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17: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

第一篇: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

东莞民企50强评选搞了两次,但至今也没有50强企业入围广东工业50强。

从历史原因来看,东莞由于城市级别不高(发展之初仅为一农业县),区域集聚力量和辐射力不强,在获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很难收到大型企业的青睐。就像东莞的民营企业一样,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东莞亦是一棵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参天大树。此外,东莞工业基础薄,是在改革开放中凭借地缘、人员优势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依然以生产组装为主,两头在外,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参与程度较低。

时间: 2010-06-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张晓嘉、潘彧

东莞形象塑造离不开“优势制造业”

广州日报对4000名东莞市民进行民意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近八成市民认为东莞未来30年会一如既往保持高速发展,在人才结构上就必须完成从以农民工为主向以高科技和白领人才为主的转变。

而专家们则普遍表示,东莞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其优势明显的制造业。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东莞形象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制造业之都”

东莞前30年,靠着制造业撑起了一片天,那么后30年的发展是否要转向其他行业呢?调查发现,46%的市民认为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东莞发展的新动力,与此同时,30%的市民表示,新兴产业要发展,但传统制造业仍不能摒弃。

东莞素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如今东莞要树立新形象也绝对不能脱离“制造中心”这个根本。

目前东莞的制造业主要停留在为外资公司加工、代工阶段,“缺乏自己的品牌,没有完整先进的产业链”。一旦有朝一日,外资撤离,东莞制造业便难以为继。因此,若要稳固“制造之都”的地位,将制造业真正打造为东莞名片,就必须完成从“加工制造中心”向“先进制造中心”的转变。就是有自己独立品牌,而且在生产流程、工艺及管理方面全面提升。“东莞将来应该成为一个更具亲和力的城市。”说到对未来城市形象转型的期待,曾理认为,东莞外来人口众多,必须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市政建设、公交系统、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和设施都必须跟上。

文化产业已被列入东莞支柱产业,统计显示,全国1/5的服装由东莞制造,世界每10双运动鞋就有1双产自东莞,超过30%的玩具在东莞生产,每5部电脑就有1部出自东莞,有人开了个玩笑:如果东莞打个喷嚏,世界电脑市场就会感冒;如果东莞发生龙卷风,全球电脑供应将处于瘫痪状态。这些信息,无不让我们看到东莞在全球制造业占有的显赫地位。

今年初,我市提出“双转型”发展思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东莞制造业也存在危机。东莞将如何走好制造业之路,实现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模式转变?东莞要自主创新,存在哪方面不足?

我们要支持我们国家、我们东莞的创新产品。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是创新的沃土。

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东莞已经成为:国际制造名城、经济强市、外贸强市。东莞生产的电子、通讯、玩具、家具、皮具等产品享誉全球。尤其是电脑配件,有人开了个玩笑:如果东莞打个喷嚏,世界电脑市场就会感冒;如果东莞发生龙卷风,全球电脑供应将处于瘫痪状态。与此同时,东莞创造了许多品牌,如:步步高、虎彩、生益科技等。目前,东莞经济名列全国大中城市30强中的12位,外贸额列上海、深圳、苏州之后列第四。(注:2007年数据)

嘉宾吴晓波:首先非常高兴来到东莞,我是第二次来到东莞,上次是两年前到东莞,对松山湖印象非常深刻,东莞特别是东莞的政府有非常强烈的意识要怎么样去提升东莞制造业的竞争力。首先简单说一下制造业的发展,其实东莞成为制造业名城是有深刻原因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贸易、投资的自由与便利化,使得资本有条件向生产成本更低、资本利用率更高的地方集中。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其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大幅度上升,迫使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又由于发达国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与污染的防治提出更高要求,使其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09:47:49]

嘉宾吴晓波:经济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与各国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在一起,使得制造业出现了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0世纪70、80年代,欧、美、日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纷纷把其劳动密集与资源密集的产业转移到东亚、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东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承接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这么一个趋势。[09:49:08]

嘉宾吴晓波:在这样的环境下,全球制造业形式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正极大地改变各个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着产业竞争的业态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产业链被细分到空前的程度。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不仅将其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即使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是尽力抢占各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将产业链条的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嘉宾吴晓波:这样我们看到了以信息化为平台的一个新的全球化配送体系。机会是非常大,但是我们的付出也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这几十年的发展基本是非常传统的模式,同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其产品附加值在不断下降,竞争、供应都在增加,这种产品附加值的上升或下降又取决于它的差异性。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公司越来越关注于产品的研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以原厂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比如世界著名运动鞋生产厂家耐克公司,它并不具备什么生产能力,而是依靠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体系,分别由不同的主体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等业务,实现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09:55:30]

嘉宾吴晓波:行业之间的同质化导致了利润的下降,东莞将用一个怎样的平台去支撑产业,值得我们去思考? [09:57:37]

嘉宾吴晓波:我国有60%的专利和80%的新产品来自跨国公司。此外,跨国公司不仅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还采取大规模采购的办法,外购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维持其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如美国的波音公司生产的747大型客机,约450万个零部件,来自于60多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000多家小企业。这并不是说波音公司没有能力生产这些中间投入品,而是采用这种方式成本更低,效益更好。又比如英国生产的汽车,发动机来自瑞典、控制设备来自德国、底盘弹簧来自于美国、车身来自意大利。这种分工的细化,使制造业的竞争从产业间的分工为主转变为生产环节的分工,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某些产业,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09:59:20]

嘉宾吴晓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能在绝大多数产业上没有竞争优势,但在某一个产业、某一个产品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比如一些资本密集的产品和技术密集产品的链条上总会有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或者劳动密集比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环节。这种产业链的细分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集中力量在部分产业和部分生产环节上取得突破,提高竞争力,还使他们有机会和条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规范,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

[09:59:43]

主持人戴丽娟:这个俗话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管理,四流的企业做体力”。您认为这个话可以这样去说吗? [10:00:18]

嘉宾吴晓波:这个话从表面的描述上似乎也没有问题,但从我们的理解来说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观点说法是不全面的,其实从设计到制造等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不是分割的,对整合制造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上中下游整个是一个链,要注意之间的链接。从制造起步、从劳动力起步,但他们的附加值在不断提升,这里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如富士康最初就是做制造业起步,戴尔、英特尔这些企业最初也是做电脑外围设备、各种连接线等开始,但是不要小看这个,如果他们第一时间跟核心厂商做联合设计,它就提高影响力,他们就成功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迅速的放量,用全球渠道配送等网络体系,用最短的时间将他们的产品交给用户,这里面也强调了一个速度问题。[10:03:03]

嘉宾吴晓波:我们常说的“微笑曲线”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两头高,中间低。日本制造业里能够把制造这一环节的附加值做的很高,那么它靠什么?它们的经验制造、经验生产等整个制造体系很完整,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性,这是欧美国家等在制造上赶不上的。那么我的观点是东莞不是说是简单的去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关键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优势怎么样放在新的平台上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整合,这是很重要的。上次我去松山湖的时候感受很深,建设的时候东莞市政府就考虑到要引进一些大学、科技院所,比如一些高科技博士创业园等,这些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的,这种合作就是把我们上、中、下游的优势整合来提升我们在制造领域的附加值,我想这是一种大的趋势。另外就是上、中、下游的价值链从全球来看,非常典型的一个趋势是现在上、中、下游的制造业与服务业是越来越不可分,个性化制造就是服务业,两者的融合也将是全球制造业演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10:06:42]

嘉宾吴晓波:另外一个趋势是,一般企业我们讲价值链,上中下游价值链,传统企业的价值链是封闭式的,企业自己完成,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都封闭在一个企业内,现在看来这种分工越来越网络化。这里面有个新的趋势,就是说它把整个价值链通通打散了,这个打散靠我们虚拟的平台来做,也就是网络的平台,我们的订单,我们的资金链,我们的物流配送等等都离不开网络的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去掌控未来世界市场,因此这也是一个新的趋势。[10:08:56]

嘉宾吴晓波: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项目,就叫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的高附加值全球制造访问。这个访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发达国家他们自己的制造业似乎并不大,通过这样一个访问平台,他们控制了全球的制造,我们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如何利用我们的优势?中国除了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外,还有其它方面更多的优势,如何去利用开拓这些优胜来建设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做二次创新这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利用中国的特点和优势,去做大量改进的创新。[10:10:24]

嘉宾吴晓波:如何利用发达国家已经走在前面开拓的方向和先进技术,来结合我们中国制造的特点,来做二次创新这很重要。目前,在我们中国的制造企业里,大量创新的是工艺的创新,作为产品主搞设计那块,但这与我们中国目前的能力不符,任何产品都有它的原理和规格,但这种规格的确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在确立。因此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要提高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必须采取与目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自主创新战略,二次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实践的典型模式。[10:11:52]

主持人戴丽娟:深圳的自主创新在全国走在前面,成为这方面的旗帜。成博士,您来自深圳,一定对深圳自主创新方面的建设有所体会,那么,深圳的自主创新有那些方面是值得东莞借鉴的?下面成教授就深圳的经验给我们说一下。[10:12:57]

嘉宾成海清:深圳在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是做的非常不错。拿深圳中集来说,中集目前来说是一个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它的集装箱做到了全球60%的份额,它的登机桥设备做到了中国90%的份额,虽然它也是一个从制造起步的企业,但一直在持续增长,它的产品开发层面上有很多创新,很多专利,现在他们正在做的运输的特种车辆也准备朝第一的目标发展,所以说它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是做的非常好。它去年的营业额是360亿左右,整个上市公司今年做到了500亿,目标是2012年做到1000亿规模,届时则相当于现在世界600百强的概念,中集目前在深圳是排第三,华为是第一,中兴是第二。其实包括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自主创新非常重要的因素。[10:15:01] 主持人戴丽娟:刚才我们谈到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的一些做法,那么就我们东莞来说,有些人说到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候鸟式”经济模式,消除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以及经济安全性差等弊端,重视自主创新,拥有自主品牌,发展扎根本土的“榕树式”经济。那么,吴博士,您来东莞比较长时间,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说法。[10:15:44]

嘉宾吴运建:大家都知道东莞是制造业名城,它的制造业特点是贴牌生产,它的技术在外面,市场也在外面,然后加工在这里,订单也是在外面,它制造业的根基是不扎实的,全部要靠外部的企业和市场,因而有说东莞的制造是一种候鸟式的,就说一旦东莞的资源、环境等不适合这种企业的风格和发展的时候,它企业就会迁走,东莞有不少台资企业就迁到了江苏。东莞主要靠的就是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但现在这种优势别的地方也有,随着湖南、江西、贵州等周边省市的发展,现在东莞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所以说目前东莞制造业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现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科技发展、大力推进东莞自主创新。出台了很多政策,针对东莞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东莞经济结构调整对科技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科技产业的主要思路是:着力发展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的装备制造业,以此提升东莞科技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10:18:22] 嘉宾吴运建:到2010年,要实现技术进步要占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的55%,研究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1万件,科技人才总量超过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等,目标是很明确的提出来了,也表明了东莞自主创新的决心。[10:18:51]

嘉宾吴运建:科技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10年内,东莞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技强市战略,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两自”企业、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把东莞建设成为面向市场、服务企业、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应用技术研发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使科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0:19:30]

主持人戴丽娟:那么东莞如何实现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转变? [10:20:03]

嘉宾吴晓波:很难说给一条很明确的路径,但是路径有很多,其实创造体现在很多的细节上,包括生产过程中都有很多的创造,这里面有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自身行为的推动。这是我们争取的方向,从成功企业的一些例子,我们看到在开放的环境下,我们要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来塑造我们能够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因此,东莞可以从很多细节方面去完善制造业,其中利用外援技术是很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获取上游的技术。此外,品牌的塑造我们也要去争取,这也很重要,一个品牌的塑造并不那么容易,它要做大量后台的工作,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后台的发展则越来越重要。从一个区域来看也是一样,东莞作为区域经济非常有亮点,非常出色的一个地区,前台在外面竞争打仗,那么它的后台呢? [10:22:31]

嘉宾吴晓波:后台是什么?我们讲管理利索的品牌,包括面向服务业,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业的一种兴起,像第三产业包括管理咨询、金融、风险投资等一系列体系的支撑建设,目前越来越重要,整个后台的提升,让品牌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提升。包括吸引一些高端的人才来东莞发展,城市发展平台的提供,这一点我觉得东莞做的是不错的,我想说的是中国产业的提升往往跟城市化的进程交集在一起的,和城市化的建设也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平台做好了,不要以为城市环境的改善这与制造业没什么关系,其实是有很大关系。[10:24:49]

第二篇:2011年个人总结报告_钢铁制造业

2012年个人上半总结报告

时光如梭,转眼即将告别2012年上半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虽然工作忙忙碌碌,但忙碌的很有意义,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业务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与进步。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 积极开展工作,力求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1.踏实认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上半年中,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开展工作,在采购中有时候市场紧缺,数量少,需求急等原因,每次采购一些原材料总是要经过好几个关才能顺利采购回来,采购工作一直处于忙碌之中。有时采购工作中难度较大,但我经过不断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忙而不乱的开展工作,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生产。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的向同事们了解和学习业务知识,并且能够和同事共同完成一些任务,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2.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工作是不断的花公司的钱,但怎样节约,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合适的备件,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但有时候和客户沟通妥当后,付以客户承兑汇票,间接的为公司节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年中我通过严格控制在采购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在分析,权衡质量保证,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才与供应商确定最终的合作。上半年,由于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供应商纷纷要求多次涨价从而使采购更加有难度,但是我通过多多的沟通,理

顺价格构成的各个明细,适当合理的进行了价格的调整,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3.努力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采购业务牵涉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是需要公司内部各个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的一项工作,与销售,生产,财务,质量等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且需要或多或少的掌握这些部门的相关知识。在与这些部门不断的接触与交流中,使我的业务知识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分析与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二.严格要求自己,摒弃工作中的不足

虽然工作忙碌,自己也再逐步的进入角色,但工作中也有许多不足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工作中还不能充分做到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对所采购的备件还不能充分了解产品工作性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比较被动。今年面对的最大压力与困难就是:“担心自己的业务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需求以及公司紧张的财务状况。”这一方面需要我以后更加的不断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公司领导给予帮助才能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清醒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学习,不断的改进,增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学习,多请示,多交流,多动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敢,发扬吃苦难劳,知难而进,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

时光又将翻过2012年的上半年,步入全新的下半年,面对突然恶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公司也即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我 的工作也会更加繁重,要求也会更高,为此,我将会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的上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企业共命运。共同创造更好的将来!

周起龙

2012.6.28

第三篇:2011年个人总结报告 钢铁制造业

2011年个人总结报告

时光如梭,转眼即将告别2011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虽然工作忙忙碌碌,但忙碌的很有意义,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业务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与进步。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 积极开展工作,力求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1.踏实认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一年中,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开展工作,单位是特钢行业,在采购的原材料中有时候市场紧缺,数量少,需求急等原因,每次采购一些原材料总是要经过好几个关才能顺利采购回来,采购工作一直处于忙碌之中。有时采购工作中难度较大,但我经过不断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忙而不乱的开展工作,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生产。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的向同事们了解和学习业务知识,并且能够和同事共同完成一些任务,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2.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工作是不断的花公司的钱,但怎样节约,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合适的原材料,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废钢上的付款方式基本以现金结算的,但有时候和客户沟通妥当后,付以客户承兑汇票,间接的为公司节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年中我通过严格控制含镍原材料成分上的要求来降低采购成本。在采购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在分析,权衡质量保证,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才与供应商确定最终的合作。上半年,由于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供应商纷纷要求多次涨价从而使采购废钢的组织更加有难度,但是我通过多多的沟通,理顺价格构成的各个明细,适当合理的进行了价格的调整,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3.努力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采购业务牵涉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是需要公司内部各个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的一项工作,与销售,生产,财务,质量等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且需要或多或少的掌握这些部门的相关知识。在与这些部门不断的接触与交流中,使我的业务知识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分析与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二. 放眼明年计划 1.维护与持续开展老客户

明年电炉,中频炉两套炉子一起生产,对于一个全新的生产工艺来说,好多地方我们都是起步,我们还是以铁屑为基础,控制好老客户的质量与数量,来满足生产的一部分需求。2.深度积极开发新客户

对于明年一个全新的生产流线,电炉以渣钢为首,对于这个行业,我们还是很陌生,从这个年底采购的渣钢中边采购边学习,从这个行业为入手去广泛接触渣钢客户,多交流沟通,保障明年用量的同时控制好质量。3.采购明细计划 1-渣钢7万吨 今年年底采购过程中多摸索,多沟通与学习。从今年就要多接触渣钢客户,有条件的也要去实地看货物情况等,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2-钼钢6万吨

今年平均每月采购2000吨,缺口3000吨每月,积极把老客户的量做足,这能提高一部分的量,在者从老客户中介绍一些新客户,来满足每月5000吨的采购量。去积极接触锻造企业,尽量多的采购一部分的切头,冒口等。3-镍钼钢7万吨

今年平均每月采购1500吨,镍钢缺口最为严重,针对自己的业务与镍钢接触最为多,我采购的重点也会着重,把老客户的量全书发往单位,控制好质量与数量的把关,把老客户的切头与冒口也一并采购。明年的电炉的起来,我们对于切头的重要性就能体现出来,采购切头一类会比今年更为好,多接触一重,二重的含钼,含镍等多种元素的冷钢,来满足单位的需求。三. 严格要求自己,摒弃工作中的不足

虽然工作忙碌,自己也再逐步的进入角色,但工作中也有许多不足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工作中还不能充分做到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还不能充分了解冶炼什么产品;对一些复杂的材料钢种还不能很好的辨别,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比较被动。今年面对的最大压力与困难就是:“担心自己的业务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需求以及公司紧张的财务状况。”这一方面需要我以后更加的不断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公司领导给予帮助才能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清醒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学习,不断的改进,增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学习,多请示,多交流,多动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敢,发扬吃苦难劳,知难而进,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

时光又将翻过2011年的最后一页,步入新的一年,面对突然恶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公司也即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我的工作也会更加繁重,要求也会更高,为此,我将会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的上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企业共命运。共同创造更好的将来!

废钢部-徐佳伟

2011年12月22日

第四篇: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生态调查总结报告

2004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生态调查总结报告

在制造业信息化投资大户的名单中,机械行业并不是引人注目的行业。相比较而言,似乎冶金、汽车、电子等行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上都要比机械行业要走得快一些。然而这只是宣传比重造成的印象而已,仔细研究机械行业以及机械行业信息化,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恰恰是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投资总额最大、未来信息化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行业基本状况

我国机械工业包括六大行业,20个分行业,271个小行业,11万多家企业,百余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职工人数近2000万,固定资产原值50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比重的15%。2004年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还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出来,但是从2003年的数据,综合考虑2004年的发展态势,是可以大致估计2004年的行业状况的。2003年,机械工业全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20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6.05%;机械工业全年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222.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1.78%,远高于2002年平均增速22%的水平;从各月完成产值绝对量看,2003年各月均在2000万元以上;而2002年各月均不足2000万元。由此可看出我国机械工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所披露的数据,2004年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3年的高位基础上将继续攀升,机械工业各子行业将呈现出全面增长的局面。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04年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可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再创历史新高。2004年机械工业的产销和出口创汇应在2003年基础上继续增长20%左右,工业增加值和效益也会增长15%左右,也就是说工业增加值可能超过7100亿元。

不过整个行业中的销售增加值会很不平均,从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这一类看,汽车的销售量虽然依然在增长,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产量将达到220万辆以上,但是由于第二季度开始愈演愈烈的整体市场的价格变动因素,加上银行利率调整等因素,汽车产业的销售业绩增长会明显放缓。

但是,随着煤炭、电力、建筑等行业在2004年的持续增长,相关的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及配套的机床产业、模具产业都会继续取得大的增长,销售增加值会是机械行业各子行业中较高的分支。其中,发电设备在国家重点工程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2004年的产量依然会保持乐观态势,不过2003年的产量增长率太高,在200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增长了75.88%,达到3700.61万千瓦,这是2004年很难超过的指标,预计2004年的产量有可能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机床方面,2003年最受市场欢迎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机床和大型机床,在这个市场需求环境下,机床行业表现在产品产量上突出的特点是:一般机床需求稳定;高精度机床、数控机床及大型机床需求旺盛,其产量呈超常规增长的态势。2003年高精度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2.51%;数控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7.73%,大型机床增长幅度最高为87.13%,其增长动力来源于机床工具行业的用户如机械制造业、汽车、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对机床产品的需求剧增。预计2004年数控机床产量将达到4万台以上,各类主要机械产品都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除以上行业外,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内燃机、石化机械、仪表、基础件等行业也是2004年机械工业企业中增幅较高的企业,它们与机床、电工机械行业一样,增幅均有可能超过全国机械工业年平均增长水平,其利润在全部利润中的比重也会高于去年同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综合来看2004年的机械行业,会发现一些特点:农机产品销售依然健旺;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持续去年火爆局面;环保机械出现明显的快速增长势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同比增长39.46%;机床行业中高、精、尖产品继续保持增长,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进展;为国家重点工程服务的机械产品继续快速增长;发电设备类产品整体保持大幅增长,发电设备2月生产同比增长148.22%,累计同比增长98.79%。由发电设备带动的交流电动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也都保持一定增长。年中对于2004年相关产品的增长预计大致是:农机预计增长约15%;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装载机增长约25%,挖掘机增长约40%;仪器仪表预计增长15%;机床预计增长约20%;电工电器预计增长30%~40%;重型行业电梯增长约15%,起重设备增长25%~30%;通用机械预计增长约20%;基础件预计增长约20%;内燃机预计增长约30%;汽车预计增长约20%。目前看来,这些预测是可以实现的,并将保证全行业整体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者超过15%。

但是要注意到以下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不小,但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满足国内建设需要;作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主力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未摆脱困境;关键技术过分依赖国外,自主发展能力薄弱;高技能人才的比较优势有弱化的危险;在超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大起大落的风险。信息化技术普及率尚可

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自主开发了我国第一个CAD系统——组合机床多轴箱CAD系统;八十年代初,开展了MRPII、CAD技术的应用。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部分机械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数量只占机械制造业总量的很小比例。在1.5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而中小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不到5%,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机械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空间。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主要以CAD、CAM、CAE、CAPP、PDM、ERP等各种软件/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应用为重中之重,相应地硬件系统也在机械行业中有了比较大的销售空间。由于CAD产品在机械行业非常早就开始了应用,而且在“八五”、“九五”期间连续受到了相关决策部门的大力推广,因此在日前科技部组织的行业信息化调查中,相关信息显示,机械行业的二维CAD普及率达到79.1%,在各行业中居首位;其次是三维CAD技术应用,其普及率接近半数,达到49.3%。

此外,机械行业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结构趋于合理。综观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链条上各单项信息技术的普及率,CAE、CAM、PDM、ERP、CAPP、三维CAD和二维CAD呈金字塔结构,普及率依次为9.0%、10.4%、14.9%、15.7%、28.4%、47.3%和79.1%,其基本结构趋于合理,与机械行业企业应用及需求状况基本吻合。值得注意的是,ERP普及率超过15%,这个数字高于全国制造业ERP普及率抽查数据(10.4%)5.3个百分点;同时,机械行业CAPP、CAM、CAE、PDM各项软件/系统的普及率均高于全国制造业抽查企业的各项技术普及率。不过要注意到,这个抽查数据将汽车行业的数据放在机械行业中来计算(这是传统机械装备行业的算法,没有错误),这对整个机械行业的信息化数据必然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信息化技术应用率偏低

虽然软件产品的普及率看起来不低,尤其是二维CAD产品的普及率甚至接近80%,但是应用比率却让人遗憾。在制造业各行业企业CAD、CAM、CAE、CAPP、PDM、ERP信息系统应用中,通过调查数据统计深度分析后发现,各行业中各种软件/系统的应用比率不同,反映出不同行业对各种软件/系统的应用频度不同,需求差异性很大,应用结构不同,并且,各种软件/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也不同。机械行业企业二维CAD的应用比率最高,达到37.7%;其他依次为三维CAD 23.5%、CAPP 13.5%、ERP7.5%、PDM7.1%、CAM5.0%、CAE4.3%。上述统计数据深层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应用的技术含量偏低,并且应用不饱和。以二维CAD应用为例,其普及率高达79.1%,但是,其应用比率仅为37.7%,差距较大。

仅仅从CAD产品在机械行业的应用看,二维绘图依然是最常用的功能,而在更高端的一些应用功能上,机械企业的应用比率却偏小,类似于动态仿真、数据库等应用都没超过10个百分点(见图3)。联系到前面的软件系统购买率和应用率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是,机械行业信息化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普遍存在,信息化和业务应用的整和程度相对松散,虽然少数大型机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可以跟国际企业媲美,但是整体来看,机械行业缺少象金融、电信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紧密整和的现象。投资分布偏于硬件 因为整个制造业中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普遍存在,所以,虽然这两年整个制造业中软件的宣传声音要比硬件大,但是硬件采购的投入却远远大于软件和服务的投入。2003年,制造业在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投入分别是135.5亿元、51亿元和28.7亿元,这个排序在2004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只可能是软件、服务投入的增长率高于硬件投入的增长率。

机械行业的投资分布跟制造业的非常一致,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机械行业虽然在逐步认识到管理软件、网络系统的重要性,但是普遍地看来,有能力购买并实施大型管理软件的企业终究还是少,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人才储备、管理体制的问题。而由于大量机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停留在CAD设计阶段,所以虽然许多企业投资兴建了网络,但是网络的应用水平不高,大量的机械企业处于基础网络应用阶段,对信息化的价值诉求只是利用IT手段提高办公效率,用办公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实现管理和工作方式的转型。应用特征是局部的信息共享和基本MIS、OA等应用,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财务管理等系统和标准化应用软件。这个阶段的通信消费基本以话音为主,网络建设以局域网为主。目前整个制造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其实也集中在这一阶段。

较基础网络应用阶段稍微高水平一点的应用,是在网络环境基本具备的条件下,主要基于某些关键部门的业务需求所开展的信息化应用,这些业务需求主要是财务或者生产管理部门的需求,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内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些企业在机械行业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企业加大了对网络的投入,对宽带接入、会议电话、新视通、呼叫中心、企业邮箱等通信方式有了需求,网络和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加大。大、中型企业是信息化重点

大型企业依然是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更加迫切、全面的应用需求所决定的,是大型企业面对的更广阔的市场所决定的,也是他们充裕的资金和人才实力所决定的。

前面已经提到,机械行业有大约1.5万家大型企业,其信息化比率为1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业务系统建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有了相当程度的信息化项目的机械企业中,ERP项目是最主要的业务系统项目,记者走访的结果显示,大约50%的大型机械企业已经或者计划建设ERP系统,相比较而言,CRM、SCM、PLM/PDM系统的建设水平要低得多。目前建设ERP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ERP应用主要分布在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分销管理等方面,从这个描述可以看出,利用ERP将整个业务体系系统地管理起来的企业不多,ERP实施后,应用水平提升最快的是财务管理,与物料有关的采购、库存管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他方面的应用水平发展还需要提高。

信息化认识水平及采购模式 信息化认识水平

整个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目前整个机械行业的信息化队伍、制度情况是这样的:部分企业设立了信息主管,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同时,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培训”列为工作重点;企业内部机构、部门也在不断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发生变化,一些与信息化相关的部门和主管人员有了明确的称谓和职责,计算机中心、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企业CIO等应运而生并各司其职。

在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建设意识是高的,各个企业领导团队了解信息化,希望依靠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的热情很高。但是,制造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其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投资决心的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能够使用Internet的制造业企业,对于Internet的功能开发也存在认识上的严重不足,基本上这些企业都在使用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功能如电子邮件、信息搜集,部分企业在联通互联网的基础上建设了企业网站,但是很少有企业认识到Internet还能够帮助企业开发出电子商务、IP电话、远程培训或者呼叫中心这类功能,帮助企业省钱省力地推进业务发展。

再比如,建设门户网站的机械制造企业,对于网站本身的功能发挥存在非常大的认识缺陷,多数企业将网站作为单向信息发布的窗口,也就是说,企业对门户网的功能认识往往限制在信息发布、广告宣传这样的层面,而对于可以真正介入企业业务流程,并且对业务运行成本、业务运行效果产生良性影响的一些功能如客户网上互动、客户网上自助服务、网上办公、员工办公协同、电子商务等等应用则缺乏发展意向,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有可能实现以上功能。

实际上,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认知程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的发展。以协同设计制造技术为例,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在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协同制造商,“协同制造技术”从技术层面迎合了这一发展需求。但是,机械行业对于这种技术的了解程度非常不够,这导致对这种技术的需求、应用程度低。在对信息化有一定建设投入的企业中,将近40%的企业认为自己不需要或者根本不知道协同制造技术,而其余的60%中,对于协同制造的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

所以说,机械行业在信息化认识方面的整体状况是一种初期状态。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认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参差,已经完成或者部分完成信息化的企业,认识水平要比没有或者很少进行信息化投入的企业高很多,而正是这样的差异导致已经做出信息化投入的企业,依然是机械行业中信息化投入的主力军。

信息建设倚重外部力量

今天在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热门的词汇包括CAD集成、ERP、SCM、PLM等,这些信息化内容是目前机械行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主要考虑的一些方面,也是与机械行业的业务推进关系最紧密的一些方面。

以上内容虽然是机械行业信息化的热门领域,但是实际上在全行业中实施CAD集成、ERP、SCM、PLM等建设的比率依然有限,以CAD集成为例,机械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完成CAD软件/系统集成的比率在各行业中是最高的了,但依然仅为12.5%。

但是,在有限的已经上马或者实施管理软件项目的企业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多种外包实施模式。IT业务外包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专业化分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特质,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将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依然以CAD集成为例,机械行业的信息集成工作主要由CAD软件供应商、ERP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完成,企业信息中心自己完成集成工作的情况也占少数比率。

由此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种建设模式都有所采用,并没有限制在一种建设思路之中。值得注意的是,ERP厂商帮助机械制造业完成了37.5%的CAD集成项目,这么高的比率实际上也证明ERP产品在机械行业中拥有非常广的市场认知,同时也说明ERP项目的建设促使许多机械制造企业从根本上完善了自身的信息化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证明,ERP产品或者其他企业管理软件的实施,无论投资额在整个企业信息化投资中占了多少比率,管理软件开工建设这件事本身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化指数,它意味着大量硬件、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存储系统的同步投入,对于所有的IT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机会。罗列一些问题

综合罗列一下机械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企业除了存在着前面所说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以及技术认识、技术应用水平上的问题外,在系统建设意识中,“重硬件轻软件”和“重软件轻硬件”的观点同时存在,购买了成套系统软件后,却只能够使用其中很少的部分功能的现象依然普遍;盲目相信成套软件、盲目怀疑成套软件实施效果或者盲目相信只有自主开发才能适合企业应用的思想同时存在,在选型、实施阶段过分依赖IT产品、服务提供商的企业为数不少。

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整个制造业信息化中的突出问题。采购模式分析

根据科技部2004年年中对机械行业所做的调查,机械行业企业信息系统购买的决策流程,从原始需求(业务部门,占72.3%)的提出、立项申请(IT部门,占50.8%)、选型推荐(IT部门,占41.5%)到执行采购(IT部门,占61.7%),主要发生在企业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而立项(60.7%)和选型(64.8%)的批准主要由主管部门领导负责。这个采购模式表说明了一些问题:

首先,原始需求的提出主要从单位业务部门产生是正常的,但是立项申请却有相当大的比率是从单位其他部门而不是IT部门提出,这个现象说明机械行业中IT部门对于信息化需求的掌控、综合能力依然有限,仅仅能够在一半程度上协调整个企业的信息化采购行为。而这个比率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企业中并没有专门的信息部门,或者信息部门完全处于IT设备维护与支持的位置,而IT采购仅仅是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或者设计部门提出需求,这种立项模式是比较初级的因为业务驱动而导致立项的模式,信息化的价值诉求只是利用IT手段提高办公效率,用办公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实现管理和工作方式的转型。

其次,选型推荐的分配比例中,有13%是单位主管提出,30.9%从业务部门提出,11.4%的选型建议由外部合作伙伴提出,三项相加,超过了IT部门提出的选型比率。这种数据分布现象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应用软件采购在机械行业信息化采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应用软件跟企业业务关系密切,所以选型建议往往由业务部门、业务领导或者有行业背景的合作伙伴提出,这种情况下IT部门则成为支持者和参与者;其二,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得早,但是早期的信息化投放主要在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那个时期还基本上没有专门的IT部门,所以选型推荐依照惯例是由以上两个业务部门提出,或者由主管业务部门的领导提出,这个惯例目前依然在很多企业中产生作用,这也是大量立项申请由业务部门提出的一个原因。

第三,从超过60%的选型批准由业务部门完成,我们可以发现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最终决策的产生过程中,业务部门拥有更大的决策比重。但是业务部门直接决定大量选型决策这个现象,说明机械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归口管理并没有规范化,CIO体系没有产生足够作用。虽然决策驱动力量确实应该主要看业务部门,但是成熟的决策体系还是应该归口到CIO以及CIO领导的体系中间去,而CIO决策体系在许多制造业企业的缺失,容易造成信息建设规划不系统,信息化投入效果评价不全面,整体成本不易控制,易出现重复投资或不能保护既有投资等问题。第四,上级主管单位在信息化采购中产生的作用非常小,这是一个好现象。虽然有超过35%的立项需要上级主管单位批准,但是这与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政策有关系。这意味着机械行业已经屏弃了以往整个行业或者某个大企业群、企业集团进行信息产品采购时指令性一刀切的模式,更加尊重企业个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实事求是地建设信息化。机械行业信息化发展展望 信息化投入预期

制造业在2003年的信息化投入大约为210亿元人民币,整个行业未来几年的信息化投入会呈现一个持续递增的态势,2003年的增长比率为13.7%,预计2004年不会低于这个比率。造成这个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长期蓄积的民间资本,配合国民收入水平的平稳增长,促使国内综合购买力持续增加,由此带来了房地产、汽车制造、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家庭消费品、电子产品等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对制造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这些因素去分析,未来几年中,制造业信息化投入会以平均15%的年增长率递增,2008年制造业的信息化投入额可能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2003年,机械行业的信息化投入额在整个制造业中是最多的,210亿元的制造业总投入中,大约13%的投入发生在机械行业,总投入额在28亿元左右。而机械行业是制造业各个子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各个子行业的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带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在当前制造业全面发展的局势下,机械行业必然会以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信息化投入也将以不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加速增值。因此,预计2004年机械行业信息化投入可能超过32亿元,依然占据整个制造业第一的位置,未来几年中也将以至少15%的平均速率增长,而且15%这个增长比率应该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各类产品的市场预期

由于整个机械行业,尤其是大中企业的ERP建设潮流正在迅速发展,而2005年将是ERP在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此2005年ERP产品在机械行业可能会出现投资高峰,所以可以预计ERP在所有信息化产品中的投资增长最快。同时,SCM、PDM/PLM投资增长率在各种管理软件中将会仅次于ERP而排在2、3位,但是这两类产品的投资增长率会与ERP产品拉开比较大的差距,企业在这些产品上的投资额度与ERP也是两种量级。就目前IT企业针对机械行业开发的产品来看,机械企业在ERP方面的投资量级是百万级左右的,而在SCM、PLM/PDM方面则是十万量级的。

笔者对SCM增长率持乐观估计的理由是,机械行业越来越认识到今天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会逐步加大在SCM方面的投入;此外,随着ERP整合思路进一步发展,会有相当一部分IT厂商将SCM模块整合到ERP产品中。以上两个因素都将促使更多机械制造企业上马SCM项目。

至于PLM/PDM产品,原本在机械行业就有良好的普及基础,机械行业的PDM(14.9%)普及率虽然与ERP(15.7%)仅差0.8个百分点,但是PDM技术应用比例偏低,这个状态将直接影响企业ERP实施和成功率。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行业产品种类繁多,零部件结构复杂,产品设计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各部门之间设计无法信息共享,数据无法有效管理,而PDM技术是实现产品数据管理的有效工具;同时,PDM是CAD/CAM与ERP系统的桥梁,是ERP实施成功的技术保障。因此,相信机械行业也会在PLM/PDM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2005年将是二维CAD向三维CAD转型的关键一年。有关CAD产品的转型问题,业界讨论已久,究竟将以什么规模、什么速度从三维向二维转,各方面人士由于所处利益阵营或者应用层面不同,各有说法,但是相信2005年的市场走向会描画一个更清晰的轮廓出来。

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笔者强调管理软件是机械行业投入发展最快的部分,但是ERP等管理软件的迅速发展,将促使整个行业的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基于业务需求的网络系统应用建设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而带动硬件投入迅速增加。而且,无论哪种管理软件升级或者上马,都将对硬件平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并因此带动硬件投入的跟进。所以,管理软件的发展是一个重要风向标,在管理软件发展迅速的领域,往往也是硬件销售最快增长的领域,意味着硬件厂商的机会。结束语 看过机械行业信息化状况后,如果对比一下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会发现机械行业几乎就是制造业的样本行业,制造业的主要信息化特点、产品需求热点、信息化建设难点以及认识水平特点都可以在机械行业看到完全一致的表现。因此,研究透彻机械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对于在整个制造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机械行业,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是,全行业建设信息化的局面远远没有形成,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依然是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无论在资金实力、人才储备还是认识水平上都存在非常大的缺口,而解决传统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必须先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否则会举步唯艰。

第五篇:东莞定位测试优化总结报告--20100719

东莞定位测试优化总结报告

1.概述

定位和导航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技术,如今这些技术正以不同的方式在发展,慢慢远离传统汽车应用而步入行人应用领域。这种变化需要系统作出大幅度的改进,纯GPS定位技术无法满足行人应用的使用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它还必须结合其它技术,特别是当性能需要得到增强而同时成本要求降低时,这两项要求将是市场永恒的追求。把导航技术引入大众市场不只是简单地对现有GPS性能和功能性重新包装便可。在专用导航系统中,GPSOne移动定位技术,结合了GPS卫星信号和CDMA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

本次主要针对东莞33个需要定位优化的客户及区域进行定位测试优化,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以满足客户对定位业务的需要。其中联系不到用户取消测试点3个;测试结果良好,不需优化点21个;需要优化问题点10个。

2.测试方法

2.1.定位测试方式

现场采用第三方软件定位测试方式,了解现场无线环境及定位用户感知情况;

后台结合现场定位测试数据和定位日志数据对有问题的点进行分析优化。2.2.测试点选取

现场测试时,要求能在每个测试区域选取室外开阔、浅度室内、深度室内各一个点分别进行5次采样测试,测试点选取原则限制: 室外开阔:能利用GPS信号定位;

浅度室内:距离室外开阔点不超过10米,通常是窗边,门口等室内地点; 深度室内:无法利用GPS信号定位,且在室内靠近建筑物中心的位置,例如建筑物中心的房间、电梯间等。但最好距室外开阔点不超过50米,以便用室外开阔点的GPS经纬度当作实际经纬度。

3.测试设备

测试终端、笔记本、无线上网卡、GPS定位仪、CDMA测试手机、定位平台 4.测试情况

室外开阔:本次测试结果所有测试点的室外开阔基本上为AGPS定位类型,定位精度在5至50米范围内,定位精度较高,定位效果良好;

AGPS定位类型截图:

浅度室内和深度室内:在室内的定位类型分别有hybrid、AFLT和mixed cell sector等类型;

其中采用hybrid和AFLT定位类型测试点定位误差基本上小于200米内,定位效果较好,不需进行优化;

AFLT定位类型截图:

部分深度室内采样点因无线环境不理想,无法采用AFLT定位类型定位,采用定位误差较大的mixed cell sector类型进行定位,定位效果与实际位置偏差较远,需要对这些点进行优化处理。

mixed cell sector类型截图:

5.问题分析及优化

5.1.康华医院

从上图可以看到,东莞康华医院的信号由南城车站_1下挂的光纤直放站提供。直放站的中心经纬度为M_南城车站,当在东莞康华医院定位测试时,GPS与基站混合定位就会以M_南城车站的中心经纬度为中心进行定位(实际上应为直放站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经纬度),这样就造成 了很大的误差(误差为:南城车站到东莞康华医院为2KM);由上图显示很多点都定位在M_南城车站_1附近(原应该为东莞康华医院)。

经过数据分析与无线环境考察最终得出优化方案:考虑到东莞康华医院的客户情况和M_南城车站_1所覆盖的区域用户情况,决定把M_南城车站_1的中心经纬度移位(从南城车站移到东莞康华医院);并调整MAR的值为2100。

经过中心经纬度移位(从南城车站移到东莞康华医院)后复测,有上图显示定位的准确明显提升。5.2.虎门北栅中通速递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北栅中通速递信号主要由虎门陈村北2和3扇区覆盖,由于深度室内无线信号不足以实现AFLT计算,只能采用mixed cell sector定位类型,该定位类型定位位置为测量扇区的中心加权平均,定位误差取决于最大扇区天线距离的加权平均,查询BSA数据库可知,虎门陈村北2和3扇区的扇区中心点分别如图所示,MAR值为3000;

经过数据分析与无线环境考察最终得出优化方案:将虎门陈村北(3275_1)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723145 22.8537175;覆盖范围MAR值由3000改为1500。将虎门陈村北(3275_2)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716948 22.8585095;覆盖范围MAR值由3000改为1500。

经过中心经纬度移位后复测,定位精度比未调整前明显提升。5.3.石排京木木制品有限公司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石排京木木制品有限公司室内信号主要由石排沙角新围1扇区和2扇区覆盖,由于深度室内无线信号不足以实现AFLT计算,只能采用mixed cell sector定位类型,该定位类型定位位置为测量扇区的中心加权平均,定位误差取决于最大扇区天线距离的加权平均,查询BSA数据库可知,石排沙角新围1和2扇区的扇区中心点分别如图所示,MAR值为4048;

经过数据分析与无线环境考察最终得出优化方案:将石排沙角新围(2854_0)扇区中心经纬度调整为:113.99932,23.0820315;覆盖半径MAR值由4048调整为2000。将石排沙角新围(2854_1)扇区中心经纬度调整为:113.9942,23.0738365;覆盖半径MAR值由4048调整为2000。

经过中心经纬度移位后复测,定位精度比未调整前明显提升。5.4.石排永昌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石排京木木制品有限公司室内信号主要由石排向西东1扇区和2扇区覆盖,由于深度室内无线信号不足以实现AFLT计算,只能采用mixed cell sector定位类型,该定位类型定位位置为测量扇区的中心加权平均,定位误差取决于最大扇区天线距离的加权平均,查询BSA数据库可知,石排沙角新围1和2扇区的扇区中心点分别如图所示,MAR值为3000,2扇区方向角为280度;根据我们最新基站勘察情况,该扇区方向角为310度,BSA数据库不准确,将导致定位精度不准。

经过数据分析与无线环境考察最终得出优化方案:

1、查询数据库信息,石排向西东(2681_1)方向角为280度,根据我们RF优化时勘测数据实际为310度,需要更新数据库信息,将数据库中石排向西东(2681_1)方向角改为310。

2、将石排向西东(2681_0)扇区中心点经纬度调整为:113.97389,23.09871;MAR值设置为2000。

3将石排向西东(2681_1)扇区中心点经纬度调整为:113.96979,23.10320;MAR值设置为2000。

经过改正BSA数据库相关扇区方向角和中心经纬度移位后复测,定位精度比未调整前明显提升。

5.5.石排腾博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石排京木木制品有限公司室内信号主要由石排田寮1扇区覆盖,由于室内无线信号不足以实现AFLT计算,只能采用mixed cell sector定位类型,该定位类型定位位置为测量扇区的中心加权平均,定位误差取决于最大扇区天线距离的加权平均,查询BSA数据库可知,石排田寮0扇区中心点与基站位置一致,如图所示,MAR值为4000。经过数据分析与无线环境考察最终得出优化方案:将石排田寮(2579_0)扇区中心点经纬度调整为113.962791,23.107765;覆盖半径(MAR)值调整为2000。

经过中心经纬度移位后复测,定位精度比未调整前明显提升。

5.6.东莞健益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该问题点由M_茶山工业园的0和1扇区覆盖,但这两个扇区的MAR值为2000M,扇区中心经纬度就在基站中心,所以混合小区定位结果为两个扇区中心经纬度加权平均,偏差相对较大。定位测试结果见下图:

优化方案及方案实施后复测结果:

将M_茶山工业园(2889_1)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998714 23.05012980;覆盖范围MAR值由2000改为1000。

将M_茶山工业园(2889_0)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9078679 23.04740354;覆盖范围MAR值由2000改为1000。

优化方案实施复测后,该问题点定位精度已有较好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5.7.伟博厂

该问题点由M_茶山寒溪水0扇区和M_茶山上元1扇区覆盖,但M_茶山寒溪水0扇区的MAR值为3500M,扇区中心经纬度距离基站1000多米,M_茶山上元1扇区的MAR值为2500M,扇区中心经纬度距离基站700多米,所以混合小区定位结果为两个扇区中心经纬度加权平均,偏差相对较大。定位测试结果见下图:

优化方案及方案实施复测结果:

将M_茶山寒溪水(2749_0)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850648 23.04690887;覆盖范围MAR值由3500改为2500。

将M_茶山上元(2013_1)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802611 23.05061447;覆盖范围MAR值由2500改为1500。

优化方案实施复测后,该问题点定位精度已有较好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5.8.永联织造厂

该问题点由M_茶山秋墩岭的1扇区和R_茶山立本工业的0扇区覆盖,但这两个扇区的MAR值为1415M,M_茶山秋墩岭的1扇区距离基站中心300多米,R_茶山立本工业的0扇区中心经纬度就在基站中心,所以混合小区定位结果为两个扇区中心经纬度加权平均,偏差相对较大。定位测试结果见下图:

优化方案: 将M_茶山秋墩岭(2007_1)覆盖范围MAR值由1415改为1000。将R_茶山立本工业(2773_0)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935935 23.05884911;覆盖范围MAR值由1415改为1000。

优化方案实施复测后,该问题点定位精度已有较好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5.9.石龙人民医院

问题点由B_石龙人民医院的0和2扇区覆盖,但这两个扇区的MAR值为2500M,扇区中心经纬度距离基站600多米,所以混合小区定位结果为两个扇区中心经纬度加权平均,偏差相对较大,定位测试结果见下图:

优化方案:

将B_石龙人民医院(2718_0)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839142 23.11644465;覆盖范围MAR值由2500改为2000。将B_石龙人民医院(3275_2)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773048 23.12177431;覆盖范围MAR值由2500改为2000。

优化方案实施复测后,该问题点定位精度已有较好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5.10.黄泗围 该问题点由石碣黄泗围光纤站的2扇区和石碣西边的0扇区覆盖,但这两个扇区的MAR值为2000M,扇区中心经纬度距离基站400多米,所以混合小区定位结果为两个扇区中心经纬度加权平均,偏差相对较大。定位测试结果见下图:

优化方案:

将B_石碣黄泗围光纤站(2527_2)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130152 23.12489638;将B_石碣西边(2051_0)扇区中心经纬度修改为:113.819256 23.121673;

优化方案实施复测后,该问题点定位精度已有较好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6.定位优化进度汇总

东莞市定位系统问题点处理情况汇总表--

7.总结 i.东莞10个问题点均是由于只收到1或2个基站的信号而无法形成AFLT定位,导致定位计算方式的降级(AFLT—>混合扇区—>单扇区定位),而混合扇区定位和单扇区定位仅根据扇区中心点的情况进行定位,所以误差较大(800米左右),目前的解决方法以调整扇区中心点位置为主。建议:高通定位引擎中的混合扇区定位和单扇区定位能考虑基站信号码片时延的因素,以提高混合扇区定位和单扇区定位的精度。

ii.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BBU、RRU)无线信号的复杂性,特别是直放站作为信源的室分系统,只能采用小区定位类型,如果直放站离基站较远时,定位误差也将随之增大,目前无法有效解决,只有将信源由直放站换为RRU。建议:高通定位引擎能分辨出直放站离基站的距离和方向。

iii.BSA数据库中部分基站数据缺失、不准确或存在垃圾数据,导致定位计算方式的降级(AFLT—>混合扇区—>单扇区定位),严重影响定位精度,在日常优化中需要注意开展BSA数据优化工作,清除BSA中的垃圾数据,对MAR等参数进行优化,对室内站的BSA记录正确填写天线位置信息和直放站信息。后台观察仍有部分定位过程收到3个以上的基站信号,均PN查找成功,但仍无法形成AFLT定位,需由高通公司提供详细的定位引擎工作机制相关资料。

iv.BSA数据中FLC前向链路校正数值偏差较大等也将影响定位精度,在进行FLC参数设置时,建议使用基站厂家推荐的标准值,并通过对FLC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下载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制造业的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_合富辉煌2011年“国庆”楼市总结报告

    合富辉煌:2011年“国庆”东莞楼市总结报告 宏观背景及楼市总论 “史上最严”调控政策叠加 全国楼市得到有效降温 通胀趋动房产投资 房地产业是宏观经济“晴雨表”,地产调控及......

    制造业年度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部2004年度工作总结及 2005年度工作规划报告人: 时间:2004年12月8日第一章 2004年工作总结 ........................................................................

    制造业劳动合同[范文大全]

    制造业劳动合同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合同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那么大家知道合法的合同书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

    制造业公司简介大全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下面是制造业公司简介范文,欢迎参阅。制造业公......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强烈推荐!!! 一、部门及职位名称 总经理办公室General manager’s office 模具部Tooling department 项目部Project department 品......

    制造业劳动合同

    制造业劳动合同 制造业劳动合同1 编号:甲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地址:乙方(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规......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1 在客观方面,通过对日常工作的总结,结合员工的意见反馈,从公司整体方面来看,我们还存在以下不足:一、公司各方面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制造业信息化

    3.1制造业信息化综述 3.1.1相关基本定义 通常所称的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它是工业的主体组成部分,它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