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
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
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2009年度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2009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
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
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
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
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三、2010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公路网,完成与古田县联系的县际公路硬化,开通与顺阳乡联系的镇际公路。全力促成303省道改建项目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玉山对外交通条件。继续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烟基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后勤扶持项目落实和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中心村公厕、农贸市场、“三农”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收集 ——转运——处理等公共设施。
3、抓好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以发展常绿阔叶林、珍稀树种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优化生态,美化环境。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篇: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中共建瓯市玉山镇委员会
建瓯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2009-12-1
5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2009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2009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2009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三、2010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公路网,完成与古田县联系的县际公路硬化,开通与顺阳乡联系的镇际公路。全力促成303省道改建项目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玉山对外交通条件。继续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烟基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后勤扶持项目落实和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中心村公厕、农贸市场、“三农”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收集 ——转运——处理等公共设施。
3、抓好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以发展常绿阔叶林、珍稀树种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优化生态,美化环境。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附件: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书
[微软用户1]土地整理586万元,烟基86万元.[微软用户2]低保80.401万元,优抚21.7167万元,优待25.2282万元,医疗救助6.0311万元,慈善助学1.53万元,孤儿救助0.24万元,残疾学生救助0.11万元,造福工程基础设施补助5..5万元,合计140.757万元.[微软用户3]粮食直补160万元,家电下乡40.3218万元
第三篇:国土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符合县情,顺乎民意的一项爱民工程。作为国土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特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及
主要措施。
一、总体工作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土地规划修编,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建房、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十五”规划实施来看,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控制过死;二是项目建设预留地过少;三是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四是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矛盾突出,在项目建设中,有近50的用地都涉及到规划的调整问题。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应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修编和调整,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目前,我局已着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全县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更新调查,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为规划修编、摸清土地家底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我县农保工作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全县已签订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组(农户)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了保护面积、责任人、保护人。但我县在建设用地与农保的矛盾仍然存在,必须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年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农户,予以表彰奖励。二是严格审批项目用地,凡用地红线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一律不予通过。对省以上重点项目以及特殊行业用地确需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则按照法定程序调整总体规划,并补划同筹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三是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规划管理,严禁零星占用土地建住宅,引导农民建房向规划的中心村集中。
(三)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县在征地过程中,在关心农民利益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对失地农民提供低保,对其再就业实行优惠政策,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照法律规定制定符合实情的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正在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工作,制定成果将逐级上报省政府公布实施。二是修改和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土地征收的协商机制和司法裁决机制,把征地过程纳入规划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必须通过市场与农民集体和承包农户平等谈判协商后,并通过招拍挂方能取得土地使用权。
(四)开展农村住宅示范小区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是目前我县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运用规划控制、政策鼓励、示范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力争3~5年时间,使农村大部分村居面貌得到较好改变。
1、编制村庄规划,统一安排住宅建设用地。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每年选择1~2个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划定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用地,主要是利用空闲地、荒杂地及存量地,可免收相关规费。县、乡建设主管部门协调好住宅小区的总量、布局,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村民按图纸施工建设,保持徽派民居统一风格。
2、鼓励旧村改造,鼓励零星户、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县政府可专门制订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属地运作”的原则予以实施。在城郊结合部地段,可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通过招拍挂方式运作,把村民安置住宅建设作为招拍挂必备条件之一。
3、城关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一、二级土地中,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为国有土地划拨使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在补缴国有土地出让金后,可以上市交易。
(五)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通过开发整理新耕地,从根本上弥补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县荒地资源较多、坡坎多、中低产田以及徽水河沿岸滩地多的实际情况,全面组织开发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较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主要措施:一是成立县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有关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将土地开
发整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二是制订奖励扶持政策,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拿出30作为奖励资金;坚持谁开发,谁收益原则;实施多渠道投入政策,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拨一点,乡镇集体拿一点,农户投工投劳筹一点办法;新增耕地面积的耕地开垦费按1000~1500元/亩由开发人取得。三是县国土局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从规划、申请、立项、施工到监督
检查,竣工验收,全程搞好服务。四是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整理的路子,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滩地改造相结合,与落实村庄规划相结合,与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
目前,庙首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省级批准实施,该项目省级总投资716万元,计划在2007年底完成。继续抓好三溪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项目笼子,总投资达1800余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建成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六)加大对出让金收缴与管理力度。近年来,全县出让金征收额稳步提高,但不少企业用地因种种原因仍要求政府缓交或减免,从各乡镇看,年出让金征收幅度从零到几万元不等,企事业单位用地,银行抵债土地上市及企业之间转让土地等仍有很大的征收空间。根据出让金的收缴及使用规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整体趋势,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收缴与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出让金减免范围。二是国土部门加大征缴力度,依法征收土地出让金。对按现行政策不该使用划拨供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建立台帐,制订处置方案,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如:对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求补交出让金,可采取按下限计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对党政机关使用的划拨土地,凡已改变用途或转让出租使用的,必须依法办理出让手续,或政府依法收回此类土地,通过招拍挂公开推向市场,重点是沿街、主干道的门面房。三是实行征缴与使用相结合,下达各乡镇考核指标,凡各乡镇征缴数,原则上全额用于各乡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七)抓紧抓好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我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全县约200个地质灾隐患点。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根据《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我县已有3个重点危险点列入省批准同意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计划,2006年安排版书白杨岭,2007年安排白地洪川和俞村下周家,以彻底消除其地质灾害隐患。
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二是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三是明确责任、市、县为主与省补助相结合。
资金筹措和相关政策主要有:市、县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可需资金,可通过列入财政预算、从本级土地出让金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安排一部分及搬迁安置群众自筹一部分等多渠道解决。省补助的搬迁经费,比照省行蓄洪区移民建房补助标准,户均补助搬迁经费1.7万元,其中建房补助1.6万元,公共设施建设补助1000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由当地乡镇政府编制土地置换方案依法报批。确需占用耕地的,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复垦旧宅基地或开垦其他土地作为补充,新增耕地经验收及确认并实现“占一补一”或“占少补多”的,可不再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四篇:农林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重大。当前,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基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林局作为主管农口的职能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妥善处置村级集体资产,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区农村中出现了一批镇中村和拆迁村,这些村都具备撤队转居的条件,全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与组织成员个人的关系进行量化、固化,已显得十分紧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明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村集体资产中的产权和权益,有利于消除农民对自身利益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历史性转变。更重要的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就可以向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转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资本经营之路,继而打破城乡壁垒、地区分割,促进城乡经济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1、强化培训,加强宣传。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法制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改革中每个条款、每个方案的制定必须有法定的依据,尤其在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的审核、认定等方面,必须通过规范性操作和审核把关,才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业务、政策培训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必要。近期我们将分批组织镇(街道)经管站及村负责人进行政策及操作技术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股份制和合作经济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达到宣传政策、规范操作、推进改革进程的目的。
2、分类指导,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先固化、分阶段量化”的内容有两项,即清理核实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和界定本村范围内的村民股东资格。先固化、分阶段量化的对象是:以村为单位,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区共有72个村,要求在4月份制定改制方案,年底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对村组两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村,要求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固化工作。具体内容是:清产核资后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暂设为集体股,待集体经济改善后再明确股值,并量化到社员,进行股份制改革。时间安排为:四月份形成成员资格界定和清产核资方案,六月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十月前固化确认结束。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又一次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有资产保护型、存量折股型、增量扩股型三种类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民意,严格执行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规定程序和改制内容,突出抓好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组建机构、办理登记等6大核心环节,在明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股东资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合作社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4、以人为本,健全制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次全面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全体村民广泛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改制方案、清产核资结果、股东资格、股份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等环节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协商讨论,并将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股份合作社成立后,要充分依靠全体股东,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建立和完善股份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股份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收益分配,要做到规范、合法,做到依章程办事和依法办事,同时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运行新机制,妥善处理股份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做到协作共事、互相支持,共同创建农村工作管理新模式。
在有条件的村、组,推行以土地入股参与工业经济和其他经营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对临街村和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内的村,只要条件具备可以以集体土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采取土地使用权租赁等形式,吸收外资、民资等社会资本参股,组建股份合作社,以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收益。对符合现代农业发
第五篇:农林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农林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
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重大。当前,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基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林局作为主管农口的职能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
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妥善处置村级集体资产,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区农村中出现了一批镇中村和拆迁村,这些村都具备撤队转居的条件,全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与组织成员个人的关系进行量化、固化,已显得十分紧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明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村集体资产中的产权和权益,有利于消除农民对自身利益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历史性转变。更重要的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股份经济合作
社,就可以向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转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资本经营之路,继而打破城乡壁垒、地区分割,促进城乡经济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1、强化培训,加强宣传。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法制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改革中每个条款、每个方案的制定必须有法定的依据,尤其在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的审核、认定等方面,必须通过规范性操作和审核把关,才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业务、政策培训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必要。近期我们将分批组织镇(街道)经管站及村负责人进行政策及操作技术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股份制和合作经济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达到宣传政策、规范操作、推进改革进程的目的。
2、分类指导,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先固化、分阶段
量化”的内容有两项,即清理核实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和界定本村范围内的村民股东资格。先固化、分阶段量化的对象是:以村为单位,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区共有72个村,要求在4月份制定改制方案,年底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对村组两级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村,要求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固化工作。具体内容是:清产核资后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暂设为集体股,待集体经济改善后再明确股值,并量化到社员,进行股份制改革。时间安排为:四月份形成成员资格界定和清产核资方案,六月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十月前固化确认结束。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又一次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有资产保护型、存量折股型、增量扩股型三种类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民意,严格执行常新委(2005)107号文件规定程序和改制内容,突出抓好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组建机构、办理登记等6大核心环节,在明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股东资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合作社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4、以人为本,健全制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次全面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全体村民广泛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改制方案、清产核资结果、股东资格、股份设置、股份量化、制定章程等环节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协商讨论,并将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股份合作社成立后,要充分依靠全体股东,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建立和完善股份合作社的法
人治理结构,推动股份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收益分配,要做到规范、合法,做到依章程办事和依法办事,同时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运行新机制,妥善处理股份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做到协作共事、互相支持,共同创建农村工作管理新模式。
在有条件的村、组,推行以土地入股参与工业经济和其他经营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对临街村和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内的村,只要条件具备可以以集体土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采取土地使用权租赁等形式,吸收外资、民资等社会资本参股,组建股份合作社,以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收益。对符合现代农业
农林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