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合集)

时间:2019-05-12 16:2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

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

2013年,是我县水稻生产大发展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局与各乡镇积极谋划,明确方向,认真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工作落实,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实现了全面兴水兴稻的发展目标,多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提高和新突破。全县共落实水稻种植面积13538亩,比2012年增加6818亩,增幅101.5%。据农业局组织人员测产调查,全县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85.7公斤,高产田块达到678.9公斤,低产田达到501公斤,比去年的557公斤,增28.7公斤,增加了5.2%。

一、主要特点

主要是强力推广三种发展模式。

一是“以水兴稻,兴水兴稻”的倒逼水利建设模式。水稻产业,前年谋划,去年恢复发展,今年跨越发展,实现了“持之以恒,稳扎稳打,连续倍增”的目标。两年时间,投资2000多万元,在湍河上新建截潜流工程四处,清淤硬化渠系近3.3万米,自流灌溉面积达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扩大了3万多亩。调动了乡村组三级和私营企业老板、在外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二是“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产前,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节约了土地,缩短了工时,降低了费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插秧,人工一人一天一亩100—120元,机械一机二人一天40亩一亩30元。今年第一年,就建起了2000亩的育苗中心,推广机械插秧2000亩。产中,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组建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全程跟踪服务。产后,动员县内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老总谢国定,投资1.5亿元,占地70亩,建设车间及配套设施5.3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2万吨的优质大米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产品包装、商标注册已经完成。解决了农民的售后服务、加工增值问题。

三是大乡、大村、大户、大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2013年通过强力推进,全县共形成3000亩以上乡镇2个(赤眉镇、七里坪乡),种植大村10个(赤眉镇的朱陈村、夹道村、四坪村,七里坪乡的三道河村、后坪村,马山口镇的岳岗村、庵北村,夏馆镇的吴岗村,赵店乡的岗堤村,湍东镇的北符营村),千亩大方1个,百亩示范方20

个,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2个,流转土地2000多亩。在大方大户的带动下,高产栽培技术得以普及,提高了关键技术的到位率。推行规模经营,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解决了水稻的种植难题。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内乡县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由于近年来河道采砂,河床下降,水利失修,品种不优,种植技术落后,没有专业化服务,投工投劳多,比较效益低等多种因素,导致群众没水种稻,不愿种稻。面对诸多问题与困难,2013年县农业局和各乡镇把服务发展水稻产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积极谋划,针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分析,调查论证,查找症结,摸着石头过河,全程用心服务,使水稻生产成为传统产业的升级版,推动了水稻产业的跨越发展。

——行政推动促发展。首先县委全书记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等会议上多次强调发展水稻的重要性;在水稻发展过程中,多次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调研和视察水稻生产;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了水稻生产座谈会,对发展水稻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职能部门上报的水稻生产工作汇报等材料做了多次重要批示。其次县政府党组成员於景银身体力行,亲自带队学习考察,亲临一线调研指导,经常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调研和视察水稻生产,在生产的关键时期,多次组织召开水稻生产座谈汇报会,时刻关注水稻的发展进程;三是赤眉、七里坪、马山、赵店等八乡镇都把发展水稻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排上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上前,亲自进行安排部署,划定种植大方,出台奖补政策,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根据工作进展,先后于2月19日、2月21日、3月15日、3月29日、4月2日、4月16日、6月6日,分别召开了水稻发展汇报座谈会、全县水稻生产工作会、全县水利建设观摩会、全县水稻专题汇报会、水稻旱育秧现场会和全县水稻插秧现场会,加压鼓劲促发展。五是强化督查,加压紧逼促发展。县农业局多次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各乡村和水利工程现场,听取主要领导汇报,实地现场察看,督导工作落实,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狠抓水利建设夯基础。要想兴稻,必先兴水。上至县委书记,下至村组干部,都在搞调研,查水源。2013年首先分层次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进行全面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有关植稻乡镇主抓领导、部分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座谈会,了解当前水源建设现状,做好水利建设规划。其次是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督导与协调。针对每一个工程,每个坝的每个堰门的位臵和高度都进行了认真的规划,时刻关注着工程的进度,确保能满足今年水稻生产用水。赤眉镇的福

山坝修建后,其龙泉堰虽在赤眉镇境内,但效益却在下游的赵店乡。赵店乡的张庄坝修建后,其双河堰在赵店乡境内,但效益在湍东镇。为此农业局积极协调三乡镇,要从全局出发,做好本乡镇境内堰渠的修复疏通,确保下游正常用水。其三是分别于3月29日、4月2日,组织召开全县水利建设观摩会和水利建设专题汇报会。同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全书记和於县长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研指导,推动了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2013年在赵店乡、赤眉镇、七里坪乡的积极努力下,全县开工新建了赵店乡张庄村、赤眉镇福山村、七里坪后坪村3个截潜流工程,修复加固了赤眉镇夹道村截潜流工程,进行渠系清淤及修复硬化项目11个,新修硬边渠及清淤渠系32760米,全县水利建设总投资达1300多万元,有效灌溉面积扩大了3万多亩,水稻面积扩大到13000余亩。

——优化品种结构抓关键。多年来我县水稻生产,由于面积小,效益低,生产处于无序状态,品种多由乡镇经销商盲目引进,品质不优且多乱杂。为切实做好新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工作,农业局一是积极外出考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先后到河北省农科院,到我市植稻大县南召、唐河、桐柏,以及信阳市农科院、种子管理站、光山县、息县实地考察学习水稻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引进试种了国稻6号、丰两优1号、丰两优4号、准两优608、川香优6号、太和香糯等籼稻品种和9优

418、宛粳096、徐68优201、69优8号等

粳稻品种,分别在七里坪后坪村、赤眉镇朱陈村进行示范展示。二是积极做群众工作,改变群众认识,推广优质稻。新品种9优418为优质杂交粳稻,产量高品质优,但生育期长,比群众习惯种植的籼稻晚熟一星期,收割较晚。群众担心新品种产量不高,零星种植收割晚,没有收割机收割,同时怕优质卖不出好价钱,而不愿种植。农业局组织人员深入乡村,为群众联系收购企业,算好效益帐,并规划大方种植,确保统一机收。三是县财政和各植稻乡镇加大了对9优418的推广补贴力度,全县良种补贴达40余万元。通过多方努力,2013年9优418成为我县的主导当家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面积的40%以上,这在全市的其他成熟稻区都是少见的。

——推广旱育秧技术育壮苗。水稻旱育秧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矮壮、分蘖多、白根多,移栽后返青快,节水、无需寄栽、管理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但我县的七里坪乡、夏馆镇等乡镇的稻农多年来一直习惯用两段育秧和水育秧,由于农技推广网络线断网破人散,乡镇农技干部也没接触过旱育秧,怕推广旱育秧失败,没法给百姓交待,新技术推广困难重重。为此,农业局一是成立水稻技术服务小组,明确了分包乡镇的技术专干,具体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二是编写水稻旱育秧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发放到各植稻乡村。三是进行实地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80余场次。手把手

地指导群众如何进行播前晒种和药剂浸种,如何选择与制作育苗床,如何均匀播种、薄土盖种,如何播后化除等。四是积极组织召开水稻旱育秧现场会。4月16日在赤眉镇朱陈村成功召开了全县水稻旱育秧现场会。2013年旱育秧技术已在全县全面推广,育秧成功率达100%。

——加快土地流转扩规模。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是水稻产业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土地流转,对于不愿种地的年轻人来说,无所谓,而对于目前在家种地的老人来说,却有难以割舍的情结,特别是把自家仅有的几分亩把水浇地流转出去,更是难以割舍。农业局一是通过各乡镇积极协调,做好各乡村工作,力争整片流转。二是做好合作社工作,逐年按5%的比例增加土地流转价格。至目前,七里坪乡后坪村、马山口镇庵北村、赤眉镇四坪村、湍东镇北符营村四乡村与菊乡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签订流转合同800余亩,流转年限10年。赵店乡岗堤、红堰、花洼三个村,集中连片600亩水稻,统一承包给天宝恩商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由合作社进行统一旋耕整地,统一机插秧,统一放水等田间管理,解决了农户分散种植的难题。土地的成功流转和承包种植,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解决了水稻发展的难题,带动了种植面积的落实。

——引进工厂化育秧出精品。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

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节省秧田、育秧成本低、秧苗质量好、节种省工等优点。工厂化育秧在我县是个新生事物,不仅农民没见过,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也没见过。工厂化育秧的成本有多高,我县的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是否适合,怎样进行工厂化育秧,一切都是未知数。为此农业局一是认真组织水稻办及合作社人员到信阳潢川县实地考察学习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考察其厂房建设、仪器设备,学习他的管理经验。在潢川就动员两个合作社,做工作至深夜,连夜起草了工厂化育秧技术服务合同,并与潢川兴豫合作社成功签订。二是先后多次聘请信阳潢川县兴豫合作社技术员,来我县进行实地指导和技术培训。针对潢川技术员认为我县土质粘重,不适宜工厂化育秧时,农业局组织人员分别在全县选取了三种粘性小的土样,通过物流发送至潢川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工厂化育秧的育秧土。三是与烟叶育苗基地嫁接,打造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利用赵店乡岗堤村烟叶育苗基地烟叶移栽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工厂化育秧,节约了育秧成本。四是对合作社进行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予以奖补,每个合作社奖补20万元,调动合作社的积极性。2013年在赵店乡岗堤村成功建立了1个能够满足机插秧2000亩的工厂化育秧基地,成为全市的典型。

——推广机械化插秧节成本。工厂化育秧基地的建成,只是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第一步。机插秧的秧苗需多大,机插

秧什么品种好,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插,什么时候收割,机插秧一亩的费用需多少,老百姓能否接受,太多的问题都需要一个一个解决。就拿品种选择来说,9优418晚熟,群众不愿种,机插秧育秧比手插秧育秧晚1个月,所以9优418机插秧更晚熟,到底何时能收割,潢川技术员说没种过,没经验,那就只好选择早熟生育期短的杂交籼稻国稻6号。品种选定了,还是不放心,就到有种植经验的桐柏县、正阳县考察学习。一考察一学习,技术人员吓一跳,品种选择差点出了大问题。用桐柏县农业局胡局长的原话说“机插秧选用籼稻,失败是必然的,成功只是偶然的。机插秧选用粳稻品种,是当前最新的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是河南省豫南籼改粳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中推广的一项主推技术”。解决了技术问题,谁来育插秧成为棘手的问题。建一个1000亩的育插秧基地,大约需50万元,8年收回投资成本。两个合作社一算账,撒手不干了。“谁知以后是啥形势,合作社投资那么大,以后赔了谁管你”。为此局领导千言万语做工作,算投资收益帐,算社会效益帐,亲自为合作社规划基地建设,亲自跑农机局帮合作社选购插秧机。付出终有回报,2013年两个合作社购臵了目前最先进的日本久保田高速水稻插秧机和稻田旋耕机等机插秧设备7台(套),建立育秧基地1个,一次性推广机插秧2000余亩,并全部取得成功,在全南阳遥遥领先,也是全省少见的。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增效益。我县水稻生产全部是自流灌溉,群众习惯大水漫灌,水往稻田内一放,不再管了,因为水是河水不花钱,不再管水,省工还省心。如何推广节水灌溉,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来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农业局一是编写印发水稻全生育期浅湿晒技术材料1万余份。二是组织包乡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实地开展技术指导100余场次。全县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达80%以上。尤其今年正值大旱年份,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不仅使水稻生产用水科学化,而且节约了水源,扩大了玉米的灌溉面积,实现了水利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开展专业化服务上水平。水稻生产投工投劳较多,与农村劳力较少存在着矛盾,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解决农户发展水稻的具体困难,是保证水稻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2013年通过多方积极努力,一是分别成立了菊乡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天宝恩商水稻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实行统一机耕,统一施肥,统一育苗,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模式,实现了由一家一户经营向统一服务的转变。二是成立了两个机防队,对全县水稻开展免费专业化统防统治。在统防统治现场,对机防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做到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三是争取水稻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26万元,减轻了稻农病虫害防治的负担,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发生,杜绝了高毒、高残

效和禁用农药的使用,保障了水稻生产安全,提高了水稻品质。

——加大投入助发展。一是加大了对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力度。县财政对9优418种子,每亩补贴25元。各植稻乡镇也对选购优质稻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贴;二是加大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全县共开工新建了赵店乡张庄村、赤眉镇福山村、七里坪后坪村3个截潜流工程,总投资1050万元。修复加固截潜流工程1个,新修硬边渠及清淤渠系项目11个32760米,总投资达252.5万元,累计总投资达1302.5万元;三是搞好育秧和种植补贴。赵店、七里坪等乡镇对育秧和统一机耕进行了补贴;四是对合作社进行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予以奖补。每个合作社奖补20万元,两个合作社共奖补40万元;五是对农户统一机插秧进行补贴。七里坪、夏馆、马山等乡镇对统一机插秧的农户进行了奖补。

——培育龙头企业创品牌。推进水稻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抓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为进一步做好稻米精深加工,提高质量档次,农业局反复做菊龙公司老总谢国定的工作,先后赴湖北、东北等地考察加工设备。目前投资1.2亿元,占地70亩,建设车间和配套设施5.3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2万吨的优质稻米精深加工厂已开工建设。产品包装、商标注册已经完成。内乡县终于创立了自己的稻米品牌。龙头企业的培育,使水稻生产真正成为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局党委的强力推动下,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2013年水稻产业全面落实了全书记提出的连年倍增的发展目标,实现了水稻种植历史上的九大转变。

——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由以水兴稻向以稻兴水转变。

——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取得新突破,实现了由人工种植向机械化种植转变。

——成立两个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由单兵突进向统一服务转变。

——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由分散种植向大户流转转变。

——品种得到优化和集中,实现了由随意选种向推广优质稻种转变。

——水稻旱育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实现了由水育秧、两段育秧向旱育秧转变。

——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实现了由粗放耕作向标准化精细作业转变。

——大力发展优质粳稻,实行优质优价,实现了由注重生产向注重经营转变。

——创建稻米精深加工厂,实现了由产品意识向品牌意

识转变。

稻花飘香溢四方。2013年的水稻发展,使内乡县的水变多了,处处流水潺潺;景变美了,放眼绿意盎然;人变精细了,体现在各级领导的精细领导上,体现在农业技术人员的精细服务上,体现在农民生产生活的精细变化上。

三、存在问题

在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跟踪指导和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和落实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强化,以进一步改变农民的传统习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农收入。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我公司自2010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机械育秧:原来我们采用人工播种,塑料秧盘育秧,速度慢且播种不匀,从今年开始,引进了水稻播种机育秧,从撒工、喷水、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然后用人直接把秧盘摆入秧田中,采用机械化后播种均匀,而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机械整地(水田轮):过去插秧前整地用人、畜整地,至少用一头牲畜两个人加一耙,把地耙平,人、畜都很吃力,而今年使用水田轮整地,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整地速度快又平整,利于秧苗返青,还有好处是把插秧后的返青肥提前使用,可施肥均匀。

三、机械插秧:使用机械插秧速度快,均匀,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用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半亩地,而使用插秧机一台机械顶十几个劳动力并可连续作业。

四、机械收获:机械收获的好处更多了,现在用人工收获,包括割、捆、扛、打四首工序缺一不可,需要费用300-350元/亩,使用机械收割,以上四道工序由机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大量开支。

五、存在问题:

1、插秧机插秧较深,返青较慢,有漏苗现象,需插后补苗。

2、机械收获损失较多,尤其是倒伏稻田易掉粒,损失更大。

六、解决方法:育秧时科学育秧,育壮秧,尽量把稻田整平一些,能逐步克服以上问题。

2014年10月18日

第三篇:关于市水稻生产调查报告

××是全国商品粮重点县市。当前粮食生产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安全会不会出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关心。最近,我结合“五同”活动下乡就此进行了调研。

农田没有抛荒

两种人在种田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如果把规模经营的标准定为30亩以上,则×&tim

es;全市规模经营的农田面积已达1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10%。种田大户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如秀市镇一种田大户种了1700亩,荣塘镇一种田大户种了500亩,目前这种大户的数量还不多。二是百亩以下的种田大户,多为一对夫妇耕种三五十亩,不另雇工。百亩以下种田大户主要是一些村组干部、有种粮技术的中年农民和家庭情况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农民。(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第四篇:关于市水稻生产调查报告

××是全国商品粮重点县市。当前粮食生产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安全会不会出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关心。最近,我结合“五同”活动下乡就此进行了调研。

农田没有抛荒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

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 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如果把规模经营的标准定为30亩以上,则××全市规模经营的农田面积已达1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10%。种田大户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如秀市镇一种田大户种了1700亩,荣塘镇一种田大户种了500亩,目前这种大户的数量还不多。二是百亩以下的种田大户,多为一对夫妇耕种三五十亩,不另雇工。百亩以下种田大户主要是一些村组干部、有种粮技术的中年农民和家庭情况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农民。

先看售粮收入和种田成本。

1、XX年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售粮收入:双季为1394元,单季为810元。其中早稻产量820斤,百斤价80元,计656元;晚稻产量820斤,百斤价90元,计738元,双季合计1394元。种单季的产量900斤,百斤价90元,售粮收入为810元。另有国家政策性补贴每亩79元,不管转租与否,此款一般归责任田承包者领取,承租者无此项收入。

2、XX年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农资、种子、水费三项支出:双季为440元,单季为240元。其中早稻化肥100元,晚稻化肥100元,早稻农药40元,晚稻农药60元,早稻种子40元,晚稻种子40元,早稻水费20元,晚稻水费40元。

3、XX年年平均每亩机耕、机播、机割三项支出:双季为280元,其中每季机耕费各50元、每季机割费各50元、每季机播(插)费各40元。种单季的一般不()用机械作业。

4、XX年年劳动力平均日工价为50元,妇女、老年人可略作下调计算。

那么种田效益如何呢?

1、XX年年自耕自种散户每亩(双季)的效益情况:又分两种,即完全自耕自种的散户和农忙时请人帮工且使用农机具的散户。完全自耕自种的散户平均每亩效益为954元,即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农资、种子、水费等项成本440元,尚余954元。按平均每亩用工25个计算,这种散户种田没有利润,但每日赚到了约38元工资。请人帮工且使用农机具的散户效益为674元,即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农资、种子、水费、机耕、机割、机插等6项成本720元,尚余674元。按平均每亩用工8个计算,除赚取300来元工资外,每亩利润350元左右。

2、XX年年种田大户平均每亩可获利润404元。即每亩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以下成本:①农资、水费、种子等440元;②机耕、机播、机收等280元;③租田费120元;④雇工工资150元,尚有利润404元。

第五篇:关于市水稻生产调查报告

××是全国商品粮重点县市。当前粮食生产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安全会不会出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关心。最近,我结合“五同”活动下乡就此进行了调研。

农田没有抛荒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

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

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 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如果把规模经营的标准定为30亩以上,则××全市规模经营的农田面积已达1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10%。种田大户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如秀市镇一种田大户种了1700亩,荣塘镇一种田大户种了500亩,目前这种大户的数量还不多。二是百亩以下的种田大户,多为一对夫妇耕种三五十亩,不另雇工。百亩以下种田大户主要是一些村组干部、有种粮技术的中年农民和家庭情况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农民。

2007年种粮效益账

先看售粮收入和种田成本。

1、2007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售粮收入:双季为1394元,单季为810元。其中早稻产量820斤,百斤价80元,计656元;晚稻产量820斤,百斤价90元,计738元,双季合计1394元。种单季的产量900斤,百斤价90元,售粮收入为810元。另有国家政策性补贴每亩79元,不管转租与否,此款一般归责任田承包者领取,承租者无此项收入。

2、2007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农资、种子、水费三项支出:双季为440元,单季为240元。其中早稻化肥100元,晚稻化肥100元,早稻农药40元,晚稻农药60元,早稻种子40元,晚稻种子40元,早稻水费20元,晚稻水费40元。

3、2007年平均每亩机耕、机播、机割三项支出:双季为280元,其中每季机耕费各50元、每季机割费各50元、每季机播(插)费各40元。种单季的一般不用机械作业。

4、2007年劳动力平均日工价为50元,妇女、老年人可略作下调计算。

那么种田效益如何呢?

1、2007年自耕自种散户每亩(双季)的效益情况:又分两种,即完全自耕自种的散户和农忙时请人帮工且使用农机具的散户。完全自耕自种的散户平均每亩效益为954元,即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农资、种子、水费等项成本440元,尚余954元。按平均每亩用工25个计算,这种散户种田没有利润,但每日赚到了约38元工资。请人帮工且使用农机具的散户效益为674元,即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农资、种子、水费、机耕、机割、机插等6项成本720元,尚余674元。按平均每亩用工8个计算,除赚取300来元工资外,每亩利润350元左右。

2、2007年种田大户平均每亩可获利润404元。即每亩售粮收入1394元,扣除以下成本:①农资、水费、种子等440元;②机耕、机播、机收等280元;③租田费120元;④雇工工资150元,尚有利润404元。

山区种田大户由于田块机耕程度低而增大雇工开支、自灌条件差而增加水费开支等原因,利润要低一些,有的甚至低至200来元;平原田块耕作条件好,每亩利润高的可达600来元。

如此算来,在目前粮价稳定且略有上涨的前提下,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是能够实现预期效益的。一对夫妇只要租种30亩水田,一年就可获得1.2万元的收入,加上其他农业收入及农闲时的零工收入,共计可赚到1.6万元以上,与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差不多;一对夫妇如果租种50亩水田,总收入可达2-3万元,比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则要强一些;百亩以上规模的种田大户,种田利润就更为可观。2007年,××市荣塘镇种500亩田的种田大户获得利润达30.2万元。

目前农资和工价上涨对种田效益的影响

今年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凶猛,目前反映在化肥上,每百斤尿素由去年的95元涨到120元,上涨26.3%;磷肥由20元涨到30元,上涨50%;复合肥(含量45%)由100元涨到160元,上涨60%;氯化钾由128元涨到230元,上涨79.7%。按每亩单季施用复合肥50斤、尿素32斤、氯化钾20斤计算,单季化肥成本增加43.6元;种子、薄膜价格也已上涨;农药目前尚未上市,但价格肯定将上涨。这些项目每亩将增加成本20元左右。预计今年单季将增加各项成本63.6元,双季将增加130元左右。

今年的人工工资也在继续上涨。人工工资上涨将主要反映在农机收费上,预计今年的农机收费每亩将增加成本60元。

这样算来,由于农资和工价上涨,今年的种粮成本双季每亩将增加180元左右。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要消化农资、人工工资涨价的180元,保证种粮农民不减收并且有所增收,主要取决于今年的粮食价格。从目前国家公布的情况看,百斤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了7元,若晚稻提价与早稻相同,则每亩产量1640斤的提价增收部分只有114.8元。照此算来,今年每亩将比去年减收65.2元。即使把今年国家粮食补贴标准提高部分的52元与之对冲,每亩仍然减收13.2元。

据有关人员分析,去年市场实际粮价在国家最低收购价上位运行,今年的实际粮价还将可能上位运行。从当前粮食行情看,今年市场实际粮价将达到百斤早谷90元、百斤晚谷100元的水平。故今年的种粮效益不但不会减少,预计每亩比去年还将增加150元左右。然而由于物价、工价上涨等原因,即使种粮的比较效益有所提高,农民受对比心理影响,还是会觉得种田效益不升反降。

种粮农民的“怕”与“盼”

种粮农民最怕农资价格上涨。目前粮价不高,种粮效益较低,特别是散户种田,只赚少量工资赚不到利润,如果农资再涨,效益就会更低。绝大部分种粮散户都是留守老人,他们大多属于习惯性种田,对种田成本一般能省则省,农资涨价后他们舍不得投入,能少施肥就少施肥,这样势必影响粮食产量。

农民最盼粮价上涨。如果油价涨、肉价涨、食品涨,惟独粮价不涨,农民心里肯定有意见。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安全,农民售出的粮食价格也应该有个合理的价格。

从××市调研情况看,目前水稻生产的态势比较平稳,即使面临当前农资价格猛涨的情况,水稻生产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年底以来粮价一直在涨,农民对粮价继续走高心理预期的一种市场反应。一旦农资上涨粮价不涨或农资大涨粮价小涨,则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可能会降低甚至消失。因此,当前水稻生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稳定水稻生产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载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稻生产农事记录

    水稻生产农事记录 时间:2月 生长阶段:备种→播种 农事活动: 上、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备足稻种、肥料、地膜、农药等农用物质,选好、培肥、整平、整细育秧苗床。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

    水稻订单生产合同★

    水稻订单生产合同甲方(需方):定远县鸿翔米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4977666乙方(供方):联系电话: 为了振兴“三农”经济,有计划地发展水稻生产基地,保证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明确法律责任,依据......

    县水稻生产总结

    水稻是**县粮食生产主要作物之一,是我县农民主要口粮来源,虽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但我们任把水稻生产作为科技兴粮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为保证水稻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年水稻生产中,......

    水稻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一: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 2013年水稻生产工作总结 2013年,是我县水稻生产大发展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局与各乡镇积极谋划,明确方向,认真工作,不断加大投......

    水稻生产总结(优秀范文5篇)

    水稻生产总结 2010年十一大队的水稻生产在农业中心和分场的精心安排下,在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机具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发展前景的预测 单位: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徐枫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市水稻生产现实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在吉林市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优......

    水稻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模版)

    2011年工作总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依托,助推农户万元增收。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探......

    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共5篇)

    水稻生产座谈会会议纪要 针对今年多雨、寡照、低温的气候条件给水稻生产带来的问题,我站组织沈阳、盘锦、营口、本溪、辽阳等有关部门的主要技术人员,并邀请有关水稻专家,在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