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2011-2012学年度下期新闻宣传工作总结(最终版)
2011—2012学年度下期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
2012年6月
2011—2012学年度下期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教育系统2012年新闻宣传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我校教育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果,营造有利于促进我校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推动我校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服务“高新城”的建设,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方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的一年。我校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教育系统中心工作,务实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
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大力宣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形象,推进教育政务公开的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教育方针政策,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均衡发展。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谢广建同
志亲自抓,分管领导李桂霞主任具体抓,明确学校通讯员为尹明同志并由其具体负责好新闻的采集、编排和报送等工作,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坚持常规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不断健全新闻宣传制度,完善新闻宣传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来保证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转和高效畅通。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要活动时,学校领导同时要求研究制定新闻宣传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
三、创新手段,加强网络舆情监控,运用多种形式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学校整合宣传媒介,形成宣传合力,构建教育宣传工作网络。对内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板报、宣传栏、校报等,加强宣传报道、占领内部宣传阵地,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工作动态、教育政策、积极参与各项组织活动;对外要切实加强并紧密配合教育局和有关媒体开展的投稿、采访、信息汇总上报等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宣传,不断增强宣传的声势和影响力。积极做好与国内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积极为记者采访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围绕重大活动,精心策划安排,主动邀请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扩大影响力。对突发事件、焦点问题的宣传报道,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向国内主流媒体提供准确信息,巩固主流舆论,防止不良媒体的蓄意炒作。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进一步加强“心通桥”、“大河论坛”等网络舆情动态,重点做好突发事件、网络热点的应急处置和评论引导工作,通过编发评论文章、组织人员论坛发帖和新闻跟帖等,理顺网民情绪、截断传播渠道、消除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特别要求,教师不在网络上发表违背事实、有损教育形象的言论,不参与有关教育议题的 炒作。
四、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宣传政策,遵守宣传纪律,紧紧围绕教育系统的重点工作、中心任务,精心策划一系列的宣传报道活动,营造氛围,形成声势。我们重点关注并做努力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
(一)学校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围绕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展开的各类活动。
(三)小学入学、小升初期间各环节工作情况及确保招生公平、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四)学校建设进展情况。
(五)教育系统涌现的受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六)安排布置的各项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截止到2012年6月底,我校已经圆满完成高新区郑开教〔2012〕12号文件要求的我校2012年度发稿分配的任务,且发稿媒体均为省级媒体。而且,我校已经较好地落实了学校2012年度新闻宣传工作计划要求。
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我校并无自办内部刊物或杂志;另外,我校的新闻宣传稿件写作和摄影水平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今后,我们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服务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升学校形象。
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
2012年6月
第二篇:郑州高新区瓦屋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总结
2011-2012学下期学籍管理工作总结
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
2012年6月
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
2011-2012学下期学籍管理工作总结
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主动发展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质量,我们认真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工作。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落实责任,强化义务教育就学管理。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就学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为了使这项工作抓实抓深,本学期初学校领导就召开由班主任参加的学籍会议,反复学习省、市、区下发有关文件精神和学籍管理细则,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讨论制定了学籍工作考评方案,又变更了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学籍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管理目标,层层落实责任,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建立包保责任制同时又布置了一年的工作。学期末又根据学年初的布置结合考评检查落实情况。
二、从严求实,做好管理工作。
为了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在招生前期我们就把相关的政策、法规、精神张贴在学校周围明显的位置。又成立了招生委员会,由校长负责,教导主任把关,建立应入学儿童花名册和学籍信息统计表,保证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毕业生的学籍管理,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关,又是义务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控流工作的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建立了与中学衔接制度,首先及时填写各种表册,按期验印,然后把学籍档案送到相应的中学,在毕业考试前,召开家长会,强调了义务教育就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保证了入学人数。
控流是义务教育就学阶段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为了做好控流工作,我们到社会上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做到适龄人口来有源,去有踪,逐一查清,保证了入学率。根据学区人口的颁特点,我们建立了相关统计表,调查单亲、特困家庭、孤儿、外地人口等统计表,使控流有了目标,执行控流责任书制度,校长和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签控流责任书,又把目标落实到每位教师。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宣传“义务教育法”使控流工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单亲生”“特困生”、“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在学习上给他们帮助,使他们能稳定情绪,安心就学。学生家庭困难是造成“辍学”的主要原因,为了使“特困生”能顺利就学,学校动员全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希望工程”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捐款、捐衣物、学习用品,防止辍学现象发生。
学籍变动工作也是学籍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这项工作,我们的原则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对转出的学生,了解清原因,看户口,防止变相择校。严把转出关。对转入学生,查验户口,转学证,从不擅自收不合手续的学生,严把入学关。经常和班主任对“总名册”,保证班、校和教委数控的统一。
加强特教工作,提高全员素质也是学籍管理的一个方面。学生的体能、智能不尽一致,为了进一步推进主动发展教育,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我们对全校几名智力有所缺陷学生进行了特殊的教育。召开有关班主任会议,研究防弱的方法,首先针对学生的智能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定期写出学生智能变化情况观察记录。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评中这些学生学习及其它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三、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我们对学生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一是购置了市档案局统一规定的档案盒,卷皮及案卷目录,为档案标准化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遵循档案管理的原则,对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对各种表册及时建立、及时填写、整理、分类。及时装订成卷,编写归档。三是有效的利用微机、打印种统计报表,使档案规范化。
一学期以来,我们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义务教育法和市教委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档案资料还没全部进入微机。
二、管理措施还需完善。在新的学年,我们的初步设想是:
一、把学籍纳入微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二是在管理上力度,强化管理。总之,我们决心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创学籍管理一流水平,再上新台阶。
郑州高新区瓦屋李小学
2012年6月
第三篇:郑州高新区2009年工作总结
郑州高新区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郑州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战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部署,以“项目攻坚年”为主线,振奋精神,负重前行,战胜重重困难,决战决胜全年,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取得的成绩
(一)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73亿元,可比增长19.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6亿元,增长3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2亿元,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3亿元,增长40.7%;实际利用外资8304万美元,增长19.9%;利用域外资金35.8亿元,增长90.8%;出口创汇完成1.76亿美元,下降23%。
经济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速度快。GDP、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用域外资金等4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二。二是质量高。首先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已经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区内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对全部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4.3%,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大,经济对科技的依存度高。其次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有新的提高,单位面积GDP产出达到2.43亿元/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提高25%。再次表现在能耗下降上,据统计,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三是效益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销售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22.3%;产销率达96.7%,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亿元,其中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例达到94%,财政收入结构合理。
(二)“战危机、保增长”成效明显
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针对这一情况,高新区党委、管委审时度势、科学应对,以决战决胜姿态,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化危为机,决战决胜全年,取得了“战危机、保增长”的优异成效。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决战第二季度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快发展的六项措施》,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和“项目攻坚年”活动,对销售收入增速超30%的企业以及新改制、参展、引进人才、出口创汇等100多家企业进行扶持和奖励,激发了全区企业战危机、促发展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上级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用好、用活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重大专项,全年共为企业争取到国家、省、市三级支持资金1.69亿元。三是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施领导分包百家重点企业,严格落实“周一企业服务日”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以上措施,迅速扭转了年初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负增长的被动局面,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增速分别达到15.6%、19.5%、23.1%。
(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区将2009年确定为项目攻坚年,把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十大在建项目”、“十大新开工项目”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绩。一是招商引资实现新的跨越。全年利用域外资金35.8亿元,与去年相比几乎增长一倍。新引进和扩大再生产超亿元的项目达到27个。同时,招商引资的质量不断提升,引进的大项目均为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高端项目。例如,新引进总投资40亿元的保绿能源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3G手机项目,将对我区抢占发展先机、引领全省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在建高端、前沿项目不断增多。总投资70亿元的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713所高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开工;总投资5.9亿元的威科姆国际生态软件园项目14栋研发楼主体封顶。三是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一期投资2.7亿元的阿格斯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已经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新中基电动车项目已开工,总投资8亿元的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即将开工,不久的将来,一批新能源、新光源、动漫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高新区崛起。
(四)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2009年,我区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竞争新优势初步确立。为确立新的发展优势,我们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并获科技部批准,正式进入首批4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积极建设人才基地并获中组部批准挂牌,成为河南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申报“新三板”试点园区并取得重大进展,有望获得第二批“新三板”代办试点资格。这些对于我区承接国家重大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中枢具有重大意义。二是创新项目产业化速度加快。年初确立的“10大科技创新项目”中,8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2个项目处于中试阶段。郑州机械研究所项目已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论证,威科姆项目已进入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库。全年新增专利650余项,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95项。三是孵化功能不断加强。努力提高孵化服务水平,2009年在孵企业中,31个国家创新基金立项项目无偿获得资金1220万元,新毕业企业达到35家,专利产业化项目达到200多项,孵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产学研合作扎实有效。管委会设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专项资金,全年召开2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对接会,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120项。五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管委会财政一期投资2230万元建设的“郑州高新信息港”即将开通,可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动漫创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已启动。六是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区内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成为国家“千人计划”和我省“百人计划”人选,高端人才库在库人数达到369人。新设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截至年底,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占全市的68%,全省的30%。
(五)园区建设取得新进步
坚持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以园区为载体,培植产业优势,打造产业集群。一是园区规划更加健全。以高标准、现代化、创一流、出精品的规划理念,编制完成大学科技园东区、西区、光伏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规划,理清了产业定位、发展思路,提出了实施措施,为园区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明确了方向。二是园区环境不断改善。大学科技园西区投资9亿元的一期28.5万平方米科研生产区和郑州三磨研究所项目已基本完工;863软件园二期已经完工。三是产业培植初现成效。加大动漫创意产业培植力度,聚集企业25家,全区动漫创意产业初具规模。着力培植智能仪器仪表产业,被认定为国家智能仪器仪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河南超硬材料及制品特色高技术产业链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内第一个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四是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各专业园区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同类企业聚集效应明显,较好地促进了产业壮大,园区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
(六)企业上市全省领先
2009年,管委会坚持把上市作为主要抓手之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是两家企业成功上市。辉煌科技在深交所正式登陆中小板,募集资金3.87亿元,成为IPO重启以来河南第一家发行上市的企业;汉威电子成功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4.05亿元,是全国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之
一、也是河南首家获准在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上述两家企业是2009年我市唯有的在国内成功上市的企业,也是我区近十年来企业首次实现国内成功上市。二是上市企业后备充足。华晶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威科姆上市材料已报证监会等待审核,四维机电计划近期在境外上市,日立信、信源信息和新开普等10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准备上市。全区上市重点后备企业达到30家。大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将为企业实现几何式裂变式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七)区域环境不断优化 2009年,我区不断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力度。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一是规划的龙头地位初步确立。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了生态城区规划编制中期方案、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详细规划、沟赵乡总体规划、西南区域道路及管线综合规划,以及区内村庄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全区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我区在较长时间内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二是城区空间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达到32.3平方公里,比2008年增加2平方公里。新增城区道路3.3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三是城区环境不断美化亮化。加快城中村改造,洼刘村改造申请已通过市城改办审查,待市政府批复;祥营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五龙口等村改造开工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空气质量得到巩固。新增绿地19.7万平方米,新建游园两个共5.2万平方米,新建全市最大的“成功之路” 街头雕塑。加强违法建筑查处力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区容区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了科学大道、瑞达路、莲花街、长椿路回形精品街升级改造工程。市政道路主体及附属设施完好率达到90%。加强管网、路灯、泵站、侯车亭建设和小区户表改造,新建热力管网13公里,新增用热面积50万平方米,充分满足居民生活、出行等需求。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一是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全区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了“企业至上、项目至上”、“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先后出台了《2009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效能告诫暂行办法》等7项制度或措施,为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效能监控网络,开通优化环境服务投诉热线,畅通企业投诉渠道;实施企业环境监测,选择20家重点单位建立了企业生产环境效能监控点,为企业降低行政成本、保持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充实完善投资办事大厅金融服务、效能监察等窗口服务功能,对重点项目实施全程代理,全年办结事项13000多项,办结率达到100%,全程代理项目21件。
(八)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9年,我区坚持为民谋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全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一是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9200余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93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300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的目标。二是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组织管委会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救助、慰问贫困户活动,并实行困难户联系点制度,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和生活。认真落实住房保障、自然灾害救助、民政优抚、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失地农民补贴及生活保障金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各类社会保障支出831万元。积极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为3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残疾人家庭争取到资助34万元。三是教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以改善全区中小学基础设施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完成郑州五十八中、郑州中学附属小学、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总计2万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综合楼的建设,完成郑州中学初中部改制工作,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环境、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教育,财政补助金额共计566.4万元,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增幅达35%。2009年,我区中招考试成绩,继2007年和2008年之后,再次位居全市八区之首。四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引进大型社区医院1家,新建22家标准化卫生所,完成了沟赵和石佛卫生院医疗设备的更新。高标准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应急防控工作,全年无死亡病例。加强食品药品监督,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人口出生率为8.64‰,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五是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对石佛等15个村进行综合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师新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郑州绿金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豫王富苑在2009年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评比工作中获奖。
(九)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2009年,我区加大维稳工作力度,为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集中力量实施了 “促和谐发展、保社会稳定”集中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切实加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扎实开展信访案件化解。坚持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定期开展矛盾排查,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100%,全区越级集访比上年明显下降,新中国60周年庆典期间,实现赴京、赴省“零上访”。三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各类隐患783项,整改753项,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火灾起数比上年下降16%。
(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2009年,我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等教育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党员干部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第二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把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了国家、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有力推动了“战危机、保增长”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深入实施“区-办事处-村”三级党建责任管理机制,在全区39个行政村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新选聘46名大学生村干部充实到农村工作一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坚持领导率先垂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干部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过程中,干部作风更加务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干部防腐拒变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加强审计审核监督,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规范工作,建设工程领域反腐败工作扎实开展,营造了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
二、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谋划,坚定不移地走符合高新区实际、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年初,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和高新区本质特性,进一步明确了总体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即以2008年为基数,3年从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高新区,8年从城区规模上再造一个高新区,1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型、独具特色的科技新城区。这为高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勾画了蓝图。在项目建设上,明确提出“紧扣高端、紧扣产业、紧扣规模、紧扣园区”招商,围绕“前沿性、规模性”上项目,努力解决“不高、不大”的问题;在城区建设上,明确提出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努力提升城区建设品位,拓展发展空间;在科技创新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上,明确提出建设“人文高新、平安高新、和谐高新”,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对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要坚持这一思路,在“高”和“新”上下功夫,努力走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坚持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年初,针对我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管委会提出以项目攻坚为主线,突出固态照明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东区建设三大任务,坚持抓项目、抓上市、抓园区、抓创新、抓城中村改造。在抓项目方面,突出抓亿元以上项目引进,抓“十大在建项目”、“十大新开工项目”;在抓上市方面,突出抓辉煌、汉威、华晶、威科姆等重点上市企业;在抓园区方面,突出抓大学科技园东区、西区、863软件园二期工程、威科姆生态软件园建设;在抓创新方面,突出抓创新型科技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抓城中村改造方面,突出抓祥营、洼刘等重点村的改造。从一年来的实践来看,由于我们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抓重点,实现了项目建设、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等工作的重大突破,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坚持突出重点这个工作原则,集中精力抓重点,实现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生命线,不断加大高质量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
高新区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项目能否引进来,投资能否投下去。同时,项目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发展的后劲,决定了今后的产业结构。我区把2009年定为项目攻坚年,把项目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对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一年来我们引进和开工建设的大项目、高端项目、前沿项目才比以往更多。我们还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对新能源类、新光源类、动漫创意类企业的招引力度,这对我区发展朝阳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应将项目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举全区之力,实施项目攻坚,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载体,力求实现支柱产业高端化,前沿产业规模化。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竞争新优势
随着高新区区域政策弱化和国家高新区之间、高新区与其他县区之间竞争的加剧,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确立高新区竞争新优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加快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培育竞争新优势。我们一是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环境,增强区域对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加强“郑州高新信息港”、动漫创意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更高层次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促进形成产业聚集;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使我区在承接国家重大创新资源、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促进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占据优势。这些竞争新优势使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使我们对创新资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今后我们要不断强化这些优势并不断培育新的优势,通过我们自身的快速发展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坚持以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促进各项工作规范、科学、高效推进
制度建设是将工作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我们在项目推进、工程建设、土地审批、扶持奖励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在项目建设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在项目建设前,建立了联审联批制度,确立目标任务,划分工作责任,明确建设进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立指挥部强力推进,实行定期听取汇报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定期观摩制度、跟踪问效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年终,实施目标考核,奖优罚劣。项目建设有目标、有措施、有监督、有考核,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高效。今后各项工作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完善,形成推进工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保障作用。
(六)坚持以务实作风抓落实,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思路一旦确定,最重要的就是执行。而执行的好坏,取决于干部工作作风。2009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自豪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发扬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正是有了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真抓实干精神,才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正是有了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才使“战危机、保增长”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正是有了走千山万水、讲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受千辛万苦的吃苦耐劳精神,才取得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正是有了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积极配合、主动协调的团结协作精神,才使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顺利落地。正是有了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担责任的开拓创新精神,才使一些复杂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正是有了比学先进、不甘人后、勇争一流、追求卓越的锐意进取精神,才使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正是有了上下协调、步调一致、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严明纪律,才使我们的执行力不断提升。实践证明,这种优良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法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并发扬壮大。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势必对我区项目投资、利用外资、出口创汇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我区在新的起点上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巨大、任务艰巨。二是我区高端产业规模小、新兴前沿项目少,迫切需要打造新的战略主导产业。现有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发展层次不够高,缺少50亿、100亿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三是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集群尚未形成,医院、商场等支撑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四是个别干部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打造一支懂理论、能付出、会运作、敢打敢拼的铁队伍。五是在提升城区建设品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拉大城区框架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2010年,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作风与干劲,以“项目攻坚”为主线,实施郑州光伏产业基地、固态照明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洼刘村整合改造“五大项目攻坚”,突出“五抓五打造”,即抓项目打造战略主导产业、抓园区打造高新产业聚集高地、抓上市打造企业几何式增长力、抓自主创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新优势、抓城区改造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城区,努力形成新能源、新光源、动漫创意、新材料等战略主导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争取早日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型、独具特色的科技新城区。
第四篇:郑州高新区文明办2007年文化进社区工作总结
郑州高新区文明办2007年文化进社区
工作总结
2007年,郑州高新区文明办在管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市文明办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旨在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群众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党和政府的威信在社区树起来了,形象在社区立起来了。
一、文化进社区活动引起领导重视
高新区领导紧紧抓住全面推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把文化进社区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来,筹集资金建立文化阵地,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社区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沙龙、社区读书会、社区戏曲广场、社区文化网络等多种群众喜欢的文化进社区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
二、以社区文化园地和宣传栏为阵地宣传文化知识
各社区利用社区活动室,开展了《法律知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中老年卫生知识》等专题讲座,并利用老年活动日、党员活动日等对社区群众进行了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各社区还 利用板报标语,以格言警句、陋习漫画、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好政策,加强了对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的深刻意义。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了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烈氛围
今年上半年,区文明办组织全区社区文体骨干进行了群众音乐、舞蹈、书画等艺术门类的培训;与此同时,郑大和信大的专业指导老师还与社区群众、文化团体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进行社区文化活动辅导,使全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区文明办以“繁荣群众文化,争做合格党员”为主题,在各社区开展了数十场文化演出,《五十六个民族》、《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唱出了我区人民对祖**亲的赤子之情;《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山路十八弯》等歌曲既唱出了祖国各地的风情,又表达了演唱者对祖国河山热爱的感情,同时社区中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场面也让社区演出活动推向高潮,展现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采。文化进社区活动以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和文明理念,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营造了温馨的邻里氛围。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弘扬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通过上述活动,社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总的来看是“五多五少”,一是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提建议的人多了,挑社区毛病的人少了;二是愿为他人服务,邻里之间开展互助的人多了,只顾自己舒适,不顾他人感受常闹磨擦的人少了;三是知我社区、爱我社区,注重社区荣誉的人多了,对社区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不知自己社区名称的人少了;四是主动清扫楼道卫生,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人多了,不讲文明,随意破坏环境的人少了;五是有困难找社区解决的人多了,社区管理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五、文化进社区活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虽然今年我们的文化进社区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是也有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今后的工作中区文明办一定继续督促和指导文化进社区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使社区群众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吸取文化营养大餐,让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文明之花遍地开。
高新区文明办 2007年12月20 日
第五篇:宣威小学学寄宿制工作总结
宣威中心学校2010——2011学第一学期寄宿制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宣威小学本学期共有寄宿生202人(其中,由于宿舍不够,住校生165人,在校就餐不住校有37人)。学校对住校生实行封闭式管理。
二、寄宿制管理情况:
(一)学生寝室:
1、一律按作息时间表作息、锁门。熄灯后,学生一律进寝室就寝,不得在走廊逗留及在其他地方闲逛。如有特殊情况(学校组织的活动、节假日等)而需改变作息时间的,学校将另行通知。
2、实行寝室长负责制。寝室长负责本寝室的纪律、卫生、公物保管等工作;安排好值日轮流表;记好文明寝室评分表;每晚就寝前清点人数,并如实向值周教师或宿舍管理人员报告;有义务如实向值周教师或宿舍管理人员报告违纪情况;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
3、寝室内保持整洁,摆设整齐大方;所用扫把、纸篓、畚斗一律放入寝室内;寝室值日生做好寝室及寝室门口卫生、锁门工作。
4、寝室里不得使用其他任何电器(如电炒锅、电饭锅、电热水器等);不得私自拉接电线;不准点蜡烛。
5、男、女生宿舍上课时间大门一律上锁,不得擅自进入,有事须征求管理人员同意方可进入,不得擅自进入异性宿舍,不得将非本校人员带入宿舍。
6、不得擅自在校外住宿;不得将外人带入寝室住宿,如需住宿,须经学校同意。
7、不得在走廊上或从走廊和窗户往外刷牙、倒水、扔垃圾;
8、爱护公物,对破坏者除赔偿外,并予以处分。
9、水笼头用毕及时关好,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10、剩余饭菜必须倒在指定位置,不得倒在水槽或厕所内,以免堵塞管道,污染环境。
11、严禁向厕所、水池内丢弃塑料袋(盒)、方便筷、破衣物等杂物。
(二)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是学校后勤保障的生命线。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秩序。我校十分关注食堂工作,学校领导班子今年来经过反复
探索,决定在2011年春季新学期,全面改善食堂设施设备,改革食堂管理。经过近半学期的实际运行操作,不断改进,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家长的好评。
1、大力改善学校食堂设施设备
学校新采购了电饭锅;电磁炉;消毒柜、洗衣机等。消毒柜,电冰柜,卫生状况也因此得到全面改善。
2、认真开展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学校不仅加强硬件建设,同时也注重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食堂管理人员及炊事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食堂服务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师生的饮食安全。因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三)严格落实科学的管理
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食堂管理条例》、《炊事员管理细则》、《各类管理人员职责》、《食堂卫生标准》、《食堂财物管理办法》等。经过近半学期多的实践,不断修改、补充,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实效性。
(四)努力降低伙食成本
为了降低伙食成本,保证物美价廉.在采购上,由专门人员到凯里等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减少采购中间环节,保证了每天菜的新鲜及价廉。
(五)恪守“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
学校实行无利润公益型经营,不实行向外存包。
三、学生活动
在本学期里,学校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课外活动,放一场爱国电影,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感到学校就像温暖的家,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由于没有经验,学生生活费有剩余,将在下学期里进一步改善寄宿生生活水平,学校决不能拿学生的一分钱。
2、进一步改善住宿条件,使每个寄宿生都能入住。
宣威中心学校总务处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