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面点技能课
如何上好面点技能课
【摘要】烹饪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专业烹饪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烹饪专业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改变了以往几千年来中国烹饪技术中“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把现代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了烹饪技术传授系统,开发了现代的科学烹饪教育体系。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我体会到要上好面点技能课,必须要从教学的吸引力入手,抓好学生的兴趣培养,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热爱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进取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自身技能的提高,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求和发展,采用现代烹饪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适应科学技术的需要。
【关键词】面点制作 教法 学法 兴趣 手段 由浅入深 学以致用
烹饪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专业的烹饪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烹饪专业教育通过改革开放及多年的实践教学改变了以往几千年来中国烹饪技术中“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把现代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了烹饪技术传授系统,开发了现代的科学烹饪教育体系。
根据全国各地烹饪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总结,将烹饪专业操作技术课分为3个技能模块即:热菜模块、面点模块、冷雕模块,其中面点制作技术是烹饪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食点心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的主要食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一桌酒宴没有面点不成宴席,所以面点制作在餐饮中占有相当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上好面点制作技能课呢?
1.重视示范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面点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半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还有另一部分学生是被动的;有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中充满了苦涩。为了激发他们学好技能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首先从技能演示出发,通过我闲熟的技术操作表演,让同学们产生学习技术的兴趣,鼓励和大胆鼓动他们跟我学,掌握技能并不是高不可攀,放手让他们跟我学制作,将他们的作品和我的作品做以比较,找出不足,通过同学们的观摩和动手,然后我再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化和讲解。
如:我在给他们演示,提褶包子时,启发和提示他们,平时在吃包子时,面的发酵是否到位,馅是否带有汤汁,包子有多少道褶纹,再讲解我今天演示的包子和他们所见到的有什么不同,陷是否也带有汤汁,褶提的匀不匀,褶纹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手段再到熟制,再到同学们品尝,再找出中间环节中的问题,从而启发和提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热情和产生对面点制作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就要培养,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兴趣建立起来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烹饪教学中有些制作过程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只有通过动手反复的去练,才能掌握。技能课老师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渊博的专业技术,还要根据专业课教授的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制定和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技能手段,教学技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面点制作。
常用的一些激发和吸引的手段:
1.1 教师衣着干净自然得体大方包含感情的投入教学: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同学以亲和力,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以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2 以自己娴熟的操做技能,进行示范演示,将同学自己亲手制作的面点外卖,增强自豪感,通过面点制作技术比赛在速度,成型,质量等方面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3 对烹饪专业中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运用,视频,课件等媒体方法,使教学直观,生动,将无声化为有声,化静为动。通过媒体教学观摩,收看,将图文,形象融为一体,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境界之中,提高和吸引学生学习技能的重视程度和兴趣之中。
2.做好基础性教学,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反复操作中巩固技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面点制作中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相当普及,但要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技术还是要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模仿制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完成课堂教学。所以,烹饪专业的每个模块教学是老师经过经心的准备,从所教的专业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并在反复操作巩固中教给学生技能。
2.1 学习技能首先从认识原料开始。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和掌握面点制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从认识原料开始,原料就是所制作每一道面点所用的主料,辅料及调料,并逐一向学生,作以认识性讲解和介绍。
如:我们从最简单的馒头开始,馒头是我们北方居民的大众主食,但同学们不一定知道他们所用的是什么原料,添加什么辅料,所以让同学们知道馒头所用的是小麦磨碎后,提取的其中之一特一粉.属性是发酵面团,添加辅料是酵母,食碱,是经过最简单的面点制作工艺,经过发酵,兑碱,去酸,成型,熟制后一个喧软膨松的馒头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了。
通过由易到难,让同学们增进对面点的逐步了解,再将同学在每一道精美的面点或点心制作中所使用的主,辅,调三者的搭配提示后,给予明确的讲解,同学们即认识了原料,又会使用原料,懂得了各种原料发挥的作用,掌握了各种原料的特性,才能制作出一道精美的点心或面食,所以我们在学面点制作技术时首先要认识原料的用途,属性和特点。
2.2 讲造型,讲命名。
讲面点造型、命名,目的就是增进学生对面点制作技术,增加学习的兴趣,掌握面点制作的难度,造型,命名就是将造型命名类的点心和面食简明扼要的介绍给同学,突出点心和面点的造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增进食欲。
如:点心“海棠酥”,它的成品就象是我们现实中所开的海棠树的鲜花一样,白色的花瓣,红色的花蕊,当你食用这盘酥点的时候,我想你的内心一定会发出感叹,这哪是酥点,简直是盛开的海棠花!通过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这美好的联想愉快的进入学习。我们前面讲到的由易到难,馒头制作是比较容易的,但海棠酥的制作是比较费时,工艺较复杂的一种,因而他的复杂,所以造型上才是非常的美。工艺是属油酥面团,通过小包酥手法破酥包陷,剪制,叠花,镶蕊,温油炸制而成。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着急,精心制作,不管是易还是复杂,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中国的烹饪面点,菜肴是非常讲究名称美的,在造型和命名上,并不是随意起什么名就叫什么名。如面点以花卉命名的“海棠酥”、“牡丹酥”、“菊花酥”;地名命名的“黄桥烧饼”、“杭州小笼包”等。面点的制作工艺既有简单也有工艺非常复杂的,造型上也是相当的给人以逼真的感觉,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口福,而是一中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起名的时候要准确,通俗,形象,不要华而不美。
2.3 讲制作,并在反复操作中巩固技能。
中国的面点制作技术非常精细,花样繁多,讲究陷心,注重口味,手法多种多样,造型逼真,成型手法有16种之多,成熟方法有蒸、煮、炸、煎、烤、烙、炒,面团的调治就可以分五大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所教的内容和制作方法一定要给学生们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摸棱两可,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产生困难。例如:煎制的方法有几种,油煎,水油煎,炸制有中火,温火,不同的操作方法使用于不同的面点制作品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成熟方法细节,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并且将与其相近,相似,相联系的烹调方法加以区别讲解说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们将制作技术传授给了学生,但要达到熟练,独制创作,这就要经过不断的反复操作与巩固技能。
如:在面点基本功的训练中,每人的量化标准,是一分钟揪50-70个剂子,擀皮1分钟10-25个皮,由于人多一个老师检查辅导是忙不过来的,将学生分为3个组,每组6-8人,学生每两人相互计时,按考核量化标准,进行反复训练,直道达标。留一定课余作业,第2天老师检查评比,利用晚自习,课后,给技能训练差的同学补课,给基本功好的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利用参加比赛和讲评的时间给他们予技术指导,让同学们积极参加每周的实践外卖活动,制作一定由数量的面点对外销售,提高技能的巩固,要学会和掌握,熟悉的面点技术只有敢于实践不怕苦,不怕累,反复主动的去练习才能将技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进行探究性教学,使面点教学学以致用
对于烹饪教学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实习教学为重点,着中培训学生的技能,以达到学以至用的原则。
如:在我们新疆的宴席中经常有一道非常大家喜爱的面点――糖火烧或肉火烧,火烧是我们新疆维族尔名族的一道特色面点,其做法是:(1)面粉中加入酵母少许底油和成较软的发酵面团;(2.)陷,调制成糖陷或内陷均匀;(3)将发好的面兑入适量的碱面揉匀,将面擀成薄面皮,上抹羊尾油,由外向里卷成卷。揪成定量的面剂,将剂子的两头捏紧,包入陷后成馒头形,放入烤盘烘烤至出现酥层金黄既熟,特点是皮酥,陷香甜(或陷咸香)。但是在我的面点教学工作中,我对这道面点做了工艺和原料上的改进,原因是这道面点用的羊尾油膻味过于浓厚,又是动物油脂,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他既爱之,又怕之,从现代的饮食角度来说,动物油脂食多了不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所以我在教学中和同学们做了实践,进行了共同的探讨和改进。
具体做法是:和面时不加底油,而是改用清油和少许的黄奶油,吉土粉,为了便于烤时上色,通过实践在火烧表面刷上一层很薄的蛋液烘烤,既好看,吃时还略带有一股西点风味。通过同学们的外卖出售,很受师生们的喜爱。由此可见,一道很精美的面点你既要做的好,还要做的精致,又要在人们的现生活中不断的改进工艺和配方,通过这一道面点的制作和出售,同学们体会到学习面点制作技术并不是很难,而是看到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面点被大家抢购一空时,心理说不出的高兴和无比的快乐。
实践是检验的最好的砝码,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力对技术的掌握才能够体现出来,通过时间锻炼,可以找出不足和缺点,才可以激发学生们上好面点技术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十几年的专业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面点技能课,必须要从教学的吸引力入手,抓好学生的兴趣培养。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热爱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进取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自身技能的提高,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求和发展,采用现代烹饪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课
浅谈如何上好课
武鸣县罗波小学韦德康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六种相互联系的例子来论证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指出对待课堂教学问题,只要有好的方法,就能上好课。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堂心得
老师们经常这样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唯我独尊;要么就是寄养的留守儿童,谁都批评不得。因此,他们来到学校,难以服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他们的特点是:个性张扬、逆反心理强、不能吃苦,但思维活跃。面对这么一群新生代,我们教师要接受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课堂上,他们会时不时的给老师制造出这样或那样的麻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上好课呢?根据我多年来的体会,可以说:教无定法,贵在有法。为此现试着总结一些方法,和大家共同交流,也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它能对各位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
有人说:“不变的老师,流水的学生。”走过了多年的教学生涯,我认为:“老师也要变,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为人师者应深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尤其要不断丰富、充实自己。而汲取能量的形式则有:上网学习,向同伴学习,向学生学习,从书本上学习,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班级管理模式。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能量,教师才能在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的同时博得广大学生的信赖、尊敬与崇拜,也才有能力在遇到各种班级管理问题时做到急中生智、游刃有余。
二、教师要认真备好课。
这里所说的备课,要备教材、教法、学生。一提起备课,老师们马上就会想到备教材备教法。其实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在弄清课堂上要落实哪些知识点、如何落实的基础上,要充分分析哪些学生能跟老师很好的配合,顺利掌握知识点,获得能力的培养,哪些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哪些学生完成不了学习任务,甚至会给老师出难题,对这些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常见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讲自己的,没有弄清楚学生是否已学会,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人为本,了解、关爱自己的学
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从而能够认真钻研教材,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对棘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应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讨论,广泛搜集并认真研读各种教学参考资料,随时注意和跟踪语文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和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后面凝聚的是老师辛勤的汗水。这样学生才喜欢上你的课,自然也会喜欢上你,何愁问题解决不了?
三、教育有策略。
孔子说:“教育学生要因材施教”。对经常在课堂上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我们要想出一定的应付策略,这要因人而异。我们要对此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可以在课堂之外找这些学生谈心,从内心里去和他们沟通,达到师生的互相理解。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和学生沟通,可以借助班主任或学校主管领导的力量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样也许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课堂上会制怒。
要有宽广的胸怀,遇事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才能使“热效应”变为“冷处理”,顺利解决问题。教师要讲究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性,面对突发事件,几句温和的话语,一个机智的动作,甚至一个提示的眼神都远远胜过怒气冲冲地严厉批评,从而拉进师生的距离,营造亲切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不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会使教师的威信大打折扣,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更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
五、教学时少闲话。
我们在课堂上尽量不要说与教学无关的闲话,甚至和学生扯皮,如果给学生逗皮了,我们的课堂秩序就很难维持。上课时,我们要力争使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精练,富于艺术性。当然,在课后,我们可以找机会和学生一起活动啊,交谈啊,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如喜欢你,自然喜欢听你的课了
六、教育多设想。
我们不妨多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做?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孩子是我的,我会怎么做?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些宽容,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秩序好、效率高。现出的学生参差不齐,后进生更需要多一些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基本素质,认真做好课堂的每个环节,那么学生自然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我们的教学成绩也会自然提高,各种困难也会随之减少。教无定法,贵在有法。好的办法犹如一副良药,只要我们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你说是吗?古人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几种好的课堂教学方法,hold住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三篇:上好课
“上好课”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在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气候下,我校全面落实继续教育,全力以赴狠抓“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遵照精神 成立机构 建章立制
根据上级有关“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的文件精神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训工作需要,首先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教导主任及各完小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成员。然后,又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担任组长,各学科教研组组长担任指导小组的成员。在2009---2010学的第一学期的开学之初,就组织全体教师再次认真学习《芜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2009---2010学“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活动安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在总结我校以往校本培训经验得失的础上,制订出《和平中心学校
2009--2010学教师全员培训“上好课”主题培训实施方案》及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为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机构和政策上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二、宣传学习加深认识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对“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的总体安排,组织教师学习《芜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2009---2010学”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活动安排》,继续广泛宣传校本培训的价值及对各位老师的重要意义,加深老师们对本次培训的正确认识,端正态度,统一思想,为“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工作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三、根据方案依托教研,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1学习理论,提升教育教学思想水平
围绕“上好课”主题校本培训总目标,通过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的形式,有计划的学习了“上好课与师德行为”等五个专题。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新了上课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2将理论转化成实践,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开展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和个性化教学融合起来。每次集体备课,分教研组开展,定时间、地点、主讲人和中心内容。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做补充发言,最后形成统一的思路、进度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
3、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活动,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2010年4月,我校请来芜湖县继续教育中心万应宝主任给我校全体教师做了两个小时的关于公共课培训。万主任的培训贴近先生,易懂好学,得到我校全体教师的好评,增强了我校教师上好课的信心。在2009---2010学年里,我们组织了全体教师聆听了芜湖市教科所孔立新教授的报告。对于上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要求教师都必须参加,同时也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
4、开展“上好课”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芜湖县有关文件精神,我校通过校长办公会成立了“上好课”评比活动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审方案和具体办法,通过公示、听课、评审,最终评选出袁小平、董晓琳等六位教师的课报送到是教育局。总结这一活动,一定程度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实践、思考,有一定的实效。
四、取得的成绩
校本培训工作在我校扎实、有序、灵活、有效的开展,初见成效,取得了如下成绩
1、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了解了新的教育信息,把握了新的教育方向。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我校不论是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教育新观念,从思想上武装了自己。
2、“上好课”的评比,极大地调动了我校老师的教育教研究的热情,深化了课程改革,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校园中、课堂上。
3、坚持自学和写教后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我们学习上的座右铭。不断的学习、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做到了学以致用。总的来说,教师们能够把握住校本培训的总要求,并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学习自修,教育教学水平与日俱增。
五、存在的问题
1、我们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有极少数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培训工作的力度不够。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将是我校今后校本培训的一个不变的原则。我们将积极响应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深化课改,使毛集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再攀新高。
和平中心学校
2010年7月
第四篇:浅谈如何上好课
浅谈如何上好课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
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如何上好一节课
桐城市东关小学 袁金宝
上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一节课,上好每节课。
一、要想上好一节课,备好课是前提。
现在有很多人备课只看教科书和一些在书店购买的教学设计,这是很不对的,备课最重要的是看教学参考书。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的形式过程和编者的真正意图,过去的教材只重视知识传授,而现在的教材重视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寻求发现知识点,所以参考书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认真研读。其次,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硬件设施配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而没有条件的学校你就应该想到就地取材,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素材来辅助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二、要想上好一节课,组织教学是关键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能被你所吸引呢?我认为“趣”是最好的推手。比如我们学校一位教师在教学“倒数”的时候,先和学生做文字游戏,将组成一个汉字的两个部分倒过来还能变成另外一个字,如吴,倒过来变成吞,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不一会儿就列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新课,进行“倒数”的教学,水到渠成,非常自然。还有我们学校一位语文教师在上《美丽的彩虹》一课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底为“彩虹”的谜语,接着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彩虹图片,在学生兴高采烈和惊叹不已中引入新课,很容易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因此,要想有效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好的导入到关重要。
2、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又要让教学目标轻松达到是一个难题。
新知的教学首先要注意方法,比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我是这样讲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十,送给十位一顶小帽子(在十位上点上点),十位上的数就变成它的小弟弟了,少了一个。学生们一听老师的介绍,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同时也记住了十位借走一个就要减去1的道理。再比如我在教学十的组成时给学生们编了一首儿歌:“1和9是朋友,2和8手拉手,3和7最亲密,4和6一走,5和5凑成一双手”。学生们唱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很快就记住了几和几相加等于10,也为后面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知的探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同事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没有明确地分工,教室里是一片闹轰轰,感觉好像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实则不然,有许多学生是在一起说笑或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有效地合作学习应该有明确分工,要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汇报,这样基本上可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新知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经养成,课堂教学将会事半功倍。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上课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别人回答问题时他会打断别人,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是这样,说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在这时教师一定要严加教育。比如当有学生打断别人的发言时
你可以说:我更喜欢认真听别人发言的小朋友。比如上课有人在窃窃私语时,你可以表扬他身边的某位小朋友说:某某同学上课认真听讲,我喜欢。这样会引起他的注意,而又不让他受到打击,效果会更好。经常巧妙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也会给你上好每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想上好一节课,肯定表扬是催化剂
喜欢听别人的赞美是每个学生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的通性,所以我们要学会赞美表扬学生。但是表扬必须有原则,那就是他有值得表扬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及时了解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上课时当你看到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要举手发言时你要表扬他,当你发现某位上课喜欢说话的学生安静了一会儿,你要表扬他,当你发现经常做错题目的小朋友做对了一道题你要表扬他„„可以这样说吧,不要放过每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要抓住每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表扬学生不仅可以口头表扬,也可以给一些荣誉性地奖励,比如发给他一朵老师手工剪的小红花,一个五角星什么的,把老师的表扬保存起来带回家展示给他的父母,那会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上好一节课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课题,只要你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做个力心人,定能够化难为易,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携手并肩,为上好每一节课共同努力吧!
第五篇: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教育部分别于1999年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山东省教育厅于今年4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鼓励先行先试。
四、抓住核心内容,实施重点突破。当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点抓好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五、开展全员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七、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台湾的心理健康教育
台湾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称辅导)比较早,比较普遍。台湾将辅导工作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工作,制定了《国民中学辅导条例》和小学《辅导活动实施要领》。
小学的辅导“由级任教师及各科教师,透过各科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讨论、报告、说话、参观、表演、绘图、工作、唱游、填表、作业、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治疗等团体辅导的技术,注意发展儿童群体性,在学校的团体生活中,培养服务人群和合作的精神,启迪其高尚情操,培养其向上意志,美化其人生理想,以达辅导目的”。
中学有辅导活动的课程与时间。团体辅导是配合各科教学及团体活动、班会、朝会实施。个别辅导则要求“认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个别差异,经详细的观察、调查、测验、咨商诊断等过程后,作具体的记录,综合研讨供各项辅导与教学的参考”。
台湾心理辅导从无到有、从实务走向理论、从行动走向制度的发展历程几十年。他们认为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建设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必由之路,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关键和前提。台北教育局的“心教育白皮书”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启动正向的心念,建立多元的价值观念,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建构新世纪的教育发展主轴。
各学校设有家长会组织,下设亲师咨询组,增进家校沟通。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应以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为重点,必须结合家庭与社区教育。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
顺应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满足心理需求,促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最重要的功能。
2、预防性功能
给青少年提供支持系统,强壮其内在力量,防患于未然。
3、补救性功能
针对已产生的问题,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重新面对生活。
二、心理健康课常用的形式
1、心理游戏:围绕主题,设计游戏,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感悟和体验。
2、情境创设: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引发质疑和思考,交流分享。
3、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角色,换位思考,增进沟通理解,缓解冲突。
4、问卷调查: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加强针对性、实效性。
5、话题讨论:抛出话题,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相互理解接纳。
6、辩论赛: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精选话题,随机分组或抽签决定正方和反方,迅速凝聚团队,各展所长,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于促进认知成长。
三、心理健康课的目标
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开放心灵,释放自我,提升心理品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活动过程,有个性化的收获。
心理健康课不重知识传授,不追求知识面的宽度,而追求感悟和理解的深度。比如学生是否知道情绪的概念,用哪些词来表达喜悦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自己某种情绪的变化与自我掌控情绪的感觉。
四、心理健康课的选题
心理健康课每次一个主题,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循序渐进,一般选择有共性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解决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心理健康课任教师
心理健康课的专业性很强。有时候看教师的教案看不出多大的差别,而课堂上处理非预设的、非结论的内容时表现差距明显,有的老师会说:“说的很对(不中立),你在生活中一定是这样的(绝对化倾向)。”有的老师会说:“你这样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同学们又有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教师角色和心理咨询师角色时常有冲突,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传道解惑,指点说教,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及时评价;而咨询师的基本功是倾听、接纳、积极关注、尊重、信任和保持价值中立,建议大家试着放下教师角色,以心理咨询师角色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减少预设,实效性更强。
我们还清楚地看到教师自身的心理面貌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
控制型的教师把学生当做自我展示的道具,牢牢掌控着每一个环节的进程,认真地走教案程序,评价多,绝对化倾向明显,忽视课堂生成的部分。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被规定了发言的内容,努力追随教师的思路,看着教师的脸色发言,压抑着自己的灵性来配合教师;
焦虑型的教师动作刻板僵硬,因不信任学生而讲解太多,语言啰嗦,担心完不成进度而催促学生,每个活动步骤都显得迫不及待,匆匆忙忙地走过场。学生常常表现得茫然无措,走神现象多;
民主型的教师尊重学生,活动的全员参与度高,信任学生的能力,在多数时间里让学生表达自己,并认真倾听,耐心地等学生说完,很少打断,很少插话,也少有评价,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主动性和创造性;
包容型的教师能够在讲清活动规则的前提下,以开放的、真诚的心态面对学生,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情境,重视双向沟通与多向沟通,能够抓住思维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学生因感到被关注、被尊重、被接纳而信赖教师,轻松自在,思维灵活,彼此接纳,少有心理防御,开放度高,体验深刻,活动效果明显。
六、心理健康课上的学生
学生是心理健康课的主人,教师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情的独立的生命,学生就有机会说出自已的亲身经历和个性化的体验,不必努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一定找到所谓的正确答案,能够打开思路,获得多个看问题的角度,感受到自己心灵的开放,更加接纳自己、包容同伴。
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还包括课堂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平等权利,全员参与度越高,课堂生发的资源越丰富,越有利于话题讨论或体验更加深入。
有效的心理健康课首先需要开放的氛围,老师告知学生:发言没有对错,抛开是非判断来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助于舒缓心结,体验内心的自由,获得成长的内在力量。
教师放下自己固有的成见和优越感,把课堂交给学生,顺其自然,不代替学生选择和判断,少说空话套话,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挖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学科课堂上少有优势或者被老师忽视了优势的学生,自卑、逃避、退缩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心理健康课展示自我,觉察自己被深藏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其积极的自我信念。
也许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缓慢、曲折,但是,只有经历了真实的心理过程,才能够提高其心理调节的能力,学以致用。
七、达成目标需要开放的心理氛围
有效的心理健康课首先需要保持开放,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老师告知学生:发言没有对错,抛开是非判断来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助于舒缓心结,体验自己内心的真实与自由,获得成长的动力。
多数教师能够保持开放,平和从容,信任和耐心倾听学生,少说多听,接纳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让学生在彼此的差异里学会包容。
1、师生关系决定了学生的课堂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的老师真诚、亲和,尊重、信任学生,学生表现得真诚、投入、开放、自尊和自信。
老师强势,不倾听学生,让学生做填空式问答,小学生会努力配合,看老师的脸色、压抑自己的灵性来俯就老师的刻板无趣;初中生会绕弯子,你不尊重我,我也逗你玩;高中生马上就会阻抗,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骂人、彼此攻击、有意给老师出难题,老师乱了阵脚,课堂陷入混乱。
有的老师不善于倾听,与学生交流时目光游离,自说自话,对学生的发言随意主观解读,小学生常常恹恹地坐下,初中生也跟着老师学打岔,高中生干脆直接反驳,有时有大段的无效沟通。
心理健康课主要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和交流分享,对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回应,你说的大家都知道,老师就可以点头、微笑或“嗯”一声,而对有冲击力的观念和关键点要及时抓住,有位老师在讲人际交往时,学生多数谈到要关心家人、爱护同学朋友等,只有一位学生说要爱自己,老师没有回应,显然没有理解人际关系的核心:人最重要的是先学会与自己相处,我们对他人的方式多是自我信念的投射。
2、游戏和活动不是目的
课上的游戏和活动是为学生提供的心理情境,关键是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的分享、提升。小学重视心理游戏,也许他们不解深意,但通过游戏可以提高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活跃思维,释放情绪,表达自我;初中重视活动,初中生敏感,有的叛逆,喜欢挑战老师的权威,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组织活动一般问题不大,分享感悟时要引导学生彼此包容、接纳;高中重视体验,高中生少年老成,对同伴容易开放,对老师比较戒备,喜欢老师把自己当成人对待,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讲清楚活动规则,不解释、不重复,活动操作过程避免儿童化语言,多留些小组内部交流时间。
防止堆砌心理游戏,看起来热闹,但是感悟分享的时间少,不容易落到实处,建议一节课的大小活动环节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多了容易赶时间,匆匆忙忙、蜻蜓点水。
尤其要警惕社会上的一些传销课、恶俗的感恩课的模式,大段空洞无效的大道理,喊口号,耍噱头,要掌声、要眼泪。
3、谨慎、认真对待学生的自我暴露
课堂上需要学生不同程度地自我暴露,教师要谨慎处理,减少对学生的伤害。有初中生谈到自己的人际困扰时落泪动容,讲课老师不能与学生共情,依然保持一贯式的微笑,甚至不合时宜地调侃,几句劝解明显地苍白无力,周围学生有的表现出反感,有的趁机起哄,对该同学言语攻击,教师没有处理,纵容了学生的此类行为,在接下来的环节里,学生甚至拿关于生命的故事开起了玩笑,初中生是敏感的,你不呵护他,就会引来防御。
在高中的一节课上,同学们互相说出对方的优点,一名女生哭了,也许她从小得到的认可不多,中国的有些父母习惯贬低自己的孩子,很少说孩子的优点,使孩子自卑、压抑、自我怀疑,老师可以及时鼓励她:如果你每天想着自己纸条上写的那些优点而去学习和交往,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人贬低你时,不论他是谁,试着大声说出你的内心感受,要求对方尊重你,看看会发生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至少要彻底打败父母一次才有机会长大、才有机会做自己、才能够让内心丰满有力、才会将来不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心理健康课还可以随机简单地初步处理个案,有咨询经验的老师可以做到。
4、课堂上随机发生的事件都是资源
心理健康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上随机发生的事件都是资源,处理得当可以让师生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有老师在讲关于沟通的话题时,一名学生一直小声嘀嘀咕咕,这位老师多次示意该同学保持安静,无效,如果老师把这一现象当做课堂资源,就可以让大家谈谈沟通中的多话现象,为什么多话?是掩饰焦虑、急于倾诉还是寻求关注?多话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如何?
一位初中老师在讲人际关系时,涉及与父母的关系,一名学生说:“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句话是可以让学生讨论的:初中生和自己父母的关系中,特别听话的孩子是少数,听话的孩子压抑自我,有很多内伤,可以抓住这句话,让同学们讨论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听话不等于尊重,不听话也不等于不尊重,那些敢于质疑老师、父母和权威的学生内心更自信、更饱满,更能够了解自己是谁,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容易被他人控制,不容易被他人的思想绑架。
5、深入学习自己所讲内容的精髓,减少常识性错误 如果讲课老师只参照参考教案,而没有对相关心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就比较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讲情绪管理时,很多老师先教学生了解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再谈如何将消极情绪转化成积极情绪,听起来很顺理成章。
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做到这种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是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人人都会有消极情绪,不开心、愤怒、烦恼、痛苦是非常正常的,允许自己和消极情绪在一起,不跟自己的感受对抗,有时候焦虑是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焦虑,痛苦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快乐。
然后是看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源于认知,找到自己的不合理情绪,不追求完美,不绝对化,不以偏概全,试着转换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接受真实的自己:不粉饰、不自责、不苛求、不否定;接受不完美的现实:看看自己拥有的资源,看看生活中那些简单的满足,找到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把握核心认知:我们先要做自己、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环境的抱怨是无效的,所有外归因的道理都是空话,要做积极的内归因:我可以做出哪些积极的、可行的改变,让处境变得更宽松、更自在。
不是所有的消极情绪都能够转化成积极情绪,没有人能够不经历伤痛就长大,酸甜苦辣咸一起调出人生的各样滋味,有时候就是等待时间来冲淡伤痛的感受,才更有能力享受每一个愉悦的当下。
6、保持价值中立,防止超我(道德我)伤人
心理健康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要看师生的开放程度,学生的自我开放程度越高,对老师的要求越高,要保持价值中立,不做道德评判,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于用道德压抑人性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用制度约束人们的言行,道德标签容易引发人们的内心冲突。
在讲人际关系时,一名学生谈到面对人际冲突时,说:“我都是遇事让着别人,他想怎样就怎样”,学生说他是老好人,老师请全班学生送给他掌声,表扬他:“你真好”,这其实是一个被道德绑架的“老好人”。
老好人没有存在感,不会在自己的立场上和别人交往,他的自我是破碎的,如果别人不说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多源于婴幼儿时期妈妈忽视他们的需要,否定他们的感受,所以要有人承认我是个好人,我才有价值,这其实是一种道德绑架,他们压抑自我、讨好他人或者将自己的“好意”强加于人,其行为容易被鼓励并固化,一旦讨好不成,或者三十岁、四十岁以后重新发现了自我的需要,他们容易从另一个极端寻求补偿,变得完全忽视他人的感受。
7、防止绝对化倾向
小学生喜欢听老师说:“你是最棒的。”中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是反感的,有时候老师说得明显不真诚,说得太多学生就不珍视了。这句话迎合了社会上有些疯狂的追求所谓成功的口号,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要做栋梁,生物圈不允许,也没必要,做花花草草也可以点缀一年四季的风景,人也不可能四季都开花,时时都耀眼,有那样追求的孩子得多累啊!你再鼓励他追求卓越不是害人嘛!就像遍地开花的奥数班只适合少数孩子,多数孩子是来体验挫败、为厌学做准备的。
预设学生的感受要谨慎,让学生看山里的孩子求学有多苦,说你们生活得衣食无忧应该感到幸福,应该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而事实是:没吃过苦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甜。有的小时挨过饿的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饭吃,孩子反应木然。他从来不缺吃的、不缺好吃的,这些话太遥远、无效。
有老师说中学生异性交往一定会影响学习,也不尽然,如果处理得当,这份情感还可以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哪个时代可以阻止青春期自然发生的情愫,关键是接纳和适度引导,给中学生提供异性交往的机会,营造彼此尊重的班级氛围,把握异性交往的分寸,为将来的恋爱、婚姻生活打基础。
一节有效的心理健康课不仅是依靠知识技能,更是用老师的心态和修养,好心态的培养需要长期渗透,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