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7: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

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人事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省、市属企事业有关单位:

为了做好我市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工作,确保上报的评审材料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现根据闽卫人〔2009〕24 号《关于报送2008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报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要求作如下通知:

一、申报评审条件:

按《关于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闽卫〔2006〕198号)、《关于职称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闽人发〔2000〕84号)、《关于职称工作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闽人发〔2002〕154号)和《关于改进专业技术职称工作若干意见》(闽人发〔2004〕145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报送材料要求:

1、县(市、区)职改办或有关部门职改办出具的委托评审函。

2、呈报评审高级卫生技术职务人员花名册一式1份;(其中两个年度的考核成绩请填写考核等级,用EXCEL制表,统一用A4纸,并附上电子版)。

3、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预审表一式2份。

4、呈报评审高级卫生技术职务人员简明情况表(委托省卫生厅评审的正高级及部分副高级专业人员和本市评审的按不同表格填写)一式35份,以上表格内容要求统一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注:简明情况表中年度考核成绩请填写考核等级。)

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4份。

6、按各学历要求的聘任年限提交任现职以来的(超前申报者按任职实际年限提交)“卫生技术人员年度业务、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各一式1份。

7、现任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批文(或任职资格证书)一式1份及聘任书(任职年限从聘任时间起算)一式1份。

8、毕业证书及最后(或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复印件一式1 份。

9、申报对象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日的证明一式1份。

10、任现职以来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各一式1份,任现职以来有出版学术专著(含译著)者应提交书样一本。

11、所有申报晋升高级职务的人员均应参加业务面试,要求一篇任现职以来的业务技术工作总结(内容要求打印,字数不超过2000字,一式10份),并提交一篇在省级以上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的论文进行论文鉴定或答辩(一式10份。其中除县〈市〉级及以下单位申报副高级人员外,其余正常晋升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须进行论文鉴定〈请将论文目录中的姓名、论文中的单位和姓名覆盖,不要加盖单位公章〉;不具备规定学历或未满规定任职年限〈不含临床医师类别〉破格申报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论文答辩)。每份均应附上“参加业务面试、论文鉴定、答辩人员简明情况表”(一式10份,统一用A 4纸)。

12、获得科技成果奖和荣誉奖者应附上受奖证件的复印件一式1份。

13、三级乙等以上医院卫技人员需提供外语、医古文考试成绩单(免试者提交免试审批表)一式1份。

14、高级职务专业技术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单一式1份。

15、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的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时需提交任现职以来在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的“福建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登记表”一式1份。

16、按规定于1999年列入开展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县或乡卫生机构定期工作的地(市)级医疗单位申报晋升副主任医师的人员,必须提交“福建省卫生技术人员到县或乡卫生机构定期工作鉴定表”一式1份(见闽卫〔1998〕454号文件附件三)。属于文件规定免于下乡定期工作的人员必须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人员提交居民身份证,援外人员提交援外有效证件等)。

17、凡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属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按任职周期提交平均每年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部门以外一级及其以下的医疗卫生单位,按任职周期提交3个年度继续医学教育累计75学分。提交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依据,统一使用《福建省继续教育证书(医药类)》,并附上Ⅰ类学分等相关证明材料。

18、申报正、副主任医师(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正副主任护师的人员必须提交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证书复印件一式1份。

19、转换卫生专业技术的人员,须提交在新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进修培训2年以上的有关证明材料。20、所有申报人员的“呈报评审高级卫生技术职务人员简明情况表”应在本单位张贴公示7天以上,在单位推荐意见中,应注明“经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至××日),材料真实,符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同意推荐”。

三、有关问题的说明:

1、本通知下发后,凡参加评审高级职务人员,其评审材料一律按本通知规定的要求呈报。申报人员的专业名称必须严格按照卫生系列高级职务专业技术实践技能考试一览表中的专业填写,如不符合一律退回。

2、凡任现职以前发表的论文不得提交。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应提交原件,若属非法刊物的按不符合条件处理。

3、各种上报材料均应加盖有关单位的公章方为有效。各种证件的复印件须经人事部门审核后加盖公章,没有加盖公章的材料不予使用。

4、破格申报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的,年度考核表需经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后方为有效。

5、任职年限的计算时间及业绩至2008年12月31日止,评审材料上报市卫生局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3月25日,逾期不再受理。

6、申报材料统一使用由福建省卫生厅印制的评审卫生技术职务材料袋,袋面上的专业等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

7、申报评审高级职务人员按《关于重新核定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收费标准的通知》(闽价费〔2008〕361号)文件规定收取评审费。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请抓紧时间做好评审材料的上报工作,并把好材料质量关,认真审核。对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者,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取消评审资格。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不再给予反馈,也不提交评审。

第二篇:关于报送2011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材料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报送2011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材

料有关事项的通知

鄂卫高评办发〔2011〕3号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

根据省职改办《关于开展2011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11〕8号)文件精神,为做好2011我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经省职改办同意,现就本次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按照省职改办规定应参加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人员;

(二)2010或2011在岗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申报评审,需提供省职改办统一下发的评审单;中央在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须出示经省职改办审核同意的委托评审函;

(四)实行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得申报职称评审。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务的申报条件,继续按照鄂职改办[2000]158号、鄂职改办[2001]89号、鄂卫高评办[2005]4号和鄂卫高评办[2010]5号文件规定执行(见附件1)。

(二)评审取得中级资格时效问题按鄂人职管[2010]4号文件规定执行。即:2003年2月21日前评审取得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2003年2月21日至2004年12月6日边远地区和县以下(不含县)基层卫生单位的人员评审取得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或2004年12月7日至2009年12月7日边远地区县(不含县)以下基层卫生单位的人员评审取得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或2009年12月8日后边远山区(省级贫困)县的乡镇卫生单位的人员评审取得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并达到规定年限的,可参加省卫生技术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评审。

(三)“大学普通班”学历申报高级职称时,按照大学本科学历对待。

(四)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按照鄂卫发[2004]109号和鄂卫高评办[2005]4号文件要求,城市医生农村工作经历时间不足一年的不得参加副主任医师的申报。

(五)为加大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鄂卫发[2004]68号和鄂卫发[2007]25号文件要求,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未取得规定学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参加本次申报。申报人员应按照省医学会的规定到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审验,审验结果由省医学会汇总后直接导入申报系统。

(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有关规定,为了严格从业准入制度,凡申报医师类、护士类专业技术职务者,必须取得相应的医师、护士执业资格。其中,申报专业与医师资格类别范围不相符者,省卫生高评办将不予受理。

(七)未参加由省卫生高评办组织的水平能力测试的人员,不得参加本次申报。

(八)各单位负责申报人员的专业审核,严格根据申报者实际所从事的岗位核对其申报专业。对于申报专业与实际岗位、水平能力测试专业不一致的申报者,省卫生高评办将不予受理。

三、报送申报材料的程序:

本次卫生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工作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个人和单位申报时须登陆湖北卫生人才网(),其程序为:

1、个人登陆湖北卫生人才网,注册、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关材料扫描件,按要求提交数据,并将所有材料原件交所在单位审核。

2、各单位登陆湖北卫生人才网,对照原件审核本单位申报人员上传的所有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单位在审核及公示合格人员有关表格上盖章后提交至本级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审核;省直各单位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3、基层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登陆湖北卫生人才网,进入本单位管理端口对管理范围内的个人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审核合格人员有关表格上盖章后,将审核合格人员提交至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审核。

4、符合破格、转评、免试条件的人员,办理相关审核手续后,由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上传至湖北卫生人才网。

各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时必须使用电子令牌(登录用户名、登录口令),经过身份认证后审核材料,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到责任到人。卫生部门使用的电子令牌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发放;各级人社职改部门使用的电子令牌由省职改办统一发放。

5、未经申报人所在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审核(盖章)的材料,省卫生高评办将不予受理。

四、报送申报材料的内容

申报材料分为以下四类,一类是参评对象个人上传的扫描件材料;二类是单位审核后统一上传的扫描件材料;三类是按规定完成审核盖章程序后由市、州卫生局上传的扫描件材料;四类是报送“省卫生高评办”的纸质材料。

(一)参评对象个人上传的扫描件材料:

1、个人签字的《个人申报诚信承诺书》(附件2)。

2、毕业证、现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书(申报医师类职称须提供医师资格证,申报护士类职称须提供护士执业证)等证书。

3、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见11项。

4、任现职以来本人发表的论文、著作材料。

发表论文要求上传刊物的封面、目录、正文(不超过3面)、封底;会议论文要求上传会议交流汇编的封面、目录、正文(不超过3面);著作要求上传刊物的封面、封底、目录(摘录)、编委会名单、本人编写代表性正文(1-3张)。

所有论文要求为第一作者。

5、任现职以来本人参与科研项目、专利材料:

获奖科研成果要求上传《科研成果获奖证书》;

登记成果及专利要求上传《重大科技成果证书》或《专利证书》;

鉴定成果要求上传《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封面、鉴定意见(组织鉴定单位意见)、主要研制人员名单、科研项目内容简介;

在研项目要求上传省级及以上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科技计划立项文件。

6、任职期内相关表彰奖励证书。

7、2008-201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表样见附件3)。

8、《湖北省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表样见附件4)。

(二)单位审核后统一上传的扫描件材料:

9、《湖北省2011申报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单》

10、单位公示证明(样式见附件5)

(三)按规定完成审核盖章程序后由市、州卫生局上传的扫描件材料:

11、外语、计算机免试人员需提供《职称外语、计算机水平考试免试审批表》(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6);

12、符合破格申报条件的人员需提供《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7),符合文件规定正常申报人员、破格顺进人员不需填写《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

13、改报转评专业人员需提交《非本专业职务改报转评、晋升本专业职务审批表》(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8)。

(四)报送“省卫生高评办”的纸质材料:

1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9),一式两份;

1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一览表》(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10)一份;

16、《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系统自动生成,表样见附件11)一份。其中14、15项材料由个人申报后从系统中自动打印生成,单位审核后盖章,并按规定逐级审核、盖章后报送。16项由各市、州人社职改部门、省部属医疗单位汇总导出、盖章后报送至省卫生高评办备案。

所有扫描件材料必须上传原件彩色扫描件,扫描件必须清晰,未按要求上传扫描件视为无效材料。

五、申报材料公示、审核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材料,增加工作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向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委会申报的材料要求实行单位内公示,具体要求如下:

(一)凡申报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材料需由所在单位人事、纪检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公示,公示公告式样和内容见附件12。申报人提交的评审材料所有信息应在申报前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公示需张贴在本单位出入人员较多的醒目位置。未按要求公示的,一律不得申报评审。

(二)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在单位人事、纪检部门要认真进行调查核实。材料上报前发现问题,单位未调查核实,未形成明确结论的,单位不得上报材料;在材料上报后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写出专题报告,经省职改办审定同意后取消评审资格。

(三)各级人社职改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抽查的办法,对各有关单位的公示情况进行跟踪督察,对未按公示要求进行公示的单位,责令其整改;对谎报公示情况或帮助作弊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四)省卫生高评办不直接审核原件,由各单位对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审核把关。报送材料中的扫描件须经申报者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各单位人事部门需集中留存申报者相关材料原件一年,以备抽查。凡发现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取消其申报资格五年,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通报批评。

六、申报材料时间安排

个人网上申报时间为7月1日-7月8日;

单位审核、公示时间为7月1日-7月15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网上审核时间为7月5日-7月30日;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人社职改部门网上审核时间为7月15日-8月15日。

8月15日前必须提交数据、报送材料,逾期不予以受理。请各地、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做好材料申报、资格审核工作。

七、申报材料其他要求

(一)今年一律实行网上申报,纸质材料仅接受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打印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一览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不接受其他手填或自排版形成的纸质材料。

(二)申报材料以市州为单位统一造册上报,部、省属单位直接造册报送。报送材料地点:湖北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省卫生厅一楼103室)。

(三)根据省财政厅、省人事厅鄂财综发[2003]12号文件规定,高级职务评审费标准为每人300元,各单位评审费在报送材料时一次交清,费用缴至以下帐户:

附件1:

湖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条件(学历和资历条件摘要)

一、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条件

1、申报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执业医师法》实施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年限减去一年后可视同医师执业活动时间,下同)六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十二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十四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

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2、申报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十三年以上,取得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取得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的学历,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副主任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5)护理专业人员大专毕业后二十五年或中专毕业后三十年,取得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护师五年以上,按破格申报,按正常条件评审。

3、未达到上述学历和资历的,按破格申报及评审。

二、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条件

1、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一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七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九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后,在预防医学专业岗位上,取得主管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管医师工作七年以上;或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后,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疗岗位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七年以上。

2、申报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上述学历后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七年以上;

(6)护理专业人员,大专毕业后二十年或中专毕业后二十五年,取得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的按破格申报,按正常评审。

3、未达到上述学历和资历的,按破格申报及评审。

以上评审申报条件摘录自鄂职改办[2000]158号、鄂职改办[2001]89号、鄂卫高评办[2005]4号和鄂卫高评办[2010]5号文件。

附件下载:附件2-12.rar

2.《个人申报诚信承诺书》(式样)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表样)

4.《湖北省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表样)

5.单位公示证明(式样)

6.《职称外语、计算机水平考试免试审批表》(表样)

7.《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表样)

8.《非本专业职务改报转评、晋升本专业职务审批表》(表样)

9.《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表样)

10.《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一览表》(表样)

1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表样)

12.关于对×××等×位同志晋升高级职称申报材料进行公示的公告(式样)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关于报送2011年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关于报送2011年中学教师高级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人社局,省直有关厅局,有关办学单位:

为了做好2011年全省中学教师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条件

(一)正常晋升人员按《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甘职改办[1996]17号)、《关于对职称评聘若干政策调整和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甘职改办[2000]13号)、《关于小学教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职[2004]3号)文件执行。

(二)中学破格人员按《甘肃省中学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务暂行规定》(甘职改组[1997]28号)文件执行。

(三)小学破格人员按《关于小学教师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职[2006]8号)文件执行。

(四)有关学历、专业技术年限、计算机、论文、考核、系列转换的要求按《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03]2号)、《关于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的规定》(甘职改办[2003]9号)、《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认定办法》(甘职改办[2004]7号)文件办理。

二、申报材料及要求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1式3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制)。

(二)《评审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表》1式40份。

(三)《评审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审查登记表》1式4份(其中:单位详细地址、职改部门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编、电子信箱;主管部门名称、主管部门联系电话、主管部门邮编要填写准确)。

(四)中学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数据库(用电子邮件发至jiaoytzhicheng@163.com)。

(五)破格人员专题报告1式7份。

上述材料中的所有项目由所在学校职改部门逐项审核确认后,如实填写并用计算机打印并按要求的份数上报。其中,凡是合作完成的成果,须注明合作人数、排名顺序及本人完成的部分。

(六)本人符合晋升条件的毕业证书、计算机合格证(同时报送复印件一份)、获奖证书、成果鉴定书、论文、专(译)著、教材等。毕业证书、计算机合格证初审通过后原件退回,只留复印件,其它原件待高评会结束后退回。

(七)《评审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表》、《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答辩情况记录表》、《评审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审查登记表》和“数据库ps2009.dbf”一律在甘肃教育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教育厅文件栏目下载。除《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答辩情况记录表》用A4纸型外,其它表格一律用A3纸型。

(八)中学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数据库,是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准确反映申报者本人情况的重要依据,数据库的制作一定要为申报对象负责,以本文后附的《数据库要求》为准,做到准确无误。

三、成果审查及答辩要求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杜绝一切学术不良行为,凡经省高评会评审的中学高级教师,由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省直各厅(局)及有关办学单位对其所有成果,要认真审查核实并组织答辩。答辩小组由3名以上本专业、本学科学术造诣深、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的中学高级教师组成,答辩内容为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及教研方面的成就及思路。未参加答辩或答辩未通过人员,不再参加评审。《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答辩情况记录表》(1式7份)作为评审材料上报。

四、注意事项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省教育厅不再受理材料:

1、未办理正式调入手续的人员。

2、甘职改办函字[2007] 19号文件第四条规定范围的人员。

3、上次高评会未通过,至今仍无新成果的人员。

4、数据库制作不准确、材料填写不规范。

(二)根据省职改办规定,申报人员的论文采稿通知单、专著(译著)的出版合同及清样一律不作为评审依据。

(三)所有报送材料按《甘肃省评审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行公示制度的意见》(甘职改办[2001]13号)公示后,经市(州)、厅(局)或有关办学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同意并附报送(委托)函件。

(四)请各单位将有关材料按以下时间报省教育厅人事处(联系电话:0931-8720275),逾期不予受理。

1.5月16日至20日,兰州、白银、定西、武威、临夏、庆阳、陇南等市(州)及兰内有关办学单位报送。

2.5月23日至27日,天水、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平凉、甘南等市及兰外有关办学单位报送。

请各市(州)教育局、有关办学单位接此通知后,将上述安排及时传达到学校及有关人员,依照文件规定的报送时间,抓紧做好符合条件人员的推荐、评审材料的审核与上报工作,以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中学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数据库要求》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中学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数据库要求

一、将下载的上报数据库ps2011.dbf用FoxPro或Visual FoxPro系统打开,追加新记录方式录入本单位所有申报人员。

二、该库是教师高级职务评审的重要依据,库中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无误。

三、数据库结构中用的字段名、类型和宽度不得更改。

四、库中字体一律使用仿宋体。

五、姓名录入:如遇到特殊字无法用仿宋体录入时或字段宽度不够时,务必在备注栏中明确注明。

六、时间录入:注意库中结构,使用字符型(如:出生年月为1966年2月,录入为1966.02)。考计、任职、工作等时间录入方法同上。

七、晋升类型:录入为“正常晋升”、“学历破格”、“年限破格”、“转换系列”。

八、拟上学科组录入:根据申报对象本人现在所从事的专业,对应选定高评会设置的学科组,学科组名单如下,供参考:思想政治、语文(藏语文)、外语、数学(藏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教育。

九、晋升职务录入:按“高级教师”录入(晋升高级实验师职务者录入为“高级实验师”)。

第四篇:关于报送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关于报送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兰交职改﹝2007﹞7号

校属各单位: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甘教人【2007】23号),我校2007年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拟定于7月5日召开,将对我校晋升教授和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进行评审或推荐评审。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及时传达到有关教师,并做好对申报人员评审材料的审核与上报工作,以保证学校评审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条件

(一)正常晋升人员按《关于印发〈甘肃省高等学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和〈甘肃省高等学校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通知》(甘职改办[1999]15号)文件执行。

(二)破格晋升人员按《甘肃省破格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甘职改办[2004]4号)文件执行。

(三)有关学历、专业技术年限、外语、计算机、论文、考核、系列转换的要求按《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及成绩使用办法》(甘人职[2007]18号)、《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03]2号)、《关于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的规定》(甘职改办[2003]9号)、《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甘职改办[2004]7号)、《关于大学普通班毕业生正常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甘职改办[2005]3

号)文件办理。

二、申报材料及要求

1、申报人员须填写附件中《评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情况简表》一式1份。简表用A3纸打印。

2、申报人员须提供毕业证、职称外语、计算机合格证、任低一级(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原件及反映申报人工作业绩、成果的原始材料(必须提供原件)。若无原件或证明,简表中不要填写。

3、凡合作完成的成果须注明合作人数、排名顺序及本人完成的部分。著作写清总字数和本人完成字数。

三、注意事项

1、申报人员的论文采稿通知单、专著(译著)的出版合同及清样一律不作为评审依据。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再受理材料:

(1)上次高评会未通过,至今仍无新成果的人员;(2)未办理正式调入手续的人员;(3)材料填写不规范的人员;

(4)上一未进行考核或考核结果为达到要求者。

3、所有任职资格审查通过人员的评审材料将按《甘肃省评审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行公示制度的意见》(甘职改办[2001]13号)进行公示。

四、评审材料报送时间

为了确保本次评审工作按既定时间进行,请各单位于6月1日前将本

单位申请晋升人员评审材料报校职改办。

联系人:马彩云

李晓东

联系电话:56177

兰州交通大学职改办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

《评审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表》(申请教授、副教授用表)

第五篇: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我省职称改革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条件。

二、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设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为副高级职务,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为正高级职务。

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理论

三、知识和工作能力(水平)采取考试方法进行评价。

四、本条件为卫生技术人员申报和评审委员会评审时掌握的基本条件,评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条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向评审委员会推荐人员的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本条件和《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见附件)及单位业务工作实际制定。

五、本条件适用于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药品监督、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批准的机构中现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则

一、申报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任现职以来(近5年)及任期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外语水平符合国家和省外语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

(五)医、护专业须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执业护士资格并经执业注册。

申报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完成下基层工作任务。

(六)有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专业,(七)学历和任职年限分别符合以下要求。

1、申报评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任职资格者,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博士学位,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2)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4)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专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卫生专业工作20年以上,担任主治(管)医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8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卫生专业工作15年以上,担任主治(管)医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6年以上,可申报副主任(中)医师。

(5)在县(不含省辖市所属的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专科毕业后在县以下医疗卫生单位连续从事卫生专业工作20年以上,担任主治(管)医(药、技)师、主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6年以上,可申报副主任医(药、技)师、副主任中医师。

2、申报评审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任职资格者,需具备以下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3、护理专业中专毕业后取得护理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两年以上,且中专毕业后连续从事护理工作20年以上的技术骨干,担任主管护师专业技术职务6年以上;或护理专业中专毕业后连续从事护理工作25年以上的技术骨干,担任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所在医院符合床位和设岗要求的,可分别申报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4、破格评审副主任医(药、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中专毕业以上学历,破格评审主任医(药、技)师、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获省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者可不受此限制。

(八)经组织选派援外、援藏、援疆的医疗队队员,可优先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评审条件

(一)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1、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进行本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熟练处理急诊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任现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40周,兼职的管理人员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15周。工作能力及工作量符合《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

3、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的经历。

4、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技术)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

5、具备下列3条中的1条。

(1)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且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2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

(2)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3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县(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

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

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论文1篇以上,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含省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的论文)。

(3)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

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

①术水平的论文4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2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县(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其中2篇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

获本专业省辖市(厅)级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限前7名)。

②(二)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1、精通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进行本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熟练处理急诊和危重症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任副高级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35周,兼职的管理人员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技术)工作不少于12周。工作能力及工作量符合《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

3、能够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带教和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2名主治医师的经历。

4、具有追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

5、具备下列3条中的1条:

(1)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且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

(2)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4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条为必备条件)。

(3)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①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

①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3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在省辖市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须有省级以上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4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是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正式出版过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专著(编委以上,本人编写有关章节,字数3万字以

②上。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限副主编以上, 字数5万字以上)。

获本专业省辖市(厅)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限前5名),或省级三等以

③上科技进步奖(限前7 名)。

三、破格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一)破格评审副主任医(药、技)师、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除符合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2篇是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2、获本专业省级三等以上、省辖市(厅)级一等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限前3名),或省辖市(厅)级二等 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两项(限前2名)。

3、经省政府同意,省人事厅参与, 在全省范围开展的行业综合表彰或省辖市政府授予的先进工作者(不含单项表彰)。

(二)破格评审主任医(药、技)师、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除符合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篇以上,均限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3篇是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2、获本专业国家级三等、省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限前3名)。

3、正式出版过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著作(限主编,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

4、国家或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不含单项表彰)。

附则

一、本条件规定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应同时具备,论文、科研成果、著作等业绩均应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

二、本条件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

三、所提供的学术刊物必须是公开发行,有CN刊号(不含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等);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章和篇幅短小的论文摘要等不作为评审论文对待。

四、科研成果需提供鉴定材料和证书;著作需提供有关编写内容、字数的证明,著作不含论文汇编、习题集、手册类、诊疗常规等。

五、取得成人教育(含自学考试)中医专业学历的只限申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成人教育(含自学考试)西医专业学历的只限申报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发生医疗事故者,经相应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后3年内不能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中未列入的专业参照

七、相近专业掌握。

八、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九、机关、学校及厂矿等企事业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级别划分标准原则是:设在县(市)地域内(不含省辖市所属的区)少于150张床位(含150张床位)的按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对待,多于150张床位的按省辖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对待。设在省辖市内的按其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和级别确定。

十、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以往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河南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能力及工作量要求 泌尿外科专业 副主任医师

一、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能主持疑难病例的讨论工作,能指导下级医师处理本专业范围内常见、疑难及复杂问题;能正确指导和组织救治本专业危、急、重症患者。

2.技术操作熟练,能独立完成本专业一般或较大的常规或急诊手术,如辜丸固定术、尿道下裂修复术、肾孟造瘘术,前列腺切除术、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尿路狭窄修复术、尿路损伤修复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型术等。能指导和协助下级医师处理术中出现的常见疑难问题。

3.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须熟悉或掌握电切镜、输尿管镜、肾镜、腹腔镜、介入治疗等技术。

4.能独立进行院内会诊。

5.具有一定的医疗行政组织管理能力。

二、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①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每年诊治本专业病人不少于300例。组织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不少于叫②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350台次,其中较大型、复杂病例手术不少于100台次。主任医师

一、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临床经验丰富,学识广博,具有全面指导本专业临床工作的能力,对所从事的专业有较深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2.在医疗技术上有创新和改进。

复杂的肾脏手3.能独立或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本专业大型或复杂的手术,如根治性膀脱全切术、术、复杂尿路梗阻手术、肠代膀胱术、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修复术等。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须掌握经尿道切除前列腺或膀脱肿瘤及经皮肾镜手术等技能。

4.能独立完成院外会诊工作。

二、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①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作为术者或②第一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250台次,其部大型或复杂手术不少于100台次。每年诊治本专业病③人至少70例,组织抢救危重病人不少于20例。

下载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报送2008年度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