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文化管理委员会总结和2013工作计划
挖掘医院文化内涵 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委员会2012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计划
医院文化是医院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医院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包括全体职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度、依赖程度及职工本身具有的责任感、荣誉感等。优秀、健康的医院文化可以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提高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推动医院成长和发展。近年来,医院文化管理委员会为了传承和发展新华文化,凝聚新华精神,塑造新华文化品牌形象,在实践中摸索,在继承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强化以文化人、以文塑形,以文兴业,以文强院措施,使医院文化极具生命力,较好地提升了医院软文化,有效推动医院文明、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将文化建设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提高管理效能。2012年初,文化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走群众路线,为深化医院人本文化,积极探索与开发能引起群众热烈响应,弘扬健康上进精神,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医院文化底蕴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大家以更加自觉积极的态度投身医院建设发展,制订了详细的医院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并分组在全院进行基层文化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汇总,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找出我院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及困难进行探讨,形成集体智慧力量,有的放矢制订文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达到管理效能明显增强。
二、将文化建设与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相结合,促进文化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说教方法,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医院文化建设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和强化作用。所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热情,使全体职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动,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融入到为病人优质服务的工作之中,推进医院文化向纵深发展。今年,医院文化建设密切建党91周年,先后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读书、演讲、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征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心得、感动新华的人和事征稿活动以及学习十八大专题报告会等活动,一系列活动的隆重举办倍受关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活动的开展潜移墨化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珍惜医院发展的黄金时期,牢记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的新时期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标准,有效促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三、将文化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近年,我院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利益分配方式增多,干部职工的思想转化速度加快,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对待各种思想文化理论也呈现出更加高的需求。如何做好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显得改革发展任务重,统一思想的任务重,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的任务更是尤其重要。文化委员会落实调研工作指导意见,强化职工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多方着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管理,把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融入到医德医风教育、职业教育和各项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青年员工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专题报告会,举办职工社交礼仪培训,开展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牌讲座,组织服务无止境,满意在新华规范化服务培训等活动,强化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弘扬了医院文化和时代精神,丰富了职工精神世界,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树立了大家恪守“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倡导了积极健康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激发了职工“利益共同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
四、将文化建设与传统阵地和新兴媒体相结合,拓展医院发展脉络
医院文化建设要想推向深层,需要全体职工在共同的生存与发展中,共同参与创造,在共同的砥砺与磨合中熔铸而成,必须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文化建设纵深发展。今年,医院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医院自身具体特点,对医院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成功经验、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等,利用医院网络、今日新华、文艺舞台、电视、报纸、海虹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大力宣传医院优良传统,在院内院外形成一定范围的正能量影响力。比如,医院“喜迎十八大,欢歌庆国庆”职工歌唱比赛,干休所弘扬“大爱”精神,全面推进军民文化建设十年庆演出,与武汉晚报联合举办“新华健康报团”海选演讲比赛,与常青街扬子社区联合举办“打造诚信共建诚信建和谐社区”活动,在扬子社区《街坊报》上开辟新华医院专栏,拟推介我院新技术、新业务,做到月月见报,使我院的专家专技深入社区的每户家庭,医院大型舞蹈节目“幸福歌”参加江汉地区第二届群星奖暨百团大赛预赛唐家墩街专场演出等等,文化搭台的阵地建设有力助推医院发展脉络纵深发展。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更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一些职工的潜意识就是只要把经济工作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跟进。因此,在抓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建设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得部分工作思想松散,组织涣散,缺乏感召力。
即将到来的一年是全面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实现医院壮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实践在发展,环境在变化,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分析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努力做好文化建设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成果的影响力,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服务,需要我们研究医院文化建设新形势,新特点,杜绝思想观念滞后。
我们清醒地认知到文化建设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要积极作为,增加阵地建设经济投入,增强对思想宣传工作者素质教育培训,做到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建设工作应更多的侧重社会效益,为经济效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尊重价值观多样化的特征,正确发挥引导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医院文化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规范文化建设常规管理,改变医院文化教育政治化误区,考虑实际工作效果,要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杜绝文化建设口号化,真正在员工中产生共鸣,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2013年,初步探讨如下几条工作计划:
一是调查研究,改革创新
医院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培育,是一个漫长又不容疏忽的过程,应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各个层面上的各种关系,坚持在实践中贴近群众。每年初,固态化从基层调研着手,根据医院工作基础和现状,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成果的实际运用,在分析和解决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出成果。问题来源于实践,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源于基层和群众,医院文化管理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广泛征集群众意见进行认真核理,集中民智,提炼升华,尤其是对梳理出来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要“知”“行”结合,切实贯彻执行力用以指导实践,使医院文化建设逐年分层级得到有力提升。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并形成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特色鲜明的医院服务核心价值体系,筑牢职工精神支柱,提升文化建设层次,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卫生事业跨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继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倡导科室负责人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形成从上至下的团结、奋进、务实的良好氛围,有力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动优质服务活动,将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常态化,形成我院文化长期发展的硕果。
三是启动书香医院,全民阅读学习活动
(一)借助周末英语学习培训成功经验,开展系列周末学习课堂和全民阅读活动。建好职工书屋,构建书香医院,通过读书论坛,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形式,引导干部群众把读书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增强政治素质,服务中心工作,提高业务水平上,使读书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手段,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成为充分发激发职工内在活力和为职工提供持久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平台。
(二)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探索有效的教育培训途径,倡导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季动手写一篇学习制度。每季度围绕“共享生命价值”理念主题,组织一次文化主题座谈活动。号召大家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开展主题读书心得交流,可邀请专家学者和院内优秀学者进行专题学习讲座。
(三)医院网络硬件已基本具备,但在充分利用上还有一定差距,必须抓紧调整思路,在运用上下功夫,建议开辟员工交流园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设计出情景题,集思广义提出多种方案供员工选择,共享生命价值的医院文化内涵需要大家共同感知,通过有效自助培训,实现团体文化建设的无缝对接的同时,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和归属感。
(四)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员工技能大赛。通过命题演讲,调研与策论撰写、青年岗位能手等内容考量,努力实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目标,在全院上下营造勤读书,勤学习,爱思考,爱钻研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用文化聚人心,用文化强管理,用文化保安全,用文化增实力,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四是强化文化建设内部管理,加强规范化建设。
根据新形势要求,对原有医院文化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编成文化委员会制度汇编,对每年文化调研工作成果,印成调研报告汇编,进行成果鉴定,跟踪文化建设成果变化,指导文化建设不断规范,增强。完善文化建设考核机制,对文化管理相关人员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固态化定期与各文化责任区责任部门进行基层走访制度,聆听帮助解决职工生活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难点,将医院文化建设理念和宗旨最大化深植于民心。
五是以建院六十年为契机,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新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后,在学术报告厅设立建院六十年系列里程展示厅或展示墙,征集图片、老资料等,固化历史轨迹,向全院员工及外界来访人士展示建院六十年的文化足迹。
设计院歌,并建院六十年为起点,每2年举办一次新华文化艺术节,以医院身边的感人故事为原创题材,制作相关文艺节目,宣传展示新华员工风采。设立专版文化园地,挖掘好宣传人才,员工关爱活动由党群工团齐抓共建。
加大一定的经费投入,组建职工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经常性的新颖、健康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使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利于增强科室与科室、职工与职工、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利于职工从内心接受医院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从而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最大化体现群体的归属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医院形象建设为突破口,完成行为识别、理念识别、视觉识别系统的完善建立,将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融会在制度、流程、量化、委员会管理中,通过具体方式转化为理念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效应,不断引领职工,达到社会醒目,服务对象认可的目标。
第二篇: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年,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将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365工程,以率先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为目标,深化细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的建设,加强文物的“三解”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确保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的发展。
2015年我委的工作概括起来是:“紧握一条主线、加强两个建设、深化六项工作”。
“紧握一条主线”是指紧紧围绕“文化兴区”这条主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兴区、以文强区,使文化事业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加强两个建设”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四个西城”和“六个文化”建设。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建设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构建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和军营文化,促进区域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深化六项工作”是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惠民365工程、深化文物保护和利用效率、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成果。
一、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一是收官“十二五”,筹谋“十三五”。紧紧围绕西城区“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事业发展预定目标对照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全方位总结。与此同时,结合目前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难点,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前期调研、课题申报和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和各领域任务,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使规划的编制和政策的制定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更加符合西城区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
二是明确思路,进一步细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阶段目标。按照中央、北京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做好文化管理体制、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模式、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任务和进度,稳妥实施,积极推进。探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PPP模式,选取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采取委托运营的模式,构建特色的文化服务共享空间。探索公共空间多重使用模式,做好公共空间转向利用的规划、整合、拓展文化建设发展空间,在文物征收和腾退中优先考虑搭载公共文化服务,有计划的推广“万松老人塔砖读空间”和“宣
阳驿站第二书房”的成功经验。配合天桥盛世投资集团的组建,做好原京都所属院团的相关改制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使国有文化经营性企业的改革更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
三是结合区域文化监管领域特点,加大文化监管和执法改革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发展。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强化扫黄打非工作成效。结合首都核心区功能疏解要求,继续做好网吧、游戏厅和KTV等娱乐场所的升级改造工作,引导其高端化发展的同时使其兼具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试行对区域内演艺审批流程的监管改革,探索在文化演出市场的审查中引入专家评估前置程序,发挥天桥演艺区演出创作人员的专业优势为文化演出市场服务,让其参与演出剧本评估审查;加强对行政许可、备案、行政处罚等领域业务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案由、提高办案质量;加强与多部门协同配合,建立以情会商、联合封堵、案件查办、群防群治的长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法规宣传,使文化经营单位提高自查力度;做好文化娱乐场所的换证工作;加大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和文化场所的生产安全。
二、统筹资源,提高效能,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年内,启动公共文化中心(原南区文化馆翻改建)工程建设,加快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工程的建设步伐,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区域公共设施的服务升级。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借助社会资源搭载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质量,以粤东新馆为例在文物征收和腾退时,优先考虑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可能,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加大对区域内文博图场所、名人故居、经典民居等资源的规划、整合和建设,逐步形成西城区历史记忆类场馆的完整体系,实现宣南博物馆的展陈改造提升与非遗展示中心的有效结合,打造动静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将“死”的展陈物品与“活”的非遗项目结合,展现宣南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建设时尚西城。与此同时,按照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服务标准与程序,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达标率和软件服务水平,做好五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提升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细化加密区、街、居三级网络,提高公共服务平台便利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二是加大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对街道文化站、室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每个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的建设工作,按照市相关文件考核标准要求,指导各街道文化站、室规范化建设,合理分配和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和设备,保障站、室的开放服务时间,实现15分钟文化服务圈,全面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文化服务。
三是加强合作,推行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与区域内文化演出场所、驻地各级专业院团、中央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整合驻区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文化资源共享
机制,使其最大程度的开放文化场所,扩大文化服务设施范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继续深化与中央广播艺术团、国家京剧院、国家交响乐团的合作,联手打造品牌活动项目;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区域内文艺骨干力量和文化类社会组织,使其在文化惠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统筹资源,扶持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创排京剧《焦裕禄》,鼓励引导各级文艺团体和个人创作一批反映西城精神风貌、风土人情、建设成就和和谐发展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群众身边的西城故事,为西城建设喝彩,为区域发展凝聚力量;进一步加强天桥演艺区建设,发挥演艺资源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协助成立天桥演艺联盟,做好艺术中心的开业首演,拉开天桥的演艺盛世大幕;打造传统文化的闪光点,继续支持办好大栅栏设计周、大栅栏琉璃厂精品交易文化季、大栅栏文物艺术精品展、什刹海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向居民群众展示传统文化精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丰富并加快落实文商旅三年行动计划。
三、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巩固文化阵地和品牌活动影响力,深化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以区域品牌文化活动为主线,以文化惠民为宗旨,继续办好三大系列、六大品牌和五大公益类文化活动。举办北京景山合唱节、“欢乐飞飏”北京社区舞蹈大赛、“京腔京韵总是情”专场演出、“荷舞莲香”夏日文化活动、百姓周末大舞台、群众优秀剧目展演、天桥艺术节系列活动等品牌项目,展
现西城公益文化活动的质量;完成公益演出、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公益培训、公益电影五大公益文化服务任务,做实文化惠民基础,使惠民公益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二是以现代纪念日为重点,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宗旨,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精心策划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国庆系列的主题展览、讲座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建设者们的文化生活;利用“六一”儿童节,举办“草地音乐节”、“诵读活动”等系列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节日文化生活;配合做好双拥文化活动,弘扬军民鱼水深情。
三是以传统节日为中心,以传承传统为宗旨,打造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围绕小年、春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做精做细小年庙会、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清明、端午诗会、共圆中国梦共叙中秋情、非遗展示宣传、历代帝王庙传统文化礼仪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群众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四是以街道为阵地,以品牌建设为宗旨,办好专项品牌文化活动和“一街一品”活动。继续办好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高雅艺术进社区”、“万人走进艺术殿堂”等品牌文化专项活动,创排《北京人家》系列情景剧,实现西城居民从看演出到实际参与演出的彻底转变;办好第二届国际芭蕾舞演出季、第二届东方艺术品博览会、天桥音乐剧演出季系列活动,让国际化文化品牌带动西城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着力打造一批特色
鲜明、群众喜爱的街道品牌文化活动,指导和扶持一批优秀文艺团队,建立街道文化资源数据库,不断提升“一街一品”活动质量。
五是以阅读推广为中心,建设书香西城。编制全民阅读规划,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网络”;继续举办西城阅读季系列活动;建设满足群体化需求的特色阅读空间,利用有效空间搭载公共阅读服务,设立公共藏书楼、打造刘绍棠小院书屋、推进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酒店、书香剧场等建设,丰富居民阅读场所。探索在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理事会制度,用制度化的形式来保证社会化运营模式,营造全新的西城阅读体验,建设以免费公共图书馆为基础,以特色阅读空间为重点,以移动售书车和图书借阅机为补充,以云阅读科技形式为辅助的阅读服务网络建设。
四、以文物保护为突破口,加强记忆西城建设
一是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保护与改善群众生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推进文物“三解”工程,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探索文物保护利用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有效途径,完成粤东新馆、护国观音寺文物征收工作;借助宣西北风貌协调区居民腾退契机;启动杨椒山祠等文物征收腾退;对50余件定级文物进行修复。
二是提出解决全区文物保护工作瓶颈的“七步”思路。一是带户保护,周转修缮;二是适度疏解,增加配套;三是统筹资金,合理改善;四是精心组织,破解难题;五是转移支付,以区为主;六是公房先行,逐步推开;七是共同研究,市区共走。按照这“七步”思路,选择试点项目,积累工作经验。在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三到五年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计划,彻底解决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隐患。
三是创新文物保护可利用资金使用思路。继续与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等单位合作,对“从市文物局每年10个亿的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中专门拨付西城区3亿,西城区配套3亿,给区属国有企业注资,撬动30亿资本金注入,由区属国资企业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相对集中区域的成片保护工作”这一工作思路进行科学论证,从而为下一步创新实施工作方式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是利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机遇,立足西城“文道”建设,配合做好北京旧城中轴线申遗工作。争取建立西城区大运河保护、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有效开展对大运河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配合区有关部门,立足西城区“文道”建设,积极参与、推动北京旧城中轴线申遗工作。
五是继续推进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区属博物馆、所的馆藏文物登录工作;完成区内国有单位的入户调查、文物拣选鉴定工作,督促可移动文物所有单位积极登录、填报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完成西城区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主体部分,为总结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六是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工作。做好文物库房的信息平台建设,与中国搜索合作,利用新媒体移动平台加大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西城区的历史文化精髓;与宣南文化研究会合作出版《宣南鸿雪图志》(修订版)、《京师贤良祠文献汇编》,拍摄完成宣传片《西城故事》,扩大西城历史底蕴的影响力。
五、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依照《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以非遗专家、部分传承人为骨干的西城区非遗保护协会,为非遗保护工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协助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是完善保护机构,加强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包括:指导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好非遗保护工作、完善西城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开展传习活动,搭建宣传展示窗口;继续鼓励和支持华方公司等项目保护单位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三是鼓励社会参与,推进社会化传承。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好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并形成成果,推进非遗的社会认知度,鼓励社会化传承。
四是加强与相关单位和区域资源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进非遗的多渠道发展:继续加强与文、商、旅的多方位结合,以传统节日、交流活动为契机推进非遗的产业开发与宣传推介;与梅兰芳大剧院、天桥剧场等场馆、北海公园、月坛公园
等园林资源以及大栅栏地区小微博物馆资源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并为非遗项目提供必要的展示传习场所。
五是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四节一日”活动,包括文化遗产日活动和民俗传统节日活动;继续打造非遗演出季系列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展示宣传平台;同时,利用多方渠道开展好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与优酷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西城非遗视频宣传平台;与孔子学院合作出版西城非遗双语普及读物,向海外推广西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六是加强基础工作,开展好非遗市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推荐工作;指导区非遗保护中心在开展非遗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成果;根据北京市文化局的有关要求,推进非遗志的编写工作。
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切实转变作风。结合整改方针,努力实现从办文化、管文化向站在人民群众中间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做转变。用好解决“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狠抓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其发挥效能;不断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解决好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文化事业基础。严格按照人事管理制度选人用人,选贤任能,落实责任。
要加强系统内人员思想政治、业务学习、实践教育等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好干部队伍内部中层科长队伍建设,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加大对基层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严格聘用管理规定,做好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使其平稳过渡。
三是进一步规范财务等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规办事、按照制度办事、按照程序办事,坚决抵制工作中不按流程走的行为,在财务审计、经费使用、现金支付、合同协议签订等领域要从严管理,从而理顺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业务工作做好保障服务。
第三篇:公寓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公寓管理委员会
工作计划
为了便于公寓管理工作的进行,我们公寓管理委员会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公寓安全工作方面
1,开展宿舍安全知识的展览教育活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火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不定时进行大功率用电器抽查,以班长,团支书和宿舍长为第一责任人,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3,个人财物自行妥善保管,严禁私配本宿舍钥匙或把本宿舍钥匙借于他人,不准私自留宿外来人员等。
二.公寓卫生工作方面
1.于每周周五中午12:10-12:50进行全院卫生检查。
2.共分五组,每组三人或四人,分别对各个宿舍的地面和墙壁,门窗,床铺,室内陈设及整体文化氛围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和较差宿舍,公诸全院。
3.进行相关奖惩。
三、举行文明宿舍设计大赛,对相关宿舍进行表扬,颁发相应的物质和和精神奖励。
以上为我们公寓管理委员会在本学期的简要工作安排。我们公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在此庄严承诺:
我们将以公寓管理委员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绝不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我们将以我们的行动为我们的语言做出最好的诠释,我们相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帮助下,在全院师生的配合下,2011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公寓管理委员会一定会使我们宿舍管理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给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以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公寓管理委员会
2012年2月15日
第四篇:输血管理委员会2015工作计划
宜宾市南溪区中医医院 输血管理委员会2015工作计划
2015年为加速医院稳定、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输血管理委员会拟定下列工作目标:
一、进行临床合理用血专项检查,继续提升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每月至少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对临床用血各环节进行评分,预期目标如下:
1.《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率100%;
2、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查率100%; 3.《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 4.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5.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手术、麻醉、术后、护理记录)合格率>95%;
6.输血后疗效评价100%;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率100%;
8.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执行率100%; 9.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率100%。
临床用血病历检查汇总后,上报医疗质量管理科,并以内网形式在全院公示。将临床病历检查结果与医生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医务人员合理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开源节流工作。
(二)利用网络和刊物加强宣传工作,计划年中期间,选择一周作为我院的“献血活动宣传周”,推动无偿献血及科学、合理用血。
充分利用医院橱窗、宣传栏、网络等地,宣传临床用血的政策、信息;无偿献血的意义、好处。积极宣传动员家庭互助和社会无偿献血,使献血无损健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推广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在目前住院病人不断增加,用血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解决用血困难问题,必须开源节流,积极想办法解决用血高峰时段血源紧张的问题。本院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倡科学自体输血,组织麻醉科、外科、输血科等科室多方协作,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四)成分输血。
加强管理力度,继续保持医院成分输血率99%以上。
第五篇: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13年是“创百家优质医院”的延续年,医院将在2012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准备年”的良好基础上,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为出发点,加速医院稳定、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输血管理委员会拟定下列工作目标:
(一)进行临床合理用血专项检查,继续提升我院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每月至少抽查20份临床输血病历,对临床用血各环节进行评分,预期目标如下:
1.《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率100%;
2、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查率100%; 3.《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 4.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5.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手术、麻醉、术后、护理记录)合格率>95%; 6.输血后疗效评价100%;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率100%; 8.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执行率100%; 9.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率100%。
临床用血病历检查汇总后,上报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科,并以内网形式在全院公示。将临床病历检查结果与医生绩效考核挂钩,实行评分制。
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医务人员合理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开源节流工作。
(二)利用网络和刊物加强宣传工作,计划年中期间,选择一周作为我院的“献血活动宣传周”,推动无偿献血及科学、合理用血。充分利用医院橱窗、宣传栏、网络等地,宣传临床用血的政策、信息;无偿献血的意义、好处。积极宣传动员家庭互助和社会无偿献血,使献血无损健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积极推广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在目前住院病人不断增加,用血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解决用血困难问题,必须开源节流,积极想办法解决用血高峰时段血源紧张的问题。本院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倡科学自体输血,组织麻醉科、外科、输血科等科室多方协作,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四)成分输血。
加强管理力度,继续保持医院成分输血率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