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吃亏是否是福”辩论赛活动总结 文档
“吃亏是否是福”辩论赛活动总结
大学生特别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辩论赛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也正是符合学校领导要求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途径,同时,也能更好地丰富校园生活,探讨社会热点,展示青年风采,促进同学交流。
辩手们在赛场上尽情的挥洒青春,展示智慧,始终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赛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赛出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一、总体来说,我们这次“吃亏是否是福”辩论赛活动还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我们归结为以下几点:
1、准备较充分,包括辩论赛的策划,通知传达,赛场布置,场上工作人员安排等等。
2、配合较密切。活动方案出来后,各个部门都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也正是这份默契,使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具干劲,更有成效。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会长就已经将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且普遍反映良好各部门除了在做好各自的工作同时也。
4、活动反响较好。评委老师在做点评工作时称赞我们的辩论赛十分精彩,还与辩手们进行了交流。评委的认可和鼓励在让我们看到了此次活动举办成效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予以了一定的承认。通过这次辩论赛的举办,不论是从一开始的策划案制定,之后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的方案实施操作,还是最后的活动总结,都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学会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策划的周详,组织的合理各方面都学到了很多。学会了更好的合作,更多的交流,更佳的配合,也深切的从中感受到了团队的重要,集体的力量。这也为以后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模板,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相信今后的活动一顶会办的更好更出色。
二、教训和缺点
当然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导致了举办期间出现了少许的问题,对此,我们做了以下总结:
1、准备相对而言不是很充分,初赛第一场时,虽然分配任务较明确,但由于时间场地等各方面问题,造成效果没有预想中的理想。因此,各部门工作人员任务不明确,显得有点忙乱,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很大的关系。
2、在细节上做的不到位。比如在各阶段接待评委老师的工作不全面没做好,如初赛阶段,未为老师准备包括矿泉水、本子、笔等所必须的物品,这些问题都是有待加强和解决的。相信在以后活动的过程中,在注重并落实好每个环节的同时更注意细节的部分后,我们的活动将会置办的更好。
4、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在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例如半决赛时同时出现双方都不清楚比赛规则时间的情况,场上组织没有随机应变,这些都是由于传达上的工作失误导致的。
5、由于时间较为仓促,导致了这次在出策划的过程中方案较为简洁,在一些规则细节的地方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在传达给各班负责人的之后也未确定赛方是否明确清楚,从而在比赛之前出现了赛方不清楚比赛的规则,并对规则产生一些误解的情况,这些不足都是急需改进和加强的。今后的策划案一定会在细节的部分做得更好。
三、修改意见
1、今后不管任何活动都应当注重细节方面,每个细节都能反映活动的特点,细节工作更能表现出工作人员对活动的态度问题,可以说细节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加强细节方面的工作更应得到重视,以后在活动之前对于活动中应注意的细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避免失误的出现。特别是要做好来宾的接待工作。
2、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强调团结合作,杜绝任何部门擅自单独行动。
3、每次活动分工具体到每一个人,实行责任负责制,谁没有尽职就谁负责任。
4、提高临场应变能力,每次活动中保留几个人员做后备,用来应付突发事件,使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并提高活动效率。
四、活动效果和意义
1、本次活动虽然不是很隆重,却意义深远,反响良好,充分体现了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宽阔的视野,丰富的课外知识,体现了独特的风采。
2、这次活动是紧紧围绕“吃亏是否是福”这个主题展开的,同学踊跃参与,前来观看比赛的同学络绎不绝。增强了下对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参赛选手经过精心准备,使得比赛十分精彩,取得了预期效果。
3、这次活动也充分锻炼了我们协会成员,加强了对活动整体性的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各部门间的联系工作,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各部门的不足,为下次举办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使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外语学院学生会 学习部
2008年10月27日
第二篇:吃亏是福[范文模版]
【导读】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位真正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大诗人屈原。屈原太较真了,缺乏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圆滑。屈原在江边对渔夫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郑板桥老先生的吃亏是福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广泛,与它充满哲理是分不开的,这句话从字面理解是得不到认同的;人摔了一跤,啃了一嘴泥,磕掉俩门牙,这是明摆着吃亏了,把这说成福恐怕没人信服。这里说的吃亏是福得辩证的看待这句话。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被分配到外地工作,临走前父亲送我一句话:忍得一时之气,免得万年之忧。大概是父亲怕我年轻气盛,没社会经验,要我事事忍耐;吃一时之气的亏,却得到免万年之忧的福,这不是吃亏是福又是什么!生活中不少人为争一时之气而大打出手,甚至刀光剑影,这势必带来灾难,到那时也就悔之晚矣!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话不无道理,也更体现一个人的涵养。
还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的哥哥刘縯被杀,刘秀也处在极度危险之中,但刘秀强忍悲痛,装作没事一样,因为这种小事忍不住会影响更大计划,刘秀的忍躲过了危机,起兵征战多年,历尽艰辛,最终建立东汉王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中兴’。
小不忍,则乱大谋与忍得一时之气,免得万年之忧是同义词,前者多用于谋略,体现在事业里;后者多为我等所用,体现在生活里。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
塞翁失马与吃亏是福其实也是同义词,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的,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腿残废了都不是坏事,我们摔倒磕掉两门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只是不知道这好事什么时候来,或许来了也不知道罢了。假如摔了一跤,危及了生命,相比之下仅仅摔掉两门牙,这岂不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吗!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在于是就事论事看问题还是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因为这世界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这才有了塞翁失马这个成语,这才是人们认同吃亏是福的原因。
吃亏是福与郑板桥另一句话难得糊涂是相辅相成的,试想不糊涂一点,又怎肯心甘情愿的吃亏,能说出这样的话,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难免不糊涂,这正是郑老先生的精明之处。如果不是生活历经磨难,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不会如此精辟总结出这两句话的,糊涂人在处理必须忍的小事时,采取的是淡化处理,并用一个糊涂人的外表,把心知肚明真实的我掩藏起来,制造出一种假象,使对方(对立面)产生错觉,疏于防范。《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意思是:所以,能做到,装做不能做到;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这些话都是制造假象的一些高招,这些招不是自己糊涂,而是要把对方搞糊涂。这种做法的人是韬光养晦,是一种谋略,是为实现大谋用的一些手段。其实很多糊涂人都是大智若愚,只是外表憨的可爱。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位真正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大诗人屈原。屈原太较真了,缺乏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圆滑。屈原在江边对渔夫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劝他何不也糊涂一下,而屈原非常固执的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假如时光能倒流,是郑板桥而不是渔夫,凭郑板桥进士、县令的身分、扬州八怪的职称,屈原能听从郑板桥的劝导,糊涂一下,来个举世皆浊我也浊,众人皆醉我更醉,也就不用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了,假若真是这样,不知这段历史又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端午节可怎么过?!
郑板桥先生的吃亏是福思想,应该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有一句著名论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吃亏其实就是祸,更不要说吃大亏了,把吃亏说成祸并非牵强,这里祸字本身含义是非常广泛的,这句话所涵盖的辩证关系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福和祸或我们说的吃亏和福是对立面,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换,因此我们要主动创造条件使不利化为有利,但有时条件不成熟,你也只能耐心等待,随着时间的变化,事情也就发生了变化。《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这种祸和福的转化关系告诉我们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得一失,都处在这种福和祸的转化关系之中,而且,这种转化关系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也就是熟知其极!两千多年来,人们还是认同这种思想的,吃亏是福的思想没有离开《老子》道家思想的范畴。
离父亲送我的话已经过去40余年,现在我还时不时想起这句话,它对我的人生不能说不起作用。
第三篇:吃亏是福典故
“吃亏是福”典故的由来
“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邻居不同意翻修。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诗曰: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 “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题跋。
读典感悟:最不愿吃的亏是舍财。然而,财是身外之物,有失才有得,何乐而不为。最难忍受的亏是受气。然而,气是自身之源,生气生气即为耗气,为何而为之。
第四篇:讲诚信是否会吃亏辩论赛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
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以环。然而,近些
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消退,“ 拜金 ” 在滋长。“ 利益 ”
取代了美德,诚欣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诚信高高翘起。诚信变轻了!难道 “
诚信” 真的可以抛弃吗?今天我们再次欢聚在一起,就 “ 诚信 ” 问题展开辩论。担任本次
辩论赛主席的是***同学,大家欢迎。
主席:各位辩手,大家好!很高兴担任本次辩论会的主席。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辩论赛。
本次辩论赛的主题是 “ 诚信吃亏吗 ”,我们希望双方辩手能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才
华,争当最佳辩手!本次辩论赛,我们分这样几轮:第一轮是由双方一辩个人陈词,第二轮是
双方二辩提问,第三轮双方进行自由辩论,第四轮是双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一.陈述观点
正方一辩:
我方的观点是讲诚信不吃亏:
诚----诚实,信----信用,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墨子曾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相信大家都读过《小珊迪》吧!小珊迪就是因为他的诚实才使得作者答应照顾小
利比,而不让小利比遭受同样的不幸。
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国外,从墨子到莎士比亚,从鲁迅到富兰克林,诚信在社会生活中无
处不在,无所不有。再说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讲诚信。《狼来
了》这一个寓言的启示还不深刻吗?近期不是也有两大丑闻吗?黄禹锡论文造假在国内遭唾弃,名誉随之一落千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假药已导致 7 人死亡,2 人尚在抢救之
中,因而被吊销营业执照。他们都是因为没有坚守住诚信这道防线,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们现代的生活尤其依赖诚信,如我们买东西要依赖销售商的诚信,当你购买食品时,你
得相信吃了它不会让人生病。当你买药时,你希望它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副作用。因此,诚信可
以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诚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吃
辣椒酱的时候会想到里面是否有苏丹红,使用大豆植物油会想这是否是转基因产品,吃禽类食
品是会担心这家禽是否得禽流感,等等等等,日常生活提心吊胆,忧心忡忡的。所以,综合上
述种种事例,我方认为讲诚信不吃亏,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反方一辩:
我方认为:讲诚信吃亏。
当今社会上,老实人总是吃亏。而那些不讲诚信的人,总是平安无事,坐其享乐。
我方是从四个方面来证实的:
首先第一:我方认为“在学习上讲诚信吃亏”。
俗话说得好“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如果我们一遇到问题就承认不会,一犯错误就勇于
坦白,肯定会降低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使自己矮人一等。那不就太不值得了吗?
这不就吃亏了吗?
这足以证明:学习上讲诚信吃亏。
第二:遵纪守法上讲诚信吃亏。
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骗子、一个盗贼,人家问你家有多少钱,钱放在哪里,你难道如实相告吗?那么,你家的金钱早有一天会被一抢而空!这岂不成了一个天大的大笑
话了吗?
总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遵纪守法上讲诚信吃亏。
第三:经济上讲诚信要吃亏。
我们不难看到:当今社会老老实实、说到做到的人,往往会被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所欺骗,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虚假广告的传播,当一个个无辜的老百姓痛诉这一切的时候,那些制假
售假者正高兴地数钱呢?到头来,吃亏的还不是大多数讲诚信的人吗?
这足以证明:经济上讲诚信要吃亏。
第四:交友上讲诚信吃亏。
如果你与一个朋友约会到公园的去玩。那天一大早,你如约前往,等在那里但你的朋友却
失约了。你苦等了半天,最后只能扫兴回家。你说你有没有吃亏?
由此可见:交友上讲诚信吃亏。
老实人总要吃亏,这是我们常见的。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不吃亏!
二.双方提问
正方二辩: 去商场买东西,你会提心吊胆吗? 你愿意和不守诚信的人交朋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难道对方辩友希望利益取代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吗?
反方二辩: 如果说诚信不吃亏,反过来说就是不诚信要吃亏。但如果不诚信吃亏,为什么假冒伪劣
商品还卖得这样火热? 上个月,我家买了一个水族箱。商家介绍很好的。承若得很周到的,我们也就信以为真。
和他讲了诚信,买了下来。可是,买了后,才发现商品和承若的不一样,服务也不如原来
好了。
水族商却赚了 2000 元。吃了什么亏? 好多名人结婚时,总说:“爱你一万年“之类的话。白头到老,信誓旦旦。可是,没多
久,便离婚了,或找个更有钱的,或怎么怎么,总有理由的,他们吃了什么亏?
三.自由辩论
主席:刚才我们听了双方辩手精彩的发言,四位辩手由深入浅滔滔不绝,给同学和老师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进入辩论最精彩、最激烈的环节 —— 自由辩论。
四、总结陈辞。
反方四辩:
对方辩友总是抓住当今社会不讲诚信的事例为由,来证实讲诚信要吃亏。当然,现在社会
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看起来总是要吃亏,不讲诚信的人看起
来总是捡了便宜。然而这只是短时期内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反之,那
些不讲诚信者终将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认为不管是在 “ 学习方面 ”,不管是在 “ 经济方面 ”,还是在遵纪守法方面,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诚信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而诚信 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也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我方辩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
。很难想象,一个人抛弃了诚信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
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是个人、单位乃全国家不可缺少的一张真正的 “ 金质名片 ”,他
有利而无一害。对方辩友,我方还是奉劝你们,千万不要犯目光短浅的错误,不要被眼前的利
益所迷惑,你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后,讲诚信是绝对
不会吃亏的。
正方四辩: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诚信,是人与人的信念。的确诚信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做人处事要讲诚信,学习工作要讲诚信,商业买卖更要讲
诚信,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需。实现诚信,有时可能让人失去什么,但同时也让人得到无价
之宝。
我国历来是一个崇尚诚信的国家,2500 年前孔子有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
信是人类坠入尘世之初的本性。虚假的程式有时很隆重,但他永远不会象诚信那样永恒。正如
韩非子所说:“智诈不如挫诚。”正因为世间总有诚信,人们才感到生活的美好,只要是诚信 的意味尚存一息,也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意思慰藉,使灵魂得以净化,没得以永存。更是崇尚诚,信的体现。
一个讲诚信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不吃亏的,在交友上他能活得朋友的信任,在经济上,他
能获得上司的赞赏,在学习上获得优异的成绩,他无论在哪里,别人都会给他们一个信任的眼
神,讲诚信的人不吃亏。
北宋私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有人把他做为神童推荐给皇帝。皇帝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
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十天前作过了,就如实相告,并请求换题,皇帝很欣赏晏
殊的城市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还有一次,群臣都出去宴游,但只有晏殊一个人闭门
读书,他也如实说,并不是自己不想宴游,而是没钱,这两件事,因为晏殊的诚信,使他在群
臣目前树立了信誉,而皇帝也更加信任他了。
我们应当懂得,人生苦短,更应以城为本。诚是金,信是银,拥有诚信,就拥有了人生的
最大财富。一个人,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 …… 但失去了诚信,我们拥有的一切最终会随风而逝。
孩子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是未来的希望,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在家对父母讲诚信,在校
老师,同学讲诚信,只有从小讲诚信,播种诚信的种子,长大才能做到言比信,信比果,永立
不败之地,这样他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快乐,更宽阔。
所以我方认为,讲诚信,不吃亏。
第五篇:吃亏是福美文
说起来,郑月梅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她毕业的学校与名牌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在面试中屡屡受挫。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一家公司录用。入职后,她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即便如此,郑月梅也没有气馁,踏实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学习,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一天下班后,郑月梅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完办公室门窗及电源后,她正要锁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她赶紧接通,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麻烦你看一下刘经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记的,明天公司要根据这份文件做重大决定,谁知越着急越出乱子,我临走时竟然忘记拿了。给刘经理打电话打不通,我才试着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还真有人接听。”
听完客人的叙述,郑月梅记起这是外地的一位客户,上午来公司和相关领导洽谈事情,中午他们出去吃饭,就把这份文件落下了。郑月梅看了看刘经理的办公桌,上面果然有客户说的文件,便急忙安慰对方:“没事,你别着急,你到公司来取吧,我等你。”谁知对方却说:“不行啊,我已经登上飞机,舱门都关了,很快起飞,不可能再下去。这下彻底完了,回去怎么交差啊?弄不好,我的职位都难保。”客户说着说着,竟有了哭腔。
郑月梅这下也着急了。飞机起飞后,手机也要关机,想联系都没办法,怎么帮助客人呢?突然之间,她有了主意,对客人说:“你放心回去吧,等会儿我买张晚上的高铁票,带上文件连夜给你送过去,这样就能保证不耽误你明天使用。”电话那头的客人听郑月梅这样一说,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连声说:“好,好,那太感谢你了。你买完票后把车次发给我,我去车站接你。”
深更半夜,郑月梅在陌生的城市和客户如期会面。拿着文件,客户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给她一个惊喜。郑月梅淡淡地说,不用那么客气,只是提出,如果公司核查时,请客户来做个见证。客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带着浑身的疲惫,郑月梅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公司。她一走进办公室,就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平时很少露面的董事长竟然过来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你这次立大功了,我要好好地奖励你。”郑月梅一头雾水。刘经理适时站出来说明了原因。原来,急需文件的不仅是公司的客户,更是公司的“财神”。他按时拿到那份很重要的文件后,非常高兴,决定在去年订单的基础上将订货量增加一倍。他说,他从公司员工身上看到了亮点,觉得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很放心。
如今,郑月梅已成为公司的副总。很多人说她是因祸得福,郑月梅却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真正将自己当成工作岗位的主人,不斤斤计较,自发地做好每件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分外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发展的机会肯定会有,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很多时候,很多事,正应验了那句话: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