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15: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

评论两会热点:养老问题

学号:X21114034

专业:经济学

姓名:郑明祥

在2014年两会的十大热点中,我觉得养老问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因此养老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这几年我们从网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养老问题的新闻,这些新闻都反映了我国养老问题的急迫性。

我国的人口现状: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数约为13.4亿,较2000年第五次普查增长5.84%,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看,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称,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专栏)在发布会上称。普查显示,人口年龄结构亦呈现新变化,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养老金现状: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是双轨制。所谓双轨制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同时有的学者称我国的养老金已经出现缺口。例如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虽说这个观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必然会缺口,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

这些都直接的表现了我国养老问题的迫切性。

在两会召开之前,我国相关部门就对养老问题,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推迟退休年龄(男女劳动者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提高到65岁),养老双轨制实行并轨,以房养老(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两会召开后,许多代表,委员提交了许多关于上述证策的提案,发表他们对上述政策的观点。对于推迟退休年龄,有的代表认为政府暂缓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理由: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的平均寿命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改善,人的可工作年龄的提高,中央提出来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决定是一个前瞻性的正确决策,但本人建议在当前的情况暂缓执行的具体理由是:由于我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不准确,实际上农村有大量的超生家庭,在农村中90后计划生育政策基本没有控制,很多家庭都是两三个兄弟姐妹,甚至三四个,这些超生人口甚至连户口都没解决,因此劳动力是充足的。目前,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再延长退休年限,年轻人就业就更困难了。目前媒体报道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招不到人,实际上并非是缺乏劳动力,而是严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及收入偏低而生活成本偏高的问题,很多岗位没有人愿意干。如果当前再实施延迟退休,就业问题就更大了,因此现在还不是延迟退休的时机,首要的是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人员的收入问题。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好几百万,本来就业就非常困难。如果现在实行推迟退休,本来可以让出来的岗位让不出来,这样我们就业将更加困难。我们没有工作,就不会缴纳养老保险金,导致养老金数额减少。同时这么多年轻人没工作,年少轻狂的我们会做出各种扰乱社会的事情。

对于养老双轨制实行并轨,大部分的代表是赞同的。我的观点也是一样的,毕竟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就不符合市场经济时代了。退休金双轨制是对做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的严重不公。退休双轨制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较大,引发公平性质疑;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的双轨制,而制度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转移接续安排,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途离职只能‘净身出户’,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实行并轨之后,又对基层公务员不公平。不过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给他们弥补——提高他们的基本工资。

对于以房养老,有的代表认为“以房养老”是一项金融创新,存在市场需求。我也是比较赞同这项政策的。一方解决了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房价有所抑制,减轻年轻人买房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这项政策不能成为银行”谋取暴利“的一种方式,这只能是银行的一项服务。对于这项服务,银行可以收取服务费。国家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这项政策让老年人彻底了解这项政策的好处。这样这项政策就可以很好的实施,不会遇到太多的推行障碍。同时这项政策的推出,市场上的房子数量就变多了,根据供给需求理论,房价就会出现下降。

对于养老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的政府还有很多事情的要做,而且在实施某项政策前,得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仅仅像我说的那么简单,同时政策实施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与决心。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赡养父母,让父母能够安享晚年。

第二篇:湖南公务员考试:“两会”热点评论集合

湖南公务员考试:“两会”热点评论集合

人民时评:政府工作报告承诺“让人民更有尊严”意义何在

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继续沿用了去年报告中对形势的研判: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相同的字面,因为时隔一年,其背后的语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的两会前夕,正在宏观调控中艰难行进的中国经济,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人们焦灼关注的是出口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群体性事件频发„„当时温家宝在提到“最困难”时的凝重神色,被中外媒体一再重温。而温总理在阐述财政和货币政策时,也将2008年“稳健”和“从紧”的报告用语,一变而为“积极”和“适度宽松”。

一年过去,中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让人松了一口气,媒体上甚至弥漫着一股“风景这边独好”的乐观气氛。因此,温家宝在对“最困难”的回顾后,紧接着指出“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让人听来也觉气定神闲了许多。

但是,温家宝接下来就用了一个绝不轻松的形容词——“极为复杂”——来描述已经开始的2010年,“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

“极为复杂”并不比“最困难”更好应对。应对得不好,“复杂”会转成“困难”。如何在诸多“复杂”的线头儿中找到应对之策,如何确立复杂中诸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我们注意到,除了历年报告中都有的“深化改革”依然得以强调而外,除了用“刻不容缓”形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之外,在今年的报告里,本届政府更对政府工作的终极意义作出庄重承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

“有尊严”,最先出诸温家宝之口,是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当时便让人耳目一新,被敏感的中外媒体争相报道。而今,这一崭新的提法,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更让人心情激荡。

去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一个甲子过去了,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摘得了许多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而将“以人为本”具像地描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样的认识,是对民主政治的践诺,是对政府职能公仆本色的正本清源。盘点共和国60年精神成果,这样的认识颇让人百感交集。

“幸福”这个字眼,我们在共和国开国之后历届政府的承诺中,都耳熟能详。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一响是收音机),是进国营工厂或穿上军装;80年代是“万元户”;90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感呢,则和总理紧跟着提出的“尊严”息息相关。

且看,眼下民众热议的、社会矛盾集中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领域,无不飘扬着“尊严”的旗帜。

80后对蜗居生活苦不堪言,事实上,他们的居住条件比之同龄时三代同室、或筒子楼一住几十年的父辈来说,未必更差,但是,住房在今天意味着体面和安全感,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

野蛮的强制拆迁,拆掉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是“草民”最后的尊严;

教育资源的失衡、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城市生存维艰,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遭遇亲子困境和成长的烦恼,剥夺的是弱势群体对下一代有尊严地发展的强烈渴望;

社会保障的缺失,看病难看病贵,让草根阶层生存的尊严受到打击;

官场腐败现象的层出不穷,体制机制的僵化与迟滞,社会上假丑恶现象屡禁不绝,中国遭遇愈演愈烈的“道德沙尘暴”,拷问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尊严。

如果说,以前我们习惯于更多地用物质的尺度来形容“幸福”,2010年政府对保证民众尊严的承诺,或许是一个转机,我们的政府,不但开始意识到走向小康的民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高企,也在用这个尺度对政府工作、对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谋民之利,解民之难,排民之忧,扶民之危,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尊严,是政府的本份和责任。有这样的理解,强迁之手还敢往外伸吗?民办教师的清退还会如此草率吗?钓鱼执法还会横行数年而不知收敛吗?

去年,温家宝坦率承认,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与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今年,在这方面的表述中,除了把“不小差距”,变为“较大差距”外,其他对政府负面评价的描述仍大同小异。这一方面说明本届政府并未讳疾忌医,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的自身改革难度极大,不可能短时奏功。

但是,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和庄重的承诺,我们对坚守岗位的本届政府,仍然抱有极大的期望;对民众生活的幸福与尊严,抱有极大的期望;对刚刚六十初度的共和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抱有极大的期望„„

人民时评:听报告听出乐观和振奋,更听出清醒和冷静

“两会”前夕,有家关注中国形势的境外媒体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阐述中国的总体经济、社会和和对外政策目标。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去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而大多数国家仍在复苏道路上挣扎前行。这家媒体说,温总理在开幕时作报告和在闭幕时答记者问,都会比去年要乐观。

“人大”刚刚开幕,温总理正在作报告。听报告,看形势,我们听出总理的乐观和振奋,更听出了总理的清醒和冷静。

乐观和振奋大有根据,很有“底气”,振奋在于成就、自信和力量。温总理在报告中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他说:“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当然乐观和振奋。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干得不错。事实摆在世人面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罗斯致信《金融时报》说,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达到了8.7%。中国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取代了外需对增长的作用,显示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高超能力。亚洲之所以能够迅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走向复苏,中国纯进口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没有陶醉于乐观和振奋,面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心很热,头脑却很冷,充分认识到冷静比乐观更重要。早在“两会”召开之前,温总理就说“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指出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是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分析,是实事求是。

温总理在今天的报告中,有一段讲得十分清醒和冷静。他说“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 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他说“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温总理的报告清醒而冷静,我们听报告、看形势更要清醒而冷静。要看到,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成功实现反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切不可飘飘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密切,中国经济的快与慢、兴与衰,不可能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的复杂局面,既反映了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特性,也是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互动的必然。今天,虽说在世界经济已经露出复苏的曙光,各国都在雄心勃勃地准备“过五关,斩六将”,但别忘了,“走麦城”的悲剧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岂能盲目乐观和振奋?

有些外国媒体对今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复杂,或真心实意、或心怀叵测,已经表示了担心。有的文章认为,中国的银行“可能重复让西方陷入金融危机的同样错误。”有的文章甚至用了“中国:无限增长还是濒临崩溃”的标题,但作者最后的判断却是:“中国可能会经历痛苦的金融紧缩,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增长率暴跌。”

反思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去年,应对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今年,对外人说的恭维话,我们听后不足为喜;对外人说的难听话,我们听后也必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样的话、那样的话,我们听得够多了,也听得聪明一些了。中国经济的走向决定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定于信心和力量,也决定于乐观和冷静。从温总理的报告中,人们听出了精神,也看到了前景。

人民时评: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加快转变”!

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温总理用了大篇幅,提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命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部分,报告用了60多个数字对09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作了详细的总结。这些工作,是在“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所取得的,凸现了去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成效。

“转变”势在必行。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等,对形势做了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凸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我国在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总之一句话:中国经济未来平稳发展需靠转变发展方式来实现。

“转变”刻不容缓。温总理在报告中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环境资源的巨大牺牲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扭曲与不合理为代价的。以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为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出口这一驾马车的拉动,外贸依存度高达60%,特别是我国的外贸出口主要依靠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大量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随之而来所付出的环境污染破坏的巨大代价。在后金融危机严酷的形势下,如此发展方式,转变越早越主动。

正因此,在前不久中央召集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才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连用了50多个“加快”来强化。“加快转变”的内容什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政府工作突出了以下重点: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

此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阐述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现在,这8个“加快”细化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具体重要内容,可以凝聚亿万人民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快些,再快些。必须解决思想上“不愿转”,行动上不知“怎么转”,体制上缺乏支撑“持续转”的制度体系等问题,“加快”要求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看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场深刻变革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我国发展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2010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增长只有保持在8%左右,才能保持就业等各方面的基本稳定。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还要依赖于出口、投资和消费三个方面的共同拉动,还要依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窥一斑而见全豹。温总理的报告,传递了党和政府力求进一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的信息,彰显了党和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慎重的务实精神,也体现了全体人民对新一年发展的坚定信心!“转变”大势所趋,“加快”迫在眉睫。思路明晰了,目标确立了,措施有了,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推进,需要我们浓墨重彩地去书写。诚如温总理报告所言:“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快评:教育投入要到位,监管花钱也要到位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去年,政府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中央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66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500元和300元的目标。

这一消息让人欣慰不已。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捍卫教育公平,投入是关键。无论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4%,还是《教育法》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说的都是教育投入的问题。

如今,国家的教育投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投入到位了,接下来,要关注能否“花好钱”?去年年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报告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的69所进行的绩效评估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3年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仅有29所高校呈现出“产出大于投入”的较高效益。至于媒体披露的高校不差钱现象,也为人熟知,比如某些高校大兴土木,早在几年前,某高校一个仅有3层的食堂,就装上了两部观光电梯。再比如,某高校的行政人员甚至连洗脚费都可以报销。

为此,就需要“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在于,加强监管和审计绝不是轻飘飘的口号,也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要像审查四万亿投资一样聚焦于教育投入,否则,钱投入得越多,反而越容易滋生腐败。

快评:让每个居民都“住有所居”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住房,比如,去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130万套。再比如,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毋庸置疑,房价是2009年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之一,对此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大国总理,都深有感触。日前,总理和网友交流时,就主动要求主持人谈论房子问题:“大家关注最多的还是房子,我方才就看到一条。你读一下,这三条都是。”当网友提到“高房价”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时,总理的回答饱含深情,坦言知道“蜗居”滋味,并表示任期内解决房价问题。

解决房价不是虚妄之谈,去年国务院出了调控房价的“国十一条”,从政府工作报告也看出政府在调控房价方面的举措,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就是佐证。据悉,政府还将增加保障性用房,国务院制定的规划显示,2009年到2011年,用三年的时间想把保障性用房建成750万套。

有恒产者有恒心,让所有居民早日圆上安居梦,刻不容缓。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手段。

快评: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份高难度的民生答卷

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2010年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论述。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就当前来看,建设服务型政府形势并不容乐观,依然是一份高难度的民生答卷。各级政府部门如何在服务型政府上取得长足进步,起码有三个问题必须要真正解决。

第一,政府职能、观念转变必须加速,这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保障。我们经常强调,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但是,大凡深层次的改革,必将引来各方利益的博弈,由此也将带来重重阻力。因此,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定位、权限划分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既要防止政出多门、推诿扯皮,又要杜绝趾高气扬、吃拿卡要,以实现公共利益需求为宗旨,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以节约行政成本为导向。这个过程必定要经历“衙门”做派的洗心革面、利益消弭丧失的切肤之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总理报告所说的“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政府工作人员亟需观念转变,这是践行服务型政府的成败关键。在政府职能的实施中,深处一线的具体办事人员态度至关重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以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来行使行政职能,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的成败。不可否认,近几年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服务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也深受当地群众赞赏欢迎。但是,“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并没绝种,我们又时常看到类似的情形见诸报端,这绝不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让一个“管理员”变成“服务员”,在某些政府工作人员看来未免有自降身段、有失身份的感觉,而这种“官僚化”的倾向恰恰是服务型政府的大敌。如何把“为人民服务”吃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公务员如何做好服务员仍需努力。

第三,民意机制如何在服务型政府中发挥作用,这是评价服务型政府的有力法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如何落到实处,衡量的标准自然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如何引入民意评价反馈机制,并保证民意机制对政府行政形成约束力,这就需要完备的制度机制、坚决的落实执行、有力的监督奖惩。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这个过程也贯穿着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的始终。如何优秀地完成这份高难度的民生答卷,这正是亿万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是民心所向。

人民时评:两会“微博”积跬步至千里

继博客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形式后,今年两会上,“微博”又成为众多代表、委员、记者们的“新宠”。

微博之所以“火”了,一方面在于“微”——每篇最多100多个字;另一方面则是随时随地发表——与手机短信、MSN等绑定。这既令作者“信手拈来”,又符合网友简明扼要的阅读习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正是希望表达“干货”,将议案、提案的核心部分与广大网民分享,听取民众反馈,进一步完善议案、提案。微博的出现迎合了大众的务实需求,顺应了反对套话、废话的时代风尚。

在人民网人民微博的“微言大事 博论两会”栏目里,全国政协委员、歌唱家关牧村3月3日13时40分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是政协开幕的日子,今年我带来的提案依旧是关于民生方面的——《关于建立特殊困难家庭危重疾病救助机制的提案》”同样是政协委员的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更加开门见山:“我今年的提案是以„保障听证制度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主题。实际上在去年的两会结束后,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些事。我通过大量调查,写了2000字的调查材料,又反复多次修改,最后才形成提案。希望和网友们共同探讨。”

人民网网友立刻对“委员微博”进行了回应。“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心坎上!”“关注特殊困难家庭,有责任心的委员,我们都支持您!”“巩汉林同志还是很认真的。能否把您的提案发到网上来,也许网友可以给您一些建议。”巩汉林又通过手机发来微博回复:“感谢网友关注两会,让我们共同关注民生,提出我们的诉求,共创和谐社会。”

哲人说,思想的距离才是最大的鸿沟。在思想多元的时代,微博能够为人们搭起无形的、实时的、畅捷无阻的沟通桥梁。并且,不局限于一对一的交流,而是一对多,甚至是多对多。当观点交融没有“门第阻隔”,当“头脑风暴”与实时互动相结合,微博的效果并不微小。如果委员与代表“忙里偷闲”,还可以将会场上的所思所想通过微博与广大网友实时分享。

以微博为载体的“思想直播”,其创新性与鲜明个性,是传统电视与广播直播无法比拟的。诚然,胸怀民众的代表与委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不可或缺;代表与委员眼见为实、感同身受,肩负着人民赋予的沉甸使命。与此同时,通过简单、精炼的语言,将核心信息及时传递给网友也很重要。所以,因地制宜,适时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将在沟通与表达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见微知著,微博的背后,蕴含着厚重的民意,凝结着代表与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与辛劳,见证着中国民主与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两会大幕已然拉开,透过微博,通过每个人的点滴智慧,让我们共商国是,携手奋进,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人民时评:全国两会,怀百姓之心谋民生之利

“力借四海风帆顺,春风扑面好放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每年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盛事,代表委员纵谈国是,各地民众积极参与。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召开两会,意义重大。

如今,代表委员已经陆续抵京,他们肩负着民意,携带着沉甸甸的议案、提案。国事连着家事,国计关乎民生。老百姓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代表委员的目光聚焦之处,也是亟需政府着力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日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联合开展的“2010两会调查”显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前十名分别为:养老保险、依法拆迁、反腐倡廉、调控房价、贫富差距、司法公正、就业问题、医疗改革、民主监督、教育公平。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这些恰恰也是代表委员所关注的焦点,这在议案和提案上的集中呈现可以佐证。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就是要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主政。同样,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正如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所说:“政协最大的权力就是话语权。”提案和发言是政协委员表达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委员们带来的提案来源于民意,又集中了民意,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具体形式。

回眸2009年,我们看到,全国人大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收到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的提案1900余件,这些提案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在“促和谐、保稳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望2010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改变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轻效益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积弊,迫在眉睫,这就需要代表委员继续集思广益,出实招、谋计划。此外诸如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也有待解决。日前,温家宝与网民在线交流,谈到房价问题时就表示,“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并称小时候一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总理还表示,“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我们期待,在今年的两会上,在遏制过高房价上,代表委员能够积极表达,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怀百姓之心,谋民生之利的代表、委员,一定不负人民重托,敢言、能言、善言,建言献策,积极履行职责。

人民时评:温总理与网民“勾指相约”,网络问政迈向新高度

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短短两个小时,网友踊跃提问,温总理回答了其中的22个问题。

在这次“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中,总理倾听民意民情,网民热议国计民生,从物价到房价,从教育到医改,从就业到分配,无不是老百姓记挂在心的事情,切中了今日中国民众关切的焦点,为两会相关议题的预热加了一把火,成为网络问政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在“经济最为困难”的2009年,温总理首次在两会前夕与网民交流,通过网络问政的方式,提振了人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而在“经济最为复杂的”2010年,温总理“带着真心、真意、真情”,再次与网民交流,并且与网民“勾指相约”,相约2011年。一而再,再而三,温总理如此重视网络民意并身体力行,在中国,网络问政正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开启了网络问政元年。一年多来,这一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见证者,有序而迅猛地发展着,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带来了新气象。

当温总理与网民“勾指相约”的时候,我们看到,网络问政其实已经以新技术日新月异那般态势和速度,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网络发言人出炉、网络新闻发布会召开、政府微博开通等政治创新层出不穷;逐渐走向理性表达、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权利与责任平衡的“网络公民”走向成熟,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网民一再证明自己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建设性推动者。这种“双向成长”,既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带来了新契机,也为保障公民“四权”提供了新渠道,逐渐建构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将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提升到了新境界。

而从此前地方两会传递出的新信息来看,知名网友被选为代表委员,“网络民意”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迹象说明,一些网民正从幕后灌水走向前台参政议政,网络声音正从民意表达成为决策依据,显示了网络问政与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接融合的新趋势。当然,这种创新正在探索中,还有广阔的提升和拓展空间。但这一趋势的端倪初现,也说明网络问政正在由“启蒙”阶段向“应用”阶段跨越,一些地方已经不再满足于表态重视网络民意,而是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新的治理手段,发挥其能量和效率,从“善待”、“善管”走向“善用”,实现多方共赢。

以网络问政的新高度、新图景来观照,一些地方、部门在执政理念、方式上的落后与僵化更显触目惊心。有的官员“本能”地将网民的实情直陈当作“谣言惑众”,有的部门对体现民间疾苦的尖锐呼声不能积极对待,敷衍塞责,个别地方政府不但不重视和积极回应网民声音,反而采取打压姿态,和网民大唱对台戏,明目张胆地压制民意,等等。这些意识和现象的存在,给网络问政的进一步发展,设了“短板”,拖了“后腿”,其负面效应值得高度警惕。

2010年两会在即,在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活动中,网络问政又将掀起新高潮。温总理这次与网民的交流对话,是一次很好的示范,更是一个精彩的预告,使人们对网络民意融入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新进步、新趋势、新图景充满了期待。

第三篇:半月谈热点评论

2012年半月谈第1期半月评论

心态也是一种力量

我们经历了“更复杂”的2011,又迎来了“更严峻”的2012。

我们是否还能保留一份清醒的定力,还能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弃浮躁焦虑而理性把握形势,弃投机泡沫而回归实体兴业,弃路径依赖而强力推进转型。这应是我们的正确抉择。

毋庸置疑,经济增速正呈明显的放缓之势。这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我们是否已经告别两位数的增长时代?社会争议着,怀疑着,甚至悲观着、背后,有一种浮躁和焦虑在。

我们已经习惯了跨越发展,习惯了一枝独秀。现左怎么看这放缓之势?

增长是硬指标,发展是硬道理。所以,2012年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

只是,我们应当清醒,市场自有其规则,经济自有其周期,我们可以去利用规则,去调控周期,但不能去扭曲、篡改规则,无法去熨平、消灭周期。当出口面临世界经济增长下行,金融市场风险增多,保护主义倾向突出,国际贸易增速回落,我们不能抱有奢望;当投资规模一再扩大,所占GDP比重超过50%,我们实难重复4万亿带动18万亿的投资故事。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中速成长的大趋势中,一厢情愿地寄望于政府干预和拉抬速度,只会导致投资效益下降,产能过剩加重,通胀压力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更加严重,从而收获倍加苦涩的发展主义之果。

其实,经济增长的放缓也是宏观调控取向中的适度调整,也是发展方式转型中的自然回落。把通货膨胀降下来,把资产泡沫挤出去,恰恰是为更健康的成长清除隐患,开辟道路。

而且,我们有信心,“稳中求进”的增长,9%或8%的速度,放在国际背景中去看,仍然是一个很可观的成绩。

比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紧的,是保障和激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创造和尊重经济自我调节的能力,积蓄和催生发展方式转换的推力。比稳定出口稳定投资更要紧的,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消费,这是中国经济的战略基点。这就需要我们把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收入分配改革,聚焦于社会民生建设。

我们还当看到,产业“空心化”现象日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向资本家靠拢,逃离实业投机暴富扭曲着创业兴业的社会心态。

实体经济的健康和繁荣,始终是国民财富和国家强盛的根基。我们不是不要发展虚拟经济,但是,首先要夯实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必须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应当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来发展虚拟经济。

看一看楼市: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开发商牟取暴利的契合中,房价被一再推高,终于积聚起风险重重的市场泡沫。看一看股市:上市公司圈钱无度,不知回报股民,恶化股市生态,挑战监管制度,导致市场炒作风气盛行;创业板时闻高管纷纷闪电辞职疯狂套现,演绎转瞬间千万富翁的“造富”神话。看一看钱市:击鼓传花的炒作游戏和食利人群的急剧膨胀,先后衍生出一个个民间借贷的危机。不知何时,我们的心底都多了一个气泡,都想把它尽快吹大,不惧吹暴。财富路径的扭曲,加剧贫富分化,污染社会风气,戕害创业精神,将使得经济与社会变得愈益脆弱起来。

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让市场和政策、改革和调控更多地向中小企业着力,向民营经济着力,向新兴产业着力,真正为实体经济拓展发展环境、未来市场和利润空间,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专注于实业,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吸纳就业,造福社会,已是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更广阔的前途还在于创新,在于转型。

可是,历经30多年发展,路径依赖已经成了不少地方政府领导的心理定势,经济形势越是严峻,这一心态越是强烈。

资源约束愈来愈紧,不少地方恨不得一个早上把它全部开发成一个个闪着金光的数字。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又靠什么来发展呢?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当年的“宁可毒死,不可穷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权益的扩大,这样的口号还能再喊下去吗?招工难度愈来愈大,为了保住劳动力廉价优势,一些地方政府想尽办法限制职校生外地就业,组织实习生无偿打工,甚至直接补贴企业主用工成本……释放比较优势,依靠要素驱动,这条路子已经越走越窄。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城市已铿锵明志:壮士断腕,义无返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回望改革之初,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没有事先的蓝图设定,我们正是凭借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才创造了高速增长奇迹。如今,积累更丰富了,实力更雄厚了,一些地方怎么反倒背起了包袱,束手束脚,患得患失,有意无意地回避着风险?打破路径依赖,需要直面深层矛盾,承受转型阵痛。经济增速放缓,恰恰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得契杌,这“机会之窗”不可能永远向着我们敞开。我们错过了,耽误了,流失了,那就是危险降临的时刻。

心态紊乱失衡的深层,是制度激励的倾斜,是社会价值的误导,是利益关系的纠结。如何在改革的勇敢前行中,在文化的整合创新中,在社会的公正追求中,保有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一份定力,一份锐气,一份智慧,是在更严峻的2012年里一道更沉实的日常课题。

2012年半月谈第2期半月评论

深化改革: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强调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以看出,要应对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领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至关重要。深化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1978年至2010年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接近10%,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成就的取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始终能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坚持渐次深入的改革,不断释放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大幅度滑坡的压力。国家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一方面推进了住房制度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WTO,深化对外开放,经济增长在经过了1998年至2001年的调整后迅速回升,新世纪的头10年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正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此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当前,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我国出口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后进入调整阶段,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等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通过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的竞争优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就其战略重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简而言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就是要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经济。建设消费型经济,需要改革现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以提高广大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有效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建设服务型经济,需要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领域加快改革,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面临的“玻璃墙”“弹簧门”等问题;需要建立更加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需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为中小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创新型经济,需要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深化改革;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需要深化改革。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多方共识,破除各种阻力,建立新的改革推进机制。深化改革,既要强调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积极探索;既要遵循试点、总结、推广的渐进式改革原则,又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2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评论

留住消费力

展望全球欲振乏力、水波不兴的市场,正有一种力量在聚集,一种消费在涌动,它就是中国人的奢侈品购买热。媒体多有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境外奢侈品消费高达7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世界奢侈品协会又有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不散、产能过剩更见严峻之际,在中国经济增幅明显回落、扩大内需亟待升温之时,中国人向市场传达的信息,无疑,是一个灼人的亮点,是一缕耀眼的希望。

只是,我们如何引导这消费力、留住这消费力呢?

长期以比较优势形成的出口依赖,以政府强势主导的投资驱动,都已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期。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启动新型消费力量,实现以消费为主动力的发展方式转型,这是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再续高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改革30多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等收入群体崭露头角,广大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另一番情景:一是先富者投资转移,二是奢侈品消费转移。出境采购火热一时,给众多国外商家带来一片惊叹和欢呼,纷纷兴起针对庞大中国游客消费群的特别服务。这两个转移,两头在外,无可厚非,自是全球化背景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也应清醒思考,它对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转型和社会融合,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如何留住民间消费力,社会已有各种各样的求解: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增开免税商店,减少流通环节,强化政府调控,加大市场监管,等等。应当有效,但也有限。全球化,地球村,这样的市场启蒙已有多年。人员流动,疆界已经突破,出国旅游购物,已是寻常百姓之事;网上交易,也已畅通无阻,城市白领中青睐海外网站购物的“海淘族”已越来越多;文化辐射,更是无远弗届,各种消费时尚、消费新潮,正以令人艳羡的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被推销到世界各地。刚刚从温饱中解脱出来的中国人,眼界大开,正带着热望放开脚步争相搭上消费时尚的特快列车。

换一种视角,从消费理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去寻找吸引回流民间消费力之道,如何?估计有效,但也很慢。放眼世界,韩国人一直保持发扬民族“身土不二”的传统,“韩国土生土长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身体”。日本的农产品保护堪称严密,大米作为日本“国米”“政治米”的象征,更有政府精心构筑的贸易壁垒,而日本国民高价食用国产大米,也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就连自诩是“最为开放”的美国人,也未能免俗,对其国内的就业岗位倍加呵护。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新年国情咨文,特别呼吁美国企业应该停止将就业机会转移国外。多家美国主流媒体近日也纷纷跟进,指责苹果公司“将大量就业机会输出中国”。我们呢?既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中国视角,不可头脑晕眩,先自做起世界公民的美梦。

市场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资本是有旗帜的,经济是有竞争的,国家是有利益的,民生是有指向的。扩大内需,既要提高居民收入,也要开拓市场空间,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在市场规律、国际规则的约束中,在民生权益、消费自由的保障中,更为现实的应对,更为有力的引领,还是靠中国制造的创新和升级,靠中国企业的转型和进步。

升级消费是其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跃升和现代消费文化的传播,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在转换,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费鸿沟在跨越,农村消费城市化,城市消费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麦肯锡所做的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中称,2008年到2009年,中国零售市场增长中有一半来自消费升级。这是对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最有力的倒逼和激励。绿色消费是其二。为什么洋奶粉在中国市场能够横行无忌迅猛扩张、能够连番涨价攫取暴利?为什么一些国际资本大鳄紧紧盯住中国的现代农业不放,争相把食品全产业链作为他们的下一个投资金矿?本土企业的市场伦理建设、社会责任提升,亟应摆上重要议程。文化消费是其三。从实用消费,到品牌消费,价值消费,这是一个趋势。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致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却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苹果前CEO 乔布斯曾将他的经营哲学描述为试图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正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把苹果转变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还有长期为世人称道的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专注于手表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其中凝聚了设计师与制作者的灵魂和思想。这种“艺术思维”和“工匠精神”,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学习和进步的。

时下,在全球资本的凝望中,在政府战略的蓝图中,中国不仅是活力四射的“世界工厂”,还将是魅力无限的“世界市场”。世界将中国看好,向往着并追逐着。中国本土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更当奋起直追,去深耕这一片肥沃的土地,去征服这一方辽阔的疆场。

第四篇:2014时事热点评论

篇一:时 政 热 点 解 读2014 时 政 热 点 解 读(崔金胜编辑)如何看待“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5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选址在海滨、湖边和山脚下,功能集餐饮、娱乐与培训为一体,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自建的培训中心,近期以来引发舆论关注。人们被培训中心的气派所惊呆,不免会问一句:这些豪华培训中心,究竟要培训些什么?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问题

豪华培训中心腐败浪费的背后,是财务管理的漏洞、是政企不分的病灶、是计划经济的残留。虽然不全是高大上,培训中心的“异化”却并不罕见。说是培训,大把时间用在了桑拿、美容、打保龄球上;组织学习,发的却是消费购物卡,花费计入会议成本??不仅如此,不少培训中心一年365天,培训是“偶尔”的功能,娱乐成“平常”的状态,完全丧失了本意;不仅如此,这些不挂星的“星级宾馆”,还成为请客应酬、权钱交易的场所,以及一些单位隐蔽的“小金库”,既助长了不正之风,也埋下了腐败隐患。从治理“舌尖上的腐败”,到狠刹“会所中的歪风”,中央反四风、反腐败视野不断拓展,从台前延伸到幕后,从明处搜索向暗处。在此背景下,培训中心成为又一个被照亮的死角。杜绝度假式培训、扫除福利式后花园,对培训中心来一次大清理、大整顿,这应该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内容,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对于培训中心的种种乱象,这些年也曾有过不少颇具声势的“清理风暴”,出台过相关政策性文件,比如《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等。然而,许多培训中心要么是打擦边球,要么是变身隐形,“风过又回头”,功能异化、权力寻租屡屡上演。这也再次说明,反四风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既要久久为功,也要正本清源。

1正如有分析指出的,当前许多培训中心,在定位上,政企不分、公私混搭,说是承担干部教育培训,它又对外经营;说是对外经营,实际拥有者却是党政部门。在运营上,貌似市场化,自收自支,实际上却分为两种:盈利,则是属于机关的小金库;亏损,则由机关倒贴养活人员、维持运营。这种左右逢源的根源,就在于这些培训中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果说当年,服务产业不发达,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弥补社会资源不足,那么在今天,“机关办社会”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市场化、专业化的培训,也不应该由自己的培训中心全部包揽。改作风,本质上说,涉及的是体制机制的变革,关乎权力运行、利益调整。没有一番制度上的改易革新,改作风就永远只是雨过地皮湿,反腐败也难以做到持久深入。要看到,豪华培训中心腐败浪费的背后,是财务管理的漏洞、是政企不分的病灶、是计划经济的残留。整治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将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关键是向改革要动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企改革,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推动培训中心改制转型,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

反对四风、铲除腐败,贵在常抓不懈,不留“死角”;贵在追根溯源,务求长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理念,就是重申宗旨信念、捍卫民众常识、回归政治本色。让培训回归培训本意,让政府市场各自归位,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样的“大扫除”,我们涤荡的是假公济私的政治灰尘,获得的是轻装上阵的生机活力。

如何看待“培养干部”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3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反腐重拳频频出击,“苍蝇”“老虎”纷纷落马??我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不能不为一些官员误入歧途而扼腕。毕竟,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培养干部”问题

总书记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可见,干部培养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算政治账、社会账、民意账。

2我国古来就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说法。就干部成长规律而言,一个干部从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到独当一面、主政一方,既需要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下锤炼意志、砥砺品质,也需要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开阔眼界、提高本领。组织上把干部安排在某一个岗位,既为干部增长才干创造了条件,也为干部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但是,如果干部一着不慎,组织的投入就将毁于一旦。从经济学的角度说,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承担着很大的机会成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成长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长时间历练。社会是个大课堂,却并不能像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那样人为制造相似环境进行实验。领导干部作决策、定方案、出点子,动用的不是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和小白鼠,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干部能力的增强、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以各种社会成本的消耗为代价的。如果干部因为决策失误甚至胡作非为造成损失,社会还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来埋单。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真心拥护,是最重要的执政资源。在群众眼中,干部就是党和政府的代表。干部干得好,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就会多一分;干得不好,甚至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在群众心里减一分。从这个角度看,干部培养的支出清单中,不能不列入民意成本这一项。

由此看来,培养一名干部殊为不易。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时刻铭记这种不容易,以居官无私、夙夜在公为念。要懂得,一个干部从起步到成熟,凝结了组织、社会、人民的殷切期望和大量投入。可以说,组织、社会和人民永远都是领导干部的“债权人”。知恩图报,在私是人品,在公是官德。各级干部都应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放在“债务人”的位置上,无论是作决策还是干事情,都懂得珍惜民力、慎思笃行,不能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做“三拍干部”。更不能慷民力之慨,谋一己之私,用党和人民的利益“交学费”。唯有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做出响当当、实打实的业绩,才能回报组织、社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官从政,涵养一种廉耻感和感恩心,时时算算自己花去的“培养成本”,以此为自我约束、自我警醒的“紧箍咒”,而不是作为自我放纵、自我开脱的“护身符”。那么,各级干部就能守得住底线,干净地干事。

如何看待“垃圾分类”问题 ?

3最近,杭州拟建垃圾焚烧项目,引发当地不少市民的反对。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已迫在眉睫,而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举措,应该下更大力气加以推进。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垃圾分类”问题

做好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而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城市垃圾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垃圾分类。早在2000年,建设部就公布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都举步维艰,陷入原地踏步、名存实亡的境地。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大锅烩”,这是很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实情况。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呢?笔者认为可从政府、企业和市民多个层面找到原因。就政府层面而言,有的没有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导致居民不清楚该如何进行分类;有的没有建立完备的垃圾回收体系,使各种垃圾经过分类后很难进入不同的资源回收产业中;有的没能解决好垃圾末端处理问题,导致源头的垃圾分类徒劳无功;有的宣传和监管不到位,随便扔垃圾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

在德国、瑞典、日本等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垃圾处理业是个高利润的行业。在我国,由于垃圾前期分类不到位等原因,垃圾处理产业普遍存在投入大、周期长、获利少的特点,企业不免对进入垃圾处理行业望而止步。

对市民来说,一些市民对垃圾循环利用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知识,同时环保意识不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市民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将垃圾装在一个袋里扔掉。

在垃圾分类实践中,我们不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比如,在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分为可燃类、不可燃类、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五大类,每大类再细分为若干子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限制居民随意丢弃垃圾,对不同种类的垃圾确定专门的收集日,在日历上面用黄、绿、蓝等颜色标注清楚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此外,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儿童从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就是一个塑料瓶,也要将瓶盖、瓶身以及外包装商标分开放置,并将瓶身用水涮干净、压扁后才能放进专用垃圾箱。德国对垃圾分类回收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奏效,清洁公司会马上对违反规定者提高收费标准。瑞士法规也规定,放错垃圾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

4做好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对垃圾分类奖惩分明,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垃圾整治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备的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垃圾回收的产业链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垃圾治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娃娃抓起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如何看待“规划失误”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吉林省吉林市3亿元建设的客运站闲置,江西省赣州市4.5亿元建设的钟塔公园停摆??近期,几则城建项目投资巨大却造成浪费的新闻,再次让人反思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规划失误”问题 这几个项目,规划立项上马时,或强调带动旅游、发展经济,或提出服务群众、改善环境等,听上去都令人期待。然而几年过后,非但没能实现初衷,反而招致百姓斥骂。“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形象工程”,差别岂止是两个字?数亿投资打了水漂、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更严重的是,搭进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总书记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曾强调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可谓切中现实之弊。事实上,城市发展中的规划失误、决策失误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不是说每项规划都必须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任何决策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不能交丁点学费,关键是,能否最大程度地降低规划失误率,如何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句话,就是如何从制度上杜绝“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无论是吉林的客运站,还是赣州的钟塔公园,在设计之初和建设之中,都曾遭遇质疑声音。有质疑不可怕,所谓“科学规划”,恰恰就是要高度重视“反对派”“质疑声”,在充分尊重考量后做出最有利于百姓、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选择,并在方案设计时周密考虑、注意防范。遗憾的是,如今的闲置或停摆让当初的逆耳之语“不幸言中”。这就值得追问了:当初的质疑、专家的反对为什么没能引起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叫停是为了“纠错”还是“一错再错”?

很多城市规划,都需要适度超前——这也是体现科学性的一个方面。但超前必须建 5篇二:热点时事评论(2014)不平凡的三月

今年的三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月。这个月发生了两件轰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事件:昆明砍人事件,马航失联事件。三月的第一天,本来是新的月份新的开始,可这一天对于云南昆明火车站来说,是一场噩梦,是29名同胞生命永远结束的一天。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八名歹徒(6男2女)蒙面,统一着装,手持刀具,见人就砍。来不及躲避的无辜群众均被砍伤或死亡。据说歹徒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所以在短短25分钟就砍伤一百多人。案件发生后,***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严惩暴恐分子。案件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事件予以严厉谴责,称肇事者应当被绳之于法,还向死难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一些国家纷纷对这起事件强烈谴责并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对受害者家属表示同情。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同志赶赴现场组织处理工作,新疆政协副主席黄昌元表示,昆明暴力恐怖袭击的猖狂、惨无人道、反人类,让人震惊。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反人类活动代表不了任何民族,其背后是政治势力。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反恐维稳,另一方面要发展新疆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的,这些暴徒并不能代表新疆,这只是那些反华势力者的一个阴谋,一个破坏中国人民团结,企图分裂中国土地的阴谋。我们不能中这些反华势力者的计,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爱国。事后,人们自发组织去到事发地点昆明火车站为死难者点蜡祈福,愿死者安息,伤者早日康复。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恐怖主义严重破坏国家的民族和谐,引起社会动荡,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轰动全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层出不穷的绑架人质事件??对于恐怖主义,我们要坚决抵制。假如遇到也要沉着冷静,尽量避免受到太大的伤害。当大家对于刚发生没多久的昆明火车站事件纷纷调侃现在坐车不安全,以后要坐飞机的时候,一件轰动全世界的大事件发生了。北京时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下落不明。这架载有239人的飞机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航班的乘客来自13个国家,其中中国人154名,其他国家人员74名及12名机组人员。3月24日晚,马来西亚总理确认mh370航班飞机在印度洋南部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从马航370失联的第一天起,该飞机就一直牵动着无数人民群众的心,是啊!我们有154名同胞下落不明,生死未仆呢!我们能不关心吗?刚开始时,我们希望那只是机长的一个玩笑或恶作剧;也许飞机在飞行时遇到一点小麻烦而被迫降落在不知名的地方;也许被劫机了,劫机还有生的希望??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马航还是没有找到。渐渐地,在微博上有人调侃马航有三宝:肯定,否定,再找找;外交部有三宝:关切,谴责,和声讨;公众有三宝:呵呵,呵呵和互咬;中国媒体有三宝:转发,滴蜡和祈祷。总之,马航失联后,马来西亚撒了一星期的谎,越南捞了一星期的垃圾,中国转了一星期的新闻!有网友评论:马航370航班失踪十多天,每天上午是造谣时间,下午是辟谣时间,晚上是竞猜时间。而我也从刚开始的揪心关注渐渐转变为不乐意关注,因为每天的最新消息说得再多,最后结论始终都是那一句话:“失联飞机还没找到”。平时都说科技怎样怎样发达,怎样怎样先进;23颗卫星就能覆盖整个地球,到头来连一台飞机都找不到??从一开始失联就没有真正地说过真话,几个国家去搜救一直在路上,黄金时间都在去的路上浪费了,海上的垃圾都被越南清理掉了,一点飞机的残骸也没找到。领导累了,记者蔫了,群众不信了,马航没招了,家属无语了?? 三月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可唯独这两件事件记忆犹新。篇三:2014年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2014年1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300万普查人员将用3个月时间,全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对70万个普查小区近7000万普查对象的逐一登记。1月1日,我国城际动车组最大一笔出口订单首列车辆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下线,并从青岛港装船,运往阿根廷。

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月1日发布,201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50%,显示当前经济增长稳中偏弱,有一定下行压力。

2014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类培训费用将有最高上限,一天不能超过450元。1月4日,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并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规定,培训费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场地费和讲课费;资料费、交通费和其他费用等,其每天的上限分别为180元、110元、100元、60元,总额不超过450元。

1月6日电,从召开的2014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全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680亿元,同比增长32%;业务收入完成2530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92亿件,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60%,最高日处理量突破6500万件。邮政业“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指标提前两年完成。

国资委1月7日发文要求中央企业提高资产转让公开透明度,指出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资产转让不得对受让方的资格条件作出限制,资产转让成交后应一次性支付全部交易价款。

1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成功驶出重冰区,目前已经进入清水区航行。今年1月2日,“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成功救出被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52名乘客,将其转移至澳大利亚破冰船“南极光”号,但由于天气情况骤然变化,“雪龙”号自身却被密集的浮冰围困。今日,从凌晨开始,经过14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脱困。

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数据,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远远低于3.5%的调控目标。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物价走势基本平稳,只有4个月的同比涨幅达到了3%以上。专家分析,低通胀预计今年仍将持续,为改革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推行起来比较从容,也会降低城镇化的成本。1月9日电,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各类回国留学人员从4.44万人逐年递增,到2012年达到27.29万人,是历史最高值。其中,2012年人数同比增长46.57%。从1978年到2012年底,共有109.12万留学生回国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2013年我国超过美国首次位列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已经基本成定局。

1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航天局长峰会上,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美蓉被授予冯·卡门奖。吴美蓉院士出席了颁奖仪式。冯·卡门奖创立于1982年,是国际宇航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宇航科学诺贝尔奖”,每年授予一次一人,表彰在航天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

11日24时,在距离深圳近200海里的南中国海,搭载着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被放入海里,我国首次深海300米人工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始。

1月11日凌晨1时37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火灾现已全面扑灭。截至11日晚10时,经初步统计,火灾共造成古城335户群众受灾,其中烧毁房屋242栋,还造成古城部分文物、唐卡等文化艺术品烧毁,损失惨重。2013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1月11日晚在京举行,林丹和李娜分获最佳男、女运动员奖。广州恒大队获得最佳团队奖,主帅里皮成为最佳教练。“海峡组合”彭帅/谢淑薇荣获最佳组合奖。跳远新星李金哲成为最佳新人。中国证监会1月12日晚间发布紧急公告,就进一步加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监管提出三项措施。根据公告,这三项措施包括:证监会将对发行人的询价、路演过程进行抽查,发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路演推介过程中使用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的,中止其发行,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发行人、主承销商采取监管措施。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处理。

1月14日电,自2001年起,国家决定投资逾百亿元,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随着平均每年42.62亿立方米水输入塔里木河干流,这条我国最长内陆河下游河道告别了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实现了水流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北京师范大学将自主研发的海冰淡化成套技术成果以7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华海德源科技有限公司。该技术为世界首创,填补了国内外空白。[page] 从国防科工局获悉:1月15日20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心组织下,嫦娥三号着陆器飞控工作从飞控大厅转移到了长管机房,顺利转入长期管理模式。从1月15日晚起,北京中心飞管室将实施对“嫦娥”长达一年的长期管理任务,后续“嫦娥”的起居生活、月面工作都将由飞管室的长管科技人员统一安排。

1月16日电,从中科院获悉:近日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该研究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有助于揭示蝗灾爆发机制。

1月16日上午9时,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隆重开幕。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回顾2013年工作时说,预计广东全省生产总值6.23万亿元、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58500元,增长7.6%。广东成为中国首个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

文化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国有美术馆藏品进行普查。本次普查工作从2013年3月开始,到2016年12月31日结束。

1月17日,由中国铁建总承包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主体工程宣告完工,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首个高铁项目进入收官阶段,中国高铁“走出去”交出首份成绩单。安伊高铁二期项目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合同金额12.7亿美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外交部1月21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分别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应邀赴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1月22日电,日前获悉:广西、广东将携手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这将是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经济带。目前,国家有关部委正抓紧编制经济带发展规划。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仪式1月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之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首场集体挂牌仪式,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85家企业亮相“新三板”。据介绍,首批挂牌企业具有鲜明的创新创业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这些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问题。李忠表示,研究制定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决定之一。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多方面的考虑。1月25日21时20分,第三次进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中国球手李娜,2∶0战胜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成为41年来首位超过30岁的澳网女单冠军,同时也成为首位获得澳网单打冠军的亚洲球手。这是李娜继2011年获得法网女单桂冠后第二次获得大满贯冠军。1月25日,三亚海事局辖区亚美亚航空旗下的两架水上飞机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也是我国首家正式运营的水上飞机公司。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第二月昼工作,再次迎来月夜。1月25日凌晨,月球车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此前,嫦娥三号着陆器已于24日凌晨进入“梦乡”。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作出中法建交的历史性决定,开辟了中欧关系的新时代,谱写出平等包容、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新篇章。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1月27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日前从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获悉: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将于2015年投入商业运营,每年可提供150亿千瓦时的电力。该核电站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于2010年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完成了1号发电机、1号机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到位等6项一级工程目标。”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数据,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5.4亿元,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285.3亿元,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99.2亿元,增长15.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876.2亿元,增长14.8%。我国科学家拍摄到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的视频,并记录下光谱。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近日,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学评论快报)》上,引起广泛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月30日宣布,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2014年3月底前完成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数千万困难群众在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和时间后将得到政府的临时价格补贴。通知规定,各地要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4%之间(具体由各地结合情况自行确定),或cpi中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10%,作为联动机制启动临界条件。2014年2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月1日发布数据,今年首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上月降0.5个百分点,尽管连续两个月下降,pmi指数仍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以上,显示2014年经济开局走势平稳。2.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6日以96票赞成、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马克斯?鲍卡斯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提名,自此鲍卡斯完成全部官方程序,正式成为美国第11任驻华大使。

3.作为我国油气探矿权登记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探索,国土资源部近日完成3个盆地的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成功出让14个区块的探矿权。此次国土资源部完成2013银额、南黄海、塔里木3个盆地的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共成功出让14个区块、67935.5平方千米的探矿权。

4.央视首次揭秘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前后细节。据参与研制试飞人员披露,运20被内部昵称为“胖妞”,从正式研制到首飞仅使用了5年左右时间。运20使用复杂的前缘缝翼和巨大的后缘三缝襟翼,最大限度为飞机在起降阶段增升。最短能在600—700米距离内起飞。使用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条件恶劣的简易机场起降。

第五篇:两会热点

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 1、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慈善法修改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 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 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 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2、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制度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 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 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3、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 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2016 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 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4、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脱贫攻坚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 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5、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6、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7、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绿色发展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 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8、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3月6日,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和工商联的联组会上做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公有制经济则在满足国内外消费需求等方面不可或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高,创新对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有些基础性的创新,需要比较大的投入,需要依靠国家力量集中资源来推动,但越来越多的创新有赖于万众参与,需要通过在 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在其中应该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极大的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是巨 大的鼓舞。公考角度分析 中公分析

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不能得到制度化的平等保护就不会有信心,如果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获得要素和市场准入方面机会不平等就不会有士气。习近平主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肯定,在打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疑虑,增强其信心,鼓舞其士气非常重要。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强劲稳定的发展动力。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 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今后,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 机会的最大来源。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源。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结构不合理;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部分非公企业资金紧张,流动资金缺口增大,融资困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又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策

一是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三是要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要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五是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不难看出,贴有多个标签的2016年,必将承担起历史重任。

2016年全国两会已进入倒计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共话改革发展。今年两会的看点会是什么?哪些话题可能成为热门话题?小编尝试梳理出十大热词。

“十三五”规划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承担着太多的期待与压力。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其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积极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意义重大。可以说,国家五年规划本质上是人民发展规划,也是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规划。如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将从此次两会中得到答案。

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五大发展理念。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新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从五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型,这五大理念相互联 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支撑:创新是发展的动能、协调是发展的基调、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共享是发展的目标。即将召开的全国两 会,一定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凝聚起智慧和力量。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改革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以煤炭和钢铁行业为突破口的供给侧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如何应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仅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还影响着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供给侧改革的“路线图”还有哪些建议,改革任务是否还会细化,都将成为关注焦点。

绿色发展

人们对于不见好转的雾霾、日趋严峻的水安全等问题充满焦虑的同时,仍然对“APEC蓝”的常态化抱有期待。无论何时,环保话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是给人民提供的最大福利。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 现状,如何把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面对形势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期待这些问题在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找到答 案。

慈善法

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慈善法草案。2016年1月11日,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全文上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搜集了数千条社会意见,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此次大会上,还会对慈善法草案作出哪些重要修改?最后的慈善法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值得我们期待。

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从2014年6月启动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大胆探索创新,破解难题,正在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2016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试点将由最初的7个省份,向全国全面铺开。在攻坚阶段,地方的探索实践如何与中央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并 形成更大的改革推动力量,各级司法机关将怎样细化工作方法,以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制度反腐

我国的反腐运动仍然力度不减,进入到2016年,已有至少6位部级以上“老虎”落马。被称为“史上最严”个人事项申报,中央巡视组2月23日宣布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4个省展开回头看式的巡查„„一系列举措使得反腐热度持续不减。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如何通过制度反腐“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两会期间必将热议。

防控风险

积极有效防控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平安的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今年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做好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风险预警、预控工作,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预见性、前瞻性。那么,具体应如何提升防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发现风险、消除风险,是一道必须直面的题目。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从这种安排不难看出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未来5年,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工作如何开局至关重要。如何保证扶贫工作中的机会均等、精准扶贫与脱贫到人等目标的实现,高层在两会上对脱贫是否会作出新的部署,都是此次两会值得留意的热点。

城市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意见提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城市 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等。

如何确保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特色缺失和文化传承堪忧等问题不再出现?我们期望从代表委员们的热议中,看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蓝图。

随着安徽省人代会2月21日闭幕,全国31个省区市两会近日收官,而全国两会也召开在即。分析人士认为,地方两会的热点议题往往与全国两会高度关联,记者特对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梳理,以期从地方两会10个关键词分析预测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大气污染治理

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2013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控制划定“红线”。如今,第一个五年时限过半,治霾成效如何?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京津冀均晒出“十二五”治霾成绩单。河北省2015年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提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天津市 的情况是,2015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也提前完成任务。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超 额完成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浙江省2015年设区城市空气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3%。位于珠三角的广东省2015年全年PM2.5浓度更为每立方米34微克,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

大气污染治理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立下“战书”:“十三五”时期,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北京也承诺,今年细颗粒物浓度下降5%左右。

■扶贫攻坚 利用大数据,精准士落实

扶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贵州处于扶贫攻坚的核心区,是我国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该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拥有623万贫困人口的贵州将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十三五’前两年争取每年脱贫100万人以上,后三年抓好巩固提高和冲刺扫尾工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安全有保障。”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扶贫攻坚的决心。四川省今年的脱贫攻坚目标是完成“全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 和5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如何精准扶贫?西部很多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直面问题,明确决策。比如,甘肃建起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我国首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十三五”规划中,该省将继续依托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促进脱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融合联动。湖北、云南、四川等省份都 将尽快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

■廉政建设

规矩制度会越来越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走向深入,廉政建设自然成为近几年两会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从今年地方两会来看,31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几乎都提到要加大廉政建设力度。北京将以基层和直接服务群众部门为重点,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 治。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制度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和腐败问题。

广东将完善监察、司法、审计等联动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深入实施“阳光政务”,全面深化政务公开,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河南提出,将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规政纪教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各项规定,推动监察和审计全覆盖,强化巡视巡察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统筹城乡发展 同步发展关乎社会公平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在北京,“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城乡之 间已基本无差别。在上海,随着城市建设中心向郊区转移,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也向郊区农村和困难群体倾斜。天津市提出的目标相对具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 12个专项行动,抓好100个片区、200个中心村、300个旅游村、4000个重点村建设。

在一些欠发达省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比如湖南省今年的任务是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推进文化下乡,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黑龙江省计划今年实施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工程,推动三网融合,向农村提供更多适合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户籍制度改革 公共服务普惠的基础性工作

居住证制度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市常住人口,这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1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几乎都提 到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有序促进外来人口进城落户,成为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市民。

如果外来人口全部涌入大城市怎么办?福建省一方面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引导人口优先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鼓励开发区、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支持转移人口购房租房。

广东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为了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该省计划推进住房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既向往融入城市生活,又担心农村老宅和承包田责权不明。对于这类顾虑,农业人口占比较多的河南省和山东省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安全红线 落实责任是重中之重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是最大的民生。去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国人再一次敲响警钟。

如何严守安全红线?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着墨颇多,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安全天津建设。深入实施《安全天津建设纲要》,构建安全建设长效机制,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贯穿全局、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教训极其深刻,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发事件预防 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抓好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公共安全同样也是北京、江苏、四川等省市今年两会重点关注的议题。北京将完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专项整治。

■民生投入

投多少?重点向哪方面倾斜?

民生投入一直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2016年,政府财政资金会向民生领域投入多少?重点会投向哪里?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近千字阐述民生投入,2016年将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围绕补短板、保基本、兜底线,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将办好保障改善民生十项实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江苏将建设巾帼电商服务站省级示范点100个,为10万名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单亲贫 困母亲、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项目服务,并全面落实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制度。

2016年,广东全省将投入2100亿元财政资金办好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10件民生实事。

四川则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投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65%左右,将办好20件民生大事。

■“全面二孩”配套

婚假产假医疗教育都要跟上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多地已经在新计生条例中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作出一定调整。例如,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然而生二孩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无论是生育时的产假,养育时的成本,还是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稀缺,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久前在浦东代 表团参加审议时曾表示,“现在放开两孩了,未来十年上海儿科医生紧缺,我觉得三甲医院都应该恢复儿科。”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教委 主任线联平在该市两会上表示,北京计划今后3年新增1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满足全面放开二孩后孩子入园的需求。四川省成都市则计划,在2016年新建 30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约8.6万个学位,为3年之后可能到来的入园高峰做好准备。

■简政放权

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

简政放权一向被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占不小篇幅。

作为改革发展先行区和经济发展大省,广东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十三五”期间将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进一 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同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探索实行多证合一。推广“一门式” “一网式”政府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改进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

北京市提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中央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江苏、河南、湖南、天津、新疆等省区市均表示,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做到“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简政放权“含金量”会大大提高,这一议题同样会成为全国两会热题。

■带薪休假

多省份写入报告建成机制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于2016年工作部分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旅游消费。”这让很多上班族充满期待。但对不少上班族来说,难免有些隐忧:这会不会是张空头支票?

制度重在落实。春节过后,有媒体报道,四川省将出台保障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政策,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求企业落实政策,并要求工会与代表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从机制上推动“带薪休假”落地。

除四川省外,江苏、山西、河北、江苏、云南等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下载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论两会热点(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两会热点

    2014两会热点解读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在全国两会开幕之前的网络民意调查表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怎么样来“落子”,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来推进,怎么......

    ”两会“热点

    聚焦2011年“两会”教育热点 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两会”上,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原因很简单:一来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二来教育......

    两会热点

    2014年两会相关 一、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流程 3月3日: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 3月4日: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3月5日: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热点一:两会报告表决结果引热议,“两高院”反对票比重最高 今年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赞成票比重最高,反对票数量最少的,仅为15票。此前的反对票最少的一次是17票。......

    2011两会热点

    盘点2011年“两会”十大关键词 盼幸福,“两会”热说“民生”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意义非凡。“民生”成为此次全国“两会”的重要主题。十大关键词......

    两会热点

    2016年两会时政热点汇总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

    两会热点探讨[推荐]

    两会热点探讨 ——放慢GDP,让生活更有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赶超日本,成为除美国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两级分化......

    两会热点

    2014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两会看点 让法律呵护公平正义1、加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不仅侵犯公民基本人权,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且将代际传递给未成年人,建议立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