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康复教育在聋儿语训中的作用
家庭康复教育在聋儿语训中的作用
摘 要:?觉康复的定义是科学的补偿或重建听力;全面的评估听觉功能水平;系统的制定听觉训练方案;细致的执行听觉训练方案;适时监控。而听障儿童康复,则是通过采取医学、教育等综合措施,帮助听障儿童补偿或重建听力,发展听觉、言语等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听障儿童 康复 家庭教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耳听不到,有口说不出,他们同样有着银铃般的笑声却不会开口表达自己的喜悦,他们在家是父母的小帮手,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如果说孩子是未来的花朵,那么聋幼儿就如同被密封了的花朵,享受不到阳光的洗礼,若是不及时给予阳光沐浴,将来就会变为社会的严重负担。然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服务于这群孩子,教他们说话,教他们做人。我是特教学校聋儿语训部的一名班主任,康复每一位听障儿童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1]
听觉康复是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前提,孩子只有“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听障儿童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定期对其听力情况进行评估,以保证听障儿童保持最佳听觉补偿状态。听障儿童康复的原则分为五个部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坚持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坚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坚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坚持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在这里我们提到了家庭康复,在家庭康复中儿童是主体,家长是主导,老师是指导。家庭活动中的语言教育任务,主要由家长来承担。所以,家长在康复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聋儿最早接触的有声语言环境,也是他们通过自然途径习得语言的最佳场所。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念和盲目行为,所以间接地影响了家庭康复教育的质量。影响家庭康复教育的因素:[2]
一、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家庭教育关系极大,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德,就不能给子女正确的思想教育,也不会有良好的威信,从而影响聋儿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二、家长的文化水平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教育越来越趋向于高端化。通过几次的家访了解,发现班内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来自农村,而这些家长的文化水平往往只是初中有的甚至是小学或者都不曾接受过学校教育。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直接影响着家庭康复教育。
三、家长的自卑心理
由于孩子在听力上有障碍,大多数家长存在自卑心理,认为孩子听力有问题觉得脸上挂不住,不想让别人知道孩子使用助听设备,用头发遮挡助听设备或不愿出门,使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变得胆小、敏感、自私多疑,缺乏与外界的接触,不仅语言水平没有进步与提高,使身心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家长的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不少的家长认为他们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自己的能力有限,只有把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系统的教学才能让孩子开口说话。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听障儿童和普通的幼儿不同,他们听不到声音,认知和行为能力相对于普通幼儿发展缓慢。
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家长不仅有爱心、耐心,而且更要有恒心。但是,不少家长存在错误观念,怎样加强家庭康复教育,我想了以下几个措施:
1.全面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是教育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又是一种私人教育,有很大的独立性,家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作为家长要明确,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子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聋儿家长来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应了解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听力学等知识。
2.提高家长的重视度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专门成立家长学校,在每一次开学和放假的时候对听障儿童的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和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听能方面的知识,进行专家讲座,解决家长疑问,培训他们家庭训练最基本的技能,比如林氏六因的察知和辨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日常保养方法,保证聋儿能舒适的佩戴辅具。[3]
3.加强家校沟通
在每天的集体课和个训课结束以后根据老师的教学记录情况摘出重点内容和训练方法,及时与老师沟通,做好家园合作;及时和个训老师交流学习,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积极做好家长班课程笔记;积极参加专家讲座,掌握更多聋儿康复相关知识。[4]
家庭教育在康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大力参与是康复的前提和保证。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康复观,提高认识,保持和平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抱怨不放弃;不骄傲不急躁。主动与老师及其他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技巧;积极参加康复部门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家庭康复的水平。在此我想呼吁广大听障儿童的家长,你们的孩子是折翼的天使,让我们行动起来,给聋儿一个优质的家庭康复环境,激发他们开口说话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聋儿得以健康成长,同其他健全孩子一样共享灿烂的阳光。
参考文献
[1]刘巧云.《听觉康复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胡向阳.《听障儿童听能管理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4]胡向阳.《听障儿童综合活动示范教学指导》.中国文联出版社.
第二篇:聋儿、弱智儿康复语训详解范文
言语(构语)障碍儿童 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操作详解
华东师大0九级“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生课程班
安徽省泗县特殊教育学校
卢灿勇编写
2010-9-10
前言
言语障碍儿童大多伴有呼吸、发声、共鸣和构音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在对患儿开展功能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科学的康复建议。《康复方案》的落实就是康复训练的计划内容,它是患儿整个康复训练的核心部分,应该遵照如下规定操作程序: A、正式康复训练规程:
第一步:发音器官的矫治(医学康复)
1、呼吸练习:(时间10-15分钟)
⑴做呼吸调整;
⑵发a„„的最长时间练习。
2、唇部按摩:要求:双手应戴上一次性手套。
⑴做上唇左右外展按摩。(20次)⑵做下唇左右外展按摩。(20次)⑶做上下唇向中间捏运动。(20次)⑷做两嘴角向两边推运动。(20次)
3、舌的刺激:要求:先对压舌板及矫正器材进行消毒。
⑴由里向外轻刮舌面10次;
⑵有里向外轻刮舌左边缘10次;
⑶有里向外轻刮舌右边缘10次;
⑷用压舌板顶住舌尖向里推舌尖,做舌尖抵抗运动10次;
⑸伸舌尖用力添上下唇并用压舌板做按压。各10次。
4、休息20分钟。(此为一节课)
第二步:构音器官的技能康复训练(技能康复)
1、呼吸训练:(时间5-10分钟)
主要是进行吹气球、吹蜡烛、吹纸片练习。
2、唇部运动训练:(时间10-15分钟)
⑴做圆唇练习10次;
⑵做展唇练习10次;
⑶做圆、展交替练习并发ou„„ei„„音,发音时可借助双手推拉嘴唇,以达到收放唇部的效果。
3、舌部训练:⑴前后运动10次;
⑵上下运动10次;
⑶左右运动10次;
⑷旋转运动10次;
最后抖动舌头放松。第三步:语言康复(教育康复)
1、发音训练;(时间10-15分钟)
【声母发音练习。】
(可以参照《音位习得表》从低到高地逐级取《音位对表》中的最小音位对进行发音训练。)提示:发音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发音纠正并造好错音的记录及分析它的错误走向。以便下次训练时作为矫正参考。
2、词语训练:(时间10-15分钟)
提示:采用识字挂图或识字卡片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每次5-10组词语即可。
3、词组训练:(时间10-15分钟)
提示:主要是选取动宾词组进行训练。比如:打××
看××
拿××
穿××等等。每次选取5-10组词即可。
4、对话训练:(时间10-15分钟)
提示: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话练习。如:你叫什么名字?
你今年几岁了?
爸爸叫什么名字?等等
B、家庭巩固康复训练指导 说明
孩子在康复中心接受专业训练必定时间有限,一天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中度过。为了充分利用好在家的大量时间,开展巩固性训练促进孩子尽快康复,希望家长在家多对孩子进行训练。
1、呼吸训练:
发a„„最长声时训练。(家长和孩子同时伸出大拇指在面前,随着发a„„的音并慢慢向右边滑动。目的是练习发a的长音,调整肺活量以利发音清楚。)
2、唇部按摩:要求:双手应戴上一次性手套。
⑴做上唇左右外展按摩。(20次)⑵做下唇左右外展按摩。(20次)⑶做上下唇向中间捏运动。(20次)⑷做两嘴角向两边推运动。(20次)
3、舌的刺激:⑴做添食物游戏。(如用舌头添大块棒棒糖、添冰激凌。)
⑵做发“la„„la„„la„„”的游戏。
⑶做抖舌发“嘟„„嘟„„嘟„„”的游戏。
第三篇:浅谈游戏活动在聋儿语训中的作用
浅谈游戏活动在聋儿语训中的作用
在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中,游戏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渠道。所谓游戏活动课就是通过聋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以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聋儿达到全面康复的一种课程形式。
游戏活动课较单纯的语言强化训练更具趣味性,更易被聋儿接受。在设计活动课时,应充分调动聋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并根据聋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和理解力的不同,选择适度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聋儿在游戏活动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康复。在开展游戏课当中,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突出作用:
一、游戏活动能使聋儿得到较全面的康复
游戏活动课是一种对聋儿进行综合训练的教学形式。它包括:律动游戏、绘画游戏、体育游戏、手工游戏等。通过这些教学,聋儿的素质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如舞蹈能使他们身姿优美,动作协调;绘画能培养他们的美感和观察能力;体育游戏能使他们身心健康,增强竞争意识,结构游戏发展了聋儿的空间想象力;手工则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技能,刺激了语言中枢的发展等等。游戏活动课正是根据聋儿的这些特点设置的,寓教于乐,让聋儿在参与中更快地认识周围的事物,适应周围的环境,创造性地发展自已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这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直观、具体。消除了聋儿的约束感和紧张感,增强了聋儿的学习兴趣。聋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得到发展。通过这些形式,聋儿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为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提供了条件。
二、游戏活动能变强化记忆为趣味记忆,系统、形象地发展了聋儿的言语心理学研究表明,聋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往往是被动的。聋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对死记硬背的东西掌握的慢而且效果差。游戏活动正是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同时在这样感兴趣的环境中,聋儿很自然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发展了语言。这就要求老师把需要注意的对象与聋儿感兴趣的游戏结合在一起,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吸引聋儿的注意力。课堂中的游戏教学趣味性强,聋儿易感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聋儿学习的积极性,从中学到知识。
如教《水果》一课时,若单纯利用课本或图卡来认识水果,聋儿一会儿就厌烦了,而且容易忘记。在上课时,可以先帮助聋儿区分几种水果及发音,然后带他们到水果市场去参观,认识更多的水果。然后和小朋友一起选这几种水果。整个过程边看边说,边做边说。回到教室后,让小朋友摸一摸,闻一闻水果,并一一摆在桌子上,布置成水果摊的样子,让聋儿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和售货员。聋儿的积极性一下了就提高了,高兴地提着篮子,拿了钱来买水果,整个过程学生非常投入非常认真,这时要求他们说水果名各相关的话可来劲呢!并且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很自然地解决了“买”、“卖”这些抽象词语的理解,聋儿不但掌握了各种水果的名称,恰当地使用了礼貌用语,还能大方地把自已买到的水果洗了分给大家吃。
三、注意随机教学,利于聋儿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随机教学是指在固定教学内容之外的,根据环境适时地教授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知识,拓展学生视野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适时地抓住机会进行教学和教育,在轻松的活动中聋儿的语言得到丰富和发展。
聋儿语训的最终目的是让聋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一个班只有几名聋儿,如果局限于这个固定的小圈子,缺乏更广泛的交流,就不利于聋儿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游戏时间把所有的聋儿都集中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语言环境,这样交流的对象就增多了,话题也相应多起来了。“妹妹摔到了,刘凯月把她扶起来”、“我帮弟弟拉拉链”、“小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好不好?”„„等等类似的事儿时有发生。老师应抓住机会引导聋儿用语言进行叙述。特别是周一聋儿刚从家里来到学校,新买的衣服、新买的图书、新买的玩具、新剪的发型,凡是他们能觉察到的变化都愿意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老师就可发问:“某某小朋友的衣服漂亮吗?谁给你买的?等等。慢慢地聋儿就能在老师地引导下回答各种提问了,语言也渐渐丰富起来。
四、利用游戏活动对聋儿进行行为品德教育行为品德教育在幼儿时就开始进行了,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就应从幼儿时期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在课堂上不易发现,通过游戏活动的轻松环境,从中更能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聋幼儿同样具有独生子女共同的弱点:娇气、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等,同时由于其听力障碍,家长在教育、引导上缺乏正确、客观的方法,一味娇惯,甚至放任自流,造成聋儿的是非观很差,品德教育较难进行。所以,在日常的各种游戏活动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加强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让聋儿的心理、思维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比如,在进行像“绑腿跑”、“拔河”等需要几名聋儿共同参加的活动中,要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胜,培养集体观念;在 “滑滑梯”的活动中,教育他们要按先后顺序排队玩,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小品《作客》能让聋儿学会怎样礼貌待客;游戏《小警察》能锻炼聋儿意志力、耐力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品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聋儿康复教育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强调其特殊性而忽略了聋童作为幼儿的普遍性。而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但发展聋儿的语言,同时对应了幼儿的突出特点,使的聋儿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第四篇:聋儿语训经验总结
聋儿语训经验总结
在香港英华渔人协会的热心资助和反复协调下,2005
年4月7日至27日,我有幸与另外三位老师一起在香港中 文大学医学院学习了关于听力、语言技术方面的知识。
我们一起去学习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岗位,既有搞听力检
测的,也有搞语训的。针对我们的情况,专门负责这次培训 的Kevin Yuan 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范围上看,有听力技术,有听障培建,有人工耳蜗,还有调频系统等方 面的内容,覆盖面较宽。从学习形式上看,既有自己阅读,也有讲者导读;既有讨论,也有释疑;既有观察,也有访问,充分考虑到了我们学员的知识水平,实用性相当强。是一次 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对我来讲也是一次知识的更新、升级。
这次的学习给我的收获很大。首先,我的许多疑惑在讲
者那里得到了答案,以前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得到了纠 正,同时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另外,通过学习我比较清楚 的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作为一名聋 儿语训教师,仅仅了解儿童心理、言语发展特点,懂得语训 的一些方法、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了解相邻学科的知 识并以此作为支撑,否则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无法深入进 去,只能是一知半解。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时就有这种力不 从心的感觉,所以尽管自己只是一个言语康复教师,也必须 学习听力学、生理解剖学、了解各种听力检测的方法及各种 助听设备,及时掌握听力言语方面的动态等。这次学习让我 再一次告诫自己语训看似简单,其实要懂的知识却很多,因 此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语训的发展。
从香港学习回来后,我想了许多:很羡慕香港的聋孩子,有这么多人为他们服务,听力学家、言语治疗师、社工等等,相比内地聋孩子各方面条件要好很多。但香港听力言语康复 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我觉得是做好了这几件事:一是有一 套完善的为聋孩子提供各项服务的系统,能够在最早时间内 做出诊断、评估,让聋孩子能及时用上合适的助听设备;其 次是各康复机构的各有千秋的训练模式,重视“融合教育”,强 调“个别训练”的理念以及贴近生活、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和 内容;还有一个不可缺的因素就是家长的成功干预以及机构 对家长的培训。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合适的助听设备是聋 孩子学习语言先决条件,康复机构是家长和孩子的引路人,而家长是聋孩子能否康复成功的关键。
对照香港聋儿康复的成功,针对我们康复中心的情况,我目前最想开展的工作就是鼓励家长积极参予和开展家长 培训工作。孩子最初的学习环境是在家庭,最早的老师是父 母。因此,我们首先应对父母进行教育,再由父母对自己的 孩子进行教育。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计划。
首先从树立家长的信心入手。一个家庭中有了一个聋孩
子,必定会给家庭带来痛苦,对父母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感到悲伤、失望、无助,有些家长甚至想抛弃这个孩 子,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一部分家长会对孩子产生内疚感而 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的任性、霸道;而还有些家长则厌恶孩 子,以至于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所以,我觉得首先要让 家长在感情上接受自己的孩子,爱护自己的孩子。那么,在 最初的阶段我们将常常组织一些家长会议、开一些讲座、请 一些康复成功的孩子家长,大家在一起交流感情,分担痛苦,彼此得到感情上的支持,并从成功孩子的家长那儿得到信 心,相互鼓励。这样的聚会会每个月安排一次。
接下来,我们将安排人员去妇幼保健院及各大医院了
解,对有听力问题的孩子进行登记,与家长交流以便在最早 时间内为听力有问题的孩子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安排人员去 残联、教育局、新闻单位、一些企业、公司等部门,与他们 开展活动,希望得到他们在财力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也 要让社会、让公众认识到有这样一群孩子,这样一个弱势群 体,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帮助。我们也将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印发小册子以及去社区宣 传等各种途径让社会了解。
二是培训家庭顾问,让家庭顾问走进聋儿家庭尤其是0 —3岁聋儿的家庭,让聋孩子的父母能在最早时间内开始对 聋孩子进行训练。家庭顾问首先要给家长以精神上的支持和 帮助,安抚他们悲伤、烦恼的情绪,然后再为家长制定一个 目标,让家长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目前,像家庭顾问这样 的人才我们这里还很缺乏,所以我在这个计划中希望培训家 长的同时也培训专门的家庭顾问。我认为,合格的家庭顾问 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
1、具备有关课程的知识,应有实际 工作的经验;
2、能够组织自己的家庭访问;
3、能够有效地 和家长进行交流;
4、自己首先要坚信教给教给家长的技能 对孩子确实是有用的,督促家长很好的进行、完成家庭作业。
5、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家长,所以必须懂得成年人的学习方 式;
6、能觉察家长的学习动机;
7、要鼓励家长成为一个独 立的、有创造性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用的人;
8、能够 对聋儿及其家庭提供真诚的关心和服务;
9、要乐意并善于 和年幼的孩子及他们的父母交流。从我们目前的实际出发,希望对0—3岁聋儿及家长的教育由家庭顾问承担,帮助聋 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各项训练。我们可以请听力学家、语 言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儿童教育学家来 对家庭顾问进行培训。
三是对家长的培训。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家长
培训的重点。讲课时,发给家长一本小册子,里面有每一课 的基本内容以及为家长留下的家庭作业。要保证家长能够理 解听课的内容,讲解概念时要注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 以借助一些常见的辅助教具,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家长培训的形式既要有讲解也要有观察、参观、动手操作和 实践。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这些:
1、关于听力知识、听力对语言的重要性及什么是声音;
2、语言的知觉;
3、从 耳的解剖学上分析听力丧失的性质;
4、听力检测的方法,如何分析听力图;
5、助听器的应用、检查及保养;
6、人工 耳蜗技术和调频系统。讲完以上内容后,对家长进行一次能 力检测,保证他们掌握全部内容的80%方可继续学习下面的 几个训练方法、技巧。
1、听力训练技巧;
2、语言训练技巧;
3、交流的方法、技巧;
4、聋儿的性格培养。我认为,其中 交流能力相当重要。如果交流被忽视了,就有可能减少孩子 的发音兴趣,减少他们了解、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交流的 技巧应该包括(1)建立有效的交流环境;(2)鼓励孩子探 索和游戏;(3)和孩子保持同一水平;(4)应用面部表情;(5)语调、自然手势及保持接触。这些培训将请相关的专 家及有经验的家长来授课。同时开设网上培训,因为经济、区域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家长不可能每周来培训,所以开设 网上培训,让每一位家长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学到相关的知 识和训练的技巧,只有家长真正重视了,行动了,聋儿康复 的效果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聋儿才回有更多、更大的融 入社会的机会和希望。最后,再一次感谢英华渔人协会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感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袁志彬教授的讲课。
本文由 淘宝网女装,/www.xiexiebang.com 淘宝网女鞋,/178daogou.com 淘宝网沙发,/2009th.com 淘宝网连衣裙,/100-a.com 淘宝网登山鞋,/0-a0.com 汽车坐垫,/100301.com 时尚女装,/tusituan.com 转载。、5、26 许蓉
完成
南京聋人学校 2005
第五篇:聋儿家长在家庭康复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定稿)
聋儿家长在家庭康复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每当接触到聋儿家长时,他们提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说话?”“孩子什么时候能上学?”“为什么别的孩子学会了,我的孩子不会?”等等,很显然家长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给了语训老师,无形之中就给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要说聋儿语训康复的成败,一方面是语训老师的辛勤工作,另一方面家庭康复也至关重要。
经过了一天的在校学习,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后,就会很机械地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草草地结束了家庭康复教学,仅仅做这些是不够的。那么,聋儿家长在家庭康复中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
首先,家长良好的心态是家庭康复的基石,康复训练是一条漫长而艰难之路,家长应正确面对现实,及时调整好自身态度,以轻松、乐观、积极、坚持不懈的心态进行家庭康复。不要盲目地与其他聋儿比较。
第二,助听设备是聋儿的第二对耳朵,助听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学习的效果,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养成佩戴助听器和爱护助听器的习惯。帮助聋儿学习自行感知助听设备工作状况的能力和自行反馈助听效果的能力。
第三,有些家长在孩子结束康复中心的学业后就会很迷茫,不知道应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所以家长要自身提高康复理论水平,多渠道学习康复教育方法,多与其他家长交流康复经验,把理论与自身教学相结合,把被动的复习工作变成主动的教学活动。
第四,多与语训老师沟通,了解康复教师制订的语训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年计划),完成课后布置的语训内容。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有在游戏中,在兴趣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家长最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当孩子的注意力被所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趁此进行康复训练,更能增加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杜威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而家长在生活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康复是聋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S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