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间:2019-05-12 16: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篇: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志们:

火热的八月,我们东北三省盟省委的领导、盟员朋友们相聚在美丽迷人的黑河之滨,迎来了我们热切期盼的东北三省盟务工作座谈会议。

这次东北三省盟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交流盟务工作经验,为东北三省经济大发展建言献策。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立足当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它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之大成,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战略性、科学性和现代性的时代特征。

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作为具有进步性的政治组织、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政治力量,也应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广大盟员,切实加强全盟的思想建设,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 断向前发展。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学习,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性质和方向。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又把握了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党派成员对本党派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的根本看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各自的章程里。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在探讨和建立本党派核心价值体系时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原则,把“立盟为公、参政为民、服务为本、爱国民主、团结合作”作为基本内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把这一个根本原则和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全体盟员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盟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二、联系实际,明确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创新,抓住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解决的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和社会前进的目标、方向、动力和凝聚力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盟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和实践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对于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提高民盟自身建设水平,凝聚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献计出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保持民主党派进步性的需要。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同中国共产党具有本质相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具体而言,就是共同建立新中国,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民盟进步性,既是历史赋予民盟的光荣使命,也是民盟自身发展的需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提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意识,巩固民盟参政党地位;有助于提升全体盟员的精神状态和政治觉悟,保持进步性的政治本色,促进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有助于使盟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是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的需要。思想政治基础是多党合作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通力合作,共襄伟业60年,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政治基础日益牢 固坚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民盟也面临进一步巩固思想的迫切需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抵御各种非主流、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引领社会思潮、引导个人价值取向,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交流中谋求共识,增强广大盟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进一步履行参政党使命的需要。履行参政党职责,是民主党派的生命力所在,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民主党派之所以在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是因为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治追求,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光荣使命。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民盟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最大程度地激发盟员履行职能的热情,发挥民盟在文教科技界的人才智力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富强、民主、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提供精神支撑、智力支持和力量保证。

三、探索创新,把握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切入点

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紧密结合民主党派实际,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为指导,体现参政党本质,传承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结合自身发展职责,找准结合点,切实提高实效。

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回顾多党合作的光辉历史,总结民盟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经 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民盟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自觉接受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夯实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广大盟员的精神素养和道德情操,抵制西方两党制、多党制和议会制的消极影响,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前进。

二要结合参政实践,彰显民主党派履职的时代精神。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立足之本。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新模式,开拓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不断总结全盟参政履职的成功经验,逐步深化对参政议政规律的认识,自觉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责任,深入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推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鼓励广大盟员立足本岗作贡献,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履职实践中,突出民主党派特色,弘扬民主党派精神。

三要多措并举,营造稳定发展的和谐氛围。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探索建立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要求的长效机制,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 班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机制创新来规范和引导广大盟员,不断提高盟员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自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绳,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提高服务大局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为建设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风貌,营造有利于稳定发展的和谐氛围。

谢谢大家。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精神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崭新的科学论断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实际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要意义

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极为重要而又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特征,因而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复杂多元的,都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社会的进退治乱。因此,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都必然要利用其统治地位的优势,依靠国家的力量,大力倡导代表本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系,以确保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与功能的发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党传统的政治优势。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使用,强调其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此相适应,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精辟概括。《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类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规律”;从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对抗的本质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蓬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情况有很大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胜利。马克思主义正是靠着这种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精髓,才会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使我们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理论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了过去在理想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也曾出现过错误,但仍然不愧为不负历史重托、人民选择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党的队伍中还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但中国共产党具有反腐倡廉的决心和能力,因而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品格。只有中国

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一个民族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风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祖国的统一和全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要爱国就必须保持民族的团结与统一。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其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因为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是封闭的,只能是开放式的发展,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的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这五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铸造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它以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和依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呼唤,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两者不可偏废。民族精神离开了时代精神,不能及时地从实践中吸纳鲜活的力量,就会失去其时代的价值,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就无从谈起;时代精神离开了民族精神,就寻找不到民族的承载体,就会失去民族特征,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同样也无从谈起。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

形成的褒奖或贬斥。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的理性升华。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贬褒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胡锦涛同志针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实际,依据我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上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等领域中公民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概括达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的新高度。

三、坚持不懈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决定》指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容的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理想信念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含义相同的两个概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就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另一词叫共产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分阶段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有了这种共同理想的激励,就会视野宽广、心胸开阔,就能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就能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努力走在社会创新的前列。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世界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相接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明确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同其他三个方面的基

本内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思想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才能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根本保障。

第三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921年7月23日,一个让中国人民难忘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

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回望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的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的生长,中国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空坐标上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我们清晰的看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又擎起了一个新的希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响应。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

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法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朢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广泛的感召力,强大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同时,采取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固熟的状态,并逐步实现社会化,大众化。现在的这种表述,即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我们都应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1.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单选题3分)

 2.()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依据。(单选题3分)

B.民族精神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爱国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个人要以()为根本。(单选题3分)

D.忠于国家

 4.()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单选题3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单选题3分)

A.爱国主义

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爱国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个人要以()为根本。(单选题3分)

D.忠于国家

第五篇: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体会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我们参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事业与祖

1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炙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进步性,保持广泛性,增强创造性,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崭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当前,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还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现象诸如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挑战着人们。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和谐的文化范围。和谐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人

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一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一个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终身。

二、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我们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们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使我们更好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民革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努力学习,提升素质。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纪检监察工作荣辱观。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树立依法监察、坚持原则为荣,营私舞弊、包庇违法乱纪为耻;遵守纪检监察纪律、廉政纪律为荣,违反纪检监察纪律、廉政纪律为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为荣,损害国家利用和安全为耻,积极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其次,要扎实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不断补充新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又要坚持向“实践”学,让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要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依法履行纪检监察职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坚持说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破解难题、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既能坚持“沿着老路攀高点”,不断加强业务工作,又能坚持“开辟新路创亮点”,从创新纪检监察制度、创新纪检监察方法、创新纪检监察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开创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纪检监察的视角关注民生并致力于改善民生;就是要在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探索规律性上下功夫,推动纪检监察科学发展。

下载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继承民盟传统 发扬时代精神 自觉树立和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