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

时间:2019-05-12 16: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

第一篇: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

广州市天河区地方税务局 社保费退费业务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天河区属缴费单位(个人)。

二、退费规则

1、缴费单位(个人)完全重复征收的,全部险种整笔(含单位和个人部分)退费;

2、缴费单位(个人)某险种错征的,整笔退该险种,包括该险种错征会导致错征其他险种的(例如重大疾病),涉及的其他险种也要整笔退费;

3、缴费单位内某个人错征的,整笔退该个人错征的险种,包括该险种错征会导致错征其他险种的(例如重大疾病),涉及的其他险种也要整笔退费;

4、因缴费基数错误或者费率错误而多征社保费的,暂不受理差额退费,必须补缴当期正确的社保费后,再办理整笔退费。

5、受理错征退费前,企业必须补缴当期正确的社保费;

三、业务流程

(一)申请资料

缴费单位(个人)提供资料:

1、《社会保险费退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

2、《社会保险费退费明细表》(之一)(一式三份)

3、缴款凭证(缴款书或银行缴费回单)原件(收取原件,退费成功后退回缴费单位(个人))、扣款银行存折原件及复印件;

4、《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6、接收退费的银行开户许可证、存折复印件;

7、缴费单位申请退费的书面报告(报告中必须声明“所提供 的所有资料真实有效,如有不符,本单位(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8、因为员工已离职而申请退费的,需提供员工离职证明材料。以上资料核对原件后收取复印件(特别注明的除外)。《社保费退款明细表》(之二)、《社保费退款账户信息表》、《社保费退款汇总表》--(这三张表需要提供电子表格给管理员)

(二)退费受理

文书受理岗收取申请人的申请资料,经初审资料无误并核查之 前是否已经提交过退费申请后,制作《受理回执》,回执联交申请人,存根联连同申请人提交的资料移交所属管理科所。

特别注意:

1、并不是全部银行帐户都接受退费,能接受退费的银行请见 《集中受理行行号表》。如果不符合行号规定,要求缴费单位(个人)办理符合退费银行的帐号再进行办理。

2、接受退费的帐号户名必须与缴费单位(个人)名称相符,原则上要求接受退费帐号与原缴费帐号一致,如有特殊情况的,请缴费单位(个人)书面说明加盖公章(说明中注明办理人姓名、身份证号、不一致原因、新的对公帐号)和相应的证明资料。

3、制表

《社保费退款明细表》、《社保费退款账户信息表》、《社保费退 款汇总表》制作一份,注意事项: A、在一个所属期属于整个缴费单位(个人)整体退费的,只 填写单位险种明细,不必具体到个人险种明细;

B、在一个所属期只退某几个人或某几个险种的,必须填写个 人险种明细。

3、以上三张表格制作后进行打印(注:《社保费退款明细表》因格式较大,无需打印纸质件)

第二篇:惠州地方税务局社保费三方协同工作平台

惠州市地方税务局社保费三方协同工作平台

社保端需求

惠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2017年11月

1.3 项目建设内容

一、惠州社保数据实时传输

社保部门建立地税、社保、财政三方数据实时交互机制,修改现有系统定时上传和定时接收机制,实时进行数据上传和读取处理,实现社保数据的实时传输。保障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

二、地税社保数据共享

实时共享如单位登记信息、个人登记信息、各险种待遇信息(如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死亡人员信息、社保卡信息等业务数据;根据不同业务变更类型、业务数据量,设定优先级,根据优先级要求实时或者延迟上传数据。

三、建立社保费业务数据校验规则库

基于协同工作平台一期建立地税及社保部门双方共同遵守的数据规则库,共同维护数据规则库,并通过预先设定的业务校验规则,实时监控业务处理过程,通过“及时预警、任务找人”的方式,使地税和社保部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提高了绩效管理和工作效能,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四、增强托收数据补缴功能

对2010年8月份以前的社保欠费数据及当前各项补缴业务数据,社保部门和地税部门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将欠费或补缴明细数据、补缴数据进行交互,将最终实际征收数据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回传给社保部门记账。

五、完善地税接口失败数据处理流程

当前地税接口数据处理在运行过程中已经比较平稳,其中缴费数据成功率达到99%左右,但是由于地税接口数据量较大,每月缴费数据总量超过300万条,失败数据在整体数量上也不少,而当前接口对于处理失败的数据没有通过系统进行跟踪。需要通过本次系统建设,完善失败数据处理流程,丰富接口数据采集,实现地税、社保双方对于失败数据的处理进行精准管理。

六、地税接口数据清理

社保费地税全责正式接口系统上线运行期间,对于接口系统处理

失败的数据,可能地税方未能进行重传,而社保部门为了完成参保人的业务,导致参保人信息在双方系统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这类情况反过来又会影响数据处理的准确率。在本次系统建设前,需要对参保人的基础信息进行比对和清理,为后续的系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查询统计

查询实时数据传输业务数据,包括单位、个人资料、参保资料、缴费资料、托收资料的汇总和明细情况,查询地税社保数据共享数据和上传情况,查询相对应处理日志。

老待遇人员信息、办理一次性待遇人员信息。

2、失业险种数据共享。包括办理失业人员信息、按月领取失业待遇人员信息。

3、工伤险种数据共享。包括按月领取工伤待遇人员信息、一次性工伤待遇人员信息。

4、医疗及生育险种数据共享。包括已办理住院登记未办理出院手续人员信息、已办理特定门诊人员信息、退休人员医疗符合免缴政策人员信息。

5、人员资料数据共享。包括已办社保卡人员信息共享、死亡人员信息共享。

2.3 建立社保费业务数据校验规则库

对于社保部门需要校验的地税业务数据,在协同工作平台建立数据规则库对数据进行校验,地税及社保部门双方共同遵守数据规则,共同维护数据规则库,对校验规则范围内的数据由地税部门负责处理,对校验规则外的数据由社保部分负责处理。数据规则库一旦建立,任何一方不能单方面修改和增加,如需要修改或增加,需要地税及社保部门协商后统一时间进行。

通过预先设定的业务校验规则,实时监控业务处理过程,通过“及时预警、任务找人”的方式,使地税和社保部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提高了绩效管理和工作效能,防范了廉政和执法风险。

2.4 增强托收数据补缴功能

对2010年8月份以前的社保欠费数据及当前各项补缴业务数据,社保部门将欠费或补缴明细数据通过系统传递给地税部门,地税部门前台操作人员在协同工作平台导出补缴文件,再导入“地税大集中”系统进行征收,征收数据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回传给社保部门记账。社保部门可按单位或个人打印纸质补缴单(欠费或补缴)给到缴费单位或缴费个人,但必须传递个人明细数据给地税部门。

2.5 完善地税接口失败数据处理流程

当前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的处理方式对于社保处理失败的数据未

进行跟踪,导致社保部门对于地税部门对于失败数据是否撤销业务还是重新传输无法掌握。为了能够更好跟进地税接口处理失败数据,需要对现有接口数据进行完善。

2.6 地税接口数据清理

自2010年9月,社保费地税全责正式接口系统上线后运行六年期间,存在参保人信息更新失败的情况,对于失败数据地税方可能在修改后重新发送了,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未能重传,需要对这类更新失败的信息进行清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清理、参保人属地清理、缴费数据清理。

2.7 查询统计

1、处理情况明细查询

主要功能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处理情况明细查询、单位基本资料处理情况明细查询、单位参保项目处理情况明细查询、个人缴费记录处理情况明细查询、单位缴费记录处理情况明细查询、托收资料数据处理、情况明细查询。2处理情况汇总查询

主要功能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处理情况汇总查询、单位基本资料处理情况汇总查询、单位参保项目处理情况汇总查询、个人缴费记录处理情况汇总查询、单位缴费记录处理情况汇总查询、托收资料数据处理情况汇总查询。3上传记录查询

主要功能包括:在职转退休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办理一次性待遇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办理失业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按月领取失业待遇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按月领取工伤待遇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一次性工伤待遇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已办理住院登记未办理出院手续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已办理特定门诊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退休人员医疗符合免缴政策人员信息上传记录查询。

4、日志查询

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日志查询、上传记录日志查询。

2.8 技术要求

软件系统建设需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1、系统整体采用J2EE体系结构,B/S/S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模式来构筑应用系统,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逻辑分离,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安全性和可移植性;

2、实现与当前社保费地税全责征收系统社保信息系统中间库接口、社保业务系统进行无缝衔接,保证建设过程中程序版本的统一与现有各系统的稳定运行;

3、能够根据社保业务的特点,制定数据接收和数据上传的技术方案,确保在不影响现有社保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接收地税数据和上传社保业务数据。

2.9 安全要求

软件的功能安全要求:

1、应用软件必须对每一位使用应用软件的操作人员,都要验证其身份和权限。

2、应用软件必须做到对单条记录的修改和删除操作可以撤销,防止由于误操作而造成不可恢复错误。

第三篇: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_

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规范全省地方税务稽查工作,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和执法质量,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

税务稽查工作由地税局稽查管理部门、稽查局依法组织、实施。

第三条 稽查管理部门和稽查局在所属地税局领导下开展稽查工作,实行分工负责机制。

稽查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稽查业务进行管理、指导、考核和监督,可对稽查局的执法办案进行指挥和协调。

稽查局负责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涉税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以及围绕检查处理开展其他相关工作。稽查局具体职责依照辽宁省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确定。第四条 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原则。

稽查管理部门为稽查的选案部门,负责选案工作。稽查局根据稽查管理部门确定的案源开展检查、审理、执行工作,分别由检查、审理、执行部门实施。

第五条 税务稽查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

税务稽查应当依靠人民群众,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和配合。

第六条 税务稽查人员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密。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第七条 税务稽查人员有《税收征管法细则》规定回避情形的,应当回避。

被查对象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回避的,或者税务稽查人员自己提出回避的,由稽查局局长依法决定是否回避。稽查局局长发现税务稽查人员有规定回避情形的,应当要求其回避。稽查局局长的回避,由所属地税局领导依法审查决定。

第八条 税务稽查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权限行使职权;

(二)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

(三)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四)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向被查对象通风报信、泄露案情;

(五)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或者隐瞒案情;

(六)接受被查对象的请客送礼;

(七)未经批准私自会见被查对象;

(八)其他违法乱纪行为。

税务稽查人员在执法办案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地税机关必须不断提高稽查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涉税信息,提高案件查处效能,强化稽查管理和执法监督。

第十条 地税机关应当加强与国税机关的联系和协作,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对同一被查对象尽量实施联合检查,并分别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章 管 辖

第十一条 稽查局应当在所属地税局的征收管理范围内实施税务稽查。

前款规定以外的税收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发现地的稽查局查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对税务稽查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税务稽查管辖有争议的,由争议各方本着有利于案件查处的原则逐级协商解决;不能协商一致的,报请共同的上级地税机关协调或者决定。

第十三条 税务稽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可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进行分级分类稽查:

(一)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规模;

(二)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

(三)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

(四)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

(五)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

(六)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分级分类稽查应当结合税收违法案件查处、税收专项检查、税收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统筹确定。

第十四条 上级地税机关可以根据税收违法案件性质、复杂程度、查处难度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组织力量查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税收违法案件。

下级地税机关查处有困难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报请上级查处。

第三章 选 案

第十五条 稽查管理部门负责稽查对象的选取,对案件查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稽查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地税征管信息、互联网信息和第三方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源线索,集体研究,合理、准确地选择和确定稽查对象。

第十六条 稽查管理部门必须有计划地选案,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检查次数。

稽查管理部门应当在年(季)度终了前制订下一年(季)度的稽查选案计划,经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稽查管理部门备案。

年(季)度稽查工作中的税收专项检查内容,应当遵照上级地税机关税收专项检查的统一安排,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确定。

经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年(季)度稽查选案计划可以适当调整。调整情况于5个工作日内报上一级备案。

第十七条 稽查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案源信息档案,对所获取的案源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案源信息主要包括:

(一)财务指标、税收征管资料、稽查资料、情报交换和协查线索;

(二)上级税务机关交办的税收违法案件;

(三)上级税务机关安排的税收专项检查;

(四)税务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

(五)检举的涉税违法信息;

(六)其他部门和单位转来的涉税违法信息;

(七)社会公共信息;

(八)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 各级地税局设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负责受理单位和个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

对单位和个人实名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并经查实,为国家挽回税收损失的,根据其贡献大小,依照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

第十九条 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区分不同情形,经所属地税局局领导批准后分别处理:

(一)线索清楚,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或者其他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由稽查管理部门列入案源信息;

(二)检举内容不详,无明确线索或者内容重复的,暂存待办;

(三)属于地税局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将检举材料转送有处理权的单位。第二十条 稽查管理部门对案源信息采取计算机分析、人工分析、人机结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筛选,发现有税收违法嫌疑的,应当确定为待查对象。

待查对象确定后,稽查管理部门下达《交办函》,连同有关资料一并移交稽查局立案检查。

地税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选案部门应结合税收检查计划和当前选案情况,对确认有重大违法线索或嫌疑的纳税人,应作为待查对象交稽查局立案检查;对经筛选未立案检查的,应当及时告知移交信息的部门,移交信息的部门仍然认为需要立案检查的,经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后,由稽查管理部门交稽查局立案检查。

对上级税务机关指定和税收专项检查安排的检查对象,应当立案检查。

第四章 检 查

第二十一条 稽查局根据稽查管理部门确定的稽查对象,填制《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连同有关资料一并移交检查部门进行检查。

稽查局应当建立案件管理台账,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情况。第二十二条 检查部门接到《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后,应当及时安排人员实施检查。

检查人员实施检查前,应当查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法。

第二十三条 检查前,应当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但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

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共同实施,并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

与国家税务局稽查局联合检查的,应当出示各自的税务检查证、送达各自的《税务检查通知书》。

检查应当自开出检查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完成;确需延长检查时间的,经稽查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局领导批准。

第二十四条 实施检查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可以采取实地检查、调取账簿资料、询问、查询存款账户或者储蓄存款、异地协查等方法。

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要求其打开该电子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与原始电子数据、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资料一致的复制件。被查对象拒不打开或者拒不提供的,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该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检查,或者提取、复制电子数据进行检查,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得破坏该电子信息系统原始电子数据,或者影响该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十五条 实施检查时,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收集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并与所证明的事项相关联。

调查取证时,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不得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材料。第二十六条 调取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当向被查对象出具《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并填写《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交其核对后签章确认。

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所属设区的市以上地税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退还。

第二十七条 需要提取证据材料原件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提取证据专用收据》,由当事人核对后签章确认。对需要归还的证据材料原件,检查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并履行相关签收手续。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发票换票证》;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调验空白发票收据》,经查无问题的,应当及时退还。

提取证据材料复制件的,应当由原件保存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并由提供人签章。

第二十八条 询问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实施。除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询问外,应当向被询问人送达《询问通知书》。

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如实回答问题。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询问笔录有修改的,应当由被询问人在改动处捺指印;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尾页结束处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者向我宣读过),与我说的相符”,并逐页签章、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章、捺指印的,检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并由在场的其他人员或检查人员(两人以上)签名和签署日期,予以证明。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证人可以采取书面或者口头方式陈述或者提供证言。当事人、证人口头陈述或者提供证言的,检查人员可以笔录、录音、录像。笔录应当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书写工具书写,也可使用计算机记录并打印,陈述或者证言应当由陈述人或者证人逐页签章、捺指印。当事人、证人口头提出变更陈述或者证言的,检查人员应当就变更部分重新制作笔录,注明原因,由当事人、证人逐页签章、捺指印。当事人、证人变更书面陈述或者证言的,不退回原件。

第三十条 制作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内容。

调取视听资料时,应当调取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难以调取原始载体的,可以调取复制件,但应当说明复制方法、人员、时间和原件存放处等事项。

对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对图像资料,应当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三十一条 以电子数据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应当要求当事人将电子数据打印成纸质资料,在纸质资料上注明数据出处、打印场所,注明“与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并由当事人签章。

需要以有形载体形式固定电子数据的,应当与提供电子数据的个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财务负责人一起将电子数据复制到存储介质上并封存,同时在封存包装物上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文件格式及长度等,注明“与原始载体记载的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并由电子数据提供人签章。第三十二条 检查人员实地调查取证时,可以制作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对实地检查情况予以记录或者说明。

制作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检查人员签名和当事人签章。

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勘验笔录上签章的,检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如有其他人员在场,可以由其签章证明。

第三十三条 需要异地调查取证的,可以发函委托相关稽查局调查取证;必要时可以派人参与受托地稽查局的调查取证。

受托地稽查局应当根据协查请求,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调查;对取得的证据材料,应当连同相关文书一并作为协查案卷立卷存档;同时根据委托地稽查局协查函委托的事项,将相关证据材料及文书复制,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注明原件存放处,并加盖本单位印章后一并移交委托地稽查局。对协查中发现重大违法线索的,应报经本级稽查管理部门另行立案检查。

需要取得境外资料的,稽查局可以提请国际税收管理部门依照税收协定情报交换程序获取,或者通过我国驻外机构收集有关信息。第三十四条 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的,应当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向相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

查询案件涉嫌人员储蓄存款的,应当经所属设区的市以上地税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向相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

第三十五条 检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第三十六条 稽查局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送达《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告知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内容、理由及依据,并依法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采取冻结纳税人在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送达《冻结存款通知书》,冻结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采取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时,应当填写《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由纳税人核对后签章;采取扣押纳税人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时,应当出具《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专用收据》,由纳税人核对后签章。

采取查封、扣押有产权证件的动产或者不动产措施时,应当依法向有关单位送达《税务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其在查封、扣押期间不再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稽查局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一)纳税人已按履行期限缴纳税款的;

(二)税收保全措施被复议机关决定撤销的;

(三)税收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裁决撤销的;

(四)其他法定应当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

第三十八条 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送达《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通知书》,告知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时间、内容和依据,并通知其在限定时间内办理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有关事宜:

(一)采取冻结存款措施的,应当向冻结存款的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送达《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解除冻结。

(二)采取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的,应当解除查封并收回《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

(三)采取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并收回《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专用收据》。税收保全措施涉及协助执行单位的,应当向协助执行单位送达《税务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相关事项。

第三十九条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延长税收保全期限的,应当逐级报请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一)案情复杂,在税收保全期限内确实难以查明案件事实的;

(二)被查对象转移、隐匿、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其他证据材料的;

(三)被查对象拒不提供相关情况或者以其他方式拒绝、阻挠检查的;

(四)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可能使纳税人转移、隐匿、损毁或者违法处置财产,从而导致税款无法追缴的。

第四十条 被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税收征管法》和《税收征管法细则》有关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检查的规定处理:

(一)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阻止检查人员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复制与税收违法案件有关资料的;

(三)在检查期间转移、隐匿、损毁、丢弃有关资料的;

(四)其他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行为的。

第四十一条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税务稽查工作底稿》,记录案件事实,写明计算过程,归集相关证据材料,并签字、注明日期。

第四十二条 检查结束前,检查人员可以将发现的税收违法事实和依据告知被查对象;必要时,可以向被查对象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在限期内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被查对象口头说明的,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章。

第四十三条 检查结束时,应当根据《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有关资料,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由稽查部门负责人审核。

经检查发现有税收违法事实的,《税务稽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案件来源;

(二)被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检查时间和检查所属期间;

(四)检查方式、方法以及检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五)查明的税收违法事实及性质、手段;

(六)被查对象是否有拒绝、阻挠检查的情形;

(七)被查对象对调查事实的意见;

(八)税务处理、处罚建议及依据;

(九)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十)对涉税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十一)检查人员签名和报告时间。

经检查没有发现税收违法事实的,应当在《税务稽查报告》中说明检查内容、过程、事实情况。

第四十四条 检查完毕,检查部门应当将《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相关证据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审理部门审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检查暂时无法进行的,检查部门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中止检查审批表》,附相关证据材料,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中止检查:

(一)当事人被有关机关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二)账簿、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调取且尚未归还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可以中止检查的。

中止检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及时填制《税收违法案件解除中止检查审批表》,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恢复检查。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检查确实无法进行的,检查部门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终结检查审批表》,附相关证据材料,移交审理部门审核,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终结检查:

(一)被查对象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依法注销,且无财产可抵缴税款或者无法定税收义务承担主体的;

(二)被查对象税收违法行为均已超过法定追究期限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可以终结检查的。

第五章 审 理

第四十七条 审理部门接到检查部门移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审理。

审理人员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检查部门移交的审理案卷及相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提出书面审理意见,由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

案情复杂的,稽查局应当集体审理;案情重大的,稽查局应当依照辽宁省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报请所属地税局集体审理。

第四十八条 对《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审理人员应当着重审核以下内容:

(一)被查对象是否准确;

(二)税收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三)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当,定性是否正确;

(四)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五)是否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六)税务处理、处罚建议是否适当;

(七)其他应当审核确认的事项或者问题。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理部门制作《补充稽查通知书》,可以将《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正或者补充调查:

(一)被查对象认定错误的;

(二)税收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三)不符合法定程序的;

(四)税务文书不规范、不完整的;

(五)其他需要退回补正或者补充调查的。

第五十条 审理部门在审理过程中发现确有需要重新进行稽查的,填写《重新安排稽查申请单》,报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制作《重新安排稽查通知单》,重新安排稽查。

第五十一条

《税务稽查报告》认定的税收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错误,数据计算错误或者提出的税务处理、处罚建议错

误或者不当的,审理部门应当另行提出税务处理、处罚意见。第五十二条 审理部门接到检查部门移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15日内提出审理意见。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一)检查人员补充调查的时间;

(二)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者向相关部门征询政策问题的时间。

案情复杂确需延长审理时限的,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五十三条 拟对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的,审理人员制作《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交检查人员送达被查对象,告知其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及要求听证的权利。《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认定的税收违法事实和性质;

(二)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拟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

(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五)告知书的文号、制作日期、税务机关名称及印章;

(六)其他相关事项。

第五十四条 对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审理人员应当认真对待,提出判断意见。

对当事人口头陈述、申辩意见,审理人员应当制作《陈述申辩笔录》,如实记录,由陈述人、申辩人签章。

第五十五条 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依法组织听证。听证主持人由审理人员担任。听证依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审理部门对属于职权范围内且具备审理要件的案件,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报请稽查局局领导审批。

对不属于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案件或虽属于审理部门职权范围,但经审理后认为定案有困难的案件,由审理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请稽查局审理委员会审理,审理部门按稽查局审理委员会的意见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报稽查局局长审批。

第五十七条 《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审理基本情况;

(二)检查人员查明的事实及相关证据;

(三)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情况;

(四)经审理认定的事实及相关证据;

(五)税务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

(六)审理人员、审理日期。

第五十八条 《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签批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审理部门制作相应法律文书,报请稽查局局长签发。

第五十九条 审理部门区分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认为有税收违法行为,应当进行税务处理的,拟制《税务处理决定书》;

(二)认为有税收违法行为,应当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拟制《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认为税收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税务行政处罚的,拟制《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四)认为没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拟制《税务稽查结论》。《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引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注明文件全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经稽查局局长或者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后由执行部门送达执行。

第六十条 《税务处理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查对象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三)税收违法事实及所属期间;

(四)处理决定及依据;

(五)税款金额、缴纳期限及地点;

(六)税款滞纳时间、滞纳金计算方法、缴纳期限及地点;

(七)告知被查对象不按期履行处理决定应当承担的责任;

(八)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九)处理决定的文号、制作日期、税务机关名称及印章。

第六十一条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三)税收违法事实及所属期间;

(四)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

(五)行政处罚履行方式、期限和地点;

(六)告知当事人不按期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承担的责任;

(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八)行政处罚决定的文号、制作日期、税务机关名称及印章。

第六十二条 《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三)税收违法事实及所属期间;

(四)不予税务行政处罚的理由及依据;

(五)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文号、制作日期、税务机关名称及印章。

第六十三条 《税务稽查结论》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查对象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三)检查时间和检查所属期间;

(四)检查结论;

(五)结论的文号、制作日期、税务机关名称及印章。

第六十四条 税收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稽查局向稽查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移送报告》,附以下资料,由稽查管理部门填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后,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一)《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复制件;

(三)涉嫌犯罪的主要证据材料复制件;

(四)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情况明细表及凭据复制件。

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五条 执行部门接到《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等税务文书后,应当依法及时将税务文书送达被执行人。

执行部门在送达相关税务文书时,应当及时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将税收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通报被执行人主管地税机关。

第六十六条 被执行人未按照《税务处理决定书》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稽查局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七条 经稽查局确认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确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滞纳金的,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六十八条 被执行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行政处罚事项,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稽查局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九条 稽查局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向被执行人送达《税收强制执行决定书》,告知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七十条 稽查局采取从被执行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滞纳金、罚款措施时,应当向被执行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送达《扣缴税收款项通知书》,依法扣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并及时将有关完税凭证送交被执行人。

第七十一条 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在拍卖、变卖前应当依法进行查封、扣押。

稽查局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前,应当拟制《拍卖/变卖抵税财物决定书》,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送达被执行人,予以拍卖或者变卖。

拍卖或者变卖实现后,应当在结算并收取价款后3个工作日内,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入库手续,并拟制《拍卖/变卖结果通知书》,附《拍卖/变卖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经稽查局局长审核后,送达被执行人。

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和拍卖、变卖费用后,尚有剩余的财产或者无法进行拍卖、变卖的财产的,应当拟制《返还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通知书》,附《返还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送达被执行人,并自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退还被执行人。

第七十二条 被执行人需要出境,但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稽查局经所属地税局局长批准后,填写《阻止出境申请书》交同级征收管理部门,经征收管理部门逐级提请,由省级征收管理部门填制《阻止出境通知书》送达出境管理机关,阻止被执行人出境。

当被执行人结清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稽查局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同级征收管理部门,经逐级报告,由省级征收管理部门填制《解除阻止出境通知书》送达出境管理机关,解除阻止。

第七十三条 执行部门应当根据被执行人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情况,及时制作阶段性《税务稽查执行报告》,记明执行过程、结果、采取的执行措施以及使用的税务文书等内容,由执行人员签名并注明日期。

当被执行人缴清税款、滞纳金、罚款或者稽查局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后,执行部门制作完整的《税务稽查执行报告》,连同执行环节的其他税务文书、资料一并移交审理部门整理归档。

执行部门应当自决定性文书规定的限缴日期期满之次日起,积极采取《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所有强制执行措施开展执行工作。执行部门满12个月仍不能执行完毕的,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可将案件移送被执行人主管地税机关继续执行。

第七十四条 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涉嫌犯罪的,执行部门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审理部门,并提出向公安机关移送的建议。

对执行部门的移送建议,审理部门依照本规程第六十四条处理。

第七十五条 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执行部门填制《税收违法案件中止执行审批表》,附有关证据材料,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中止执行:

(一)被执行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尚未确定可执行财产的;

(二)被执行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尚未终结的;

(三)可执行财产被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扣押、冻结,致使执行暂时无法进行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其他可以中止执行的。

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应当及时填制《税收违法案件解除中止执行审批表》,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恢复执行。

第七十六条 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抵缴税款或者依照破产清算程序确实无法清缴税款,或者有其他法定终结执行情形的,执行部门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终结执行审批表》,依照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地税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经地税局相关部门审核并报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终结执行。

第七十七条 地税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经筛选立案检查的,案件执行结束后,稽查管理部门应将稽查结果向相关部门反馈。

第七章 案卷管理

第七十八条 《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执行完毕,或者依照本规程第四十六条进行终结检查或者依照第七十六条终结执行的,审理部门应当在60日内收集稽查各环节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资料,整理成税务稽查案卷,归档保管。

第七十九条 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被查对象分别立卷,统一编号,做到一案一卷、目录清晰、资料齐全、分类规范、装订整齐。

税务稽查案卷分别立为正卷和副卷。正卷主要列入各类证据材料、税务文书等可以对外公开的稽查材料;副卷主要列入检举及奖励材料、案件讨论记录、法定秘密材料等不宜对外公开的稽查材料。如无不宜公开的内容,可以不立副卷。副卷作为密卷管理。第八十条 税务稽查案卷材料应当按照以下规则组合排列:

(一)案卷内材料原则上按照实际稽查程序依次排列;

(二)证据材料可以按照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等特征分类,每类证据主要证据材料排列在前,旁证材料排列在后;

(三)其他材料按照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材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税务稽查案卷内每份或者每组材料的排列规则是:正件在前,附件在后;重要材料在前,其他材料在后;汇总性材料在前,基础性材料在后。

第八十一条 税务稽查案卷按照以下情况确定保管期限:

(一)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以及涉嫌犯罪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永久;

(二)一般行政处罚的税收违法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30年;

(三)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其他税收违法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

第八十二条 查阅或者借阅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办理手续。税务机关人员需要查阅或者借阅税务稽查案卷的,应当经稽查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以外人员需要查阅的,应当经稽查局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

查阅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在档案室进行。借阅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整归还。

未经稽查局局长或者所属地税局领导批准,查阅或者借阅税务稽查案卷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摘抄、复制案卷内容和材料。

第八十三条 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妥善保管,并于立卷之日起满3年后移交所属地税局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四条 本规程相关税务文书的式样,由辽宁省地税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制定。

第八十五条 本规程所称签章,区分以下情况确定:

(一)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相关人员签名,加盖单位印章并注明日期;

(二)属于个人的,由个人签名并注明日期。

本规程所称以上、日内,包括本数。

本规程所称日是指自然日,所称工作日是指法定的工作日。

第八十六条 本规程由辽宁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第八十七条 本规程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辽宁省地税局2005年11月8日印发的《辽宁省地方税务系统稽查执法工作规程》(辽地税发[2005]140号)同时废止。辽宁省地税局原有关规定与本规程不一致的,按本规程执行。

第四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征收工作规程(试行)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征收工作规程(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北京市契税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为规范税务机关契税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做好我市契税的征收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一、契税征收规程适用范围

北京市契税申报征收、减免税、退税、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及纳税服务等适用本规程。

二、契税征收机关、征收窗口的设置及征收方式

契税征收机关为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

契税征收地点为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分局负责契税征收的窗口和在各级国土、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权属转移变更登记场所设置的契税征收窗口。市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使用权发证和市建设委员会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办公场所的征收窗口由其所在地的区(县)地方税务机关负责设置。

契税采取由纳税人上门申报,税务机关在征收窗口直接征收的工作方式。

三、契税征收窗口的岗位设置及职责

契税征收窗口的岗位设置,应本着明确责任分工,衔接有序、制约高效,方便纳税人的原则,设置岗位。各岗位应严格完成工作内容,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

(一)受理岗位

受理岗位负责受理纳税人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申报资料,确认纳税人申报资料的齐全、有效,并对征收、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减免税及退税的政策依据进行初审。

(二)审核岗位

1.负责审核受理岗位移交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确认征收的政策依据,核对计税依据、适用税率、计征税额、应纳税额。

2.负责审核受理岗位移交的纳税人不征契税政策界定及减免税的申报资料,确认减免税的政策依据及减免税额。

3.负责审核受理岗位移交的纳税人退税申请资料,确认退税的政策依据及退税额。

(三)征收岗位

1.负责打印专用税收缴款书。

2.负责收取现金税款并打印契税完税证。

3.负责办理自征税款的汇总缴库手续。

(四)管理岗位

负责税收票证和档案的管理及统计分析工作。

(五)纳税服务岗位

负责契税的政策咨询和涉税服务。

以上岗位的设置,由各区县局、分局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设置相应岗位,也可合并岗位,但必须设置两个以上岗位。

四、契税征收窗口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

(一)申报征收契税

1.申报受理

(1)申报契税时,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有关申报资料。

(2)征收窗口的受理人员对于纳税人提供的申报资料,进行初审符合规定的即时受理。

(3)根据纳税人的情况,将纳税人提交的申报资料录入契税征管系统并打印《契税纳税申报表》(见附件1附表1),交纳税人进行确认并签章。

(4)征收窗口的受理人员将《契税纳税申报表》及申报资料移交审核人员,转入审核征收。

2.审核征收

(1)资料审核

征收窗口的审核人员对于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进行审核,转入征收环节。

(2)税款征收

①使用缴款书到银行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窗口的征收人员通过契税征管系统打印《专用税收缴款书》,并交纳税人办理缴税手续,《专用税收缴款书》通知联由纳税人交国土、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权属证书,第一联由纳税人留存。

②使用现金或银行卡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窗口的征收人员征收税款后,通过契税征管系统打印出《契税完税证》,并将完税证的纳税人收据联、国土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联共两联交纳税人。使用银行卡缴纳税款的,应将银行“签购单”的“持卡人存根”一同交纳税人。

(3)征收的税款管理,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地税计〔1988〕311号)的规定,及时办理自征税款的汇总缴库手

续,完税证汇总时应按现金税款及划卡征收的税款分别汇总并填开《税收缴款书》。

(二)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及减免税

对于契税的减免税审核,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申报审核工作规程》的规定执行,对于办理完减税手续的纳税人,仍有应纳税额的,应将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转入申报征收环节。

对于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按以下流程执行。

1.申报受理

征收窗口受理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时,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有关申报资料、相关证明资料及《不征契税政策界定申请核定表》(即时审核不用此表)(见附件1附表2)。

征收窗口的受理人员对于纳税人提供的申报资料、相关证明资料及《不征契税政策界定申请核定表》进行初审,将纳税人提交的申报资料录入契税征管系统。通过契税征管系统打印《不征契税信息采集表》(见附件1附表3)并由纳税人签章,受理人员将相关资料移交审核人员,转入审核。

2.审核

审核分为即时审核和按程序审核两种。

(1)对于符合以下规定的,实行即时审核,审核后转入出具涉税文书。

①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的;

②夫妻离婚发生土地、房屋权属转移不征契税的。

(2)按程序审核。

对于不征契税政策的界定,需按程序审核的,流程参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申报审核工作规程》中减免税程序审核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使用《附送资料清单》。另外,还应按本规程要求使用《不征契税政策界定受理通知书》(见附件1附表4)《不征契税政策界定审核流程表》(见附件1附表5)《不征契税政策界定补充资料通知书》(见附件1附表6)。

3.出具涉税文书

根据审核的结果,通过契税征管系统打印《契税核定通知书》(见附件1附表7),属于即时审核的,加盖“契税征收专用章”并交纳税人;属于按程序审核的,一律加盖“区、县地方税务局”印章并交纳税人。

(三)退税

1.受理

征收窗口受理契税退税申请时,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有关资料及完税凭证。个人申请退税的,税务机关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退还税款,纳税人应提供银行个人储蓄存折及身份证件复印件。

征收窗口受理人员对于纳税人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后符合退税规定的即时受理,并移交审核人员,转入审核。

2.审核

征收窗口审核人员对于符合退税规定的纳税人,进行审核,并转入办理。

3.办理

征收窗口审核人员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地税征〔2003〕686号)规定的程序办理退税手续。

(四)纳税服务

1.政策咨询

对于纳税人涉税问题的咨询服务。政策明确的,税务人员应及时解答,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对于情况复杂或特殊的,需向上级税务机关请示的,应先向纳税人说明不能及时答复的原因,取得联系方式,事后及时请示,将答复结果及时告知纳税人。

2.配套服务事项

(1)向纳税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辅导纳税人按征收流程办理涉税手续。

(2)对于纳税人以银行卡转账方式办理缴税的,税务机关征收窗口提供金融卡缴税服务。

(3)对于纳税人遗失完税凭证或《契税核定通知书》的,由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具契税纳(免)税情况证明申请书》(见附件1附表8),税务人员通过契税征收系统查询后, 确属已完税或办理核定手续的,税务人员在《申请开具契税纳(免)税情况证明审核表》(见附件1附表9)上记录查询情况并签字,报主管税务人员复审,并在《申请开具契税纳(免)税情况证明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后,由税务人员制作《契税纳(免)税情况证明》(见附件1附表10),加盖“契税征收专用章”后交纳税人。

3.服务要求按《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地税纳〔2003〕429号)规定执行。

五、票证使用及管理

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通知》(京

地税计〔1998〕311号)的规定使用票证并进行管理。

六、统计分析及信息应用

征收机关应定期对征收及减免税情况进行汇总,填报有关统计分析报表,实行专人负责制。

征收机关应按照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有关信息,明确责任人,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情况,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七、档案管理

纳税人在缴纳契税过程中形成的税务档案(除缴款书、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依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按户序时方法进行归集整理,单位纳税人的档案资料归入其他类-契税(单位),子目录号为6617;自然人纳税人的档案资料归入其他类-契税(个人),子目录号为6611。

契税档案应于终了后3个月内,上交各区县局、分局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并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八、人员的配备及办公设备的配置

各区县局、分局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日常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契税征管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本着合理分工、职责清楚,内部环节相互衔接制约的原则,结合工作的流程、岗位的设置及职责的划分来进行人员的配备和办公设备的配置。

九、契税征收管理系统的操作须依照《契税征收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执行。

十、本工作规程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2016地方税务局工作计划书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6地方税务局

工作计划书[1]

根据党的*大和全国、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地税工作实际,*年全区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税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税务服务,促进地税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年全区地税系统要努力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全面提高地税工作水平

全区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大精神的通知》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紧密结合地税工作实际,明确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做到“五个坚持”、“五个努力”: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税收;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税收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把*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税收工作水平。

(二)坚持可持续的税收增长观,不断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质量,实现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全区各级地税机关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完善收入任务分配机制,提高收入质量,努力做到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合理适度,收入任务与税源相适应,依法治税和完成收入任务相统一,收入进度与时间基本同步,按质按量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强化税源监控。*年要以“规范采集,加强分析,突出应用”为重点,按照全区地税系统《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完善重点税源扁平化管理办法。要充分认识数据采集在税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规范重点税源数据采集、录入、维护工作,确保重点税源管理数据的质量。要及时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本地区税源状况和税收收入形势,分析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征收管理情况,客观反映税源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要突出抓好税源监控结果的应用,针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有效措施,提升征管质量。

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建立和完善地方税源分析指标体系,坚持月、季、年收入分析预测制度,加强对影响税收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征管因素的分析。要突出税收分析重点,提高税收分析的质量,着重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区域和产业政策、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地方重大项目等因素对地方税收的影响,把握我区地税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充分运用分析预测结果为实际工作服务。各级地税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将税源分析预测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使其掌握当地经济税源情况,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完善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考核。要坚持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地税部门的中心任务,落实组织收入工作责任制,确保组织收入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要完善组织收入工作的考核办法,坚持好字优先,既要考核数量,更要考核质量,防止弄虚作假、有税不收或虚收,保证收入质量。

(三)规范税收执法,落实税收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要求,对内、外部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把关,切实提高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建立完善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税务行政复议应诉等制度。

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及时总结在部分市、县局推行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重点研究如何改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考核手段和过错责任追究方式,逐步在全系统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案例分析制度,切实抓好税收执法检查。做好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工作,提高税收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抓好税收政策的落实。积极稳妥地做好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实施工作。认真做好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衔接工作,清理相关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办法,落实各种过渡性安排,确保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顺利实施。抓紧从财政部门接收耕地占用税的征管资料和数据信息,实施好新修订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继续做好修订后的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重新核定应税车船、应税土地、应税房产信息数据,完善车辆、土地和房产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抓好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

下载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税务局社保费退费工作规程(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税申报审核工作规程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契税减免税申报审核工作规程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耕地占用税、契税减免管理办法》(国税发〔2004〕99......

    税务局社保费征管局工作总结

    税务局社保费征管局工作总结 税务局社保费征管局工作总结 社保费征收管理局总结材料 执征收之笔著民生华章 市地方税务局社保费征收管理局自3月组建以来,全局上下力戮同心,攻......

    网上申报社保费缴纳流程 - 宣城市地方税务局(共5篇)

    社保费网上申报缴纳流程 为了确保市本级各单位社保费网上申报准确顺利进行,特明确以下操作流程: 1、市本级各单位社保费缴纳计划由人社部门核定并通过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传......

    地方税务局2005年工作要点

    地方税务局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

    地方税务局近两年工作情况汇报

    地方税务局近两年工作情况汇报 地方税务局近两年工作情况汇报 地方税务局近两年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黄懋衡副主席,尊敬的各位全国人大政协委员: 首先,我代表省地税局对各位领......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⒈机构情况:县地方税务局于年×月×日组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会股、人教股、监察室、税政股、征管股个股室;下设个乡镇税务所和县......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以来,在市地税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职责,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一、 基本情况1、机构情况:*县地方税务局于1994年9月1日组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会股、人教股、监察室、税政股、征管股6个股室;下设10个乡镇税务所和县城的南城、北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