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

时间:2019-05-12 16: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

第一篇: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

第27号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12年4月19日

关于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729.15万台。其中:锅炉62.03万台,压力容器251.54万台,电梯201.06万台,起重机械171.74万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1.03万辆,客运索道863条,大型游乐设施1.64万台(套)。另有气瓶13563.64万只,压力管道83.68万公里。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2.3%。

全国现有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657.60万人,比2010年增加16.89%,其中2011年考核发证180.02万人。

2011年各类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我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53899家,持有特种设备许可证54514张。

2011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国质检系统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314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2个、市级476个、县级2635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11542人。

全国现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545个,其中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347个,行业检验机构及企业自检机构198个。另外还有型式试验机构32个,无损检测机构273个,气瓶检验机构1681个。检验机构人员共60697人,其中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25993人。

2011年全国各级质检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74.89万次,责令整改各类问题24.75万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382.05万台特种设备及元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4.54万个;对82.92万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22.98万个;对349.29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99.29万个。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

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死亡300人,受伤332人。与2010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21起,下降7.09%;死亡人数减少10人,下降3.23%。全年275起特种设备事故中,锅炉41起,压力容器21起,气瓶27起,压力管道6起,起重机械74起,电梯64起,场内专用机动车辆34起,大型游乐设施7起,客运索道1起。2011年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595,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之内,事故状况保持平稳态势。

2006年至2011年万台设备事故死亡人数趋势图

(二)事故特点。

全年发生的275起事故中,承压类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分别呈现了不同的显著特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类的事故特征主要是爆炸或泄漏着火。起重机械、电梯等机电类事故的特征主要为倒塌、坠落、撞击和剪切等。

在各类事故中起重机械事故总数最多,主要发生在建设工地、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分别各占1/3,建设工地的起重机械事故特征主要是倒塌,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事故多为撞击、挤压和坠落;电梯事故多发生在安装、维修保养等作业过程,主要原因是使用管理不当和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场内机动车辆主要发生在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的使用环节,多数为叉车。

(三)事故原因。

从事故发生环节来看,全年统计范围事故中,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占79.62%;充装、储运环节的事故占6.64%;安装环节的事故占6.16%;维修改造环节的事故占7.11%;检验环节事故占0.5%。

从技术层面来看,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小型服务业,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不善,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压力容器事故突出体现为快开门压力容器和造纸烘缸事故,其原因主要为快开门压力容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或功能不全,造纸烘缸缺少系统压力控制;气瓶事故主要发生气体充装环节,设备种类体现为氧气瓶和车载气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充装前缺少检查;压力管道事故则主要在化肥合成氨企业的工艺管道,其原因主要是超负荷生产,检修维修不到位;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管理缺失,电梯故障以及急救处置不当;起重机械事故原因主要是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大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原因是设备缺少维修维护,现场管理不到位。

三、2011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实施情况

一是严格生产源头监管,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水平。通过严格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全年对近4000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进行许可。同时,加强特种设备制造企业证后监管,采取对企业和鉴定评审、检验检测机构同时抽查的方式,完成100家获证企业和机构的特种设备国家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地方局完成了20%获证企业的监督抽查,对20余个企业实施撤销证书等处罚。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共对400余万台(套)特种设备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4万余条,监督检验覆盖率达到100%。针对大型游乐设施等事故反映出的质量问题,制定了大型游乐设施设计制造缺陷维修消除隐患的要求,加大了对新技术新产品监管力度。

二是严格使用环节监管,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水平。下发了《关于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的意见》,全系统在15个省376个企业部署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管理及达标评价活动试点。在多个省份实施了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并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出台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指标》等分类监管准则,对180余万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发证。

三是严格重点设备领域监管,有效防止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按照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联合安监部门发布了《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并联合铁道、交通等相关部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了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国家标准,并组织24家单位在13个品种28台大型起重机械中开展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示范试点。为加强涉及公共安全的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颁发了《关于电梯安全监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进了电梯维保整治、老旧电梯改造、物联网监控工作。

四是实施风险管理,初步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测和预防体系。加强风险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在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科研项目中设立风险分析课题,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指导地方建立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和风险分析报告制度。构建风险监测技术体系,结合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开展特种设备风险理论与技术研究,基本建立了特种设备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完善特种设备风险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了《特种设备重大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妥善处置了北京“7.5”地铁4号线自动扶梯事故等近10起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种设备事件。

五是促发展,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继续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并加强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完成了1000余个型号的工业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推动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完成2万余台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完成第二批节能技术和产品的遴选工作。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特种设备公共检测平台、培训考核基地建设,推动特种设备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在北京推动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组织援建新疆喀什南疆地区CNG气瓶检测项目,组织对新疆特检机构培训帮扶,组织内地特检机构帮助西藏实施电站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做好重点时期、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保障了建党90周年活动、深圳大运会和亚欧博览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开展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等重点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针对“无资质企业生产的法兰用于国内项目建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六是强质检,夯实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基础。做好“十二五”发展工作部署,制定发布了《“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规划》。继续完善了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等六个工作体系建设,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进程。继续深化行政许可和检验工作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2012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以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以防重特大事故和重大负面影响事件、万台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下降9%为目标,履职尽责,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围绕上述要求,2012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抓质量。

运用综合质量监管手段。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双打”等活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统计和分析工作,加强省、市两级年度、季度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状况分析。紧密结合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利用行政许可、监督抽查、监督检验等手段,加强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情况的追踪、检查,督促企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督促企业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

进一步完善优化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适当提高许可条件,强化鉴定评审把关作用,严格实施准入制度;提高对获证单位和鉴定评审机构监督抽查的比例,继续开展对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和鉴定评审机构工作质量的联合监督抽查。狠抓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提升,围绕学校、公共场所和重大工程使用的特种设备产品,加强监督检验,开展监检工作质量专项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等产业聚集区的安全质量提升活动。

(二)科学监管保安全。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积极部署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将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列为“打非治违”的重点,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生产、使用特种设备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行为的依法惩治力度;加强对设备安全风险、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的管理。利用各种风险监测渠道,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力度;结合事故情况,开展事故易发设备、存在严重缺陷设备的风险预警通报。完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评价办法,加大对使用单位执行各项特种设备安全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信息公示系统;推进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工作。

以突出重点、分类监管为原则,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重点监控设备管理制度。实施重点监管,督促使用单位加强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等涉及公共安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继续运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对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气瓶、流动式起重机等移动设备实施动态监管,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开展小型锅炉、快开门压力容器使用的专项隐患排查和整治。严厉打击违规充装、检验和翻新改造气瓶、拼装电梯等违法行为;加强查处后的跟踪检查,督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服务大局促发展。

结合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启动实施总局《“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发展规划》,加强与节能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技术机构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大力推进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和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启动电站锅炉能效测试;重点开展对国家确定的万家企业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节能监管,配合环保部门实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工程;继续遴选和推广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大对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强地市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测试机构建设。着力支持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高端装备和新能源配套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引导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安全管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做好党的十八大、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期间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继续做好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四)夯实基础强质检。

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重点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推进安全技术规范的整合优化,加快实现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继续开展法规和规范的清理,明晰职责界限;推进合同安全管理、责任保险等制度创新,继续分解下达事故控制考核相对指标,推进政府对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部门联合监管、“一岗双责”、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大监管”机制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促进特种设备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等级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创新安全监察机构绩效评价方法。全面实施《“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软课题研究和阶段性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省级检验机构的科技能力建设。

进一步减少、合并、下放许可项目,取消部分特种设备部件、原材料等制造许可;推进检验人员考试换证向审核换证转变。严格检验检测人员考核条件,全面实施检验检测人员先报名参加考试、合格后再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加强考试机构监督管理,严格考试的程序和上报行政许可申请的时限;完善检验检测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加快完善鉴定评审机构和人员考试机构建设,提高鉴定评审和人员考试工作的准入门槛;建立鉴定评审和人员考试工作的退出机制。

按照深入推进法制质检、和谐质检建设要求,开展行政许可窗口和检验机构报检窗口考核评议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成效;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质量月”期间,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宣传法制和普及安全节能知识为重点,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第二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通报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通报

根据特种设备相关管理制度办法,按照xx公司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201x年x月x日到201x年x月x日期间,公司组织x部、x部相关人员,对x公司所管辖的53项特种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这次特种设备专项检查情况来看,各分公司、经营部对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比较重视,能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管理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各单位分管领导制定合理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台账资料,掌握设备和作业人员情况;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技能扎实。青岛旅服分公司在设备台账资料管理方面突出,望再接再厉,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二)精心组织,重点突出。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单位能够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心配合本次检查工作,突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认真开展检查。在重点设备(如电梯)张贴醒目标示标语,并安排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看守。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设施,并张贴警示标语。各单位准备了应急预案,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

(三)措施完善,注重实效。从检查情况看,各单位够认真落实“边查边改”要求。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具备立即整改条件的马上研究方案措施,纳入治理计划。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次特种设备检查工作,各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也排查和整改了大量安全隐患,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1.x公司缺少持证的客梯管理人员,济南站美食街现有一部客梯,只有一名有证的梯管理人员,不能保证节假日24小时在岗;

2.x公司办公楼使用x部客梯,只有x名持证的客梯管理人员,不能保证节假日24小时在岗;

3.x公司两台洗衣机账物不符; 4.x缺少持证的厂车管理人员;

5.x公司缺少持证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在用的压力(蒸汽)管道未注册使用、x个储气罐未注册使用,2部升降平台缺少管理规章及管理人员、操作人员;

6.x公司应急预案缺少影像资料。

三、整改要求

1.缺少设备管理人员的单位,及时安排人员补缺岗位,重点设备做到24小时在岗; 2.管理人员缺少资质证书的单位,及时安排人员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3.x公司深入调查设备账务不符的原因,形成书面上报经管部,同时上报设备详细资料;

4.x公司尽快补齐应急预案影像资料。

第三篇:2009年青岛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009年青岛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09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

特种设备广泛使用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装置和生活设施。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2009年底统计,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106家,涉及石油、化工、电力、机械、船舶、纺织、轻工等工业领域和商场、宾馆、学校、医院、机关办公等公共场所以及居民住宅小区。全市已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数量为52330台,比2008年增加8.3%。另有办理使用登记气瓶35.1万只。现有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含管理人员)68500余人,其中2009年考核发证(含复审换证)16700余人。各类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2009年底统计,全市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657家,其中,设计单位36家、制造单位125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156家、气瓶充装单位340家。

2009年全市生产特种设备18022台,其中锅炉1147台、压力容器10069台、电梯905台、起重机械272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5629台。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2009年底统计,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15个,其中市级1个,区(市)级14个。特种设备专(兼)职安全监察人员共42人。

全市现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23个,其中,综合性检验机构1个、行业检验机构1个、气瓶检验机构15个、无损检测机构6个。全市各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人员共516人,其中,综合性检验机构189人。

2009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60人次,责令整改各类问题1008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11486台特种设备及其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38个;对3781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11193个;对21530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判废特种设备32台。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一)事故情况

2009年全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1人;全年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19,与2008年同期持平;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19,比2008年同期下降0.63;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全国万台设备事故起为0.92、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76),完成了市政府安委会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

另外,2009年全市发生特种设备相关事故1起,死亡2人、受伤1人。

(二)事故简介

1、特种设备事故

2009年2月26日8时许,青岛某鞋业有限公司,其成型车间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压力容器事故,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属无证操作和违章操作。

2、特种设备相关事故

2009年8月12日凌晨,青岛某安装公司在进行116MW锅炉安装过程中,发生锅炉省煤器管排坍塌事故,导致2人死亡、1人重伤。

(三)事故分析

对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进行分析,目前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不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没有建立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领导层的领导责任、管理层的管理责任、作业人员的具体责任不清楚,责任不落实,给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埋下了事故隐患。

2、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主动履行使用登记、申报检验等安全义务,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甚至安排没有取得作业证书的人员上岗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的安全问题应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有关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有关要求,落实安全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三、2009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实施情况

2009年,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牢牢把握“保安全、抓节能、促发展”的工作主线,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认真抓好特种设备安全“三项民生工程”,全力保障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特种设备安全,积极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完成了市政府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控制指标,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

市质监局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突破口,通过实行告知企业履行安全义务、签订安全责任书、实施分类监管、督促隐患整改等措施,促使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强化质量意识,确保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促使使用单位主动履行以“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有上岗证,对设备依法检验,要制定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义务,切实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开展行政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无证使用、无证作业、逃避检验等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39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126起,罚没款49.65万元,有力地规范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行为。

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以及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危化品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站等专项整治,共检查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特种设备300余台,已督促相关单位进行了整改。黄岛区开展“土锅炉”专项整治,共排查出100余台属于“常压改作承压使用”的严重隐患锅炉,通过采取自行拆除和强制拆除,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崂山区开展液氨压力容器专项整治,通过采取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对近200台安全状况不明的液氨压力容器进行了在线检验,其中3台判废。

开展宣传教育行动。以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重点,在青岛财经日报连续刊登新《条例》有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举办了全市大中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造单位负责人新《条例》学习培训班;部分区、市质监(分)局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活动。

(二)认真抓好特种设备安全“三项民生工程”。

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认真抓好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进一步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继续抓好液化气瓶安全。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推进液化气站向用户提供自有产权气瓶、并对其安全全面负责的制度。开展了对液化气站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气瓶充装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气瓶“四个一”安全标识要求。积极协调有关单位,推进液化气瓶角阀改直阀试点,提高液化气瓶本质安全。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气瓶检验工作,检验单位共检验液化气瓶31900余只,报废液化气瓶685只。

加强对电梯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了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维保单位认真搞好对电梯的维护保养。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针对新电梯增加快、老旧电梯数量逐年增多以及电梯故障率较高的实际情况,选择市南区开展了居民住宅电梯安全状况普查、并着手开展电梯立法前期调研工作。

做好车载气瓶的动态监管。组织开展了对车载气瓶安装单位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安装行为。对在用车载气瓶进行使用注册登记,及时掌握气瓶数量分布和安全状况。推行车载气瓶电子标签管理,实行动态监管。合理布局车载气瓶检验机构,督促协调检验资质取证进度。

(三)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庆六十周年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全运会比赛场所、运动员入住酒店等和赛事有关的区域,以及大型商场、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作为安全监察的重点。通过开展现场监督检查、采取设备保障性检验复查、组织指导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实行电梯维护24小时值守等措施,保障了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四)积极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市质监局在努力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同时,积极探索节能监管措施,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开展节能监管工作。以点带面抓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选择了部分锅炉使用单位开展了以锅炉水质达标、推广燃煤锅炉分层燃烧、炉拱节能、炉膛进风改造等技术以及作业人员节能知识培训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节能试点工作,试点企业锅炉热效率平均提高了13%以上、节电20%左右。

服务重点工程建设。按照便民高效原则,市质监局对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调整,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以及安装、改造、维修等告知事项委托区、市质监(分)局实施,调整后由区、市质监(分)局负责办理相关手续的设备比例占到99%。特种设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包括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可就近办理特种设备相关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

市质监局组织全系统认真学习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岛市特种设备重

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利用“12365”质监热线,接收特种设备事故或故障信息。组织指导开展了多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加强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篇:2008年广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广西质监局办公室 2009年5月23日

2008年广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08年广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2008年全区已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数量为78707台(套,辆),比2007年增加10.4%,其中锅炉11199台,增加5.77%,压力容器25883台,增加0.93%,电梯16671台,增加25.54%,起重机械18763台,增加22.48%,厂内机动车辆5912辆,增加0.99%,客运索道4条,与去年持平,大型游乐设施275台(套),减少2.14%。另有气瓶6658026只,增加5.84%,压力管道2503.52延长千米,增加13.76%。现有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51173人,增加21.33%。2008年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和厂内机动车辆等五类设备数量分布见图1所示;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等七类设备总量十年发展趋势见图2所示。

图1

2008年各类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厂内机动车5912辆占8%起重机械18763台占24%锅炉11199台占14%电梯16671台(套)占21%压力容器25883台占33%图2

设备总量十年趋势图(1999-2008)*********0数量1999年411232000年422432001年432492002年454712003年526172004年568892005年609022006年674342007年709632008年787072

(二)特种设备生产情况。

广西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626家,比2007年减少0.63%。其中,设计单位35家,制造单位75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148家,气瓶充装单位371家。2008年广西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见图3所示。

图3 2008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设计单位35家占6%制造单位75家占12%气体充装单位371家占58%安装改造维修单位148家占24%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全区质监系统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91个(含兼管),其中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1个,市级14个,县级76个(含县级专管机构2个)。全区在职持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237人。

全区现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14个,其中质监部门所属检验机构13个,行业检验机构1个;气瓶专业检验机构64个,检验机构人员共1131人,其中质监部门所属检验机构364人。

2008年全区质监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24910次,责令整改各类问题9014个。全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10819台(套、件)特种设备及其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08个;对9304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1679个;对33673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定检率为97.6%,通过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消除的设备隐患6222个,有效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

2008年全区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6起,死亡5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51.5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3%、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下降 8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7%。

6起事故中柳州市2起,分别为压力容器和场内机动车辆,死亡1人、受伤1人,桂林市锅炉爆炸1起、死亡1人、受伤1人,南宁市电梯安装过程人员坠落事故1起、死亡1人,钦州市起重机械吊钩脱落事故1起、死亡1人,贵港市起重机械事故1起,死亡1人。

2008年全区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76起,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65人,比2007年分别下降40.2%、7.14%,万台设备事故起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数0.74起,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数0.82人。广西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是近十年来最好的一年,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特种设备事故继续保持平稳下降趋势。2000年至2008年万台设备事故趋势见图4所示。

图4

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543210万台事故起数万台死亡人数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4.63.84.33.53.792.892.331.762.292.161.771.141.51.041.270.70.760.65发生的6起一般事故中,按事故发生环节分,属使用过程发生的5起,安装过程发生的1起;从事故原因分析,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的4起,无证操作1起,安全保护装置失灵1起;起重机械、场内机动车辆仍是事故高发点,锅炉压力容器事故保持平稳,在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设备数量大幅度增加情况下事故保持稳步下降趋势。

虽然近几年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仍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一是我区正处于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更多、更高参数、危险性更高的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和工作量;二是老企业尚未完成产业升级,有相当数量的旧设备仍在使用,自动化控制水平低,难以保证“物”的安全;三是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安全责任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法制造、安装、使用、无

证上岗、超期使用现象仍然存在,成为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四是由于特种设备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监管人员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实施情况

2008年,自治区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国家质检总局正确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ISO9001的管理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制定工作目标和推进计划,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和两次“百日督查”活动,在保安全、抓节能、促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隐患治理年”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确保各项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特种设备的安全

围绕迎奥运、保安全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与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主题,全区质监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责任和检查制度,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全区质监系统共检查特种设备隐患单位7037家,检查设备12965台,发现一般隐患9932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3896份,整改完成率98.9%;重大隐患440处,整改完成率96.6%,未完成整改的已列入治理计划,并逐项落实机构、经费、人员及应急预案。查处了非法制造设备76台、非法安装的设备122台、非法使用的设备541台,较好的完成了特种设备督查工作,确保了我区在重大活动期间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圆满的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奥运、国庆黄金周、“两会一节”、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期间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特种设备事故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分类监管,有效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针对特种设备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程度,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的规定及我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分级管理及重点监控办法》,对不同的设备类型,分为一、二、三级特种设备,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措施。在隐患排查治理和第一、第二次特种设备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中,始终以容易发生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一类特种设备为重点监控对象,以化工、冶金、气体充装等企业为重点排查范围,制定督查方案,扎实推进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取得实效。

一是针对我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质量不够高、电梯运行故障时常出现、群众投诉较多的情况,通过重点场所电梯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外地维保机构备案制度、一次检验合格率及电梯事故(故障)公布制度、安全预警制度和戒勉谈话等制度,建立了电梯动态监控网络,初步形成了电梯长效监管机制。

二是河池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后,质监系统全面加强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特种设备逐一进行隐患排查,重点对氢气充装单位、液氯、液氨生产和充装单位、有聚合、裂解、加氢、硝化等危险化学反应单位等的要害部位进行了检查。

三是针对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冷冻企业(氨介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隐患问题,责令生产单位改进技术,提高联锁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对原有在用的装置进行改造,进行强制检验检测等措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三)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预防次生事故发生,全区各级质监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当地政府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要求,分别制定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液化气体罐车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规范手册》等不同类别级别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业预案,并在历次应急演练中不断完善,基本满足特种设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要求。2008年全区质监系统共组织或参与应急救援演练29次,通过应急演练,锻炼了应急救援队伍,提高了紧急状态下与有关部门协调作战能力。加大资金投入,购置防化服、有毒可燃气体探测仪、防爆对讲机、车辆等,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大力宣传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知识,发放宣传材料1万多份,接受应急知识宣传的群众1.5万多人。

广维“8.26”爆炸事故发生后,广西质监局邓于仁局长立即指示启动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谢瑾瑜副局长立即率领安全监察人员及专家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深入爆炸废墟之中勘察特种设备的受损情况,制定事故现场16个液氯

钢瓶、制冷系统30多吨液氨等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方案,在现场救援总指挥部的协调下,指导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倒罐、搬运、转移作业,消除了可能发生严重次生事故的重大隐患。

(四)服务广西经济建设,确保建成特种设备“安全工程” 全区各级质监系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各地重点项目工地,主动上门服务,确保了工程进度与监察、检验工作的同步进行,自治区质监局领导亲自带领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多次深入中石油广西石化、信发铝业、金桂纸浆等重点项目工地,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指导和帮助企业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进度与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等问题,把好安全技术关。

(五)扎实开展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落实自治区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对特种设备节能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特种设备节能工作,2008年开展了4t/h以上工业锅炉的运行能耗状况调查,取得1111台4t/h以上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对2006年和2007年运行状况和煤耗数据,对煤耗偏高的锅炉,结合锅炉定期检验向使用单位提出进行改造的建议,落实了节能改造措施。2008年全区完成工业锅炉节能改造103台,水处理达标1415台,完成司炉工节能培训2891人,淘汰严重耗能锅炉24台,有10个节能新技术投入应用,超额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布置的“三个万”节能工作目标。

四、2009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点

依据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 “安全生产年”、“质量和安全年”

“三项行动”总体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生产安全工作部署,2009年全区质监系统重点强化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和执法监督检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落实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责任,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动态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有效性,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三个新”目标,即:服务上新水平,技术上新手段,管理上新台阶。

(一)围绕“质量和安全年”和“三项行动”等主题,切实抓好特种设备安全

1.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行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秩序,突出抓好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重大建设工程以及起重机械和压力管道元件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执法。

2.结合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形势和安全监察工作实际,突出抓好事故多发设备以及薄弱环节的隐患治理,着力治理2008年隐患排查治理中遗留的事故隐患,重点开展起重机械和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行动。

3.广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围绕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宣传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制度,展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对经济、民生的重大作用,普及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基本知识。

(二)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专项整治的重点是住宅电梯、起重机械、危险化学品生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等四个专项整治。

1.住宅电梯专项整治:主要目标是推广应用电梯动态监管系统和贯彻落实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违法行为扣分办法,提高电梯维修保养工作质量,减少电梯困人故障和电梯事故的发生。

2.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一方面继续落实吊熔融金属起重机械的整治,11月底前完成技术改造,不能完成技术改造的全部停止使用。另一方面是基础建设工地(包括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建设)起重机械,要加强对安装、使用环节的监管。

3.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一是汲取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的教训,加强对涉及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压力容器的整治,聘请行业内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压力容器的监控,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二是加大对气瓶检验机构的监察力度,监督其对国家规定报废的液化石油气瓶进行报废处理,严厉打击将报废气瓶修理翻新后销往农村等违法行为。三是推进车用气瓶、液氯、液氨等危化品气瓶电子标签等信息化动态监管试点工作。

4.压力管道元件的整治,重点是对制造单位排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准入条件,加快许可证转换,开展证后监督抽查,严肃查处压力管道元件的无证制造和非法使用行为,推进压力管道元件监督检验工作,加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压力管道元件安全监察,严禁使用无证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

(三)落实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处理责任,预防和减少

事故发生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确立了特种设备事故预防、调查处理有关单位责任和工作要求,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职责,为履行好国务院赋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职能,今年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联动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三是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掌握国家有关事故调查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定程序科学公正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四)强化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为市级配备人员救援指导防护装备;二是分别组织专项应急救援技术培训,重点为危险化学品、尤其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贮罐、槽车的应急救援技术培训;三是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技术指导专家队伍和装备,加强与公安消防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大型企业救援队伍等专业救援力量的合作,充分发挥其抢险救援主力军作用;四是继续开展专项应急救援演练;五是组织特检机构专家队伍开展辖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群死群伤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结合定期检验的情况、存在或出现隐患的情况、安全管理的水平,为安全监察机构提供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果断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完善动态监管网络,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动态监管系统,确保数据及时、准确;二要建设网络作业人员考核系统,推进作业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化和机考化、实际操作考试模拟化,探索锅炉、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模拟考试,加强对考试机构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高作业人员考核质量;三要逐步完善县级监察人员动态监管装备;四要探索将监管网络延伸到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和大型企业。

(六)继续推进特种设备节能工作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使用单位对在用锅炉开展能效测试;二是积极宣传、引导能效偏低的锅炉、电梯等用户进行节能改造,并对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得到改造后的节能数据;三是开展锅炉产品节能测试,并公布测试结果;四是加快锅炉在线能效测试科研项目的进度,完成鉴定并推广使用;五是落实新条例的规定,加强对锅炉水质的管理及锅炉节能标准的宣贯和实施;六是加强司炉人员节能培训的检查指导;七是逐步开展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能效偏低的产品设计不能投入生产。确保完成国家质监总局确定的以锅炉使用环节为重点的“四个五”节能工程。

(七)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1.创新安全监管模式,落实“三抓手”工作思路,加强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监管,从源头确保产品安全质量。一要检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及实际运行情况,重点抽查企业在生产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安全技术性能上是否符合发证条件的要求;

二要加强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的监督抽查,按索证索票的要求,检查其受压元件所用材料的票据是否齐全,抽查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执行情况;三要加强对产品监督情况的统计分析,公布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引导市场选择质优产品,形成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2.引进高新检测技术,加快RBI、TOFD新检验技术在广西推广和应用,提升我区特检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手段。

3.积极推进重要场所电梯的动态监控试点工作,提高电梯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时效性。

4.探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正案关于“国家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制度,提高事故赔付能力”的规定,试行特种设备第三者责任保险、特种设备从业人员雇主责任保险、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安全责任保险和特种设备产品安全责任保险四个险种的制度,建立社会监督的有效形式。

主题词:特种设备 安全 情况通报

印送: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自治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广西质监局办公室 2009年5月23日印发

第五篇:2014年四川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

2014年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2014年,我局认真贯彻中央、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大力实施科学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扎实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安全大检查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力保障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促进了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连续九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一、四川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数量情况

2014年我省已办理使用登记注册的在用特种设备数量达到35.26万台,比2013年增加14.6%,其中锅炉21042台、压力容器102992台、电梯150833台、起重机械63107台、厂内机动车辆12961辆、索道36条、游乐设施1656台(套),另有573.2万只气瓶和3.05万公里压力管道。

2014年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图(气瓶、压力管道除外)

客运索道,36条,增加12.5%游乐设施,1656台套,增加15.2%起重机械,63107台,增加6.9%场(厂)内机动车辆,12961辆,增加19.6%锅炉,21042台,增加3.2%压力容器,102992台,增加6.7%电梯,150833台,增加25.2%

2014年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区域分布图(气瓶、压力管道除外)

(二)特种设备生产单位

全省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2126家。其中,设计单位141家,制造单位348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723家,气瓶充装单位914家。

2014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气瓶充装单位,914家,占43%设计单位,141家,占6.63%制造单位,348家,占16.37%安装改造 维修单位,723家,占34%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截至2014年底,全省质检系统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21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1个,县级188个(专职机构112个,兼职机构76个)。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1027人,专职安全监察协管员73人。

全省现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44家,其中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22家,行业及企业检验机构22家;另有无损检测机构8家,气瓶检验机构98家,安全阀校验机构3家。全省共有持证检验人员989人(2329证),其中高级检验师3人,检验师696证,检验员1630证;全省检验机构共有无损检测人员736人、1876证。

二、2014年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监管工作情况 2014年,我局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严格监管,狠抓落实,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更加完善。一是省局党组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部署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局领导带队进行安全检查32次。二是着力落实“一岗双责”,指导德阳等10个市州建立完善了政府监管体系,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政府安全目标考核。三是积极推动联合监管,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全省安全大检查和“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重点领域,联合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气瓶、起重机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电梯专项整治,配合安监、商务等部门开展涉氨制冷企业专项整治、长输油气管道专项整治,“多元共治”初见成效。

(二)着力创新监管机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一是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全省组织检查组2631个,出动检查人员12217人次,检查使用单位19853家次,共发出《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1156份,责令停用设备1127台次,累计发现安全隐患6587起,整改6463起,整改率为98.13%。二是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特种设备行为1976起。三是大力推进分类监管和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全省完成563家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为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监管有效性打下基础。四是对237家生产单位开展了监督抽查,查处了7家违规生产企业,纠正了98个违规违法行为。五是加强宣传,开展警示教育117场次,组织开展100余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共发放《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常识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在四川电视台暑期档滚动播放《电梯侠》,在100个小区投放户外媒体宣传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着力紧贴产业发展需求,节能监管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完成346套设计文件的节能审查、76台锅炉的定型测试;二是加强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从源头抓质量;三是指导、帮助检验机构提升技术把关能力,全省已有8家特检所取得总局的能效测试资格,9家完成了锅炉介质检验增项工作;四是加强锅炉司炉人员节能操作培训,共培训9726人。

(四)着力规范化创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一是全面开展基层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创建达标活动,今年完成63家基层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对安全监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新增339名监察人员取得监察人员证。组织专家审核编辑了《压力容器检验方案及事故案例集》,提升检验把关能力;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完成了《四川省电梯管理办法》送审稿,已送省法制办审稿;四是重视事故调查处理,弥补应急处置工作薄弱环节,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三、我省特种设备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事故情况

2014年全省发生3起特种设备一般事故,死亡3人,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为0.08,低于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0.64)。

2009年至2014年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趋势图

2009年至2014年万台设备事起数趋势图

(二)风险分析

通过工作总结和事故情况来看,当前,四川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用特种设备事故风险等级较高。一是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特种设备不断涌现;《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后,将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职能赋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二是老旧设备、二手“设备”较多,本质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有的设备还未投用已发现严重缺陷。特种设备向高参数、高效能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对监察能力、检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单位的主体责任还未落实到位,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设备带病运行、隐患未得到及时整治的情况依然存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风险依然较突出。长期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存在着各级分工不细、责任交叉,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等问题,基层监察队伍管理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工作的要求。随着《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和质监体制调整、政府职能转变,风险更加突出,改变老旧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已经刻不容缓。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仍然是薄弱环节和短板。《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现已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事故由质检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建立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刻不容缓。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是我们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一是各级质监部门缺少牵头组织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在政策、机制、方法、程序等方面存在盲点和短板。二是风险预警能力明显不足。对隐患,还未完全做到有效监控;还不能根据省内外的事故,及时预警、排查、预防;事故发生前、事故初期,还不具备及时处置、防范事故扩大的能力。

四、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是质监系统分级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守好安全底线。一是抓好专项整治。努力打好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全面开展电梯风险大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评估建档,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总局部署,开展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二是通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等工作,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加大对重点设备和重点生产单位监督抽查。四是推进特种设备使用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五是强化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能力建设,逐步建立省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体系技术平台。积极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工作,在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推广和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二)推进节能监管。贯彻落实总局与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对工业锅炉制造企业的监管,开展10吨/时及以上的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普查,加强测试能力建设,每个市州在1-2个锅炉房开展锅炉系统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化治理示范点建设,启动德阳市燃煤锅炉能效提升工程。

(三)抓好改革创新。一是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改革承接工作。二是制定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工作层级管理制度。三是探索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监管方面的应用,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提高监管有效性。

下载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情况通报(第2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12.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通报(五篇)

    铁路电子电报 拟稿人:张茂文 签发:邢涛核稿:康健电话:23810 主送单位:局属各单位。 抄送单位: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安全总监、总调度长,局内各 单位。报文: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通报......

    XXXX2010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XXXX区2010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 2010年,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在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区有关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隐患......

    安监科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安监科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2015年一季度) 一、质量安全状况 (一)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 2015年一季度,辖区内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伤害率为0%。 (二)特......

    2018年2月23日特种设备检查通报

    特种设备检查通报 2018年2月23日上午分厂对各车间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内容为吊装作业中违章行为、吊装工器具规范使用、硫酸储罐完好性和安全附件设施的完好性,此次检查......

    关于2009年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的通报(合集五篇)

    关于2009年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局机关有关科室: 2009年,我市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总体运行良好,但全省事故情况仍然反应出一些问题,引以为戒......

    2003年天河区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2003年天河区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发布时间:2007-06-05 2003年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以“一路四区”战略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区为目标,不断......

    安全通报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安 全 通 报 (2010——2) 江西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2010年3月5日 关于抚州供电公司黎川县公司 “1.5”外包施工队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的通报 2010年1月5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程序

    1.0目的: 本标准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0 范围 全公司 3.权责 EHS:负责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及法定检验。 仓库: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采购部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