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乡镇检察室,深入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精)
依托乡镇检察室,深入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临海市人民检察院围绕三项重点工作, 立足检察职能, 积极参与 社会管理创新, 依托杜桥检察室建设, 加强对我市东部区块社区矫正 的法律监督,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新模式。
一、杜桥检察室的设立和运行, 加强我院对我市东部区块社区矫 正的法律监督。
我市位于我省东南部, 是我省幅员较广、人口较多的县级市,管 辖面积有 21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 116.4万。其中东部区块(包 括杜桥镇、上盘镇、桃渚镇、省级医化园区管委会、台州港临海港区 管委会等五个行政机构面积即达 4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 35余 万, 另有 5万余的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 在市委提出的 “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这一发展战略部署背景下,东部大 开发热潮已经掀起, 东部区块已成为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块, 浙 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临海园区、医化产业缓冲区、杜桥南工业发展 区、北洋临港型工业发展区、洞港工业发展区、红脚岩渔港发展区等 六大产业发展区正在逐步形成, 滨海新城建设已启动, 建设市域副中 心城市也已成为杜桥镇发展目标。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东部区块 的各类社会矛盾较为突出, 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 社会治安问题不容 忽视。据统计,近三年来,东部区块的违法犯罪人员平均每年达 900多人, 其中涉嫌犯罪移送我院审查起诉的平均每年有 280多人。另外,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区块的人们除在本地创业外, 纷纷到全国各地
经商,其中有一些在外地触犯了刑律、受到了法律制裁, 有部分是被 判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暂予监外执行,或者被假释, 回到临海老家,接受社区矫正改造。截止 2011年 4月,我市东部区 块的社区服刑人员约有 350人,占全市社区服刑人员的 30%左右。自 2003年我省被列入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省份以来,我市社区矫 正工作开展顺利,取得较好效果。于此同时,我院不断加强对社区矫 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力度, 确保社区矫正依法公正实施和非监禁刑法正 确执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受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我院的 社区矫正工作不够细致、完善, 特别是对离市区较远的东部区块社区 矫正工作的监督不够充分。在上级院的领导下,在市委的支持下,根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乡(镇检察室工作条例》和《浙江 省人
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意见(试行 》 , 结合 实际, 我院在东部区块设立了杜桥检察室, 办公地点设在东部重镇— —杜桥镇。杜桥检察室设立后,立足检察职能,根据刑罚执行监督程 序, 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实行监督, 协助我院监所部门收集完善资料, 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保 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实施, 使罪犯在社会化教育改造中顺利回归 社会。
二、杜桥检察室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具体做法:(一 明确职责分工, 赋予杜桥检察室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权, 使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取得更好实效。
杜桥检察室是我院派驻乡镇的工作机构, 受我院直接领导, 对我
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设立杜桥检察室时, 我院党组充分意识到,只 有明确杜桥检察室的工作职责, 才能使杜桥检察室的各项工作顺利开 展。因此, 我院对杜桥检察室和院其他内设部门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 规定,明确职责分工。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方面, 杜桥检察室和我院 监所部门之间是协作与被协作关系, 即监所部门全面负责对全市范围 内监外执行情况的法律监督,联系、监督市司法局、公安局、法院开 展社区矫正工作, 杜桥检察室作为我院驻东部区块的常驻机构, 协助 监所部门对东部区块所辖各镇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 在日常工 作中,联系、监督所辖各镇司法所、派出所,对所发现问题提出纠正 意见,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至院监所部门。这样分工, 是我院党组 根据我市社区矫正工作、我院实际情况,经过详细分析, 综合考量后 决定的。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具有地域范围广、工作繁重的特点, 我院 监所部门从事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力量比较薄弱, 只有充分发挥杜桥 检察室身处基层,便于联系各基层司法所、派出所,便于接触矫正对 象等优势, 由杜桥检察室协助监所部门对东部区块所辖各镇社区矫正 工作的进行监督, 才能使得我院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工作在基层真 正得以延伸和深化,从而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二强调监督,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工作机制。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公检法司各部 门的通力配合、支持。对于检察机关而言,要以“强化法律监督、维 护公平正义”为主线, 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突出监督重点。这要求我 们处理好与矫正机关的关系, 既要注重联系,又要重视监督,具体要
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建立例会制度, 保持与各矫正机关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 与东部区块各镇社区矫正办公室的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 围绕如何加强改进社区矫正工作、如何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教育和帮 助等问题进行探讨,找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策。日常中 工作中, 建立联络员制度,杜桥检察室与各乡镇的司法所、派出所的 专职人员保持经常性联络,互通信息、互传文书、共同学习、共同监 督考察, 通力协作配合,化解社区矫正工作中遇见的难题,形成通力 协助干社区矫正的良好格局。
第二,定期检查,主动对各矫正机关进行监管。在大力支持各矫 正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同时,我们建立对矫正对象的考核档案、考察表、是否存在漏管、托管、矫正的效果等内容定期检查的工作机 制。在检查中, 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法律监督职权, 切实做到文明、规范, 尊重各矫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使其感觉我们的检查是对他们 工作的配合和帮助, 获得各矫正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支持, 从而使得法 律监督工作顺利展开。在检查监督过程中, 我们重视对新增矫正人员 是否已交付执行及手续是否合法、移交的文书资料是否齐备, 原有矫 正对象执行期限的变更、解矫宣布是否合法等内容, 关注各项社区矫 正工作制度是否得以落实。关于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 对于较轻的问 题,当面口头提出纠正建议;对于较重的问题,及时反馈至院监所部 门, 报经领导批准后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对于变相体 罚、索要财物等涉嫌职务犯罪情形的,及时向院领导汇报,依法移送
主管单位、纪检部门或者由本院侦查部门进行职务犯罪侦查。
(三有选择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对矫正对象既监督又保护。社区矫正是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 对罪行较 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
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 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 和改造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矫正对象既要管理、教育,也要帮 助、保护, 从而促进其矫正自己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顺利回归社会。检察机关在参与社区矫正中, 对矫正对象也应当既监督又保护。我院 杜桥检察室以此为原则, 有选择参与到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 依法进 行法律监督。具体做法是: 第一, 建立对矫正对象服从管教情况的监督机制。检察室参与社 区矫正不并是全面的, 而是结合工作实际, 有选择地进行,主要是对 两类矫正对象进行检查、监督:其一是各镇司法所、派出所确定的重 点矫正对象,杜桥检察室对该类矫正对象的检查, 配合司法所、派出 所的矫正工作, 巩固矫正效果;其二是随机选择矫正对象,杜桥检察 室作为法律监督机构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应当建立随 机检查机制,通过随机选择矫正对象,可以较客观、全面地了解矫正 工作现状, 发现问题, 提出建议。对该二类矫正对象的监督,我们主 要是采取查阅矫正对象台账、单独约谈矫正对象、进村向群众了解情 况等方式,全面掌握矫正对象服从管教、履行社区劳动义务的情况, 对其是否遵守学习制度、考核制度、请销假制度等情况进行考察。对 于不理解社区矫正、抵触义务劳动及监管的矫正对象, 给予说服教育
和宣传解释;对于不按规定参加义务劳动经多次教育仍不改正、长期 脱离监管或者有其他违反监管规定的矫正对象,建议矫正机关给予考 核扣分或者警告的处分;对情节严重的,建议重新收监。第二,建立健全保护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认真听取矫 正对象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方式。依法受理矫正对象提出的控告、申诉,及时展开调查,反映属实的,依照规定及时移送纪委或者立案侦查;反映失实的,耐心细致地开展 宣传教育工作。对于矫正对象存在的就业、生活、心理等实际困难和 问题,积极开展帮教服务,帮助其解决困难,让其感受社会暖和,从 而更好地接受改造,增强社区矫正的工作成效。
(四)开展法制宣传,创造有利社区矫正的良好环境。社区矫正 工作离不开社区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现实生活中,基层群众对社区 矫正工作认同度不高、理解度不够,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我 市东部区块有不少人在外地从事制售假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以此谋 生,甚至有些还“发家致富”。截止 2011
年 4 月,我市东部区块内社 区服刑人员共 356 人,其中涉及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发票罪、虚 开增值税发票罪等涉税罪名的即有 140 人,占总人数的 40%。有些群 众没有意识到制售假发票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甚至认同此类 违法犯罪人员。这极大妨碍了对此类犯罪分子的社区矫正效果。针对 该情况,杜桥检察室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积 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多次走访各村,发放资料,宣传法规政策 6 等方式,着力扭转不良的社会观念,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价 值观,从而为社区矫正顺利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院以杜桥检察室的设立为契机,大力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 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工作中更多注重配 合,没有将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事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干 警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在摸索中开展工作,影响和制约了工作的效率 和效果。在今后,我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加强法律监督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 对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检察监督的意见》等规范的精神,注意突 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干警素质,进一 步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开创社区矫正法 律监督工作新局面,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作出更大贡献!7
第二篇:完善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完善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宜宾县人民检察院
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完善乡镇法律监督体系,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履行监督职能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
一、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必要性
派驻乡镇检察室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看待这一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是当前派驻乡镇检察室试点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检察工作发展,服务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我国《宪法》精神和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在基层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那么根据《宪法》第35条规定可引申为检察机关应在基层设立相应的派出机构与派出所和人民法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建立配套的司法监督机构,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从社会控制角度来看,农村社会秩序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法制治理机制,尤其是治理结构中的法律监督权仍处于基本缺失的状态,未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对行政、审判行为的)分工制衡机制。乡镇、街道等基层检察机构的缺失显然有违《宪法》要求法制平衡和法制治理机制之完整。
(二)建立乡镇检察室是农村发展的需要。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检察机关新形势下检力下沉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乡镇财务管理有法不依、农民土地纠纷、基层干部挪用惠农资金等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公安局、人民法院、司法局在乡镇分别设有派出所、人民法庭和司法所,便于维护基层稳定,服务广大基层人民,而检察机关缺乏派驻基层的组织,缺乏对基层行政人员的法律监督,缺乏对派出所和人民法庭的诉讼监督,法律监督在农村处于薄弱环节。如果不在基层建立检察联络室,检察机关在农村、社区就没有“耳朵”和“眼睛”,听不到群众的呼声,看不到基层社区的矛盾,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就不能落到实处,法律监督就有缺陷和不足。
(三)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需要。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这些都与农村基层息息相关。没有维护广大农村的和平稳定,没有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管理创新,没有提升检察人员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就没有中国的司法公正与和谐稳定。在农村开辟服务新方法、新途径,是检察机关提升自身办案水平的需要,也是确保完成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需要。发展乡镇检察室,发挥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作用,既有利于基层检察机关畅通监督渠道,提高检察机关的基层知晓率和认可度,又可以让检察人员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接受他们的评议和监督,提高检察人员法律监督水平和能力。
二、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的曲折历程
派驻乡镇检察室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从设立到撤销,又从撤销到试点设立的过程。在试点过程中,个别基层院还专门申请确立了派驻乡镇检察室检察人员编制。
(一)最初设立乡镇检察室时期。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检察室相继设立,值得肯定的是,乡镇检察室在基层司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时的派驻检察室设置的范围过宽、过滥、管理工作薄弱等导致派驻检察室相关工作未能取得实效。90 年代中后期,乡镇检察室纷纷被撤销。
(二)再次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已有不少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的实践。海南省检察机关已设立36个派驻乡镇检察室,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护,并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新疆喀什、湖北恩施等地相继设立乡镇派出检察室,为基层人民的权益提供保障。我市长宁县检察院于2010年9月批准设立4个派驻乡镇检察室。
(三)我县设立乡镇检察室情况。我院于2010年制订了《宜宾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联系服务乡镇工作实施办法》。由各部门负责人及检察人员对指定的乡镇进行联系服务工作,定期走访当地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派出所、司法所、中心法庭及个别村社群众,收集信息和线索。我院设立乡镇联络点并没有落实专职乡镇检察员编制。
三、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几点建议
派驻乡镇检察室经历了设立、撤销、再设立的过程。如今,我国检察机关设立及完善派驻乡镇检察室更要吸取历史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可行的实施方案,杜绝设置范围过宽、过滥、管理工作薄弱等情况。同时,实践中不能因为种种困难而忘而却步。
(一)制定及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关于派驻乡镇检察室我国并无法律明文规定,仅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条、《宪法》第135条等有所涉及。《人民检察组织法》第2条规定:如果省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县级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在工矿区,农垦区或者林区等建立派驻机构。此处的“工矿区,农垦区或者林区等”应作广义理解。[6]即省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县级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经批准设立派驻机构的地区可以有乡镇等基层地区。我国司法理论界应加大对派驻乡镇检察室的研究探讨,立法机关应结合实际对派驻乡镇检察室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建立及完善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司法实践有法可依。
(二)结合实际实施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我国司法资源缺乏,司法资源配置也参差不齐,在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需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在不影响基层检察院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尚不具备普遍建立检察联络室的,要在重点村、社区设立试点。派驻乡镇检察室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基层检察院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服务的,绝不能以牺牲基层检察院工作效率为代价建设派驻乡镇检察室。基层检察院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及实际需求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在经济发展较快,矛盾较突出,人口较集中的乡镇,优先设立派驻乡镇检察室,以便在我国司法资源不甚丰富的时期满足基层对派驻检察室的需求。
(三)派驻乡镇检察室的配置应满足办公需求。检察室基本配置应得到保证,管理体制应得以确立。检察室办公人员、办公场所、办公桌椅和办公设备应配置完备。检察室人员应为在编人员,其工作日期不得少于一定期限。检察室建立相应管理体制,工作人员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对应及时处理或上报的情况拖延、工作消极、不认真履行职责等情况应以惩罚。对因自身行为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或伤害的,严格追究其责任。对工作积极,工作成效显著的检察室人员,加以奖励等等。
(四)明确派驻乡镇检察室的职务范围,防止设置的范围过宽、过滥以致管理工作薄弱等情况。派驻乡镇检察室是基层检察院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其人员、场地等配备有限,不能也不可以完全代替基层检察院行使各项职能,必须对其职权范围加以规定,防止其管理范围过宽、过滥,以致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工作无实际成效。派驻乡镇检察室的职权范围大致可有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法制宣传,开展警示教育工作。部分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派驻乡镇检察室深入群众,与群众联系密切,便于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检察室可定期组织法制宣传培训,从基层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将法律法规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警示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忠诚服务人民,启示基层群众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并鼓励群众积极检举基层干部的不法行为。
二是履行对基层行政部门、派出所、人民法庭的监督职能。对基层行政部门及其人员的侵占惠农资金等侵犯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加以严格的监督,并配合基层检察院搜集证据,做好群众安抚工作等。对派出所、人民法庭在基层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各方面加以监督。防止派出所、人民法庭滥用职权、执法不严、执法不廉、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群众利益,破环国家权力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是接收群众的举报、申诉和控告。耐心接待前来举报、申诉和控告的群众,将涉检举报、申诉和控告等职权范围内的案件及时向基层检察院汇报。将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外的举报、申诉和控告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并监督其答复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接受群众的法律帮助需求,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切实为群众的困扰提供帮助。检察室深入群众,应积极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并定期向上级反映。
在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实践中,海南等地已初具规模,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应多借鉴其成功做法,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从实际出发建立派驻乡镇检察室,满足基层需求。
第三篇: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汇报材料
夯实基础 强化措施 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xx镇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现将我镇的矫正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区矫正基本情况。
xx镇社区矫正工作开始于XX年10月14日,至今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6名,累计解除17名,目前在册的9名社区矫正对象全是男性、汉族;按犯罪类型分:抢劫罪1人,交通肇事罪 1 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7人;按刑罚执行类别分:假释2人,缓刑7人。
二、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三个到位”,打牢社区矫正基础。
1、组织机构到位。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等相关单位站所长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司法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司法所人员负责日常办公。
2、制度落实到位。我们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在衔接工作中落实定期例会、情况通报、核查核对制度;在监督管理工作中落实监督考察、走访、报到、定期排查制度;在教育矫正工作中落实个案矫正、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制度;在考核奖惩工作中落实计分考核办法、奖惩结果告知和公示制度。
3、队伍组建到位。根据工作的需要,我们为每名矫正对象确定了由社区矫正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监督人组成的帮教小组,以便全方位、多层次、随时随地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在此同时,积极组建“四支队伍”。一是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专职队伍,主要负责社区矫正日常监督管理及建档立卡工作;二是组建由村组干部组成的联络员队伍,主要负责对矫正对象的监督和日常联系工作;三是组建由各治安中心户长组成的法制辅导员队伍。主要是与矫正对象建立长期挂钩关系,对矫正对象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四是组建由党员、村居干部、村民和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主要任务是在司法所的指导下,相互交流矫正工作心得,灵活机动地开展帮教活动。
(二)突出每个矫正环节重点,确保矫正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1、衔接环节。重点是:一要建立矫正人员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掌握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做到见名字知其人,见人知其名;二要郑重进行社区矫正宣告,告知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的权利及义务;三要向矫正人员发放《社区服刑人员须知》,告知他们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及制度,重点强调违反制度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使其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要求其服从监督管理;四要与每个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和帮教人签订监护和帮教协议,砸实司法、监护及帮教人员的各自责任,保证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2、监督管理环节。重点是:一要完善档案,规范信息资料。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矫正方案、志愿者协议书、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小结、谈话记录、电话汇报等资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二要经常走访谈话,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坚持“五走访” 即新接收的要走访,有家庭纠纷的要走访,有生活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时要走访。常以长辈或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个别谈心,提倡见面谈、经常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要求矫正对象每月书面汇报一次,不定期电话联系,随时掌握服刑人员行为动态,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失控。三要严格请销假规定,把好矫正对象外出学习劳动的关口。一年来只要有请假离开的矫正对象,我们都认真做好登记造册,严格各项审批手续。
3、教育矫正环节。重点是:着力对社区矫正对象加强教育矫正,提高矫正对象自新意识。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我所共进行了21场次集中教育矫正。我镇法庭庭长xx经常向矫正人员讲解犯罪案例,从犯罪动机的产生到犯罪行为的实施层层深入分析,使矫正人员彻底明白了今日犯罪绝非偶然,完全是由于自己平时不注重法律学习、不规范自己行为所造成,大大增强了矫正人员学法、知法、用法热情;派出所指导员刘xx经常向矫正对象讲解《社会治安处罚法》,号召矫正人员共同为维护社会治安出计献策;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常向矫正对象讲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了矫正对象日常行为。通过这样的教育矫正,提升矫正对象的悔罪意识、自新意识,促使他们渴望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接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新人。
4、公益劳动环节。重点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公益劳动计划,组织矫正对象冬季打扫村道积雪、夏秋季清理通村水泥路边杂草、春季为核桃树涂白防虫、平时整治村庄卫生等公益劳动,增强了矫正人员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矫正人员在劳动中感受的自己的社会价值,树立了矫正人员重新生活的信心。
5、帮扶解困环节。重点是:帮教小组成员对矫正人员进行“三帮一”的思想辅导和转化,通过帮扶解困使他们辨别善恶,分清是非。XX年10月至今,镇劳动保障所已成功介绍柴xx等5名解矫人员外出打工;镇民政办为张xx等3名矫正对象家庭解决了农村低保。
(三)注重心理矫正,解决思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我们了解到矫正对象韩xx因犯xx罪接受社区矫正后,思想上仍存在xx未遂不算犯罪的心理时,我们及时对其进行了心理矫正,向其讲明了犯罪由四个要素构成,其xx未遂已具备四个要素,确属犯罪。在此同时把妻儿的期盼、好友的关注、各级领导的关心讲给他听,激起了他生活的勇气;当我们了解到矫正对象居英田因上有两个老人、下有儿子读书家庭困难,生活没有勇气时,我们及时联系劳保所介绍他到渐江打工,并让民政办为其父母解决了两人低保,使他彻底丢掉“无所谓、破罐子就这样” 的思想,激起了他生活的勇气------。
目前我镇的9名矫正对象,经济上有了收入,生活上有了保障,他们个个都能舒心地接受社区矫正,认真地遵守各项规定,定期参加劳动,按时汇报思想,我所工作人员随时都知道他们在哪里,有什么需要,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总之,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但与领导的期望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有待加强;奖惩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我们在今后的矫正工作中一定要强化宣传,提升知晓率;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奖惩机制,提升工作实效性。决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xx的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司法所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现将我镇社区矫正开展情况向各位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四月份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9名分布在全镇9个行政村,其中男8名,女1名。其中犯交通肇事罪4人,犯伤害罪2人,收赃罪 1人,放火罪1人,盗窃罪1人。35周岁以上5人,以下4人。已婚8人,未婚1人。文化程度其中,中专毕业1人,初中毕业6人,小学毕业1人,文盲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社区矫正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矫正办公室,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为司法所安装了来电显示电话、购置了微机、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并设置了矫正对象谈话室,使这项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
第一、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成立镇村两级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以司法所成员、派出所干警、村治保主任和矫正对象近亲属组成的监管小组,同时矫正对象与他们的近亲属签订了社区矫正对象监护管理协议书;与司法所签订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第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司法所与派出所及时为每一名矫正对象建立矫正小组,每月与社区矫正对象个别谈话教育一次。并对在矫正对象遵纪守法,认真遵守迁居、外出请销假、思想汇报等各项制度方面进行日常考核。同时根据矫正对象不同的特点,制定矫正个案,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第三、建立矫正对象档案。司法所与派出所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分别建立了个人档案,并将与矫正对象有关的法律文书、走访笔录、矫正个案、以及思想汇报,立卷归档,部分建立了电子档案,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
第四、制定各项矫正措施。司法所在对每个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个别谈话、法制与道德教育、组织公益劳动、解决实际困难等事宜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
第五、建立民间组织。司法所为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先后聘请镇医院心理医生:付春来、郭红星,做好他们的心理咨询工作;法制辅导员:马国强(法庭)和矫正责任民警负责法制教育;建立了以镇敬老院为主的矫正劳动基地。
第六、建立矫正对象推荐就业机制。司法所同镇企管办协调,对有一技之长的矫正对象,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在就业机会上给予优先照顾。梅一村矫正对象荣自刚被推荐到东洋混凝土有限公司上班,由于表现出色,工作突出,被公司任命为带班长。
第七、健全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销假制度,社区服刑人员外出7日以上的,都要提交书面申请,由司法所审核,交派出所依权限审批,不足7日的要向司法所报告,并向派出所通报情况。
通过司法所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使矫正对象认识到了自己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增强了他们认罪伏法,回报社会的决心。
重点说说我们是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活动的情况:
一、建立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公益活动。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社区矫正活动,体现人性化管理,增强他们改正罪行的决心和悔过心理,我们建立了镇敬老院为社区矫正劳动基地,镇司法所和敬老院签订了公益劳动协议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每季度都安排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劳动基地进行公益活动,如种菜时节,组织他们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翻地种菜;冬天到了,为敬老院的取暖锅炉运煤;春节前后帮助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这些活动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决心。在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名矫正人员写出心得体会。区综治办的领导也应邀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并给予了我们工作上的肯定和赞扬。
二、加强对每名矫正对象,在其所在村街的劳动。
除组织集体参加公益活动外,我们还安排每名矫正对象每月参加不少于4小时的公益劳动,这项工作主要由各个监督小组负责,这项活动内容不限,根据实际情况各个监督小组自行制定活动内容并上报镇司法所,镇司法所与各监督小组时刻保持联系,今年在村、街环境整治活动和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社区矫正人员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将公益活动作为考核每个矫正对象的重要内容
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我们将每名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报到时间,劳动中的表现,作为考核他们的重要内容,每年都写入鉴定中,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提出批评,并要求他及时改正。如塘房村的王世军因参加公益劳动请假,被其工作的沙发厂辞退,我们知道情况后,及时为其安排新工作,现在灯泡厂上班,工作很满意,增强了其回报社会的决心。六指壑村的宋堡垒多次帮助村中的一户老人,打扫卫生,干些杂活,老人非常感动,他的行为受到了村内群众的称赞。
四、今年5月16日由区综治委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我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指导,对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了肯定,尤其对设立公益劳动基地和聘请心理医生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给予了充分好评和肯定。目前,我镇9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人脱管和重新犯罪。
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行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矫正体现“以人为本,矫正为本”的理念,及时改正工作上的不足,完善工作,深化矫正工作全面开展。
社区矫正办公室
各位领导,同志们好:
我们xx街辖区面积8.75平方公里,辖区内建有1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居民1.6万余户,47000余人,区域内商贸繁华,交通便利,是全区政治、文化、活动场馆中心地区。
我们自200x年11月4日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根据津辰党法(200x)15号文件的指示要求,结合我街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区司法局、街党工委的关怀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做大做强工作基础”这一工作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下面我就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工作体会、今后打算四个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自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管6名社区矫正对象。到目前,1人转到其他社区,1人已解除矫正,有4人正在接受矫正,案件类型分别为:挪用公款犯罪1人,贪污犯罪1人,交通肇事犯罪1人,放火犯罪1人。刑罚种类全部为缓刑。涉及我街东升一社区2人。朝阳里社区2人。按照社区矫正流程的要求,全部建立了矫正工作站。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上述矫正对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
二、具体做法
按照社区矫正工作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们主要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建立组织,做强工作。根据区、街的要求,首先,我们建立起二级矫正组织,一是街成立由工委书记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街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二是成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组成人员分别为片警、社区管理人员、矫正对象亲属及社区志愿者(主要是邻居),组成了共14人的帮教监管队,帮教队组成“一帮一”“几帮一”的帮教对子,积极做好教、引、管工作。教,就是给帮教对象在政治上、思想上做好工作,使他们辨别善恶,分清是非。引,就是想方设法引导矫正对象,摆脱内心阴影摆正生活姿态,过上正常人生活。管,就是加强矫正对象的监管,防止其外出滋事重新犯罪,及时做到“五走访”即新接收的要走访,家庭出现纠纷的要走访,生活有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时要走访。其次,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的宣传力度。利用法制宣讲员队伍,成立街矫正宣传队,主要是宣传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社区矫正工作的好的做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做大做强基础工作。到目前,组织矫正咨询2次,出专项宣传板报3期、90余版,组织社区志愿者座谈会2次,参加人员20余人。再次,是认真制定矫正个案。由于被矫正对象的罪名、刑种、年龄、工作情况的不同,接受矫正的心理、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因人而宜,制定矫正个案。按照“三谈一归”的方法,达到“四心”的效果。“三谈”,即与被矫正对象谈话,谈悔罪的话;与家属谈话,谈帮教的话;与邻里谈话,谈表现的话。“一归”即将谈话内容归纳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尔后制定有针对性矫正个案。有针对性的个案加上有针对性的工作,使矫正对象树立了“四心”即接受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回归的恒心。
第二、坚持制度,规范工作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是规范工作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因此,我们在认真落实十三项工作的同时,建立了符合我街特点的一检查二回访三调研的制度。一是检查制度。每季对矫正对象个人档案检查一次,做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补正。二是回访制度。对解除矫正人员,定期进行回访,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总结有规律性的做法,指导今后工作。三是调研制度。我们坚持每半年,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上报一份调研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三、帮扶解困,巩固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在依法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对这一特殊群体,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际困难给请自负。
第五篇: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方案
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方案
2007全镇社区矫正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扎实工作、狠抓落实、齐抓共管,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实现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贯彻盛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中心,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职能作用,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维护郑楼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二、工作原则
坚持按照“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推进全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矫正为本”的原则、教育、矫正、转化每一名矫正对象。
三、工作目标
一是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管,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漏管率不超过2%、脱管率不超过2%、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5%以内。二是规范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四、工作措施
1、镇村(居)两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完善工作保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
2、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规范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按规定组织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心里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项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社区服刑人员的认罪伏法;依法维护矫正对象的权益,从解决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入手,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个性化矫正体系,规划方案《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方案》。
3、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镇司法所配备2人司法行政编制工作人员;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相关知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分期分批的学习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业务检查和指导,建立矫正对象和社区矫正工作的考核机制,规范矫正对象档案、工作台帐、文书材料的制作、管理、传递和使用。
4、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加强社会帮扶力量,进一步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实行动态聘用制管理。
5、加强安全保证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早建立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落实审批责任,消除管控盲区。
6、加强社区矫正示范点建设,要按照承担三项任务(课题研究、形成示范、创新经验)和实现五个突破(理论研究、形成特色、提高质量、完善制度、形成体系)的要求,制定措施,加大对示范点的检查、指导力度。
7、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镇村(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核,以促进各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8、要发挥社区矫正工作调研的引导和信息的宣传作用。总结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