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堡卫生院慢性病及老年管理半年工作总结
元堡卫生院慢性病及老年管理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我院慢病及老年管理工作在疾控及本院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一、慢性病工作:
1、服务于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对已纳入管理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至少1个季度1次的面对面随访,现在累计高血压建档人数1444人,今上半年累计随访人次数为2810人次,达标累计2084人次数。累计糖尿病建档人数390,累计随访651人次数,累计达标486人次。其他慢性病服务161人次数。慢病服务手册全部已下发。
2、继续筛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包括老年健康体检行动途径,对新发现的慢病纳入管理。
3、对村卫生室及本院职工进行至少1季度1次的慢病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慢病管理队伍的自身管理能力。
4、对相关人群进行慢性病及老年健康相关知识宣传,让更多人自愿参加管理。
5、对村级进行1季度1次的督导和考核。
6、我院专职人员 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7、在慢病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数,有效的控制辖区内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老年管理工作:
1、服务于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人群。对他们进行1年1次的健康体检。今年1——6月累计免费体检人数为1619人,免费空腹血糖检查人数为1619人,免费血常规检查人数为652人,肝肾功能288人。老年管理服务手册已全部下发。
2、对筛查出来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纳入慢病管理。
3、对体检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4、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并告知下一次体检时间。
5、对村卫生室及本院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至少1季度1次。
6、对村级1季度1次的督导和考核。
7、我院专职人员亦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定期自查自纠。在市疾控第1季度考核中成绩并列第1名。
8、在老年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辖区内人群平均寿命。
元堡卫生院 2013-6-25 何素兰
第二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增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更好展开,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把握所建档案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与慢性病相干的高危人群情况,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适合技术指导,控制超重、肥胖、血压和血糖水平。
(一)对9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与慢性病相干的高危人群建立电子化管理信息档案,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二)推广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适合技术,下降人群超重、肥胖和高血压、高血糖发生的危险;(三)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和管理,建立定期随访制度,管理率和随访率到达90%以上;(四)展开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进步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使其把握健康生活方式技能,并能主动采取行动。健康指导率到达90%以上。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工作范围
在全乡8个村卫生室办事处已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的人群中展开工作。
(二)工作内容
1、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档案。根据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以35岁以上居民为重点: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并动态把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状态,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登记。
2、定期随访。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最少每季度随访1次,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基本体魄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进行健康指导,并填写随访表(见附表1)。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及管理率不低于80%,提供健康行为指导的比率不低于80%。
对高危人群最少每半年随访1次,每次随访要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行为的指导,并填写随 访表(见附表1)。高危人群半年随访率不低于80%,对失访人群应当记录缘由。随访的高危人群管理率及提供行为指导的经率不低于90%。
基本体魄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腰围、臀围等。
3、展开危险因素控制,干预及效果评价。依照慢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分类,以体重和血压为核心指标,参考腰围、血糖、血指、身体活动等综合指标,通过膳食指导、身体活动增进血压管理等适合措施的实施,实现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两大核心健康改善目标,采用有关指标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4、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整体方案(2007-2011)和实施方案,展开以控制慢病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公道膳食和适当运动为切进点,提倡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适合技术,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三、实施时间
自2011年起,根据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展开情况,逐渐覆盖全市95%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
第三篇:宰羊卫生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宰羊中心卫生院2011年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研究证实,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慢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2011年我院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及国家、省、市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相关要求,为保证我乡慢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结合石卫办[2009]130号《石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慢病工作计划如下:
一、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1、开展重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肿瘤等)健康建档建立和随访管理工作。在今后采用卫生部“慢病管理软件”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暂时无条件的采用纸质档案管理,并逐步过渡到电子化信息管理。
工作要求:重点慢病建档覆盖率100%,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病建档率100%,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100%。
2、拟在年末进一步扩大示范我乡慢病服务范围,增加建档数量和管理病人数量,并使用卫生部“社区慢病管理软件”进行人群分类
管理,开展慢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和病人管理效果评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活动。
工作要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病建档率100%,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100%。
3、要做到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0%;门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率达90%以上;慢病随访每年不低于4次,高危人群半年随访一次。
4、认真做好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和监测工作,人群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达100%以上,报告及时达100%,《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准确率大于95%,无缺、漏项和逻辑错误,《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IDC-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乡4个行政村
(二)、项目内容
1.高血压患者管理
根据《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高血压患者发现
发现途径: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 2
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乡镇卫生院联系;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
(2)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要进行登记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3)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大便潜血、B超、K(钾)、Na(钠)检查、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2.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根据《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8岁及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糖;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乡镇卫生院联系;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要进行登记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血
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大便潜血、腹部B超和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开展 “健康一二一”示范活动。
开展居民对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知识知晓率抽样摸底调查,围绕“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内涵,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
2、进一步强化重点慢病知识宣传力度。
定期举行慢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坚持使用健康处方,以慢病相关宣传日为主线,组织人员下乡、入户等多种形式进行慢病知识宣传,扩大健康教育范围,提高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
四、搞好人员培训
1、加强我院管理人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举办的慢病相关知识培训班,提高自身慢病管理水平,为慢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展辖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乡村卫生机构的慢病管理人员进行慢病相关知识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慢病防治工作能力,逐步达到规范管理。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按照县疾控中心要求及时成立慢病管理领导小组。
二、3月15日开始对我乡65岁以上老年人、重症精神性疾病患者、糖尿病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工作,每周向疾控中心上报慢病管理的进展情况。
三、由于多数老年人行动不便,我们决定抽调人员采取了入户体 检的方式开展工作,以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方便群众。
四、按照考核方案的要求完成对慢病人员一年进行四次随访,及时 填写和不断地完善随访记录。
五、按照上级要求按时完成健康档案基本信息录入工作。
宰羊中心卫生院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日
第四篇:2011年慢性病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慢性病半年工作总结
我院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高血压、二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大荔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大荔县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慢性病、重型精神病管理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2011年慢性病、重型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院内成立慢病科。
二、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查,对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认真、细致、真实做好慢性病病人发病摸底情况登记,要求各项内容必须填写,不漏报漏填一名慢性病病人,作为慢性病发病的基数入档,各村保留一份。
三、召开乡医例会,学习《大荔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大荔县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文件,领会精神。
四、对乡医每月进行一次培训,留有记录、资料、报告册。
五、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督导,有督导记录。
六、自六月三十日以前,高血压病人新增547例,糖尿病新增310例,重性精神疾病新增13人,共计870人,建
档率达到60%,规范管理率达到60%。
下半年工作计划:建立县级-乡(镇)-村级三级服务网络,村卫生室每月及时上报各村发病人数和治愈、死亡人数,汇总后上报疾控中心,并将新发病的村级居民每月及时反馈各村卫生室,以便卫生室及时管理、建立档案、随访。举办居民健康知识宣传,包括板报、宣传单、广播宣传等,有记录、影像资料。高危人群干预,要有干预措施。完成县局交办的慢性病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任务
**中心卫生院
二零一一年七月
第五篇:慢性病管理工作总结
慢性病管理工作总结
辽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社区卫生服务方针,确立“以人为本,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努力塑造服务品牌”的精神。努力创建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医德、医风、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针对我社区老年人口多,慢性疾病患者多的问题,开展了慢性病的系统化管理,健全了慢性疾病防治网络,健康教育网络,制定了慢性病防治计划和干预措施,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401。
2、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建档1629人,高血压随访5369人次数。
3、通过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 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糖尿病患者建档720人,糖尿病随访2530人次数。
4、针对冠心病的早期表现发现患者,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建档1212人,冠心病患者随访3974人次数。
5、对脑卒中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年管理脑卒中患者181人,随访次数578
辽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