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

时间:2019-05-12 16: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

第一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

前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是笔者结合自身学习与写作中的心得体会,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概括出来,以提高阅读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公文写作学习的效率。(个人学习笔记,书借别人的,学习了一番,列出了一步分笔记内容。)

一、关键词

二、辨析

三、文种

(一)常用文种

(二)一般文种

一、关键词句:

1、公文处理工作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关系到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质量。

2、公文的制发:撰写、核稿、签发、校对、复核、缮印、监印、封发。

3、公文收文处理: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

4、公文的管理:归卷、年终立卷、查阅、归档。

5、文件的机密性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6、公文处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

7、转发文件要表明转发文件的态度、强调转发文件内容的意义、提出贯彻或者办理的要求。

二、辨析

公报与公告: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内容非常简要。公报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具体报道某一重要会议或重要事项的内容。

公告与通告:公告制发者主要是党和国家的高级机关,范围大,事情影响力大。通告一般社会团体使用,比如某小区欠缴自来水费的通告,范围小。

决定与决议:决定是某一机关直接做出的。决议是通过会议集体讨论表决通过的。

通知与通报:通知必须有下一步工作的意见与要求。通报内容侧重于说明、介绍某一事物或问题,陈述性较强。

批示与批复:批示是批注意见,批注指点,针对没有肯定性答复的文种。批复是针对请示的回复,有批复定有请示。

通知与通告:通知必须有下一步工作的意见与要求。通告是针对某一事项详细告知,有可能是告知下属单位某一事项。

三、文种

(一)常用文种

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规章,宣布强制性措施(公布令),嘉奖有关单和人员(嘉奖令)。

注释:部级以上单位使用。

例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注释:对重大方针政策进行部署时需要发布决定,奖励表彰单位和人员时也使用。

例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关于表彰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

决议:会议讨论通过后的重大决策事项。

注释:比如审批法律、法规、文件等决议,方针政策决议。例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决议》

《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决议》 意见: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注释:下行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上行意见:教育部门上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平行意见:某农业技术推广站就推广使用“红星4号”稻种给某乡人民政府的意见。

注解:意见有问号,有后缀和公章。

公报: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外事方面的一些活动,更多地使用公报发布,内容详尽。

注释:如新闻公报、会议公报、统计公报、联合公报 例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 4

报》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使用者多为中下级机关。

注释:使用者多为中下级机关,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一般都是公布令。一定要区别开来。

分为:转发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一般性通知、事务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性通知。

例文: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

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精神、告知重要情况时使用。

注释:表扬先进、传达精神、告知重要请款时使用较多。例文:《国务院关于客服官僚主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关问题的通报》

方案:对未来开展的某项工作进行短时间内最佳安排。注释:对将来要贯彻的某项工作或者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详细且有可执行性。

注解:方案一般在行政单位附通知下发,保证方案的贯彻执行。一般是具有约束和强制性的任务目标。文章内容牵扯重点四大块必须有: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二、活动原则、三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四、活动的组织领导。

例文: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实施方案

公告:实用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注释:记住公告一般是针对国外即可,部级单位较多,基层内部很少用。

特别提示:一般基层机关、地方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不得使用公告来宣告事项。

注解:一般不用,也很少见,除非进了中央。例文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通告:适用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注释:一定范围且应当遵守或周知:一般指某个行业内,比如加强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加强屠宰规范化管理的告知。

注解:一般有市政府发布,经常用到。正文标题一般是:关于加强。。管理的通告,正文第一段开头一般是:为了。。。,第一段收尾一般是: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然后再另起一段内容为:

一、。。。,二。。。,三。。。等等,最后一段收尾,比如: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后缀另起一行:一般是XX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

例文索引:《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的通告》

《北京市关于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在城区施放烟火的通告》

报告:报告使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注释:基层报告一般采用汇报工作、调研报告的情况较多一些,所占报告使用比重较大,其他一般不采用。

注解:报告一般牵扯到机关部门结合本职部门,年度、季度、月度工作开展情况,比较强调工作经验、做法、亮点,工作创新,关键看整篇文章的构思是否巧妙。

例文索引:《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郑州市关于城镇化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注释:一般是上行文,涉及请求资金拨付,或者牵扯到某一具体业务事项,以得到上级批复同意支持此项工作或者事情。

注解:标题名称:xxx县xxx镇人民政府关于要求核减东关村耕地计税面积的请示。上级部门一般是XXX人民政府,或者拥有管辖权的上级单位,开头顶格,如:县人民政府: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具体内容。结束语另起一段:妥否,请批示。后缀申请单位署名和日期。

例文索引:《xxx县xxx镇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建设镇政府办公楼项目的请示》

批复: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注释:根据下级机关请示的内容,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批复,7

或者就请示具体事项批复。

注解:批复文中标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将xxx市列为国家文化古城的批复。正文开头顶格,回复下级单位名称,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另起一段空两格,内容为:你省《关于申请将xx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称的请示》(豫政发[2008]102号)收悉。现批复如下:,然后将批复具体内容列出一、二、三。。。,后缀批复单位名称、日期。若有附件,在后缀单位和日期后另起一行,或者另起一页,写上“附件:”两字,顶格,将附件标题和内容描述即可。

提示:法规性批复需要标注文号,如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批复》(国函[1991]31号)。

例文索引:《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河南省xxx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事项。

注释:记载整个会议内容,做出什么决策,做出什么工作安排部署,传达了什么精神。

注解:一般基层单位用的很少。大概格式:标题为建设部安全生产纪要 第一段写会议时间地点内容,第二段:

一、2004年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对取得成绩内容记录。第三段:

二、坚持分工协作,建立协调应急机制,对内容进行记录。第四段:

三、进一步明确2005年建设部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对内 8

容进行记录。大概模式如此,不再一一赘述。

例文:《建设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纪要》

(二)一般性文种

函: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注释:一般都是平行文件,很少有上下级之分。下级询问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时常使用函。

注解:格式与请示、批复大致一样,不再赘述。

例文:《交通办公厅关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几个问题的复函》

规定:对特定范围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注释:内部行文时,要以通知作为“文件头”。先下文比如:xxx关于海洋石油公司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通知内容表述其意义和立场等等。后附xx海洋石油公司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内容按正常格式即可。

注解:此类文一般逢国家颁布或者修改法律法规时常用到。例文:百度可以搜。

办法:对具体工作确定处理原则和实施办法,内容非常具体。注释:和规定非常类似,但是与规定不同在于办法中要求的条件较多,更加具体详细,是对法规法令的正确解读。

注解:内部往往以通知形式实行,行文格式与规定相同。

例文:百度搜索。

批示:上级对下级呈送的报告、总结、计划等,就其中某一成功点、问题之处所作批语,发给来文单位,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一般是某个大领导看了一篇下级单位总结,觉得不错,就想树立典型,也可发给管辖的其他部门学习其经验。

很少用,略。

宣言:宣言一般是国家、政府、团体及其领导人,为说明起政治纲领或者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立场和态度而发布的文件。

如:《开罗宣言》、《中美上海联合公报》、《xxx罢工宣言》等。

会议工作报告:某一级组织向以提交人大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如政府工作报告。

注释:会议报告不是讲话,也不是发言,而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部署。

注解:一般一府两院报告每年3月都会有,可以经常看看全国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

开幕词: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就会议召开的目的、意义及中心要求等所作致词。

闭幕词:由会议主持人向会议所作致词,主要在于总结会议的成果,祝贺会议圆满结束。

讲话稿:领导同志代表组织在一定的会议上,就有关方针、10

政策思想工作作风等问题所作的带有指导性的讲话而使用的文稿。

注释:领导讲话,一般是围绕某个点给下属说要怎么做,按照什么要求,分几个步骤,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定稿后,领导会按照这个内容自由发挥,而不出这个大纲。这是针对特别能讲话的领导而言,而且一般讲得时间都会比较长,短的得1小时,长的话3个小时也不够用。领导讲话稿要符合领导心意,看他想要什么样的稿子,这类稿子得反复修改,比较累人。所以这类讲话一般枯躁无味。

例文:国家领导们的讲话多搜,多听,多读,这样会大大提高自己写讲话稿的高度和认识,很有益处。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使用频率较高,内容包括对前一段工作或某一项工作做完之后的总的检查和回顾,在工作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找工作规律,以便指导今后工作。

注释:结合自己职能部门写,写具体做法,写深入认识等等,形式比较新颖,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是总结追求的最终目标。

例文:网上很多总结,有优有劣,多看几篇自然就比较出好坏来。总结重在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形式多样,在此不再赘述。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某一个事件、某项经验或某种请款开展的调查,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以说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注释:调查报告,与大学生论文比较相似,在调查的基础上给出现状,从现状中找出问题,从问题中找出本质原因,在就本质原因给出理论性的解决方法。由此看出,大学论文还是有必要写的,一般能写出论文的学生,一篇调研报告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写出来。

例文:自己百度,一般时事评论与调研报告比较接近,太煽情的时事评论不能作为调研报告,要把个人感情色彩去掉,科学论断才可以的。《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这个写的非常好,内容也很有警醒作用,关注国家建设,百姓安居的有志之士可以看看,很透彻的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专用书信:形式很多,例如:保证书、倡议书、感谢信、表扬信、祝贺信、慰问信、建议书等等。

注释:比如证明信,如果开个土地证明信,一般是证明无违法用地记录为内容,比较简短。如:兹证明,该村2014年自元月1日至6月1日以来,无违法建设用地地记录,特此证明,后缀土地管理部门,开据时间,盖上公章即可。

注解:比较简单,而且生活中涉及此类证明比较广泛,知道即可。个人买房贷款需要单身证明,贷款需要有抵押证明等等。

敦促书:用来催促对方行动的一种函件。

注释:很少用,因为现在电话联系很方便,着急敦促时,上级一通电话就是军令。

注解:可以看看毛主席敦促国民党的投降书,详见毛泽东选集,很霸气的敦促书。

感谢信、祝贺信、吊唁信:是至为了感谢、祝贺、吊唁对方的使用的便函。

注释:和普通书信格式无区别,代表机关单位和企业团体偶尔会用到,内容比较正规,还有感谢人民无偿援助的个人也会用到。祝贺、吊唁、致敬信基本相似,现在这个电子邮件和电话掌控时代,肯定有人不会写信,绝对会有。小学就开始学习怎样写信,大家应该都会吧?不再解释了。

例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

《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电唁哀悼汪道涵逝世 海协向台海基会通报汪道涵逝世 海基会表示哀悼》

《向人民警察致敬》:这个可以读一下,关于任长霞的,一篇弘扬正气的致敬信。

倡议书:以集体组织或个人联合的名义发起某一建设性的活动,在于号召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注释: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解,从而激起更多的人响应,以期在最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注解:没有强制性,完全自愿。提出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 13

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例文:《爱心捐款倡议书》

呼吁书:为完成某一社会活动或重大建设工程发出的呼吁书信。

注释:社会活动的呼吁书比较多,例如:红十字会献血呼吁书、关于地震及海啸灾区紧急募捐的呼吁书,相对倡议书而言针对某一事情更加具体和感情化。

注解:呼吁书应写得简洁、通俗、真挚、可信,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呼吁书是呼吁别人援助的文字,罗罗嗦嗦,不文不白,感情虚饰,自然起不到作用。只有道理透彻能服人,感情真挚能动人,才能使人相信,别人才能见义勇为。

例文:《关于见义勇为的呼吁书》

特别提示:

(1)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对涉及的某一主要问题所 14

提出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如属于供对方参考二不需要回复时,应用意见;如需对方回复是,则需要用函。

(2)意见使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遇到新,大,难方面的问题适合用意见。常规性的工作和问题一般用实施方案。

(3)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通常用令来任免正部级以上或者副部级干部,国家部委及地方人事任免变动,一般不用令,而是用决定和通知代行。

第二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 4 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 5 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八条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第十九条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一)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七)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第二十条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

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

第二十二条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第六章 公文办理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四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 9 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五)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七)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五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第二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第二十七条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七章 公文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二十九条 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第三十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三十一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

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第三十四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 12 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五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六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三十七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第八章 附

第三十八条 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事方面的公文,依照外事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属各大型企业: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积极开展培训,全面贯彻实施,较好完成了新旧版公文格式转换和行文程序、行文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全省政府系统公文处理工作,推动公文处理工作全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条例》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条例》,14 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厘清本单位、本系统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时予以改进。继续搞好业务培训,《条例》施行以来未进行过培训的单位要做出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已进行过公文格式、文种使用等过渡性培训的,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深层次课题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程序,严格行文规则

(一)省直各部门向国家对口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的,要按程序事先报经省政府同意。未经省政府同意的,不得擅自上报。

(二)请示公文一文一事,不得多头主送,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除省政府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将请示、报告类公文报送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

(三)部门请示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向下级机关行文,内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主办部门必须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将征求意见的采纳情况列表附后,未采纳的要说明依据和理由。征求意见原文随请示报送。

(四)省直各部门因工作需要,依照职权向各市政府安排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及进行督促检查等内容的行文,要事先按程序报送省政府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向各市政府下发指令性文件。需市、县报送有关情况或征求意见的,可向市、县对口部门行文,15 一般不得直接向市、县政府行文。确实需要征求市、县政府意见的,原则上由市、县对口部门负责请示同级政府后报送。

(五)省直各部门向市、县对口部门印发文件安排工作事项,不得随意列入对各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确需列入的,要事先报经省考核办批准。

(六)省直各部门的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其他处室不得对外正式行文。部门管理机构向同级政府请示报告工作,原则上由其主管部门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主管部门。

(七)未公开发布的上级文件未经发文机关批准,各地、各部门不得擅自转发、复制或翻印。省政府领导同志涉及全局性工作的重要讲话,确需印发的由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印发。未印发的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部门因工作需要向市、县对口部门印发的,要按程序报请省政府领导审定同意。

三、强化公文审核把关,提高公文质量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要进一步加强公文审核把关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提高公文审核把关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公文质量。对所发公文要从全局出发认真研判,要审核公文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及工作意图;是否符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是否与现行公文 16 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公文内容是否体现了发文机关工作意图。要审核重要政策性文件、重大决策部署是否经过特定的会议议定;涉及多项工作内容的公文,相关负责人是否都已审阅,批示及意见是否一致;涉及相关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是否征求意见,是否会签;规范性文件是否经过法制部门审核;各个审核环节的工作是否到位。审核公文要做到:文种使用准确,格式规范,结构、层次严谨清晰,文字精练,表述准确,标点、数字、序数、计量单位等符合规范,人名、地名、引文等准确无误,附件与正文相对应,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和公开属性等使用及标注准确规范。

四、进一步做好精简文件的工作

严格执行《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简文件的一系列规定、要求,扎实做好精简文件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收文制度、发文制度、审核把关制度、签发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强化约束和管理。

(二)依照职权范围可由部门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可以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上级文件已公开发布、本级无新的政策、措施的事项不得重复发文。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三)国家部委征求意见来文,部门提出反馈意见报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后,一般由部门直接行文反馈,可在文中加注“已经 17 省人民政府同意”。

(四)从严控制印发各类检查考核、整治方案、总结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的事务性文件。

(五)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报经省政府批准后由部门制发会议通知,可在会议通知中注明“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六)严格控制成立和调整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的发文。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会商、联合行文等方式处理问题的,不发文成立领导组。已有的领导组调整,原则上一届政府只集中调整一次,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

(七)严格控制公文篇幅和字数。努力做到篇幅简短、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一般文件内容不超过3000字,内容涉及范围广、事项多的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八)充分运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等载体发布公文,减少文件印数。

五、加快公文办理时效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对急件的办理要根据紧急程度统筹安排,明确各个环节办理时限,加强催办、督办工作。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急件,牵头部门要负总责,统筹安排办理工作,有关协办及配合部门要积极予以协助。

在急件办理工作中,除来文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外,原则上按照“特提”随到随办,“特急”2日内办结,“加急”4日内办 18 结,“平急”6日内办结。

六、进一步加强涉密文件管理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及其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公文处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确保公文运转等各个环节安全保密。无论公文内容是否涉密、是否公开,均要在涉密计算机或内网计算机上处理,严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或传输。对涉密文件要按规定范围阅知,按规定程序办理,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杜绝发生失泄密问题。需要定密的公文,制发机关要认真研究,准确定密,并要明确公文的保密期限。

要结合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有关规定,加强文件保密与公开属性的审查。省直各部门提请省政府发文的请示和各地、各部门印发的文件,要对文件进行保密审查后明确标注公开属性。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3月14日

第三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新特点

(一)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

老的《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公文处理由公文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组成。

新的《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在《办法》中,这3个环节均隶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经此调整,公文处理工作由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组成。

(二)增加了公文种类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13种,《条例》规定文种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原有13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与《办法》的规定基本相同。

(三)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从格式要素看,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

(四)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

《条例》减少了“行文规则”一章的条目数量,但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主要有:

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五)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

在“起草”环节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在“审核”环节强调,“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

在“签发“环节强调,“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六)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总共7个: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

“发文办理”的环节由8个减少为4个,其中,“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目前是: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条例》将发文办理的“分发”改为“核发”,规定:“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条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

二、公文种类的最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至2000年,我国党政机关共发布了9个有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法规规章。

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原《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相比,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

原《条例》中规定的党的机关使用的主要文种有14个;原《办法》中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主要文种有13个。9个相同,9个不同,共18个。去掉了指示、条例、规定。

新《条例》规定的主要文种有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二是原则上不区分党政机关文种适用对象。

鉴于《条例》中列入的15个公文文种大多是党政机关互相适用,所以在《条例》文种的适用范围表述时原则上不指定哪个文种适用于党的机关,或哪个文种适用于行政机关,只有命令(令)、议案两个文种例外。

命令(令)的发布机关须有一定的权威性,使用权限受到严格限制,限定在行政机关及其法定代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布命令(令)。

议案的发布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三是15个文种适用范围表述的变化。

《条例》中规定的15个文种,其中意见、请示、公告、议案、批复、函6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仍按原来的内容表述。其他9个文种,根据工作实际,对适用范围的表述作了一定修改。

现在的表述更为简洁、精炼、准确,更加科学、合理、严谨,符合我国党政机关行文时文种使用的实际情况。

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变化

1.份号。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份号。原来只有机密、绝密文件有要求。一般用3号黑体,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如“000001”

2.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2行,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如需标注,一般用3号黑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这三个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版头。上行文的版头已经取消,请示件、报告件使用正式发文的文头纸即可。

5.标题。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不应使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型。

6.用印页(发文机关署名页)如无正文,应标注“此页无正文”字样。具体标注方法是在用印页上空一行,左空二字,在括号内标注“此页无正文”字样。

7.附件内容。“附件”二字后面不再加冒号。

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8.落款署名。原来要求署名不盖章,盖章不署名,现在要求除电报、会议纪要以外,一般既要落款署名,又要加盖印章。

9.成文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10.版记。

(1)全部用4号仿宋体字,原来都是3号字。

(2)抄送机关。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公文最后一页的下方位置,左右各空1字。

“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冒号后标注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日期是指文件的送印日期,而不是文件的签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编排在抄送机关下1行位置,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4)版记中不再保留“主题词”和“印制份数”。

(5)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11.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权威解读 2015年11月23日 00:51 阅读 8 新浪博客

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条例》的发布施行,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办法》对比,《条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

《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公文处理由公文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组成。

《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在《办法》中,这3个环节均隶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经此调整,公文处理工作由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组成。

二、增加了公文种类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13种,《条例》规定文种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原有13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与《办法》的规定基本相同。

三、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从格式要素看,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考虑到《办法》虽未对“份号”、“页码”作出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一直在使用,属于增加的要素只有“发文机关署名”。

格式要素的应用有以下变化:一是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办法》只要求对绝密、机密公文标注份号);二是规定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持急”“加急”(《办法》要求标注“特急”“急件”);三是规定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四是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标发文机关(《办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五是规定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公文的版式以及格式要素的具体应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将作详细规定(该国家标准尚在编制中)。

四、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

《条例》减少了“行文规则”一章的条目,但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主要有: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五、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

在“起草”环节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在“审核”环节强调,“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

在“签发”环节强调,“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六、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

“发文办理”的环节由8个减少为4个,其中,“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

《条例》将发文办理的“分发”改为“核发”,规定:“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条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

秘书工作:这些公文格式错误你会犯吗?

2012年7月1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实施,对公文格式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实践中,格式错误仍存在,有的错误还是反复出现的,应引起重视。公文格式错误不但影响着公文的美观和规范,有时还会造成意思曲解。这里选取一些与大家交流。

一涉密公文不标份号或标注不当

份号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编号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以及分发范围、对象,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者销毁的时候,可以对照份号掌握是否有遗漏和丢失,发文机关可以根据份号掌握公文的去向。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涉密公文不标注份号。以前行政机关公文秘密级可以不标,按新国家标准要求都必须标注。为了发放方便,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号。

二是份号标注不正确。新标准要求一般用六位3号阿拉伯数字,编虚位补齐,比如“000369”。但有的机关仍不按规定位数标注。另外,在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过程中,有的机关将涉密文件下发时编号,报备时却不予编号,这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二发文机关标志使用不当

发文机关标志,是文件首页上红色的制发机关名称,可以说是公文的“脸面”。当前有以下使用错误:

一是发文机关标志大小失当。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形大小应该恰当美观,不应过大或过小。

二是发文机关标志不正确。正确的有两种: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一种是单独使用发文机关名称。这个名称应该是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当前,有的机关名称全称和简称并用,有的机关仍使用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的形式,均不规范。

三是联合行文时格式不当。有的“文件”二字没有“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三发文字号标注不规范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当前使用错误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一是符号错用情况突出。年份本应该用六角括号括起,比如,豫办〔2014〕3号,但六角括号经常被错用为“[ ]”。

二是发文机关代字使用混乱。机关代字存在重复现象,如果地名的第一个字相同,其文件代字有可能也相同,比如,河南省新郑市委和武汉市新洲区委都在使用“新发、新办”。有的机关代字过长,甚至用了七八个字;有的代字容易造成误解,比如,“精神办”,等等。

三是发文顺序号编虚位。比如,有的标注为〔2014〕03号。

四标题拟制和标注太随意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标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排列形式错误。标题可以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布,一定要做到语意完整、美观大方,多使用菱形和宝塔形排列。但实际工作中,多行标题仍有排列为方形和沙漏形的情况。

二是乱用标点符号。公文标题中目前仍有使用逗号等的情况,使用书名号也比较随意。

三是不简洁、不完整、不准确。有的标题过长,出现了四五行;有的转发时文种重复,出现一连串“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有的多处重复一个地名和出现多个文件名,比如,××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办法》《××省××办法》《××省××办法》的通知。另外,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一般使用全称,三个以上时使用规范化简称为宜。

四是文种使用错误。有的没有使用法定文种,比如,计划、讲话等不搭载通知直接行文;有的生造文种,比如,不用批复用批示;有的错用混用文种,比如,关于××的请示报告、关于××的报告的函。

五附件附注使用出现错误

有些同志不太注重这两个格式要素,认为不影响大局,使用起来要求也不严格。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附件说明和附件不相符。由于审核不细致,出现附件说明和附件的标题不完全一致,或者附件数量前后不一的情况。

二是附件说明标注不当。有的附件顺序号使用汉字,汉字后面的标点用顿号,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圆点。有的正文中已经写明报送、批转、转发,却仍然使用附件,比如,××办公室转发××局关于××的意见的通知,还标注附件“××局关于××的意见”。

三是附注使用不规范。公文如果有附注,应居左空两个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目前仍有不用圆括号,或者位置错标的情况。这里选取的只是一些使用错误比较突出的格式要素,其实正文中存在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本文难以容纳。其他还有签发人存在标注位置不当的情况,主送机关存在多头主送的问题,解决空白页问题仍使用“(此页无正文)”,印章使用混乱,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予以避免。

公文格式中易犯的几点错误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对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包括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等作了相当明确和详细的规定,但在制作公文过程中,存在缺乏对此文件的理解,导致公文的书写还是有不规范的地方。在对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梳理出以下几点容易出错:

一是发文字号的字体格式应该是仿宋GB2312。在书写上行文应注意上行文发文字号应居左空一字编排,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的签发人应居右空一字,而不是空一个字符,并且签发人的姓名用的是3号楷体字。

二是标题使用的是二号小标宋体,不是二号宋体,并且要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三是正文里面的层次序数依次用的是“

一、”“

(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四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规定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并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不再使用汉字书写成文日期。

五是印章应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并且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六是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

七是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字体格式和正文不一样,一般用4号仿宋GB2312,要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八是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要注意单页码是居右空一字,双页码是居左空一字,数字左右要各放一条一字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及实施细则、公文格式知识解读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八条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

第十九条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一)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七)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第二十条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

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第二十二条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第六章 公文办理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四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五)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七)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五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第二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第二十七条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七章 公文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二十九条 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第三十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三十一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

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第三十四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五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六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三十七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第八章 附

第三十八条 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事方面的公文,依照外事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第四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试题 最新

通州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测试题

单位: 科室: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20分)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自()起施行。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A 2012年7月1日 B 2012年8月1日 C 2012年4月1日 D 2012年5月1日

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A 上行文 B 下行文 C平行文 D 所有公文 3.《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A 重要工作 B 紧急工作 C 重大事项 D专业性工作 4.()不是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

A 签收 B 复核 C 登记 D 印刷 5.公文拟制包括()3个环节。

A 起草、初审、核发 B 起草、审核、签发 C 草拟、登记、发出 D 签收、登记、承办

6.涉密公文应当通过()、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A 机要交通 B 互联网 C 专用通道 D 专人送达 7.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

A 初审 B 修改 C 复核 D 集体研讨 8.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A 拟办 B 批办 C 承办 D 查办 9.区县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部门是()。A 区委办 B 市委办公厅 C 区政府办 D 市政府办公厅 10.下列印章使用,错误的是()。

A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党委(党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B 上行文、平行文可不加盖印章 C 印章要与发文机关署名一致 D 纪要可不加盖印章

11.中央、市委文件严禁(),阅后及时退还本单位机要文秘部门。

A 上传 B 下传 C 横传 D 纵传 12.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

A 已复文 B 阅毕的日期C 已阅文 D 承办的结果 13.下列公文管理规定,表述错误的是()。

A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加盖复印机关印章 B 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 C 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D 个人可以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14.引用公文应当()。A 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B 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C 只引发文字号 D 只引标题

15.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A 领导决定 B 讲求实效 C 用词华丽 D 强调准确 16.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 请示 B 通知 C 函 D 通报

17.对标注“()”的中央、市委文件,必须按时限要求退回文件发送部门。

A 阅后回收 B 阅后封存 C 阅后销毁 D 阅后退回

18.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时所使用的文种是()。A 通告 B 通报 C 通知 D 公报

1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A 会商 B 审核 C 注发 D 签发 20.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A逐级行文 B 多级行文 C 越级行文 D 直接行文

二、填空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21.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22.行文关系根据()确定。

23.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应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等。

24.对确需报区委、区政府两家的文件,按照()的原则,由报文单位主送()办理。

25.拟以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文件,拟文单位应先就发文事项征求()意见,不得直接就发文事项报送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个人审批。26.重要公文起草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涉及其他部门职能范围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

27.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制发涉及全局工作的重要文件,须经()讨论通过。

28.文件签发后,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必须经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同意,涉及重大问题的必须经()同意后再按要求修改。

29.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30.严格控制文件加印,不得大量加印正式文件作为()。

三、判断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31.已通过媒体公开发布的文件,不印发纸质文件。()32.临时机构可以对外发文。()33.依据市委、市政府或市级机关文件要求制定的贯彻落实意见、实施细则等,参照上级文件规格印发。()34.未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各部门不得向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发布指示性公文,也不得要求乡镇 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报文。()35.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均应加“文件”二字。()36.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37.拟印发的党内规范性文件,报请制发时,应同时提交文件制定说明。()38.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39.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40.能通过电话、电报、便函、办公网络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也可以印发纸质文件。()

四、简答题(合计50分)

41.哪些情况不以区委、区政府或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文件?(15分)

42.联系实际,谈谈公文的语言特点。(10分)

43.备案审查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对党内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15分)

44.不遵守“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的规定将产生什么问题?(10分)

第五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注意事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注意事项

一、页边距:顶部为37mm,底部为35mm,订口(左部边距)

28mm,右部为26mm。

二、字号:居中排布,年份应用六角括号“ „‟ ”括入。

三、签发人:如需加签发人的,字号应居左并空一个字,签

发人后加全角冒号,居右空一个字,“签发人”三字应用三号仿宋字,签发人姓名用三号楷体字。

四、主体: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标题排列应用梯形或

菱形。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每个自然段左空2个字,内容的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

五、发文机关和日期:发文机关和日期用4号仿宋字,日期

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下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学习要点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为统一党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办发„2012‟14号) (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两者区别: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 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培训

    如何做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一、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解读长期以来,我国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公文并不统一,党的机关执行的是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

    党政机关公文如何处理如何写培训稿

    如何做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稿一、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解读长期以来,我国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公文并不统一,党的机关执行的是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旧条例与旧办法在相关概念、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范、公文拟制、公文办理环节、公文管理等方面的比较。 1、 相关概念:旧办法规定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