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卖监督管理处2010年度工作总结
专卖监督管理处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度,专卖处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关于“走在行业前面、展现一流水平、全面建设现代烟草”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内部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上水平、创一流”的工作重点,坚持“全省先进、国内一流”的目标不动摇,经过全体专卖人员共同努力,专卖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现将我处2010年专卖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致力打假破网,加大查处力度,卷烟流通秩序进一步好转
2010年,全体专卖管理人员继续坚持“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的工作思路,针对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涉烟违法活动由传统领域向新兴行业蔓延的趋势比较明显,制假活动主要以家族化、网络化的方式为主,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销售卷烟现象较前期有上升趋势等现象,强化案件经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把打假工作放在突出位臵。
认真经营,扎实做好各类案件的深挖和结案工作。对查获的5万元以上案件,各单位领导和专卖人员共同分析案情,研究案件侦破方向和经营价值。加大对售假网络骨干分子、特别是主犯或上家的抓捕力度,积极向网络上游延伸办案。经过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全年共查获5万元以上案件48起,破获了8起网络案件并全部获得省局和国家局认可,其中7.28案件获国家局表彰,全年获省局嘉奖令4次。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联合打假的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了沟通协调顺畅、技术支持有力、执法配合密切,形成强大的卷烟打假合力,打假破网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今年我们组织召开了“7.28”、“8.06”等案件协调会,并就“8.30”、“6.13”等案件与公检法等部门一同研究案情,扎实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二、着力市场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市场净化率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0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8994人次,出动车辆6524次,查获各类涉烟案件3293起,先行登记保存各类卷烟1387.4件,案值1000.86万元,拘留56人,批捕14人,判刑27人。
加强市场监管。今年以来,全市专卖管理人员认真贯彻李潮江局长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维护全市卷烟市场经济秩序作为根本目标”的要求,相继实施了省局闪电系列、龙蟠系列等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7次,通过组织高密度的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卷烟市场的高压态势,最大限度的压缩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间。
开展市场访查。为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市卷烟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局确立了市场访查制度。由专卖处组织全市真假烟识别竞赛获奖队员每月对各基层局抽取20户进行访查,通过访查及时发现市场各类假烟、回流烟、走私烟的动向,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我们定期将访查结果并通过市局OA系统进行通报,要求各基层局根据通报有针对性的进行查处,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加强市场动态分析与研究。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按月度开展市场分析。要求各基层局立足市场实际,进行客观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市局定期将分析报告汇总并通过OA系统集中通报,便于各单位相互学习和交流。各单位都较为重视市场分析和研究工作,能理性分析现状,正确对待实际,每月按时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专卖管理工作,为促进专卖队伍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基层建设,强化专卖职能,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0年,全市案审部门共处理案件4148起,罚没款共计63.34万元,罚没假烟8077.9条,罚没走私烟464.65条,处理乱渠道进货卷烟20795.9条,卷烟检测小组出具卷烟鉴别检验报告239份,检测卷烟897个批次,其中真烟541个批次,假烟356个批次。
进一步完善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根据省局法规处对南
京市局开展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工作提出“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统筹兼顾,规范执法,把握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案审科今年1月份就从完善细节、规范程序文书节点等入手,进一步统一了全市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标准,把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以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作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为重要抓手,着力提高全市案件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全市专卖执法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制定并下发了《南京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将案件审理涉及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幅度,根据情节轻重程度分为减轻、从重处罚等情形,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的标准,严格控制裁量范围,杜绝执法的随意性,解决行政处罚中畸轻畸重、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等执法不公问题,避免滥用执法权力的行为,维护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真假烟识别培工作卓有成效。今年专卖处组织三次全市规模专卖人员真假烟识别培训,并组织了全市真假烟识别技能竞赛,通过培训和竞赛进一步提升了全市专卖人员岗位技能,为基层局培养了一批的真假烟识别的领军人员,为专卖打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经过选拔,我们组织5名队员代表市局参加全省第二届全省卷烟产品鉴别检验技能竞赛,分别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张诒军同
志代表省局参加国家局比赛获得了第十五名的好成绩。
四、突出服务至上,推行人性化管理,证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0年,市局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共接待办证咨询10600余起,受理行政许可4973起,其中新办证准予许可1015起,变更200起,延续2059起,停业1602起,歇业4起,恢复供货342起,注销96起(公告注销3106起)
实行预勘验制度。我们于年初实行预勘验制度,零售户只需提供申请点有效的房产证明及相关证件,填写预勘验申请表,我们对申请点先进行现场勘验,避免了零售户因不符合规定无法办理许可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投诉(经统计同比减少97%)。今年共受理预勘验522起,其中不符合合理布局条件的有206起。
开展行政许可说理式文书文书制作的探索工作。通过召开证件例会、文书制作竞赛等方式积极探讨,将行政许可说理式文书具体体现在行政许可决定书上,将申请人的申请情况、勘验情况、适用的条款一一展开说明,告知申请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条款清晰,适用到位,使行政许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依照规范梳理停业期超过一年以上零售户记录。市局行政服务中心证件科在下半年对照规范在系统中梳理出停业期超过一年以上的零售户记录共计3106条,按注销规范要求,经过公示
注销,逐条在系统中给予注销。
五、强化内部监管,构建长效机制,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
建立专职队伍,突出监管信息化。今年4月份,南京市局正式下达成立专职内管员队伍的通知,正式成立专职内管员队伍,目前从事内管工作的专职人员共计23人。同时正式启用了内管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规范监管程序,进一步构建内管长效机制,推动内管工作整体“上水平”。
加强中队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按照省局潘处长在浦口“创建优秀县级局”讲话中“将内管工作下沉到中队去”的要求,南京市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南京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中队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二分局作为试点单位推行“内管工作下沉到中队”,二分局正在积极落实该项工作,由内管科长总负责,两个中队长具体负责,两个中队的队员具体实施,并且出台了异常情况监控处理制度。
普及内管知识,开展内管应知应会测试和竞赛工作。于8月中下旬对全系统包括主要领导在内的所有人员进行了内管知识应知应会网上测试。并于9月10日和12月3日组织开展了内管知识竞赛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竞赛合计参赛人员达到70人次,覆盖系统各个岗位,实现了内管“全面覆盖”,达到了以赛代练的目的,推进了内管工作进一步提升。
加强沟通,承办全省内管座谈会。12月10日,全省内管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座谈会目的是针对全省内管工作开展现状进行研讨,特别是内管信息化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改善需求。通过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市局和省内其它单位做了很好的交流,相互学习了很多先进的东西,为今后内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推行试点先行,持续创新改进,优秀县级局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
2010年,我处依据《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创建优秀县级烟草专卖局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优秀县级局创建工作。
加强创建的指导和督导工作。为保证创建工作的序时进度,市局加强了对各创建单位的检查和服务工作,据统计,今年市局直接赴创建单位督导达121次,并先后召开了7次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了3次较大规模的检查、预验收工作,通过查看台帐资料、走访市场等途径和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单位创建进度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省局于9月6日至7日对我局试点单位浦口区局进行了验收,经过严格检查,浦口区局的创建工作打到了优秀水平。我局于11月16 日至21日组织办公室、人力资源处、专卖处、监察处等部门对其余八家基层局进行了综合验收,结果为八家单位全部达到优秀水平。
第二篇:2011年监督管理处工作总结
2011年监督管理处工作总结
2011年,监督管理处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在全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兄弟处室的大力协助下,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现将我处上半年所做的工作及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完成的工作:
1、苗种管理:近几年经过全省水产苗种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省水产苗种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使我省的水产苗种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年我们组织省、市、县执法机构联合执法检查执法检查1次;外来水产苗种管理督查1次;对检疫不合格企业查处情况督查2次,我处出动40多人次,检查水产苗种生产场家125个次,发放三项记录2000本。
对违法生产的水产苗种生产场一经查实严厉查处,对全省9个无正当理由无证生产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企业也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积极努力现已经全部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对检查中发现存放违禁渔用药品的当场没收药品,同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国家和我省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不合格的企业查处率达到100%。
及时组织并指导各市、县水产苗种管理机构,对省里抽检结果不合格的115个海参育苗场家全部立案查处。查处过程严格按法律程序办,首先立案,我处全程参与并指导各单位执法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做现场调查询问笔录,然后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给予违法
场家充足的申辩时间,在充分考虑场家申辩意见的基础上,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87份,决定给予各场家以下行政处罚:不允许出售问题苗种,同时给予2000—25000元人民币不等的的行政处罚。全省共计罚款人民币127.6万元,现在基本结案,其余的28家正在查处过程中,查处率为100%。另外国家抽查的8家海参和4家河蟹育苗的不合格场家,是我局立案查处的,其中有4家海参育苗场在此之前各市已经处罚过,我们对另外4家做了处罚共计罚款7万元人民币,4家河蟹育苗场,经调查是在误用有违禁药物残留的鸡粪所致,并非人为故意,同时场家提供使用剩余鸡粪检验报告,因此经研究决定对4家违法的河蟹育苗场免于行政处罚,同时向各场家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各场家改正错误行为,不得出售问题苗种,今后不准使用问题鸡粪,如在生产中必须使用鸡粪,一定经过严格筛选无问题的。现在已经全部结案。
2、外省购进水产苗种管理:今年在总结2010年在葫芦岛市、丹东市、营口市进行试点管理经验基础上,在全省开展了购进外省水产苗种管理,我局于5月份将《2011年辽宁省购进外省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辽水苗字[2011]11号)下发到各市及绥中县,重点是葫芦岛的大鲮鲆苗、丹东的贝类苗、营口的南美白对虾苗;其他地区今年全面启动,首先是全面宣传到位,让每一个使用外省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都能知道对购进外省水产苗种管理的相关要求和重要意义,之后进行检查治理。现在各市、县都已经开始工作,6月初我处进行了督查,在听取汇报后,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大部分单位不能提供产地检疫合格证。各地区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根据文件《2011年辽宁省购进外省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各个市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经汇报统计,2011年全
省累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培训班14次,被培训的养殖企业人员达1550人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1500份,宣传力度明显增加,覆盖范围明显扩大,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思想认识。另外锦州市在养殖生产企业集中地段设立公告牌,加大宣传力度。耗资3万余元,在养殖企业集中的地段设立了8块公告牌,要求外来水产苗种必须进行申报并持有产地检疫合格证。
(2)各地区都建立了申报制度,要求购进外省水产苗种的养殖户要提前10天向水产苗种管理部门申报,并填写辽宁省购进外省水产苗种申报表,购进苗种后及时向水产苗种管理部门报告。
(3)各地区都能在外购苗种集中时间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营口市在4——5月对每个购进南美白对虾苗的场家检查到位,全年处理外购海参苗种和淡水育苗的场家28家。葫芦岛市、绥中县的大菱鲆苗常年购进,因此他们全年都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其中绥中县绥中县查处25家没有产地检疫合格证的生产场家。锦州市九月末至十月初,开展了外来海参苗种专项检查。并联合公安边防部门在重点路段设卡,对外来水产苗种运输车辆依法进行检查,配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内陆地区,外购苗种时间集中在5、6月份,在这段时间内都进行了集中检查。
(4)今年朝阳市外购苗种100%有检验检疫证明,他们的苗种主要来自河北和内蒙古,铁岭市对外购苗种1600万尾进行了补检工作,其他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基本没有做补检。
3、苗种场统计,我局于6月份下发《关于统计我省水产苗种生
产场情况的通知》(辽水苗字[2011]13号),现在已经完成汇总,到目前全省共有水产苗种生产场2388家,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741家,无证的1647家,其中进行海参苗生产的1492家,共有414.6万立方水体,年生产海参商品苗618.2万公斤。8月15日省厅下发《关于加强海参苗种生产中药物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因当地规划原因地方政府不许发许可证的生产场,发放《辽宁省水产苗种生产临时许可证》,我局已经向各市发出《临时许可证》1720本,各市正在办理当中。4、8月份我们和质监处配合在本溪市召开邀请10个有关市、县参加的水产苗种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研讨会,会上各参会代表都介绍了本地区的执法情况和经验,通过会上讨论和会后向全省水产苗种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机构征求意见,形成《关于推进和规范我省水产苗种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意见》以省厅的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市及绥中县作为今后各地执法工作的指导。
5、我们在6月份完成了全省统一的有关执法文书印刷。9月印刷《辽宁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2000本,《临时许可证》3000本,《水产苗种生产三项记录》10000本,《水产苗种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100本。
6、参与增殖放流工作: 6月初全处人员参加对虾放流,6月中旬2人参加丹东地区的河豚鱼标识放流,8、9月全体参加人工鱼礁验收工作,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了放流任务,同时在工作中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存在的问题,执法检查还有死角,比如长海县至今执法检查没有去过,那里的有无管理及管理情况都不清楚,另外检查发现,三项纪录不完整或没有者还存在,生产中使用违禁药的现象严重。
2、购进外省水产苗种管理困难最大,现在我省购进外省水产苗种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购苗地点广,在检查中购苗者普遍反映外省没有检疫,而我们管理者,对其他省、市的情况一无了解。各市普遍反映对购进外省水产苗种补检,由于资金和设备原因无法开展,据我们了解有的市即使做了补检也只是检一些基本项目,对药残等重要指标没有检查。
3、存在的困难,由于我们都不是学法律的,虽然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执法能力,但我觉得在工作还不能得心应手。
三、明年年工作安排
1、加强学习,做到正确理解法律条文,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希望能参加执法培训的机会。
2、明年年安排2—3次联合执法检查、督查,海参苗种生产场。主要检查内容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持有情况、三项记录建立情况、库存是否有违禁药物及其它违禁投入品。对屡教不改者给以更严厉的处罚。争取明年不出现执法检查死角。
3、及时组织指导各地区对水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企业的查处,并做好督查工作。
4、继续在全省推进实施《辽宁省引进外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5、在人工渔礁组长的安排下,积极参加人工鱼礁工作。
6、配合好其它处室工作,安排好单位临时交给的工作。
2009年11月28日
第三篇: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总结
珙县烟草专卖局
二00九年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和落实关于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相关文件内容,充分领会文件的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全年的内管监督工作,在这一年中,我局的内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不足和缺陷,通过认真的总结和分析,现将我局2009年的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内管机构的调整和完善
为加强内管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内管工作的效率,根据我局人员调整情况,及时的对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由廖一同志任内管科科长,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将全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纳入了内管考核小组中来,由内管员杨雪梅同志主要负责内管工作的日常监管和档案管理,考核小组所有成员参与到每次考核当中来,由领导小组进行把关,这样一套机构的设臵为内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保证了内管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
(二)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内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我局至始至终重视内管工作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此,我局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珙县烟草专卖局2009年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实施意见》,并针对我县“两烟”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自查、复查、同级考核三位一体的内部监管方式,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
(三)日常工作的开展
结合我县局的实际情况,内管科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开展了“两烟”生产经营的日常监管工作。对烟叶生产经营方面,监管工作贯穿了烟叶种植规划、电子合同、育苗、肥料、中期管理、收购、调运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同时,进一步做好了痕迹化工作,一是形成了一整套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管书面资料;二是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注重了图像、影响资料的收集;三是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突击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使我县今年的烟叶生产经营监管工作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卷烟经营方面,主要通过V3系统对每月的销售量、品牌均衡情况等进行了动态监管,以及采取了实地调查、电话核查等方式对我县卷烟营销部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了有效监管,同时对日常监管的情况做好了一定的痕迹化存档工作。
(四)内管培训工作的举行
针对内管工作不太被员工所了解的情况,内管科在年初就制定了2009年的内管培训计划,在严格遵照年初计划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内管培训工作,即保证了内管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使得全局员工充分参与到培训中来,全面提高了县局工作人员对内管工作的认识水平,保证了内管日常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二、尚存的缺陷和不足
(一)内管工作与其他部门配合默契不够
内管科的工作离不开其他科室、部门以及各烟草站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一年的内管工作中,由于内管科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做的不够,导致了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帮助不够,各科室、烟站对内管科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进而导致了有时候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拖延现象严重。
(二)痕迹化工作做的不够
内管工作的开展情况,由痕迹化的记录来反映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今年的内管工作中,对痕迹化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做的不够,进而导致自己陷入一种口说无凭的困境,同时对保留各种痕迹的手段选择上还比较单一,例如图片、照片、视频、电子文档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并运用到实际。
(三)监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工作的盲区,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两烟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细致监管。而多数监管到的项目,也没有能保证监管的力度,例如监管的频率还不高,对监管内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今年的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和成绩的方面,我们要努力的保持和进一步的深化推广,而对今年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改正和完善。我相信,随着内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市局内管科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内管工作一定会在今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珙县烟草专卖局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处2011年工作总结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处2011年工作总结
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12月14日)
2011年,我处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在各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结合职能分工,积极推进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全面开展职业危害普查和申报工作,着力抓好重点行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努力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一是迅速进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承接及机构建设。目前我处拥有编制4名,人员已全部到位;12个区(县级市)安全监管局中,已有11个区(县级市)明确划入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其中 5个(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设臵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其余6个(越秀、海珠、番禺、萝岗、南沙、从化)也已经指定了监管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增城市因 “三定方案”未定,尚未进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能交接,暂无机构、人员。二是2011年3月1日,召开了广州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协调会议,明确、细化安全监管、卫生两部门职业卫生监管有关职责。三是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任成员单位的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四是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制定了《广州市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范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对有限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范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等做出了详细要求,为促进我市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控形势的根本好转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为规范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和地方政府对职业卫生的监管工作,起草了《广州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初稿),目前已被市法制办批准列入2012立法计划项目。
(二)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为摸清全市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督促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特别是镇街监管一线及早掌握辖区内企业职业危害特点并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档案,今年3月中旬,我处制定了《广州市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以化工、宝石加工、石英砂加工等为主的22个行业的职业危害普查。5月初,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委办工作安排,在全市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并通过普查和申报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的职业危害治理。自7月份普查申报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全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按照“政府普查摸底,企业申报备案”的原则,共普查企业3000余家,已完成职业危害申报审查备案的企业2000余家,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我市完成申报的企业数量及工作进度便赶上了中山、河源等去年就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地市,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三)重点行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有力。一是开展1,2-二氯乙烷急性职业中毒防范工作。今年2-3月份,对全市使用或生产1,2-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的企业组织开展了一次职业危害隐患大排查,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皮具箱包、制鞋等相关企业1550余家,发现职业危害隐患近万条,发出整改指令书100多份,整改后,全市未再有1,2-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事故发生。二是开展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国家及省安全监管局等四部门的统一部署,至9月底,全市在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发现木质家具制造企业349家,接触职业危害员工总人数1.1余万人,排查出职业危害隐患1287处,对29家企业发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责令书,处以罚款25万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家,关停关闭企业9家,并对33家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免费抽检。省四部门联合督查组对我市专项治理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三是开展石棉矿山及石棉制品企业、石英砂生产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今年1月以来,组织各区(县级市)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石棉制品企业和石英砂生产企业进行认真的调查摸底及清理整顿工作。四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专项整治。今年7月,组织对市内各类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作业施工单位)进行专项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1年11月15日,全市近3000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1000余处隐患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得以排查整改,自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市未再次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及以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五是开展高尔夫球具企业职业危害状况摸查工作。今年我市两家高尔夫球具公司先后发生群体性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事件,尤其是萝岗区的一家企业,今年新增病例40余人。为减少和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我处于9月份组织在全市开展摸查行动,进一步加大高尔夫球具生产企业职业危害整治力度,改善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四)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是广泛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观念,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职业危害防范的良好氛围。联合市人社局制作了职业病防治公益宣传片,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滚动播放;联合市卫生局、市职防院编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教材》2000套发放给区县和镇街监管人员;与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市职业病防治院联合印制2万份职业病防治公益海报免费派送给全市相关企业;联合市人社局,主办广州市第二届职业安全健康展示体验日活动,组织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及数百家企业,逾1万名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参加体验。二是分级、分期开展职业健康三级培训。三级培训为各区(县级市)分管副局长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干部骨干培训、监管人员和街镇执法中队执法人员参加的职业卫生监管员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的职业健康管理员培训。各类培训目前已举办40余期,培训相关人员近5000人。
(五)职业危害事故得到有力查处。一是2010年9月17日,白云区华南北路(中段)过铁路段污水主干管工程发生有害气体急性中毒,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由我处起草的《事故调查报告书》经市政府批复结案,对5个事故有关责任单位、18个有关责任人依法做出处理。二是今年6月11日,黄埔区广州港舜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船用家具厂二车间打井取水工程发生有害气体急性中毒,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由我处起草的《事故调查报告书》经市政府批复结案,依法处理了3个责任单位,和9名有关责任人。三是认真查处职业危害事件。今年以来我市部分区(县级市)若干企业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职业性铅中毒、尘肺病等职业病在诊断时间、所在工厂、工作岗位方面呈现出“三集中”人数多的特征,一些事件甚至有进一步酿成群众性事件形成社会矛盾的苗头,针对这些情况,我处都在第一时间内根据局领导指示进行调查处理,从而有效缓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危害防控形势极其严峻。从今年全市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普查工作的数据上看,我市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预计达5万家以上,接害人员预计过100万,而且高毒物品危害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截至12月初,今年我市各类生产经营性企业已累计新增职业病例97人,疑似病例106人。由此可见,我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任重道远,监管使命重于泰山!
(二)职业卫生监管力量薄弱,执法工作尚未深入开展。我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起步较晚,安全监管部门到去年底才开始接管这项工作,但只有市局和个别区(县级市)局增加了极为有限的编制。人员编制数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卫生部门原职业卫生编制数量,还大大落后于东莞等周边城市。超过半数的区(县级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职能还挂靠在监管科或执法分局,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身兼多职,市、区两级职业健康专职监管人员加起来仅有16人,“专人不专”的问题严重,直接导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无人抓起。此外,部分区(县级市)对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红伤、轻白伤”的错误思想仍不同程度存在,导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进展缓慢,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工作还未深入开展,执法机制还未形成。
(三)全市职业健康技术支撑力量仍旧薄弱。我市现有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机构无论是数量、布局,还是基础条件、技术能力都与广州实际工作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市获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共有13家,有些区:如海珠、白云(资质没有续展)、南沙,还没有一家职业健康技术支撑机构。
(四)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有待加强。我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差距仍然很大,问题仍然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区(县级市)对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不够重视。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度缓慢。二是普查申报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信息尚不能完整反映企业职业危害的真实状况。三是宣传培训工作需要加强。一些企业不知道需要进行普查申报、不了解怎样完成普查申报。四是覆盖范围仍旧很小。尽管目前有2000余家企业完成了普查申报,但与我市企业数量相比差距依旧很大。
三、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是即将修订出台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关键之年,而做好明年工作的关键在于夯实职业健康监管的基础。因此,我处在明年的工作中会首先把一些必须的基础性工作做到位,将队伍建设、监督执法、技术支撑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抓好,构建起四位一体的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有序开展普查申报、建立职业危害监测哨点、建设样板企业等各项工作。
(一)稳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和监管执法业务培训,增配执法监管装备,提高监管队伍的业务素质,挖掘潜质,解决“不会管”的问题;对职能划转和队伍建设较慢的地区尽快理顺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鼓励各区(县级市)安监部门利用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的有利时机,积极充实业务骨干,稳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督促各区(县级市),特别是几个还未成立专门职业健康监管机构的区(县级市),要及时、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创新思路,争取更多的支持来解决“没人管”的问题。
(二)有序推动监督执法机制建设。通过强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分片督查等方式,加大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履行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三)继续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企业进行普查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和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普查申报的程序。三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工作,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普查申报,对拒不申报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罚。确保在2012年6月30日前,按时完成辖区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
(四)深化重点行业企业职业危害治理。在2011年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木质家具、箱包加工、皮革制鞋、修造船、蓄电池、宝石和石材加工等职业危害重点行业企业的职业危害治理工作,从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健康监护等方面督促用人单位全面进行深入治理,确保作业场所高毒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粉尘、噪声、振动等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为今后《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做好准备工作。
(五)开展职业危害哨点建设工作。根据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等文件的通知》(穗府办[2011]28号)的要求,在前期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的基础上,拟建立5个职业危害监测哨点,分别在200家企业中重点监控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1,2-二氯乙烷,有机组分变化、铅、矽尘等职业危害和10000名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预计至2012年底,初步建成我市重点职业危害常态化监测哨点网络,并发挥其职业危害监控、预警、防范和职业病防治试点作用。
(六)积极创建样板示范企业。总结、借鉴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创建木质家具制造样板示范企业的经验,在全市大力推广,逐步在我市的木质家具、皮革箱包、宝石加工、修造船、汽车制造等职业危害严重、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较好的行业选取部分企业,积极开展创建样板示范企业试点活动。
(七)重点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做好衔接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实业务骨干,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速度,争取及早使我市职业健康技术支撑机构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八)加快推进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体系建设。一是以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健康法规宣教活动,努力营造职业健康“政府大力倡导、全民广泛支持、职工自觉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二是将职业健康培训纳入我市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大职业健康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继续深入开展职业健康三级培训,以及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健康培训工作。三是加快推进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体系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个全市培训网络,三个培训中心和十个以上的培训教育基地。
(九)完善职业健康监管地方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广州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并根据我市职业危害特点,研究起草有关生产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规范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十)推进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在2011年广州市工矿商贸行业(领域)职业健康现状普查基础上,逐步建立市、区两级职业危害数据库,并与我局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接轨,打造集职业危害普查和申报、“三同时”监管、职业危害事故处理、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行动、日常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业卫生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
第五篇:专卖2017工作总结
坚持专卖先行,认真落实省局、市局从严规范生产经营秩序的总体要求,推进非法流通治理和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年三烟查缉任务105万支,实际完成115.642万支,超任务10.642万支。全年共查处154起案件,同比下降10.46%。全年查获各类卷烟113.698万支,同比增长43%,总案值62.01万元,同比下降13.16%。
一是突出市场监管重点。全年对车站、物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违法重点户、无证经营户等重点户以及边界场镇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重点监管,对非法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二是规范行政许可和内部经营。全年共新办许可证110户、变更1户、停业5户、恢复营业1户、注销64户、歇业30户,对违规经营的9户卷烟零售户予以停业整顿。全年内管筛选有效预警218条,实地调查零售户536户次,核查卷烟订单358份,全县预警问题发现率100%。三是开展法制烟草宣传。全年积极开展“3〃15”、“6〃29”、“12〃4”宣传活动,在商业广场、主要街道设立烟草专卖宣传服务点,共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达1000余份,现场接受咨询800余人次;在服务大厅设置专栏,对涉及烟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重大新闻等内容进行宣传,让社会与公众及时了解烟草的最新动向。四是健全信息情报收集。建立健全了违法信息举报、专销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联络等涉烟情报网络体系。注重从一般行政案件中挖掘案件线索,对有价值的线索积极调查跟踪,加强与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报线索人员。目前,共设置情报信息点个,发展情报人员 人,获取情报 条。五是积极落实专项行动。在“铁拳2017”、“秋猎一号”等专项整治行动中,县局共出动640人次,公安出动160人次,清查重点场所988次,查获5万元以上案件2起,查获假烟2.654万支,查获真烟36.384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