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市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委办发[2009]40号)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按“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开展了本单位的岗位设置聘用工作,先后制定了《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方案》、《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岗位设置方案》、《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首次岗位设置聘用实施方案》、《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首次岗位设置聘用办法》等文本,并完善了学校岗位设置聘用合同,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属超编单位,核定编制数98人,现有在编人员104人,拟聘用数110人。(拟聘用岗位以2010年1月1日起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的实有人数设定)
1、管理岗位情况:
我校首次岗位设置聘用实施过程中按现有人数,聘领导管理岗位13个,其中1个为校长兼书记;1个为副校长;1个为校长助理兼人事干部;1个为校长助理兼信息室主任;1个教导主任;1个德育主任;5个教导副主任;1个德育副主任;1个为总务副主任。这13人均属双肩挑人员。
2、聘专技高、中、初级情况:
首次岗位设置专技人员102人,其中教师专业技术人员97人,其他专技人员5人。按首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我校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的比例分别为1%、54%、45%。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1人,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16人,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22人,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17人,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20人,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21人;助理会计师一级岗位1人,助理会计师二级岗位1人,会计员岗位1人,员级图书管理岗位2人。
3、工勤岗位情况:
首次岗位设置工勤技能人员8人,其中工勤技能五级岗位3人,普通工岗位5人。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会委员、人事和教师代表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工会委员、校办主任、人事干部和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聘用工作小组;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工会委员、校办主任、人事干部为组员的岗位设置维稳小组。学校党政工主要领导、中层班子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政策要求,班子成员分工合作,带领教工积极开展并落实岗位设置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分阶段稳步推进
1、学习政策 部署动员
自2010年10月21日教育局召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后,学校立即召开校务会议、支委会会议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动员部署,并对学校的中层班子、教代表进行政策业务培训,分阶段在全教会、教代会作专题性宣传、动员、推进工作。
2、听取意见 制定方案
全面梳理本单位总体情况、编制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包括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重点分析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及高、中、初级结构比例等内容,深入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本着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我们在进行岗位设置的过程中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方案、岗位设置方案及首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具体落实包括岗位分布、岗位说明书、任职条件、聘用办法、实施步骤等。形成文本草案后,我们请教代表听取了每一个教职员工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以便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及对此项工作实施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使首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能够稳步推进。
3、申请核实 公示报批
按照首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岗位总量、首次岗位聘用办法和任职条件,每个教职工根据聘用办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岗位分布的人数及个人真实的相关信息资料,提出申请,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和竞聘上岗的原则,按照人员聘用程序,择优聘用人员,提交校岗位设置聘用领导工作小组讨论通过。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复核,发现问题报人事干部翻阅档案,逐一查验,核实后将拟聘名单申报审批,再经上级人事部门审核的首次岗位设置聘用和晋升名单网上公示,确保工作的严谨、公正、公开。
(三)切实认真地做好本单位维稳工作
我们充分认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已有的现状情况,稳妥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有疑问的教师随时热情接待,传达文件精神和岗位设置及聘用的相关规定,使她们能及时了解政策,也能明确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及自己所聘任的岗位等级。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1、编制与拟聘岗位总量不一致
学校核定编制数是98,实有在编人员110人,目前学校是超编单位,所以编制与拟聘岗位总量不一致。
2、拟聘专技高级缺结构比例情况
拟聘专技高级比例占高中初比例的1%,缺了14%。目前学校只有一个中学高级教师,造成专技高级缺结构比例。
3、拟聘专技初级超结构比例情况
拟聘专技教师初级比例占高中初比例的41%,超了16%。原因是:专技中级教师没评聘名额,初级教师不能参加中级职称的评聘。
因此,下一轮的岗位设置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员信息库,适当调整个别岗位的岗位任职条件,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对超过编制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将通过自然减员、调出、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鼓励中级教师竞聘高级教师岗位,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有中级教师晋升名额。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2011年4月18日
第二篇: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浦东新区六师附小创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最初命名为“洋泾学堂”,由潘作人先生创办,1961年改名为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2001年上海市胡荣华学校在该校挂牌。六师附小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跨越了二个世纪,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学校现有行政人员15人,其中市级名师、区级骨干教师8人,获市区园丁奖、师德标兵12人,中共党员9人,2004年被浦东新区命名为“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好班子。这是一支充满活力,乐于创新,勤于奉献的年轻的管理队伍。
学校在编教工155人,其中本科(含在读)116人,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级职称 78人。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后备人选3人,浦东新区骨干教师21人,后备骨干教师22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4人,署中心组成员9人。校级骨干教师11人。担任学校社团活动指导的教师69人,双语教师25人。这是一支颇具民主参与意识,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结构稳定,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自1987年以来连续14年被评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是浦东新区干部培训基地;学校还被命名为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首批双语教育实施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特色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胡荣华象棋学校、上海市双拥模范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浦东新区一级党支部、浦东新区教科研先进集体、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浦东新区首批校本研修学校、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市师德标兵1人,市金爱心教师5人,区十大师德标兵1人,区十大杰出青年1人,市区园丁奖10人,数学组、英语组、语文组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区文明班组、区三八红旗集体„„
近三年来,学校获区级以上团体和个人荣誉共计1079项,其中:集体获全国市、区级荣誉140项,教师获全国、市、区级荣誉153项,学生获国际、全国、市、区级荣誉786项。
第三篇: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谋划
舒师附小2014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遵照 “依法治校、民主办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以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为工作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一年来的各项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2014年,我们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不断加强班子成员的勤政、廉政建设。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压缩开支,节源开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上。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大兴廉教乐教之风。本,我们实行周一校长议事制度。班子成员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提高办事透明度。同时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讨论,查找不足,提高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实行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示范者、人生的引路人。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对待工作的热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做成永久性匾牌悬挂于学校门口时刻警醒。
每周一、周三下午是我校既定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政策、相关规定、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全体教师法制意识普遍提高,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教育教学、教研工作
本根据县教育局总体要求与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1、岗位练兵促提高。自舒教字[2014]76号“关于印发《舒城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达后,我校立即成立岗位练兵活动领导小组,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全方位、多举措开展“教师岗位练兵”。通过“教师读书周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潜心钻研课标和现代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三字一话”和信息技术培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做到能熟练运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通过公开课展示、班队会设计、教学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等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常规管理保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严格督促教师按课表上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备、教、改”教学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督促改进。(2)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严把“信息采集关、数据录入关、信息校对关”,力求数据科学性、真实性,真正做到“一人一籍、人籍一致”。
(3)加强教研组建设。要求各教研组开学初即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做到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主题。在“实”与“新”上做文章,在细与实上下工夫,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
(4)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通过宣传橱窗、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形式,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同时在各种活动中拓展德育教育阵地: 2014年元月1日举行了合唱比赛; 1月6日开展了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比赛;
5月23日、12月30日分别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 12月20日举行了汉字听写比赛; 12月28日举行了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广大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4年,我校学生黄雨佳、任杰、朱梦然获六安市毛笔字一等奖,许博雯获市铅笔字二等奖,汪佳宁获市钢笔字二等奖;
林景怡、袁珺、苏畅在县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二三等奖。
据统计本我校共有四十多人次在市、县各类比赛中获奖。
(5)全面加强阳光体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锻炼时间、锻炼效果,增强学生体质。5月13日举行了拍球比赛; 5月19日举行了队形队列比赛; 11月19日举行了低年级跳绳比赛; 11月20日举行了高年级拔河比赛等,本,学校对全体学生认真开展了体质数据检测活动,并及时上报,为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数据。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11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检,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3、立足科研求发展。今年继续开展课题研究,严格科研常规管理,努力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提高了教科研工作层次。
(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由教导处集中或分组进行业务学习。本各教研组均安排公开课、教学研讨、网上晒课、有效教学专题培训、“班班通”及白板使用培训等活动,教导处围绕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组织录制了9节优质课参与网上晒课。
(2)继续组织好课题研究工作。12月5日,李波老师赴霍邱参加六安市省级课题开题报告会。本学期申报的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市级课题《整合有效课程资源,优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均已成功开题。杨红梅、王静、任爱国等老师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分别获国家、市、县级一等奖。
(3)组织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11月15日、16日,在县继续教育办的领导下,舒师附小举行了为期2天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全校52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县教育局领导亲临会场,并对附小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学习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4、提供平台育名师。
(1)继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成果显著。
本共派出22名中青年教师赴武汉、铜陵、马鞍山、安庆、南京、合肥、六安等地参加各学科培训学习。2014年,胡园老师被评为县 “学科带头人”;
任姗娣老师被评为县“骨干教师”;
李仁志老师荣获县“模范教师”光荣称号。
(2)搭建赛课平台,展示教师风采。2014年,杨圣霞获得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李大宏获得县数学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黄军、朱琳玲获得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六安市德育精品课一、二等奖;
章红卫活获得县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李仁志获得县科学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朱琳玲获得市心理健康课比赛三等奖。
(3)经县教育局批准成立杨红梅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成长。通过名师引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自我研修、培训学习等措施,帮助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实施分层指导,促进教师有效提高、发挥个人特长,推进了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小学语文学科建设。
三、总务后勤工作 一年来,总务处始终坚持“后勤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中心”的原则,一切为师生服务,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政策。按照上级主管领导和校领导的要求认真、准确、及时上报各种会计报表和资料,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政策、规章制度,很好的完成任务。
2、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及时做好日常维修,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3、印发教育用品采购发放表,做好物品的采购和保管工作,规范校产管理制度。
4、强化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明确岗位职责,紧抓安全工作不放松。每学期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认真对教学设施、校舍、教室进行检查并登记记录,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对门卫加强管理,一是控制外来人员进校,二是加大了晚间巡视力度,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四、工会工作
2014年我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和县教育工会的领导下,切实行使工会维护、参与、教育和建设四大职能,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在开展教学教研,参与学校校务监督、民主管理中,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学校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加强学校工会委员会成员的学习。组织学习新的工会法、新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工会法》等,并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以及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活动。
2、参与校务公开。根据县校务公开的要求,在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校务公开工作做到事无具细。学校举行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都通过教师代表表决。
3、加大师德建设力度。继续以“爱与责任”主题教育为载体,在广大教职工中广泛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在教职工中广泛打造以“建廉洁教育,展园丁风采”为主题、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园丁形象”工程。
4、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
5月份组织全校教师举行拔河比赛;
12月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工会主办的“第九届教 职工乒乓球比赛”。
12月27日举行舒师附小“庆元旦”教职工教职工牌艺大赛。
5、切实关心教职工,做好送温暖工作。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并于10月份组织全体教工赴合肥体检。
(2)开展“送温暖”活动。学校工会对生活有困难的教师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送上一份最诚挚的关心,增添了一份温暖。(3)关心退休教职工。春节,学校领导和校工会登门到退休教师家中进行慰问,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五、少先队工作
1、健全大队部组织机构,完善大队部制度。通过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十名大队委成员,组成了新一届大队委。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于每个星期一、五组织大队委例会,以会代训。建立健全了大队委年级分工责任承包制。
2、新生队前教育与新队员入队仪式。2014年年10月8日在学校的操场进行了队前教育。2014年10月13日,学校大队部为一年级新队员举行了隆重而简短的入队仪式,210名同学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组织。
3、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三至六年级各班级轮流值周,积极发动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值周学生在大队委的指导下,认真对各班的环境卫生、行为习惯、常规管理的7个小项目进行检查与督导,并做到公正、公开与公平。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班级或同学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帮助,加强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从而促成学生文明礼仪的形成,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
4、深化宣传阵地建设,拓宽教育途径。
(1)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
(2)建立少先队宣传栏。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建立宣传栏。学校的橱窗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活动,让活动有资料有痕迹,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了他人的快乐和收获。
如:开学的特刊,寄托了学校对学生的开学期望;
六年级同学的军训后的“绿色的回忆”宣传板;
庆元旦特刊,表达了孩子们对新年的祝福
5、少先队特色队伍的组建和训练。狠抓鼓号队的建立和培训。并且还吸收了一批新的鼓号队员,经过训练,这批新队员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6、抓住主题教育,对队员进行深入人心的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的活动。秋学期初召开“学生家长会”并与其签订“学生上下学乘车交通安全责任状”。3月份在全校一千二百余名学生中,召开了以“食品安全,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队会。活动期间,得到了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和热心配合,各中队及各类活动组织有序,活动过程扎实,活动效应深广,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2)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活动。2014年6月起学校开展了以“珍惜生命 预防溺水”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预防溺水的知识,真正从意识上提高了认识。
(3)组织低年级讲故事比赛。我校分别于6月和12月开展低年级讲故事比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配合教导处和语文组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2014年12月28日
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14年 工 作 总 结
2014年12月28日
第四篇: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模版)
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40号)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
(一)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本市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应按本实施办法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办法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二、岗位设置原则
(一)按需设岗。事业单位应按单位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内,确定本单位所需各类岗位的数量、名称、职责、任职条件、目标任务和岗位等级。
(二)科学高效。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在做好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体现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要求,做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三)动态调整。事业单位应依据社会事业发展、单位功能调整的要求,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内,根据需要对岗位设置进行动态调 1 整,不断增强公益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岗位设置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
(四)依法管理。按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具有约束力。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岗位设置。
三、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一)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二)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四、岗位等级
(一)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分别划分不同的岗位等级。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
(二)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按本市现行相当于局级正职、局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管理的管理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三级至十级职员岗位。
(三)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按现行相当于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专业技术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对应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五至七级)、八级至十级、十一级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在国家具体改革办法出台前,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工勤技能岗位中的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按现行相当于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管理的工勤技能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五级技术工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五、岗位总量、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进行。
(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设置为: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应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应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应当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的具体结构比例,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或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三)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设置为:
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按照国家1:3:6的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根据本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行业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的具体行业控制标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未设置控制标准的行业(专业),参照执行相近行业(专业)的控制标准。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严格执行国家控制标准。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五)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根据提高操作和维护技能、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按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25%;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5%。
2、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等职责,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除承担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事业单位外,原则上不设置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
3、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实行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六、特设岗位
(一)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二)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三)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经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区县政府及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经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七、岗位任职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条件;
4、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管理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四级以上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三级、五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和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事业单位按国家和本市规定自行确定。
4、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国家规定执行。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的任职人员应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以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任职人员。
八、岗位设置程序
(一)岗位设置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组织岗位调查;
2、编制岗位说明书;
3、制订岗位设置方案;
4、进行岗位设置方案的审核、核准和备案;
5、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6、组织实施。
(二)岗位设置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控制标准,按行业特点和事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在对本单位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进行。
(三)岗位说明书应明确拟设置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责权限、目标任务、岗位等级、考核标准、工资待遇等内容。
(四)岗位设置方案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经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报送审核、核准和备案。
(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
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
(六)事业单位应按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本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并经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
(七)岗位设置方案经批准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及其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限额内,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整岗位设置。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对本单位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应重新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并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核准:
1、事业单位合并、分立的;
2、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调整职能和内设机构的;
3、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其他情形。
九、岗位聘用
(一)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实施办法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规定,择优聘用工作人员。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经审批聘用在管理岗位上同时兼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同时占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事业单位应根据岗位职责任务,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任职条件聘用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破格聘用人员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1、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不具备规定的岗位任职年限的;
3、不具备规定学历和岗位任职年限,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
(四)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聘职务或者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五)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情况进行认定。对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其聘用人员应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六)市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的实际情况,应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的实际情况,应报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将备案情况报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组织实施
(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区县委组织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指导和监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事业单位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
(三)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不按国家和本市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本实施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解释。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步骤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成立组织,统一思想。事业单位应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建立完整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组织体系。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2、组织培训,学习政策。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县)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有关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集中进行政策文件学习和操作实务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有关部门可在此培训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本行业、本区域事业单位特点分别对所属事业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调查摸底,梳理情况。单位要全面深入梳理本单位总体情况、编制情况、人才队伍情况、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重点分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及高、中、初结构比例等内容,并深入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根据区域行业发展规模、规划目标、工作总量以及本单位承担的社会事业任务等情况确定本单位合理的岗位设置目标。
二、实施阶段
1、事业单位组织动员部署。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对广大职工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动员部署,并做好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和对职工的政策咨询工作。
2、事业单位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单位要认真组织岗位调查,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等级任职条件,在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有关部门指导下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经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审核、核准、备案。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区县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4、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事业单位要在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有关部门指导下,根据国家和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相关文件,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本单位岗位设置具体办法。岗位设置具体办法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经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5、岗位聘用。事业单位要按规定建立岗位聘用组织,在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有关部门指导下根据岗位设置具体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和竞聘上岗的原则,按照人员聘用程序,择优聘用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专家评议组。
三、总结阶段
岗位设置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以书面形式做好岗位设置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应包含基本情况、好的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等内容。结合岗位设置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及事业单位要积极总结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经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日常人事综合管理工作相关措施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