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发委年度综治联系点工作总结
经发委年度综治联系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委在区政法委的领导下,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管理工作,结合本部门职责和联系点实际情况,积极制订工作计划,稳步落实帮扶措施,在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发展,密切了与基层单位的联系。经过一年的努力注重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促进了基层群众的懂法、守法意识。,帮扶地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一是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明确帮扶工作任务。我委对联系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联系并深入红旗社区,针对联系点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对联系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明确帮扶措施和解决问题方案,从制度上和措施上保障联系点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投入,强化基础,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帮助联系点提高地区治安防范能力,一年来,我委积极出资,帮助红旗社区重点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基础建设。使社区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多个地区实现了零发案。
三、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环保节俭意识。我委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深入红旗社区,开展了宣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宣传违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危害、表现手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希望借此,帮助广大群众和筹融资者争强依法合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自觉抵制不法分子的蛊惑,理性投资。开展了XX市“节俭养德”宣传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弘扬戒奢克俭优良传统;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继续实时“万户低碳家庭行动”,号召社区妇女带动家庭,节约每一粒粮、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树立文明节俭消费理念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篇:2010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2010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 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平安淮安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的通知》(淮综治[2010]8号)和(淮综治[2009]10号)要求,切实做好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共建联系点工作,特制定2010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及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市经信委市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建设“平安黄集”、“法治黄集”活动为载体,加大对黄集镇共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和扶持力度,规范工作程序,夯实工作根基,增强新时期为基层服务意识,深入推进基层综治与平安共建工作和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为黄集镇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联系点共建工作的领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决定成立以市经信委童玉祥主任为组长,市经信委赵勇副主任和洪泽县黄集镇党委书记高万成为副组长,市经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卫宁和洪泽县黄集镇党委委员、政法
委书记曹加华为联络员的联系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市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通过平安共建工程,把洪泽县黄集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规范、保障到位、成效显著,符合上级规定标准和要求,群众认可的“社会治安安全镇”。具体来说,是将与黄集镇综治与平安共建工作确立在“全县争上游、全市争位置”的目标上,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上升,对政法干警满意度持续上升,全镇80%村(居)达“六有六无”村(居)建设标准,建成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一个。
四、具体内容
根据上级关于平安创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细则的要求,市经信委与黄集镇人民政府结合黄集镇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加强联系点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联系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处室和联络员名单,保障联系点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工作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等共建制度。
3、市经信委深入黄集镇开展调查研究,实施共建工作,2010年达三次以上,其中主要负责人一次以上。
4、黄集镇加强两项排查工作,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并定期向市经信委
汇报平安建设情况。市经信委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5、大力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犯罪防控水平。
6、努力加大共建联系点宣传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综治与平安建设知识宣传,提高干群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7、强化网络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开展“六有六无村(居)”和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
五、时间安排
从2010年3月至12月,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制定计划、排查摸底、广泛宣传阶段,从2010年3月10日至5月31日。
市经信委与黄集镇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2010年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计划,调研了解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基本情况。成立相关组织,采取灵活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村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平安建设宣传,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为标本兼治、长效管理阶段,从2010年6月1日至8月31日。
市经信委与黄集镇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梳理解决当前全镇平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难题,打击刑事犯罪,组织黄集镇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办班教育,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第三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从2010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召开平安创建推进会,市经信委督促黄集镇对省、市、县明查暗访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到位,并深入走访到部分村调研社会综治与平安建设情况。黄集镇组织以村为单位的档案资料工作观摩会;组织4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强化治安防范措施,开展群防群治活动,确保长治久安。
第四阶段为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从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市经信委指导镇开展“六有六无村(居)”创建申报活动;对各村、各单位一年来平安建设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平安建设工程开展以来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六、保障措施
1、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市经信委把共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周密的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对黄集镇平安建设工作的指导;经常深入联系点,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积极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薄弱环节以及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善于从基层实践中总结经验,指导工作。联络员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及时了解、搜集、反馈工作信息,加强联系协调,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讲究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平安共建水平。
2、明确目标,真抓实干。黄集镇党委、政府在市经信委的帮助下要树立决战决胜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加强协作,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基层联系点平安共建的长效机制。一是每季度召开一次经信委和黄集镇平安共建协调座谈会,黄集镇通报创建情况,共同研究决定共建工作重要事项。二是黄集镇及时向市经信委汇报平安创建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市经信委则积极协调,想法解决。三是市经信委加强对黄集镇共建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帮助查找、整改问题,提升工作实效。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4、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防止共建工作流于形式。通过上下同步联动,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推动黄集镇平安创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O一O年三月十五日
第三篇:区经发委2018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区经发委2018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区经发委2018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18年是我委继续实现卫生达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一年。我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以及区爱卫会的热情指导下,坚持“全员皆兵、攻坚战略、整体推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方法,深入开展了以办公室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机关工作面貌和环境进一步美化,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讲文明、树新风、讲团结、讲卫生等为内容的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深入。现将我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争创安徽省卫生城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卫生、文明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服务功能,改善人民工作、生活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清除危害人类的不健康因素,切断疾病传播源,提高社会公众健康意识,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基于这一认识,我委先后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动员,将《创建xx省卫生城市实施方案》作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继续做好我委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导,在认真学习、充分讨论、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成立了“爱卫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委主要领导担任,真正把我委的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此同时,我委对多年来的卫生工作进行了认真客观、实事求是的总结,结合我委实际,研究制定了阶段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将行之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规范,从而使我委爱卫工作目标更加具体,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
二、制定措施,完善制度,保障爱卫工作取得成效 根据市、区爱卫会、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委结合实际制定了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计划、环境卫生制度、健康教育实施计划、创绿化工作计划、控烟实施办法、卫生管理及奖惩办法、公共场所卫生公约等制度、办法、实施方案等。从软件上要求,硬件上实施,在执行各项制度的过程中,我委严格按照规范对违规人员实行教育与处罚。此外,我委认真按照通知和要求,定期开展投药、灭蝇、药饵、喷药等工作。
三、认真落实制度措施,加强卫生长效管理
一是每月组织全委干部职工学习有关爱国卫生运动文件精神和健康教育知识;二是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采取简报、标语、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三是认真落实卫生责任制,对垃圾及时清除,做到随倒随清,防止苍蝇、蚊虫的滋生,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四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实现以月促年目标,使创卫工作向纵深发展;五是加强对干部职工吸烟与健康的教育;六是巩固创建成果,按照制度作好每周卫生大扫除工作,保持和提高整体卫生健康水平;七是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检查评比,对卫生差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八是及时联系医疗、防疫部门,对全体工作人员注射疫苗、打预防针;九是大力倡导干部职工加强健身。
四、继续扎实做好除'四害'工作
实行'三包四定'责任制,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发药,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确保委机关除'四害'整体效果。在夏季加强灭鼠、灭蝇、灭蟑、灭蚊工作,保证办公场所无'四害'出现。按规定的时间,机关统一定期投药(药品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分发至各科室),每月投药一次,做到办公区内无老鼠;对除'四害'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四害'效果差的办公室责任人进行问责。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追求的大事情。今后。我委还将一如既往,齐心协力,为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第四篇:市局2010年综治联系点工作总结
**市**局
2010年综治联系点工作汇报
市**局与建设联系点—**镇牛轭岭村二○一○年平安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综治会议精神,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制定了综治工作方案,并在牛轭岭村建立了综治工作联系点,综治成员定期到牛轭岭村指导、协调和督促抓好该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了该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帮助该村进一步健立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以村干部为主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会计、主任任副组长,部分村民为成员;成立村调解委员会,并制订出相关的责任制度,十一月份同村干部签定了护林防火责任状、护林防火安全责任书、护林防火弱智人员督促责任卡。
二、加强综治和法制知识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综治成员定期到联系点组织他们学习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若干意见、工作纲要、实施办法,并分发宣传材料进行学习、培训,着力组织学习“五五”普法读本、《行政许可法》、《森林法》、《护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林业政策及国家基本法律知识,深入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不断拓展广大林农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为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法律知识。在该村散发护林防火宣传挂历300份,刷写护林防火宣传标语
十余条,交通路口张贴禁止采伐天然林通告。这样使得群众受到了法制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护林意识、防火意识。在2010年里该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三、及时化解该村不稳定因素
1、深入调查过细工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综法成员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排查,发现问题提前介入调处解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协助乡、村干部调解山林纠纷五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100%,人民群众的满意大大提高,该村2010年无重大案件发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维持了社会稳定。
2、协助该村解决行路难问题。我局由局长带队组成四个人的工作班子,与村委会干部一起认真分析当前该村所面临的困难,认为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是“行路难”,也是当前该村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为此我局在单位条件十分困难、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挤出部分资金维修500米村级公路,真正解决了该村行路难的问题。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经信委工作总结
经信委工作总结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环境,全市经信系统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主题和转型升级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开展“四推进、五倍增”行动作为主要载体和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40.9亿元,完成总产值926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和8.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0.7和1.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9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99.8亿元,同比增长13.4%,投资实绩位居全省前茅;完成自营出口279.2亿美元,同比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484.7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转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着重体现在“八个抓”:
(一)重抓工业强市。制定出台《深入开展“四推进、五倍增”行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绍兴工业强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并将“四推进、五倍增”相关指标纳入对各地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各区、县(市)、市直各开发区围绕“四推进”、“五倍增”分别开展试点,先后召开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装备制造业发展暨“个转企”“下升上”等系列现场会,进行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制订下发《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切实加大对“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十大重点产品及产业链培育等的奖励扶持力度。深化开展工业经济“比学赶超”主题活动,制订出台“工业强镇”竞赛办法,充分调动各地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抓转型升级。调整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推进落实“5年100亿元”专项资金;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三百推进计划”,调研制定《养生保健品开发计划》,加快培育发展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2013年,全市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563.3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从年初的25.6%提高到27.7%。制订《关于培育十大重点产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梳理明确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现代环保装备、纺织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等十大产品领域及产业链进行重点培育,分别与各地政府、相关企业签订创新发展责任书,组织参加中国义乌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举办浙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论坛,着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标志性产品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绍兴纺织印染、嵊州纺织(真丝)、新昌装备制造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绍兴纺织、嵊州领带(真丝)成为全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优秀示范区。
(三)重抓工业投资。围绕实施产业升级投资“1456”工程,先后编制下达“新三年建设计划”重大工业项目469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149只、“双百技改”项目计划124只及“机器换人”项目计划68只;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67只,完成投资512.8亿元;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94.3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到工业投资的39.4%,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33.8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到工业投资的73.4%,较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围绕推进“机器换人”,先后制定出台提升企业装备自动化工作考核办法和鼓励“机器换人”的专项扶持政策,会同银监部门落实通威机械等5只“机器换人”项目签订32.5亿元银团贷款协议,推荐申报27只项目获得2.88亿元中央资金扶持,15只项目获得3780万元省级贴息补助。成立重大工业项目服务办公室,通过强化考核督查、问题协调,以及举行市县联动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四)重抓创新驱动。深入开展柯桥区、新昌县智能纺织印染装备产业和诸暨市现代环保装备产业综合技术创新省级试点,重点推进1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结合开展十大重点产品及产业链培育,确定一批市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进行重点培育;菲达环保的燃煤烟气治理装备等5家产业技术联盟成为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入选数量占到全省的近1/5。市本级设立1000万元的工业设计专项扶持资金,出台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工业设计示范机构、优秀企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举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培训班、推进会和成果展,与香港贸发局合作开展工业设计及品牌策划对接活动,重点推进柯桥省级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建设,目前该基地已集聚创意设计机构131家,各类创意设计及研发人才1500多名,今年以来已获得专利授权410个,成果转化产值47.6亿元。
(五)重抓集约发展。全面深化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工作,完成市区1434家工业企业和96家商贸服务企业的核算排序工作并在《绍兴日报》公布,全市累计11263家工业企业进行了综合效益排序,开展了有序用电、印染企业排污指标“二档四类”管理、袍江经济开发区土地使用税征收改革试点等排序应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行能源总量和用能强度“双控”制度,制定出台考核评价方案和任务分解方案,健全完善监测预警、用能核准、节能量交易等制度,完成全省首个用能项目的节能量交易;组织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之星”创建活动,编制实施103只重点节能项目计划,推进落实20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6%,单位gdp能耗下降4.5%左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5%左右。全面强化落后产能淘汰和低端产业转移,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腾笼换鸟”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全市累计淘汰267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节约标准煤55.64万吨,盘活存量土地10195亩,9家列入国家和省级淘汰计划的印染、化纤、织造、蓄电池等企业生产设备全部拆除,23座落后粘土砖瓦窑全面关停,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六)重抓两化融合。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调研制定“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组织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按期完成诸暨枫桥“智慧安居”试点建设,诸暨市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航天长峰智慧城市大型软件研究院落户袍江并被列为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创建,编制完成《绍兴市“两化融合”评价体系》,新柴股份等7家企业列入全省第一批工业企业信息化示范试点,绍兴纺织等3个产业集群列入省级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轻纺城网络公司成为国家工业企业信息化试点。结合开展“两化融合”服务年活动,举办系列辅导和培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驻地网共建共享并实现突破,全市完成光纤入户能力覆盖达到91万户。
(七)重抓优化服务。深入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全市经信系统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缩减到22项,审批权限基本做到“应放尽放”;全面推行模拟审批和审批代理制,牵头开展技改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扎实“百企百强”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出台企业综合优胜考评办法和范蠡奖考评办法,着力打造“五型”企业;制定出台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的政策意见和行动方案,全年完成“小升规”616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和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建市区工业企业风险监控平台,出台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开展机关干部“一对一”联系走访工业企业活动,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进镇入企”和“中小企业服务日”活动,健全小微企业互助资金池,探索年审制转贷试点,全年发放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34.6亿元,惠及企业1512家。先后在新闻媒体开辟深化“双服务”助推“开门红”、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等系列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各地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经济运行情况
1—12月份实现总经营收入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农资销售53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财务经营收入91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实现利润138万元,同比增加98万元,社会贡献总额1849万元,同比增长18%。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载体,呈现亮点,树立“大佛龙井”茶文化新品牌。
1、举办“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抓住第七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这一契机,通过举办“大佛龙井”文化推介系列活动,树立“大佛龙井”茶文化品牌,将农特产品博览中心打造成文化示范点。一是举办茶文化主题笔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题“清敬和美”开笔,邀请省、县内外书画名家围绕唐朝新昌茶诗创作了一批书画精品。二是全国首创“禅心茶语”艺术休闲茶道表演。在茶博馆、杭州同香茶楼等地多次开展茶道之源文艺表演和曲艺表演。三是举办历代精品茶具展。在农特产品博览中心展出,结合休闲茶道发展理念,挖掘新昌茶文化历史发展内涵。
2、重点推介新昌名特优农产品。一是赴杭州举办“大佛龙井·新昌名品品尝展示活动”。通过品茗大佛龙井,欣赏“禅心茶语”艺术休闲茶道表演、调腔折子戏、越剧清唱等活动,推介我县名特优农产品,为我县茶叶、小京生花生、有机米等名优农产品扩销5000斤左右,产值达50万元以上。二是积极组织群星茶业有限公司、林栖谷隐、雪溪茶场参加省社开展的中国茶业博览会和“浙茶杯”红茶评比活动。“新昌大佛龙井·天姥红”展位大放异彩,全国供销总社、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省有关领导纷纷前来参观,高度评价新昌茶叶品质。三是扶持我社省级供销龙头企业群星实业、天然食品等企业在萧山机场设立专柜,在10家5星级酒店开设销售渠道。四是开发推出了茶与丝绸、茶与小吃、茶与书法、茶与奇石、茶与宗教五大组合产品,提升大佛龙井附加值。
3、积极调研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规划。为充分挖掘新昌历久弥新的历史名茶、自然纯朴的古老茶礼、丰富多彩的民间茶俗等文化要素,与茶业相关企业对接合作,以中国茶市为中心,重点围绕南瑞茶业有限公司270亩角寺岩休闲观光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和十里潜溪大佛龙井村规划,整合周边茶叶生产加工中心、老茶园、稀有茶树种等现有资源优势,发挥十里潜溪拥有山水风景、溪谷野趣、天然氧吧等区位优势,积极规划建设茶文化产业园。
(二)规范运作,深化互助,巩固兔业资金互助老品牌。
1、规范兔业资金互助工作。截止2013年12月,兔业资金互助会拥有会员235人,其中基础会员16人,已交纳互助金715万元,向新昌县农村合作银行融资2600万元,发放互助资金余额2585万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5亿元,受益农户221户,互助率达97.2%。针对审计局提出的几点意见进行积极整改,同时我社和县农办共同出台《新昌县兔业资金互助会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兔业资金互助会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保障资金互助会依法、稳健运行。
2、举办首届兔肉美食节。目前我县供销系统共有规模养殖户100多户,省级良种场3个,存栏量18.5万只,其中长毛兔9万只、獭兔9.5万只,年产值2965万。通过兔肉美食展示、免费品尝兔肉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兔文化与美食文化强烈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打造兔美食文化品牌、繁荣传统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多措并举,深化服务,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1、培育壮大农资服务体系。开展送化肥下乡系列活动。入春以来,县供销社下属恒丰农资配送中心送农资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巧英香榧基地、种粮大户及花木种植大户达30车次,共计206吨。发放一百多份宣传资料,力保优质农资供应。
2、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年初和农转办一起在镜岭举办了96人参加的第十六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90名通过考试获得了农产品经纪人证书。7月与市社联合举办了高级评茶员培训班,我县62名茶界人士通过接受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高级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
3、成立10家庄稼医院。由县农资流通协会和恒丰农资有限公司开展的“庄稼医院”创建活动,通过为期6个月的摸底调研,严格按照庄稼医院创建标准,顺利成立官元庙、后岱山等10家庄稼医院,已累计创建30家。
4、完成烟叶收购。为减轻今年的高温干旱天气给种烟农户带来的损失,今年烟叶收购挂牌价比去年上涨10%,2013年全县香料烟种植面积6200亩,同比减少1.58%;共收购烟叶11620担(每担100斤),同比增加110担;实现收购额2280万元,同比增加30万元。
(四)规划项目,盘活资产,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1、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县社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为保证社有资产保值增值,4月我社对单位出租房租赁权公开拍租,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全部进入县公管办平台进行公开交易,最终实现租赁收入217万元,比2010同期增长了31%。完成我社在儒岙供销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工作。下属单位商贸总公司通过公寓房改造租赁形式,有效盘活资产。
2、调研再生资源市场建设选址。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意见指示,我社积极与国土、规划等部门沟通衔接,多次开展选址调研工作,实地踏勘葫芦岙、上下山泊、丽都花园后侧、岙元、拔茅砖瓦厂边等地块,并对其优劣进行商讨,积极落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选址具体地块。
(五)多方调研,强化落实,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
1、基层社建设。新建1家基层社—新昌县南岩茶叶供销有限公司,开展农资、生活资料,农副展品购销,由县社和林栖谷隐茶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资金50万元,由县社控股51%。
2、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建设。新办鑫盛农产品、为农果品等7家专业合作社,涉及水果、苗木等诸多领域,累计创办专业合作社22家;成立东山村等6家以两店两室为基础的村级综合服务社。
3、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创建2家以基层社为主体,包含生产、生活资料经营及为农服务载体的东茗经营服务综合体和商贸经营综合服务体。
(六)团结创新、大气高效,牢固树立供销社新形象。
1、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作风建设。一是极力做好钦寸水库移民责任户工作,在钦寸水库工程第三、第四批移民安置集中、分散抽号择地期间,实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度,切实做好移民责任户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开展联户帮扶活动,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巧英乡溪竹村和唐家村,了解帮扶对象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深入联系企业开展项目进展困难帮扶。三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公务接待,厉行勤俭节约,发挥县社纪检监察小组作用,强化机关效能建设。
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系统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综治、信访工作责任书,对下属基层单位、出租营业房、农批市场、农工商超市开展消防、安全生产检查,做好台账记录;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3人次,回复处理信访件13件,落实系统60年代精减职工困难补助,全部纳入社保;继续做好系统技术辅导员累人员的申报工作;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