午茶活动。本次沙龙邀请了2012级博士彭剑坤(电车实验室)和2013级硕士潘登(电车实验室)为大家做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由机械与车辆学院熊瑞老师担任指导嘉宾为两位同学的报告作出总结和补充。
彭剑坤同学做了关于《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城市公交道路循环工况构建》的学术报告,让同学们学习了到构建城市典型工况对开发控制器策略及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彭博士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如何从工程问题中凝练理论创新点的思路,以及撰写SCI论文的心得和体会。
潘登同学做了《基于工况识别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的学术报告,和大家分享了如何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模式识别。
最后,机械与车辆学院熊瑞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做了点评,并对两位同学课题的思路规划进行了科学指导。随着熊老师的点评,沙龙的交流讨论环节开始,大家针对报告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控制策略开发以及写作思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至此,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完美落幕,同学们一致觉得学术沙龙非常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进行学科交叉,和学术思路的碰撞。创造了大家分享和展示学术魅力的舞台,提升了研究生对科研的热情。
第三篇: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发言稿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发言稿
恩平市第一中学 杨应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青年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对于学校举行这沙龙活动,我表示感谢。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年青老师相互认识了解的好机会。虽然有领导在这里,但我还是实话实说,在坐的各位我还有认不出的。此外,我们在这里可以谈谈教学,谈谈怎么对付一些调皮的学生,谈谈饭堂的饭菜,谈谈星期六日去哪里玩,谈谈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可以找谁帮忙。我们现在就是缺少类似的活动,希望能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的相互了解及团结合作。
教学上的事情,小游讲得非常好了。相比之下,我就自愧不如,很多刚毕业出来的老师刚走上讲台一学期就拿了的优秀奖。其它老师也都从一个毕业生转变成一个能担当重任的老师。本不想谈教学,如果真的要谈,我想谈两点。第一,课堂有效性与练习有效性紧密相关。第二,多向老教师学习。
此外,我还想借此机会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栽培。想想自己刚毕业那会,毛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可学校还是把班主任这重要工作交给我。由于方法不对,高一那年我班在班风评比中有两次打了星号。但学校并没有把我撤下来,而是继续让我带上高二,然后又带上高三。我之所以讲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领导是信任我们的。领导把这么好的机会提供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好好干、努力干!
谢谢大家。
第四篇: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方案
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方案
为创建和谐校园,繁荣校园学术氛围,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展示研究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启迪智慧、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学术氛围,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科研意识并重的高素质人才,经研究决定,在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中开展首届“知行轩”学术沙龙活动。
一、活动宗旨
开阔视野 交流思想 启迪智慧 激励创新
二、活动口号
“百家争鸣,知行合一”
三、活动对象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四、活动内容
学术沙龙活动以不同专业研究领域分组进行,各小组可采取学术报告或学术辩论任一形式。现根据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相关研究领域,分为以下四组:①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②外国语言文学;③外语教学法与心理语言学;④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学术报告: 1.二至三名主讲人
2.准备好纸质主讲内容提纲,并建议采用ppt形式进行过程展示。
3.每名主讲人报告时间为25分钟左右,互动提问15分钟左右,每场报告聘请一到两位相关领域的硕导进行现场点评,并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二)“学术辩论”
1.重在扩展主题的多方思维角度,准备好纸质辩论内容提纲,并建议采用ppt形式进行过程展示。
2.团队报名,2-6人,自组辩论方阵,以2-3方辩论赛形式为依托。若组两方,分为红、白对阵;若组三方,分为红、白、黑对阵。每方最多为2人。
3.辩论分四阶段:
①派一名总代表介绍本次学术辩论主题(5分钟)
②各方介绍辩论观点(按红、白、黑顺序发言,每方2分钟)③辩论阶段(按白、黑、红顺序发言,每方10分钟)④总结陈词(按黑、红、白顺序发言,每方5分钟)
4.互动提问15分钟左右,每场报告聘请一到两位相关领域的硕导进行现场点评,一起互动,并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五、活动时间:
1、动员期:5月10日-5月15日
由研究生各年级班长负责召开各学生班动员会议,应高度重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在广大研究生中积极宣传,认真动员、组织研究生报名参加。
2、各研讨小组优秀学术报告人(团队)选拔期:5月15日—5月20日
各小组应积极准备,在导师指导下科学定题,指定研讨小组负责人、主持人,并着手准备讲演等相关材料。
3、报告征集、审核期:5月20日—5月30日
请学院导师委员会审核,根据审核情况,安排参加学术沙龙报告会。
各小组负责人将推荐的学术报告人(团队)报名表、相关材料汇总后送各年级班长,以便备档。要求送交的材料(纸质档、电子档各一份)有:①报名表;②报告内容提纲;③报告完整内容(包括ppt在内)。
4、学术沙龙开讲期:6月4日
为使“知行轩”学术沙龙活动逐渐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品牌化,争取每学期举办两次。
六、活动地点: 外国语学院三楼会议室
七、奖励形式:
1、评选本届“研究生学术之星”,由学院颁发证书;
2、对参加者提供一定活动资助,优秀论文推荐发表;
3、对参与者情况、材料等备份存档,并以此计入研究生学术活动学分。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年5月6日
第五篇:学术沙龙主持稿
尊敬的孙教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2014级硕士研究生“景德论坛·学术沙龙活动”。今天,来自14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们济济一堂,将以“从人本思想到法治国家建设”为主题,阐述观点,畅所欲言。
首先,我们非常荣幸可以邀请到我院孙建娥教授担任我们此次沙龙活动的指导老师,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孙老师的到来。本次学术沙龙以“发扬以人为本,推进法治建设”为口号,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关注身边的热点时事,通过多位主讲人精心准备的发言,以及专家老师的点评与思考,闪烁学术的魅力,激荡创新的火花,从而增加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我们的友谊。
我们的活动宗旨是:尊重他人、尊重观点、畅所欲言、协同创新。所以在沙龙开始前请各位同学,把手机调到关机或者是静音状态,在同学们的发言过程中,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把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保留到提问以及自由发言时间。谢谢大家的配合。本次活动将按以下流程进行:
1.首先由嘉宾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讲解。
2.每位主讲人分别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3.嘉宾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扩展思路。4.与会同学和嘉宾进一步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5.总结、结束本次的沙龙活动。
下面学术沙龙活动正式开始,大家掌声有请孙建娥教授,为本次沙龙开篇点题。感谢孙教授本次沙龙主题的分析与思考。孙老师的发言相信也为大家的交流打开了思路。那么下面就请我们此次活动的五位主讲人一一登台,为我们阐述他们对于本次沙龙主题的理解。首先有请周洪同学上台发言。
交流环节,同学提问,主讲人回答。宁丹萍 雷帆 杨宇飞 董飞
感谢五位同学的对于我们此次主题所做的精心准备与阐述,也相信同学们在他们的发言与回答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本次活动是我们14级同学入学以来进行的首次学术沙龙活动,这五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为我们今后的学术交流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五位同学发言之后,有请指导老师孙教授为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并且在孙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关于活动主题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
敬爱的孙教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充满学术氛围,充满思想碰撞火花的交流与讨论中,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也进行到了尾声。关于本次沙龙的主题“从人本思想到法治国家建设”,我相信经过了五位同学的发言,尤其是经过了孙教授为我们所做的点评与总结,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回想自己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依然感觉到意犹未尽的。不过也正是知识与思考的无限性,才让我们感受到学术思考的无穷魅力。最后,让我们所有的同学,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孙老师对我们同学们的关心,关爱。也同时感谢我们五位主讲同学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发言,还要感谢为此次沙龙活动作出努力的策划、工作人员,他们是周洪,刘艳,刘树阳,胡安邦,兰亭序,杨甜,周嘉懿,殴擎宇,李艳丽,贾亮亮。最后感谢同学们的光临。我宣布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用掌声欢送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