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15:1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训练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训练总结报告》。

第一篇:训练总结报告

“教师口语(实践)”课训练总结报告

1.请总结自己在教师口语训练中的表现。训练时间:2016-12-15 训练地点:文科楼微格室 共同参与训练的同学:

模拟教学训练所选教学内容: 现在进行时语法课

训练自我感受:良好,对绕口令部分和古诗背诵部分比较满意,教学模拟训练后觉得自己比以前更注意导入语,阐释语,提问语及结束语的正确使用。

组员评价:认真,吐字清晰;教姿教态比较自然;有笑容,亲和力高;整堂课衔接比较自然不突兀;导入语和提问语使用掌握得比较好,但阐释语还可以再提高。

2.简要谈谈你学习“教师口语(实践)”的体会。

在学习教师口语之前,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拟时我总是无法正确使用课堂教学用语,而在学习了教师口语后,我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如怎么自然地引进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课上怎么提问学生,指令需要多清晰,在跟学生解释所学内容时又该怎么表达学生才能理解。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做到很好,也多亏了这门课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去提高这些。而教师口语论坛中的专题也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但是在现实课堂中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标准答案等,通过自己思考会处理这些问题以及参考别的同学的处理方案,我学到了很多,相信对未来的教学会很有帮助。

第二篇:团队训练总结报告

新学期刚开始,学校为了培养我们作为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团队精神和其他能力与素质,为我们一年级新生开了团队训练及心理辅导课程。在这一天的课程中,通过老师的教导、自己的理解和同学的帮助,我学到了很多,对人生、学习和生活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五个:第一,认识自己;第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第三,建立团队;第四,让自己拥有团队归属感,喜欢团队;第五,发现自己的潜能。老师教我们做活动,引导我们思考得到的启发,并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引我们向积极的方向思考。经过一天的学习,我在这五个方面均有所提高:我更多地认识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分析平时生活和此课程中的细节,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我在各个活动和建立团队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与他们交流各自的爱好和趣事,提高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建立了一个团队,有队名、队歌、口号、队形和团队展示;我在团队的建立和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了团队归属感,支持并信赖团队;在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发现自己可以有更大的能力,实现了发现自己潜能的目标。

开始课程后,老师让我们观察周围的同学。我觉得盯着初次见面的人看不礼貌,就大概看了一下,猜测我看到的同学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兴趣爱好是什么。后来,老师找了一位同学发言,那位同学发现了我们班有一对双胞胎。我想,原来是这样啊,是要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细节,是有东西要发现。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教训,自己的周围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奇百怪与平凡的动植物、离奇复杂与稀疏平常的事情,各种事物存在就有他的特征或者某种很平常的表现,要善于发现他们,不要因为司空见惯就忽略他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线索可能就存在于周围的某些细节中。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分钟拍手”,先在心里估计自己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然后实际拍一分钟,对比预估与实际的差别。我开始想估计几秒(例如五秒)能拍多少下,然后算出平均一秒能拍多少下。我想一秒能拍五下吧,因为一秒钟还是很长的,就像百米赛跑中,博尔特用9.58秒就可以跑完100米,平均一秒钟跑了10米多,所以,我估算一分钟可以拍300下。开始拍的时候还能数的过来,30下往后就数不过来了,所以结果是一段一段估的,至少是150下。我所谓的实际结果还是估的,学习可不能这样,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大多数同学是实际拍的数目比预估的多,反应出了一定程度的不自信,或者是未发现自己的潜能,还有一种解释是自我认知错觉。我觉得是对自己认识不够,对自己的潜能认识不够,没有发现自

己的潜能。我们要积极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便培养更多的能力。

我们还进行了“松鼠与大树”的游戏,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我们附近的六位女生组成两组,口令到时,我们两组互换。结果是当“地震了”时,有些手忙脚乱,最后大体上成功了。我觉得这某种程度上考察了人的随机应变能力,要迅速组成新组,还要防止“捣乱者”,而且也考验了不相熟的人之间的默契,可能是人类的本能,或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能力。这个游戏让我学到了要善于抓住周围的力量,寻找更多的资源;计划赶不上变换,要灵活、变通;要时刻小心,适当的压力会转变为动力,促进我们解决问题;要认识更多的人,积极融入新的圈子。这个游戏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人,提高了我的人际沟通能力。

我们小组还建立了团队,赋予他队名、队歌、口号、队形,并进行了团队展示。我们先自我介绍,互相了解大家,然后积极为建立团队出主意。我们的队名经过了“东方不败”“一鸣惊人”“阳光队”“极光队”,最终定为“All In”。同样,队歌、口号、队形等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这都是团队合作努力得到的结果。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任务,每个成员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踊跃出主意,参考其他成员的意见,积极配合,从而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团结的团队。

下午刚上课时,老师考虑到我们有些疲乏,就让我们互相按摩。别的同学帮忙按的很舒服,而且相互间按摩自己也不累。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相互帮助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互利共赢的方法。也可以看出简单的放松可以增加生活质量。

我们以组为单位玩了“翻叶子”的游戏。这是一个考察团队协作的游戏。每位成员都出主意来寻找“叶子”在翻动时最大的最小面积,寻找“翻叶子”的方案(用脚搓、弯下腰用手翻),将每种方案都实践多次,共同谋求成功。尝试各种方案时,参考经验与教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方法,另外要合理利用资源,分配好不同体型的同学的任务。

我们还在小组内讨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我发现有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没有付诸实践,要将其付诸实践,还要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兴趣相同的人更易交流,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会有一种类似归属感之类的感觉。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个活动,叫做“默契报数”。开始很乱,最终每个人找到自己的那个数,每次尝试中都报那个数,从而达到总成功。有的人是上个人报完,立即报,若不重,此数就成了他的数,而有的人是按照杂乱排列当中的局部顺序来报的。由此可知,要完成未计划的任务,可以尝试找大家共识的方法,这也是某种从众心理。

总之,这次团队训练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我今后的两年硕士生涯中也将按照此次教导的价值观进行实践。

第三篇:农事训练总结报告-

农 事 训 练 总 结 报 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不知不觉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现总结如下:

一、农学概论(黑体小四)

宋体小四

二、玉米栽培

宋体小四

三、水稻栽培

宋体小四

四、农田有害生物调查

宋体小四

五、甘蔗栽培

宋体小四

六、总结汇报

宋体小四

。。。。。。。。

经过五天的农事学习,我深深的感到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

第四篇: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学研究,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现和发明,是探索未知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整理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物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非常想在学习之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能更好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了学校组织的科研训练后体会颇深,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发展自我的前提。这次科研训练对于我个人来说,遇到很多挑战,但也得到很多训练与培养。

首先,在独立查阅资料和分析总结上有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以往没有很多机会让个人独自去查阅资料,也缺乏动力。而这次科研训练上,由于老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有动力去完成一件以前没有完成过的事。也让我知道众多可以利用的学校以及网络资源。相信、这对我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让我发觉个人在大学期间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在任务到来时才发现自己是毫无准备,更加可悲的是没有个人积累。在问题面前一无所措,无从下手。

由此以上两点可知,我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多都是在为了学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增长个人能力和知识积累而学习。

最后,在毕业的前夕,在大学最后只剩下毕业设计这一门功课的时候,希望能够很好的吸取在科研训练上的失败,在大学里最后一门功课,认认真真的完成一件事。

通过这次科研训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上,动手上,甚至在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每个研究者都要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次研究,在研究开始前的计划与大量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训练我发现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仅会操作鼠标、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另外,理工科的学生不是只有会计算和实验就够了的,培养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的表达清楚,梳理成文章,让感兴趣的人很好的欣赏自己的创作。所以通过科研训练,让我在原有水平上有了一个量的提高,对我以后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奔向人生最高处。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岳克宁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顺利的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第五篇: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一、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

(一)研究的目标取向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

(二)研究的具体范围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

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

(一)关于文献梳理

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1)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

(2)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

(3)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2、如何梳理文献?

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入下去了。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是:

(1)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2)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3)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

(4)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

(二)如何使用文献

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在使用文献时:

1、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了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如果是这样,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2、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3、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者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表明论文时最新的观点。

4、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

三、论证的逻辑

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二)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真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中国又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而不可能成为治学严谨、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学者、思想者。

(三)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的科学性。

(四)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学术论文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强调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如果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有一种观点在嘲笑,学者的论文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论文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前的普罗大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

(五)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从而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一是随意使用数据。学术论文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是权威性的数据,也就是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然而,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一下机构本身的权威性,结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时去了真实性。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译著中曲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论文的严重硬伤。

(六)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目的,论文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四、论文的修改与查证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

(一)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

1、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

2、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3、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4、对文献进行查证,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

5、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6、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

(二)如何对待老师的修改意见

1、在正常情况下,老师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没有人脉的情况下,老师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见。

2、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老师的要求

3、如果老师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认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

4、不要以为老师可以刁难,多次的来往只能回使论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时多余的,老师也会反复推敲的。

五、论文的结尾

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从当前的学术论文来看,结尾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1、论文根本就没有结尾,当论证完毕后,论文就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2、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因而没有体现结束语的作用。

3、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来,从而显得太平淡。

4、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

六、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题“想法”。如果仅仅是提“想法”,没有被证明的“想法”,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一个假设性的观点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大跃进而成就自己的虚名,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最终捞取相应的学术地位。结果,有的就不折手段,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

下载训练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训练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范文]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工程训练D/E 班级: 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对于多年来只基于理论学习而很少参与实践的我们来说,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我们实践能力的重......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为期一学期每周半天的工程训练结束了,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感觉。在还没有开始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和热情的想着投入到训练中。然而,实习......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1ogy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题目: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 工 程 训 练 D 班级: 地 质 1101 姓名: X X X 学号: XXXXXXXX 2014......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姓名:王子洲学号:专业: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短暂的半学期工程训练课就这样在留恋中过去了,还记得在教学楼和工程训练中心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工程训练是我......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范本)

    工程训练实习 总结报告课程:工程训练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202姓名: 日期:2013年12月21 日工程训练实习报告 从本学期开始,我选了10次工程训练实习课程,内容涵盖了包括铸造、数控、焊......

    农事训练个人总结报告

    农事训练总结报告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于本学期第九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的课程学习。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按照课程要求,有效完成了课程的相关实验;并且在训练的过程过程......

    课堂教学总结报告——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定稿]

    课堂教学总结报告 历时四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我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调控技能、互动技......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为期一学期的十个工程训练结束了,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感觉,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实习中,感觉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首先训练了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