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总结
2015年,在卫生部、xx省卫生厅、xx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开展。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与“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级医院评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力度,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管理责任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建设。医院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委员,分管院长为常务副主任委员,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明确了管理职责,同时成立了由院长牵头、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科室分级落实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组,进一步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具体到人的工作体制;并通过院例会、院内网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全院上下明确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政治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制定了方案,完善了管理制度。依据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度xx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进一步细化考核目标,并组织落实实施,为顺利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三)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围绕医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形成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有效地推进了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1.确立院长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第一责任人。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统筹安排、制度制定、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各科室以主任、护士长和质控员组成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组,负责本科室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相关文件学习、贯彻、落实及科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日常督查工作,同时接受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的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3.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医管科负责组织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行政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核以及抗菌药物医师处方权的授予、调整工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督查;药剂科负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技术支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工作;信息科负责构建与完善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检验科微生物室负责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工作。感控科负责抗菌素使用的比例,强度及采样率的评估。
4、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以医院医管科、药剂科为主,全面负责督促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相关文件及控制指标的落实、制定《xx人民医院抗菌素合理使用考核细则》,日常监督检查考核,严格落实奖惩。
二、多项措施并举,落实了目标管理
(一)明确目标,细化管理指标。
依据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要求,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控各项指标,并结合我院情况通过多种途径细化各科室各项考核指标,并将指标纳入到科室年终考核管理,与科室奖金、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直接挂钩。
1.制定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确立了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目录。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相关文件的要求,药物治疗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医院实际对我院抗菌药物目录进行重新梳理,清退了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重新修订了我院常用的29种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并对目录外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和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采购进行更为严格的规定。201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制订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目录,同时根据临床医师职称,结合其专项培训考核成绩,针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医师分别授予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使用级及以下抗菌药物处方权、特殊使用级及以下抗菌药物处方权,同时建立并健全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分级使用管理原则、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同时加强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制度,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控制考核指标:2015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根据各科专业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摸底调查情况,并参考周边县市同级医院及上级医院控制标准,遵照卫生部及省厅相关要求,明确规定了全院各科(专业)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门诊患者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要求等,使得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明确,科学合理。医院药剂科、感控科以各科控制指标为标准进行日常督查,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3.细化临床路径管理:依据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结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与我院实际情况,按照病种或术式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修订,内容涉及Ⅰ类切口是否用药的判定、术前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预防用药的选择、术后疗程要求及治疗性用药的合理应用等方面,为临床科室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中目的性明确,增强了可操作性。
(二)重点突出,集中治理。
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的组织下,在院长直接领导下,组织医务科、药剂科、院感科等科室每周对全院各科运行病历、门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督查,每月对全院各科室等归档病历进行抗菌药物控制指标专项检查,尤其关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先后检查门诊处方800张,归档病历180余份,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核与确认,并及时反馈科室,促进持续改进并跟踪结果,同时将检查结果每月一汇总,全院通报,落实奖惩,;根据检查结果对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了表扬,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了批评与处罚,有效地干预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2015年1-5月年全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督查共检查出越级、超常、违规等不合格处方及医嘱30张。通过严厉的督查治理,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控制指标均已达标,1-5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品种29种,使用比例30.2%(<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3.1 DDD(<40 DDD)、I类切口手术比例29.8%(<30%)、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8.9%(<2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26%(<40%),各项指标均达标且与同期相比下降明显;同时加大对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的管理力度,对门诊、急诊输液比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比例及使用量,1-5月门诊、急诊输液比例6.0%(<10%)。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求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切实的使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达到了合理规范的目的。
(三)多途径完善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定期为医务人员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各科室负责人能够积极参与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教力度,广泛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药管科每季度编写《药讯》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规范引导作用,提高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四)定期评估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应用现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改进,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自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点评范围、加大了点评力度,每月组织专人对全院门、急诊所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住院医嘱实行重点抽查(尤其是外科、I类切口手术),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2.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每月利用HIS系统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进行调查,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使用量出现异常增长的品种进行调查,以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合理用药;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抗菌药物指标进行监控,以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措施。
3.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每周抽查归档病历和运行病历,分析我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并对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分别采取限制使用、暂停使用、经济处罚等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五)加强培训教育,切实落实分级管理。为切实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识,提高我院整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2015年1-5月医院组织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等相关主题的专题培训1次,参与医师、药师近200人次,覆盖面达100%以上;分别组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考试1次,参与医师、药师近150多人次,合格率达100%。同时医院对所有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处方医师和调剂药师根据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同分别授予了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配资格。
三、强化目标管理,抗菌药物各项控制指标取得明显成效
在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及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职工的齐心协力下,2015年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15年5月,其与2014年同期相比: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由9.6%下降至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由37.9%下降至30.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5.6%下降到29.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6DDD降到23.1 DDD,各项管控指标达到相关要求,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大大减少。
四、问题及不足 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个别医师预防用药较多,联合用药率较高。
(二)无指征用药,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不力,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不力。临床工作中,个别临床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仅凭经验选用抗生素,有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发生。如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监测、耐药细菌分布分析及报告工作不力,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不力,仅注重使用是否合理,而不注重单一品种的细菌耐药性调查统计,不能针对不同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三)越级使用等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仍有发生。如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未在病程记录中记录讨论意见,无科室主任审核签名;越级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医嘱和病程记录中均无科室主任审核签名等等。
(四)用药方式和剂量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个别医师存在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现象。
五、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切实做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更换药物。坚持能口服给药的,尽量不静脉给药。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坚决杜绝超剂量用药、大处方等不合理用药现象。
3、大力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检验科、院感科要每月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每季度公布我院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积极建立并健全细菌耐药预警机制,药剂科临床药学组要积极开展临床查房工作,做好细菌耐药性调查统计工作,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4、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查工作,加大惩处力度。
5、根据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将指标控制任务具体到个人,定期督查,及时通报督结果,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力争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目前我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关系的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下一阶段,我院将继续贯彻卫生部、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巩固成果,持续改进,抓住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完善组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力争让我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2012厦门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2012年厦门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总结
2012年以来,在省、市卫生厅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开展,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与“三好一满意”、“三推二改一评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抗菌药物管理力度,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建设。医院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由院长牵头、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科室分级落实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和各专职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各科第一责任人,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具体到人的工作体制;并通过院例会、院内网宣传和组织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全院上下明确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政治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制定方案、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厦门市中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药物合理应用评价办法》、《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预警机制》、《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厦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罚规定》等多项文件,进一步细化考核目标,并组织落实实施,为顺利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三)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围绕医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形成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有效地推进了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1.确立院长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第一责任人,医院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统筹安排、制度制定、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3.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医务科负责组织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行政干预与
1抗菌药物医师处方权的授予、调整工作;临床药学部负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技术支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核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工作;信息科负责构建与完善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微生物室负责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工作;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工作的再分析总结及有效监控。
二、多项措施并举,落实目标管理
(一)明确目标,细化管理指标。按照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控各项指标,并结合我院情况通过多种途径细化各科室各项考核指标,并将指标纳入到科室年终考核管理,与科室奖金、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直接挂钩。
1.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根据各科室特点分别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规定本科室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门诊患者使用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要求等,尤其对具体病种进行了分别设定,使得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明确,科学合理。
2.确立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考核指标:根据各科室病种分布情况分别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上报要求,将实际结果结合日常检查工作情况作为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考核指标,纳入科室年终考核管理。
(二)重点突出,集中治理。以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为重点,加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的检查与处罚力度。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的领导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织临床药师每月对手术科室及呼吸科、ICU等重点科室病历进行专项检查,尤其关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核与确认,并在院内网通报《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检查情况分析》,并及时反馈科室,促进持续改进并跟踪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对合理用药的医师在院例会上进行了表扬,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了批评与处罚,有效地干预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三)多途径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自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院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已初见规模:设置有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为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工作;在2012年我院参加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网与细菌耐药监测网,并于今年在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与细菌耐药监测网建立中承担我省的分网建设与管理工作,充分借鉴各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抗菌药物管理水平。
(四)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管理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升级与应用软件的引入,医院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引入临床用药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院、科两级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的统计与查询、科室及医师的用药限制、抗菌药物品种在线管理、分级管理处方权限定等监控与管理功能;引入大医通临床/临床药学工作站,为临床医师与药师提供了可靠的药物应用信息,规避了不合理用药风险,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五)定期评估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应用现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改进,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自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点评范围、加大了点评力度,每月组织主管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院门、急诊所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住院医嘱实行重点抽查(尤其是外科、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并根据点评结果,采取与责任医师沟通、科室反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几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几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处罚金;对无正当理由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超过3次以上的医师根据有关规定分别作出警告、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处罚。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2.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每月利用HIS系统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进行调查,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使用量出现异常增长的品种进行调查,以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合理用药;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抗菌药物指标进行监控,以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措施。
3.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强力干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每月抽查病历,分析我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并对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
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分别采取限制使用、暂停使用、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诫勉谈话、经济处罚等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人员及对违规违纪人员共处罚人次。
4.定期公布并分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医院积极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每月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每季度公布我院细菌分离与耐药情况,建立了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了相应应对措施。
(六)加强培训教育,落实分级管理。为切实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识,提高我院整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医院组织开展了以“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2次,参与医师、药师近500多人次,覆盖面达90%以上;组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笔试1次,参与医师、药师400余人,合格率达100%。对所有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处方医师和调剂药师根据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同分别授予了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配资格;为吸取先进经验,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收到较好效果。
三、强化目标管理,取得阶段成效
在卫生部、省、市卫生厅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职工的齐心协力下,2012年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由%下降至%、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由%下降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院下降至,各项管控指标接近、达到相关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四、认真对待问题,持续质量改进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必须性和紧迫性,同时这项活动不仅仅是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一起参与和监督,才能取得实效。
(二)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实时的、多方位、全面的监督管理,但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虽然较前明显好转,但仍需要进一步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培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既不是一时之举,亦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始终坚持不懈,持续质量改进,才能逐步走向胜利;同时,要始终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并减轻患者医药负担,不能单纯追求达标而忽视了医疗质量安全。
五、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一)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体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赖于完备的监管体制,只有不断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体制,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的不成熟严重地制约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人员、知识的不足与信息系统的不成熟。目前,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人员主要集中在感染科、呼吸科、重症监护科和临床药师等具有抗菌药物应用经验的部门,人员的有限、知识的不足尚无法满足医院的整体需要;同时,信息系统的不成熟意味着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控尚有许多方面要依赖于人工管理,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且限制了抗菌药物监管的范围。因此,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将有力于推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全面开展。
(三)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体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并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的因素所导致的,更重要的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体制,才能不断地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打下灌输正确的理念,并潜移默化,形成一种正确的抗菌药物应用习惯,使之最终从监管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四)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长效机制。我院各科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不断完善,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将抗菌药物整治工作切实融入到日常诊疗行为中,才能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五)完善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奖罚及考核机制。我院根据地11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管理情况,重新修订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奖罚及考核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责任追究到位。
经过近一年多的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又有所提高,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关系的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三推二改一评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继续贯彻卫生部、省、市卫生厅局的工作部署,持续改进,抓住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完善组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力争让我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厦门市中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2012-12-19
附:
抗菌药物管理与控制指标对比
第三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我院自从2011年7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经过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阶段,目前已进入了总结提高和持续改进阶段,现将前阶段性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抗菌药物品种(35种,一品双规)
整治前抗菌药物品种51种,品规70个;目前抗菌药物品种35种,品规54个。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目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6%,较整治前的88.46%下降了29.23个百分点。
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急诊科≤40%,门诊普通科室≤20%)
目前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2.7%(门急诊科41%,门诊普通科室19.7%),较整治前的55.08%下降了58.79个百分点。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
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4DDD,较整治前的96.93DDD下降了60.38个百分点;目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18.4%,较整治前的33.63%下降了45.29个百分点。
5、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0%)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目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70%,较整治前的100%下降了30个百分点,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病例为52.2%。
6、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前0.5—2小时给药)
目前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基本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7、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24h)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目前预防时间不超过24小时比例为75%,整治前为25%;目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为1.9天,整治前为4.11天。
8、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目前送检率为62.2%,较整治前的21.5%上升了189.3%。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院制定了**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月活动方案》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补充规定》等配套文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定了领导小组职责和确定了3年工作目标。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作了动员报告,进行了指标任务分解并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
标。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完善制度,严格抗菌药物管理。
我院下发《医院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办法(试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修订了《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限定,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
结合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下发了《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规定》、《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导及常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表》。明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的人员组成、会诊职责,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做出规定,对其使用流程及会诊、审批程序进行了细化。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都做了详细规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手术种类也进行了明确。
定期公示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由我院感染办具体负责。
3、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我院组织了院医师和药师进行了二期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知识培训后组织了全院医生和药师的考考核,做到培训参与率100%,合格率100%。
4、清理抗菌药物品种,保障用药安全。
根据卫生部参考目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品种在征求临床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论证,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数不超过35种,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已上报省卫生厅备案。
5、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我院积极开展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和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监测,每月抽查处方40张以上;每月抽查病例300份以上,约为各临床科室当日在院患者总数,占当月出院患者的25%左右,填写《点评工作表》,对患者主要诊断、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疗程、基药使用、微生物送检等情况进行登记,根据处方点评要求把抗菌药物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又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定期编印《医院药讯》,通报活动开展和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重点处方、医嘱进行点评与公示。使用量、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物品种进行医院公示。对抗菌药物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采取了个别谈话、扣科室当月
绩效考核分、个人承担全部违规药品费用、进行通报等处理。
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各的指标都接近或达到了卫生部规定限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但部分指标离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和使用时间,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
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提高整体诊疗水平,让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更合理。
第四篇: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自查自纠
X X医院
关于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自查报告
根据《XX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011】XX号文件具体要求,我院立即认真落实,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我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
3、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制度。
二、现将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抗菌药物被滥用。如在门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
3、预防用药过多。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也相对较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四、处罚情况
每月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医院简报通报,并计入考核。
总之,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第五篇: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自查自纠
武钢二医院关于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
动的通知》的自查报告
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具体要求,我院立即认真落实,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我院制定并下发了《武钢二医院二〇一一年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联合督查小组,根据文件精神进行自查自纠,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具体为:抗菌药物品种有4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未超过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有1种1个品规,注射剂型有6种7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有1种1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有2种2个品规,注射剂型有1种1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有3种5个品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2%,送检率为41.2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6.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7.24DDD;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能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2、对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 训和考核,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执业医师和药师相应的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2009)38号文件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全院临床医师及药师人手一册。
3、严格实施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应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二、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接近100%(不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大多数超过24小时(不超过24小时)。
2、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存在少数临床医师未按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越级使用抗生素现象。
3、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不合理。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日一次给药的情况较多;联合用药无明显指征;药物选择不合理及频繁换药等。
4、未按要求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武钢二医院二〇一一年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2、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3、加大考核力度。对未按要求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不合理、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用药不合理等违规现象,将实施重点考核。
四、处罚情况
每周五组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督查小组,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要求相关科室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第一次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第二次扣除当月奖金总额20%,并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处
方权;第三次扣除当月全额奖金,并暂停其处方权,到医务科学习抗菌药物及辅助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观其表现酌情恢复处方权;屡次不改者取消其处方权,并降级使用;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总之,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