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时间:2019-05-12 16:0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第一篇: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为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根据国务院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万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实行分级管理原则,分级实施。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疫情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二)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对有关标本开展检测检验及报告。

(三)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负责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四)人员培训与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各开发区疾病预防机构(防疫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开发区疾病预防机构(防疫站)负责对辖区内医院和下级卫生单位疫情报告和信息网络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

加强疫情报告和疫情监测管理工作,充分保障疫情监测报告系统的敏感性。

(一)疫情监测的实施

1、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各疾病控制机构要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辖区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上报,严禁隐瞒及谎报疫情,一旦发现将依法处理。

2、加强监测点的工作。在疫情高发季节,各级卫生部门应该在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设立相应的专科门诊(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

(二)疫情监测的评估

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报告及时程度,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等等。

(三)疫情报告

1、报告内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疫情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受害人数、死亡人数、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单位等。

2、报告时限与方式:在发现或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主要指电话或传真)报告。

3、报告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本辖区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都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控机构(开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

各开发区疾控机构(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并对事件初步调查核实后,应在2小时内向各开发区卫生行政部门和我中心报告。

我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各开发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管委会和区卫生局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得隐瞒、缓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慌报。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一)处理原则和要求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突然,情况比较紧急,因此其处理原则是“快、准、全”。“快”要求反应要快,奔赴现场要快,救治病人要快,采取控制措施要快。“准”要求到达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后,能正确地提出现场应开展的工作,正确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正确提出结论,正确采取措施。“全”要求某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方面,如传染病爆发、中毒等与防疫、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都有关,不但要考虑控制事态扩大,而且要考虑卫生行政执法等相关问题。

(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1)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询问病人和查看临床诊治记录,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体征、诊治检查记录,予以确诊,并作好个案调查。

(2)确诊为急性传染病后,应指导病人入院(或在家)隔离治疗。

(3)根据病人发病前后可能接触的人群,查找疑似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对乙感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4)根据病种,分别采集病人(包括恢复期血清)、接触者、环境等有关标本,应快送检,进一步取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依据。

(5)查明病人发病前后活动范围,追索传染源和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因素;划定疫点疫区范围,采取针对性消毒、杀虫、灭鼠、饮食、饮水卫生措施。

(6)连续观察疾病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如无续发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出现,即可解除疫点、疫区,并及时写出调查处理报告。

2、暴发和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

(1)初步调查提出假设

a、核实诊断:查看所有能找到的现患者,并逐个进行个案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病史、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b、对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严密观察。

c、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

(2)采取防制措施,控制蔓延

a、对暴发原因较为明确者,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后立即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如切断被污染的水源,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强制大面积灭蚊、蝇、鼠等。

b、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续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c、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特异性保护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续发病例。

d、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及处理情况。

(3)深入调查验证假设

a、核实全部病例的个案调查表。

b、调查暴发地区的自然状况、地理环境等。

c、有关的实验室检测。

d、病例对照调查及其其他补充调查。

(4)总结

疫情平息无续发病例发生和病原携带者出现,防制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后,可以报请卫生行政部门解除疫区,并通报疫区处理结果。

3、灾区疫情的调查与控制

(1)相关调查:根据灾害种类和当地疫情,按有关技术规程开展水源、食品的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监测和鼠类及病媒昆虫密度、寄生虫病宿主等相关的监测。

(2)认真落实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环境清理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鼠害,食品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等预防措施。

(3)疫情控制与处理:灾区疫情的控制与处理原则上按“散发和暴发疫情”处理规范执行。

4、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的调查处理

(1)初步调查:全面了解疫情,确定统一诊断标准、核实诊断,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有关标本。

(2)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应用推理方法形成初步的病因假设。

(3)根据初步假设,提出控制对策并加以实施,同时组织力量深入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和有关的实验检测。

(4)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对策效果等资料,验证假设。

(5)总结和后续研究:疫情基本平息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对某些需要深入研究的事件要制定计划,进行后续研究。

5、食物中毒及食原性疾患的调查处理

(1)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赴现场,按照《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的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a、不同时间、人群间、空间的病人分布;

b、发病前71小时的饮食史;

c、进食时间和发病时间,计算潜伏期;

d、临床表现及治疗、愈后情况;

e、采集病人排泄物、肛拭、咽拭、血尿等样品。

(2)卫生学调查

a、食品以及原料的来源、卫生状况以及流向;

b、产品配方、加工过程和环境卫生、生产加工数量和时间;

c、生产经营人员卫生和健康状况;

d、采集可疑食品以及原料、辅料和生产加工的有关环节样品。

(3)临时控制措施

a、责令收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

b、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原料;

c、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4)确认

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其他食物中毒有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认食物中毒。

(5)终结报告和汇总

四、资料分析与总结

(一)疫情分析

对当日疫情和累计疫情进行分析。包括新发病例数、累计病例数、死亡病例数、累计死亡数、治愈病例数等。

(二)流行病学分析

1、人群分布特征:年龄、职业、性别分布,重点人群发病特点,是否有聚集性等。

2、时间分布特征:首例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发病高峰时间,最后1例发病时间等。

3、地区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单位、学校分布,有无地区聚集性分布等。

(三)专题分析

首例病例发病详情分析,病例接触史及传播链分析,疫情波及地区情况分析,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发展情况分析等。

(四)分析结果应及时形成报告,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并及时向下级卫生单位反馈。

第二篇: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以最快时间到达目的地,控制事件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一、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体系 中心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队伍。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中心应急队伍立即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统一协调调度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积极开展应急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中心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对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第三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8、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指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定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院开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名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想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例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差感染和污染。

下载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响洪甸实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为应对我校可能出现的突发应急情况,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现成立响洪甸实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一、领导小组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CX16-2011 1 目的 建立组织健全、反应灵敏的应急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处理程序,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精选合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一、卫生院成立相应组织,当好党委、政府参谋,组织拟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公共卫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 一、卫生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拟订全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全乡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认真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大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一、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案例》突然发生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它严重影响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一些传染病疫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为全面提高我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依据《中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业民镇20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不断发生,对公众的健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