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血科工作制度(下载)
输血科管理制度
目录:
1、输血科工作制度
2、贮血制度
3、配血制度
4、发血制度
5、输血科查对制度
6、检验记录核对制度
7、血液质量检查制度
8、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9、输血不良反应信息登记及反馈制度
10、交接班工作制度
11、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12、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的接收登记制度
13、输血质量控制制度
14、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输血科工作制度
⑪ 严格执行《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供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同时掌握国内外输血工作发展动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新技术,开展输血治疗和输血新技术的推广。
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医院感染和输血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⑬完成输血科的各项日常工作,保证设备、用品正常运转和使用,把好各项技术质量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⑭遵守医院劳动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要事项,口头和书面同时交班;接班人未到、未交接班,当班人不得离岗。
⑮服从工作安排(包括排班表、二线或临时调配以及当班人员的紧急需要),调班应以保证安全输血为前提,不得连续疲劳工作。
⑯工作认真、仔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准确及时配血、发血,完成当日各项工作。
⑰每天坚持作好各项记录。
⑱每个月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包括朝会传达、业务总结、科内事务说明、讨论、质控汇报等内容),有重要事情、紧急事情时临时召集开会,要求全体人员到场。
2、贮血制度
⑪贮血室应经常保持整洁,非输血科人员末经允许不得入内。
⑫贮血室每天定期消毒2小时,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达到医院内空气Ⅱ类标准。⑬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⑭按O、A、B、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⑮贮血冰箱必须有温度自动报警装置。贮血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2—6℃,定时观察作好记录。每天记录四次。当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报告给设备科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⑯凡血液在贮存中出现凝块、溶血、包装破损、血浆出现黄疸均不能发出,并做好记录备查。
⑰贮存期间禁止开启血袋,已开的血液和血浆应立即输用。已输用过的剩余血液或血浆禁止输用。
⑱严禁不合格的血液入、出库。血液出库后一律不得退回。
⑲每日交接班时,必须做好库存血液清点记录,以及当日血液入库数目。当日已用血液必须完全出库,入出库账目清楚。
3、配血制度
⑪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粒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ABO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冰冻血浆、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冷沉淀等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⑫用于配血的标本必须是三天内,无溶血、长菌、变质的标本。
⑬配血前严格核对标本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完全一致后方可配血。
⑭首次鉴定血型必须进行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及Rh(D)鉴定。
⑮配血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不得相互交谈,必须严格遵守交叉配血操作规程。⑯配血必须采用可检出不完全抗体的交叉配血法,不得单独使用盐水玻片法配血。⑰配血时必须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⑱配血有疑问时应采取复查标本、不完全抗体筛查、询问临床资料等相应措施,不可放过任何疑点,必要时应向上级医师报告,或送相关部门作进一步检测。
⑲配血完毕应立即记录血袋号,填写配血结果并签名,并在计算机中录入配血报告,同时再一次核对所有资料。
⑳急诊标本必须注明接收具体时间(年、月、日、时)并及时处理,记录配血时间。⑴疑难标本(如配血不合、正反定型不符、亚型、产生免疫性抗体、冷凝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必须及时、主动向临床说明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遵医嘱作进一步处理,并将疑难标本的情况登记于《特殊病例记录》;对于疑难复杂血型检测、交叉配血及特殊试验,本室不能完成的,要及时联系成都市血液中心血型室或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血型室协助完成。
⑵实习生、进修生不得独立出配血报告。
4、发血制度
⑪配血相合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领血。家属和非医护人员领血一律不能发给。发血时,输血科工作人员与领血人员必须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住院号:供血者姓名、血型、贮血号、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量、交叉配结果和血液外观。质量合格、血袋无破损、无渗漏、标签完整、清楚。经双方签名并记录发血时间后,将血发出。
⑫发血人必须为输血科工作人员,实习生、进修生不能独立发血。
⑬接血人必须核对配血报告单与血袋的血袋号、血型、血品种、血量、献血员姓名无误,血袋外观无异常。
⑭发血人必须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清楚记录病人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袋号、血品种、血量等内容,签名后才可打印报告,发出血液。
⑮除特殊情况需要鲜血外,发血应按采血日期的先后发出。⑯紧急发血(未配血)后必须立即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并将结果电告医生,通知临床科室派人取回报告单;如结果有异常要立即通知临床停止输血。
⑰血液一经发出,不得再退回。
⑱血液发出后,立即将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管保存于2~8℃冰箱7天。凡输血后需要再配血者,应重新抽取血样做交叉配血试验,不能用输血前的血样管。
⑲有输血反应需如实填写输血反应记录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并做好登记报告记录及追踪调查处理。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及时向血站反馈。
5、输血科查对制度
⑪输血科接收配血标本和配血时必须进行七查:指查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输血种类,取血科室。查病人血样标本上的内容与申请单内容是否相符,必须准确无误才能接收和配血。
⑫临床科室输血时必须进行七对:指对献血员姓名,血型,血号,血液种类,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查输血科提供的配血报告单内容是否与血袋上内容相符,必须准确无误才能输注。
⑬输血科人员对血液入库、出库要严格按照血液质量检查制度认真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血液严禁入库或出库。
⑭交接班时必须查对当天的血液入库、出库、收支账目必须清楚,准确无差错。
6、检验记录核对制度
⑪临床输血前必须做九项检查。临床用血输血前监测主要以乙肝、丙肝、爱滋、梅毒四项作统计。并每月做临床用血月报表上报资阳市卫生局。
⑫急诊用血,输血前的检验报告单末出来时,由当班人员登记用血时间,随后核对检测项目并登记在输血科输血前检测登记本上。并进一步核对和督促临床用血科室必须作输血前的必查项目。
⑬择期手术、常规输血病人必须在输血前作检测,并在输血申请单上填写上检测结果。输血科在配血时要核对检验记录是否一致。如有漏查必须马上反馈给临床用血科室,并作相应补救措施。并上报医务科备查处理。如属输血科人员没认真作核对而造成漏查,输血科按科室考核制度直接处罚当事人。
⑭输血前作好用血标本的核对工作,如用血申请单、病员姓名、性别、床号、血型、住院号、科别、用血日期、所需血液成分项目,如有不符,请重抽标本。
⑮如遇特殊血型、心外科及儿科病员需输近期血液提前作好备血。
7、血液质量检查制度
血液入库检查内容 ⑪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⑫献血员姓名(或条形码)、ABO血型、RH(D)血型。⑬血液品种。⑭采血日期和时间。⑮有效期及时间。⑯血液编号(或条型码)。⑰储存条件。
输血科收到验收合格的血液后,应认真做好入库登记。登记内容应用献血员姓名、血型、血量、采血日期、血袋编码、购血日期和时间等内容。
血液出库检查内容: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血袋有破损、漏血: 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精大颗粒;
⑥末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楚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⑨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⑩血桨肉眼黄疸或脂血较重、有气泡、重度乳糜、纤维蛋白折出时。11禁止接受不合格的血液入库。禁止不合格的血液出库。○输血科人员对血液入库、出库严格按照血液质量检查制度执行,不符合标准的血液严禁入库或出库。
8、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出现输血后感染疾病,应及时如实反馈给供血单位。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及时处理出现的输血问题。并做好登记报告记录及追踪调查处理。
⑪预防血液传播疾病,严格进行血液检验,加强血液质量控制。⑫对血液严格管理,提供无偿献血。
⑬采集血液时应严格操作规程,所用器具应严格消毒。⑭防止外伤时接触污染血液。
⑮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由于输血及血液制品有传播肝炎的危险性,故决定对病人是否输血应权衡利弊。
⑯提倡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并尽量减少输血和做到合理输血。
9、输血不良反应信息登记及反馈制度
⑪输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在24小时内送回输血科保存。⑫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如下: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⑬如怀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输血反应,在积极治疗和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合实验记录。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的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
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④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旦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
⑤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⑥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⑦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⑭出现输血反应后,及时如实反馈给供血单位。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及时处理出现的输血问题。并做好登记报告记录及追踪调查处理。
⑮输血科主任定期到临床科室了解输血的各项情况,了解有无输血感染疾病的病例,并每月上报医务科,做好每月用血统计,填写每月用血月报表上报资阳市卫生局。
10、交接班工作制度
⑪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坚持值班制度,必须保证24小时有值班人员,不能脱岗,串岗。由于失职而造成的纠纷或差错,值班者应承担责任,要严肃处理。
⑫值班人员要急病人所急,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检验并报告结果。抢救病人标本应优先检验。
⑬当班者应在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做好值班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⑭交接班必须面对面交接,接班人员到后,作好交接班手续,交班人员才能离开。当班者要做好值班记录并签名。重要问题应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汇报。交接班内容,必须保证当天的血液入库、出库、收支账目清楚,保证当天的水电、仪器维护及安全防护,并作好原始记录。
⑮夜间门窗关闭检查,防火、防盗,执行各室间的预防消毒工作。
⑯ 贮血冰箱和低温冰箱如遇报警及时检查原因,有问题马上通知设备科解决,并作好原始记录。
⑰科主任要检查值班工作,查看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1、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⑪输血完毕后,要求在当天由临床医护人员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并如项在《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本》上登记签名。
⑫输血科在接收本上签名。并要求输血后血袋装入黄色袋中放入存放配血标本冰箱中保存24小时后作无公害化处理。
⑬输血科当班人员负责清查当天放发临床用血的血袋数量,如临床没有如数送回,请与临床联系,要求及时送回。
⑭输血后的标本由输血科保存一周。
12、输血前病人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的接收登记制度
⑪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输血送检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⑫配血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
⑬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合要求必须退回重送。在核对输血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⑭急诊输血标本要开绿灯,及时配血、核对、出报告。
⑮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受血者和献血员配血标本需放冰箱保存一周,以便备查。
13、输血质量控制制度
⑪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各级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⑫严格执行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制度,不使用无血站名称和许可证标记的血站以及非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供应的血液。
⑬认真执行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决定,执行输血技术规范,指导临床全血或成分血的合理应用,保证输血安全。
⑭执行好全血或成分血的贮存与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供血单位。
⑮输血前必须执行输血前九项检查,并核对报告每月上报医院预防感染科、医务部。⑯输血出现不良反应时,祥细记录和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及时调查处理,反馈给供血单位。
⑰严禁不合格的血液入、出库。⑱血液出库后一律不得退回。
⑲全血、成分血血样和受血者血样标本,放专用标本冰箱保存至输血后七天。⑳做好试剂质控工作,确保检验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4、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⑪布局合理,设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半清洁区(办公区)和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
⑫临床用血管理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⑬工作人员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或消毒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刺伤,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⑭储血冰箱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和霉菌。
⑮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及时对工作台面、桌面用1:100“84”消毒液擦拭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1:100“84”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⑯玻片、滴管、试管等用后立即放入2:100“84”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在清洗晾干备用。
⑰工作人员必须作好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⑱每月必须对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手、室内空气进行一次微生物学监测,并保存监测报告。
第二篇: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急诊输血亦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血库,否则应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如确遇难以判断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有关上级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发现采供血机构所发血的血型标记有误,或标签内容模糊不清,应做好记录,然后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复核。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退回,不得使用。且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报告。
7.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并按好、科别、床号、ABO及RH血型、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血液一经领出,不得退回。
8.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9.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工作需要,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和临床用血技术的研究。
10.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
1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全血、红细胞冷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液应当按保存日期的先后排序,分型存放,先存先用。临床医护人员不应拒领。(特殊情况需要保存期短的血例外)
12.贮存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储血室每日三氧灭菌消毒一次;储血室及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需达合格。
13.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及报表,仪器设备及维修记录,试剂质量要有保证,有关资料需要保存十年。
14.在血液贮存期出现血袋标签破损及血液质量问题及保存过期时,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单,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即可作出报废处理,并做好记录。
15.必须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遇到疑难及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技师及主任请示。
16.输血科每月需拟定下月用血计划交医务科,并统计当月临床各科用血情况、输血前检查、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汇总上报。
第三篇: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
一、输血科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衣着整洁,佩带胸卡,持证上岗。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脱岗。
2、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做好血液及各种成分血入库、储存、发放等各项工作,对工作要认真负责。
4、最终实验:血液发放人员在血液成分制品出库前,确定该血液接受试验过程检验合格,并进行以下内容的外观最终试验(查有无溶血、凝血、可见污染、包装状况,对血型、标签、血袋、导管是否渗漏、姓名、血量、日期、保存期、编号),确保未经过最终检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不出库。
5、做好临床科室用血预约工作记录,按预约要求及时发放血液。
6、做好临床科室的用血信息收集、反馈、处理工作,特殊情况及时报输血科主任。
7、要按时检查贮血设备,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和报告有关部门。
8、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杜绝差错和事故发生。
9、输血科属工作重地,非本科室人员禁止入内。值班人员不得在贮发血室会客、办私事、吸烟等一切与工作无关事。
10、工作人员要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发血,发出的血液超过30分钟不得退回,特殊情况报输血科主任。
11、各种仪器、设备按规定定期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
12、每日坚持打扫卫生,做好门窗清洁,墙壁清洁,桌面、工作台清洁。
13、经常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并记录。
二、输血科实验室工作制度
实验室是各项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部门,有大型的精密仪器和设备,为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制度。
1、进入实验室应穿戴专用的实验衣、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必要时应带口罩,护目镜,外来人员应穿一次性鞋套,离室时脱去放在指定位置,工作服应经常消毒洗涤。
2、非必要物品禁止进入实验室,必要的资料和书籍带入后也要远离操作台。
3、实验室应保持肃静,工作人员不得高声谈笑,要集中精神完成实验操作,不准吸烟,吃东西或用嘴吮吸铅笔或标签等,严格按规程操作。
4、不许酒后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戴首饰。
5、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用品摆放整齐,废弃物按生物垃圾处理并及时打扫卫生,全面消毒。
6、需带出实验室的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带出。
三、血液入库核对和贮存制度
1、全血或血液成分入库前应进行认真的核对和验收。内容应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内容填写的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制备的具体时间;有效期的具体时间,血袋编号,贮存条件)等。审核者对上述内容审核后,逐项认真填写入库登记并签署个人全名,以示负责。其中所填入库日记应精确到分钟。
2、审核入库登记后,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及输血前检测的记录连同库存血液的领、发登记等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填写入库登记后,已签收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应及时按A、B、O、AB血型分别贮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冰箱内各贮血区应有明确的标识。血袋的放置应以采集时间的先后或有效期的短长依次摆放。
4、对储存冰箱的温度每天应定时观察,记录。当贮血冰箱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器械维修中心检查处理并记录。
5、贮血冰箱内规定的贮血品种不允许断档。任何贮血品种快用完时、值班人员应立即与中心血站联系,必须及时补充并将联系情况及时、如实记录(内容应包括:电话联系的月日、时、分;对方的姓名;答复的内容等)以备查对和责任的划分。贮血品种断档的责任界定以发现断档的班次为主。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任何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合格标准为: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四、交叉配血制度
1、输血科收到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样,经认真核对后,复查受血、供血双方的ABO血型(包括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的Rh(D)血型,当无输血禁忌时再行交叉配合实验。
2、交叉配合实验所用的受血者血样标本必须是本次交叉配合实验前3日之内的,当有两人在班时,交叉配合的实验结,应由两人互相核对,当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操作者本人复核并填写交叉配合实验结果。操作者应签署全名和具体时间并认真记录,以示负责和便于查对。
3、受血、供血者的血样应保存于2--6℃冰箱中至少7日,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4、凡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制品均应进行交叉配合实验。机采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五、发血制度
1、交叉配合实验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发血双放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品种质量及有效期,交叉配合实验结果和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包括签字的具体时间)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模糊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颗粒。
(6)未经摇动,血浆与红细胞的分层界面不清或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乳红色。
(8)已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六、血液报废制度
1、认真严格的执行输血科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杜绝贮血报废情况的发生。即在正常情况下,输血科不允许发生贮血报废。
2、如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等原因所致贮血报废时,当事人应负赔偿责任。
3、贮血报废情况的发现时间即为其责任的界定时间。
4、特殊情况下(如:电网长时间停电,贮血冰箱发生故障且不能及时修复等)致使贮血发生变质时,发现后应及时向输血科主任报告,由输血科主任落实情况后决定处理意见。
七、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双方应严肃认真的履行本制度。交班者应详细书写交班报告,交班手续一旦结束,即工作转移已成为事实。
2、交、接班内容应包括:
(1)贮血冰箱内的贮血的品种和数量,尤其要交接有无品种断档及同有关方面的联系情况和记录。
(2)贮血冰箱、低温冰箱、酶标仪、洗板机、电脑、显微镜、血小板保存箱等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运行是否正常。(3)遗留工作和遗留问题是否交代、记录是否清楚。
八、专业资料统计制度
1、输血科的专业统计资料是判断输血科运营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保证所有统计资料来源的真实可靠和统计结果的真实正确。
2、统计周期为 月 日到 月 日
3、统计内容为:
(1)上统计周期转入本统计周期贮存血液及制品的品种、各品种的数量;(2)本统计周内,输血科签收中心血站血液及制品的品种数量。(3)统计周期内,临床科室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品种数量。(4)统计周期结束时库存血液及制品的品种、数量。
(5)统计周期内成分血的使用率;血型复查率;交叉配血和实验合格率;贮血冰箱温度完整率;各项常规工作记录和统计完整率,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24小时值班在岗率;临床填报输血反应卡回收率;输血后空血袋回收率;输血反应、并发症、感染发生率。
九、血液质量检测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把好血液入库关,严禁不合格血液及其制品进入贮血冰箱内。
2、当送达的血液及制品液、固体界面不清或血袋内有明显气泡时,应将其放入预置冰箱内并通知送血人员于次日到输血科共同验收,再决定是否签收手续。
3、当送达的血液及制品有本输血科(发血制度)第3条规定中任何之一项情况时,工作人员应坚决拒收,否则后果自负。
4、每天上午,主班人员第一项工作是例行检查贮血冰箱内血液及制品的有效期,有无溶血、气泡、血浆变色或变混等血液变质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输血科主任,及时妥善的予以解决。
十、业务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1、每年对本输血科业务人员进行1--2次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输血业务知识和强化培训;输血技术进展讲座;新疗法,新技术讲座等。
2、每年对本输血科人员进行1--2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技术档案。
3、业务人员应自觉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自觉执行。
十一、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正规学历,国家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且经输血专业培训后方能上岗。
2、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准串岗、脱岗。
3、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如实填写输血文书资料、不准疏漏。
4、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承担的业务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5、工作人员应及时主动的与上级血站协调工作,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和安全。
十二、临床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的处理办法和登记报告
制度
1、发热反应:
(1)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盐水滴注畅通。(2)保暖,给予退热剂、镇静剂。
(3)密切观察患者,每15-30分钟测体温一次。
2、过敏反应:(1)单纯荨麻疹:一般可不停止输血,但要放慢输血速度,严密观察。口服抗组织胺药或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g。
(2)重度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2)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3)氧气吸入。
(4)应用激素、镇静剂和升压药。(5)喉头水肿者应行气管切开或喉插管术。
3、溶血性输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保暖。(2)抗休克:
1)输液:如代血浆,掌握输注速度,记录尿量,防止肺水肿。2)升压药的应用:紧急可股动脉推入5%GS60ml。
3)防止肾衰:注意水盐平衡,记录尿量,适时利用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
4)防止DIC:误输入异型血600 ml以上时,可考虑使用尿素,同时给以新鲜冰冻血浆及同型血。
5)其他:吸氧,保暖,降温等。
4、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2)抗休克:同溶血反应。
(3)抗感染:联合应用抗菌素,使用要早,剂量要大。慎用对肾有损伤的药物。
5、循环负荷过重:
(1)立即停止输血,输液。(2)坐位,吸氧,镇静剂应用。
(3)立即在四肢近端上止血带(15分钟轮流结扎一肢),必要时可静脉放血,应相当于输入血量。
(4)快速洋地黄制剂的应用。(5)氨茶碱减轻呼吸困难。(6)用快速利尿剂利尿。
注:对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污染性溶血反应者,在临床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及时通知输血科做如下核对检查: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合实验记录。
2、复查核对供、受血者血型,(包括用盐水相和非盐相,分别复查保存与冰箱内的受、供者血样和新采集的受血者的血样及血袋中血样的ABO及RhD)血型。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并鉴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结合球蛋白的含量。
4、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
5、如疑为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还应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和尿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7、必要时,输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复查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
8、对有输血反应的记录卡,输血科应予以保存、登记并及时通知上级血站。
十三、污物处理制度
1、为切断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检验和实验后污染的辅料及血液标本对环境的污染及病原传播,对其必须进行焚烧处理。
2、临床科室的可燃性器材、辅材与生产、研究实验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品作焚烧处理(不包括玻璃具、金属制品及其他不能燃烧性物品)
3、负责临床科室血袋的回收工作。
4、需要焚烧的物品有:注射器、手套、棉签、棉球、试管、吸液头、检验后标本。
5、焚烧物品作集中焚烧交接记录。
十四、临床输血反应处理制度
接输血反应通知后,输血科做如下核对检查: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合实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 血型、Rh(D)血型,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的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并测定血浆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球蛋白含量,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
5、如疑为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还应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和尿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7、必要时,输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复查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
8、对有输血反应的记录卡,供血库应予以保存、登记并及时通知上级血站。
十五、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效果评价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规定。
2、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
3、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卡)领取临床用血。
4、领血时,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
(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
(三)血液品种;
(四)采血日期及时间;
(五)有效期及时间;
(六)血袋编号(或条形码);
(七)储存条件。
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5、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领血单(卡)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
6、依照《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办理申报手续,未按规定办理手续的不得发血。
7、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当认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经核对血型、品种、规格及采血时间(有效期)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情况详细记入病历。
8、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9、临床输血工程中,如发生输血反应或输血后感染,应依照《临床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的处理办法和登记报告制度》进行处理。
10、接输血反应通知后,输血科应依照《临床输血反应处理制度》采取相应措施。
11、临床科室的医生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以保证合理、科学的用血,避免浪费和滥用血液。
12、上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十六、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规定。
2、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
3、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血库)。
4、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5、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6、输血科定期对临床用血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公式。
第四篇:输血科各种工作制度
一、输血科实验室工作制度
实验室是各项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部门,有大型的精密仪器和设备,为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制度。
1、进入实验室应穿戴专用的实验衣、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必要时应带口罩,护目镜,外来人员应穿一次性鞋套,离室时脱去放在指定位置,工作服应经常消毒洗涤。
2、非必要物品禁止进入实验室,必要的资料和书籍带入后也要远离操作台。
3、实验室应保持肃静,工作人员不得高声谈笑,要集中精神完成实验操作,不准吸烟,吃东西或用嘴吮吸铅笔或标签等,严格按规程操作。
4、不许酒后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戴首饰。
5、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用品摆放整齐,废弃物按生物垃圾处理并及时打扫卫生,全面消毒。
6、需带出实验室的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带出。
二、血液入库核对和贮存制度
1、全血或血液成分入库前应进行认真的核对和验收。内容应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内容填写的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制备的具体时间;有效期的具体时间,血袋编号,贮存条件)等。审核者对上述内容审核后,逐项认真填写入库登记并签署个人全名,以示负责。其中所填入库日记应精确到分钟。
2、审核入库登记后,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及输血前检测的记录连同库存血液的领、发登记等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填写入库登记后,已签收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应及时按A、B、O、AB血型分别贮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冰箱内各贮血区应有明确的标识。血袋的放置应以采集时间的先后或有效期的短长依次摆放。
4、对储存冰箱的温度每天应定时观察,记录。当贮血冰箱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器械维修中心检查处理并记录。
5、贮血冰箱内规定的贮血品种不允许断档。任何贮血品种快用完时、值班人员应立即与中心血站联系,必须及时补充并将联系情况及时、如实记录(内容应包括:电话联系的月日、时、分;对方的姓名;答复的内容等)以备查对和责任的划分。贮血品种断档的责任界定以发现断档的班次为主。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任何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合格标准为: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三、交叉配血制度
1、输血科收到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样,经认真核对后,复查受血、供血双方的ABO血型(包括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的Rh(D)血型,当无输血禁忌时再行交叉配合实验。
2、交叉配合实验所用的受血者血样标本必须是本次交叉配合实验前3日之内的,当有两人在班时,交叉配合的实验结,应由两人互相核对,当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操作者本人复核并填写交叉配合实验结果。操作者应签署全名和具体时间并认真记录,以示负责和便于查对。
3、受血、供血者的血样应保存于2--6℃冰箱中至少7日,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4、凡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制品均应进行交叉配合实验。机采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四、发血制度
1、交叉配合实验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发血双放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品种质量及有效期,交叉配合实验结果和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包括签字的具体时间)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模糊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颗粒。
(6)未经摇动,血浆与红细胞的分层界面不清或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乳红色。
(8)已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双方应严肃认真的履行本制度。交班者应详细书写交班报告,交班手续一旦结束,即工作转移已成为事实。
2、交、接班内容应包括:
(1)贮血冰箱内的贮血的品种和数量,尤其要交接有无品种断档及同有关方面的联系情况和记录。
(2)贮血冰箱、低温冰箱、酶标仪、洗板机、电脑、显微镜、血小板保存箱等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3)遗留工作和遗留问题是否交代、记录是否清楚。
六、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正规学历,国家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且经输血专业培训后方能上岗。
2、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准串岗、脱岗。
3、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如实填写输血文书资料、不准疏漏。
4、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承担的业务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5、工作人员应及时主动的与上级血站协调工作,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和安全。
七、临床输血反应处理制度
接输血反应通知后,输血科做如下核对检查: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合实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 血型、Rh(D)血型,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的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并测定血浆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球蛋白含量,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
5、如疑为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还应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和尿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7、必要时,输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复查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
8、对有输血反应的记录卡,供血库应予以保存、登记并及时通知上级血站。
八、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上报输血科。
5、怀 疑 溶 血 等 严 重 反 应 时,将 输 血 器 和 未 输 完 的 血 液,以 及 在 患 者 的另一手抽取血样送检。
1)、抽取患者血样5ml(1ml用EDTA抗凝,4ml不抗凝)及未输完的血液送输血科。做供、受血者ABO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RH血型及不规则抗体检测复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2)、抽取患者肝素抗凝血4ml送检验科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定性检查、总胆红质检查。
3)、留取患者尿液做血红蛋白尿检查. 4)、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患者血样和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查(采样要严格无菌操作)。
6、输血反应处理始末应详细记录。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发生不良后果 → 当场将标本保存 → 向分管部门报告 → 双方共同在场时现场封存实物 → 加盖科室图章 → 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 → 医务科保管 → 标本需进行检验时 → 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 或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封存标本启封时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 疑似输血反应 → 封存保留血液 → 与采供血机构联系。
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抽取血袋中血液连同患者的血样送检→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上报输血科。
第五篇:输血科工作制度总则
一、输血科工作制度(总则)
为规范本院输血科技术行为,加强本院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保障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本院《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向本院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本院临床用血液制品由省血液中心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要血方式为输血科贮血室电话通知血站,同时详细说明所需血液制品种类、血型及血量。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接受其他合法医疗供血单位提供,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2、严格执行《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制度》,确保本院临床用血信息明确;常规监控贮存血制品质量,执行《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和《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 》,做好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做好细菌监测登记,保障安全稳定的贮血条件。合理储血,科学管理,杜绝浪费、滥用。贮存用血取用遵循效期早者先用、迟者后用的原则,以免造成浪费。经常观察库血保存情况,发现血凝块、溶血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按规定处理,同时做好记录。血液品过期和其他原因须报废的,须严格执行《血液制品报废制度》报批和处理。
3、为促进医患沟通,明确输血风险、减少纠纷,临床医师确定患者输血方案后须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署《输血前告知同意书》。
临床用血须向输血科提前预约申请,严格执行《临床输血预约制度》和《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病人标本须执行《患者标本采集、接收、保存管理制度》,由临床护士在标本试管上贴明写有明病人姓名、病区、床号等的标签,并将标本试管上的编号撕下贴到输血申请单上。血库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仔细核对,核查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明确,在标本接收记录本上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退回重新留取,保证标本准确可靠。特殊成分输注(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应尽早通知血库,以便同血站预约。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
4、血型鉴定和配血工作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聚凝胺交叉配血,注意事项见《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质量保证措施》。操作者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
5、严格执行《输血科查对制度》,发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七对。血液质量如有任何异常,一律不得出库,待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血液出库原则上不退还。发血前需核对付款登记手续,手续不完备的,不予发血;急诊抢救病人要先行供给,后补办手续。交叉配血后的病人与献血者标本保存7天,做好记录,以便查对。
6、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应≥85%。,输血科实施《临床科室(医师)用血评价和公示方案》,促进临床用血科学管理。输血科配合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定本院临床用血计划,每年组织一次全院医务人员的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7、患者自体输血由输血科和临床科室配合实施,见《临床自体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8、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程,控制防范输血的严重危害。严防血型不合和血液污染造成输血不良反应,如发生此类情况时分别按照《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等进行处理。由工作人员造成的差错事故按照《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处理。
9、出现社会或本院突发性输血情况,出现常规输血工作中同型血液不足或需大量输血的患者,按《突发事件输血应急预案》处理
10、按《输血科交接班制度》做好交班记录工作。若有工作留待值班人员完成,血库人员在下班前必须在交班本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并口头向值班人员交待清楚。
11、按《输血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工作,确保储血质量。如遇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按检验科《实验室后勤保障意外处理预案》处理。
12、按照《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输血相容性质量控制工作。按《输血科室内质控方案》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参加省临检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
13、根据《输血科信息反馈制度》做好输血反馈工作,积极听取临床意见,总结经验,减少输血反应,达到安全用血。每月至少一次配合检验科信息反馈小组到临床了解输血情况。
14、按照《输血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档案资料须分类归档,妥善保存。
附件: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江苏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