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电技能提升工作室汇报
XX煤矿机电技能提升工作室总结
为进一步改进完善煤矿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在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怀及我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我矿机电技能提升工作室于2014年11月正时挂牌成立。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室组织
技能提升工作室由技能提升培训室、强电实践室、弱电实践室及机械液压实践室组成。
二、工作室配备
1、技能提升培训室共配置有13套桌椅,培训用白板1块,文件柜4支。
人员配备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4名,教师均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2、强电实践室主要配备有调压器1台,自制工作台1张,自制检修吊挂装置1套,综合检修台1台,砂轮机、套筒、角磨机等常用工具1套、工具柜1支。
人员配备兼职教师4人,均为井下机电队维修经验丰富的老工人。
3、强电实践室配备插件试验台2套,电脑1台(配套打印机),检修工具按照3人配置,包括电烙铁3支、工作台灯3盏、吸锡器3支、万用表3台、直流稳压电源2台、数字示波器1台、超声波清洗机1台、热风拆焊台1台以及其余检修所需的材料、螺丝刀等工具。插件维修及检验共3名职工,其中1人能够检修插件,并兼职培训教师,另两名徒弟能看懂线路,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同时能够检修五小电器及其他电气配件。
4、机械液压实践室配备有常用的液压元件、拆解用实物包括油缸、阀组、气动工具等。
人员配备兼职教师3人,其中1人为机修车间副厂长,其余2人为检修经验丰富的老工人。
三、工作室主要职能及目的
1、工作室以提升机电职工技能水平为主要任务,目标是为井下各个队组培养一批专、精、尖的高技能人员。
2、高低压插件修复、试验及五小电器、电气元件的修复;
3、井下常用开关(80、80N、120、200、400、630、照明综保)实物培训以及煤机、综掘机电控系统的培训;
4、设备技术难题攻关、研讨,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培训。
三、工作室培训工作
我矿机电技能提升工作室成立以来,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每3个月组织各组队理论知识较强的人员及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员进行脱产培训,通过机械、电气原理培训后在强电、弱电、机械液压实践室进行实际拆解、修理,切实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员,提高了我矿一线及辅助组队的机电水平。第一批培训人员9人,第二批培训人员10人,均通过了理论考试,并服务于一线现场。
第二篇:技能大师劳模工作室汇报材料
加快建设劳模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作用 ——“劳模劳模工作室”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技能大师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情况做简要报告,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7月8日晚,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发布,晋煤集团首次荣登世界500强,位列第435位。
在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企业利润下降的大背景下,晋煤集团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岗位操作序列、专业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三大序列人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培养。也由此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现场问题的规模庞大的岗位技能人才队伍。2011年,集团公司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晨光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名劳模,工作室负责人,我和我的团队也是在三大序列人才培养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是技术大师成长的摇篮。如今,“劳模工作室”也正在对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技能大师是技能操作人员的拔尖人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能大师成长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对他们的培养必须是长期持续、层次性、递进式的,不存在一蹴(cu)而就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技能大师的成才与培养离不开生产实践,必须是现场----课堂结合式的,实践性培养应占技能人才的主要部分,没有长期基层的培养锻炼,也不可能成长为技能大师。因此企业是技术大师成长的摇篮。通过三大序列管理使技能大师,形成技能人才队伍的“塔尖”发挥生产经营中其他人才所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下面我就“劳模工作室”创建以来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报告,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劳模工作室”基本概况
“劳模工作室”于2011年12月份开始正式运行,主要开展输变电、设备运行、主辅运输、主提升、矿井电气维修等专业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现场攻关和经验交流等工作。工作室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煤炭系统创新技术能手”“山西省劳动模范”张晨光的名字命名,“劳模工作室”成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煤炭系统特级劳动模范:焦海峰此外,还有“山西青年岗位能手” 王琨“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李会平,成庄矿“十大杰出青年”“晋煤集团成庄矿标兵”连永强等五名工作人员。2011年12月份正式运行,2012年5月,“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6月被评为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大师工作室” 2014年2月被全国能源化学工会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工作室”,在关怀中诞生成长
在晋煤集团,岗位操作序列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公司领导层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人可成才,识人看德才”的成才观,以及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有效举措,都为操作序列人员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肥沃土壤。也为劳模工作室的成立铺平道路。
作为晋煤集团首个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攻关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的企业培训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如果,每个岗位技能员工都前进一小步,对于企业而言,那就是一大步!”
此外,集团公司王茂盛老总、矿领导多次到大师工作室指导工作。对“劳模工作室”的建设运行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在资金上,“劳模工作室”共获得资金扶持600多万,其中包括我矿给予机电设备和基础建设资金500多万元,集团公司给予建设经费100万元,国家财政资助经费10万元,为工作室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劳模工作室”主要做法及成效
“劳模工作室”创建以来,我们以建设一流培养基地,吸纳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自己编制教材,制定了培训学员奖励方案和工作制度,依托局域网络搭建了“劳模工作室”网上论坛,方便学员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培训资源共享。
1、组建教师团队,建立淘汰机制
俗话说: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加强员工培训,首先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我们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规范“大师工作室”执教及工作人员的选拔聘用程序,从全矿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担任教师。同时,建立了一套教师淘汰机制,根据、季度、月度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室成员的岗位职责,将技能培训、小改小革、技术攻关作为工作室成员主要考核目标值,考核中“合格”(90分)以上的,以所得分数按比例兑现薪酬;考核结果为“不合格”(90分以下)的,取消工作室薪酬待遇,按所在单位工资标准发放,并退出工作室。
2、结合生产实际,编制培训教材
为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实操能力,解决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培训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劳模工作室”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编写了《矿井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材》,包括矿井维修电工开关类、矿井维修电工系统类、矿井维修故障类、矿井维修电工图集类四个部分。教材精选了若干个技能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列有实训电路图、动作原理、接线图、电气元件介绍、元件选择和检查、线路检查、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等等。经过精心施教、准确示范和强化训练等环节,可使学员在基本原理、实际操作、工艺要求、故障检查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准入门槛,培养高尖人才
“劳模工作室”主要负责为集团公司培养矿井机电维修工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学员的选拔上,我们严把入门关,并通过对学员进行文化水平测试、实操能力考核等综合考评,根据个人素质的高低分别开展中级和高级培训。中级班旨在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培训可以实现独立迅速处理开关类所有常见故障和系统类一般性故障;高级班旨在培养高尖技能人才,通过培训能够调试变频、PLC编程、逻辑电路故障判断与分析,独立完成系统类设备的调试、技术创新和攻关。
4、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为了实现由理论教学向技能操作延伸,学员进入劳模工作室第一步是开展基础培训。通过对电器设备进行拆装,使学员全面熟悉掌握设备结构性能,提高设备拆卸和组装速度;第二步是学习故障处理。对设备故障点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教师设故障、学员相互设故障等趣味教学方式,调动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每个学员都能够成为现场故障排除的“多面手”;第三步是学员角色互换。学员学习一定时间后,要自己上台讲课,现场演示所学的知识。使教师随时掌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技术培训;第四步是开展内部比武。坚持“有比赛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的理念,通过内部比赛,加快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采用层次-放射式师带徒教学模式,高一级的技术人员带低一级的技术人员,具备一定技能的师傅教会1-2个学徒,形成一带二、二带四、四带八等金字塔式教学模式;首席技师带高级技师、高
级技师带技师、技师带高级工、高级工带中级工、中级工带初级工,形成阶梯式师带徒。自开办机电培训班以来,目前已高质量培训成庄矿三批学员培训班从2011年12月开始运转,目前已高质量培训成庄矿三批学员(共528人次),集团公司三批学员(共210人),全部成为区队的技术骨干。2012年-2014年对优秀学员奖励累计241750元。
晨光工作室16名学员,在工作室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在“江苏淮安杯”20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其中,1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7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一等奖获奖人数占五分之一以上。
晨光工作室学员,在山西省第八届职业院校技术比武三名学员孙亮亮 王永庭分别取得第二名和秦海军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创新方面(拉线开关保护和EEP仿真培训平台)二项获得国家专利。
“劳模工作室”技术创新
“劳模工作室”不仅是晋煤集团首个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承担着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重任。工作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已完成矿井提升机、主排水设计、盘区皮带、猴车运行、网站建设等各类小改小革技术创新33余项,其中多项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解决多项电机技术难题和电路故障,为矿井排除各类疑难杂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目前,工作室充分整合高技能人才资源,在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方面形成团队优势,为未来新技术开发、课题研究及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总书记在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快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一流技工”队伍,更好地为建设技能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的目标而奋斗!
“劳模工作室”首席技师劳模工作心得体会
在教学时间上,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认为每月5—7天是最佳培训时间,5—7天可以掌握一个开关,一项技能,并且,短时间的培训不容易使学员产生疲倦感和厌恶感。而且,由于学员生产任务紧,脱产学习时间有限,我们探索实施了全日制实操与夜间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每天开展8小时实操培训之外,主动增加2个小时的晚自习,使学员每天有效学习时间达到10小时。不仅使得学员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学到实用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特别是夜间授课,由于所培训内容都是学员岗位上迫切需要的,培训教师经验丰富,学员的求知欲强,双方面的互动,使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培训学员数量上,宁缺毋滥,每期培训以6—12个人为宜,将同等层次的学员集中起来教学,能够保证培训的整体质量。
在实操培训中,我们采用基础培训、故障处理、学员角色互换、开展内部比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了“学习、实践、疑问、学习、应用”的教学与实操无缝对接的效果。在系统类培训中,改变以往教师在台上讲,学员在下面听的培训方式,紧密与学员岗位相结合,一切学习内容与现场进行接轨,提高学员对系统类设备的了解深度和故障处理能力,控制系统培训逐步提高了学员大型系统编程能力。
2013年我们计划推出模块化教学(或套餐式培训)。就是按工种进行分类培训,把综掘电工模块、矿井维修电工培训模块、综采维修电工模块、说明一下模块(里面包括综掘电工现场所用的设备资料、所需设备集成化后用培训包来培训。)
总之,企业的“劳模工作室”要借鉴国内好的 “大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优秀的地方,同时更走好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企业“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步伐,提升岗位操作员工的素质,打造“蓝领精英”团队,进而为企业加速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4-09-15
第三篇:技能大师工作室材料
技能大师工作室事迹材料
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第一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华东经济区腹地,安徽省淮南市,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安徽省12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现有生产矿井13对,年煤产量7100万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先后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先进单位,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淮南矿业集团历史上曾是瓦斯事故的重灾区,近年来,通过积极主动、全面系统的治理瓦斯,取得了一定效果,连续13年杜绝了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以来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成为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典范。潘一矿作为集团公司瓦斯涌出量最高、瓦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瓦斯治理难度最大的矿井之一,始终把瓦斯防治作为矿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龙头项目来抓,用矿井瓦斯防治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引领整个集团公司瓦斯治理的技术发展。2012年2月集团公司率先在潘一矿建立了矿区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秉承“互帮互学、破解技术难题和服务煤矿生产”的宗旨,积极引领“一通三防”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工作。
一、人才培育夯基础
提高瓦斯治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是夯实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室从创办开始就始终坚持以“实学、实用、实战”为培训原则,把传绝技、带高徒、出成果作为要项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创新解难题等方面开展工作。
精选小组成员。为确保工作室的综合技术实力,在专业口内选拔了以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李忠敬为代表的,一批业务技能精、品行正、作风实、善于学习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技术比武状元、班队长为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和网络成员,并对他们实行考核制,优进劣出,动态管理,保证所有成员业务上必须过得硬。
完善培训内容。为适应矿井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瓦斯检查工的操作技能,由工作室牵头组织编写了《矿井瓦斯检查常见问题及处置方法》,汇集了大量瓦斯检查与处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的专用教材,通过培训,从而使瓦斯检查及相关专业岗位的职工业务素质得到质的提升。
创新培训方式。技能大师工作室始终将“以学习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大拿当教员、现场当课堂、案例当教材”为主的培训方式,多管齐下突出工作效果。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技术交流活动,探讨主要涉及井下现场所遇到的通风、瓦斯、防火、防突工作及隐患处理方法,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充
分发挥了工作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突出培训效果。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对内培训方面,主要针对矿井的“一通三防”专业,培训职工达1200多人次,尤其对青年职工的培训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培训,可以使新职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工作就能独当一面;培养中级工占总数的30%以上;有50%的青年职工业务技能达到或超过高级工技能水平,培养出集团公司技师15人,高级技师1人;在2012年集团公司举办的职工技术比武中,有1人获得第一名、2人获得第二名、4人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对外培训方面,主要是针对兄弟矿井的职工进行专业强化培训,培训的工种包括:瓦斯检查工、瓦斯抽采工、矿井防突工和煤矿安全检查工等,培训职工突破2000多人次。
二、技术创新解难题
面对矿井生产条件复杂、安全威胁大的现实,工作室技术骨干把制约矿井生产的瓶颈作为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围绕生产工艺做文章;在“一通三防”、瓦斯安全方面想办法、出主意,切实为矿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贡献出了智慧和力量。
刻苦钻研破解技术难题。工作室在成立不久,就遇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该矿1362(3)工作面顺槽掘进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由于采空区瓦斯的影响,回风瓦斯时常处于临界状态,使整个巷道工程施工时断时续,严重制约着工程进度。如果这个问题不
能及时解决,隐患不能排除,会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对此,工作室成员坚持24跟班在现场,经过工作室成员的连续观察、测定和反复的论证、分析,问题的根源终于浮出水面,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合理、均衡的引导采空区瓦斯向外,由于解决了瓦斯管理上的难题,该巷道每月进尺率提高了20%。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总结,撰写了“间歇式调压风门均衡沿空(底区)掘进巷道瓦斯涌出”的论文,并在集团公司内部推广应用。
以技术手段促效益提升。经济技术一体化是经营成本管理的核心和源头。为推进经济技术一体化管理,工作室成员在技术措施编制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点考虑成本。如在通风系统的组建上,能上永久系统的绝不上临时系统。因为临时通风系统费工、费时、费料,反复维修量大,导致成本过高。2012年,该矿东二2331(3)、东三1511(1)、1551(1)三个综采工作面同时回采,为保证矿井通风的安全需要,保障矿井生产接替,工作室成员多次深入现场勘查,针对现场实际,提出东三采区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将原“三进一回”通风系统改为“两进两回”通风系统;补套东三新增进风联巷并建议对局部高阻力巷道进行扩刷增加通风断面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东三采区的回风能力,使东三采区的总回风量由通风系统优化前的8400 m /min,增加到优化后的10200 m /min,风量增加了1700 m/min。由于提出的系统优化方案科学合理又简单节省,满足了工作面初采及回采期间瓦斯治
33理需要,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为矿井节约了大量投入资金。
坚持创新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室研制的《防突预测、检验钻孔施工模型》实用效果好。该矿11-2煤等倾斜薄煤层巷道防突预测、检验时,预测、检验钻孔的施工不容易顺着开孔时的软分层钻进,或提前见到煤层顶底板,影响到预测、检验指标的准确。要正确施工钻孔就必须要有很好的三维空间概念,难度较大。而工作室成员研制的“防突预测、检验钻孔施工模型”就可以把三维空间臆想变为实物,方便钻孔夹角、倾角的计算,保证防突预测、检验钻孔在倾斜薄煤层中施工的准确。
在测定一氧化碳浓度过程中,利用“检定管测定法”测出的结果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结果时常出现较大误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对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并多次伸入到该矿井下现场查找问题原因,最后在工作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并创新了一套“检定管法”测定一氧化碳的新方法,在企业内得到推广使用。
光学瓦斯检测仪是最精密、最可靠的仪器,但受井下特殊气候环境影响,易造成检测数据误差过大,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难题,工作室成员首创了一套简洁、可靠的仪器快速校正方法与技巧,以及高温、高负压条件下瓦斯机对“零”方法,确保了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并得到推广应用。
三、几度春秋结硕果。
工作室成立以来,围绕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相继开展了
一系列创新工作,硕果累累。改进灌浆站制浆工艺,提高了井下灌浆浓度,推广使用综采工作面架后移动式洒浆防自然发火技术,提升了灌浆防火效果;研发了瓦斯抽采钻孔自动化设计软件,提高了钻孔设计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钻孔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研制的 ZJSD-1型钻孔激光数字化定位仪,保证了快速准确的测定钻孔角度,为“钻到位”提供了保证;研制的下向抽采孔排水装置,较好的解决下向钻孔排水难题,保证了“水放通”。共研发各类“五小”科技创新成果23项,其中,《高负压状态下风门的便利开启装置》得到集团公司院士办的肯定,论文成果《采面初次放顶瓦斯安全管理》在该矿实施推广。“五小”项目《瓦斯机吸气管快速切换装置》、《拉丝加动滑轮风筒吊挂法》已获得国家专利。
工作室领办人李忠敬近年来先后获得“淮南市政府特殊津贴”、被安徽省国资委和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称号。
潘一矿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对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以及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室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解决了矿井在安全生产中的难题,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发展。今后,技能大师工作室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摸索实践,还有许多项目需要研究创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再做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技能大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成立方针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发展目标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1] 主要举措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制度。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技能大师将有自己的工作室
本报讯 从今年开始,全国将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选择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工作室将为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技等创造条件,推动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加速传承和推广。
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研究所日前主办的“教育、财政与社会发展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上,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毕结礼介绍说,“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将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给技能大师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发挥技能大师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
一、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范围和认定数量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高精机械加工、传统技艺传承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主要选择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行业和职业,由具有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带头人依托大中型企业、行业研发中心、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载体领办或创办。工作室设在企业班组、工段、实训(研发)中心等场所。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
(一)立足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实施技术改造,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二)开展技术交流,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为技术研修、创新、教学改革等提供交流平台。
(三)以技能大师为项目(工种)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
(四)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同业交流、带徒传技等活动,每年形成一批有价值的成果。通过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发挥具有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带头人在传承传统技能技艺和推动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三、申报条件
我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等优秀高技能人才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
(一)在创新创优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取得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所掌握的绝技绝活,用于实际生产与经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开发研制或创作有价值的新产品、新作品、新工艺等。
(二)在技术攻关方面,在科研、生产中攻克技术难关;对技术难题进行技术会诊,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上取得突破。
(三)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使科技发明、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四)在授艺带徒方面,在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培训班传授技艺、培养人才,产生辐射效应,取得明显成果;培养的徒弟技艺高超。
(五)在传统工艺传承方面,积极挖掘传统工艺,大力进行传承、宣传等,或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实效。
四、申报程序
(一)申报人员填写《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表》(样表附后),提交申办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由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和有关单位审核后汇总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二)申报材料应包括:
1、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表(一式两份);
2、申办报告,内容包括申报工作室名称、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基本条件、工作室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在单位对工作室的支持措施、工作室成立后的工作开展计划等;
3、相关证明材料,如证书、出版物、有关单位的证明等。
(三)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专业评审。评审合格的,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示。
(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颁发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和铭牌。
五、支持措施
(一)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政府开办、运转经费补助。政府补助经费划拨到申报单位账户,主要用于工作室设备设施的更新完善,论文、著作的出版,开展培训和技术革新,承担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任务。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对其开展项目研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传艺带徒等工作给予指导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我省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的重要举措,作为考核各地、各单位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工作室,纳入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评选表彰范围。
六、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通过典型引路、高端带动、增强效能,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创新、绝技绝活、新标准研发推广、高技能人才技能展示交流提高的重要平台。
(二)各单位要加强对政府补助经费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上,为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技等创造条件,推动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加速传承和推广。资金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不定期检查。凡发现弄虚作假或谎报成果的,经查明属实,撤消工作室称号,追回政府补助资金,同时今后不得参加此项评选。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第五篇:技能提升
我与高速共成长:
为了关切落实李海鹰副总经理要求全体学员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运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保通保畅工作。许仁安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重庆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勉励大家多为企业作贡献。许总希望路产巡查支队要建立培训机制,多多开展培训;要加强与执法队伍的协调和沟通,共同维护好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要加强安全工作和信息畅通,保护好高速公路路产,维护好高速公路路权;洪期将至,队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加强道路巡查。
在2011年X月X日大队长周华勇对我中队进行了驾驶技能第一次摸底测试,(倒车入库、侧方停车、上坡起步、定点停车)。从中提出驾驶的技巧及一些安全驾车的理论。我队全体23名队员深一步对驾车有了新的认识。照片1
在2011年X月X日大队长周华勇对我队召开了“责任心”主题会议,在会议提出了
1、为成功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热情和付出额外努力。
2、自愿做一些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3、助人与合作。
4、遵守组织的规定和程序。
5、赞同,支持和维护组织的目标。照片2
在2011年X月X日我中队,中队长周定明组织召开了业务知识竞赛会议,会议上大家互相交流业务知识,做一名合格的路产巡查人员。照片3
在2011年X月X日中队组织对消防设施检测、在这次学习中,我队内勤班长石榴12年消防士官转业对我们进行了消防知识和它的重要性以及火灾的逃生正确方法。照片4
在2011年X月X日我中队与酉阳县消防武警中队,高速执法大队进行了一次桃花源隧道里的车辆追尾引起火灾的救援与救护的演练。照片5
在2011年X月X日为了本职工作的需要大队还要求对每个队员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每个月组织中队体能测试,每个季度大队组织体能考试。照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