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项目工作总结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咨询项目总结
金方策集团
按: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通过国内外招标的方式,邀请符合要求的咨询顾问机构作为其项目合作伙伴。金方策集团在与众多同行的竞逐中以优异的表现胜出,成为北方工业公司该项目的最终合作伙伴。
金方策顾问组于2005年9月进驻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开始启动和实施此项目,并于2006年9月成功结束此项目。
本文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项目组在项目结束之后所做的工作总结,我们认为这份总结真实客观的反应了金方策集团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现将本文公布,以飨读者。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客户概况: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正式成立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成员公司,主要从事防务产品、国际工程承包、光电、化工、运动器材、车辆、物流等业务。公司年均营业额200亿元,北方工业(NORINCO)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2、项目背景:
北方公司对任职资格管理项目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公司2006年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号工程,并在2006年总经理工作报告和公司“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指出“建立、健全任职资格管理”、“同步完善员工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北方公司已经将任职资格管理和员工职业队伍建设列入了公司“百年树人”的大计。
北方公司的任职资格管理项目共分两期实施:第一期作为试点阶段,自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第二期作为全面实施阶段,自2006年3月启动至2006年8月结束,先后完成了11类职位的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任职资格配套制度体系设计以及任职资格管理软件的实施工作。通过上述两期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北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二、项目的前期调研:
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是一项实证研究,为了确保标准开发的科学性并切合北方公司的实际,在标准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内源分析和外源分析,项目组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
1.总结了咨询行业的最佳实践。在项目启动之前,专家顾问组充分研究、总结了国内外任职资格管理的几种模式的经验,确定了北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项目的开发模式。2.与外部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项目启动后,北方公司邀请了外部专家和金方策顾问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对北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项目所采用的方法论和模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研讨。
3.借鉴金方策任职资格标准数据库和其他项目经验。在标准开发过程中,项目组查阅了金方策任职资格标准数据库,借鉴了金方策在其他咨询项目中的开发经验。
4.人员访谈、问卷调查。项目组采取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BEI)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积累了大量的调研资料。
5.对调研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提炼。在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调研资料中的行为(代码B)、知识(代码K)、技能(S)、价值观、信念、动机和特质(V)进行了编码分析、归纳和提炼。
6.内部研讨。项目组分别采用了与公司各职类人员进行研讨、项目组内部研讨等方式,在前期综合访谈、编码分析、归纳演绎分析的基础之上,又采取了头脑风暴、小组研讨、专家经验等调研方法,对任职资格标准的分级思路进行了修改、优化和调整。7.与公司领导座谈。项目组与公司相关分管领导进行座谈,分别就北方公司人员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公司从培养干部的角度、从企业文化等前瞻性的要求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把握公司领导对各类人员未来的定位。
8.查阅相关的文件、资料。项目组还大量查阅了公司有关文件、资料,公司2006年总经理工作报告和“十一五”发展战略,以及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解读,从而对分级思路和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做进一步深化设计和优化。
三、标准的开发过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在标准的开发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可操作性:任职资格标准首先要可衡量、可认证。从任职资格标准的基本条件、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等3个组成部分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开发。
对于基本条件部分,我们将其定位为每一级标准的门槛条件,其要求不宜过高、并且应非常明确。因此,我们在提炼这些内容的时候,重点关注专业、学历、工作经验和职称等大家公认的、非常易于评价的内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分析了调研访谈人员的谈话内容,然后参考了公司的职位说明书,最后借鉴了金方策公司的数据库。专业部分,我们主要列出了最适合的专业要求,这些专业对于人员掌握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公司应当引导的方向。学历和工作经验部分,我们充分考虑北方公司的未来要求和现实状况,制订了两种可选方案,既保证公司的要求,又符合公司现有人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特点。职称部分,我们主要考虑到北方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对职称方面的要求还是必要的,只是要求的不要太泛或太多,为此,我们仔细分析了国内外目前流行的职称类型,选择了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职称类别放入了基本条件部分。任职资格标准全部编写完成后,项目组又详细统计、分析了北方公司现有各类人员晋升的年限、学历等因素。基于这些统计和分析数据,项目组全面地检验了各类任职资格标准设定的基本条件,使基本条件设定更加趋于合理;
对于基本素质部分,我们将其定位为带有遗传性的或在长期生活、工作环境中沉淀下来的自我认知、社会角色、人格特质、动机等潜在的特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管理冰山模型”中的冰山下面的部分,就是说具备这些特质的人员,将来从事这些工作更容易取得高的绩效,更适合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是适合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我们在提炼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有效的调研方式,充分挖掘和分析访谈人员讲述的关键事件中潜藏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内容,对照金方策基本素质词典,提炼和定义出其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统计这些基本素质在高绩效人员和一般人员中出现的频次或频率,结合矩阵分析、企业文化解读、行业基本素质库比对,得出某一类任职资格标准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便于将来基本素质的认证,我们还针对每一级基本素质设计了“考察角度和参考提问”,直接为将来的认证操作提供指导;
对于业务能力部分,我们将其定位为某一类别人员的专业能力,其要求必须具体、明确、与实际工作环境和范围相结合。我们在提炼这部分内容时,从该类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出发,通过访谈和行为事件分析,找出影响工作绩效和难以培养的工作行为,把这些工作行为作为业务能力的基础部分。之后,我们通过分析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或部门领导的希望和要求以及行业最佳实践等内容,对提炼出来的工作行为进行修正和提升,形成业务能力的行为标准。为使将来的认证更好地操作,我们还针对每一条行为标准设计了将来认证时需要的“证据”和“达标要求”。由于工作行为紧紧扣住公司的要求和工作实际,非常明确、具体,加上认证时有证据和达标要求作为认证依据,可操作性比较好。
2、战略性: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还要体现公司的战略导向,因此,不能仅仅关注现状,要从公司未来的要求出发,对人员应具备的未来核心能力提出要求。为保证标准的前瞻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研中,和访谈人员深入探讨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难点;二是分析中,深入分析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结合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具体要求,来推导未来可能有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行为;三是标准编写中,充分参考了行业最佳实践;四是标准编写完后,征求了金方策专家评审团的意见。
3、逻辑严谨:这一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标准不同级别之间要层次分明,同级别内行为要求水平要一致,行为标准描述要用词准确、没有歧义、不重不漏。这一衡量标准是从标准的表达形式上提出的要求。为此,我们首先制订了任职资格标准的编写规范和要求,对任职资格标准的语言和用词做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其次,我们编写完任职资格标准后,在项目组内部进行了若干次交叉检查和沟通,确保项目组内全部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是一致的。在和业务部门人员的沟通中,通过讲解和探讨的方式,对任职资格标准存在表达形式问题的部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4、个性化:这一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标准充分体现企业的特色。我们认为,企业的特色关键要通过任职资格标准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两部分体现出来。基本素质部分,我们着重关注了北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行文方式,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基本素质的选择和描述上很好地体现北方公司的个性特点,比如原则性这项基本素质就强调了北方公司关注做事规则、讲究做事程序的企业文化。业务能力部分,我们重点分析了北方公司的发展规划、管理模式、业务特点、组织结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行为标准的选择上,尽可能抓住在北方公司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那些对取得优秀的工作业绩至关重要的工作行为;在行为标准的描述上,尽可能地让其符合北方公司企业文化特点、行文方式以及人员的接受程度。
5、易懂易记:这一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标准内容要尽量简单化,描述简洁和生动形象。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基本条件部分只保留了专业、学历、工作经验和职称等四部分内容,对其他的不必要内容进行了删减;基本素质部分,我们强调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每个类别的基本素质项目不超过6个,而不象有些企业做的某类基本素质模型中项目多达20余个;业务能力部分,我们同样贯彻类似的思想,力求每个业务能力每一级的行为标准数量不超过8项。另外,在行为的描述上,我们尽可能地采取了短句,而尽量少用难以理解的长句;尽可能地采用明确的动词,而尽量少用含糊不清的副词或形容词。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完以后,项目组还对全部类别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了整体平衡和修改:在整体平衡和修改之前,项目组运用4类分析方法对全部任职资格标准进行了检验和分析,一是从标准本身的写作规范、前后开发的标准的是否保持风格的统一方面对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二是对标准的各个级别的行为标准、达标要求、证据、关键知识的要求是否一致,对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三是从每一类标准的级与级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别的同一级之间标准的平衡方面,是否体现了从低到高的层级关系,以及不同类别的同一级别的要求保持一致方面,对标准进行审视和修改;四是从认证的角度,即从申请人的角度和认证人的角度对标准进行审视和修改。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提出详细的《任职资格标准整体平衡和修改建议方案》,并就此建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内部讨论。在该方案的指导下,项目组针对每一类任职资格标准,从不同角度进行审查和分析之后,再经过项目组内部充分研讨,形成统一意见后,方展开具体的修改。
四、项目成果评价
为了保证任职资格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不仅开发了任职资格标准,同时,还提供了详细的关于任职资格管理方面的配套制度和操作手册,明确了任职资格管理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以及任职资格管理和招聘、员工调配、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等人力资源其他模块的接口。
对于认职资格管理制度,我们认为,评价其好坏有3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即系统性、可操作性、适用性。
1、系统性:这个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管理制度能够把任职资格管理的整个操作框架、和其他管理体系的接口关系全部交代清楚,并且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从项目组完成的配套制度体系来看,综合思考了任职资格管理和现有职位体系的衔接关系,系统回答了任职资格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和人力资源部共同讨论每个方面和任职资格管理的衔接关系,很好地保证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借助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把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很好地联系起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
2、可操作性:这个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管理制度规定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为保证这一点,项目组针对任职资格管理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模块的衔接关系进行了专题研究。每个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时,在详尽统计现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现有管理体系的特点和人员的现状。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才提出具体的配套制度,从而使配套制度有一个非常坚实的企业环境基础。为了使这些创新性成果能够可以应用于实践,项目组设计完制度后,对制度在北方公司的实施进行很多次模拟操作,确保其将来可以应用于实践。
3、适用性:这个衡量标准要求任职资格制度规定的内容要适合北方公司的实际。项目组在设计制度时,紧紧围绕北方公司倡导的“提升员工能力和帮助员工职业发展”的中心思想,通过详细分析北方公司现有的业务实际、人员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现状,针对性地设计了认证的组织、认证流程、任职资格管理和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接口、任职资格管理的配套制度体系。今后,我们还需要在任职资格管理推行的过程中,对制度做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甚至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任职资格配套制度设计是基于深入的调研基础之上的,系统性构建了整个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较好地考虑了北方公司的实际,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综上所述,对照业界的衡量标准和最佳实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金方策集团在这个项目的研究和设计水准方面已经达到,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内外同业领先的质量水平。
北方工业公司任职资格管理顾问组
2006年08月31日
第二篇:任职资格管理读后感
任职资格管理读后感
在工序将《任职资格管理》这本书下发到每个班组后,我就知道我们需要改变,公司也需要我们的改变。其实这么短的时间仔仔细细的阅读这本将近170页的书也就是有点走马观花,也许不是很能够体会其中的精髓,但是将其成功的经验与公司现状比较还是多多少少有深刻感悟!接下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有误解或者扭曲原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指正,本人愿意积极改正。
这本书的的封面上有这样一个等式:“任职资格管理=员工能力提升+员工持续职业化”,本人认为这句话其实就全面的概括了书中的内容,书中内容无非是围绕着这个等式开展一系列的论证。
首先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种任职角色的人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素质与行为之总和。担任角色我这里用我们公司一线操作工举例,例:假如我是一线操作员工,要学习岗位是800单元,我是否能够担负起这个岗位?要从哪些方面考评?我首先必须知道这个岗位的流程,物料性质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在进入公司培训时都是入门课程,也就是“知识”。在熟悉这些后才能对这个系统有个观念,如何将想像与现实对应起来,这时我们就去现场学习,去将你的系统观念与现场的实物进行对号入座,也许这个现场学习在刚开始学习时是一种经验,当你完全将观念与现场结合后这其实也就是知识。有了知识不代表你能够操作。接下来就是操作的“技能”,你的“技能”是你在跟随着你的师父学习后,自己领会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为你以后的操作做的铺垫。在我们化工企业,这种特殊的环境,你的知识在高,也不能叫你独自完成你第一次的操作。同一个简单操作第一次是师父操作你看,第二次是在你领会的前提下师父站在旁边监护你操作,在确定你操作没有问题后,第三次操作才可能让你独自完成。技能是长期累积的,他就像是沙漏,一点一滴的累积,直到把师父的技能全部漏到你的脑子里。我们在日常操作中有时已经具备这个岗位操作技能的员工还犯错误,其实这就是我们大家经常说的经验不足。经验和技能一样是需要长期的累积,但是你的技能可能有学完的时候,但是经验不会有体会完的时候。一项操作的经验是建立在这项操作技能上面,操作多了,自己摸索出了更安全、高效的操作方法,甚至你可以创新的举一反三,这就是经验。素质个人认为在操作工里面主要包括两项,一项是身体素质,不可能说你一个人连一个还没有你手臂粗的阀门都开不动。另一个就是责任感,不可能说将一个重要的操作交给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行为是人思想的体现,不将不好的思想用在工作上就等于不将不好的行为用在工作上。我认为行为和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习惯的说这个人的素质高。有了这些知识、技能、能力(经验、素质、行为)你就能够胜任800单元的操作。试问我们原先这么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如今在哪?最近我感觉事故出现比较频繁,是不是与岗位的任职资格过于松散有关?
我们现在积极的学习别人的经典之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忘记自己曾经的经典,每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背景,不是别人的经典都适用于我们,很好的抗生素都有过敏人群。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有好的医生因人而异的就诊,中西结合开出治根的药。也许这是不治之症,但是总有一天会研制出良药,那时我们才会是真正的焦点。
其次是员工能力提升。在我们每一个人走出还在恋恋不舍的学校时,刚结束了了大学生活的紧凑,接着就要进入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培训,公司安全教育、企业文化熏陶,再进入车间系统知识学习、安全教育,最后进入班组安全教育、岗位知识学习将理论与现实结合。个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提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公司、车间、班组给的提升平台。另一个就是自己给的提升平台。
公司的发展需要人才递进,就像在建造的一个双行十层阶梯,一层上站两个岗位一样的人,楼梯下面还有一群等着上楼的人,如果出现了第十一层时,人就会体现出积极的本能往高处走,如果你不努力,没有做好跨步的准备,就一定会被站在你旁边已经迈开腿的人捷足先登。当你看见一张一张新的面孔从你面前走过,而你还在原地,这是否该反思下你准备好向前的步伐了吗?
我们公司现状员工能力提升速度很慢,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人。我想在公司一天多多少少都会有新的知识学习,停滞不前的人是自己放弃学习的人,这类人我们不能要。至于学习速度慢的人或许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或许是积极性不够等。但是,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再笨,一件事情多次学习肯定会掌握。我有时候会发现班组经常会出现自己的岗位在出现事情的时,员工不会,解决问题的不是岗位本人,而是主D、班长或许是不属于班组的人员在操作。操做后会的越来越熟悉,不会的还是不会。也许积极性稍微高点的员工还会问你个为什么这么做。我有时候在想,这么多监护人,为什么不监护着他叫他自己做一遍呢?到底老师那时候叫你背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给你说过:“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手是靠脑来指挥的,这是空话吗?是谁?是我们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我发现我们大家还是把一个人的工作质量的好与坏来判断他积极性是否够,谈到积极性又不得不说促使积极性高涨的东西“钱”。为此,上到公司,下到车间都精心设计薪酬方案,拉大岗位差距,指明员工向前(钱)看,我们略有看到积极性的提升,但是还有一部分潜力股的员工,不为之所动。他们积极性更多的是沟通,工作环境、氛围带动起来的,这个没钱重要吗?再就是我们必须肯定员工的劳动成果,只有肯定过他,你在否定他时,他才会提升自己,想再次得到久违的肯定,这没钱重要吗?试问我们现在的沟通有延续性吗?班组工作氛围能不能达到不回到宿舍不知道累的感觉?你有没有很欣赏的去看待你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件事情?
钱,生活之本;情,团结之本;肯定,成功之本。我们都在播种这些种子?什么时候收获丰厚的果实?收获时候发现收获甚微,中间的过程没有浇水、施肥吧?
最后员工持续职业化,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确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团度对的工作效率,以最少人力在、物力、财力创造最大的利益。查阅资料发现这么几句话能够很好的阐述什么是员工的职业化:第一,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第二,要有职业化的工作道德;第三,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第四,要有职业化的团队意识;第五,要有职业化的工作形象。看到这我没有可以继续写下去的勇气,我深知这个概念以及怎么去塑造一支这样的队伍已经超越了我现有的能力,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把自己做实验,将自己职业化,再将自己的团队职业化。书要慢慢品味,路遥慢慢走,我现在依然记得那时候母亲告诉我的一句话:“一步一个脚印”,男人要脚踏实地,人心可以比天高,但不可以比天大,心高代表你在一件事情上有志向,心大代表你想的事情太多,心不静,都在做,都做不精。
作为宁化公司的一名元老级的骨干,在初读完这本书后,略有的体会供大家评判,希望大家在看此文时,心平气和的去读,语气过重,可能有些话就变味了。时间不早了,洗洗睡吧。希望下次深读《任职资格管理》这本书后,能有更深的体会,对自己的改变有更认真的计划。谢谢!
2011年8月13日
员工:xx
第三篇: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
司
文
件
华为司发【1999】37号
签发人: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一、目的1、通过资格制度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2、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
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不断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0二、任职资格的应用
任职资格从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将对人的资格要求清晰化,并与工作要求相对应,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推动公司的职业化进程。
1、招聘
对应资格要求对人员进行分类分级考核,易于人员定位,提高招聘效率。
2、培训
针对不同资格的人员分别进行达标辅导培训,再开发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工作联系更密切。
3、薪酬
资格与职位匹配决定员工的薪酬范围,使薪酬激励更具实效。
4、人员选拔
经考核认证后可获相应资格,公司可从有资格的人中选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5、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不同类不同级别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
三、资格分类分级
1、双重晋升制度
2、管理类
(1)定义
从事以人员管理为主的工作的人员。按管理层级可划分为监督者、管理者、领导者。
3级监督者: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本人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4级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3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5级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级别要求
任何管理都是对从事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类人员必须达到某方向、某专业/技术标准2级水平以上。所以管理类级别为3~5级。
3、专业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专业知识提供某种支持或服务,直接或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
含:销售、计划、法律、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统计、审计、会计、广告、采购、秘书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4、技术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技术设计和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工作。
含:软件开发、硬件开发、工艺、测试、维修、安装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四、资格衡量要求
对人员进行选拔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基于华为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主要对技能或行为建立标准,颁资格证书时参考工作绩效评价结果。品德、素质、经验等不易考核的要素作为人员选拔及员工自我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
1、品德。
2、素质。
3、技能/行为(表现)。
4、工作经验。
5、工作绩效。
五、任职资格标准
1、定义
任职资格标准从称职胜任角度出发的,主要建立以结果导向的技能/行为标准。管理类基于工作特点定义行为标准,专业技术类为技能标准或行为标准。
2、建立原则
源于工作:标准级别的划分、标准的内容都从分析实际工作而来,而不能仅从技能本身进行推理。
结果导向:达标评定的素材尽可能取自于日常工作成果,尽量减少为获资格而额外增加的工作。
六、考评体系
1、依据:考核认证以资格标准为依据,人与标准比,作出评价。
2、考核认证主体
对员工的某项资格达标与否的考核主要以其直接主管及流程主管考核为主,任职资格专业工作人员为辅。
3、考核认证原则
客观公正:标准客观,判断客观全面;
促进改进:认证不仅是评判达标与否,更重要的是促进改进,形成规范化工作的习惯;
有序可行:遵循工作的内在规律。
七、评审体系
资格评审分为二级评审,包括部门级和公司级。
1、部门级评审
由各系统任职资格管理处负责组织,保证本系统内各部门对标准掌握的一致性。
2、公司级评审
由公司任职资格管理部负责组织,保证公司各系统对标准掌握的一致性。
3、颁证评审
由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负责对颁证的评审。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2年,每2年公司组织一次资格复审,或修订标准,复审通过,证书将继续有效。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五日
抄报:总裁、各副总裁
抄送:公司各大部门、各办事处、各用服中心、北京代表处、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香港华为、兰博公司、莫斯科代表处、巴西代表处、南非代表处、印巴地区、乌克兰代表处、华为电气、华为集成、贝托华为、四川华为、北方华为、天津华为、沈阳华为、上海华为、山东华为、河北华为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印发
(共印100份)
第四篇:任职资格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资产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及劳保用品的管理工作,避免公司资产流失和浪费;
2、负责书刊资料印刷、快递、物流及办公室的其他事情;
3、负责对外联络与接待工作包括联系各种场地等;
4、为公司所有部门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及其他后勤支持,积极协调各部门关系;
5、认真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各项工作。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上学历,企业行政经理工作经验两年以上;
2、固定资产管理经验、资产管理合同管理、或有大型企业材料库管经验;
3、有一定财务经验;
4、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沟通能力,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设备。
第五篇:任职资格(推荐)
主要负责项目策划、执行,与国内地方政府、商务局,以及大客户、大企业合作。
项目 1、2010中外经贸项目交流大会
负责前期市场调查,经会长分析研究后,最终活动方案的写作,执行中负责中方企业的邀请和安排。大会邀请商务部领导,专家学者,国内规模投资机构及发达国家和较大新兴国家驻华商务官员,外商机构,投资商和采购商参会,通过与会商务厅(局),外经贸局,经贸委,招商局,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以及外贸进出口企业高管的接洽,为地方政府,企业创建国际经济交流平台,实现项目初定目标。
项目
2、匈牙利中国品牌产品贸易中心的招商、运营
负责:拓展国内市场,邀请沿海城市出口型企业直接入驻;与地方商务厅、外经贸厅系统、贸促会、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协调,利用匈牙利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邀商团队等资源,共同主办展览会、经贸洽谈会、订货会以及政府商务考察团,先后主办“2010中国轻工产品中东欧(匈牙利)展览会”、“2010中国出口名优产品中东欧(布达佩斯)展览会”、“山东临沂-中东欧(匈牙利)经贸洽谈会”、以及地方政府赴欧洲的商务考察团等10余次对外经贸交流活动。通过活动,为出口型企业与东欧当地客商的互相了解提供了贸易平台,帮企业在东欧国家设立办事处、对接客商、建立更多的销售渠道、创立品牌。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执行总经理下达的招商目标,负责前期策划、组织相关说明会议;与各地商务厅、商务局、贸促会以及行业协会接洽,扩大宣传;组织地方政府领导、感兴趣的外贸企业赴匈牙利及欧洲专业市场进行考察;在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下,策划并组织数十次国内的外贸企业参加匈牙利的展会、贸易洽谈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顺利的完成了公司的目标
一、任职资格:
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
2、从事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及相关工作5年以上经验;
3、精通管理、投资、商业运作与经营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外部招商资源,有灯具招商经验者优先考虑;
4、富有创新精神,善于资源整合,能根据企业特征创建新的商业模式;
5、具有很强的公关、谈判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
6、熟悉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流程,具有敏税的市场洞察力及商业市场意识,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业务推进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招商战略规划的制定,对招商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负责行业市场调研,对招商提出整体策划;
2、负责招商条线的人员管理和团队建设、组织招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
3、整合招商项目区域的商家资源,建立商家档案和商家信息数据库,对商家作好跟踪服务工作;
4、负责拟定招商项目的铺位划分、铺位建筑面积、租赁底价、租赁表价、租赁优惠幅度审核工作;
5、制定并提交本部门计划并对目标计划进行有效分解,拟定人员计划、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6、制定部门预算,协调公司内外部资源对招商工作的支持;
7、负责起草、审核招商合同条款;
8、建立有效的招商部内部工作流程和业务审核标准和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体系;
9、负责公司招商类对外公共关系和重大事件的协调管理;
10、组织、参与重大招商活动,对可行性项目进行洽谈和推动;
11、对招商条线分解计划进行绩效考核,对各招商项目实施状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向上级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