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艺研究所阶段工作总结
工艺研究所阶段工作总结
2009年,工艺研究所本着“限无效、稳有效、上高效”优化投入原则,通过优化措施结构,调整投入方向,规模应用高效配套技术,科研攻关、措施增产与经济效益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坚持措施产量与效益并重,规模推广稠油选注配注工艺、油井助排工艺、水平井分段注汽技术、稠油暂堵调剖工艺等九项成熟技术,1-7月份累计实施478井次,实现阶段增油8.96万吨。
坚持优化投入与效益评价,实现措施精细论证。面对产量与成本的双重压力,工艺所本着“五优化”措施管理方法,加大措施论证力度,通过建立效益评价机制,杜绝无效投入,减少低效投入,增加高效投入。通过实行工艺措施全成本经济评价方法、加强重点措施现场跟踪,减少高风险措施83井次,避免风险投入390万元。1-7月份共实施各类工艺措施17项503井次,措施增油9.02万吨,与2008年同期对比,吨油措施成本下降110.5元,措施投入产出比由1:1.76提高到1:2.65。
坚持科学选题与重点攻关,确保工艺技术持续创新。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工艺所围绕构建辽河“科技大油田”和曙光“科技大厂”的大盘子,立足油田开发实际,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寻求油田高效开发的技术手段,实现增储增产、降本创效。2009年研究所共承担油田公司级科研推广项目2项6个子课题,承担采油工程导向技术3项,承担厂科研项目7项,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坚持创新降本与挖潜创效,“四双”工作扎实推进。2009年共开展“创新降本、管理挖潜、科技增油”三个方面“四双”主题竞赛立项9项,全年挖潜目标是降本创效440.1万元(包括降低措施成本263.6万元,节能降耗176.5万元),实现科技增油6000吨。1-6月份,共实现降本创效238.32万元,实现科技增油5857吨。计划全年节约投入430.1万元,上半年实际节约22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53%。通过精细管理,1至6月共实现节约9.76万元。全年计划通过科技手段增油6000吨,上半年实际增油5857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坚持方案规范与系统优化,实现措施方案高效运行。今年通过对各区块抽油机系统效率排查摸底,独立应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评价预测,形成了全厂各个开发单元系统效率的评价标准。其中,运用能耗最低的机采系统设计软件,预测评价37个区块单元中的199口井,前七个月共设计小修工程方案1566井次,合格率100%;成功实现抽油机系统效率优化设计网上方案与作业方案同步运行。今年累计实施抽油机系统效率优化设计64口,系统效率由18.6%上升到21.9%,累计节电59.21万千瓦时,阶段创效32.73万元。
第二篇:采矿工艺研究所稿件
采矿工艺研究成就煤矿行业的华丽蜕变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为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保驾护航工作纪实
编者按:
“万物即有源”,而矿产资源正可谓是“工业之源”,是工业长久发展的大动脉。中国是
矿业大国,是世界上矿产种类较齐全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用以支撑工业发展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大,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加大,进一步拉动了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只可能越开发越少。在新的历史时代面前,山西作
为能源大省、重化工基地,必须勇担责任,创新采矿工艺技术,实现我国采矿行业从“量的崛起”到“质的繁荣”的转变,提高采矿工艺的“科学产能”,实现采矿行业的长久发展。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的前身是1987年12月成立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的采矿工艺研究室,1992年经学院批准,建成为独立的校级采矿工艺研究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采矿工艺研究所现有采矿工程和工程力学两个博士点、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山
西省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省部共建改性采矿重点实验室” 以及山
西省采矿工程重点学科。近年来,在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和服务华北煤炭重化工基地建设以
及科研创新成果等方面,采矿工艺研究所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山西省煤矿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团结奋进、勇于克难,不断加快与企业间的合作步伐,打造了山西能源重
化工基地转型发展的新标杆,谱写了一首团结与奋进共在的华美乐章。
科学理论支撑现代采矿安全高效生产
作为专门从事研究采矿工艺的科研院所,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立足以理论引导
实践,用最专业的科研团队领导整个采矿工艺的现代化发展。针对晋、陕、蒙、冀煤炭规划
区的一厚(煤层埋藏厚)两硬(煤质硬、顶板硬)的赋存特点,研究院建立了四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安全高产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巷道矿压理论与
支护控制技术、特殊条件采矿理论与技术。
采访中,研究所现任所长宋选民对记者说:“近年来我们所还与山西巨安电子有限公司建
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针对我国顶板状态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对顶板各种状态参数信息的采集和分
析,研发出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顶板灾害连续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现在我们的整个系统就
已经在晋城煤业、大同煤矿集团、阳煤集团等公司的矿井中安装使用,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可
以及时有效地做出预警决策,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该项目经鉴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
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国际此项研究空白”。
第一个固气耦合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法的提出、瓦斯抽放中煤体应力与瓦斯压力分布规
律的揭示、提高渗透性综合抽放瓦斯的低渗透高瓦斯煤层的采矿技术的创新、块裂介质承压
水上采煤固流耦合模型的建立„„采矿研究所一个个科研创新理论的提出,保证了山西采矿
业的安全高效生产,使山西煤矿开采的步伐迈的更快也更加坚实。
战略联盟与企业共创采矿生产新局面
科研理论难题的攻克只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前提,理论与实际需要的完美结合更是科研工
作不断前进的方向。技术创新,生产需要是关键,因而研究院的技术研究只有应用于企业的生产需要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近年来,采矿工艺研究所与华北地区尤其是山西省内的煤炭企业建立了许多战略联盟关系,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合作攻克煤炭科技难题,为华北
地区与山西省的区域煤炭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跨越发展服务,体现出了高水平
研究所的科技水准和综合实力,使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的科研实力与华北煤炭最高学府的声望相符,确保山西能源生产永续进行。
例如,在神华集团的科技重点开发项目研究中,研究所就根据当地煤矿的实际情况,结合钱鸣高院士的“关键岩层理论”,提出了浅埋、薄基岩、特厚煤层的矿压控制理论,揭示了采场矿压显现强度随工作面长度增加、推进速度加快和采高加大而正比增加的规律,确定不同采高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参数,合理选择架型,得出在不同情况下应选用不同支架的理论,切实解决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团队协作打造矿业开采稳定的大后方
团队的紧密合作是获取最终胜利的不二法宝,而采矿工艺研究所不断突破且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支在三代领导人带领下依旧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科研团队。
从1987年建所以来,研究所的领导们就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在开展煤炭联合攻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综合实力强、在煤炭科研与教学方面有显著特色的采矿科研团队,并凝聚了一支特别能战斗和善于解决疑难煤炭科技问题的研究队伍,在面对科研难题时可以聚全所之力,解决煤炭开采及相关的科技难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所还将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组织全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山西省党代会提出的转变产业结构、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部署,使全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将 “干就干好,争就第一”的理念牢固地树立在全所教职工的脑海中。
研究所现有专职技术研究人员20人,博土生导师5名,教授7名。在前几任所长不断努力的基础上,在现任所长宋选民的带领下,一个个科研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发明专利被获取,一个个科技项目被完成,使采矿技术不再是困扰山西及华北地区企业长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安全生产、高效采矿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搞跨越的最佳选择。
实践教学勇担培育综合型人才重任
采矿工艺研究所不仅担负着采矿工艺研究的重大任务,同时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的校级研究所,它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根据矿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所还同时开展本科生和硕、博士的教学工作,确实达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2011年,研究所毕业硕士10余名,为煤炭战线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博士5名,全部走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岗位。招生硕士生20名,博士生10名,招收采矿2010年采
5、采6两个班级,2011年2个本科班,实现了研究所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有效衔接任务,充分发挥了研究所学科前沿的学术优势。
一个科研院所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申报了多少科研成果、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更重要的在于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多少的有用性价值,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多少便利性条件,而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用他们的实践做到了。
记者手记:在采访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之前,印象中的研究院应该是一些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学者,用微型试管、精密仪器做一些高精尖的实验项目,而来到这里我们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型真三轴多功能试验机、甲烷冰试验台、三维固流耦合相似模拟试验台„„每一台都是重型机械,就连显微CT机都是平常实验室的放大好多倍,让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些研究人员的辛苦与不易。他们是终日与煤矿与瓦斯打交道的研究人,他们更是山西能源转型发展的领路人,在离开这里的时候记者仿佛看到一面面旗帜在研究所门外高高扬起,上面写满了研究所的功勋,同时也写满了我们的感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相信,凭着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以及勇于攻关、不断创新的科研队伍,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一定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大胆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最壮美的篇章。
第三篇:2015研究所分工会总结
研究所工会总结
开发研究所分工会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契合主题,自主开展活动,工作和生活有机结合。同时,在厂工会的支持下,团结带领所全体职工凝心聚力为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
1、统筹工作任务安排。
1月初,分工会根据工作计划,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在职工队伍教育、劳动竞赛活动、维权职能、职工之家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帮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2、加强职工队伍教育。
今年以来,把形势任务教育贯穿全年和生产经营全过程,激励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将我厂的发展和面临的困难宣讲到位,根据我厂总的工作部署,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办法。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普遍开展了“新形势、新目标、新起点、新征程”、“忠诚事业、承担责任、艰苦奋斗、清廉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普遍增强,为使研究所能在我厂的油气开发中起到积极“先锋”的作用。
二
完善工会组织架构,加强学习,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研究所分工会组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与员工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认真履行工会职能,积极维护职工权益,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我们把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更好地履行工会的职责,同时分工会为此组织大家在周末集中交流学习,每次由一名研究所骨干职工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从而让大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让职工随时了解企业方针、政策、各类规章制度和采油厂发展趋势;积极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各种对话方式,让职工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让职工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有地方说,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一个和平共处、平等协商,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
依托厂“职工之家”建设,加强青年职工工作
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工会。而研究所是一支青年军,关心青年职工、加强青年职工工作对“职工之家”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于青年职工关心的问题、青年职工存在的困难,我们要积极的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向我们的厂工会寻求帮助。研究所共有6名女职工,占总职工人数的近1/4,重视女职工工作、保障女职工的权益也成为研究所分工会的重要工作。我们会在配合厂工会进行女工调研的同时,具体分析研究所女职工的具体问题,将关心女职工的工作做好。
四
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为了让职工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研究所分工会多次配合厂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1)4月份研究所和厂工会协商联合组织了关于开展“展风采、树形象、赢点赞”文化体育活动月的要活动,活动内容有羽毛球、乒乓球、象棋、跳棋、双升扑克牌、拔河、跳绳等比赛活动。活动期间,研究所全体员工积极报名参加了自己喜欢的项目。目的是为了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氛围,搭建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搞好同事之间工作相互促进,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2)根据局工会《关于开展“我为扭亏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的通知》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我为扭亏为盈献一计”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全厂职工挖潜增效的积极性,研究所全体员工也是积极响应,献计献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我厂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凝聚智慧和力量。
3)劳动节和端午节,丰富职工的生活,工程地质研究所党支部、工会、团支部联合商议决定,组织了篮球友谊赛、烧烤、集体包粽子活动。组织的集体活动使研究所更能成为一个融洽的集体,同时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协作能力,增强研究所的凝聚力,也使得每名同志的工作生活中都多了些和活力。
4)为了维护我所工的健康权益,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员工平安度夏,经研究,决定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积极宣传暑期防病知识,购买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研究所分工会在征求了全所职工意见后决定,每人一台便携式电风扇,经济又实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锻炼了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的才艺水平,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分工会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的为职工服务。我们认为,有义务为办实事,办好事”,关心职工生活,职工的认可才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一年将至,我们会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好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创新工会工作,为全所职工提供优质服务。让分工会的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工艺总结范本
2014年6月工艺管理总结
截止30日凌晨,2014年6月份共生产生料241323t,生产熟料154842t,生产水泥185176t,生产目标完成较差,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工艺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均质稳定,高产优质低消耗,现就以下方面对公司6月份工艺管理作总结:
一、原燃材料的控制
6月份原材料进厂检验正常,符合使用工艺要求。原煤的挥发分、灰分、发热值均与上月无差异,受原材料供应限制,进厂混合材水分较高,通过调整混合材比例,尽量控制入磨水分,混合材综合入磨水分4.15,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
二、生产环节控制
生料磨方面:为保证入窑生料成份稳定性,生料库料位控制在34米左右,按照峰谷电情况安排生料磨避峰生产,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6月底由于回转窑烧结情况较差,在一段时间内生料磨直接入窑,避峰时间降低,均化库料位涨至40米。
窑系统方面:6月份,窑系统总体运转存在较多的不足:
1、6月1-10日,窑系统运转比较平稳,回转窑的产量也保持的比较好,熟料强度结果还好,3天强度维持在32-33MPa,7天强度维持在44-45MPa。
2、6月中旬和6月下旬,窑系统运行较差,存在系统负压大,尾煤用量一直偏低,烟室和分解炉锥部结皮很快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
1、系统负压变大,导致系统风量变小,风速变快,窑内煤粉的燃尽率降低,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到烟室和入窑生料混合,在烟室和分解炉锥部富集形成结皮,进一步增大系统的负压。
2、C4旋风筒温度在6月中下旬一直较以前高20-30℃,怀疑分解炉撒料盒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磨损严重,从分解炉撒料盒进入分解炉的料子不能在分解炉中正常的进行热交换,在料子进入烟室后,料子被风带起,部分料子在烟室循环富集,导致烟室结皮严重;部分料子被风带出分解炉,造成分解炉出口温度高和系统负压变大,导致尾煤用不进去。
下一步拟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此问题:
1、稳定生料成份,提高操作员预见性,当料子易烧时,更加注意温度控制。
2、严格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不高于880℃,降低烟室结皮需要的温度,控制烟室结皮的产生。
3、每班清理窑尾结皮至少两次以上,并且分解炉锥部每次一定要清扫一遍,保证系统通风。
4、降低高温风机的拉风量,保证C1出口负压在-5500—-5600Pa,在保证系统用风的情况下,降低系统风速。
5、保证窑及三次风的用风匹配,窑尾温度控制在1150℃以下,减少结皮的加剧。
6、在中修时候,检查各级旋风筒撒料盒子的工作状态。由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操作控制方面,回转窑的情况有所好转。
水泥磨系统方面:6月16日开始水泥磨产量上不去,查找了各种原因,从辊压机的做功,磨内粉磨效率,选粉机选粉效率等方面做了检查,但问题还没有解决,辊压机做功明显下降,细粉料多。熟料小磨时间基本在40min以上,观察熟料结粒偏细。经总结分析,水泥磨系统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严格控制入磨物料综合水分小于2%,减少堵篦缝的情况产生。
2、严密监控辊压机做功效率,控制好入磨物料比表面积大于170以上,为磨内粉磨减轻压力,提高磨机的台时产量。
3、每班检查袋收尘的喷吹情况,使喷吹效果达到最佳状况。
4、利用计划停机时间对系统各提升机及辊压机的侧挡板和辊面进行仔细检查,消除隐患。
5、每天做选粉效率和循环负荷,监控好磨机的粉磨情况。
6、利用停机时间对皮带秤进行校准工作。
三、能耗方面1、6月份生料磨本部电耗比5月份稍高,但相差不大,这两个月生料磨的台时产量较去年都提高不少,同时电耗大幅下降,分析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a、生料磨台时的提高,使得单位电耗下降;b、生料磨实现避峰生产,进一步降低了生产电耗。
2、熟料综合电耗较上月份有所上升,由于6月窑台时产量较5月份低,并且有三次停窑造成运转率比5月份低。煤耗方面:6月份煤耗144.2kg/t左右,努力提高熟料台时产量是最有效的措施,另外良好的煤粉质量对窑系统的产质量及消耗有较大好处。
3、本月添加研磨体24吨,球耗130g/吨。电耗方面:水泥磨电耗较5月份有所上升,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a、水泥磨台时产量较上月低,b、水泥库库存较高,经常开停机。
四、质量方面
1、主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2、本月主要质量工作
①加强水泥磨改库的监督和抽查,避免发生改错库、窜库等现象的发生,对装运系统的一些斜槽进行了改造,使不同品种的水泥由各自专用的斜槽、包机、散装仓发灰,避免水泥发放出错。
②化验室重点工作在于加大各班组的对比及抽查频率,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检验的可追溯性。
3、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①、过程质量控制的较多环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部分控制指标完成的结果与《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如矿山的开采搭配还有待加强,出磨生料三率值合格率更是要当重点来抓。
②、混合材资源不稳定,质量波动大,也是造成水泥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进措施:继续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力度,严把各工序质量关,加强混合材进厂及搭配使用广利,降低因混合材使用不均造成水泥质量的波动。
综上,工艺管理的工作本着均质稳定,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标去进行,不断优化各生产环节的控制,认真分析总结每次的异常情况,把握细节,摸透本质问题,真正达到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葛洲坝宜城水泥有限公司
2014.6.30
第五篇:工艺总结
2011年工作总结
进入公司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公司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循循善诱的带领及关心支持下,本人在2011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较好地协助本部门完成了2011年工作计划。现将2011本人的个人工作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1、熟悉了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本人于2011年5月进入公司,为了更快更好地融入公司团队,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我及时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了解,熟悉了公司优秀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企业文化。通过熟悉和了解,我为能进入公司这个团队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学习压力之大。
2、熟悉项目流程,项目状况
作为工艺人员,熟悉和了解模具及状况对开展工作是相当有利的。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工作,我多次与相关部门到车间现场,对工艺的进展做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后,查阅相关技术文件,对工艺项目的进展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工艺的研发、进展和完成,离不开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参与和努力。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本人积极参与各相关部门的工艺会议及评审,使工艺进度能按照公司要求顺利进行。
4、工艺文件完成状况
⑴对机加工车间的自制零件的工艺进行改进;
⑵完成了组装车间328C系列与678系列的工艺操作流程的编制,以及一系列的工装夹具,如:压铸炉头的工装夹具、678C进气管安装夹具、678C机器管组件安装夹具、328C进气管组件安装夹具;
⑶完成398系列、698系列、728C面板玻璃粘贴工装的设计正在完成工艺编制。
二、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011年已经结束,回想自己在公司大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但收效并不太大,许多工作还有不尽如意之处,总结起来存在的不足主
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沟通,不能充分利用资源
在编写工艺的过程中,由于本人对多种专业知识比较陌生,性格有较为羞涩,未能积极向其他同事求教,间接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甚至错误的出现,没能达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同事的沟通,从而增长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2、缺乏计划性
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工艺文件制作的初期阶段,由于本人没有实现做好完善的计划,导致工作目的不明确,主次矛盾辨别不清,常常事倍功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做事加强目的认知,分清主次矛盾,争取能事半功倍取得预期成果。
3、专业知识面狭窄
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匮乏,对冷冲压、模具以及其它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认识不够到位。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将提高主观能动性,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公司软硬件资源,争取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加完美和成功。
三、展望
2011年工作多,任务重,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是种挑战。虽然一些工艺文件工作还没有正式完成,但收获也不少。特别是领导塌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树立了榜样。作为公司的工艺文件编辑和管理员,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善于总结、积极提高。也希望公司领导能给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争取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本人的本职工作任务,为工艺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