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
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自律建设,强化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守法意识和规范、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意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局根据《 *****严厉打击违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开展整治工作以来,我局书面告知***当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督促其对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和卫生部公告名单(以下统称规定名单),自查其生产加工过程有无使用规定名单外的物质,或者扩大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情况。并填写相关表格。通过检查,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和食品添加剂管理意识明显提高,及时发现和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从生产源头有效遏制了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确保了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了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整治顺利开展
我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盟局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使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顺利开展,我局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制定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以局长为组长成立专项小组,确保专项整治落实到部门,明确到责任人。
二、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专项工作职责
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重点环节为食品生产小作坊,重点品种涉及糕点,打击重点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开展宣教活动,营造专项整治社会氛围
一是加大对小作坊业主的宣传教育,督促其树立食品安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宣教活动,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让群众了解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广泛向群众宣传专项整治的意义,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自查自纠,确定专项整治重点对象
要求各小作坊业主对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自查自纠,调查摸清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以此确定专项整治重点对象。经调查,现阶段管理区无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截至6月底,我局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0人次,车辆15车次,检查食品加工企业4家、食品加工小作坊32家,管理区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100%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状》、《食品添加剂采购配料岗位责任状》,印制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宣传单及小作坊标准210余份。检查中未发现违规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此外我局联合药监、工商、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管理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了两次专项检查,在调查中未发现使用规定名单外的物质,或者扩大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情况。
切实做好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是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局要以此次监督检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当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情况,明确企业责任,强化监管职责,以确保本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
第二篇: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制度
“五专”:(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一专人采购
食品添加剂必须由专人从有资质的专店进行采购,采购时查验、索取并留存相关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文件,建立采购票据和采购查验记录。
二专人保管
食品添加剂要由专人保管存放于专用橱柜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存。
三专人领用
食品添加剂要固定专人领取并使用,使用品种和用量要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四专人登记
餐饮服务单位要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台账,固定专人登记采购、出库及使用情况、安全检查情况等。台帐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五专柜保存
食品添加剂要有专柜保存,有专门使用工具,使用工具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用后及时放回食品添加剂固定存放柜中。
九女集镇中心幼儿园
2013年9月1日
第三篇:常用食品添加剂
常用食品添加剂: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
(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第四篇:食品添加剂总结(范文模版)
关于开展打击餐饮行业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工作
自查报告
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自查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昆食药监食2011年36号)文件的要求,《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街道此次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今年以来,我街道按照区食安委的工作部署,积极行动,周密组织,对全辖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在自查自纠阶段,共排查工业油脂生产商1户、餐饮服务单位363户(含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企业)、出动车辆58辆次、人员合计210人次、张贴公告120张、宣传资料700余份、培训从业人员40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151份。通过自查自纠,食品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和食品添加剂管理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食品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维护了广大 1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我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自查阶段,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方针,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我辖区食品生产特点,结合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了餐饮业、糕点加工、肉制品为重点整治对象;非食用物质、食品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甜味剂、等为重点监控项目。要求商家进一步认识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及违禁添加剂禁止使用,增强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专项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形成专项整治合力,建立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二)履职尽职,督促食品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专项整治以来,我街道结合食品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人员少的情况下,按照《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求其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索取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及经销单位经营食品添加剂资质证明后方可使用;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认真查找本单位否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在产品包装配料表上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等。
(三)加强宣传,营造整治效果氛围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街道利用食品安全突击大检查等时机,大力宣传开展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行动进展和成效,向商家及消费者公布举报电话,让大家了解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食品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登记不及时、采购索证索票台帐登记不全,记录简单。
二是个别食品企业工作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知识欠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量不规范,存在凭个人经验添加的现象。
三是落实添加剂专人专管职责没有全部到位,个别企业添加剂摆在生产现场随意添加。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及打算
二是按照边查、边纠、边整顿、边规范的要求,监督指导餐饮从业单位及食品企业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同时,继续
加强对重点产品的监督工作力度。
三是进一步指导餐饮从业单位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原辅料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登记造册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
四是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1、认真督促食品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的良好社会氛围。
3、对在专项整治中,发现非法滥用添加剂、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特别是使用非食品原料、化工原料从业单位,发现一起,没收查处一起,教育一起。
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第五篇: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专店购买
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实行专店购买,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合格报告(或复印件)以及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二、专账记录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三、专区存放
设立专区(或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注明“食品添加剂专区(或专柜)字样”。
四、专器称量
配备专用天平或勺杯等称量器具,严格按照包装标识标明的用途用量或国家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五、专人负责
由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采购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和相关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餐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与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和餐饮加工配料的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
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贮存及使用等情况。
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使用台账以及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