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6: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

第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

一、问答题

1、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多少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答: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2、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员属于流动人口吗? 答:对于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员,一般应视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提供有关服务和管理。

3、成年育龄妇女到现居住地后应向哪提交婚育证明? 答:成年育龄妇女可以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也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4、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怎样处理?

答: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知其在3个月内补办;逾期仍不补办或者拒不提交婚育证明的,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批评教育。

5、“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是否属于《条例》所称的流动人口? 答:这些人员不是《条例》所称的流动人口,不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对象。这种情况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异地居住的原因是: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二是异地居住,在完成以上事由后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

1、流动人口的概念是什么?

答:离开户籍地县域30日以上,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0岁以上人口,重点是成年育龄人员。其中: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上学等人口和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婚育证明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答:婚育证明应当载明成年育龄妇女的姓名、年龄、公民身份号码、婚姻状况、配偶信息、生育状况、避孕节育情况等内容。

4、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流入人口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答:应当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 及时补办婚育证明;告知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以及应当履行的计划生育相关义务。

5、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

答:

1、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2、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4、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6、流动人口未依照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怎样处理?

答: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知其在3个月内补办;逾期仍不补办或者拒不提交婚育证明的,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批评教育。

7、《流动人口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流动人口用人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 待,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

8、流动人口不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如何征收社会抚养费? 答:(1)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现居住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2)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3)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4)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互动题

1、某县1妇女于2010月8月10到长沙市一餐馆打工,9月10日调查组到该妇女户籍所在村调查,发现户籍地没有将该妇女登记为流出人口。请问是否可以认定为户籍地的流出人口漏登?

答:有些地方把一个月以内理解为一个月以上,这是错误的理解。《业务规则》第十七条规定: 省内流动人口流入现居住地1月内,由现居住地村(居)委会(社区)计生专干采集 其定位信息,填写《湖南省流入人口定位信息报告单》,按月上报乡(镇、街道)计生办,由乡(镇、街道)计生办流管员(信息员)录入客户端。对不在本村(居)委会(社区)居住,但在本地固定店面经商或从业的流入人口,也必须采集定位信息。在采集外省流入人口定位信息时,应采集其详细信息。

2、安化县江南镇一女子与桃江县马迹塘镇一男子结婚,夫妻双方户口均未迁移,安化县江南镇在信息系统中为该夫妇建立了管理档卡。现该夫妇要求办理婚育证明,江南镇说,应当到男方户籍地马迹塘镇去办理;马迹塘镇说,应当到建档地江南镇去办理。

请问:

1、到底应当由哪个乡镇办理?

2、对于江南镇建档管理,你有看法?

答:

1、如常住男方,应该由男方办理,常住女方由女方办理。如双方外出打工,应有女方办理。

2、如双方都是农村户口,应有婚育地建档。如果是男到女家结婚落户的,应由女方建档。如果女方或双方是城镇户口的,由女方户籍地建档。

第二篇: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试题

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流动人口)

一、单项选择

1、属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所指的流动人口是 :A

A、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B、因出差、就医、上学、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返回户籍地的人员;

C、在直辖市、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B年。

A、2年B、1年C、3年

3、B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乡级以上B、县级以上C、市级以上

4、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C。

A、双向管理制度B、区域协作制度C、信息通报制度

5、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

A、15-40周岁B、15-49周岁C、18-40周岁D、18-49周岁

6、流动人口中A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重点,现居住地点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A、已婚育龄妇女B、未婚育龄妇女C、育龄妇女D、育龄子女

7、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后,每C按时反馈孕检证明。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8、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B

A、可以B、不可以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D、收取根本费用

9、《婚育证明》与A同时有效。

A、身份证B、结婚证C、暂住证

10、年龄在A周岁的流动育龄人口,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A、18-49B、18-55C、20-4911、已婚流动人口的节育情况,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其户籍所在地乡镇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现居住地A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A、《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B、三查证明

12、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B流动人口。

A、属于B、不属于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原则是A。

A、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B、以流出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C、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14、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

A、证明流动人口的职业;B、证明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

C、证明流动人口的身份;D、证明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状况;

1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丢失应到A申请补办并注销原《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A、户籍地B、现居住地

16、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A新体制。

A、统一管理B、分类管理、免费服务

1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重点对象是A。

A、已婚育龄妇女B、18-49周岁育龄妇女

18、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应当通知其在C内补办。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19、流动人口从什么地方获得免费避孕药具A。

A、流动人口可以到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或部分企业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宣传网点免

费领取

B、回原籍办理

2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依据是A。

A、《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理》C、《流动人口工作指南》

21、A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卫生部

22、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D内提交婚育证明。

A、10日B、15日C、20日D、30日

二、多项选择

1、现居住地ABC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如实提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的义务。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B、房屋的出租人C、物业服务企业

2、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ABC。

A、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

B、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

C、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对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提出的要求是ACD。

A、对于核查无误的即时办理;B、即时办理,不得延期;

C、对于核实结果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应暂缓办理,并书

面说明理由;

D、对于不符合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条件的不予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以

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ABC除外。

A、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

B、预期返回户籍所在居住的人员;

C、在直辖市、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BCD。

A、以户籍地为主B、两地共同负责

C、以现居住地为主D、户籍所在地配合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ABCD。

A、免费技术服务、宣传教育B、信息统计、考核评估

C、奖励优待、工作人员报酬D、其他相关工作经费

7、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必须BCD。

A、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

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B、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

度;

C、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D、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认可总数,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

8、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各司其职、责任共担B、协调配合、多方共赢

C、规范管理、优质服务D、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宗旨是ABCD。

A、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B、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C、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D、稳定低生育水平

10、申请办证人员应提供 ABCD证件及材料。

A、本人居民生份证B、村居或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审批表;

C、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

D、已婚育龄妇女还必须经乡镇服务站查体,证明已落实节育措施方可办证;

11、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作用是ABCD。

A、证明流动人口的身份;

B、证明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

C、证明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状况;

D、证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奖罚状况;

12、《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

A、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B、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C、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

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试题

1、“新《条例》中定义的流动人口的概念是什么?

答: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除外。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由哪两个地方共同负责?

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4什么单位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答: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和考核;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汇总、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6、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7、流动人口如何办理婚育证明?

答: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已婚的,办理婚育证明还应当出示结婚证。

8、婚育证明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答:婚育证明应当载明成年育龄妇女的姓名、年龄、公民身份号码、婚姻状况、配偶信息、生育状况、避孕节育情况等内容。

9、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多少日内提交婚育证明?答: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10、成年育龄妇女到现居住地后应向哪提交婚育证明?

答:成年育龄妇女可以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也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

11、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流入人口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答:应当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婚育证明;告知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以及应当履行的计划生育相关义务。

12、《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履行哪些职责?

答: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向所-1-

在地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等工作中了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

1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

答:

1、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2、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4、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14、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享受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有哪些部门落实?

答: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落实《条例》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15、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履行哪些义务?接受哪些部门共同管理?

答:流动人口育龄夫妻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

16、哪些机构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答: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17、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可以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吗?

答:不可以。

18、《条例》规定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19、《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流动人口用人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

20、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吗?

答:可以。

21、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应当提供哪些材料?

答: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22、育龄夫妻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核实有关情况?

答:7个工作日。

23、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核实要求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答:15个工作日。

24、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之日起多少个

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办理结果? 答:15个工作日。

25、出具婚育证明或者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能收费吗?答:不能。

2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怎么解决?

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2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流动人口信息应当怎样?

答:对涉及公民隐私予以保密。

2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应当怎样处理?

答: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9、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有哪些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答:

1、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为流动人口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或者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收取费用的;

2、违反本条例规定,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

3、未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的;

4、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向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

5、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0、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有哪些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答:

1、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或者未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的;

2、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查验婚育证明的;

3、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为育龄夫妻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或者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或者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收取费用的;

4、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向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

5、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1、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委履行《条例》规定的应怎样处理?

答: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32、流动人口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怎样处理?

答: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知其在3个月内补办;逾期仍不补办或者拒不提交婚育证明的,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批评教育。

33、用人单位未按条例规定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怎样处理?

答: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34、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未按条例规定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如实提供流动人口信息的的怎样处理?

答:由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3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答:2009年10月1日

第四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网络知识竞赛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网络知

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c)起施行。

A.XX年4月29日

B.XX年5月11日

c.XX年10月1日

D.XX年1月1日

2.(A)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卫生部

3.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D)内提交婚育证明。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4.(A)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A.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

B.流动人口户籍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

5.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核实要求之日起(B)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A.5个

B.15个

c.20个

D.25个

6.《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c)。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施行后,(B)同时废止。

A.《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c.《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8.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缴纳(B)。

A.政策外生育费

B.缴纳社会抚养费

c.罚款

9.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

A.15-40周岁

B.15-49周岁

c.18-40周岁

D.18-49周岁

10.中央《决定》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B),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A.分布集中和少量流动

B.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1.流动人口中(A)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现居住地应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A.已婚育龄妇女

B.未婚育龄妇女

c.育龄妇女

D.育龄群众

12.流动人口不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其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c)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A.现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

13.《条例》规定,现居住地根据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反馈的信息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D)。

A.即时办理

B.书面说明理由

c.不予办理

D.暂缓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14.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c)内补办。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5.《条例》取消(A)的规定,改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互相通报、核实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信息。

A.由已婚育妇本人邮寄避孕节育报告单

B.已婚育妇在现居住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c.流动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登记

D.由已婚育妇本人回户籍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16.负责查验婚育证明的机构是(B)。

A.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B.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现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7.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

A.可以

B.不可以

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D.收取根本费用

18.(A)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

B.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人和房管所

c.房产公司、房屋出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

20、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B)。

A.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c.稳定低生育水平、适当兼顾其他人口问题

2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A)为主,()予以配合

A.现居住地人民政府

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现居住地人民政府

22.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c)

A.生育联系卡

B.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c.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2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共有(B)条。

A.30

B.25

c.35

24.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A)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A.基本项目

B.各种项目

c.相关项目

25.今年11月14日,我区正式启动创建新型社区暨科普快车“健康家庭”促进行动,该行动的主题是(B)。

A.健康.科学.文明

B.人口.科普.健康

c.便民.惠民.利民

26.中央《决定》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重点、难点在(B)。

A.城市

B.农村

c.城乡结合部

27.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负有职责的相关部门主要包括: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但(A)

A.不局限于这些部门

B.仅局限于这些部门

二、多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ABc)除外。

A.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

B.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c.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D)。

A.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

B.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和考核;

c.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汇总、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D.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包括(ABcD)。

A.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B.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c.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D.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4.《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

A.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B.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c.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依法给予处分”的依据是(B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D.《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依法处分”的种类包括(ABcDEF)。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E.撤职

F.开除

7.流动人口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具体规定为(ABcD)。

A.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后休息2天;

B.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

c.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

D.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8.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各司其职、责任共担;

B.协调配合、多方共赢;

c.规范管理、优质服务;

D.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9.《条例》的立法宗旨是(ABcD)。

A.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B.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c.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D.稳定低生育水平

10.现居住地(ABc)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如实提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的义务。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

B.房屋的出租(借)人

c.物业服务企业

11.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ABc)。

A.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

B.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

c.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1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BcD)。

A.以户籍地为主

B.两地共同负责

c.以现居住地为主

D.户籍所在地配合

1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A、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B、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c、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D、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14.用人单位接受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的内容有。

A、是否落实计划生育管理责任

B、是否落实有关奖励优待

c、是否及时通报信息

D、是否配合所在地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村委员会做好服务管理的情况

1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对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提出的要求是。

A、对于核查无误的,即时办理

B、即时办理,不得延期

c、对于核实结果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应暂缓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D、对于不符合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条件的,不予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16.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行政法规有(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c.《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D.《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1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履行的领导责任包括(ABcD)。

A.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保障;

B.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

c.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

D.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和监督。

18.对未持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告知其补办,补办方式可以是(Ac)。

A.可委托家人、亲友在其户籍地补办;

B.必须由本人回户籍地补办,不可委托他人;

c.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信息网络,由现居住地代其与户籍地进行沟通,由户籍地为其补办。

19.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ABcD)情形之一的,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设立街道办事处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未依照《条例》规定为流动人口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或者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收取费用的;

B.违反《条例》规定,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

c.未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的 D.未依照《条例》规定向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

20.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主要表现是(Bc)。

A.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不够完整的;

B.不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造成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失控的;

c.对基层违法行政行为不及时纠正,姑息纵容,造成流动人口严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

2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ABcD)。

A免费技术服务、宣传教育;

B.信息统计、考核评估;

c.奖励优待、工作人员报酬;

D.其他相关工作经费。

22.《条例》规定的保护公民隐私信息的责任主体,包括(AB)。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B.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包括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也包括部门的(AcD)。

A.主要负责人

B.其他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D.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4.《条例》的主要内容中指出强化四个落实,是指(ABcD)。

A.落实管理责任

B.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

c.落实免费技术服务

D.落实奖励优待

E.落实宣传教育

F.落实处罚规定

三、判断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依据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3.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可以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4.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5.出具婚育证明或者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不能收费。(√)

6.当事人在一地已经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还可以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8.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个人要交费。(×)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流动人口信息予以保密。(√)

10.流动人口户籍地可以以育龄夫妻常年在外为由拒绝为其办理生育服务登记。(X)

11.流动人口再生育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手续。(X)

12.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逾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不是《条例》所称的流动人口。(√)

13.同一城市中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的,不属于流动人口。(√)

1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15.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16.严格禁止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

17.《条例》缩小办证范围,将婚育证明的办证对象由成年流动人口缩小为流动女性。(X)

18.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登记。(√)

20.所有的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都应办理婚育证明。(X)

21.流动育龄夫妻在外出之前,不需要向户籍地主动告知流向、流出时间、联络方式等信息。(X)

22.对于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员,一般应视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提供有关服务和管理。(√)

23.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以及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24.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时,不需要提供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X)

25.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26.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27.进一步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是: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

28.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年龄构成轻,60%以上处于15岁至35岁之间的生育旺盛期,已婚育龄人员占有很大比例。(√)

29.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并与相关部门有关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网络知识竞赛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网络知识竞赛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网络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C)起施行。

A.2009年4月29日 B.2009年5月11日

C.2009年10月1日 D.2010年1月1日

2.(A)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卫生部

3.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D)内提交婚育证明。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4.(A)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A.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

B.流动人口户籍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

5.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核实要求之日起(B)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A.5个 B.15个 C.20个 D.25个

6.《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C)。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施行后,(B)同时废止。

A.《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C.《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8.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缴纳(B)。

A.政策外生育费 B.缴纳社会抚养费 C.罚款

9.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

A.15-40周岁 B.15-49周岁 C.18-40周岁 D.18-49周岁

10.中央《决定》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B),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A.分布集中和少量流动 B.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1.流动人口中(A)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现居住地应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A.已婚育龄妇女 B.未婚育龄妇女 C.育龄妇女 D.育龄群众

12.流动人口不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其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C)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A.现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

13.《条例》规定,现居住地根据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反馈的信息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D)。

A.即时办理 B.书面说明理由

C.不予办理 D.暂缓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14.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C)内补办。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5.《条例》取消(A)的规定,改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互相通报、核实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信息。

A.由已婚育妇本人邮寄避孕节育报告单

B.已婚育妇在现居住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C.流动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登记

D.由已婚育妇本人回户籍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16.负责查验婚育证明的机构是(B)。

A.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B.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现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7.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B)。

A.可以 B.不可以 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D.收取根本费用

18.(A)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

B.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人和房管所

C.房产公司、房屋出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

20、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B)。

A.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C.稳定低生育水平、适当兼顾其他人口问题

2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A)为主,()予以配合A.现居住地人民政府 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现居住地人民政府

22.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C)

A.生育联系卡 B.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C.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2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共有(B)条。

A.30 B.25 C.35

24.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A)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A.基本项目 B.各种项目 C.相关项目

25.今年11月14日,我区正式启动创建新型社区暨科普快车“健康家庭”促进行动,该行动的主题是(B)。

A.健康.科学.文明 B.人口.科普.健康 C.便民.惠民.利民

26.中央《决定》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重点、难点在(B)。

A.城市 B.农村 C.城乡结合部

27.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负有职责的相关部门主要包括: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但(A)

A.不局限于这些部门 B.仅局限于这些部门

二、多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ABC)除外。

A.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

B.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C.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D)。

A.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

B.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和考核;

C.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汇总、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D.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包括(ABCD)。

A.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B.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C.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D.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4.《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

A.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B.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C.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依法给予处分”的依据是(B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D.《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依法处分”的种类包括(ABCDEF)。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E.撤职 F.开除

7.流动人口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具体规定为(ABCD)。

A.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后休息2天;

B.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

C.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

D.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8.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各司其职、责任共担; B.协调配合、多方共赢;

C.规范管理、优质服务; D.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9.《条例》的立法宗旨是(ABCD)。

A.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B.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C.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D.稳定低生育水平

10.现居住地(ABC)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如实提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的义务。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 B.房屋的出租(借)人 C.物业服务企业

11.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ABC)。

A.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

B.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

C.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1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BCD)。

A.以户籍地为主 B.两地共同负责

C.以现居住地为主 D.户籍所在地配合1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ABCD)。

A、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B、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C、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D、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14.用人单位接受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的内容有(ABCD)。

A、是否落实计划生育管理责任 B、是否落实有关奖励优待

C、是否及时通报信息

D、是否配合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做好服务管理的情况

1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对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提出的要求是(ACD)。

A、对于核查无误的,即时办理 B、即时办理,不得延期

C、对于核实结果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应暂缓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D、对于不符合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条件的,不予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16.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行zd规有(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C.《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D.《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1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履行的领导责任包括(ABCD)。

A.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保障;

B.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

C.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

D.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和监督。

18.对未持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告知其补办,补办方式可以是(AC)。

A.可委托家人、亲友在其户籍地补办;

B.必须由本人回户籍地补办,不可委托他人;

C.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信息网络,由现居住地代其与户籍地进行沟通,由户籍地为其补办。

19.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ABCD)情形之一的,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设立街道办事处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未依照《条例》规定为流动人口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或者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收取费用的;

B.违反《条例》规定,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的;

C.未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的D.未依照《条例》规定向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

20.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主要表现是(BC)。

A.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不够完整的;

B.不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造成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失控的;

C.对基层违法行政行为不及时纠正,姑息纵容,造成流动人口严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

2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ABCD)。

A免费技术服务、宣传教育; B.信息统计、考核评估;

C.奖励优待、工作人员报酬; D.其他相关工作经费。

22.《条例》规定的保护公民隐私信息的责任主体,包括(AB)。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B.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包括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也包括部门的(ACD)。

A.主要负责人 B.其他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D.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4.《条例》的主要内容中指出强化四个落实,是指(ABCD)。

A.落实管理责任 B.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

C.落实免费技术服务 D.落实奖励优待

E.落实宣传教育 F.落实处罚规定

三、判断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依据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3.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可以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4.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5.出具婚育证明或者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不能收费。(√)

6.当事人在一地已经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还可以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8.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个人要交费。(×)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流动人口信息予以保密。(√)

10.流动人口户籍地可以以育龄夫妻常年在外为由拒绝为其办理生育服务登记。(X)

11.流动人口再生育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手续。(X)

12.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逾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不是《条例》所称的流动人口。(√)

13.同一城市中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的,不属于流动人口。(√)

1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15.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16.严格禁止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

17.《条例》缩小办证范围,将婚育证明的办证对象由成年流动人口缩小为流动女性。(X)

18.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登记。(√)

20.所有的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都应办理婚育证明。(X)

21.流动育龄夫妻在外出之前,不需要向户籍地主动告知流向、流出时间、联络方式等信息。(X)

22.对于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员,一般应视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提供有关服务和管理。(√)

23.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以及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24.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时,不需要提供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X)

25.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庞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26.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27.进一步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是: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

28.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年龄构成轻,60%以上处于15岁至35岁之间的生育旺盛期,已婚育龄人员占有很大比例。(√)

29.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并与相关部门有关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下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试题(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 )起施行。 A.2009年4月29日 B.2009年5月11日 C.2009年10月1日 D. 2010年1月1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知识竞赛致辞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知识竞赛致辞县政府副县长张向东(2009年12月22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横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知识培训11-3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知识试卷 姓名:分数: 判断题 (每题10分) 1. 《条例》立法宗旨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 2. 《条例......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二、选择题:1、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是什么时间实施:A、2009年4月29日B、2009年7月1日C、2009年10月1日2、______年___月____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问答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问答 1、什么叫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所称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与(A )同时有效。 A.身份证 B.结婚证 C.暂住证 2、年龄在(A )周岁的流动育龄妇女,在外出打工应办理......

    云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规定(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1998年9月22日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