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乐县博物馆2010年工作总结
民乐县博物馆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是贯彻“十二五”文博事业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县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年。博物馆工作在省、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本着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展示水平、确保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和野外文物相对安全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县的文物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的安排和局党总支的要求,组织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做好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市文化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重大会议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资料汇编以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并要求全馆党员干部在积极参加党总支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并结合具体工作撰写了心得体会。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还狠抓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将学习作为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来对待。
(二)、文物普查,进展顺利。
按照省、市文物部门的安排和文物普查方案的计划,文物普查野外文物调查阶段已接近尾声。一年来,我们将普查工作做为工作重点,在认真进行野外文物调查的同时,全面细致地填写普查登记表,完成了软件录入,共整理文字资料132本264份。于2010年5月19--20日,顺利通过省文物普查专家组的验收,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通过国家普查办公室对我省普查工作的验收,按照省文物局的要求,我们又于9月10日至20日,组织专门人员赴兰州对普查资料进行了完善,止此,我县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的工作圆满结束,目前,我们已转入第三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调查资料的汇总、数据库建设等。
(三)、积极创新,搞好服务。
一是布展工作特色明显有条不紊的开展。继去年对博物馆进行维修改造后,从今年年初开始,根据我馆馆藏文物的特点,严格按照布展大纲的要求,在全馆人员的努力下,利用半个月时间,摆放文物200多件,完成了具有浓厚县域特色的展厅两个(民乐县历史文物展厅和水陆画专题展厅),使展厅真正达到了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布展精美、特色明显的良好效果。止目前,展厅已接待观众52000多人(次)。二是博物馆青少年第二课堂建设开展扎实有效。从今年开始,我馆积极响应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号召,充分突显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推出了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了解民乐的历史,激发他们更好地建设家乡的热情。针对青少年教育特性及场馆特色,开设系列活动和延伸性服务,改善提高博物馆的软硬件水平,强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深受学校和学生及家长的好评。止目前,我馆共接待中小学生2000多人次。三是博物馆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为了更好地搞好展示服务,我们从完善博物馆队伍结构和提高博物馆队伍素质入手,向政府领导多次请示,争取到解读员一名,并送省博物馆进行培训,我们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兄弟博物馆进行实地学习,今年6月份,先后组织全馆人员赴肃南、高台博物馆进行学习,观看他们的展厅、询问他们的管理,借鉴他们讲解的成功经验,使全馆人员均有一定的收获。
(四)、宣传活动,特色显明。
为了隆重纪念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和6.12世界文化遗产日,根据市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民乐县博物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精心策划,统筹安排,于今年5月18日认真组织开展了“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当天,设立文物知识宣传点1处,悬挂大型横幅标语2条,对《文物保护法》,《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宣传,散发宣传资料700多份,参展人数达1000多人次。并在《新民乐》上开辟《历史文化》专栏进行宣传,同时,在《丝绸之路》、《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陇右文博》、《张掖日报》、《张掖文物工作》、《新民乐》等报刊杂志和西部民乐网上发表专业论文和工作信息共40多篇。
(五)、文物安全,措施到位。
为了严格落实文物检查及案情汇报制度,加强对野外文物的管理。一是继续实行了文化文物出版局每季度检查1次,博物馆每月检查1次,并每周同文保员电话联系1次的管理制度,若发现案情,及时按程序上报。同时,馆藏文物坚持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依照“警钟长鸣、预防为主,打防并举,常抓不懈”的工作思路,坚持实行了“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加大了馆藏文物的安全保护力度,确保了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二是加大对铁路沿线文物点的巡查力度,兰新铁路第二复线作为我们国家的大型建设项目,贯穿我县南北,经过八卦古城、八卦墓群、破山嘴墓群等文物点,为了防止因工程建设而文物遭到破坏,除了给施工人员宣传文物保护的有关政策法规外,每周都去铁路沿线进行巡查,止目前,没有一处文物点被破坏。做好了对王什民居、四家魁星楼环境治理工作。因这2处文物保护单位均处在居民区内,附近电线混乱、秸杆随处堆放,对2处木质结构的文物有较大的火灾隐患,我们逐户做工作,共改电线600米,搬运柴草约500立方米。
(六)、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添臵了办公桌椅8套,电脑4台,打印机2台,扫描仪1台,改善了办公条件。二是改造接待室1处35平米,添臵沙发4组,改善了服务设施。三是购臵了文物密集柜31组,改善了文物存储条件。四是处理楼顶屋面192平米,解决了展厅漏水的问题,保证了文物安全。
(七)、完成了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二五”规划、2010年“四有”工作任务和第七批国、省保单位的申报工作。
今年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从3月份开始,我馆就组织人员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有可操作性的文物保护规划。《八卦营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圆通寺塔保护规划编制》、《八卦营古城遗址保护维修工程》、《民乐县博物馆新建》、《民乐县博物馆保存环境达标》、《民乐县博物馆展示提升》、《圆通寺塔安防系统工程》、《圆通寺塔防雷系统工程》等8个项目被纳入国家项目库。按照市文物局所做的四有工作计划,我们完成了上花园戏台、聚风楼等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并完成了东、西灰山遗址,八卦营墓群三处省保单位拟申为国保单位的申报材料和童子寺石窟、五坝墓群、王什民居、永固城遗址四处县保单位拟申为省保单位的申报材料。
(八)、水陆画册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水陆画是我们民乐的文物特色,它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绘画细腻,被有关专家称之为“可移动的壁画”。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种艺术的魅力,我们除做了水陆画专题展厅外,还准备出版《民乐水陆画册》,目前,水陆画册的文字整理工作已基本就绪。另外,经过不懈的努力,省文物局已将我县水陆画列为研究课题,计划在2011年与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手进行专题研究。届时对《民乐水陆画册》的出版会有一定的帮助。
(九)、拓宽渠道,加大项目资金争引力度
年内,我馆共向省文物局上报了《关于申请解决博物馆文物藏品柜架的报告》、《关于申请解决博物馆安装防盗防火设施经费的报告》、《关于申请解决博物馆展厅改造和布展所需经费的报告》等5个项目报告。积极向上争取,其中《关于申请解决民乐县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的报告》和《关于申请解决博物馆文物征集费的报告》得到了批准,共争取到资金114万元(2009、2010两年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各55万元,文物征集费4万元)。
(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了解民乐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民乐县博物馆本着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展示水平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使工作步入了快车道。
一是与县城中、小学联系,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参观,将博物馆办成学校的第二历史教学课堂。二是制作展板赴乡、村流动展出,大力宣传文物知识,同时征集民间流散文物。三是与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联系,带领他们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参观博物馆,将博物馆办成政府的接待室、宣传民乐的窗口。四是组织干部职工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服务经验。五是以县委、县政府召开大型会议为契机,将博物馆宣传材料和参观门票放入材料袋中,让与会人员参观博物馆。六是同县委党校、县农科教中心领导联系,带领学员参观博物馆。七是发布爆炸性新闻吸引观众参观,如《零距离接触天外来客》、《四千年金首饰与观众见面》等。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与实践结合的不太紧密。有时由于工作的种种原因,忽略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效结合。
2、缺乏专业人员。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注入,使得博物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整体年龄偏大,几乎没有文博专业人员。
3、目前,还确少安全保卫人员和保洁人员,有待下一步进行协调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以这三件大事为重点,着力搞好文博工作。1、抓紧搞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的工作,按照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的要求,进一步整理完善普查数据,公布普查成果,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资料。
2、继续做好博物馆展示和接待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3、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的项目争引工作,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以项目带动文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〇一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民乐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民乐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2004年,民乐开始走进了董家镇谢家小学,当时学习的乐器有中阮、小阮、大阮、柳琴等。随着民乐教学经验的提升和学生水平的增长,我们逐步添加了琵琶、扬琴。为了使民乐教育落到实处,学校特聘济钢老年艺术团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肖连成老师为我校的民乐指导教师,长期在我校指导民乐教学。学校还落实专人负责、无私奉献,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学校要求老师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做到边学边教,教学相长。在校长的重视下,在家长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谢家小学民乐队在历城区享有盛誉,多次参加市区及济南电视台的各种活动,大批的学生参加了考级活动。大课间、双休日、暑假里,都可在校园里听到悠扬的琴声,„„谢家小学民乐队的创建为校园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一、刻苦训练较有成绩
为了使学生读书和练习民乐两不误,学校做了合理的安排。学校规定学生练琴的时间为周六一天,其余的时间均为学生在家练习。这样的安排,家长们支持,学生满意,民乐队分为了两个班——大班和小班,大班是水平较高的老队员,在不参加比赛的情况下我们就让学生练习考级曲,准备参加八月份每年一度的全国等级考试,小班则是在培养中,以备今年历城区的比赛,在外聘老师和本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参加了两次济南电视台的“非同凡响”节目的录制,收到观众和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好评,参加了镇六一活动的演出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精心培育输送人才
学校除了配备德艺双馨的老师辅导学生外,常年聘请济钢老年艺术团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肖连成老师为我校的民乐指导教师利用双休日来校指导,在外聘教师的精心培育和悉心指导下,新入门的学生很快的对乐器有了兴趣。学员们放弃双休时间刻苦练习,水平快速提升。“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许多学员在小学毕业后还没放弃学习,我们依然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返回母校继续学习,而却由我校负责他们的考级工作,所以常喜报不断,佳音频传。几年下来,历城二中乐社的学生不少都是我们谢家小学输送的。如:寇飞、寇文雨、钟旭、张馨羽等。
三、做好衔接工作
随着学生的成长,好多水平高的学生也就面临着毕业,我校将又流失好多的好队员,为此学校民乐队的衔接工作必须做好。为了培养新秀,使民乐后继有人,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今年在三四年级学生中招收一批爱好民乐,能吃苦耐劳的队员。小学员们有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乐队也有了良好的梯队。
民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人们得到每的享受。要办好民乐特色学校,必须走继承、挖掘、创新、发展的道路。谢家小学的民乐开办到现在已有8年了,慢慢的形成了一民乐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在这8年中,民乐队队员换了好几届,但每年的训练和演出从未间断过,每年的成绩从未下降过。相信这所民乐特色学校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关心下,在专任教师的共同努力
下,以后的路会走得越来越好,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三篇:诗意民乐
诗意民乐
一、古旧楹联
楹联.又称对联,也叫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雅俗共赏,素为人们所喜爱。
民乐县民风淳朴,尊师重教,犹盛文风。骚人志士,群英荟萃,;流下了许多艺术精华。对联即是其一,诵读这些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对联,会使人受到启发教育。当然,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古楹联,必然带有旧时代的色彩,我们要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些楹联,以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旧时,几乎村村都有关帝庙,因而吟颂关公的对联也就特别多。六坝城内北大寺关帝庙楹联:
不冠不足半是英雄半是佛. 能文能武亦为名师亦为仙。
洪水城关帝庙楹联:
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千秋常怀赤日;青灯观青史,青龙堰月,一生无愧青天。永固城关帝庙楹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胸怀孟德; 占九州,据荆州,州守州攻,威震九州。
南古城关公庙联:
忠义常留于天地,气节直贯乎古今。
三寨村关帝庙联:
正气塞两间,神圣文武; 丹心昭万古,日月江河。
这些楹联叙事咏史,赞扬了关公义气千秋、文武双全、见义勇为的品质和气节,对仗工整,字句简练,气势不凡。
旧社会民乐渠道破烂,旱灾横,百姓身受其苦。各村都修龙王庙,以求神灵庇佑,祈祷风调雨顺,因此,龙王庙联应运而生;
江泽汪洋,湖海沟渠滋沛泽;
涟波荡漾,江淮河汉沐洪波。
上联全用“三点水旁”的字组成,语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人们祈雨的心愿。
民乐洪水城隍庙联:
任他豪强,唯有此刀山剑树; 独遵法令,不怕他铁胆铜心。
洪水老鹳嘴城隍庙联:
善是善,恶是恶,善恶终究有报; 忠是忠,奸是奸,忠奸到此分明。
六坝城隍庙联:
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知?
这些楹联告诫世人祸福自求,替恶有报.劝人行善,皆警世明言,尤其末联,用反问句式,启人深思。
有一财神庙联风雅别致,诙谐有趣,间有讽喻。联曰:
富国不妨设九府,足民何必待三余。
要是财神爷真能显灵盼福,能便国家畜裕,人民丰衣足食,那就多修些财神庙好了,农民又何必苦耕以备荒年呢?这是对神权的挑战,是对赵公元帅辛辣的讽刺。
过去.农民以耕种为业,就把希望寄托于土地神.祈一方之清平,保四季之平安。大多土地庙联无非是祈求神灵仁民爱物,庇佑苍生。惟王什村土地庙有一幅对联,另辟路径,谈谐幽默。联曰:
莫笑我神态龙钟,无权无能,许个愿试试; 那怕你精灵乖巧,有钱有势,不烧香瞧瞧。
此联活脱脱刻画出了一个小土地神以权谋私的霸道作风和仗势期人的丑恶行径。
南古城隆教寺内,原藏有明代宣德铁钟,钟楼有联曰:
有叩必闻,闻者自然觉悟; 无响不应,听时那昧晨昏。
民国时期.民乐沐化人孙振声在山丹县西门外经营一盘水磨,亲笔撰写一幅对联:
不管青稞麦子,谁来谁推; 那怕公侯王爷,我有我例。
真是文如其人.字句间透出凛然正气,对联庄谐并宜,妙趣横生,意境深远。
民乐圣天寺天王殿有一联,不落俗套。联曰: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坛,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该联指点迷津,教人正果,参透禅机佛理。
戏台联更是一朵盛开的奇葩,向人民展示着民乐当地的民间文化底蕴。
杨坊戏台联:
格外文章圈外注,水中明月镜中花。
上姚庄戏台联:
喜怒笑言皆教诲,悲欢离合亦文章。新天堡戏台联:
十几个人演千军万马,一席方地表四海五湖。
林山堡戏台联:
乾绅一台戏,日月两盏灯。
过去,唱戏的大多不识字,且男扮女装者居多,晚清永固举人曹清有戏对联两幅,联曰:
巾帼公尚有几分丈夫气,纱帽下全无一个读书人。
另一联:
红妆佳人,只穿绫罗怕修足; 风流才子,爱戴纱帽不读书。
这些对联庄谐并宜,妙趣横生,含义深远,虽然是笔墨游戏,却别有情趣。
二、古人古韵
匈奴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令我嫁妇无颜色。
〔注〕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河西,攻克古城,过焉支大败匈奴。匈奴失去祁连、焉支二山后,乃作此歌。
至淡河同前之作
〔唐〕马永奇 念尔兼辞国,缄愁欲渡河。到来河更阔,应为涕流多。
〔注〕淡河,今洪水大河。民乐大河一带口音a、an不分,淡、大相混。
天山(即祁连山)〔明〕陈棐
马上望祁造,连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音烟。对峰拱合黎,遥海瞰居延。
四时积雪明,六月飞霜寒。所喜炎雪消,潺潺灌入田。可以代雨泽,可以资流泉。三箭将军射,声名天壤传。谁是挂弓者,千年能比肩。
南山积雪 〔清〕秦国英
层层青嶂野云铺,不减寒江钓雪图。一带银屏天外峙,千丛琼树望中敷。庭前曙色终朝送,眼底尘埃半点无。想到梁园曾有赋,炉添活火酒添壶。
金山松涛 〔清〕赵赓云
独上金山兴倍豪,万松拔地起波涛。风声贯耳来天马,雷响惊心钓海鳌。岸帻直摩红日近,披襟不觉白云高。应知本性原清劲,拒受秦皇片语褒。
登永固城(古月氏城)诗
〔清〕黄润勋 秋风吹上月氏城,南望祁连积雪明。多少村墟尚寥落,十年烽火乍休兵。
〔注〕光绪六年(1831年)冬,作者省亲到甘肃,经兰州,过河西走廊,咏《登永固城》一诗。同治年间爆发了回民大起义,回部首领白彦虎火烧永固城、何家庄、姚寨子、圣天寺,对山丹亦多烧掠,历时十年,后被左宗棠率部平定。这是对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洪水竹枝词 〔清末 民乐〕李鼎卿
西园种菜味偏长,东郭耕田饼饵香。莫怪妇人都懒织,本来此地不宜桑。
四时天气尽春秋,到此人夸清福陬。暑日悠悠常不扇,冬多炉火更皮裘。
〔注〕 竹枝词本为四川东部民歌,唐代刘禹锡根据民歌情韵,改作新词,后世诗人仿之。
洪水竹枝词
〔清末 民乐曹营 举人〕赵元普
孤城隐隐势回旋,突兀一峰高耸天。欲指崇墉何处是,远从百里望银巅。
天山积雷通清寒,五月披裘抵复单。夏秋棉衣才适体,哪知世上有罗纨。
南古竹枝词 〔清末 湖南〕陈情
卓午骄阳势逼人,山巅积雪化甘霖。开渠引灌田千顷,偶不均匀即讼争。
雪山伊迩俗随胡,五月披裘信不诬。唯有儿童真铁汉,一丝不桂舞泥涂。
永固竹枝词
〔清末 永固 贡生〕文成蔚
古堞残堆旧月支,湖山左右护城池。牧童日夕归牛黄,犹作胡茄信口吹。湖列东西人数家,推油磨上作生涯。地寒不习桑麻事,无数童孙学种瓜。
月氏城郭近祁连,山色纵横销翠烟。日夕牛羊饮北泉,行人一路唱少年。
驱狼且兔走山巅,猎火通烧野马川。莫道居民营捷利,香茸贵重最关钱。
〔注〕这些竹枝词的作者除陈情外,其余都是民乐本地乡土诗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生活的积累,以通俗自然的语气,轻快活泼的笔调,真实地反映了民乐的地域特点、气候差异、服饰打扮、生产生活情况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实为难得。
三、当代新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乐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来民乐的高层领导、诗人、学者,以及本地诗学新秀、基层职工群众,以锐敏的笔触抒发情感,留下了大量吟颂民乐巨大变化的诗章,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热土的真情挚爱。
回乡偶书 王野苹
毵毵杨柳绿迎门,流水长桥小小村。都道时清年景好,家家煮酒醉黄昏。
〔注〕新疆《绿原报》副主编王野苹1986年回乡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情不自禁吟成此绝句,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给予了热情的讴歌。
乡村五月
李中锋
莺飞蝉叫五月天,绿染沙洲迷霭烟。责任田头春色满,柳萌下面枕锄眠。
民乐颂 吴毓恭
祁连高峻入云天,锦绣河山碧沃田。地载天开多秀色,民康物阜颂华年。紫皮大蒜名中外,苹果晶梨夺状元。革故鼎新兴大业,政通人和创新篇。
清平乐·翟寨子水库
高欣荣
翘天企盼,治水容颜变。巧夺天公宏图展,六载寒暑鏖战。祁建叠嶂银峰,坝坚锁住蚊龙。湖碧浪花飞舞,绿洲物阜民丰。
海潮坝水库 宋根儒
两岸奇峰百丈崖,曾经虎喇浪淘沙。而今驯得随人意,出峡清流富万家。
海潮坝水库 王梦洲
倒揽祁连入碧潭,春风放胆戏波澜。一川云气酬行色,日夜潮声下岭南。
高峡平湖 李中峰
峡口新裁醉月图,拦腰嵌个宝葫芦。虚怀盛满千顷绿,流出金玉万斛珠。
瓦房城水库 刘晓东
喷珠溅玉为留春,总想波光玉镜新。万顷良曰承雨露,村民合笑看流银。
双树寺水库
王学斌
于今人力胜过天,锁得清流在此间。浇出一川杨柳色,不教旱魃出晴滩。
翟寨子水库
王创业(省文联副主席)库名翟寨子,水闸童坝河。波映石窟古,渠惠平壤多。长路随涛展,浪花逐车歌。公仆期何事,政简与民乐。
民乐城里酒飘香
陆浩
祁连甘泉酿琼浆,民乐城里酒飘香。李白若饮滨河酒,醉卧此地不思乡。
民乐新竹枝词
李中峰
龙头一扭水哗哗,铁管清流入万家。雨露思承夸改革,填平涝池种桑麻。
山泉引作自来水
李中峰
高山峻岭宕流泉,曲曲弯弯百转旋。喜见清平终有日,无波无浪向人间。
民乐行吟 张克复
俗厚民醇乐业成,神泉美酒协康宁。黄花碧野天山雪,旖旎风光如画屏。
民乐纪游
袁第锐(省诗词学会会长)祁连雨雪望霏微.遍地牛羊下夕晖。锦帐琼楼人意好,秋风萧飒不言归。
贺海潮诗社成立
袁第锐
中华逢盛世,乐事干云宵。塞北清迷雾,河西起海潮。
民乐千家颂舜尧,不须重忆霍骠姚。玉龙飞甲连天舞,融入春江作海潮。
贺海潮诗社成立
王梦洲
霞蔚彤云烁彩虹,新翻杨柳动晴空。祁连烟雨千年雪,鼓荡海潮唱大风。
民乐寄语
张昌言(西师大教授)
背靠祁连望宇寰,新潮澎湃欲飞天。农林牧副扬传统,科教工商改旱塬。
西部春 杨金花
阔地高天瀚海波.胡杨红柳舞婆婆娑。边关今日容颜变,汽笛声声奏凯歌。
山城 张真学
青山绿水抱边城,落日群楼锁雾云。俯瞰长街灯似月.清风吹送管弦声。
民乐公园建成即兴
刘兆祖 放胆春风任剪裁,波光云影映瑶台。廊亭水榭花千树,西子巧妆塞外来。
民乐县城新貌
王学斌
新城远比旧城丰,见日欢歌笑语声。幢幢高楼摩云霭,坦坦通途任从容。灯塔换光妆夜景,县标凌碧布春风。绰约俏姿灿四季,红花绿树映霓虹。
戈壁新貌 张真学
戈壁荒雄风卷沙,燕雀草木难安家。今朝喜得春风度,遍地盛开杜鹃花。
北滩新村 李中峰
葱笼一派掩黄沙,绿树荫中便作家。新辟水塘鱼纵跃,地膜覆盖种西瓜。
万树笼烟竞斗妍,春风十里香花天。红描绿绣君知否?曾是当年戈壁滩。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恭诗云: 梨花似粉又似银,田野山川一片新。展望风光四月好,馨香馥郁艳阳春。
《张报报》副总编刘晓东诗云: 一片梨园一片情,流光溢彩世人惊。一片甜香飘四野,八方引蔚万家荣。
诗人鲁言《为民乐园艺场题》:平畴百代足凋零,一策争开紫气生。活水穿花环碧海,四滩金果缀枝明。
民乐行 鲁言
昔日民乐行,曰国瘠且贫。溪壑多破旧,村中见饿馑。岁月成过去,山川迥不同。水库映碧波,阡陌树成林。粮多仓廪实,清香称油品。瓜果播远道,牛羊草青青。五业蒸蒸起,千村处处新。
收入翻番早,金榜题其名。政通人和美,农家乐融融。干群同心力,劬劳多辛勤。来年氏乐行,更上楼一层。改革源其致,花映遍地红。
第四篇:民乐教案
《走进民乐---弹拨乐赏析》
教学设计
单 位:中原区华山路小学 执教人:赵 红 时 间:2015年1月
走 进 民 乐
---弹拨乐赏析
课
题: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内容:欣赏课。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生对弹拨乐器的名称、外形和演奏方法的正确认识,以及在了解的基础上,能简单的模仿演奏动作。
二、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弹拨乐器的代表曲目,感受、听辨其音色特点。
三、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
二:难点:了解民乐的演奏动作和音色特点。
教具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他是在什么时候演唱的?
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相信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
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师:你们能说出这种乐器的名字吗,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师: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一种,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丝竹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五大类。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
2、乐器介绍讲解
师: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等。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
师: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
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师: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古筝(出示课件)
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琴弦。
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弦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21根。
师:古筝公元前237年前,已流行于秦国,故又称秦筝,筝的音箱是木质长方形,弦张在面板上。每弦一个柱,用以调节弦长,固定音高,一般是按五声音阶定定弦。它的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筝多用于独奏或重奏。
师:古筝曲有一首非常出名的独奏曲,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独奏曲,体会古筝宁静致远的神韵。听完之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这首古筝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悠扬如歌„„
师:同学们的回答如诗歌一般。我知道咱们同学会背诵很多的诗歌,让咱们也一起来欣赏一首吧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师: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
师: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旱天雷》,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那同学们想不想听下扬琴的声音呢、听的时候想一想扬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和我们刚才介绍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边听边模仿演奏的动作,等演奏完了,你们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播放扬琴演奏《将军令》。
生: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在民间器乐合奏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师: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有月琴、柳琴、三弦、阮„„
3:拓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四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最后在《春节序曲》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第五篇:民乐介绍
民乐介绍
演奏图
中国民乐在维也纳的表演图片(配上音乐)
1998年,奥地利著名主持人布拉维教授抱着一只“小老虎”,喜气洋洋地在金色大厅为中央民族乐团春节音乐会做现场解说。除了现场1000多名观众,更多坐在电视机前的奥地利民众也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
正是在那次音乐会上,很多奥地利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观众开始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认识二胡、琵琶、唢呐、古筝、笛子等“千奇百怪”的中华民族乐器,发现这些乐器奏出的音乐那么优美动人。
四大类介绍:名称和概括 拉弦(二胡、京胡)
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代表曲目《二泉映月》。
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右手有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二胡的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
弹拨(琵琶、阮ruǎn、月琴、冬不拉)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吹管(萧、笛、芦笙、口哨)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梅花三弄》:
乐曲既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又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常与古琴合奏。
敲击(编钟、梆子、太平鼓、拨浪鼓)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代表曲目《春江花月夜》(古乐合奏)
放四个角、每大类四个图
出示一种介绍,分析结构、材料、造型、图案装饰 名画介绍: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卷(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伯牙鼓琴图》卷,元,王振朋作,绢本,水墨,纵31.4cm,横92cm。
这是一幅人物故事画,画中的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一书。画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两位知心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画面上共有五人,左边是伯牙,他面目清秀,蓄长髯,披衣敞怀,端坐石上,双手抚琴。伯牙的对面是子期,也坐在石上,身着长袍,低头静心谛听。两人的身后共有侍童三人站立。作者用生动、准确的笔墨刻划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心活动,弹琴者的专注,听琴者的入神,都跃然绢上。为了衬托两个主要人物,作者还安排了三个侍童,并借用次要人物的不同反应来表达伯牙和子期之间用琴声传递感情并成为“知音”的友谊。这幅画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作业要求:
1、临摹乐器组合1—2个
2、画卡通版乐器组合
3、写生或临摹一位正大演奏的演员
4、画一幅民乐演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