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有效作业的研究课题总结
学生有效作业研究课题总结
在教学中,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的学生有效作业状况令人堪忧,为此,我们提出了《学生有效作业研究》课题研究。自从这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组织,认真筹措,再加之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得这个课题能够顺利开展。现就这半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对课题研究做了全面安排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创设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增强了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讲重点,启发学生突破难点,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营造愉快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课题组的各位老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对促进我校校本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课题管理,积极为课题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自立项以来,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对课题研究做了全面安排,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由我校的高年级语文组长老师负责此项工作,对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及实验要求,做到责任明确,职责到位。负责课题管理工作,负责课题研究工作并参与实验过程,精选各学科中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较高的科研型的骨干教师和课改新秀作为课题组成员,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实验工作,侯亚萍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动员全校教师个个参与,上下齐心协力,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2.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全体课题组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有效度。
3.互动教研促进课题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参与式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
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并与其他临近学校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4.加强课题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5.积级落实课题实验经费,实验教师外出学习、调研所需费用以及购买硬软件费用等学校全力支持、保障。为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三、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每节课教师都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主动发展。在“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必须充分调动白己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去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2、课题组教师明确了练习设计的调理性。(1)、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某项训练任务。老师在备课时应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盲目地把书上的题或练习册上的题从头到尾全做一遍。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个别老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出规定:写错一个字,重抄十遍;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这种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这种惩罚性的作业不仅无意,反而有害,它促使学生厌烦做作业,在这种心情下做作业,甚至可能错的更多。(2)、作业分量和难度都要适当
所谓分量要适当,就是要遵守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作业量过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作业量太少,就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难易适当是对全班大多数学生而说的。作业难易程度,应是学生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又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在作业
量及作业题目难度的设计方面,我们应遵循“难度较大的要多练,机械重复的内容要精练”的原则。
(3)、作业即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所区别
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除人人必须完成的统一要求外,应有一定弹性。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一定难度的选作题,由学生自原完成;学习很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少量补漏性的作业。
(4)、作业要经过精选,要具有典型性
课外作业量大质差,是我国小学教学工作中一个最普遍性的问题。把学生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机械重复练习上,这类做法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加重课业负担,降低教学质量,是必需制止和修正的。
(5)、作业作业形式设计丰富,切莫老一套
从学生们的反应来看,作业形式的设计是所有作业设计现状中最不容乐观的。作业形式单一是现今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作业中的一个问题。
作业设计应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多变的形式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把做作业看成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6)、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实施指导,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与老师解题思路是否交代清楚有很大的关系。题目抄在什么地方,要不要空行,要不要写竖式,要不要写验算,须一一交代清楚。尤其是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最好是边交代,边示范,这样有利于提高家庭作业质量和效率。
3、学生作业有效性取得可喜成果。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很强烈,多数学生性情活泼好动,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实践初步构建起创设有效的作业的一般模式
(2)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特性。如今,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他们不再是等待教师下结论,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把做数学作业看成是负担,谈“数”色变得现象也不复存在,课后讨论数学题目的人群越来越多,作业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更是呈直线上升。
四.存在问题及设想
1、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2、教师在研究课、公开课时不能很好的处理练习的多样性和精炼性之间的矛盾,往往量有了,质却忽视了。
3、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不到位,理论修养必须再加强。
4、学生学习主动性还不够热烈,要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总而言之,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
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端正作业态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家庭作业的创新思路,方法及策略,找出适合小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现在,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学生有效作业研究”的成果,把创建的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在我区推广。请各部门予以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第二篇:阅读教学随笔有效练笔研究课题总结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阅读教学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东埔中心小学 朱婷婷
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校承担了区级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围绕总课题目标,我们五六年级的语文科组负责的子课题是“阅读教学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以来,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校领导高度重视下,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严格管理,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万般苦恼,教师心急如焚。写作,似乎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大山。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
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同时,随文练笔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再者,我们品读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还能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提升教学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阅读教学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将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还存在时机不准、形式呆
板、缺乏指导、切入不准等问题。本课题针对随文练笔的作用和现状,从“随文练笔”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寻找随文练笔的有效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课和阅读课融为一体,把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做到读写全程结合。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作文教学,它没有繁琐的习作要求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往往5—10分钟内即可完成,把对教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倾泻于纸上,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适时练“写”,能促进“读”得实,“读”得活,“读”得深,“读”得透。
三、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
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策略的分享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同时组织实验教师结合自身及班级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创新。
案例研究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个案分享、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确定实验班,较规范地进行有控制和对比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方案中及时间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 ①成立课题组。
②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现状,确定课题。
③落实组织人员并分工,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④讨论、制定课题方案,做好问卷调查。⑤申报课题。
2、尝试阶段:
①学习《读写结合》理论的相关文章。
②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地展开研究,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进行中期汇报,在此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3、实施阶段:
①聘请专家对课题组进行指导,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②课题组教师研讨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和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小练笔的评价,积累经验。
③以“教师沙龙”等形式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④每学期推出专题研究课6节,整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⑤实验老师撰写论文、教育随笔。
4、结题阶段:(1)分析整理资料。
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录像课。②学生作品集。
③教师论文、学习心得、教学随笔。
④问卷调查、实验数据。⑤课题组编写的系列读物。(2)撰写结题报告。(3)课题成果汇编。
(4)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对课题进行结题评估。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1、在学习中提升随文练笔的研究水平。
确定好了研究课题后,为制订研究方案,我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要使课题得以正常开展研究,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首先,我有计划地安排读好各种专业理论书籍,读完之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好读书笔记。其次,平时抓紧自学,坚持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教育教学前沿信息,尤其是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有关最新进展情况的资料,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避免研究走弯路。再次,走进名师博客,学习名师有关课题实验的经验,实录,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有效地反思。深入的理论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升了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质的保障。
2、在实践中探索随文练笔有效性的策略。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精心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提高课堂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补写,发挥合理想像。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设计练笔时;应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抓准训练点,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详化、延伸。
(2)仿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仿写”是指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其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
(3)改写,积累优美词句
小学语文S版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叙述严谨、语句优美的文章,或重在情感熏陶,或重在说明事理,但都运用了较为优美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对此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其主要目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学产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4)续写:重在情感体验
“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随机生成的小练笔
①巧借阅读课中的“小结”小练笔
学完一篇课文,教师往往要进行一次短暂的课堂小结。这小结,有时是教师自己作的,有时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合作完成的。小结的内容往往是一堂课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的学习方法或者受到的启示等等。但是,如果我们长期这样做,课堂就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也无兴趣。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种课堂小结改成学生随课情进行的小练笔。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表达个性化语言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②巧借阅读课中的“争论”小练笔
在课堂阅读的进程中,往往有因“一词、一句、一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议论、探究活动。这是一个活泼而生动的过程。这样做,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双得。
3、随文练笔教学模式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建构起来的有利于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框架,根据不同的阅读课型,不同的阅读课文并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学力水平,而建构起来的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理论联系实践,对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探索:
教学模式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品味语言→读写结合,提高能力→相互引导,交流反馈→点评欣赏。
教学模式二:
(1)有效积累,定向交流。
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源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积极积累。要领导学生进行主题式、辐射式、探究式等有效积累,通过积累过程的多次反复循环,使积累的内涵不断得到提升。要注意课堂有效积累的内容要与本课的读写结合点匹配。
(2)学习课文,梳理方法。①运用批注,加深阅读感悟。
进入高年级,在课前预习的环节,要求学生用不用符号和文字在文本上圈点批注,简练地写上自己的理解感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凡是重要的阅读感悟,具有写作指导意义的关键词,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用圈点批注等形式加以巩固,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个重要形式。
②研究语言形式,指导运用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文本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具体形象地体会这种形式的好处,并指导学生加以学习和运用。
(3)进入情境,运用形式。
①找准“练点”。对文本典型句式、段式和结构等,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②选择“时机”。要进行高效的读写结合,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将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点,文本意蕴的侧重点,语言范式的训练点重
叠在一起,读写结合就是最优化的。
(4)课外拓展,深化结构。
教学模式三:简单的说明文,可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对该课题近一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这种随文小练笔在促进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写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上,起到了相当大得作用。特别是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率提升显著,自主参加各类作文活动的积极性与能力提高明显。
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为实验班的学生设计了“拓展阅读记录册”,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我还设计了“批注式阅读卡片”,指导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三方面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下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痕迹。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随文小练笔,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写
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即使是程度稍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小练笔,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经过对本课题一年时间的研究,使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
1、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精心选择读写的切入点,让随文练笔焕发无限魅力。
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随文练笔的有效性。尤其是教师专题讨论了对学生课堂小练笔的评价环节,总结出以肯定和鼓励为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突破了习作教学难的瓶颈问题。总之,教师能时时树立运用“随文练笔”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2、理论学习给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第一促进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师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课题实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师的
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仅仅会上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3、教师业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课题的带动下,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做到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认真积累各种资料,及时书写教学反思。教师能够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时间,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她们脱颖而出,成为区、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回想起自己的阅读课堂教学,我深感这些论述的独到精辟;当孩子们静心体味文本、提笔记录时;当我们利用课文的空白,加深学生的理解时;当我们让学生们摘抄字词句段,引导他们自觉积累时„„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飞跃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向理论学习,向他人的经验学习,把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而上下求索。我坚信,“随文练笔”这朵小花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花园里绽放她多姿多彩的奇葩。
第三篇:有效教学深化研究课题
有效师生活动教学研究课题反思
伊拉哈中心小学 方秀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我现在就将我所主持的课题研究情况地与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伊拉哈中心小学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是《有效师生活动教学研究》。
说起师生互动,我们教师肯定很熟悉,并且很多教师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尝试。但是怎样的师生互动是有效的?
我在听课中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镜头。这节课的课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师分析了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生活,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很多学生踊跃发言,举例恰当,互动良好。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每逢节假日,有的商家故意先提高商品价格,然后打折,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语调严厉地说:“你有没有认真听讲?提高价格消费者能够增加购买吗?坐下好好看看课本!”这个学生很惭愧地低下了头,一节课都没有抬起来。(不知在座的各位老师在听课授课中是否常见这一场景?不知各位老师对此有哪些感想?)这一场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引发我的思考和反省。在师生互动中,师生角色的如何定位,教师如何学会倾听,如何积极评价,如何激活课堂生成,如何进行价值观的引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怎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有效的?首先要对“有效”二字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是针对什么而言的有效。是为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为课堂有效地创设良好的氛围?是为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是为学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对有效性的不同定位,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行为,也会使师生互动的方向和目的产生偏差甚至完全相反。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正是在对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现状的观察、思考和探讨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选择了将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对师生有效互动的认识
在课题选题、申报、立项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方收集资料,进行广泛论证,对师生互动有效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与大家共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师生互动一定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评判有效性的第一标准。我们在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中,也将以此作为研究的定位,准确把握研究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一理念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行动。但是通过观察和调查,很多老师在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形式之下,也存在许多影响有效性的方面。比如①师生互动目的性不明确,为互动而互动,课堂气氛热闹而学生收获甚微;②师生角色定位失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霸话语权,缺少倾听,交流不畅;③问题设计不良,或者问题设计太难,学生启而不发,或者问题具有开放性,而教师只将答案限定在课本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④评价不够积极,学生回答完成,要么不评价,要么把学生一棒子打死;⑤教师缺乏课堂机智,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⑥互动对象单一,较多关注优生,其他学生受冷落等等。
师生有效互动应具备以下的特征:互动目的的明确性,互动主体的平等性,互动内容的深刻性,互动方法的科学性,互动结果的发展性,互动对象的广泛性等。
只有实现师生有效的互动,才能发挥积极的意义。
①实现师生角色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为主体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使很多学生生认为语文课冗长乏味,难以激发兴趣。在语文课堂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成长的快乐。
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品质。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习惯,也剥夺了他们合作探究的机会,这些都制约了他们全面发展。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③改进师生互动内容与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很多的教师会抱怨,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师生互动会影响课堂效率。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切实地观察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摒弃无效活动,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发展。
④强化思想政治课德育功。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亲其师,信其道。”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构建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分享知识,分享彼此的生活体验,分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汇报:
从2011年9月课题申报立项到2012年8月,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召开了三次课题组会议,分别进行了师生互动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师生问卷调查三项研究工作。通过这些学习和调查,我们课题组成员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明确了教学科研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现状。在学习和调查中,我们写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也及时总结收获,进行了反思,写就了学习体会。在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中,有5位教师是威海名师人选及群组人员。在课题准备阶段,恰逢威海“四名工程人选”思想政治学科开展了“依据课程标准尝试编写教材”的实验活动,几位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这一活动使教师站在课标的高度重新审视教材、观察学生;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重新分析教材、理解学生,从而为实现有效师生互动拓展了全新的视野。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已经结束,我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三、课题研究的下阶段规划打算: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9月,我们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这一研究阶段,我们准备将课题研究引入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布在伊拉哈小学的三个学年段中,并且包括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和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有着执着的钻研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可以发挥极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根据课题组成员的构成特点以及各个阶段年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将师生互动有效性课题研究分化为三个小课题:新授课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每个学年段的备课组长制定出本年级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规划,定期召开年级课题研究会议,安排研究任务,总结研究成果。三个学年段的备课组长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又互相沟通,总体筹划。
伊拉哈中心小学有着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在学校里,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教师都结成“听评课共同体”,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开展“研讨课”、“展示课”、“模式课”等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都要进行优秀教学案,优质课评选活动。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科研活动,将课例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按照“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基本程序,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设计、观察和总结反思。课堂观察量表作为课例研讨和课题研究的一个
工具和依据,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我们广泛研讨,精心设计,初步设计了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总体状况观察量表,师生互动教师维度的观察量表和学生维度的观察量表。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还将对观察维度进行补充和调整,对观察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通过切实有效的课堂观察,以改进无效的师生互动,创设高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在这一环节预期的研究成成果是: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的优秀教学设计,打造师生有效互动的优质课,撰写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经验论文。在这对于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实开展和深入推进有重要意义。
教学,简单的词汇,却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教和学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师和生也不是孤立的行为个体,充满生长气息的有效的课堂将教和学,师和生结合起来,互动起来,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最终实现师生主动发展,共同发展。
第四篇:有效作业
初中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八里店二中 袁宗琼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带来的差异,教师要设计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开放教学空间,拓展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渠道,加强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单靠课堂教学和相应的简单联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也不能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为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差异,设计一些精彩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英语作业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和预习下一次将要学习的内容,继续实践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英语个性化作业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从课标要求出发,因人而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作业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
我们吴兴区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已开展到了有效作业这一块,我们英语教研组在区和学校的统一引领下,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英语作业设计和评价,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
一、个性化作业设计原则的确定
1、目标性原则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选择和编制作业任务,保证总目标的落实。
2、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1是针对基本目标设计的,作业2是针对发展性目标设计的,属于选做作业。把握作业的难易度,既要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做得了。
3、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多用性,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作业题的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讲究作业效度,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4、复现性原则
有机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加快学生学习新语言材料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
英语作业通常有练习型作业,最简单的类型,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已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准备型作业,如预习课文、学前讨论等,为随后的课程做好准备;扩展型作业,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整合一些知识和技能。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们从有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出发,注意不同形式作业的组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1、练习型作业
目前,教材的配套练习和其他教辅书本上的题目大多数综合性比较强,一刀切的作业效果加重了一些学习困难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过量的作业造成学生疲劳和脑皮层的抑制,导致学生学习技能的退化,并会因机械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设计的练习型作业(书面作业)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在书本或者听课笔记上就能找到相应的答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这类作业一般分为A类和B类,A类是全体学生必做的题目,B类是学生选做题目,这样,既能让基础稍差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能保证基础较好的同学免受“饥饿”之苦。
2、准备型作业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先给出一些预习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凭藉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分析和推断,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等于指给学生一条通向绝胜的幽径。
3、扩展型作业
扩展型作业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作业,它能够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
要正确完成作业,其先决条件是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和内容,一定的知识基础一方面是后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是能力发展的载
体,课堂学习虽然也能够理解知识,但学生接受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大多数还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三、个性化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作业提供的信息,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用的。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反馈信息,它可以使教师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学生来说,这种信息反映了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情况。如果能及时根据教师设计的作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便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策略。
因此,对于不同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们需要及时认真批改,批改方式有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师生共批、学生互批,我们可以采取各种类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对于中差学生的作业,不论用何种方式批改,都要记录学生作业错误的数量和性质。一让学生自觉订正,二使教师自我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便在以后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同时,在期中、期末复习时,通过错题整理和归纳,进行知识重现,提高复习效果。教师对作业应按质量打成绩,可写“A、B、C”等级,也可写评语,如“Much better!”, “Well done!”, “Excellent!”, “Not good enough!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等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把作业做好。对于优秀或进步较大的作业,教师应给予全班表扬,可以全班传阅,以资互相学习。
对书面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为什么错了,然后及时订正。为了让“订正”更具体效果,可以建立“作业错误登记簿”,要求学生把每次做错的习题登记在上面,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在旁写出正确词句,并记录分析提示词。在平时、期中、期末考前,学生可以复习本子上的错误,强化正确的用法。如,词性转换题中visitor的词缀or,careful和carefully的不同用法等,这种“自我反馈”的效果非常明显。对于教师,作业后进行讲评点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讲解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要有的放矢,突出重难点,切实搔到学生的“痒处”。对错误率较高的难题,要在课堂上深刻分析,做好“点拨”的两个环节:先“拨”──就题论题,释疑解难;再“点”──借题发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四、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效果与意义:
1、保护学生实际的差异,尊重了学生个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实践,学生养成了独立作业,并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只
有自己摸索钻研过作业设计,才知道怎样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学、去做,这样既融合了师生关系,又形成了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个性化作业的精心设计和布置,拨动了学生乐学的心弦,而习题的难易程度掌握在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使不同程度的学生产生了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不仅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心理潜能。实践表明,这种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减负增效”是完全能实现的。
第五篇:研究课题总结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早餐问题的透视》
我们小组的研究性课题题目是关于中学生早餐问题的调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组员都队早餐问题有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同学不吃早餐,有些甚至影响到了学习,我们小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很深的了解。
可是周边的同学对此并不了解,为此,我们通过这次研究课题使身边的同学们了解它,并加入到健康早餐的行列中来。我们通过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经过我们小组人员对答卷的统计,我们发现现在不吃早餐的同学占我们调查的45.5%,尽管不到一半,可是通过一些误差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中有吃早餐习惯的人很少,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吃早餐的同学能吃上好的早餐的人很少,而且我们发现吃早餐的同学对早餐的要求多数是卫生和方便,不注重营养搭配。
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但是,根据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学习需要情况,对在中、晚餐中可能供给不足的营养素如能量、维生素B1 等,其设计量可增加到35%。我们在对比一下我们中学生的早餐情况,可以发现有多大的问题。
现在中学生吃早餐不注重营养,为了方便不注意搭配,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很多的学生在早餐时经常吃些没有营养的食物,有的同学每天早上都吃方便面,而这些同学的早餐只是为了垫垫肚子也不注意早餐的的好与坏。
但我们的早餐需要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将每个营养早餐食谱的设计,尽可能达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对于课业负担较重的学生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很多学生不能坚持天天吃早餐,还有不少人是在路上匆匆解决的。有些同学认为,早餐吃得不太好,午餐或晚餐多吃点,吃好点,照样能把所需的营养补回来,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据调查,凡能坚持每天吃好、吃饱早饭的学生,其体形和功能发育都比较好,身体健壮,上课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也高;反之,早饭吃不饱,有些学生在第二节课时就产生了饥饿感,第三节课时已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吃早饭的学生一般在第一节课时肚子就开始“打鼓”了,经过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很有可能出现四肢无力、思维迟钝、面色苍白、心慌、多汗等“低血糖”症状。
保证每天摄入高质的早餐,不仅能提高学生总的日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状况,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身体耐力。饥饿会降低学生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使注意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下降。大量研究表明,与不吃早餐的学生相比,每天吃早餐的孩子标准试卷测试的错误率低、反应灵敏、注意力集中、出勤率高、迟到次数少。不吃早餐则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均降低,记忆力也下降。
营养专家呼吁:学生要吃好早餐,因为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提供充足的能量,而且早餐提供的热量占了一天所消耗的总热量的1/3.还有美国健康学家调查证实,吃早餐有助于一整天的记忆。营养学家说,不吃早餐有三大害处。
危害之一是:易引起脑疲劳。二军大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主任郭俊生教授说,学生上午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大脑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消耗能量及营养素很多。如果不吃早餐,能量供应就严重不足,容易引起脑疲劳,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学习效果就不好。危害之二是:学习效率降低。复旦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柳启沛说,人的血糖需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上,人体各器官才能得到足够能源。血糖主要来自食物,如不吃早餐或者吃得很少,血糖就会下降。血糖降低后,人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现象。危害之三是:对生长发育不利。二医大医学营养学教授程五凤说,人的合理均衡饮食,早餐应占到三分之一。中小学生正值长身体阶段,营养需求量很大,经常不吃早餐,将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阻碍人的生长发育。此外,不吃早餐而午餐过量,会导致人群肥胖率的提高,诱发胆结石、胃炎等多种疾病。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不吃早餐的危害不仅仅是这些:早餐是启动大脑的“开关”,长期不吃或不科学地吃早餐对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因为早餐摄入的能量可以占到全天能量摄入的30%,经过一夜睡眠,身体有10多个小时一直在消耗能量却没有进食,所以人体需要靠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储藏能量。早餐营养的摄入不足很难在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所以不吃或不好好吃早餐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吃早餐首先会精神不振,其次早餐不足,中午一般容易吃多,消化吸收难以跟上,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因为打乱了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规律而诱发肠炎等肠胃疾病。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功能下降,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等各种不同疾病。早餐不吃或者少吃,中餐自然吃得多,身体吸收消化来不及,极易形成皮下脂肪,容易发胖。空腹时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特别高,再加上胆汁分泌少,胆固醇溶解慢,易患胆结石。不吃早餐,人体只能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元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加速衰老。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儿童全天平均的总能量摄入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某些矿物质如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A、叶酸等的摄入量都低于吃早餐的儿童。
有些学生不好好用早餐,与晚睡、晚起的不好习惯有关。早上起床晚,就没有时间吃早餐,也没有旺盛的食欲,所以还得从改变不好的作息习惯做起。
首先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现在有不少学生成了“夜猫子”,晚上睡得迟,早上起不来。对此,家长特别负有责任,要督促孩子严格按作息时间表上床休息,按时起床,不能纵容和娇惯他们。
二是要按时完成作业。有不少学生放学回家后,不是按时做作业,而是看电视、听音乐、上网„„到做完作业时,时间已经很晚。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先做作业、后看电视的习惯。
三是家长要教育孩子重视早餐。除了教育他们认识早餐对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外,还必需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口味爱好,给孩子安排好丰富的早餐食谱,使孩子得到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三类食物必不可少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怎样来保证孩子的早餐营养丰富呢?
首先是要保证孩子早餐摄入的能量要达到全天所需能量的30%。一般地说,食物可分成谷类、肉类、奶制品和蔬菜水果4大类,如果早餐食用其中3类或3类以上的话,早餐的质量就比较好;如果只有两类或两类以下,则达不到标准。为孩子准备早餐,最好选择干稀搭配、主副食兼顾,例如主食是稀饭,可加一个荷包蛋(或一片瘦肉)和一些青菜;吃包子可加一瓶牛奶(或豆浆),再加一些黄瓜、西红柿片等。同时,有条件的家庭还可经常换换花样,这样既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又能满足营养需要。
现如今是一个拥有知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时代,所以,有很多很多的中学生在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但有许多同学,为了学习,不惜牺牲一切时间,结果造成身体不适,反而耽误学习,得不偿失。然而,有更多的同学为了节约时间,早上急急忙忙出家门,连早餐也不吃,如果家离的远,再加上起来晚了,就更顾不上吃早餐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长此以往的话,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据资料报道,现如今中学生有39.8%的人不吃早餐或吃得很少,这样早餐吃不好,就会吃一些零食,而零食里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防腐剂,还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身体不好。经常不吃早餐还会对上午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像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的症状。而且不吃早饭的人患头痛、感冒、胆结石、胃炎、贫血等病的发病率比其他人要高,这是非常危险的,现在中学生有很多人不吃早餐,为了学习。但如果你们得了这些病,不是更耽误学习吗?上海有一名中学生因为经常不吃早餐,在体育课上晕倒,被检查出是胃炎,住了一个月的院才治好。这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有理由不相信吗?如果你以前有不吃早餐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改正吧,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早餐要吃好”。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合理搭配营养,肉、鸡蛋、面包、奶、豆浆、粥、蔬菜、水果等都是很好的营养品。最好经常换换口味,刺激食欲,让早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更为重要,重视早餐,重视健康,重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