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

时间:2019-05-12 15:4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

第一篇: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

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2014年度)

根据《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皖教高〔2011〕5号)文件通知,我校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获得省级立项建设,建设周期五年,2014年是中心建设的第三年。根据项目任务书确立的建设目标,依托滁州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本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开展2014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2014年8-10月,采取脱产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与在线学习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对来自我校以及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75名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熟悉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要求,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尊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

二、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

1.对2013年新入职的73名青年教师及其导师进行考核。通过组织同行专家(不少于4人)对被指导的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对其教学能力、科研潜力、工作态度等实际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考核,以及对导师的指导计划、原始听课和评课记录等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认定2013年新入职的73名青年教师及其导师考核合格。

2.为2014年新进教师配备了导师。根据《滁州学院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院人〔2013〕21号)和《滁州学院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办法》(院人〔2012〕19号)等文件精神,为2014年进校的66名青年教师(含1名校内转岗)配备了指导教师,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组织开展2014年“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

按照《滁州学院“双能型”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院人〔2012〕21号)文件规定,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认定了50名“双能型”教师,不断提升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成功举办2014年暑期青年教师培训班

1.举办了2014年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青年教师培训班 2014年7月14日-7月19日,采用集中讨论、专题报告、专题实验课、教学示范、专题研讨沙龙等多种方式,对来自安徽大学、宿州学院、池州学院、铜陵学院等9所省内应用型高校和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共计14名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从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GIS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了GIS专业青年骨干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广了我校GIS的办学经验,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

2.举办了安徽省应用型高校物联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班

2014年8月10日-8月17日,举办了安徽省应用型高校物联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班,来自安徽省1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和滁州学院物联网专业共计30名教师参加了为期8天的学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着MOOCs教学、物联网相关课程开设、物联网实验室建设、农业物联网项目设计、智能家居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此外,还邀请了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所物联网研究与应用方面的15位知名专家作了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滁州学院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升了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更增进了我校与省内外相关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五、定期举办“教学论坛”和“教学沙龙”

邀请宋德如教授等教学名师开设“教学论坛”,面对面为广大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举办了2期“教学沙龙”活动,采取由主讲嘉宾进行主题发言后进行讨论的形式开展,分享优秀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搭建广大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六、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为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教师爱岗敬业,重视教学工作,提升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2014年5月-6月举办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评选出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7名,竞赛组织奖2名。

七、采取项目立项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

为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目标,立项建设了“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型高校MOOCs课程共建共享”等6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项目,每个项目资助建设经费0.5万元。此外,“GIS专业骨干教师《GIS基础应用技能》教学能力培训”项目立项为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建设,获得联盟资助建设经费1万元。

经过三年的建设,该项目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依托该项目成立了滁州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了组织机构、运行场地和工作职责,开展相关业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出台了《滁州学院“双能型”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滁州学院加强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暂行办法》、《滁州学院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并依据这些文件开展了相关工作,实现了制度引领与实践推进相结合;通过定期举办教学论坛和教学沙龙,为广大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满足教师能力发展的实验实训项目设置不多;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专业成长的系列课题研究不够,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各类有针对性的项目有待进一步开发并组织实施等。因此,2015年本中心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2015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开展暑期青年教师培训班,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

二、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相关工作。对2014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及其导师进行考核,并为2015年新进教师配备导师,充分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继续开展“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组织开展2015年度“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提升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定期举办“教学论坛”和“教学沙龙”。2015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每单月举办1场“教学论坛”,主要邀请教学名师、教育专家介绍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发展趋势,全年计划举办5场;每双月举办1期教学沙龙,为广大教师搭建教学交流、学习的平台,全年计划举办5期。

五、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研究项目。分为名师工作室项目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项目。名师工作室项目主要是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与传帮带作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2015年计划立项3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资助2万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项目主要是设置教师能力发展的实验实训项目以及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专业成长项目,2015年计划立项10项,每项资助5000元。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评比活动。除了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外,还将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优秀课件竞赛、微课教学竞赛、网络课程评比等活动,展示教师风采、激发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第二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的提升。为此现拟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习内容是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体会。

2、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

学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

总结之中。

2、坚持集体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一周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定人员。内容是课标的学习、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中心对教研过程要进行及时的检查。

3、组织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及时组织反思和交流。

三、继续进行师徒结对,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

四、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选,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评课活动。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15节以上。

五、组织申报校本课程,确立其内容及方向。

六、请付教授知道英语教学,确立英语课型。篇二:教师发展部2013-2014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教师发展部工作计划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部立足校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这一总体思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紧密围绕 “科研兴校”这一工作重点,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工作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工作重点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借助“教师讲坛”、“好学深思”等交流、汇报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省、市级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求真求实,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动我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发展。4.加强常态科研的力度,切实开展“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5.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增强职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拓展学科视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推动教师理论学习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观念的转变

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1.继续开展“教师讲坛”活动。

我们将邀请我校各部门领导以及教科研工作做的特别出色的教师代表走上讲坛,向全体教师传授他们的先进经验,共同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知识。本学期将由张怀玉、陈太中、李小飞、黄松华四位老师向全体老师就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传授经验,普及专业化知识。2.继续开展“好学深思”学习活动。

我们将成立编辑队伍,在每月下旬编辑“好学深思”学习活动材料。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阅读每期学习材料,完成材料后“学习心得”。可以写阅读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材料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心得感悟,每期一篇,每篇不少于500字。由评委评选出每期的优秀心得,并及时公布优秀名单,在期末教科研积分上有相应加分。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倡导读名著、读经典,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本活动具体见后面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节安排,本部门将在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计入教师教科研积分。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二)深化、细化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学期初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时,课题组要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两个省级、四个市级共六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师发展部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本部门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 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课题研究的亮点。

继续推行教科研例会制度。每个课题每月进行一次例会(具体安排见行事历),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论文、随笔交流、读书心得教研等为例会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本部门将定期召开子课题进展交流会。各课题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课题管理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课题组内部的分工与预期成果。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过程性资料积累以提高研究效益。2.做好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会议记录本,要准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每人写好一篇个案分析或过程小结,学期末上交。同时要求课题组长及时记录,及时总结,提高会议记录本记录的准确性,并以此作为期末教科研考核的依据之一(由课题组长记录分析、小结上交情况)。课题组长记录课题组工作时应该要详细具体。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教学结合。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教学演练场、组内汇报公开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要将自己承担的演练场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4.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各位课题组长在学期末将本课题组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内成员研究小结(或个案分析)、会议记录、研究成果(获奖证书、发表文章杂志复印件)等材料上交到教师发展部,作为学期末先进课题组评选材料。

(三)构建有效平台,转化研究成果,促进交流推广。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等教科研成果上传展示出来。学校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并进行投稿登记,力争多出成绩。学校根据制定的教科研奖励条例,及时奖励。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参加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通过参加“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课堂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师反思、总结和提炼的能力。3.结合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市教研室论文、教案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设计等征文评比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每位教师本学期认真撰写好一篇论文,一篇教案设计,参加学期末的论文、教案评比活动。

(四)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1.“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组织的课题、公开课、教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2.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学技能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引领教师善于观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3.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

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推进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粉笔字”、“钢笔字”比赛。粉笔字在每次年级组会议前10分钟练习,在第5周集中展示。钢笔字在学期初发下字帖,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在13周上交一份钢笔字作品(同时上交字帖)。教师发展部将及时做好评审工作。

(五)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每位老师针对自己的特点按照下列四个方面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1.读书活动。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包括一本必读书目以及一本选读书目。在学期末写一份本学期的读书小结上交。2.公开教学。

在本学期争取上一节演练场课或组内公开课。通过公开教学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3.课题研究。

参加学校一项课题研究,并以此为抓手,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4.论文发表、获奖。

在本学期认真完成一篇论文或教学设计,争取发表或者在比赛中获奖。

以上四方面要求学期末将由我们教师发展部逐项核对、考核,并计入教科研积分。篇三:福建江夏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4年工作计划

福建江夏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4年工作计划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2013-2017年)》(闽教人?2013?105号)文件精神和学校工作要点,秉承“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己任,努力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做出应有贡献。本的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

本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程灵教授、学校督导组等校内外专家将深入各二级学院(部),面对各学院(部)的广大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向一线教师详细阐述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专业调整优化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等,使广大教师领会学校的内涵建设,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并自觉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二、举行不同类别教学比赛和评比活动 1.中心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经验,争创教学先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拟于4月—5月举行首届“优秀教案”评选活动。2.中心为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展示优秀教师教学风采,拟于4月—5月举办首届“微课教学”比赛。

三、实施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1.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指导活动。10月—11月,中心组织检查组,全面检查二级学院(部)对新进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培训工作,督查二级学院(部)对新进教师的规章制度、教学规范、教学技能等进行系统培训。对检查组认定课堂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的新进教师,学校要求二级学院(部)对其实行减课或停课处理,并进一步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促进帮助新进教师适应岗位工作。2.开展教学反思与诊断活动。10月—11月,中心组织专人进入新进教师课堂,真实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新进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及

时进行教学反思;召开专题课堂教学诊断研讨会,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评议专家对新进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研讨,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新进教师的快速成长。3.中心鼓励教师申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潜能;推荐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参与省级青年教师科研计划项目。

四、举办专题教学讲座与培训

为解决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本将邀请校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3~5场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动力,促进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五、举办教师教学沙龙活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开展“我与优秀教师面对面”教学沙龙系列活动,各相关学院(部)负责承办,中心选派专家和学校督导组参加活动,并对沙龙进行指导与监督。通过与新进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和新进教师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分享优秀教师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各学院(部)应将沙龙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上报中心,中心鼓励学校相近学院、专业的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六、指导和督促二级学院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工作 1.实施教育厅关于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中的青年教师访问学者项目,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具有竞争力的“985”、“211”高校、重点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研究1年,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2.为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中心将分期分批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进修。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派若干优秀教师赴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全脱产进修。3.督促二级学院(部)制定新进教师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方案,不定期指导、检查二级学院(部)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并

结合工作实际,向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各相关二级学院(部)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意识,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教风,使全校教学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中心指导和督促各学院(部)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组织近3年新进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并将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讨论记录、学习总结等资料建档存查,作为学院(部)和教师考评的依据之一。篇四:教师发展中心2012-2013工作总结

时庄街道中学2012-2013学教师发展工作总结 本学年以来,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较好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积极推行 “发展教师,成长教师”的科学机制建设,积极创设“教师共同成长”团队实践平台,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制定教师发展长远规划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实行人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长远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方案》,构建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以“名师培养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发挥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我校把济宁市杏坛名师——孔晓菁老师聘为学校首席教师,把济宁市优秀班主任---颜梅老师聘为学校首席班主任,成立了以曲阜市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加强名师对全校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围绕新课标进行学习、研讨、考试

学校确定3月份为新课标学习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考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掀起了一轮“学课标、考课标、用课标”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潮。

通过测试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把握与应用。考卷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案例论述题,从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特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新课程标准变动情况诸方面,全方位对教师学习与实践情况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全面把握新课标精髓的能力。

3、积极开展教师六艺展风采活动和加强教学通识培训学习 为展示教师个人风采,锻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学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开展了教师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展示大赛、优秀备课展等活动。各项活动有计划、有效果,资料详实。

另外,除了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理念学习上,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容,提高中小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进程。

4、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

①开学以来,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到中医药学校参加高效课堂研讨会,先后组织教师100余人次到济宁、泗水、金乡、滕州、宁阳等周边县市参加教学研讨会及1751片区活动,进行观摩学习,以获取先进的课改及考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组织老师参加在杏坛中学、实验中学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在曲阜市各校举办的教研员大讲堂活动,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各项省市级培训报名工作

①按照《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及中心中学的指示要求,对我校教师信息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的教师信息的补充采集和修订工作,补充新增或遗漏的教师信息,修订有错误的教师信息并填写变动教师信息表,同时上报中小学暑期远程研修报名单。

②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全市第三期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的通知》,按照名额收集信息并缴费。

③统计教师参加普通话考试报名工作,进行填写报名模板、照片采集并上报教研室。

④组织2013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报名工作。

⑤组织“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报名工作及信息统计。⑥组织关于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参训人员信息确认的工作落实。

6、进行小组建设调研,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从所交材料及本学年小组建设实地查看:我校小组建设基本成型,整体小组建设思路清晰、方法明确,设立“你追我赶争上游”的个人军衔等级制,同时实行“军师旅团营”的小组集体等级评价。在过程性记录中有专门设置的级部统一的班级日志和学习小组记录评价表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组内排名,级部有统一的小组加分方案,突出表现在各科优秀加分、级部进步加分、级部总分名次加分、单科状元加分,所交材料能体现出这学期的内容,而且对于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成员进行了表彰,这学期七年级组织了部分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组员进行了外出爬九龙山、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这些都能对小组建设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7、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本学年,围绕学校提供的推荐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郑立平《优秀教师成才之路》),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明确读书内容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开辟读书论坛,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利用校园网,让教师在网上交流读书体会;鼓励教师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这些都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8、进行档案材料整理,较好的迎接了济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把正确的理念融入团队管理,要爱护、尊重、依靠广大教师,设置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重视团队温

暖、正确引导和激励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用多元化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2、小学部虽然已建立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能通过小组进行帮扶,有学困生辅导成绩跟踪,但是,由于缺乏过程性材料,小组建设尚不成规模,小组文化建设氛围有待加强,学习小组评价有待完善,这是下学期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组建设的引领及指导工作,利用质量监控手段,促进科学评价的研究,引领新课程向科学、高效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3、围绕打造各各学科教学科研领军人物、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通识培训制定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篇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规划(2013-2016)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规划(2013年-2016年)

一、中心规划 1.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医药类教师发展培训服务体系。基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使命,中心将对未来教师(研究生助教)、新入职教师、职业早期的教师、职业中期的教师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实施分期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对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对新入职教学系主任、教学秘书开展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中心将开办各种高层次高水平教学建设和改革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2.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平台,建立科研潜质向教学能力的转化机制。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吸引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教师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推动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研潜质向实际教学能力转化。中心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密切联系教育技术部门同教师的合作,就教学和课程设计为教师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中心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包括“精品课程”、“精品网络教材”、“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彩一课”等一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把师资队伍中的智力储备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育。3.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建立医药专科教学质量自我评估的预警机制。中心将在前期有效开展教学质量自我评估为基础,进一步研制监测医药专科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以及与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项,通过采 集、挖掘、分析医药专科教学运行状态数据,揭示医药专科教学运行的基本状态,诊断医药专科教学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咨询报告,以期有针对性地诊断各医药专科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4.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建立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发展研究数据库。中心将依托“云南省高等学校熊金成名师工作室”、“卫生职业考试基地”、“202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组织建立的有关医药专科高等教育调查与统计资料的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数据库。基于大规模调查的“云南省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发展研究数据库”的最终分析成果,报送相关教学主管部门,以期对制定我校新形势下的医药类教师发展规划、体制构建、管理规范、实施项目、激励机制、评估体系等提供咨询。5.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桥梁,建立“地区医药类高校师资交流培训基地”。中心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桥梁,积极与各类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讲学访问、高层研讨、教师进修培训等项目,不断促进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技能等方面的沟通。中心将与全国一流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地区内外优质资源,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展深入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二、建设计划 1.在岗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本计划将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管理经验,为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以及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培训服务。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人员提供包括教师课堂学术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例如新生研讨课、有效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或基于问题的学习、临床教学或实验教学、基于课堂讨论或辩论的课堂控制、非正式学习、讲座教学、大班上课策略)、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有效性评价、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期中考试检查、课堂教学小测、教学档案或课堂档案等)、学生的学习评价(考试、测试、学生成绩评价、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在线教学、教学学习原则和教学风格(学习风格、教学和学习原则、学习技能、教学风格)、多元文化和多样化教学等多维多层面的教学培训服务。2.未来教师(研究生助教)教学能力培训计划。本计划旨在积极培养后备的教师队伍,使研究生助教具备未来的教学能力。中心将协同研究生院设立研究生助理培训项目,帮助研究生为未来职业作好准备。项目将让研究生了解各种环境中教师角色和责任的所有知识,将重视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前植入到未来教师心中。中心将每年举行多个助教培训计划,为研究生助教积累未来教师培训经历,培训重点内容包括如何转变角色、如何准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如何引导课堂讨论、如何带实验、如何安排考试和学业成绩评定、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要求,以提高研究生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中心系统培训的学生将获得中心和研究生院共同颁发的教师证书,证明研究生助教参加了大学教师层次的专业培训,该证书将有助于研究生就业和应聘。3.教师教学咨询服务计划。本计划将针对不同学科的新教师提供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氛围、教学技术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咨询。计划内容包括通过开

设名师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教学咨询室、教师教学观摩周、开设教学研讨会或组织课程录像和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服务。中心将推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咨询服务。建立教师教学成长档案袋、教学成长录像档案等形式,详细记录教师个人教学成长过程,促进教师反思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心作为第三方,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策略性建议。中心将应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或系副主任需求,适时开展课程教学、学生学习评估以及关于如何评估教师表现,教师聘任考核,如何评估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规划院系远景目标等方面的咨询服务。4.教师教学改革创新促进计划。本计划旨在面向学校全体教师提供系列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鼓励和资助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计划内容主要包括“青年教师新开课资助项目”、“研究性探索性课程资助项目”以及“教学改革创新资助项目”。通过竞争性资助项目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课程教材与教学法研究、教学策略研究、教育技术运用研究等。鼓励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胆创新,鼓励教师及时推广教学改革先进实践经验和成果,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引导创建一种重视本科教学、关心关爱学生的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教学文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5.有效教学和学习的质量评估计划。本计划是中心会同校内有关部门,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习效率进行诊断性地检查、评估和交流,以期促进教师不断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计划内容包括:

中心应学校要求开展本科教学评估。重点围绕着教师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开展新教师教学能力评估、课堂教学能力评估、实验(实践)教学能力评估、考试与成绩评定评估、师生关系评估等。在评估基础上,编制教学评估报告,帮助学校诊断教学存在问题,提供教学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中心应各本科教学学院要求,面向教学副院长、系主任和骨干教师举办“评估研讨会”,研讨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系主任一起组织教师教学效果测评和学生学习测评。帮助学院设计、实施和分析教师经历问卷调查、学生学习经历问卷调查、新生问卷调查、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各类调查工具。作为第三方协助学院收集教学数据,提供教学与学习情况的反馈与建议。

中心应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提供课程学习评估。协调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不同需求和看法,促进二者之间沟通与交流。作为第三方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帮助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查找原因,以期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建立优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计划。本计划旨在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教学业务力能力提供服务。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中心将以精品课程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为契机,组织制作一批名师名家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青年教师精彩一课等典型案例,供教师学习观摩。中心将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高校的课程,集成在同一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成“移动网络课堂”,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便捷服务。

中心将建设教学策略与学科教学资源网。

第三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各地区急需高级产业型应用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呈现出供求不均衡现象。尽管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中,但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调查中不难发现,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也是影响人才流向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针对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改善意见,谈谈如何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能力;转型发展

2003年,教育专家将我国高校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及职业技术型三种基本类型[1]。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目标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传统学术科研型高校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级产业型人才不仅在我国发达地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样体现在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上。但观之市场人才需求,却能发现其缺口量大,但人才却无法对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专业。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最终选择改行,致使人才供求环节不平衡,从而制约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在这其中,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常使得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屡屡受挫。于是大量的学生在遍寻不着适合的工作时便会怀疑自身从而放弃四年所学,常常最终加入更具有企业针对性的培训机构学习,改行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路径对于地区经济而言是不利的,这与教育中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倾向定位不严谨、不准确脱不开关系,再则,学生于高校学习中所受实践教育的不完善,影响其就业中的表现,也是行业人才数量不均衡的一个诱因。调查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教育模式可以发现现行教育的弊端[2]。一是专业实践课程占比较低,而学校的通识教育往往占到50%,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会占到20%—30%,真正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程一般为10%左右,甚至有继续压缩课时的趋势。二是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大量的基础课程在教授理论之后却无法与实践应用结合。三是校企联合往往成为学生最后一学年中的实习经历,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比最少,远不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四是以传统固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学生,桎梏了实践教学所能发挥出的真正影响。上述教育现状与教育工作者整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僵化是分不开的。观之应用型本科院校衡量应用型教师的能力标准通常为以下三种情况[3]:一是具有高等院校教师资格证,同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二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掌握着行业先进技术,能够实现理论与应用双重教学目的;三是具有教师与职业双重资格认证。在相对重视教学能力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对于聘用教师各方面尤其在教学能力上把关严格,会有试讲试教考察。但在大学阶段,囿于传统教育方式,对于教师的学历、资质、理论知识的要求严重盖过了对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在学术型院校中或许有益处,而在应用型院校中只会适得其反。

一、完善校内体制,促进基本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基本职业要求,高校内部必须加以重视。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不仅要具有完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能够制定教学目标、沟通师生、协调教学内容,合理地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完善校内教育体制、改革用人标准、精准考核目的能够保障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其具体策略如下:一是要建设和谐统一的机制体制,以教学目的为中心的校内各部门,如人事处、行政教学等辅助部门统一协调好教学工作,保障教师有能力提升的环境与途径。二是要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由辅助部门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以及行业要求制订细节完备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案,并考虑用人标准的改革,加大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的人才招聘,提高社会实践技能强的兼职教师等,创建专业应用型师资队伍。三即根据具体实行的教学效果构建科学的教学标准、聘用标准、考核标准。促进教师间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提升教学质量。四是要在具体提升教学能力方案中分层次制订详细计划,根据教师以及专业特点系统性地整体提升教师能力。五要在考核标准中细化其单位考核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考察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单个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仅要考察单一教师的能力如何,同时将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入大的目标中,以团队协作的力量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其人才培养重点在于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塑造,由此带来的显著影响便是对于应用型教师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合理看待现行市场标准,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十分有益。高校必须彻底改变原始的教师聘用标准,以更切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教师为首选目标,并为教师制定具有保障作用的用人体制。其人才引进标准需要学历、科研成果与教学能力并重,建设多元评价体系,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详细实施策略如下:一是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引进。高校多与企业联合,并在合作过程中广泛寻找具有高学历、高技术能力的人才,理论上可将在行业、企业中工作多年,具备学历高、职称高、技术能力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丰富的人才扩充进应用型师资队伍中来。二是将行业中的专家、经理人等具有高层次应用技术能力的人才请入高校,开展实践知识、经验教学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三是为在校内任职教师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教师能力培养中心,深谙教育学理论,能够结合实际完善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方案。同时能够体察社会动向,积极改革制订教师能力培养计划。根据教师自身特点,相应补全其所欠缺之处。如理论知识不够完备的,通过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其专业性;对于基础教学能力不足的,以团队互助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基本教学能力,开展相应的教学技巧比赛等;对于未出国教师,要提供其与国外教学经验接触的机会,构建国际交流平台,促使在职教师不断进步。

三、积极推动在职教师转型,提升自我创新与学习能力

目前地方高校在职教师具备一定水准的应用教学能力的实为少数,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必须推动教师积极转型。相应的实施策略如下:一要根据教师各自特点分层次、分批次进行转型培养。重点转型培养对象为毫无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型教师,应与企业联合,进入行业内部培养3—5年,增长其行业应用经验。其次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但年限不长的教师,与第一批转型培养的教师一起实施长期培养计划,鼓励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利用3—5个月时间进入企业实践培训。二要统筹规划具体的转型策略。根据行业特点、专业发展方向、教师自身限制等规划详细的转型方案,并由相应的学校部门审核教师意见,做到分类、分层次、落实具体的培养目的。三在落实转型培训工作中,校方应鼓励教师积极性,并建设相应可见平台以供教师转型培训。如通过建立校内职业培训、与企业联合挂靠培养、科研合作、创建校办企业、构建海外平台等多种方式。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清楚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厘清经济转型背景下教育的改革大势,不能过度保守亦不能冒进,合理体察社会动向才能安全度过经济转型期,这是为学生负责,也是为地区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姚吉祥.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5):59-62.[2]陈飞.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11,(4):76-79.[3]陈立万.论地方转型高校应用型教师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22):81-83.作者:甘甜 于丹 郭姣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第四篇: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的提升。为此现拟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习内容是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体会。

2、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

学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

总结之中。

2、坚持集体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一周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定人员。内容是课标的学习、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中心对教研过程要进行及时的检查。

3、组织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并及时组织反思和交流。

三、继续进行师徒结对,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

四、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选,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评课活动。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15节以上。

五、组织申报校本课程,确立其内容及方向。

六、请付教授知道英语教学,确立英语课型。篇二:教师发展部2013-2014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教师发展部工作计划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部立足校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这一总体思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紧密围绕 “科研兴校”这一工作重点,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工作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工作重点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借助“教师讲坛”、“好学深思”等交流、汇报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省、市级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求真求实,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动我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发展。4.加强常态科研的力度,切实开展“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5.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增强职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拓展学科视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推动教师理论学习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观念的转变

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1.继续开展“教师讲坛”活动。

我们将邀请我校各部门领导以及教科研工作做的特别出色的教师代表走上讲坛,向全体教师传授他们的先进经验,共同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知识。本学期将由张怀玉、陈太中、李小飞、黄松华四位老师向全体老师就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传授经验,普及专业化知识。2.继续开展“好学深思”学习活动。

我们将成立编辑队伍,在每月下旬编辑“好学深思”学习活动材料。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阅读每期学习材料,完成材料后“学习心得”。可以写阅读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材料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心得感悟,每期一篇,每篇不少于500字。由评委评选出每期的优秀心得,并及时公布优秀名单,在期末教科研积分上有相应加分。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倡导读名著、读经典,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本活动具体见后面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节安排,本部门将在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计入教师教科研积分。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二)深化、细化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学期初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时,课题组要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两个省级、四个市级共六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师发展部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本部门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 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课题研究的亮点。

继续推行教科研例会制度。每个课题每月进行一次例会(具体安排见行事历),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论文、随笔交流、读书心得教研等为例会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本部门将定期召开子课题进展交流会。各课题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课题管理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课题组内部的分工与预期成果。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过程性资料积累以提高研究效益。2.做好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会议记录本,要准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每人写好一篇个案分析或过程小结,学期末上交。同时要求课题组长及时记录,及时总结,提高会议记录本记录的准确性,并以此作为期末教科研考核的依据之一(由课题组长记录分析、小结上交情况)。课题组长记录课题组工作时应该要详细具体。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教学结合。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教学演练场、组内汇报公开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要将自己承担的演练场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4.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各位课题组长在学期末将本课题组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内成员研究小结(或个案分析)、会议记录、研究成果(获奖证书、发表文章杂志复印件)等材料上交到教师发展部,作为学期末先进课题组评选材料。

(三)构建有效平台,转化研究成果,促进交流推广。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等教科研成果上传展示出来。学校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并进行投稿登记,力争多出成绩。学校根据制定的教科研奖励条例,及时奖励。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参加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通过参加“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课堂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师反思、总结和提炼的能力。3.结合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市教研室论文、教案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设计等征文评比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每位教师本学期认真撰写好一篇论文,一篇教案设计,参加学期末的论文、教案评比活动。

(四)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1.“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组织的课题、公开课、教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2.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学技能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引领教师善于观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3.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

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推进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粉笔字”、“钢笔字”比赛。粉笔字在每次年级组会议前10分钟练习,在第5周集中展示。钢笔字在学期初发下字帖,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在13周上交一份钢笔字作品(同时上交字帖)。教师发展部将及时做好评审工作。

(五)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每位老师针对自己的特点按照下列四个方面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1.读书活动。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包括一本必读书目以及一本选读书目。在学期末写一份本学期的读书小结上交。2.公开教学。

在本学期争取上一节演练场课或组内公开课。通过公开教学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3.课题研究。

参加学校一项课题研究,并以此为抓手,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4.论文发表、获奖。

在本学期认真完成一篇论文或教学设计,争取发表或者在比赛中获奖。

以上四方面要求学期末将由我们教师发展部逐项核对、考核,并计入教科研积分。篇三:教师发展中心年上半年工作计划与行事历 完整版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创建平阳教育特色与品牌的行动计划(2008—2011)》为纲领,克难攻坚,积极有为,重点做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全员赛课、高考中考研究、“领雁工程”和班主任全员培训、重点课题研究、教学规范达标等工作,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积极打造“教有特色”的师资团队,力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有新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继续稳居全市前列,为平阳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1、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认真做好高中、小学新课程实验的阶段性总结,积极开展小学新课程培训,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认真挑选第二批市农村中小学“四项教学规范”达标学校,并积极做好指导工作;借市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比之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加强指导,做好评比和推荐工作。

2、精心组织“领雁工程”和班主任培训

三月底前,要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从现有各学科“领雁工程”骨干教师研修班中挑选141位学员集中进行脱产连续培训,利用名优教师组织理论培训,利用实践基地学校开展实践培训,在培训人数、培训课程和培训课时上达到省定标准。周密选择培训形式,精心策划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培训活动的有效性,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按照全县班主任全员培训计划,在不断总结水头、山门、鳌江、腾蛟学区班主任全员培训成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组织形式,进一步优化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精心做好昆阳、萧江学区和县实验中学、县小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继续在全县挑选100名班主任开展骨干班主任培训,通过培训,使之成为全县班主任工作的“领头雁”。

3、不断深化教师全员赛课活动

在2008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赛课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各校深入开展全员赛课活动;通过赛课活动,强化课堂研究意识,增强教学凝聚力,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完善赛课活动有关制度,保障赛课活动更加全面深入推进。召开全县赛课活动现场会,及时总结、交流、推广赛课活动经验,促进各中小学赛课活动的有效开展;健全研训员联系学校赛课活动制度,定期到联系学校指导赛课活动,定期写出联系学校赛课活动情况汇报,总结赛课活动成绩,提出深入开展赛课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结合“全员读书”开展各学科“轻负担、高质量”精品课评比活动,通过各学科的团队赛课,引导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体磨课、集体评课、集体反思,促进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全县各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开展学科教学示范指导,研究并形成不同层次教师的常态课标准,引导教师上好常态课。

4、认真做好“两考”指导和质量评价

积极组织研训员和全县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中新课程学科指导意见》,认真开展2009年新高考研究和指导工作,全面关注省命题后的新情况和新课程实验以来的新变化,积极寻找2009年高考新的增长点,及时做好温州市2009年高考适应性考试的分析工作,分析成绩,查找问题,及时召开分析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应性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力争全县高考质量继续名列全市前茅。要积极开展2009年中考的研究与指导,全面分析2008年全县中考成绩,积极寻找并解决2008年中考所存在的问题,精心策划各学科中考复习会议,主动到学校与校长和教师探讨提高中考成绩的策略与措施,力争使全县2009年的中考成绩有新的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平阳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试行办法》,积极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和研究工作,关注后20%学生学业成绩,努力提高农村、山区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5、继续提高教研科研工作实效 完善和加强教研网络建设,充分运用教育共同体,深化并创新“联片教研”和校本研训工作,推进校际交流。以课堂教学和教师能力提高为重点,精心设计研训活动,不断提高活动“研”的含量和实效,尝试建立“学科节”。在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研究中,以研究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做好“问题——专题——课题”的转化,使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引导教师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改进教学。在省、市立项的课题中,挑选重点课题(包括中德合作项目课题),重点指导,合力攻关,确保质量。积极做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和指导工作,继续在省、市评比中保持全市领先的成绩。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案例撰写指导,不断提高教师案例撰写水平,力争在省、市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加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争取更好的工作绩效。继续做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工作,既要有重点的试点学校,又能做到面上的推进。

6、注重提升队伍自身素养 加强党总支建设,切实做好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确保思想行动的高度统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浙教基[2008]232号),进一步强化研训员学习、研究和服务意识,按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开展教研工作三项评比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全省教研工作“三项评比”的发动和推荐工作,激励研训员自觉学习,不断创新,高效研训,努力使研训员成为全县教育发展的参谋者,学校教学改革的引导者,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为平阳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附件:干训科工作计划(4—8页)

科研科工作计划(9—11页)

中学科工作计划(12—42页)

小学科工作计划(43—55页)

综合科工作计划(56—67页)

后勤科工作计划(68—69页)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干训科2009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计划》、《温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实施办法》(温教师[2007]58号)和《2008—2011年平阳县普通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规划》(平教政[2008]233号)为指导,转变教师继续教育理念,体现“培训中重实效,务实中求创新,服务中重指导”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校干部、教师培训;精心做好班主任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主题培训和普通话培训等工作,建立平阳县中小学名师工作站,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我县素质教育。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规范组织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校长和学校德育、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

认真组织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校长和学校德育学科培训。提高学校干部、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农村中小学的规范管理,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开展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加强“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的管理,突出学科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讨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着力提高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努力使他们成为农村中小学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精心组织班主任全员培训

精心组织昆阳、萧江学区、县实验中学、县小和高中各学校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和第六、第七期骨干班主任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校本培训和新老班主任传帮带等培训形式,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提高我县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3、加强新教师培训和考核

加强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考核

工作,促使新教师写好 “三字”,钻研“三课”,学会“三项”。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做好2007年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教坛新苗评比,2008年新教师的试用期培训考核工作。

4、做好普通话培训和主题培训工作,规范学分管理 认真做好普通话培训、规范普通话测试,努力提高我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精心策划主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培训活动的效果。加强学分计算机管理,严格按照学分认定依据登记学分,规范学分操作流程,增强学分管理的透明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学分管理水平。

5、做好远程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中农大远程教育工作,加强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和考务工作,提高远程教育质量。

三、培训任务与计划

1、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9年上半年工作行事历(见附表1)

2、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9年上半年班主任培训计划表(见附表2)

3、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9年上半年培训计划表(见附表3)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9年上半年工作行事历 篇四:教师发展中心2012-2013工作总结

时庄街道中学2012-2013学教师发展工作总结 本学年以来,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较好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积极推行 “发展教师,成长教师”的科学机制建设,积极创设“教师共同成长”团队实践平台,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制定教师发展长远规划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实行人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长远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方案》,构建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以“名师培养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发挥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我校把济宁市杏坛名师——孔晓菁老师聘为学校首席教师,把济宁市优秀班主任---颜梅老师聘为学校首席班主任,成立了以曲阜市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加强名师对全校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围绕新课标进行学习、研讨、考试

学校确定3月份为新课标学习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考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掀起了一轮“学课标、考课标、用课标”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潮。

通过测试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把握与应用。考卷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案例论述题,从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特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新课程标准变动情况诸方面,全方位对教师学习与实践情况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全面把握新课标精髓的能力。

3、积极开展教师六艺展风采活动和加强教学通识培训学习 为展示教师个人风采,锻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学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开展了教师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展示大赛、优秀备课展等活动。各项活动有计划、有效果,资料详实。

另外,除了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理念学习上,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容,提高中小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进程。

4、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

①开学以来,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到中医药学校参加高效课堂研讨会,先后组织教师100余人次到济宁、泗水、金乡、滕州、宁阳等周边县市参加教学研讨会及1751片区活动,进行观摩学习,以获取先进的课改及考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组织老师参加在杏坛中学、实验中学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在曲阜市各校举办的教研员大讲堂活动,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各项省市级培训报名工作

①按照《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及中心中学的指示要求,对我校教师信息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的教师信息的补充采集和修订工作,补充新增或遗漏的教师信息,修订有错误的教师信息并填写变动教师信息表,同时上报中小学暑期远程研修报名单。

②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全市第三期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的通知》,按照名额收集信息并缴费。

③统计教师参加普通话考试报名工作,进行填写报名模板、照片采集并上报教研室。

④组织2013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报名工作。

⑤组织“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报名工作及信息统计。⑥组织关于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参训人员信息确认的工作落实。

6、进行小组建设调研,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从所交材料及本学年小组建设实地查看:我校小组建设基本成型,整体小组建设思路清晰、方法明确,设立“你追我赶争上游”的个人军衔等级制,同时实行“军师旅团营”的小组集体等级评价。在过程性记录中有专门设置的级部统一的班级日志和学习小组记录评价表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组内排名,级部有统一的小组加分方案,突出表现在各科优秀加分、级部进步加分、级部总分名次加分、单科状元加分,所交材料能体现出这学期的内容,而且对于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成员进行了表彰,这学期七年级组织了部分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组员进行了外出爬九龙山、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这些都能对小组建设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7、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本学年,围绕学校提供的推荐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郑立平《优秀教师成才之路》),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明确读书内容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开辟读书论坛,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利用校园网,让教师在网上交流读书体会;鼓励教师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这些都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8、进行档案材料整理,较好的迎接了济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把正确的理念融入团队管理,要爱护、尊重、依靠广大教师,设置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重视团队温

暖、正确引导和激励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用多元化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2、小学部虽然已建立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能通过小组进行帮扶,有学困生辅导成绩跟踪,但是,由于缺乏过程性材料,小组建设尚不成规模,小组文化建设氛围有待加强,学习小组评价有待完善,这是下学期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组建设的引领及指导工作,利用质量监控手段,促进科学评价的研究,引领新课程向科学、高效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3、围绕打造各各学科教学科研领军人物、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通识培训制定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篇五: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6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06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学习和服务”为宗旨,以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为载体,坚持“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整合教研、科研、师干训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质量,大力推进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成为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和服务中心,成为求真务实、团结高效的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中心各项工作的平稳高效运行。

1、以深化标准化、示范性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完善中心党总支组织建设,保障各项党务工作规范运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教育活动,细化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进性要求和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按照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要求,结合本中心实际,集思广益,制订出台全面规范、切实可行、有利于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制度。尤其要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让每位干部职工明确职责,尽心尽力地工作。

3、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完善并落实每月一次中心学习例会、理论报告会等制度,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营造浓郁的读书学习氛围,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4、强化窗口意识,提高干部职工为基层学校、教师服务的工作效能,努力创设以人为本、融洽亲和、张弛有序的工作环境。

5、加强工会工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工会建设成为教职工之家。(二)整合教师教育和教科研资源,全面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本学期主要完成第一批(水头、山门学区)第二、三阶段的教学评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课程集中培训任务,完成第二批(鳌江、腾蛟学区)第一阶段师德、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重点课程培训任务,指导上述学区开展校本研修。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实施新课程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2、加强小学校长和科室主任岗位培训及校长后备力量培训,提高校长、科室主任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协助政工科建立名师名校长定期考核、科学评估的管理机制,建立县名师名校长及其培养对象的业绩档案。

3、继续创新各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学科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4、启动中老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开

展试点工作,组织灵活多样培训活动,激发广大中老年教师职业进取心,着力开发他们的群体优势。

5、加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提高培训成效,配合政工科开展教坛新苗的评选活动。

6、继续办好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培训,教师普通话、计算机新三级能力培训。继续做好函授、远程教育、教育硕士班等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三)坚持以课改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和联片教研为抓手,切实加强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

1、组织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第四轮新课改师资培训工作。开展新课程教学调研,以听课、评课、座谈、研讨会、问卷调查、网上教研等方式,充分了解、研究课改动态和基层教师需要以及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要关注农村中小学课改的落实情况。

2、加强包括考试在内的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研究制定新课程试点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并付诸实施,以突破新课程实施的瓶颈问题。

3、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和联片教研,挖掘内涵,突出主题,活化形式,探索规律,提高教研品质和效益。

4、加强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以课堂有效教学为重点,着力研究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举办“课堂教学有效性”主题研讨会,引领初中教师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以教研组为阵地,研究解决初中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5、认真学习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并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做好市课改联系学校的经验整理和提升工作,为下半年新一轮普高课程改革的稳妥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开展高三教学专题研究,以高三月考联考为抓手,加强校际沟通、交流,初步实现公民办学校校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职业教育要围绕“示范骨干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指导各校加强专业建设,开展各专业课技能训练,以比赛为平台,提高各专业学生技能水平。

6、小学教育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课堂内涵,举办学科专题研讨会,特别要加强农村小学课改指导。学前教育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引领,强化幼儿园保教常规,开展园本教研。结合县局开展的“幼儿园教师文化素质提升行动”试点工作,不断创造并总结出提高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新经验。

7、健全学科中心组和各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学术引领作用。(四)秉持“务实、管用、先导、求精、创新”教科研工作原则,做实做好教科研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1、集中全县教科研骨干力量,确定研究班子和实验学校,全力研究三大重点课题:即“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初中教育质量提高”和“中老年教师素质提升”,以期破解重点难点。

2、积极倡导并推广“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等一线教师能做且必须做的研究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 研究方式调研,举办专题讲座、评比等活动,促使广大教师养成在学习状态下研究,在研究氛围里工作的良好习惯。

3、强化教科研课题立项、中期研究及结题评审等环节管理,保障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开展。举办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学术素养。

4、继续发挥县教育讲师团在教科研指导方面的独特作用,放大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效用。深入学区、学校调研指导,了解教改和师训动态,掌握鲜活信息,归纳提炼成文,提供领导决策参考。

5、勇于“下水”,保质保量完成自身承担的如中德合作项目研究课题《农村中老年教师继续教育实践研究》、省规划课题《差异较大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和《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实践研究》等课题,为全县教科研工作作表率。完成市教研院布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一系列常规工作。(五)加快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奠定基础。

1、按照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完成教师发展中心布局规划调整,改造中心大门,兴建综合楼。加快办公楼的装修工程,力求节省成本,力争在二个月内投入使用。

第五篇: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秉承 “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己任,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做出应有贡献。为此现拟定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

本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学校督导组等校内外专家将深入各二级学院,面对各学院的广大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向一线教师详细阐述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专业调整优化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等,使广大教师领会学校的内涵建设,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并自觉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二、抓学习,强科研,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校举办专题教学讲座与培训为解决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本将邀请校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3~5 场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动力,促进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中心鼓励教师申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潜能;推荐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参与省级青年教师科研计划项目。

三、实施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1、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指导活动。10 月—12 月,中心组织检查组,全面检查二级学院对新进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培训工作,督查二级学院对新进教师的规章制度、教学规范、教学技能等进行系统培训。对检查组认定课堂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的新进教师,学校要求二级学院对其实行减课或停课处理,并进一步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促进帮助新进教师适应岗位工作。

2、开展教学反思与诊断活动。10月—12月,中心组织专人进入新进教师课堂,真实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新进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召开专题课堂教学诊断研讨会,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评议专家对新进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研讨,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新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举办教师教学沙龙活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开展“我与优秀教师面对面”教学沙龙系列活动,各相关学院负责承办,中心选派专家和学校督导组参加活动,并对沙龙进行指导与监督。通过与新进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和新进教师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分享优秀教师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各学院应将沙龙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上报中心,中心鼓励学校其他学院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五、指导和督促二级学院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工作

1、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项目,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具有竞争力的“985”、“211”高校、重点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研究,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2、督促二级学院制定新进教师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方案,不定期指导、检查二级学院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向学校、各相关二级学院提出改进培训工 作的意见和建议。

3、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意识,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教风,使全校教学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中心指导和督促各学院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组织近3年新进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并将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讨论记录、学习总结等资料建档存查,作为学院和教师考评的依据之一。

下载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滁州学院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 安徽省教师教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总结1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在教书育人的岁月中,我深感这是一份爱与责任并存的事业。我工作积极,爱岗敬业,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

    教师教学能力个人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个人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个人总结1 时光如梭,平凡而忙碌的一学期转眼过去。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要回顾与总结。一、思想认识。在这一学......

    春江中心小学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春江中心小学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春小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区他教研室的中心工作,继续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初级中学 秦彩花 735005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一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已成为世界......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总结 2012年8月28日至8月30日,我院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听了院长、教授、教授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深刻的认识到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1 20xx年12月参加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学者和领导的专题讲座,他们以鲜活......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1 本人于xxxx年11月15日至19日参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的项目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

    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迎评促建”工作组织机构 (院委„2008‟67号) 一、教学评建工作领导组 组 长:邱 克 副组长:许志才(常务)、武从云、倪 阳、汪湘水 成 员:章 浩、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