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编工作汇报
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汇报
自2016年4月份开始,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积极谋划,周密部署,按照“广征、核准、精编、严审、运用、研究”的方针,扎实开展了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工作。截止目前,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已经完成了全部资料的征集、审核等工作,现在正在组织编写,预计12月中旬完成初稿。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4月中旬,我县召开组织史第六卷征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征编工作。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部长任主编的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编审组,并安排由县委组织部李文学副部长分管征编工作。抽调了2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具体负责征编工作,并及时派往市上参加了宝鸡市县区组织史资料征编培训会。
2、为了给征编工作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县委组织部在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凤县组织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同时,给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2套,沙发3套,茶几1付,调配办公电脑2台,装备电话1部,以及其他办公用品。确保了征编工作的顺利开展。3、4月18日,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中共凤县县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组织史第六卷征集工作的通知》(凤组发【2016】79号),全面安排部署组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对组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组织工作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来抓,落实一名组织政工或人事干部来负责资料的征集工
作。并对各部门、各单位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上报等事项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二、广征细核,做好资料的征集工作
1、在材料征集上,我们广征博纳,精选资料,精心编纂,严审细核,确保质量。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资料征集的“源头”关。要求各部门单位在征集资料时,必须反复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查清注明资料出处,并对基层资料规定了“五个不用”,即:无出处的材料不用,未经鉴定的材料不用,没有形成文件的材料不用,未经领导审查的不用,似是而非及模凌两可的材料不用。最后形成的资料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二是严把文字关。对各单位提供资料的文字叙述部分,特别是各系统的综述,坚持做到三看,即:看文字是否合乎逻辑,有无语法错误;看所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看提法和遣词造句是否合乎编纂规范。三是严把主要参数关。针对领导人名录、性别、机构名称、任免职时间等主要参数,我们严格要求做到“六个一致、三个衔接”。“六个一致”即:干部职务任免时间要与任免文件一致;领导人名录要与本人档案一致;组织机构名称要与单位公章一致;机构变化与县编委文件一致;各系统有关数字文字表达要与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和有关文献一致;本卷干部名录上限要与上一卷下限一致。“三个衔接”即:文字叙述内容能够前后衔接;机构设臵沿革能够前后衔接;领导人名录能够前后衔接。切实保证了资料的万无一失。至7月中旬,全县94家单位和部门均按要求完成了组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工作。2、8月至9月,按照“三对口”、“四统一”、“七清”资料核实的要求,征编人员对各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审核,力 2
求在准确性上下功夫。以查阅、摘录原始资料为依据,逐个进行审核,看机构名称是否与公章一致,领导人任免时间是否与人事任免文件相符,组织机构的变化是否与县编委的统计相符等。对有差错或遗漏的资料重新查阅档案,再次进行核对,直到准确无误。
3、因2010年凤县政府部门进行机构改革、2011年凤县部分乡镇撤并,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导致这部分上报的资料有的有缺失、有的不够充实。为此,县组织史编审组多次协调相关单位协助收集、补充所缺资料。征编办同志还多次主动到相关单位,采取询问当事人查找线索、到档案室调取档案资料等方法,仔细查阅、补充和完善缺失的资料。先后共查阅档案资料1200余件,摘抄资料500余份,确保了资料收集的顺利完成。
三、修改完善,做好资料的编撰工作
1、自10月份开始,在严格审查所有资料,确保无误后,我们按照《征编工作手册》要求,参照第五卷的体例,精心开展了编撰工作。为了加快编撰工作进度,采用“先分后合”的办法,各部分同时编写,由征编人员分别承担编写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编写完成后再进行统稿。我们要求负责征编的同志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要通过我们认真的工作,给党组织给后人留下一份可资治世的精品之作,认真做好编撰工作。
2、边编写边核实。在编写过程中,首先要“精选”资料,按照编撰的内容要求“精选”最能突出组织工作主线和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资料。其次,我们组织进行编撰人员相互交换修改,反复核查。对有疑问的内容,逐一查证原始资料,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确保准确无误。最后,努力克服“差不多”的思想和松劲厌战情绪,反复 3
校对、反复核实。力求所编资料上下左右相互衔接统一,组织建立的时间背景、隶属关系、下辖组织、沿革变化,领导人名录、任职时间等资料详实准确无误。
3、精心编纂文字叙述部分。文字叙述部分特别是综述和大事记部分,是编撰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征编工作手册》的有关要求,确定主题,合理布局综述,做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特别注重了政治观点正确,避免政策性失误;围绕组织沿革主线,突出组织工作特点;紧扣历史背景,体现时代特征;联系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表述规范,有可读性;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认真进行编写。由于部分单位上报的大事记资料缺失较多,负责撰写大事记的同志就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亲自到相关部门查阅了大量的文件和档案资料,做好记录,并按照大事记条目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精心编写,终于完成大事记的编撰任务。
4、反复修改完善。初稿基本完成后,我们组织编撰人员相互交换修改,反复核查。先后集中了两个多月时间,对编写的党、政、军、统、群部分的内容,聚精会神的逐字、逐句、逐段商讨和修改。首先,对征编的每个条目的事实和具体时间再次进行考证,纠正了表述不够确切,时间不够准确的问题。其次,对引言部分尽量浓缩内容,压缩篇幅,使其更加简明、扼要、朴实。最后,对涉及的数据再次进行比对,确保准确无误。同时对各章节的综述和大事记内容进行了十多次修改、补充、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组织史是党的组织建设历史的有形记录,要求具有极高的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目前,我县组织史征编工作主要存在 4
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抽调的征编人员人数较少。这次抽调了2名同志专门负责第六卷的征编工作,面对浩繁的资料收集、核实以及编撰、修改等繁重任务,显得力不从心。二是组织史征编队伍经验不足。组织史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既需要有一定政策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有一定的征编工作经验,而我县征编人员中只有1人参与过往年的组织史编撰工作。同时,基层单位负责征集资料的人员普遍过于年轻,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三是缺乏经常性的资料收集机制。我县组织史资料没有专门的收集和整理人员,都是临时抽调兼职干部进行编写,而资料时间跨度较大,干部又流动较快,导致组织史资料收集不够系统和完善。四是有个别单位资料收集人员对征编组织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认识不足。个别资料收集人员有的收集资料时不够细心、文件依据不够充分,有的还借工作忙、敷衍应付,这些都给资料上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提高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对组织史征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树立精品意识,不断的提高组织史编纂的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组织史是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对于总结党的组织工作经验,探索组织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过去多半年的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17年,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提高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质量。
一是继续做好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后续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广征、核准、精编、严审、运用、研究”的工 5
作方针,紧紧围绕编出“精品”这个主旨,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使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凤县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史实。
二是对已形成的初稿,继续安排征编办的负责同志从编排体例、收录范围、史料内容、政治观点是否可靠准确,文字叙述是否繁简得当,具有本县特色等方面进行自审。然后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进行审核修改。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再向全县所有涉及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部门、单位下发征求意见表,对各单位和县委编审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将进行认真的再充实、再修改、再完善。
三是严格按照审稿程序,在征编办自审、组织部领导和编审委员会初审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后,报市委组织部和党委终审。然后按审核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并按上级意见做好出版发行等工作。
我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开展,相信在市委组织部市征编办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任务。
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编审组
2016年12月6日
第二篇:征费例会工作汇报
征费例会汇报材料
今年贯彻落实公司工作会议部署,强班子,建队伍,保稳定,促发展,着力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构建和谐”上下功夫,对外优质服务,对内精细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总体工作思路:
“一条主线”:以公司下达的工作目标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挖潜增效,不断提高优质服务,全力打好2012年增费源、强服务、保畅通的攻坚战。
“二个强化”:一是强化堵漏增收,加大对逃费车辆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修订完善打击逃费奖励办法,不断提高识别逃费车辆技能,力争做到颗粒归仓;二是强化业绩考核,建立业务量和打逃任务的奖励机制,打破收费速度快慢一个样,打逃金额多少一个样的做法,加大业务量奖惩力度,提升岗位操作技能,提升服务档次。
二、具体做法:
(一)以费源管理为中心,努力实现“多收费,收好费”。对内严格规范收费操作,对外严厉打击各类偷逃费行为,深挖收费潜力,全力争取收费任务完成。
1、加强内部监管,规范收费行为。将收费稽查作为规范内部管理、严肃工作纪律的有效手段,着重加大内部稽查力度,狠抓各项征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认真落实“三级审片”制度,采取现场稽查和监控稽查相结合,定期稽查与不定期稽查相结合,监控员当班检查与所领导当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劳动纪律和文明服务的检查采取干管制定抽审时段、稽查按时段审片、二三级审片复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稽查工作无“死角”,有力促进收费工作朝着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2、强化打逃机制,确保费源征收(1)合理制定打逃目标
为了激发收费员的打逃积极性,在上打逃工作的基础上,将打逃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对各班组打击违章车辆实行目标管理、任务分解,与收费班签定《打逃目标分解责任书》,并在分解打逃任务时制定了“低标准”和“高标准”。“低标准”是月打逃基数为收费额的0.3%,未达到的给予考核,完成后每超0.05%给予加分。“高标准”是根据上年完成0.43%打逃比例结合今年预征目标制定出每个班组6万元的打逃任务,设立打逃工作奖励金,对完成任务的班组给予奖励,并对打逃最高的班组在先进班组评比上给予加分。
(2)拓宽打逃的手段
定期组织召开收费业务分析会,加强收费政策理论学习,对各类常见假冒鲜活农产品车,伪造军警车牌,假轴、甩挂、跳称等逃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对策,统一处理程序。今年特别要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车从我所免征后U转进入高速的核查,要求当班人员发现该行为车辆后立刻上报监控,稽查作为审片的重要内容,打击鲜活农产品车换卡逃费行为。
(3)打逃工作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加大打逃力度的同时,要把服务、畅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由于我所打击运载海鲜苗类的假鲜活农产品车占较大比重,目前交通部文件中并无海鲜苗类需征收的明确条款,遇个别司机提出异议要查看文件时,在处于苗类判别的临界状态时,给予免征通行费,减少社会矛盾。
(二)强化窗口服务形象,着力提高品牌建设水平。
1、开展“学习厦航,打造连江所服务品牌活动” 以厦航提供的“精、尊、细、美”特色服务为典型示范引领,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窗口形象,实现“三百二零”工作目标。三月份开展文明服务示范月活动,通过开展“三比三看”活动(比服务,看谁手势标准、微笑甜美;比质量,看谁判别准确、征费无差错;比畅通,看谁收费快速,车道畅通),强化文明服务意识,提升文明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形象。
2、评选服务标兵,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通过日常审查、班组互审、集中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季度文明服务标兵,并适当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发职工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营造出争先进、学先进的工作氛围,发挥好服务标兵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所服务品质。
3、“一带一”结对帮扶
为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将文明服务先进标兵与后进人员结成帮扶对子,以先进帮后进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沟通工作心得、相互讨论工作方法,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难点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再学习、再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利用班后会,组织员工对“手势礼仪标准”视频再学习、再培训,使全体员工进一步明确手势礼仪的动作要领和服务内涵,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优质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通”字上突出保障服务。
通过强化保畅意识、科学人员调配、提高业务技能等方式,提高日常保畅、分流保畅的能力。
1、做好日常车道保畅通工作。(1)通过科学排班,确保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保证8:00—20:00开足车道,满足车流高峰期的要求。(2)树立全所员工的畅通意识,建立班组间的业务交流活动机制,如怎样提高交接班速、识别假钞能力、以及培养千万元无差错能手。(3)对班组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备班员,将业务精、技术好的职工,均衡到各个班组,进而有效提高保畅通工作效率。(4)确保出入口设备的完好,做好设备的一级维护工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监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
2、做好车辆分流保畅通工作。车辆分流保畅通是我所保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所出口车道多(6个收费车道)班组人员少(一个班3个人),车辆分流时车流量是正常车流量的数十倍数百倍,分流任务艰巨,要解决人少车多的矛盾,我们采取措施如下:(1)车辆分流时定人定岗,各岗位人员工作任务明确,同时规定接分流通知后在所干管及稽查人员必须5分钟内到车道协助开道,确保及时、快速增加车道。(2)充分发挥稽查班是当地人的优势,让稽查成为分流保畅的力量,通过给正休稽查补休或加班费的方式,确保稽查3人以上到岗协助分流。(3)加强和路政、交警的沟通和联系,第一时间获得分流信息,并协助我所做好内外广场堵塞车辆的疏通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第三篇:征文稿
《娱乐养老》文稿有奖征集函
亲爱的江城人民:
情系八月天,爱传千万家。为了更好地将娱乐养老,科学养老的文化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懂得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卫岗公司特此举办《娱乐养老》文稿有奖征集。公司将根据文稿或稿件的价值给予相关的奖励。现在就是你展现独特风采时候,让你的生活更加别具一格,只要您有想法,只要您热爱生活,只要拥有爱心将健康和快乐传递,即可秀出你的风采,无需等待,立即出手吧!详情如下
征集对象:
1、江城所有的爱生活的人
2、认同娱乐养老,科学养老文化的人
3、会将健康和快乐传递给他人的人
4、有些科学养老方法的人
征集要求:
1、所投稿件可是生活中的感受或一些事件
2、如果有原创诗集,书画,书法也可投递
3、所投稿件跟娱乐养老或健康养生有关
4、可写有关健康养生的方法的内容
5、内容题材不限,长短不限(在1千字内为佳)
征集须知:
1、所投稿件的人,应标注姓名,年月日
2、投稿时间上午8:00—9:303、投稿地点:步行街伟基大厦C座十楼1004室
4、所投稿人带上一张生活照及相关证件
5、所投稿人将文稿或原创字画,或诗集带上
奖励方式:
所有投稿者均可获得卫岗精美礼品一份,投稿者的稿件会经过专业的评选,一旦评选成功,我们会给予更高的奖励,并颁发相关证书,欢迎江城人民踊跃报名,秀出您的风采,展示您的专业,丰富您的生活,我们与您一起期待!
第四篇:谈文史资料征编工作
谈文史资料征编工作
文史资料,广义的讲,是指反映和记载历史的文献(图片)、文物和口碑。狭义的文史资料,是指一切用文字记载的可以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献。作为一种专门性的文章或着作,并没有固定的文体和格式,一般是记叙文。现代和当代国内外着名的文史资料,大都是着名记者、作家的采访报告或名人的回忆录、叙事文学,总之属于大散文的范畴,如果作者文笔很好,可以非常具有文学审美性和艺术鉴赏性。比如斯诺的《西行漫记》、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还有最新国内编写出版的《毛泽东传》等。以上,可以算是长篇大部头的文史资料着作。
我省县区级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这些都是单篇文章组成的文史资料集,除了记叙文,里面还有些是说明文、散文和图片的。征编出版单篇文章组成文史资料集,是地方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主要形式。
文史资料的性质与特点
我们不必过分追求文史资料的文学审美性和艺术鉴赏性,而文史资料文章,有必要更注重原生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个案,其本质特征是必须亲历、亲见或亲闻,三者必居其一,讲究“三亲”,突出记录性和原始状态。
文史资料与党史、地方志、档案资料及其他历史资料等,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政协文史资料在史料学中独具特色,它区别于史志学、档案学等及其他文字与口述历史学。它是由政协委员及其联系的社会各界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通过口述和文字记述本人所了解的历史片断,并由政协文史资料专门机构征集、编辑、出版的包括文字、口述、音像等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文史资料图书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等历史资料。它的特殊性质和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史料性、三亲性、统战性、可读性、收藏性这“五性”上。
文史资料工作有哪些方法
征集。文史资料工作采取“三要、四不、三给”的征稿原则,即要真实、要具体、要大胆直书;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不扣帽子;给撰稿人稿酬、给予必要的帮助(如保密、不以本人名义发表)、给以尊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征集工作中还要以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体现文史资料的综合性,注意正反两方面的史料,注重社会效益等。
整理研究。文史资料整理研究工作是对征集到的资料,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来稿登记、鉴别真伪、评估史料价值、建立健全存档调阅程序等,再按照历史阶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类编目,形成专题,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过程,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编辑出版。编辑出版是文史资料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资料质量,积累和流通资料,方便社会利用,发挥资料的价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出版工作的关键是保证文史资料的质量,严格把好 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尽可能向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
怎样编写文史资料
首先介绍一下文史资料和一般地方史志的区别。那么文史资料与地方史志有哪些异同呢?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和我个人的体会,有如下的异同点。共同点是:都担负着征集史料的的任务;都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都具有存史、资政、教育的功能。
区别点是:第一、记述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地方史,以记载一个地方人类活动为主,比如,地方《组织史》以记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党组织在地方的活动,记述要求相对系统、完整;地方志,以记载一个地方自然、社会的综合状况为主,比如《濉溪区志》,记述力求详尽;文史资料,以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但是侧重记述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
第二、记述人的身份不同。地方史和地方志都是以某种客观记述人的姿态记载历史事件或人物,即作者按照一定的体例、构架和结构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力话语和客观定论的意味;文史资料,则主要记述的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个人的、主观的经历、印象和闻见。
第三、格式、体例不同。史、志都有固定的格式和体例规范,比如地方组织史、地方志,往往上级业务部门都给出一定的成书格式、体例,让下一级业务部门,按照格式和体例做“填充题”。文史资料,只确定大致的收集范围和参考题目,并没有成书的统一格式和体例,单篇文章的写法和篇幅都比较灵活。第四、取材方式不同。史志资料来源主要是以“第二手材料”,如档案、报表、新闻媒体、旧史志文献、图书资料等为主,以“第一手材料”为辅进行编写;文史资料,则主要征集“第一手材料”,以亲历亲闻亲见者撰文、口碑资料、口碑记录、实地实物测绘描述等为主,以“第二手材料”为辅。
具体到文史资料的文章的写法,没有看到什么专门的参考资料和教科书,只能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解放以来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来谈一点个人的写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文史资料写作的基本要求。如前所叙,文史资料文章一般使用记叙文或说明文文体,属于大散文的范畴,以内容决定文章形式,文体自由,篇幅灵活,比较容易掌握。但是,一篇完整的文史资料构成,需要如下基本要素:1.文章标题;2.作者(或叙述者和整理者)3.正文--需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即要说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又哪些当事人和亲历者,等;4.落款--注明文章写作时间。
第二、按照参考题目寻找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一般讲写作的书都讲,写文章要先收集材料,构思主题、设计题目、确定结构,等等。那是一般而论,不一定符合我们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实际。我们征集或搜集文史资料文章,自己一定要动手写作,尽管绝大部分是作文字整理编辑。俗话说“帽子底下有人”,我们编的《濉溪区解放以后文史资料参考题目》,算是编织的一个个“帽子”。但这些大、小题目底下的资料我们并不掌握,文件书刊里也抄不到,而是在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的头脑里。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是要根据给定的参考选题,找到头脑里有材料的对象--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这些人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同志、老领导。组织邀请他们开会座谈,邀请他们撰写文史资料。因为身体或文化的原因,存在写作困难的,可以进行采访座谈,再根据记录、整理成文章。
第三、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性地细化选题。参考题目很多,但具体到本地区本部门办单位就比较少了。有些题目具有共性特征,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说写“五十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亲历者就只能写所在那个村、队合作化的经过,而不要管全区的全区的合作化运动。譬如写上山下乡运动,要是写,即写每个人就只能写自己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插队的什么什么样的经历。而不要一般化写全区的上山下乡工作。但是如果请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写这个题目,就要从担任全区上山下乡办公室负责人的视角写他的经历,但也不必一般化地写更大范围上山下乡工作情况。一句话,征集工作中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紧扣与本身相关的题目做文章,写作更不要面面俱到。
第四、搞文史资料不要怕动笔。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你不是第一作者,你也无法拒绝作为第二作者的参与,比如你采访了亲历者、亲见者。你可能很多情况下不是亲历者、亲见者,但你是亲闻者。我们作为亲闻者,所以我们是最可能成为作者的人。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濉溪出现的一些事件,虽然我们不是亲历者,也不是亲见者,但是作为作者,可从长辈那里,从一些档案资料中,接触到这个史实,也就可以写这方面的文史文章。俗话说,天下工作最光荣但最 辛苦的是文字工作者。文史委员和资料工作者,是搞文字工作的,所以是一份很光荣但很辛苦的工作。我们辛苦在于我们要多动脑子,多写作,但我们的光荣在于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参与了历史。被组织赋予了写作文史话语权。
第五、多问、多思、多读、多写。我们文史资料工作者,既是文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实践者,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更大的程度上不是领导,而是一个“写手”。或者说,既使你是领导,你也要当一个写手。现在的领导,自己动手写材料的很少。有的领导借口忙,不能写,你总不至于比毛主席他老人家还忙吧。国外出版的《毛泽东全集》有38卷本的,上千万字之多,几乎都是他自己写的文字。秘书动手写的极少,据说只有一篇就是田家英写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毛主席在公文写作方面树立的榜样,也是高不可及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习。
多问。就是要多动口,多宣传。文史资料搜集工作,就要多打听消息,信息要灵,门路要广,不懂要问,不知也要问,只有多问,多请教,才能获得更多的宝贵的文史资料。
多思。思考是文章之母。文章资料是心血结晶。文史资料看起来是客观历史资料,但实际上客观历史是分散地存在于每一个当事人的体验中,要还原这段历史,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转化环节。因此,要提供这个载体,实现转化,全靠我们辛勤的工作。
多读。要认真研究对照《参考选题》,遴选开列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参考选题,还要多读一些文史资料的参考书和范文,如《江淮文 史》杂志、《淮北文史》等。
多写。多写最重要。要敢写。只要虚心向学,肯吃苦,写文章也不神秘,稍微用功很快就可以学好。文章也不难写了。
第五篇:组织史征编总结
组织史征编工作总结
在中共碑林区委的重视和市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广征、核准、精编、严审、及时”的编纂方针和尊重历史,求真存实的原则,坚决按照市委组织部征编工作安排部署,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精心编纂的工作态度,抓住中央党史工作会议召开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快组织史征编工作步伐,经过全体征编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我区组织史资料第四卷续编工作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提早安排
2010年初,我区召开组织史征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区组织史第四卷续编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区组织史资料第四卷续编工作的安排意见》,《意见》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的重要任务。基于以上认识,区委组织部把组织史征编工作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同等对待,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总结。除一名副部长分管外,还把征编工作列入部务会议议程,不定期的研究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年初,我们及时召开组织史征编工作会议,要求全区所有涉及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主管领导到会参加,并指定一名组织史报送资料负责人,落实工作责任,具体工作坚持“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全区所有涉及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部门领导和征编干部,认真学习省委、市委有关组织史征编工作的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二是安排到位。要求各单位、特色,我们在总结前四卷本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广征博纳,精选资料,精心编纂,严审细核,确保质量,力争编出精品。在材料征集上,严把“三关”,即:征集单位把好“源头”关,要求所有报送资料内容要翔实,依据要充分,所有征集资料都要附其来源的复印件,并由纂写人员签名;主管领导把好初审关,组织史资料纂写好后,由各单位主管领导首先进行审阅,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方可报送;征编组把好验收关,按照谁编写谁验收的原则,由编写组主笔人分别从收录范围、体例等方面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源头提高了组织史资料的质量。
三是考证落实。组织史征编人员对报送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在准确性上下功夫,以查阅摘录原资料为依据,逐个进行审核,看机构名称是否与公章一致,领导人任免时间是否与人事任免文件相符,组织机构的变化是否与区编委的统计相符等。对有差错或遗漏的资料重新查阅档案,再次进行核对,直到准确无误。先后共查档1320件,摘抄资料1000余份,共计10万多字。
三、精心编纂、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组织史是我们党的组织建设的唯一历史记载,对其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科学性的要求勿庸臵疑。我们征集的资料,所写的组织史,必须体现这种准确性,权威性,科学性。只有这样,组织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我们在征编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编纂。
一是强化精品意识。我们认真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组织史征编办提出的“精心编纂,精益求精”的要求,反复强调速度要服从质量,不能把问题留在定稿出版以后。要
四、完成发行任务,做好收尾工作
征求意见稿完成后,我们及时的与出版社进行了联系,对组织史第四卷续编资料进行了出版。为确保发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决定将宣传、发行工作融为一体,作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制发了发行工作通知,将发行第四卷续编本的数额具体到部门、单位,分配到人。二是召开发行工作会议,由区委领导和部长进行动员,提高对发行工作的认识,增强利用、保存区组织史资料的自觉性。三是由征编办的同志组成发行小组,集中时间,采用电话联系的办法,逐个落实发行工作。我区的组织史第四卷续编资料出版后,不到1月时间就顺利的完成了发行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征编办的要求,在部内档案室封存了200本,以后又全部移交档案局。至此,我区组织史第四卷续编工作基本结束。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组织史是党的组织建设历史的有形记录,对其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科学性的要求勿庸臵疑。目前,我区组织史征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组织史征编干部队伍经验不足。组织史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既需要有一定政策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而我区组织编写人员和基层上报资料人员普遍过于年轻,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二是缺乏经常性的资料收集机制。我区组织史资料一直没有专门的收集和整理人员,都是兼职干部进行编写,而组织史资料时间跨度较大,干部又流动较快,导致资料收集不够系统和完善。三是极少部分资料收集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个别资料收集人员收集资料时不够细心、文件依据不够充分,给资料上报工
三是建立组织史编纂长效机制。组织史编纂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工作,要求要有一名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专职人员来收集材料,而实际中,各基层单位包括组织部征编办,征编人员都是临时借调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边学边干,造成征编队伍不稳定,影响组织史的成书质量。为此,我们决定建立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征编工作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在历史的时时刻刻进行准确的记录,实现组织史准确和客观的目标。一是建立组织史资料兼职联络员制度。要求区级各部门、单位和市属驻区党关系在区上的企事业单位都要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本单位机构、人事、及重大活动等相关资料的征集、核实和上报工作。二是定期报送资料制度,规定资料联络员要定期报送一次基础资料,及时的对本单位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为编写高质量的组织史打好基础。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撰写组织工作大事记提供可靠保障。由组织部牵头,定期组织区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人大办公室、政协办公室、人事局、编办、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经贸局等单位有关人员举行一次联席会,通报全区和本系统机构、人事变化情况及在全区性重大活动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等内容。四是建立资料归类存档制度。将平时征集的资料进行严格分类,按照单位性质和时间顺序,分门别类进行规范保存,同时,将平时收集整理的资料定期录入微机,实现资料保存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四是不断加强征编工作队伍的建设。在编纂队伍的配臵上,采用以老带新的办法,解决好新老同志在业务上的交替衔接,保留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老中青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