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溪县劳动就业中心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明溪县劳动就业中心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中心工作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真抓实干。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我中心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以促进城乡就业为宗旨,建立和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大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上半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6人,完成市下达指标1800人的70.3%。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9人,完成市下达指标850人的66.9%。
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1人,完成市下达指标220人的68.6%。
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6人,完成市下达指标3000人的67.2%。
5、城镇登记失业率2.39%,低于年度目标任务(3.7%)1.31个百分点。
6、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情况。失业保险金扩面118人,基金收入219.32万元,基金支出90.49万元,其中为35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81.08万元,对稳定社会促进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7、综合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努力构建机制健全、统筹城乡的新型就业格局。对27家单位进 1
行了劳动合同签证,签订劳动关系296人,解除劳动关系171人。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目标考核责任制
一是全市就业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我中心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并部署今年就业工作。二是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5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的通知》(明政办【2015】64号)文的要求,我中心采取多种形势、多种渠道、充分用好现有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二)认真做好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
就业扶持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中心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让群众充分了解就业扶持政策。协助劳务派遣公司共申请办理小额贷款10人、发放小额贷款78万元。
(三)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帮扶活动
为了全面推进再就业政策,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确保社会稳定,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我中心把“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落实为民办事实工作的一件具体行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通过政策实效行动,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制定就业规划分析就业形势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期间的最后一个年头,我中心着力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做好了“十三五”就业规划,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上半年的就业形势分析:一是从明溪县就业的总体情况分析;二是从转移就业情况分析;三是从被调查企业分析;四是从失业动态总体情况分析;五是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通过上述分析为下半年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加快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步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是我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一是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荐到县乡镇办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如福建斯特力气动工具有限公司、明溪县长虹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福建省明溪县雪峰竹木制品厂、南方红豆彬公司、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县知名企业都有转移的农民工就业;二是根据可靠信息向发达城市、城镇转移就业人员,适应跨地区企业招聘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可靠的服务。三是突出我县劳务特色,拓宽境外就业。通过上述县内、县外、国外等多种渠道转移就业。
(六)加强失业基金的管理,确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
加强了失业保险工作的宣传、征缴、管理、监督和审核、发放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宣传《失业保险条例》配合地税做好扩面工作,共同解决征收问题;二是严格按照《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的办法》的规定,及时为失业职工办理申领手续,同时做到失业保险政策公开,认真做好失业职工建档、建卡组织管理、监督和审核等工作;三是按时足额发放失业金,确保失业职工基本生活。
(七)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加强内部自身建设,加强对劳动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广泛宣传就业创业工作方面新经验、好做法,形成全社会参与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继续以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为指导,以人本服务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研究解决问题和协调办事能力,促使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要顺利地完成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任务,我们的经验与体会是:离不开上级部门对我们工作中的指导,离不开领导对这项工作重 3
视,离不开相关部门对我们工作中的支持,离不开干群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1、高度重视是前提。开展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人们摆脱生活困境,解决生活出路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新工作新任务,能否顺利开展,领导重视是前提。为此,我们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部署,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了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方案,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2、群策群力是关键。开展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因此沟通好上下级部门、相关部门,利用社会上的一切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是关键。
3、树立典型是特色。积极鼓励失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鼓励他们走第三产业、自谋职业之路和多种形式就业,努力拓展就业空间。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就业服务,从而真正做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并重点树立典型户,为开展这项工作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些典型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如下:
1、劳动力市场有场无市现象还存在。用工单位不到劳动力市场招工,自行解决招工问题。
2、解决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还存在着一定难度。
3、失业人员重就业轻培训、直接导致生源不足现象还存在。2015年下半年就业工作将围绕“十二五”就业服务工作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推进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为核心,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以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
1、加强宣传促进就业。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进行用工报备制度,促使用工、求职到劳动力市场;
2、全面积极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就业政策,以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扶持政策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就业援助和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城乡劳动者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3、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更好的为就业服务。
4、加强失业保险促就业工作。加强基础管理,做好失业登记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强化扩面征缴,加强基金征、管、用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5、加强就业培训及服务工作。继续开展以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服务工作。
6、加快基层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
7、积极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工作,完善创业指导整个服务流程,协调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效率,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
明溪县劳动就业中心
2015年7月1日
第二篇:xx年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xx年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街道经济增效、辖区增收的有效途径。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建设路街道党工委的协助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街道劳动力就业、实现辖区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保障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全辖区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xx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
zzzz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xx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xx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街道辖区人员流动量大和外来人员多这一现状,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对策和计划。
在具体工作中,我街道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xxSM广场、第五大道等这一系列龙头产业,努力把建设路辖区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辖区劳动力就业率,加快街道经济发展。
二、xx年xx辖区保持比较充分就业辖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9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4%,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1.2%;
失业人员管理实现了“六个清”,登记失业人员全部纳入台帐(包括电子台帐)管理,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以《xx区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标准》为标准进行运作,年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通过“962110”就业援助体系积极配合区就业服务中心解决辖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辖区开发了26个公益性岗位并全面安置成功,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605人,培训合格率达到100.8%以上,城镇再就业培训160人,再就业率达60%以上;四个社区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培华2个、科大2个、建中3个、圣灯6个,总共为建设路辖区新增岗位13个,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目标;按规定落实社区公益型岗位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5人,全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58人,落实社区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132人,各项扶持政策应享尽享比率达95%以上;为辖区少儿购买少儿基金973人;农民工进城务工求职148人,办理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101人,已纳入了就业实名制管理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为建设路退役军人核查共计57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关系确认553人,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明年的展望
xx年将迎来新的劳动法规,在新法规面前,我们要首先读明白、读懂,结合往年的实际转换自己的思维,用新的法律法规为辖区做贡献,转换思路,用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来完成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建设路的腾飞献出一份力。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三篇:明溪集训工作总结
明溪集训工作总结
乡武装部:郑友强
2011年3月16日——25日,我和其他六位专武干部到明溪雪峰镇王桥民兵训练基地参加了为期10天的全市专武干部集训。
十天里,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学习了军分区安排的《民兵政治工作》《民兵组织的整顿工作》《征兵工作》《民兵军事训练工作》《基层武装工作》《台海形势分析》《反恐维稳的组织实施》《基层武装部建设》《抗洪抢险组织与实施》《民兵战备执勤科目》《本级指挥的组织与实施》《战术基础动作科目》等理论科目,加强了单兵队列、班队列的演练及体能训练,重温了轻武器基本性能、分解结合与实弹射击,增强和补充了武装工作知识,拓展了视野,进一步的提高了专武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自豪感。
十天里,时间紧,课堂内容多,要迅速消化有困难,需要我们没有结束,只有开始。同时我抓紧休息时间和其他县、乡的专武干部就征兵、整组、兵役登记、民兵营连部建设展开交流和讨论,心得如下:
一.我国经济改革成功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加上党中央的运筹帷幄,周边关系良好,我国从1984年结束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已近30年无战事,人民安享太平,居安思危的意识多有淡化,而利益观念增强,凡是爱
谈钱,而参军卫国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奉献行为,同时武装工作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工作中,只有经济投入,无法经济产出,这种不对称使武装工作显的不重要,就需要专武干部能看的远,看的深,对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因国情需要强制推行的计划生育工作,对我国青壮年人口的减少颇有影响。我国未富先老人口呈现老龄化,即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又影响我国的预备役兵源的质量,同时年轻一代都是家庭的主劳力都是家庭的希望。两年兵只增加人生阅历、磨练意志,虽然这种潜在价值对人的一生影响无可估量,但经济改革需要人口频繁流动、大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推广为普通教育,青年们的创业和选择之路较多。而应征青年轰轰烈烈到部队,提干、选士官、学技术的途径有限,回乡后要重头开始,就使得一部分家长和青年们会回避应征。
三.村委会送应征青年到乡里参加乡检、到县里参加县检要村财务负责支付到检人员的误工补贴,青年入伍后,还要村委会负担宴请费用、节假日的军属慰问费用,各个地区的村委一级收入来源不同,稳定程度不同,使得许多村即使有乡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也不愿多动员适龄青年参检;再有村民兵营长都是由民选的村两委担任,年龄和素质参差不齐,因为是村两委已有了工资,就没有民兵营长的工作费用,使民兵营长缺乏工作积极性;村级三年就换届,使工作的重心无法过多用于民兵营(连)的规范化建设中。
每个时期总有每个时期的问题,不能一味的回避,要根据问题的症结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方法总比问题多,就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个人有以下见解:
一.乡做好各项工作,重点还是村干部,武装工作一样,因为村干部的升迁途径极其有限,很多工作的实施需要的就是私人感情,我们不能渴望征兵工作也乡计生、综治一样一票否决,但征兵应当推行执法应用,职能部门应有相应的执法权,这样以制度管人再配合与村干部的个人感情,工作可能会更好,再则,积极拓宽优秀村干部的发展途径,将能更有效的促进村级工作的积极性、时效性。
二.加强对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定期在初中以上学校开设国防讲座,以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分析、台海形势讲座,并长抓不懈,让我们的一代代人能自觉爱国。我们的邻国日本虽然遭遇了九级地震,但难民秩序井然;韩国每年的学生军训认真、真实,这一切多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
三.征兵的主方向应该由初中毕业生转以高中毕业为主,提高义务兵的经济待遇,这样既符合我军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也能提高参军的门槛,是参军成为一种值得去争取的人生方向,加大部队的对国民开放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部队,了解部队,树立优秀退伍军人典型,激发应征青年的榜样感,多开展适龄应征青年的座谈,把参军报国做成一种国人自然的责任。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
文章标题: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
同志们:
这次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 结回顾200*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表彰劳动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交流各地劳动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安排200*年工作部署。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4*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等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紧密围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就业容量,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我市再次被省厅评为劳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城镇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各辖市、区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完善目标考核、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切实抓好就业服务,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民营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34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末又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就业总体形势基本稳定。
(二)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各辖市、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心,以再就业援助为重点,狠抓各项措施的督促和落实,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扶持效用。一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针对优惠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各辖市、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改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确保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截止年末,全年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7万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65人;享受小额贷款人数为195人,创业小额贷款总额为317.6万元;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人数为1803人,岗位补贴额为429.12万元,社保补贴额为556.38万元;享受税费减免3700万元。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各辖市、区按照“新、老三化”的要求,以“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程序一体化”为目标,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全市职业介绍机构共提供就业岗位96376个,为69223人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中介成功28177人次。一是劳动力市场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辖市、区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就业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硬件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场所。XXX、XXX、XXX通过了“三星级”职介机构的检查评估。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市场网络延伸到每个街道、社区,市区各街道都成立了街道职业介绍所,街道、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就业超市”,2004年,XX、XX和XX新区共举办就业超市69场,开展各类以帮扶困难群体为主题的活动24次,真正建成了市、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力市场四级网络。三是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切实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市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现场会,各辖市、区都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地开展了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推动了我市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各辖市、区以落实市委1号文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为主线,按照“巩固成果、扩大增量、有效组织、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体系建设。按照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机构。目前,全市各辖市、区机构建设覆盖率达100,66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同时在全市836个行政村确定了836名基层劳动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组织网络。二是加强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各辖市、区按照市局下发的《关于下达2004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逐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
第五篇: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
文章标题: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
同志们:
这次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 结回顾200*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表彰劳动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交流各地劳动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安排200*年工作部署。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4*年
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等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紧密围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就业容量,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我市再次被省厅评为劳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城镇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各辖市、区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完善目标考核、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切实抓好就业服务,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民营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34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末又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就业总体形势基本稳定。
(二)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各辖市、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心,以再就业援助为重点,狠抓各项措施的督促和落实,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扶持效用。一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针对优惠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各辖市、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改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确保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截止年末,全年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7万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65人;享受小额贷款人数为195人,创业小额贷款总额为317.6万元;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人数为1803人,岗位补贴额为429.12万元,社保补贴额为556.38万元;享受税费减免3700万元。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各辖市、区按照“新、老三化”的要求,以“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程序一体化”为目标,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全市职业介绍机构共提供就业岗位96376个,为69223人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中介成功28177人次。一是劳动力市场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辖市、区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就业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硬件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场所。XXX、XXX、XXX通过了“三星级”职介机构的检查评估。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市场网络延伸到每个街道、社区,市区各街道都成立了街道职业介绍所,街道、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就业超市”,2004年,XX、XX和XX新区共举办就业超市69场,开展各类以帮扶困难群体为主题的活动24次,真正建成了市、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力市场四级网络。三是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切实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市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现场会,各辖市、区都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地开展了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推动了我市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各辖市、区以落实市委1号文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为主线,按照“巩固成果、扩大增量、有效组织、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体系建设。按照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机构。目前,全市各辖市、区机构建设覆盖率达100,66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同时在全市836个行政村确定了836名基层劳动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组织网络。二是加强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各辖市、区按照市局下发的《关于下达2004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逐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三是举办系列招聘会,送岗到镇。以2004年4月25日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为序幕,全市共有41个乡镇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7657个,使17863个农民实现了就业。四是开展了百期万名农村劳动力大培训活动。XX区开展柳工集团订单式车工电焊工培训、XX区谷阳镇开展了电子装配工培训、XX区开
展了农村劳动力电脑等培训、XX新区举办了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XX市八桥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计算机和电器技术培训、XX区官塘镇和蒋乔镇以农民夜校的方式开展了就业引导培训、XX市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培训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提高了南北劳动力交流的层次。全市共组织了258家用人单位3次赴XXX地区招聘,特别是5月28日的招聘会,我市的用人单位分赴XXX市的XX等县的8个乡镇,直接把就业岗位送到XXX市农民兄弟的家门口。六是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月八大系列活动,在全省率先编印了3万本《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简明读本》,免费发放给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同时编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文件汇编》和《XX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通讯手册》,受到了省厅领导的好评,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办法,受到了省财政厅的通报表扬。《XX日报》用一整版篇幅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色工作作了报道。2004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70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4.51,其中新增本地转移4206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5.17,新增市外劳务输出20638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3.19;我市吸纳苏北劳务人员2349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7.49,其中吸纳对口挂钩地区劳务人员1273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7.3。
(五)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各辖市、区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再就业率,2004年,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02万人,劳动者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4.23。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创业促进就业。各辖市、区不断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制定创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人数落实到位,全市共有1766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有850人已实现了创业。三是增强再就业培训实用性。大力开展“订单式”、“预约式”等实用型培训,有效利用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用工单位需求为对象,适时开设适用性、针对性强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先后举办了空调维修安装、电子装配等订单式培训班7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2人。
(六)街道(乡镇)、社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全市所有街道(乡镇)按照在XX区蒋乔镇召开的全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现场会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市区所有街道劳动保障所初步达到了“六到位”的要求。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XX市为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文件柜;XX新区丁卯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合有城有乡的特点,推进城乡统筹就业;XX区蒋乔镇、官塘镇建成了规范的乡镇劳动力市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前沿阵地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下面还将对他们进行表彰。
(七)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辖市、区继续深入贯彻《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措施,加大扩面力度,规范基金征缴,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在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基础上,确保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实现了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额的双增长。2004年12月末,全市共有15606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9.49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仍然存在。2005年全市城镇就业需求约为4.3万人左右,可提供就业岗位约2.5万个左右,供大于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目前,在劳动力市场报名求职人数小于提供岗位数,尤其是一些待遇偏低的苦脏累工种和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种很难招到合适人员,但同时市场上仍有大量求职者、尤其是大龄人员难以找到就业岗位。
三是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和就业观念不适应,难以满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创造就业岗位的需求,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急需放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过高,贷款手续烦琐,环节过多,落实难度较大;未能给灵活就业人员以法律定义,稳定他们的就业难度很大。
五是技能培训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全市目前从培训数量上看已达6.6万人,但部分辖市、区的就业培训主要以就业指导等引导性培训为主,培训与就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培训者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较少。
六是劳动力市场建设进展不平衡。虽然丹阳、扬中、句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三星级标准,但有的地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够,劳动力市场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与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形势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向乡镇延伸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七是街道(社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未完全到位,有的地区机构、人员、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基层平台作用的发挥。虽然我们现在讲都已经“六到位”,但真正做到,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八是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资源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总的来看,2004年的劳动就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全市瞩目的成绩,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基层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们还要对2004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二、2005年劳动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保持就业稳定增长,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劳动就业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就业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中央及省、市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05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就业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主线,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为抓手,以落实再就业资金为保障,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劳动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提高南北劳动力交流的层次。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万人,其中新增就地转移5万人,农村劳务输出1万人;全市66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举办一场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务人员2万人,其中对口挂钩地区劳动力1万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组织化程度力争达50。
3、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全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万人,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后一定期限内再就业率达60以上。创业培训0.15万人,培训合格率90以上,成功创业率50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50以上,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培训率超过50。
4、加快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各辖市、区职业介绍机构“三星级”达标率8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创“四星级”职介机构。加强职业指导,进一步提高职业中介成功率,全年提供职业中介服务5.2万人次,介绍成功2万人次。
5、加快实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组织推广和运行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络中心建设。市区所有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与市中心实现联网。逐步建立辖市、区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并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
6、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均符合“六到位”要求。加快实现就业再就业工作重心下移。积极发展街道(社区)劳务派遣企业和非正规劳动组织,全年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0.3万个。
7、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年末失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3以上。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全年征缴基金8700万元,力争突破1亿元。
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各辖市、区必须树立四个理念:就业管理实现城乡统筹的理念,就业服务推进人本服务的理念,就业岗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就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统一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继续把新增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的政府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考核的管理,坚持定期通报和督查制度。加强目标考核的监督检查,健全自上而下的定期检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完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投诉栏,公布举报电话。坚决杜绝为了完成目标而虚报数据。
(二)完善平台建设,加大援助力度。
进一步完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机构要巩固,人员要充实、经费要保障、制度要规范、服务要到位。年底前,要对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六到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开展以争创“无双下岗双失业家庭街道、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作用,切实掌握再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援助对象进行社区公示、登记造册、动态管理。继续实行政府帮扶有就业愿望困难人员就业的常规制度。在进一步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同时,大力开发社会性公益岗位,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用足用好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劳服企业、劳务派遣企业、社区就业的发展,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双下岗、双失业等困难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充分就业。
(三)加快城乡统筹,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为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全市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凡针对进城就业农民设置的行政审批、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登记项目,一律取消,从2005年1月1日起,对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不再实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由乡镇劳动保障所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发放就业登记证,统一标准,统一台帐,统一发证,统一管理,免费发放。二是对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实行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合并以后的每个村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劳动力资源调查建档、就业信息采集等工作,形成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组织管理网络。同时,对村信息员实行市、辖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的补贴制度,每人每年400元,由市和辖市、区财政各承担50,年终根据考核一次性发放。三是强化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整合各类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认定一批有特色的,能承担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单位,作为市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探索建立“校企挂钩”、“校校联合”等教育培训与劳务交流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制度,采取培训成果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拨付培训补贴资金,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下一步,将与财政部门联合对2004年下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四是举办系列乡镇招聘会。2月26日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拉开了2005年乡镇系列招聘会的序幕,今年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优势,积极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各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全市66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要至少举办一场招聘会,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定期通报招聘会举办情况。五是协助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根据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抓好春风行动,会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维护民工合法权益,改善用工环境,督促各类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农村劳动力要签订劳动合同,依照《XX省社会保险征缴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安全保护,保障其休息、休假。
(四)强化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作的要求,在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在推进就业服务专业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就业培训机构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下岗失业人员继续开展免费再就业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主动适应市场,落实“新三化”就业服务标准,广泛开展特色服务,要坚持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相结合的办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中介成功率;要建立和完善定期招聘和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招聘制度,密切联系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面向大学生、技术人才、妇女、转业干部、困难就业群体等专项招聘活动,提高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水平;努力拓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领域,坚持求职登记、招聘服务、劳务代理、跟踪管理“一条龙”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报告和工资指导价位工作,定期公布职业供求状况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进一步发挥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辅助作用,利用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开展免费再就业服务,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做法,全面落实免费再就业服务补贴政策。
(五)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技能素质。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强化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充分发挥免费再就业培训补贴的政策效应,鼓励推动全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重点抓好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性。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扩大劳动预备制培训领域和覆盖面,加快提高初、高中毕业生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完善培训条件,努力培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发挥龙头作用。
结合创业扶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催生和培养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形成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机制。加强培训师资的建设,建立一文高素质、专业化的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和专家队伍,提高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六)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力度,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保持参保人数增长态势。要做好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从2005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事业单位要全部参加失业保险。继续做好改制后民营企业的参保工作,妥善解决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接续问题。要结合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二是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加强稽核工作。企业的缴费基数不低于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不低于医疗保险,加强失业保险的稽核工作,今年要对部、省属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的稽核。继续加大失业保险清欠力度,制定清欠计划,减少陈欠,避免新欠。三是严格规范和合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在留足失业保险备付金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基金投入用于促进再就业,也可用于街道、社区网络运行和维护费用等。要加强对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的管理,加快推行定期申领制度。
(七)发展服务企业,增加就业容量。
认真总结推广社区就业、非正规就业组织和劳务派遣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经验,充分运用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开辟再就业门路。积极发展街道劳务派遣企业,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参保、缴费行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正确引导和鼓励发展门槛低、包容性大的灵活就业,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推动服务型、商贸型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劳服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八)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发挥作用。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督促财政设立“再就业资金专户”,足额预算安排和拨付再就业资金。进一步合理安排使用再就业资金,充分发挥再就业资金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积极发挥再就业资金在保障街道和社区信息联网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失业保险基金己出险的地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失业保险基金的不足。同时,用足用好各项省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九)强化基础管理,健全统计制度。
进一步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在统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形成系统的资源数据库,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跟踪调查,适当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引路,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着重宣传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有关基层单位。各辖市、区要建立常规宣传制度,在政府主办的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形成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全社会关心支持、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做好本地宣传工作的同时,各辖市、区还要做好信息的上报工作,及时把本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新思路、新想法向上级部门报告,便于我们及时总结推广,指导全市各 项工作全面推进。
三、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这对我们既是一种鼓舞,说明党和政府继续对就业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推动全市劳动就业工作再创新绩。具体到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认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就业管理机构还要提高下面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的能力。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建立政策的长效机制。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提高劳动力素质,都要靠政策的扶持和激励,因此,国家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好的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发挥不了作用,也就不能体现我们党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所以,大家要抓住落实优惠政策这个重点,在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二是加强开拓创新的能力。前面,我们分析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确保就业工作的协调、持续发展,就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化,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更新,工作思路要调整,工作方式要改进,要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希望全是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都要加强主动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能力。各级就业管理机构是劳动保障部门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下岗失业人员为本。必须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困难和需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制订政策、措施、办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不断提高群众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增强协调配合的能力。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必须靠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利用各类资源来推动工作。既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又要密切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争取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涉及工商、税务、财政等等部门,享受政策的第一关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审核,但我们不能审核完就不管,而是要积极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帮助用人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尽快享受到优惠政策,并对落实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掌握和了解。对享受政策的具体操作程序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协调解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优惠政策的扶持效应。
同志们,2005年既是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一年,也是面临挑战和压力的一年。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勤恳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