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

时间:2019-05-12 15:0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

第一篇: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

县教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全县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各级教育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整体教育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加强学校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学校安全、构建和谐校园为重点,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团结进取、争先竞优的教育改革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现将2007年的主要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优化队伍建设,促进教育规范管理

为促进教育的规范管理,推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我们把队伍建设和教育的规范管理作为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全县教育系统抓住有利时机,优化了队伍,提高了管理效益。

1、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全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秭归县教育系统2007年师德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以“以德立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各学校认真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着想”的办学指导思想,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服务理念,扎实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职业信念教育;利用暑期集中开展了“五五普法”专题讲座,进一步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典型激励,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把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全年组织教师参与各类集中培训1504人次。加强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专班对县级以上的292名骨干教师、22名县第七届科技拔尖人才、81名县优秀青年科技骨干进行了履职情况考核,以更好地发挥骨干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实了教师队伍的力量,去年从普通高校择优录用了36名大学毕业生,另接收省支教生8人。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3043名,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2.32%、96.18%、96.04%。全体教师敬业奉献,队伍日趋稳定,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2、以规范干部管理为策略,努力建设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干部队伍。首先是加强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在机关内大兴“五风”,以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大兴学习之风,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和干部职工平时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局机关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全年机关组织集中学习15次,班子成员作辅导讲座5场次。大兴调研之风,要求机关干部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兴务实 之风,局班子提出了把握规律、减少形式、狠抓落实的工作原则,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力戒违背规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凡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做到情况清楚,确保决策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大兴廉政之风,实行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大力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大兴敬业之风,强化岗位责任,突出工作效率。通过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机关全体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没有因一起工作失误而受举报,没有一件重大工作被延误,没有一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没有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其次是加强了学校的班子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学校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经过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核,优化调整交流初中校长13人,小学校长26人,幼儿园园长2人,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班子结构。注重了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养,目前全县中小学校长全部参加了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去年又选派了10名优秀中层干部到江苏金坛挂职锻炼,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落实了对学校班子队伍的评价考核,继续坚持并完善了学校管理校长负责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工作考核制和离任离岗审计制。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机关股室及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明确了校长和二级单位负责人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工作纪律、工作绩效、勤 政廉政等方面的考核细则和要求,12月份,组织专班对全县所有乡镇和县直各教育单位进行了班子目标考核,对完小以上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教学大检查。通过对领导班子的调整,优化结构,增强了战斗力;通过对中层干部的培养,增强了管理后劲;通过落实目标管理考核,增强了评价各教育单位班子运行情况的科学性。

3、以民主评议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益。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和纠风办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在今年8月至11月对全县12所农村中学和县直各中小学6所学校集中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全县共聘请监督员96人,评议代表120人,发放征求意见表1100多份,召开座谈会18场次。教育局下派4个督查组对各学校进行了督导,征求意见80多条。全县各学校以民主评议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环境是全社会关注热点和重点,在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进程中,全县召开了德育工作会,积极探索和构建人本、开放、务实、长效的德育模式。各学校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纳入专题教育统一安排,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生”关爱工作得到落实,各学校制定了“五生”关爱方案,确定了“五生”关爱对象,建立了“五生”档案,班子成员及教职工定期走 访“五生”家庭,形成了“五生”帮扶的长效机制,与妇联联合开展了为留守儿童寻找“爱心妈妈”的活动,与计生局联合在屈原镇举办了“关爱五生”才艺展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五生”关爱工作。德育环境得到了优化,各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加强了德育基地建设;增加了教学投入,改善了学校内部环境;全县教育系统积极配合公安、工商、卫生、城建、文化等部门大力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日益优化。

二是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各地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立足“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落实“三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节课),严格“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周历表),实行“三禁”(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重点校、分快慢班、利用节假日补课),执行“三查”(学校月查、乡镇期查、全县年查),落实了教学管理环节,教学行为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学生用书配送制,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学生用书推荐准入、自愿购买,杜绝了乱订乱发教学用书和学习资料的现象。收费坚持挂牌公示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费制”和高中“三限”收费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收费范围,全年无一例乱收费现象发生。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内部管理。各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坚持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家长、教师参与学校管 理,共谋学校发展,促进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四是强化了学校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意识。11月13日,在杨林桥镇召开了全县寄宿制学校管理现场会,进一步研究部署了全县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会上11所学校交流了经验,表彰了10所寄宿制学校。现场后,各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后勤管理,保证了学生有开水喝,有热水洗,有卫生、营养、经济的饭菜吃。强化了后勤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

五是学校安全得到加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和“法律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的意识。建立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防范措施有力。

4、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目标,强化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为提高工作效能,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局机关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干部岗位职责、股室办事程序,先后制订了机关服务首问责任制、办事限时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八项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局机关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办公制度、工作绩效以及招生录取、教师招聘、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干部职工评先表模、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大宗大批量物品采购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文件、会议、网络、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公示、公开,切实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 权和监督权。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中,牢牢抓住问题的整改不放松,坚持对弄清重大问题的原因不放过,对重要责任人不放过,对主要领导不放过,对责任追究不放过,进一步强化了七条“铁硬”纪律,切实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一是严格上下班时间,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和开会点名制;二是严格办公纪律,工作时间内禁止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三是严格考勤制度,实行干部职工工作去向公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严肃党规党纪,机关干部职工一律不得参与打牌赌博以及封建迷信活动,不得出入歌舞厅、洗浴等公共娱乐场所,一律不得公车私驾、公车私用;五是严格实行请示报告制度,出现重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六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实行月工作负责制,把各级考核目标和主要工作指标分解到领导和股室,对机关各股室同局属教育单位一样进行目标管理考核;七是严格责任追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股室,任务到人,全面落实目标责任,把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年终目标考核结果与单位表彰、干部职工评先评优相结合。通过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形成了“求真务实、勤政高效、攻坚破难、甘于奉献”的机关工作作风。局机关在接受“文明机关”考核验收中,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二)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改革,改变了单一以分数 7 评价学生的传统质量观。通过改革考试科目的设臵,注重了考试内容的全面性和要求的层次性;通过改革考试形式,为学生展示才能提供了多种途径;通过改革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忽略学生之间的细微差别,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潜能。试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考察更加全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今年加大了高中招生政策改革力度,继续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取消调节招生,扩大计划招生,为全县学生家长节省了上百万元的教育支出。县一中继续面向全县实行名额分配招生179人。改变了划线录取,以分取人的做法,实行统一划等录取、特长录取等多种录取方式,对优秀学生的选拔更加全面、更趋合理。

3、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县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按新机制要求,全县实行“校财局管”,分校集中核算,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学校运转正常。2007年,全县安排853万元资金用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38983名学生的学杂费;134万元资金用于对贫困家庭学生(含城市低保户)免费提供教科书; 117万元资金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4、建立贫困学生救助机制,有效解决了“上学难”、“上 学贵”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局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成立了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安排专人从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各学校多方筹措,设立了救助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应助全助,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义务教育阶段,全年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028.99万元,其中,免教科书124.99万元,补助生活费50万元,免杂费854万元,享受“两免一补”达27372人次;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方面,全年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达3737人,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资金560.55万元;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方面,今年办理贷款的在校高校学生共215人,合同申请总金额367.15万元,仅今年申请贷款金额就达122.55万元。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展,全年共接受社会捐赠资金63.5万元,共资助贫困生1254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463人次,高中贫困生709人次,大学贫困生82人次。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实,全县教职工结对帮扶学生500余人,捐献资金达10万元以上;机关党员干部帮扶屈原镇天龙村,全年到天龙村调研、开展帮扶活动达6次,帮助他们制定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捐款2300元,结对帮扶了8名党员贫困户和10名特困户,全年累计为贫困户、特困户解决经费达7000多元,争取资金3万元,捐赠科技图书近1万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424人。

5、建立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县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07年投入资金164万元;建立了改善全县中小学教学实验设备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各学校的仪器配备标准。2007年投入仪器配臵经费120万元(教育局投入60万元,各学校配套60万元)。在保障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去年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发展改革等部门争取政策和项目援助资金,加大了农村保育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0万元,其中争取无偿资金825万元。维修中小学校舍面积7800平方米,新建项目8个,新建面积11423平方米,新添课桌凳1800套,床铺600套,全县有26所小学被评为市级保育寄宿制示范学校,占小学寄宿制学校总数的46%,新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网14个。全县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两基”成果得到巩固。2007年全省“两基”工作接受国家检查验收,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各地各学校精心准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两基”整改提高工作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好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省、市规定的要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24%、99.89%,3-6岁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89.7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7.04%。杨林桥镇、郭家坝镇、两河口镇、周坪乡、泄滩乡5个乡镇达被市 教育督导室授予“零辍学乡镇”称号,占乡镇总数的41.66%。

2、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以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极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地本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务实教研,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全县通过两次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及时通报了教学管理的情况,反馈了检查意见,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落实了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坚持学期调研检测,及时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突出了教学质量检测的导向性。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教研扶弱活动,促进了全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3、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为切实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作,我们狠抓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积极争取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5月28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秭归县2007年高考、中考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会议,分政府、教育两条线签订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学校,实行目标责任制。2007年,全县初中毕业生4643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4490人,初升高比例达96.7%,其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达2400余人,普职比为4.6:5.4,居全市领先水平,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考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考上线率达95%,高出全省39个百分点,上一批重点本科线人数比上年的126人增加68人,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高职上本科线100人,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县二中顺利通过市 级示范学校评估。

4、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全县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营造了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环境,县内民办、公办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县职教中心在学生总数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上年的招生规模,在全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民办职业学校通过了市级办学水平验收,顺利取得了开办中专学历教育的资格。民办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已达10所,批准筹设的13所。2007年茅坪城区幼儿在园人数2171人,其中民办幼儿园接纳幼儿1572 人,占入园幼儿的70%,民办学前教育已成为全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全县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公办主导、民办主体”的学前教育新格局,积极支持和扶持县第二幼儿园的发展,不断扩大其规模,以充分发挥县直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适龄残疾少儿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残疾少儿入学率达89.8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全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县委、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学校现有条件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设备设施不配套;大多数寄宿制学校达不到安全规范要求;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及设备缺乏,操作技能训练得少,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不高。

(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当前部分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严重失调,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师补充渠道不畅,部分中小学薄弱和短缺学科教师无法及时补充。三是尚未建立吸纳优秀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重超负荷运转,管理难度大。城区三所学校近些年来学生数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班级名额过高。

(四)教育系统维稳难度大。民办教师遗留、学校用工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教师津补贴政策迟迟未定,教师情绪时有波动,维护稳定压力较大。

三、2008年主要工作思路

2008年,全县教育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十七大精神统领教育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致力教育公平,以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学校管理为重点,与时俱进,勤奋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秭归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努力实现2008年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把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全县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加快推进教育发展

二、积极关注民生,保障家庭困难等群体子女平等接受 13 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积极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二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五生”教育管理。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示范创建,完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为“五生”教育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建立“五生”档案,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开通“亲情热线”,做好教师结对帮扶,开展专门教育活动,提高“五生”综合素质。

三、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二是继续深化以学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为重点内容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做好高中新课程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五是强化科研兴教意识,扎实开展务实教研;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七是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深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臵及教职工绩效补贴分配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规范干部及用工管理;三是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四是强化城镇中小学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制度。把在农村学校至少服务一年作为晋升高级职称、参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五、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治校能力;二是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三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四是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实验课的开设率;五是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六是改进学校后勤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六、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学校创建督导评估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全面督导。

七、以提高机关效能为重点,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机关管理体系,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四是加强信访工作,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教育系统稳定。

第二篇:2019教育局计财科工作总结1

2019教育局计财科工作总结1

一、财务工作

1、审核汇总所有预算单位上一的经费决算;预算外资金决算。有关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决算。并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决算资料。

2、组织部署各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对各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盘点,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登记、汇总,基本上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新归属的林业四校的财务状况,后勤管理及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提供了有关数据及资料,以保证林业四校的平稳过渡及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4、配合盟审计局对全盟普教经费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计财科的财务工作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5、抽调部分财会人员,参加了由盟财政局组织的对文体广电局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管理支出情况的对口检查。

6、针对2001年我盟各项教育事业的经费需求,诸如:“义教工程”配套资金,逸夫赠款配套资金,直属单位预算包干缺口资金,直属单位各项维修费,购置费等。经积极协调,请示报告。到2001年末共争取到盟本级各项一次性经费310万元。

二、计划统计工作

1、布置了2000全口经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并如期汇总,上报自治区教育厅。

2、布置上报了2000全盟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情况年报。

3、为掌握教育事业的统计新软件的应用方法

个旗市及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新统计软件应用培训班。组织召开了全盟教育系统2001至2002教育事业统计布置会、汇总会。11月初,利用新的统计方法,新的程序,完成了全盟教育事业的统计汇总工作,并如期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教育事业统计汇总会。

4、全年共布置汇总上报了除财务统计及事业统计以外的统计报表20套,420页,其中包括: ①教师工资发放情况统计 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③清产核资统计报表 ④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统计报表 ⑤2001年至2002年排 危工程报表 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表

5、完成了“十五”期间全盟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为布局调整工作的启动,落实好布局调整规划,组织召开了全盟中小学布局

调整经验交流现场会。

三、基本建设工作

1、全盟教办系统共新建校舍111518平方米,完成投资10844万元,其中:高中新建校舍34868平方米,完成投资3658万元;初中新建校舍15566平方米,完成投资1423万元,小学新建校舍30787平方米,完成投资2838万元。

2、直属学校共计新建校舍45715平方米,完成投资4572万元。在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协助盟幼儿园、盟特教中心,建起了教学楼与食堂律动教室。这两个项目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盟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也使特教中心学生必不可少的餐厅与律动教室得到了解决,同时使这两个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直属园校,跻身全区同类园校的先进行列变成可能。

3、全盟2001年共建教职工住宅26075平方米,共计283户,完成投资2314万元。

四、“义教工程”及“排危工程”工作

1、在阿荣旗组织召开了全盟各旗市计财股长会议,对全盟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制定,“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的制定,排危工程规划的制定,做了全面部署。

2、协调盟行署建立了呼盟“二期义教工程”、“排危工程”组织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

3、完成了“一期义教工程”的总结工作,向自治区教育厅上报了“一期义教工程”的总决算。上报了盟及四个项目旗的三年工程完成情况的总结材料,参加全区“一期义教工程”的总评比。经自治区的评定,盟教育局及鄂伦春旗、莫旗、鄂温克旗获“义教工程”达标奖,阿荣旗获“义教工程”先进奖,共获奖金80万元。

4、接待并协助国家危改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下派的专家组,完成了对我盟危险校舍现状的调研工作。通过检查,专家组对我盟上报的危房情况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

5、完成了“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几次到自治区教育厅,说明我盟制定规划的依据,积极争取“二期义教工程”资金额度。共争取“二期义教工程”上级专项资金6090万元。根据”二期义教工程”专款额度,制定了“二期义教工程”实施的计划。今年已启动土建项目24个,计划购置课桌椅4615套,购置图书20000册,完成购买教学仪器金额22.4万元。

6、完成了“排危工程”规划的制定工作,并会同城建、质检部门对我盟中小学危险校舍重新作了鉴定,并把排危的相关资料如期上报教育厅,为争取排危工程款提供了保证。经积极争取和有效的工作,共争取排危工程款1354万元,确定项目27个,制定了排危工程计划,今年共起动排危工程项目10个,已全部竣工的5个,新

第三篇:德江县教育局2018年1—5月工作总结

德江县教育局2018年1—5月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3所,其中幼儿园62所、小学174所(含教学点7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院校2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0361人,其中在园(班)幼儿20563人,在校小学生4403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66人、初中生29224人、高中生13179人、中职生7161人、高职生5472人、本科生562人。有公办职工6593人,专任教师6243人。其中幼儿教职工741人,专任教师505人;小学教职工2823人,专任教师2769人;初中教职工1961人,专任教师1927人;高中教职工857人,专任教师839人;中职教职工187人,专任教师180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3人。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义教均衡工作组织领导。组织召开义教基本均衡推进会,印发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推进实施方案》,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对设备采购、师资建设、工程建设、经费审计、新建学校开班筹备等工作进行部署。1月13日、4月12日、5月26日,我县先后三次组织对教办主任、中小学校长、县教育局干部职工、教办业务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在推进过程中懂政策、熟指标、会指导。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集中采购涉及74所中小学的 “班班通”380套,涉及80所中小学电脑1851台,涉及19所中小学电子备课系统19套,涉及114所中小学音体美器材114套,涉及80所中小学实验仪器80套,同时采购206万元的实验仪器和

23446人;下拨高中免学费193.156万元,受益学生3326人;下拨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51万元,资助学生102人;下拨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112.95万元,资助学生753人。

三、下步工作

一是不断加大投入,尤其在办学条件改善上不断添置办学设备设施,确保资源同优、环境同美。二是加强教师招聘、调配和培训,切实解决教师学科性缺额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素能,确保师资同配、素质同高。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实现管理同好、质量同高。

德江县教育局

2018年5月17日

第四篇: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规划 一、五年工作总结

五年间,**工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两基”攻坚为重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教育步入了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两基”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区委、政府将“两基”攻坚、“两基”迎国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抓组织领导、抓宣传动员、抓依法治教、抓资金投入、抓指标提升、抓督查指导、抓责任落实等措施,建立了区乡村(校)三级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两基”工作机制。2008年6月,“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督导评估,***“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教育强区、“普高”工作如期实现。区委、政府将创建教育强区、“普高”工作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和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统一规划、分批达标、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教育强乡镇、“普高”工作。2010年、2011年分别实现了教育强区和“普高”目标,普及程度高、师资水平高、经费投入高、教育质量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和学校布局结构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的“五高两化”基本要求,教育在全区经济社会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日益凸显。

(三)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水平巩固提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9.9%、98.9%; 15、17周岁人口完成率分别为99.7%、86.9%,较五年前分别提高了0.6%、2.3%、1.1%和1.8%;民族教育、幼儿教育持续发展,全区回族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8.9%,幼儿入园(班)率达到94%,较五年前提高了0.8%、5.8%和1.7%;回族

在校学生45874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4.6%,与原州区少数民族人口自然比例大体相当;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依托固原市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东西部合作办学,完成中职招生4846人;青壮年非文盲率98.4%,较五年前提高了2%;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1年。

(四)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积极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采取“撤、改、扩、合、迁”等途径,改制、撤并学校及教学点133个,全区现有中小学校228所(含教学点),较五年前末减少65所,学校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争取国家危房改造项目、农村寄宿制项目、校舍安全工程、自治区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及各类援助项目资金3.3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6所,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全部消除了校舍危房;全区中学、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达到7.4和3.8平方米,比五年前分别分别提高了1和0.3个百分点,特别是市区“大班额”、“入园难”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城乡办学基础进一步夯实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规模,优化了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教育信息化迈上新台阶。购置计算机4693台,装备计算机教室111个、多媒体教室258个,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288个、教学光盘播放点105个,实现了“三种模式”的全面覆盖;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互联网接入学校比率分别达到44%、23%和54.8%;小学、初中、高中生机比分别达到17:

1、11:1和9:1;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全员培训合格率、运用教学比率分别达到35%、92.8%和87.6%,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19%、25.8%和37.3%。

(六)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中小学教师岗位聘任制,改进和完善了校长选拔任用办法,采取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选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57名,配备中小学、幼儿园副职67名,选聘村小校长160名;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将14所乡镇初级中学全部收归教育局直管,切实强化了农村中学管理;认真落实自治区高中阶段招生改革制度,将市区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农村初中,提高了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建立初中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制度,切实提高了初中学生的

综合实践能力。

(七)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断优化。招聘特岗教师313名,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提升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师德素养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师德教育工作,涌现出国家优秀教师558人(次);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采取集中讲授、分散研修、“走出去、请进来”、网络教研、片区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2万多人次,区(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1万多人次,校长1100多人次,培养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自治区级骨干教师32名,市级骨干教师155名,县级骨干教师944名,形成了四级骨干教师梯度群体;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7.8%,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6.5%、3.7%。

(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认真落实基础教育学校综合质量管理工程,扎实开展了“村小行动”、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等工作,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建县级以上各类示范性中小学103所;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建立了校本研修制度;深入实施课堂质量工程,促使教师“达标”复核工作转化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创办原州教育信息网、《**教育研究》(双月刊),加强教育信息交流与沟通;制定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奖励办法》,重奖教学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间,高考累计录取学生13902名,录取率连续五年超出自治区平均水平;新课程改革成果进一步显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九)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3万人次。营养改善计划有序进行,营养早餐工程总资金619万元,惠及181所农村中小学44709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事实,有效改善了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在每个乡镇建立了公办幼儿园,市区迁建了一幼等幼儿园,进一步缓解

了我区幼儿园“公办少、民办弱、城市挤、农村缺”的问题,破解了“入园难”。积极争取项目,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大学生1600余人,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和社会支持教育能力较弱,教育投入不足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差异较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需长期不懈的努力。

——学前教育的现状与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乡(镇)幼儿园发展缓慢,县城幼儿园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职业理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薄弱,农村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较差等问题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城市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学校“空壳现象”及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不能满足等成为新的教育矛盾。

——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办学规模、效益不突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人民群众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需要不断改进办学合作形式,各类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区内外、东西部合作办学。三、五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以创建教育强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一级人才和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

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方针

(三)总体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促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2、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努力发展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加快教育改革进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新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四)具体目标

1、特殊教育:5年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育,使残疾儿童少年在关爱中成长发展。

2、学前教育:全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教育毛入园(班)率分别达87%、72%和60%以上。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依法管理民办幼儿教育,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基本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3、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98%和95%;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4、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5、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大体相当,让更多的学生异地就业。

6、民族教育:小学,初中回族学龄儿童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两基”标准,高中阶段回族学生比例达到或超过自然人口比例,使民族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7、成人教育:积极促进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技术与资格培训的发展,实现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建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8、基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育质量全市领先,达到自治区中上水平,创建西部基础教育强(县)区。

四、主要任务

1、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改革办园体制,解决入园难题。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发挥政府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法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和示范,公办与民办幼儿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新建幼儿园8所、新建农村50幼儿园所,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设点,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开放兼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研究农村“小班化”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科技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建立外来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力争人均受教育年限预期达到10年。

3、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优先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根据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地制宜地配置教育资源。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办好必须保留的教学点。对保留的农村规模较小的初小和教学点,要加强师资配备,通过城镇或中心学校教师“走教”以及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等途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务院、自治区各类项目投入406093万元,改扩建五中,新建寄宿制中小学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用房、购置生活设施设备、购置安装集中供暖设施设备,为100所农村中小学各新建科技楼1幢、艺术楼1

幢、体育馆(或风雨操场)、标准操场,为169所农村中小学新建教师周转房,为206所中小学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及图书等,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校舍建设总面积1185080平方米(其中新建1055310平方米,加固1297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大力度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扩大办学规模,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4、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城市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尖子班”的规定,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农村学校扶持力度,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中小学优质资源的城乡共享;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保障外来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

5、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加强宣传,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成立原州区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心,统筹政府、社会及个人资助工作,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异地就业的学生,按照自治区规定采取在当地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统一注册,学习期间区享受自治区资助政策,由注册学校集中管理,按月支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争取项目投入8940万元,新建原州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7800平方米,增加教学仪器设施、实习设备及附属设施建设,实现招生48个职业高中班,容纳学生2400人。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行初、高中学生合理分流,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可逐步试行“2+1、2.5+0.5”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即:在本区接受2—2.5年的基础教育,在异地接受0.5—1年的职业技能教育)。依托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举办阿语专业,培养阿语人才,市职业学院每年在原州区招生人数在1600人左右,东西部联合办学每年输送学生人数不低于700人,科技、农牧等部门积极配合,使区内外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3000人以上,确保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7、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农村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使农村教师“安居乐业”。对长期在农村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终身从教。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执行国家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聘任改革,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校际交流机制,完善和健全绩效工资制度,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实施新一论“千 百 十”园丁工程,加强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建设,造就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学生爱戴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

8、加快各类继续教育发展。实施“国培计划”、厦门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建设行动计划等,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教

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完善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和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将教师完成培训学时(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绩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设新的原州区教师培训中心,争取项目投入4424万元,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增加设备仪器购置及附属设施建设;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创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成区-乡-校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加入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建立灵活多样的“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全区(县)教研网络,与中心校、学校(城区中学、中学)配合,选拔中心校教研员(文理各1名)和学校(城区中学、小学)教科研主任,形成区(县)——乡(镇)级——学校三级主体式教研网络,建立农村小学片区教研基地学校,培养乡校两级教研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建立健全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学校自身发展能力。加强网络教研,“十二五”期间,教研员应熟悉教育网站和大型网站的教育频道,能利用博客群组和聊天群组开展网上教研,建立原州区远程研修基地,加强网络教研工作力度,办好、办强原州教育信息网站的六盘部落博客群组,使之成为在宁夏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教育教学交流平台。积极支持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原州教学站建设,发展各类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9、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巩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

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0、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进和建设,实施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切实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构建科学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评估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建设一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艺术设施和示范基地建设,争取项目投入22150万元,新建10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44000平方米,以及体育、健身、娱乐设施购置和附属设施建设,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校外活动场所。建立学校体育、艺术评价体系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五篇: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协的监督指导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区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抓规范、义务教育提质量、高中教育谋发展、区域教育求突破”的奋斗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突出民生重点,积极深化教育改革,着力优化教育管理,促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队伍素质逐渐优化,学校特色日益彰显,教育形象全面提升,全区教育继续保持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进开发区二次腾飞、服务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把好导向抓载体,政治思想素养跃升新高度

1、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厉行节约,廉洁自律。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在5所学校召开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永葆党的先进性,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主题的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年初,局与各校签订《20xx年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监管,建立校安工程建设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力争把校安工程及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区领导要求将建设项目做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和良心工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教育系统清明的党风政风和行风。

2、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整体形象。自今年初伊始,全区教育系统从深化行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角度,由教育局领导包片负责片区各项教育工作,详细了解全区各校的办学现状,为如何促进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提供策略和依据。持续深入开展“四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与琅岐龙台村建立挂点联系,下村调研3次,了解民情*,解决30多名村民子女就学定点乘坐公交车问题。在全区19个单位满意度测评活动中,教育局名列第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良好政风行风。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专项警示教育月、廉政文化进校园和专项整治教育乱收费等活动,推动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重新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惩防体系。调整充实20xx—20xx年民评代表 15名,进一步抓好民评工作。通过积极开展教育规范年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的廉政自律意识和教育行政效能。全力打造教育“阳光工程”,重点加强对校安工程、基建维修、各类考试、招生招聘等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监督,认真指导学校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教育事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强化管理重举措,各类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1、学前教育加快发展。认真执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幼儿园建设、公用经费补助等项目,xxx术幼儿园成功改制,xxx学园改扩建工程、xx实验幼儿园新建工程开工,两个项目总投资5000余万元。开发区幼儿园进行改扩建,将原址环形办公室拆除,和幼儿园传达室连为一体重新规划,新建一栋为4000㎡的四层教学楼,使原来的9个班规模扩大为个教学班。上述的公立园建成将大幅增加我们区公立园学位数,公立园学位将达到2700人。通过每年的民办园年审工作及专项检查工作,对一些不达标的园所提出限期整改意见,进一步改善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

2、义务教育巩固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100%;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初中应届升学率、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以及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均达到100%。全面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免费。

3、高中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做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高中有效教学和高考改革信息的研究,通过学科组合作、骨干教师引领、分层教学、外校联考、校际交流的方式,确保高中段教学质量。20xx年高考全区考生本一上线198人,上线率%;本二以上上线613人,上线率%。师大二附中成绩提高明显,本一上线首次突破百*关,上线115人,上线率%;本二以上上线293人,上线率%。本一和本二上线率分别比去年提高%和%,其中文科最高572分,理科最高600分。

4、职业教育纵深发展。坚持扶持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重点加强服务我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紧缺专业建设,统筹优化专业设置,校企双方以工学交替方式共同实施培养计划。加强重点专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合理调 整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强化学校办学特色。通过有效激活载体,整合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工作,开展校际互访、联合办学,促进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互赢

5、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在继续落实扶持和规范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我区随迁子女学校办学的指导和干预力度,规范办学行为,加快随迁子女学校与本地教育融合的进程,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人“有书读”,并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读好书”。截至目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安全工作需要,确保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停办了快洲民工子弟学校和亭江福美民工子弟学校。同时,指导我区金摇篮幼儿园、诺贝尔幼儿园、小丸子幼儿园、蓝天幼儿园、旺旺幼儿园、红太阳幼儿园修缮和提升园所面貌。

三、队伍素质强支撑,人力资源建设实现新拓展

1、校长队伍建设严要求。按照“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的体制,开展了中小学校长中期考核,全面掌握了校长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并根据考核结果,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部分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调整,有效增强了校长抓好学校管理的责任感。全年共选送19名中小学校长分别参加省、市教 育部门组织的校长提高培训,选送4名教师参加中小幼校长任职资格培训。

2、教师队伍建设不松劲。继续坚持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管理,协同市公务员局、教育局举办高层次人才供需见面会,录用20xx届优秀硕士研究生x名;联合区编办、人社局等赴“985”高校和教育部所属师范高校,招录新教师9名;通过全省公开招考,录用新教师29名。同时,针对我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余缺现状,尤其初中教师超编较多问题,委托省人事考试中心命题,聘请外区县专家当面试评委进行考评。

3、师资培养力度大。在着力抓好区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历提高教育。除组织自主项目培训外,还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培训146人次,选送2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不同学科的省、市级骨干培训;选送43名教师参加省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等其他各类培训。同时,结合我区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区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督查各校扎实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检验我区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 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校际交流宽领域。继续做好城乡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结合《xxx》。贯彻落实省市政府、教育部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本区实际,根据我区中小学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具体界定,安排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同时与xxx小学开展对*流。今年,还选派两名教师赴x支教,指导28所中小学签订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协议书,共有85位教师签定《对*流协议书》,12位校级领导进行校际任职交流,充分发挥优质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薄弱校教师队伍建设。

四、品牌创建求发展,教育内涵提升彰显新特色

1、加强教育督导。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文件精神和我区《区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的工作要求,今年x月下旬,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评估组对x等单位教育工作进行复查。同时,积极筹备下半年省级“对县督导”的迎评工作,迎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区的预检,强力推进“教育强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学生健康体质测评”、“省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

2、对接名校联办。在做好x附中与x附小与x 小学与x小学与群众路小*办共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品质,夯实打造教育强区和教育品牌的坚实基础,提升新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和达成了xx中学与x小学与x学院第一附属小*合办学意向,并在今年x月份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充分利用名校效应,进一步提升教育品味,放大优质教育资源。

在实际工作中,几点体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一是加强领导、创新思路、落实责任,是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二是抓住重点、形成合力、精心布置,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决定因素;三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是落实工作解决问题的有效做法。

20xx年是“x”规划的收官之年,是“x”规划筹谋的一年。教育遵循“x”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依据“一个目标、两个战略、三个保障”的教育发展行动纲领,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国际化为突破,推进和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构建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百姓“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使区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和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建设。

教育人遵循教育规律,丰富品质内涵,在沉静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优质教育链建设实践已成为全国经验

目前,全区已建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优质教育链”11条,涵盖中小学幼儿园30所,链点学校从市中心延续到三环路以外的辖区最边远的涉农学校。同时按照“全域,辐射周边”的要求,加强“优质教育链”与对口青白江、金堂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跨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二、校安工程推进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校舍安全工程是灾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民生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校舍新的抗震设防要求,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投入2个亿进行“校安工程”建设。在建设中,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作推进机制,区*全程介入,有效地确保了加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加固工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兼顾校舍安全、校园环境美化和提高投资效益等,使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做到费省效宏。一年来,我区在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截止目前,已实施维修、加固、重建校舍69栋,已完工项目46栋,面积221353平方米,C级校舍100%全面完成加固。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已成为全省信息化发展的优质示范

我区把教育技术现代化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紧扣教育高位均衡的主题,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以“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管理、高效能应用”作为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努力促成教育技术现代化对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的深刻变革,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展。自20xx年以来,区已投入8400余万元资金,建立“区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市—区—校”三级全光纤网络互连,建成的“教育网资源中心”已全面升级,成为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资源品种最多,功能最全面的区县级教育资源库,为区域内学校信息化资源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同时,区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实施“锦金青对口帮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网络教研”、“视频会议”、“教师博客”、“空中e课堂”等形式或载体,将区域优质学校的大型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优质课堂实录向金堂和青白江的对口帮扶学校直播,开展跨地域学校间的网上集体教研和备课,并通过“空中e课堂”开展三地交互式教学尝试,三地的孩子共 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区高品质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初步形成: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区成为全市首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已成为全省信息化发展的优质示范;区域师生信息化应用在省、市各类竞赛、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春城书记在调研了我区盐道街小学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后,对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重要批示。

四、国际课程中心成立引领教育国际化探索

我区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以思想深度,把握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文化厚度,找准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优势;以学术高度,铸就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强势,做到了高端思考、高位起步,实现了步调一致、强势推进。国际课程中心成立。目前,国际课程中心已启动“外籍教师进校工程”、“海外培训基地建设工程”;成立了以华东师大郭景扬教授领衔的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调研组并对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市副市长傅勇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门生教授等领导、知名专家举办了多次“大讲坛——国际化专题讲座”。首批聘请的来自美、英等国的15名外籍教师,已于本学期初进入师大附中、七中育才学校、成师附小、盐道街小 学等9所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首批重点教育人才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海外培训基地学习考察活动已按计划顺利进行。今年10月,在教育国际化论坛上,我们还就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作了经验交流。

五、学术年活动有效开展,成果丰硕

20xx年是教育学术年,通过学术年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科学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增益,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一是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围绕学术年要求,系统梳理我区各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在区域内总结推广,形成浓厚的研究与共享的学术氛围;积极参与全国、省、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在省第四届教学成果政府奖评选中,我区有两项获一等奖;五项获二等奖,两项获三等奖;在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奖项名列全市第一。二是对外交流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努力,目前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我们要实现“学在、品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建设与“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相适应的“结构精当、环境精致、资源精良、队伍精锐、质量精实”的精品教育,培养“具 有民族精神、世界眼光、科学素养、丰满人格、强健体魄的世界公民”,还需要我们多一些清醒和冷静,审时度势,深刻反思,深度追问。

一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尚不健全。如绩效工资目前发展处在调整期,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应主动作为,明白巩固什么,维护什么,改变什么;学校要进一步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完善现行制度,真正让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引导人、发展人、激励人,以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是区域内学校整体发展参差不齐,学校发展特色仍不鲜明。美国学者xx说,“可选择性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的发展需要不同的成长环境,需要富有个性的环境让人才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成熟的标志。

三是校长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智慧离“教育家办学”还有差距。

这几年,我们通过“校长亮剑”活动不断提升校长的专业水平,校长也在自身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管理素养,但这仍然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老百姓的期望有一定距离;在全国、全省、全市知名的校长屈指可数;真正以教育家的思想、品质、精神 来管理学校、办好学校的校长还不多。

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教师是学校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当前我们的教师在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尊重潜能、当好学生人生导师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上,其思想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还需不断转变,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名师数量明显不足,具有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教师不是太多,在国内、省内、市内有影响力的教师偏少;甚至在一些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仍然存在,追求卓越的“精、气、神”不足。

五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还需我们探索并建立对学生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对人生命的开发,是对人的成功的支撑,是对人的幸福的积蓄。教育要让教育对象有感觉,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关注、关心、关爱我们的学生,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有差异的人、有能力的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指导,少一点苛求,多一些宽容,让学生的学业水平、文化视野、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六是教育国际化推进力度不够。虽然过去的一 年,我们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立了国际课程中心,成立了以华东师大郭景扬教授领衔的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调研组并对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少数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国际交流,外籍教师也成建制的进入学校,部分校长和教师也走出了国门,但我认为我区的教育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也仅刚刚起步,需要我们以开放的精神,前瞻的视野做好教育国际化工作。20xx年,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不断深化和大胆尝试。

下载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定稿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2020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总抓手,统筹推动各级教育协调、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

    教育局工作总结

    ××区教育局2018年年度工作总结2018年,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喜人成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日益提高......

    教育局2016年度工作总结

    教育局2016年度工作总结 20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措施 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县教育局按照华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

    2004年度教育局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党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普九”迎省三次复查这项中心工作,重点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教育局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教......

    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教育强县为主题,以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以迎接省“三评合一”督导评估为......

    教育局最新工作总结

    教育局最新工作总结 201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认真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