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小学学年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研工作计划
镇小学学年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研工作计划 镇小学学年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研工作计划
计划
镇小学学年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研工作计划提要:品德与生活教材结构严谨、目标明确,形成了完整而有机的结构体系。如果教师不去统领教材、纵观教材,那么教学设计可能就会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
镇小学学年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是一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是三至六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根据县教研室文件精神,执行其“以落实学科宗旨为出发点,围绕学科开设做,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开创本学科课程落实有力,社会高度重视,学生充分发展的良好局面。”的工作思路。
二、工作重点
㈠加强培训学习,进一步明确课程理念
由于品生、品社学科一般是由语数教师担任,涉及的教师面较广、流动性较大,因此,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相关理念。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为蓝本,开展学科培训活动。针对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特点,讨论教学方法,真正使教师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
㈡加强学科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20**年开展的有关品德学科有效性的研究中,发现不少影响教学有效的因素,其中不乏客观因素,但也意识到有不少是来自于教师的主观原因。经过深入地分析与反思,要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教材结构严谨、目标明确,形成了完整而有机的结构体系。如果教师不去统领教材、纵观教材,那么教学设计可能就会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新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是立体的,它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有的教师在目标的定位上往往偏向知识与技能,对行为习惯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巩固。与传统思品课不同的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更加凸现了其课程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最终生成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达到培养基本道德观、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品性的目的。
2.充分课前准备,利用有效资源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充分地作好准备,准备可以是精神上的,如对本课教学环节的熟悉掌握,了然于胸;也可能是物质上的,如配合本课教学必要的教具物品;可能是来自学生的,如课前要求学生作必要的调查搜集工作等;也可以是教师自身的,如除了教科书以外的有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新课程拓宽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短短的40分钟,而是根据需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延伸到社区、社会,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观察者、实践者,所以教师必须有备而来。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被许多教师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竞争合作、时时有思维碰撞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启迪。然而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认真组织,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少平等的交流和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的时候他们是听众,甚至闲聊说笑、无所事事,在小组长里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这样的小组讨论成了一种“假热闹”,已失去了品德课堂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必须作好小组成员的分工、任务的分配、学习结果的阶段性汇报等工作,真正使合作学习发挥它的功效。
4.精心设计提问,认真落实课后延伸
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师生围绕教材内容的一问一答,也有的问题学生不用多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思维的力度,缺乏有效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提问进行精心地设计,在活动化为特点的品德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学生参与和感悟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当然,必要的提问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问题的难度也要保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会上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一个教学主题往往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后的活动之中,教师要将品德教学与班队活动、社区活动紧密结合,真正使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㈢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加强校本培训研究,开展学科问题教研。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要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离不开校本培训与研究。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有利于品德学科的教学。
三、活动安排
九月:
1、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材培训。
十月:
1、组织迎接县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2、组织听评、指导新教师的课堂教学。
十一月:
1、做好县小学教学工作专项评估准备工作。
2、迎接县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试。
十二月:
1、进行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制定20XX年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第二篇:品生品社教研工作总结
品生品社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生品社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生品社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生品社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品生品社教学计划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生品社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生品社学科的特点,我们品生品社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
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生品社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品生品社教研组
2016.07.01
第三篇:品生、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
品生、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品生、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上级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品德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惹人爱的学生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品德课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品德课。
2、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3、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4、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多投稿,争取在区或以上评比或业务刊物中获奖、发表。
5、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上的教学资源库的素材,积极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培训。
2、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深认识。
3、制定本学期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交流讨论,落实计划目标要求。
4、组织教师学习课标,结合本学段要求落实教学常规。
5、开展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加强交流。
6、做好期末总结工作,撰写学期工作总结
第四篇:品生、品社教研计划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计划
一、情况分析:
教研组共有四名任课教师,分布在全校五个教学班。担任这两门学科教学工作的大多为班主任教师。他们平时和学生相处时间长,接触机会。为我们开展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些教师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也有富有激情、不乏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虽然由于人员分布较分散,为我们的教研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都能认真对待,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中。教研组中的年青教师大多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并能与其他教师交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指导思想
2009年我市小学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高效课堂”的工作主题开展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认真贯彻区教研室工作精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特征为基准,注重体现新教材的思想性、学科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原则;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让孩子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创设具有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三、工作重点: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和教学建议,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建立课题研究组,确立研究课题。
3、组织教师上好校公开课。
4、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5、鼓励教师交流经验、撰写论文,6、组织好期末复习工作。
四、具体目标与措施:
1、带领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了解德育综合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方法,继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2.我们必须深思,面对课改,如何才能走出老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把握基础教育的内在联系,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讨范围上,将教育的每一个观点渗透与年龄特点的具体存在有机的进行整合,有的放矢地、亲切自如地让学生接纳所学的全部内容,并在心灵深处真正受到震撼,让其行为自然的规范到应该具有的层面上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由德育教导和教研组长共同督促教师做到专课专用,保证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
3.以“国情教育”为契机,围绕“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目标,开展主题教育。制订专门教学活动方案,做到“课前有备课,授课有方案,课后有反馈,学期有总结”。上足课时,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午间专题教育时间和班会课开展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到课内课外有互动,教师学生互长。由德育教导和教研组长共同负责听课。
4.提升思品教学质量关键要有一支能积极参与思品研讨,勇于实践的教师队伍,我们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让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实践课研究,通过听课、评课、反思,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合作交流,成果共享,让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使每位教师都能有所提高。我们教研组将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思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为契机,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5.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的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评价时应该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主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我们会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以“学生生活”为主线,以“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为主题,每位教师根据本册目标,从中选择一个,重点对学生进行教育、监测,使学生能从知识的掌握到行为的落实。站在增强学生民族精神的高度,培养人文内涵,从中自然引发出学生对怎么做人做事的思考,获得道德的情感和认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六、具体安排:
时间:2009.2 :布置新学期工作内容。地点 :教导处 负责人:教研组长。
主要工作:
1、总结上期教研活动,交流本期活动计划
2、对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
3、讨论品德“作业”的设置
4、讨论“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可行方案
时间:2009.3: 课例研究 地点 : 微机室 负责人:教研组长
主要工作:
1、观摩研究课,集体评课
2、课标、教材培训
3、学习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时间:2009.4: 教育理论学习。
主要工作:
1、定期末品德学科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期末评价的评定;
2、交流教学中的反思及论文
时间:2009.5:课例研究 负责人:教研组长 地点 :教导处
主要工作:
1、对品德课程进行深入研究,鼓励教师积极为“实验 ”投
稿,积极准备结题。
2、努力使家校手,共创美好品德。
时间:2009.6 负责人:教研组长 地点 :教导处
主要工作:
1、教育理论学习。
2、工作总结。
第五篇:小学品生与品社
《说 声 “ 谢 谢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生活随时随地都要说声谢谢。情感目标:愿意送出自己的感谢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感谢。能力目标:能用行动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评析:目标制定是任何行为的关键,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会打折扣,而目标的准确定位必是每位上课教师应刻意追求的细节。本节课目标的设定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和实现,克服了目标大而空的浮躁之风。准却恰当的预设目标是当前每一节品德课甚至是各门课程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课堂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备课环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激发情感的故事,串联课堂的课件;学生准备情景剧表演。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请一名同学为大家讲笑话。
师:大家笑得可真开心啊!当同学的笑话博我们大家开怀一笑时,我们该怎么样表示呢?
学生有的用掌声,有的大声说“谢谢”。
师:让我们在欢笑声中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上课!【活动一】你说过谢谢吗? 师:刚才咱们送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份感谢,他让我们知道,当别人为我们带来快乐时,当观众给自己掌声鼓励时,我们都要说声谢谢。(板书课题:说声谢谢)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说声谢谢的。你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讲讲你说谢谢的故事吧?(点击课件一:你说过谢谢吗?)生: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病,给我做好吃的,病好了以后,我对爸爸妈妈说了声谢谢。他们非常高兴和激动。师:你得到并感谢了家人对你的关爱。
生:我生病时,妈妈带我去医院,一位阿姨给我看病,我说了声谢谢。师:你把谢谢送给了为你治病的医生,做得很好。
生:我摔倒了,朋友们把我扶起来,送到卫生室,我对朋友们说了声谢谢。
师:感谢了朋友的帮助,才能得到朋友更多的帮助。生:超市服务员帮我拿包,我说了声谢谢。
生: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回家,我忘了拿水瓶,司机叔叔叫住我,把水瓶给了我,我说了声谢谢。
师:好,要对为我们服务的每个人说声谢谢。… …
师:同学们的故事可真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我们还会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鼓励,得到家人的关爱……这都是别人为我们付出的一颗爱心,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随时随地对他们说声——谢谢。(老师总结板书:服务帮助 鼓励 关爱——用一颗红心把字圈起来)
(评析:通过老师的设问,引导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回顾自己说谢谢的情形,既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和关爱,为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向善的人际关系提供范式。)
【活动二】你得到过感谢吗?
师:我们经常送出自己的感谢,老师想知道,你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说当时的情景吧。
(点击课件二:你得到过感谢吗?)
生:小虫子掉到同学的身上,我帮他拿了下来,他对我说了声谢谢。师:你真是个勇敢的大哥哥。
生:我借给同位一支笔,他对我说了声谢谢。
师:你是个会帮助同学的好孩子。当同位对你说声谢谢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也很满足。
生:我帮妈妈洗脚,妈妈对我说谢谢。师:你是个值得长辈疼爱的好孩子。……
师:我相信同学们做过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都得到过谢谢。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评析:从“你说过谢谢吗”到“你得到过谢谢吗”,教师巧妙的对学生文明行为落实进行了提升。它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得到别人关爱的同时,还要为别人付出自己的关爱行动,这样的世界才是和谐的、可爱的、美好的。)
师:有没有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没有得到感谢的时候呢?
生:同学把球踢到墙的外面,我用飞檐走壁的功夫,帮同学捡起了球,他没说谢谢。
师:“飞檐走壁”的功夫多危险啊,这可不是我们该做的,你可以想别的办法帮助同学!
生:小同学的四驱车坏了,我帮他修好,还把两节新电池给他安上,他没说谢谢。师:那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难过。
生:我觉得他们不太有礼貌。师:以后还帮助他们么? 生:该帮还得帮。
师:奥,你真是个宽容的孩子,也是个真正助人为乐的孩子。师:如果自己付出了或做了什么却没有得到感谢,心里肯定会很难过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时,要对别人说声谢谢。因为有时,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谢谢会让人遗憾终生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点击课件三:故事1)
一个山里孩子考上了大学却因家庭贫困上不起,这时,一位不相识的外地人给了他无私的援助。他一直想当面致谢,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心愿。三年后,他专程按照汇款地址找到恩人家时,万没有想到恩人已在几天前去世了,临死前还给他汇去了最后一笔助学款……
他后悔万分,悔不该一拖再拖,使这句没有说出口的“谢谢”成了他精神上永远的负担。他含泪在白纸上写下一万个“谢谢”,点燃在恩人的坟前……
而一位山区农民为了感激收留他走失的孩子并将孩子送上回家汽车的好心人,竟在一座小县城里挨家挨户地寻找了几千家,只是为了当面向那位好心人说一声“谢谢”。师: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忘记说谢谢是多么遗憾呀。生:别人帮了我,我一定会及时说谢谢。
生:他虽然没能对恩人说声谢谢,他可以把这句谢谢换作对别人的帮助。
师:你真了不起,能想到把谢谢化为行动。
(评析:比较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公倍的效果,师以“你为别人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感谢”的设问,把学生与生活更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设问后的小故事进一步触动学生的心灵,懂得应该为别人的付出及时送上自己的谢意,切末成为负担,甚至是遗憾。)
【活动三】谢谢大行动
师:同学的话提醒了我,我也有忘记说谢谢的时候。上课前,你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把你们带到多媒体教室,我还没有对她说声谢谢呢。(走到班主任刘老师跟前,握手并说:“谢谢您的帮助!谢谢您!”)(学生主动鼓起掌来)
师: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得到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要对在座的领导老师说声谢谢。(学生再次鼓掌。)师:现在你想对谁说谢谢? 生:我想对王雅洁说谢谢。师:那就到她跟前去说吧。
生:(生下位走到王雅洁跟前)我不会的题你教会了我,谢谢你!师:说出了谢谢,心里感到轻松愉快吧。我刚才也有这样的感觉,终于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说出来,心里长长的舒了口气。那大家现在也行动起来吧。
(点击课件四:谢谢大行动)
(把你没来得及说或忘记说的感谢现在就送给你要感谢的人吧。)
1、送出感谢(播放音乐,学生行动)(评析:经过前面两个认知活动和一个故事的点拨,师生都已进入到“感谢”的情景里,情感的展示也渐渐从表面挖掘到内心深处,向老师适时推出的谢谢大行动,给自己与学生以释放情感,实践良好行为的绝佳契机,师生在课堂上都能把这种美好的品德继承和传播开来,是一项值得称道的行动,也是让学生看到并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是崇尚美好行为的,更让听课者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情感为之动容。情感丰富的成年人和一些学生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想这就是品德课堂是生活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实践的课堂的魅力所在,我们由衷地为向老师的设计拍手叫好。)
2、谈感受
师:说出了谢谢你有什么感受? 生:心里很舒畅。生:说出谢谢很高兴。师:得到感谢了吗?心情怎样? 生:我很激动。生:我很幸福。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哭了,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于瑞瑶摔倒了,我把她扶起来,当时她忘了说谢谢,今天她对我说了谢谢,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师:终于盼来了那声谢谢,心情真得很不一样啊!所以感谢一定要及时哟!师: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笑脸,有的虽然挂着泪花,但却是高兴的泪。我真的觉得这一声谢谢太神奇了:她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感谢。如果你想说“谢谢”,就马上说出来吧;如果你怀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就及时把它表达出来吧!再不要让一声谢谢成为永远的遗憾!这儿有几个小同学也在说谢谢,大家看他们真的会感谢吗?
(评析:向老师的小结,使学生找到了描述他们震惊心情最合适最贴切的形容——神奇的谢谢。因此我相信上过这节品德课的同学,谁都不会吝啬自己的谢谢,太神奇,因为谢谢会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因为谢谢会让每个人的心贴在一起,友好而真诚的快乐生活。向老师的转折语,又给激情彭湃的学生抛出了更深入的探究课题——真正的谢谢该是什么样子的?只说出谢谢就可以了吗?)
3、辨析谢谢
(1)、辨析图例中的故事
(点击课件五:学生在文具超市购物的情景图片)师:谁来讲讲图中发生的故事?
生:一个同学去超市买练习本,把货架翻得乱七八糟。付钱的时候,收银台的阿姨对他说欢迎下次光临,他对收银台的阿姨说了声谢谢。收银台后面有一位阿姨在那里整理收拾被翻乱的货架。
师:是啊,由于这位同学的随意,给那位整理货架的阿姨带来了重复性的劳动,增添了麻烦,这不是真正的感谢。(2)、辨析情景剧
师:几位同学还为大家准备了两个情景剧,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学生观看情景剧表演。)
情景一:妈妈为小明拿来洗干净的衣服,小明有礼貌地说:谢谢妈妈!草地上,小明一会儿踢球,一会儿逮蚂蚱,一会儿玩泥巴,手脏了,就在衣服上擦。小红说:小明,你的衣服脏了。小明说:没关系,妈妈会给我洗!
情景二:校园里,一个值日生同学正打扫卫生,几米外的地方,一个同学吃完香蕉,到处找垃圾桶,把香蕉皮扔在垃圾桶里。另一个同学拿出一张纸,擦了擦嘴后随手丢在地上,而他旁边就是一个垃圾桶,值日生帮他扫起那张纸,他说了声谢谢……
(评析:品德课堂的活动形式有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这是我们一直推崇的一种活动方式。情景剧表演对于现代的学生,并不困难而又特别得到孩子们的垂爱,但仍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注意情景创设的生活性和的贴近性,一般不应浪费过多的精力为出课而特意安排难度较高的情景表演,最好是利用课前几分钟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表演出来即可。)
师:表演得很精彩,掌声告诉了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情景剧中的同学他们会真正的感谢吗? 生:第一个情景剧中的小明不会感谢。师:他说谢谢了呀?
生:他说谢谢了,可他没有尊重妈妈的劳动,把脏东西往身上抹,又给妈妈带来了麻烦。
生:我也认为小明不会真正的感谢。他一边玩一边把脏东西往身上擦,还毫不在乎,说妈妈会帮他洗,这不是给妈妈增加负担嘛。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如果是我,我不会自己故意往身上抹;不小心弄脏了,我会学着自己洗。
师:奥,要做个懂事而自理自立的孩子。
生:我认为第二个情景剧中小红不会真正的感谢。他虽然说了谢谢,但他乱扔垃圾的表现,没有尊重值日生的劳动,也不是真正的感谢。师:是啊,我们之所以谢谢,是因为尊重他人的劳动,感谢他认为我们的付出。
生:说声谢谢,是从心里和行动上真正的感谢。
师:是啊,我们不仅口头上说谢谢,真诚的感谢他人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给别人带来重复性的劳动,更重要的是—— 生:用行动感谢。
师:对,我们要把感谢体现在行动上。(点击课件六:把感谢落实在行动上)
3、学会真正的感谢
师:你想用怎样的行动表达你心中的感谢呢?对父母、对老师、对交通警察、对清洁工、对所有为我们服务的人。请小组内交流,再把你们找到的好主意告诉大家吧。生:帮父母干家务活。
生:不给值日生添麻烦,主动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生:我要感谢老师,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生:我们感谢警察叔叔就是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相信大家做得也会特别棒。
小结:同学们,那些为我们服务、给我们帮助、鼓励和关爱的人为我们献出了爱心,付出了爱,让我们把这份爱化作行动,也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吧!把这份爱永远传递下去。(完成板书:行动 爱)
(评析:“感谢不仅是说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做出来的”,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改以来品德课为追求活动形式,常忽略活动效果的落实和延伸,而本节课的设计不只是引导学生懂得并愿意向他人感谢,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在行动上表示感谢,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收获的不止是认知情感的提升,还有行动的具体操作方法,便于学生回到生活中能把课堂中的理论应用起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这也是倡导课改的专家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落实品德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课堂环节,向老师做到了,他的学生也会做到的。)
【活动四】总结升华
师:其实用行动表达感谢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故事二:义鼠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古丽娜的小姑娘。古丽娜的父母白天忙着上班,就把她一个人关在家里。一只小老鼠成了她的好朋友,她经常给小老鼠几块饼干。小老鼠吃饱喝足之后,在屋子里窜来跳去,小古丽娜觉得这样很好,至少这屋子里热闹多了。一天清晨,父母正要出门。突然,那只小老鼠窜进来,猛地咬了古丽娜一口,古丽娜尖叫起来,疼得大哭;古丽娜的父亲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的脚上也被咬了一口;接着,那家伙又飞一般窜向古丽娜的母亲,父亲赶紧抓起一根棍子,老鼠机灵,箭一般往门外跑去,父亲正要转身回来看古丽娜伤得怎么样了,那畜生又窜回来,朝母亲死命咬了一口,“嗖”地窜向门口,一家三口追出门外;老鼠跑到屋外的一片空地上,他们追到空地上。老鼠纵有万般机灵,在空地上又如何是人的对手?父亲几步赶上,“啪啪”几棍下去,终于有一棍它没能躲过......小老鼠的小眼睛,没了光泽,它死了。
古丽娜难过起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有些站立不稳,啊,不!定了定神,是大地在转动!在抖动!一下,两下......一家三口惊呆了!父亲最先反应过来,他朝村子里大喊:“地震啦!大家快出来!” 太晚啦,大地又是一阵更猛烈的摇晃。他们看见不远处的房屋在拆裂,倾斜,倒塌......举世震惊的古吉拉特邦大地震发生了。师小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几块小小的饼干可以让一只小老鼠付出自己的生命去救一家人,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感谢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学会感谢,心中有爱,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爱心。所以,让我们把感谢的话语说出来,哪怕是一次磨难,我们也要微笑着说一声“谢谢!”。
(点击课件七:配乐诗歌——我感谢)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谢吧!(师生一起大声朗诵)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 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感谢所有关心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点击课件八:歌曲——感恩的心)学生静静看着屏幕倾听并跟唱着。
师: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面对我们的生活吧!下课!
(评析:最后的故事与诗文、歌曲将师生又一次带进情感澎湃的高潮,是落实活动效果的创新设计。教学本可以在前一个环节“感谢落实在行动上”结束,但向老师却发挥语文教师的功底,借用了典型美文教育的优势,以美文(故事、诗歌、歌曲)激发出师生内在情感的升华,用情感的升华来荡涤师生的心灵,那一刻的心灵震动会让每个人牢牢印在心里,也会以此加大行为落实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当课在“感恩的心”中结束时,每位听课者眼里都饱含着泪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最后长长的输出一口气:听一节好课,简直就是美的享受,精神的享受,灵魂的洗涤。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一直渴望每位教师,都能如此真正、真诚、用心地去上每一堂品德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孩子们性格形成、个性成长的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比那些学科课程更有意义,她是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引领国民走进世界不可或缺的教育啊。感谢向老师为我们出示这样一节动人心扉,让我们能好好反思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