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2007年工作总结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一年。在在市司法局党委的领导下,我会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募集和认真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2007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基金会自身建设,将规范化管理作为促进发展的原动力
1、加强自律建设,提高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
自律是当今基金会等在内的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基础,是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保证。2007年,我会始终坚决贯彻市局党委关于加强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强化自律建设作为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保障。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严格遵守《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几个“透明”,即财务管理透明,聘请会计师实务所管理基金会账目,不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资产管理透明,不利用接受捐赠之机和接受捐赠的物资为任何个人谋利;资助管理透明,明确资助程序,不利用分配资助款的权力谋求私利;收入分配透明,基金会的任何工作人员不谋求任何工资以外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对于基金会的募捐收入、对外资助及重大活动等都及时向局党委及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同时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介向公众 公开基金会各项工作。虽然我会成立时间较短,业务规模较小,资金募集数量和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也远不及一些成熟的基金会,但是作为全市唯一法律类基金会组织,我会通过加强自律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使各项工作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同时也受到了登记管理机关的肯定,并顺利地通过了今年的基金会年检。
2、推进理事会建设,强化理事会业务促进职能
理事会的作用在基金会组织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现代化的基金会组织,理事会的工作成效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成败。为此,2007年我会在理事会建设中做了新的尝试。在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除审议通过了《2006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报告》和《2006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财务报告》外,还增补为法律援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郭俊琴同志为理事,这也是我会的第一位企业家理事。今年我们还将建议增补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张冬青律师和北京市蓝石律师事务所牛琳娜律师为理事。发展司法行政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基金会理事,新的理事会成员给基金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扩大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计划有步骤地吸收部分企业成为基金会的理事单位。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各环节工作的规范化
5月起,我会秘书处起草了包括《法律援助基金会会议制度》、《基金会公章使用管理办法》等在内的12项内部规章,有效地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基金会内部事项的 议决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对外工作的开展。针对目前基金募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起草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鸣谢办法》、《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办法》和《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管理办法》。在接受捐赠过程中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公开资金流向。在对外资助中,严格按照程序发放资金和物品,监督财物的使用情况。我会还通过市局OA网络管理系统、首都之窗网站等途径及时发布工作的进展情况。关于接受捐赠、对外资助和其他重大事项,严格按照程序向市局党委及有关领导请示汇报。6月7日,市局党委批准了我会申请作为市司法局直属单位进行管理的请示,这一决定加强了市局党委对我会的领导,密切了我会与业务主管机关的关系,对我会将产生巨大的鞭策与鼓舞作用,并进一步促进我会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大力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络工作
1、以宣传工作作为突破口,扩大法援基金的社会影响力 与我市其他公益慈善组织相比,我会无论是人员规模、业务发展,还是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等都存在很大差距。为此,2007年我会将对外宣传工作作为扩大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与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以及多家报刊建立和合作关系,接受捐款、对外资助及重要活动均可通过媒体广泛报道,对有力地提升了法援基金的社会知晓率和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此外,我们建立了信息通报制度,重要事项均及时向业务主管机关和有关领导汇报。市局OA管理系统、司法行政网、首都之窗 网站上的信息业作到及时更新,确保系统内及时了解基金会工作动态。经与盛世彩虹公司协商,该公司为基金会无偿建设了基金会官方工作网站,目前已经开通(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的建立为基金会提供了新的宣传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更新和维护工作。另外,一个体现法律援助基金温情的基金会标识设计也正在进行。
2、加强对外联络和交往,为基金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广交朋友是促进基金会发展的有效手段。2007年,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手段扩大对外联络和交往。首先是加强与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业内联系与合作。包括走访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北京市慈善协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接收救济救灾物品管理中心等单位,虚心请教基金会管理和建设的先进经验。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市社团办等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和研讨活动。我们还积极参与和支持首都公益慈善组织行业联合会成立的调研和筹建工作,担任了联合会筹备组成员单位,并为联合会起草了章程和其他法律文件。5月,周纳新理事长再应邀参加的澳大利亚公平氏律师事务所年会上做了专题演讲,获得与会人士的高度评价。9月,我会主办的“法律援助与你同行——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业务研讨会”召开,来自首都各界的60余位代表参加,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会上,我会向延庆县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捐款40万元,书法家张仲愈先生向我会捐赠了40幅书法作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宣传法律援助,扩大法援基金的社 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是加强与司法行政行业各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今年我们走访了延庆、门头沟、大兴、丰台等区县司法局,深入律师事务所和各民间公益法律服务机构进行调研,加深了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第三,加强与社会各界及海外相关机构的交流。目前,我们与香港法律援助署、平等机会委员会、韩国法律援助署建立了工作联系,并且与一些海外企业和机构就今后的合作事宜均进行了广泛接触。
三、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工作
应当说,基金募集和使用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些工作必须围绕市局的中心工作展开。2007年我会首次提出加强基金会公益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力图以项目发展促进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我们结合市局工作重点,按照市局党委对基金会工作的要求,提出了首都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民间公益法律服务组织扶助计划和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补贴项目等项目设计方案。围绕公益项目开展基金会的宣传、基金募集和使用。事实证明,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公众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我会在2007年共为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供资金90万元,其中延庆项目40万元、门头沟项目15万元、怀柔项目15万元、房山和密云项目各10万元,确保了上述地区公益法律服务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民间公益法律服务组织扶助计划中,我会为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北京市 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分别捐款10万元和5万元。
继续将作好在律师行业内的宣传和募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入走访了北斗、易和、东元、中咨、建元、君合、金杜等律师事务所及部分外国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向他们介绍了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与使用情况。通过走访,密切了我们与律师行业的联系,使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并结合律师行业特点提出了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律师行业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作用的建议。全年,我会共获律师行业捐款33.6万元。
我会多次邀请北京市民政局主管领导到基金会进行调研,向他们详细汇报了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受到了民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会还提出了在北京市福利彩票公益金中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的建议,并已经得到民政局的初步支持。今后每年北京市民政局将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划拨100万元作为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今年划拨和追加的100万元已经到帐。
四、2008年工作计划
虽然法律援助基金会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人员少,规模小,但是我们相信作为司法行政队伍中的一支有生力量,今后还将为北京的法律援助及公益法律服务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作为首都公益慈善组织中的一名新兵,我们必须直面机遇和挑战。首先,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北京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各级政府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各类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群众公益意识不断提高等有利因素对于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将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各类非公募基金会的兴起,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也同样巨大。如何在缺乏工作经验,同时资金少、人员少等压力短期内又很难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面对挑战,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应对,使各项工作继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情。
2008年是奥运会举办之年,确保奥运会成功举办是首都各行各业的共同奋斗目标。如何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发挥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作用是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会将继续围绕市局的中心工作开展基金募集和使用。首先是为确保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两年来的工作成果。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公益性支出的规定,由于今年的基金募集任务完成较好,这一目标的实现已得到初步保障,该项目经费已经基本落实。在此基础上,我会将继续努力扩大资金募集数量,力争在此基础上使项目发展再上一台阶。其次,是要做好公益项目设计,将现有公益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同时结合全市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开发出新的募集项目,进一步改变传统基金募集方式,实现以项目发展促进基金募集。第三是进一步扩大基金的募集范围,尤其是扩大法律援助基金在国内企业界和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影响,吸引更多行业的善款投向法律援助事业。此外要进一步加快基金会理事会改革和建设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吸收和发展司法行政行业之外,特别是企业界人士作为新理事,提高理事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效率,发挥理事会 扩大影响募集基金的职能。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2007财务工作报告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 2007财务工作报告
2007年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市司法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募集和认真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现将2007年财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金募集情况
2007年,我会首次提出加强基金会公益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并围绕市局中心工作开展项目设计和建设,重点围绕首都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开展了资金募集活动。全年捐赠总收入约24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163.12万元,同比增长40约%,获赠物资总价值约80万元。
1、争取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我会的支持。2007年,我会多次向市民政局有关领导到我会进行调研,并向他们汇报法律援助工作和法律援助基金的募集使用情况。7月和11月,我会两次向市民政局提出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的书面建议,该建议已经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法律援助专项基金有望作为一个长期项目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列支。今年2月和12月,市民政局分别划拨和追加给我会的100万元已经到帐。
2、继续在律师行业中开展基金募集工作。全年我市律师行业共 1 向我会捐款33.6万元。其中金杜律师事务所捐款20万元;海问律师事务所捐款5万元;天元律师事务所捐款4万元;北斗律师事务所捐款2万元;易和律师事务所捐款2万元;明诚律师事务所捐款0.3万元;时开律师事务所捐款0.3万元。
3、扩大募集领域。2007年,北京硅谷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地数码科技大厦有限公司各捐款10万元。4、2007年全部利息收入为9.52万元。
5、今年我会接受物资捐赠数量也有所增加。全年接受物资总价值约80万元。其中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驻京代表处捐赠价值30万元办公家具;美国杜威律师事务所驻京代表处捐赠价值30万元办公家具;上地数码科技大厦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万元办公家具;盛世彩虹公司捐建基金会网站价值2万元;著名书法家张仲愈先生捐赠40幅书法作品。
二、基金发放和使用情况
2007年,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发放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按照不低于上一捐赠收入70%的比例用于公益支出。结合市局中心工作提出了首都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民间公益法律服务组织扶助计划和法律援助案件 办案补贴项目等项目设计方案,并围绕项目建设使用资金,全年公益活动总支出为105万元。
1、全年共为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供资金90万元,其中延庆项目40万元、门头沟项目15万元、怀柔项目15万元 2 已经划拨到位,房山和密云项目各10万元尚为支出。确保了上述地区公益法律服务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
2、民间公益法律服务组织扶助计划中,为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北京市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分别捐款10万元和5万元。
3、分别捐赠给延庆县司法局、门头沟区司法局价值10万元的办公家具,用于该地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改善工作条件。
4、基金会在努力扩大基金募集和公益支出的同时,尽一切可能降低运营成本,压缩行政支出。全年各项行政办公支出总计11万元。
以上报告提请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有关2007年的监事会审计和社团办审计情况,我们将通过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指定报刊以及相关网站向公众披露,并及时通报各位理事。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章程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成立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英文名称:China Legal Aid Foundation。
第二条基金会是对国内外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第三条基金会的宗旨是: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四条基金会的任务是:为实施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法律保护提供物质支持;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传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进司法公正。
第五条基金会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基金
第六条本基金会的注册基金为210万元人民币。
第七条本基金会的基金来源:
一、政府财政拨款及来自政府其他方面的资助;
二、国内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三、基金增值的收入;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八条基金会依照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国家法律援助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下列案件的当事人提供资金资助。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
请求给付抚恤金、救济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
因工受伤害请求补偿、赔偿和医疗费;
五、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
六、请求国家赔偿;
七、见义勇为者请求保护和奖励;
八、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务。
第九条基金管理:
一、基金会实行独立核算、民主管理。
二、基金会的基金只能用于资助符合本章程宗旨的活动和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三、基金会设立专职财务人员,并建立独立的会计和监督制度。
四、基金会的资金、物资的收支和运作情况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并接受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与评估。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十条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组成。理事会设常务理事。
基金会会长为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一条基金会理事由有关方面协商产生。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由理事会推选产生。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
基金会聘请名誉会长、高级顾问和顾问,并可聘请向本会捐款数额较大者为理事或常务理事。
第十二条理事会设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会长提名,理事会聘任。
第十三条理事会的职责:
一、制定、修改和解释基金会的章程;
二、推选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
三、决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聘任;
四、听取和审查基金会的工作报告、计划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五、决定基金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同意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十五条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选举和被选举权、表决权;
二、基金运作和使用的监督权;
三、建议和批评权;
四、遵守本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
五、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宣传和履行本会宗旨,努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六、运用多种方式为法律援助事业募集资金。
第十六条基金会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职权。常务理事会职责:
一、决定基金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的设立;
二、决定基金和其他财产的募集、管理、运作和使用;
三、审定预算及核算;
四、对基金运作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基金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表决同意方能生效。
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
第十八条会长领导基金会的工作,其主要职权是:
一、主持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基金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主要负责人的聘用;
五、研究决定基金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和计划,并向理事会做工作报告。第十九条秘书长在会长领导下主持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会长召集基金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计划和决定的事项;
三、决定基金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
四、对基金会基金的运作和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协调与有关部门、机构的工作;
六、向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二十条基金会设办公室、捐赠部、财务部、项目管理部、宣传联络部、法律服务部等办事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经理事会四分之三以上理事讨论通过,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在民政部办理注销手续后,基金会才可终止活动。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报经司法部审查同意,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解释权属基金会理事会。
第四篇: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
志愿者动员课程小组作业
小组成员:
龙家俊 陈思洁 史肖茵 柳丹丹
一 宗旨使命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是由佛教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慈善组织。其宗旨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扶贫救助。其目标是搭建启发善心,人人可参与的善行实践平台。其理念是“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
仁爱慈善基金会尝试以宽广的社会视角,将慈善活动与人的身心健康相结合、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佛教智慧在社会的应用相结合,希望通过慈善活动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精神演绎出来;因此项目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在平时开展像仁爱衣+衣、仁爱助学、仁爱心栈、仁爱孝德奖、老年关怀、龙泉之声倾听热线等低参与门槛的慈善项目,鼓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着力于推动提高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公众主动关注社会和民生;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仁爱慈善基金会则定位于:1)做政府救助体系的补充者,配合政府针对体制外流动人口和特困人群查缺补漏;2)做民间慈善力量的协调者,整合当地和外来的NGO组织协同工作;3)做受灾民众的陪伴和服务者,成为灾民可以信任、可以沟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一线、贴身、持续、补漏的形式,以救难、救急、救助、救济四个阶段,在灾民克难救急以及家园重建、生产重建、生活秩序重建、生存能力重建、心理重建等方面,提供灾区社会服务,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灾民一起重建家园。
二.活动项目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主要项目包括“仁爱行动”救灾救济项目、“仁爱心栈”社区服务项目、“仁爱助学”孤困学生资助关怀项目、“仁爱衣+衣”衣物捐赠及扶贫项目、“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心灵健康服务项目、“仁爱孝德奖”弘扬孝悌精神项目、“仁爱老年”关怀项目。
1.“仁爱行动”救灾救济项目
“仁爱行动”针对重大自然灾害,仁爱基金会开设的灾情救济项目以“救难、救急、救助和救济”四位一体配合“一线、贴身、持续、补漏”四种关怀模式,进行灾难救助,让爱的甘霖浸润沧桑大地。2.“仁爱心栈”社区服务项目
“仁爱心栈”自08年成立至今,在北京市区已成功开设了3家仁爱心栈,分别位于清华科技园、朝外SOHO、北京西站,每天三家心栈为群众免费奉送爱心粥上千杯,携手高校、贴近上班族,为推动慈善走入社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3.“仁爱助学”孤困学生资助关怀项目
“仁爱助学”项目秉承“以资助为起点,关怀为重点”的理念,针对失去双亲或父母离异等原因而经济窘迫、缺少关爱的初高中孤困学生,为他们提供持续的经济资助和心灵关怀,并发起通信、家访、联谊等多种关怀活动。
4.“仁爱衣+衣”衣物捐赠及扶贫项目
“仁爱衣+衣”项目主要是通过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赠衣服来推动多层次的扶贫工作。该项目采用“精致分拣、一一对应、亲自送达、关怀到户的整理和发放原则。透过平凡细致的工作,凝聚爱心、传递关爱,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
5.“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心灵健康服务项目
“龙泉之声倾听热线”作为仁爱基金会心灵健康的服务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开通,为帮助消除人们心里的烦恼、减轻心理压力,接受被生活或工作烦恼缠缚的人们的倾诉。希望通过倾听、安慰、情感宣泄疏导、鼓励等方式,引导倾诉者实现生活与职场的心理减压,找回自信和快乐。
6.“仁爱孝德奖”弘扬孝悌精神项目
“仁爱孝德奖”旨在奖励有孝行的学生,在青少年中倡导孝悌、贤德的中华文化传统,通过获奖者的事迹感召更多的学生去实践孝德善行。
7.“仁爱老年”关怀项目
通过“助他、自助、互助、他助”的形式,为老年和中青年志愿者提供一个身心灵互助的平台,带动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圆成从善的愿望,从而能够心有所安,安有所觉。
三.出色项目详细分析: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的基本框架由项目定位、开展形式、内容三个部分构成。
当发生灾害事件时,在第一时间动员本地志愿者参与救难;灾后15 天内对灾区提供紧急物资与医疗用品支持。特别对无法被列入正式救助名册的外来流动人口和伤亡严重的家庭实施帮 扶,在政府救灾体系下补缺补漏;灾后一周内开设临时教学设施——仁爱学堂,尽可能早的 恢复学生课堂生活,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康复活动,以在21 天黄金时间了清理孩子们的心理 阴影;灾后一周内确定要援助的过渡性板房校舍的学校并签订捐赠和建筑协议;灾后15 天 到20 天内建立。灾民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做灾民可信赖的陪伴; 灾后30 天到90 天组织封闭式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建立心理教师种子团队,在多个学校推动 仁爱心理健康室活动,开展第一堂课模拟课程互动式培训,有效平稳灾后教训秩序的恢复。仁爱慈善基金会注重志愿者发展,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当灾难发生时,项目组工 作人员总能在第一时间与灾害发生地的志愿者联系了解灾区情况,远程协调本地志愿者在政 府统一管理下参与到灾难救急的工作中,并尽可能落实仁爱救援基地的选址。同时,基金会 北京本部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并召开项目紧急会议,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安排项目活动。项目组一般分成:1)前方救援团队:一线保障、救急救援、教育与心理、信息报道;2)后 方支持团队:物资保障、志愿者保障、款物筹募、外联与文宣之后,项目组全体成员分头进行物资筹备、一线志愿者召募、前线志愿者联系、号召社会捐资捐物以及奔赴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基金会与前线志愿者的联系非常重要,因为救灾项目小组不仅需要根据他们提供的灾情信息与当地灾民需求准备相应的救灾物资,而且需要他们介绍去灾区的行车路线与交通方式保证救灾项目团队顺利到达灾区。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救援团队争取在灾害发生后尽快到达灾区开展救灾活动,支持团队 为救援团队提供救灾活动的后方支持与保障。救援团队到达灾区后首先要求与当地救灾指挥 部取得联系,与相关部门领导人进行沟通,并尽可能争取在指挥部大院或附近建设救援基地在沟通过程中,基金会工作人员向政府官员介绍基金会救灾项目,并咨询政府现有资源与救 灾情况,实现双方信息的共享。基金会项目活动实施前会将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充分尊重 当地政府对项目活动策划的建议与意见。并且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 费。基金会的任务主要是查缺补漏,在伤员救助、帐篷分发等主要征对政府还未能关注到的 群体(外来人口及伤亡严重家庭)提供帮助。基金会除了与当地政府沟通之外,也将及时与 当地学校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建立仁爱学堂,开展仁爱助学活动。
由于仁爱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型基金会,人力、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基金会救灾项目主要 关注灾难发生时未能及时受援的外来流动人口、特困家庭以及偏僻未受关注地区,开展对行 救灾活动的查漏补缺工作。基金会就灾项目活动有如下5个特点:
(1)注重与当地政府的沟通;(2)关注灾害发生后的儿童复学(3)关注灾民生活细节;(4)不断创新
(5)工作信息透明。
四.仁爱救灾项目面临的挑战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由于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因此,如何获得灾区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是基金会开展相关活动的关键。从仁爱参加多个省市的救灾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的挑战
与问题。
第一,仁爱救灾项目中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会进行轮换,但为了 保证项目管理延续性,基金会的骨干志愿者往往要在灾区坚持很长时间,比如在玉树有5 个志愿者坚持超过三个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在灾区服务达到四个多月,他们的身体会受到 一定影响;
第二,仁爱救灾项目重视灾前的准备与规划,以及救灾过程中项目的细致落实,但灾 后对活动的总结与评估方面欠缺。救灾这种应急项目难以形成系统的项目文件,项目评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金会至今仍未能整理出较全面、细致的项目报告书。
五.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评价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救灾的规模上,而是在救灾过程中所彰显的点滴 善念的朴素理念。仁爱基金会在灾区救援中无法实现数字规模化的救灾成果,但是他们实实 在在地通过点滴的救灾行为帮助了灾区。纵观仁爱基金会的所有项目,一个非常明显的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慈善的低门槛”。该基金会设计任何项目时总会考虑到能否促进公众的慈善参与。因此,仁爱基金会开展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向社会公众中传达一种“人人可慈 善,人人可公益”的观念,并且在基金会中加以实际运用。
第五篇: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志愿者动员课程小组作业
小组成员:
龙家俊陈思洁史肖茵柳丹丹
一 宗旨使命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是由佛教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慈善组织。其宗旨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扶贫救助。其目标是搭建启发善心,人人可参与的善行实践平台。其理念是“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
仁爱慈善基金会尝试以宽广的社会视角,将慈善活动与人的身心健康相结合、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佛教智慧在社会的应用相结合,希望通过慈善活动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精神演绎出来;因此项目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在平时开展像仁爱衣+衣、仁爱助学、仁爱心栈、仁爱孝德奖、老年关怀、龙泉之声倾听热线等低参与门槛的慈善项目,鼓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着力于推动提高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公众主动关注社会和民生;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仁爱慈善基金会则定位于:1)做政府救助体系的补充者,配合政府针对体制外流动人口和特困人群查缺补漏;2)做民间慈善力量的协调者,整合当地和外来的NGO组织协同工作;3)做受灾民众的陪伴和服务者,成为灾民可以信任、可以沟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一线、贴身、持续、补漏的形式,以救难、救急、救助、救济四个阶段,在灾民克难救急以及家园重建、生产重建、生活秩序重建、生存能力重建、心理重建等方面,提供灾区社会服务,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灾民一起重建家园。
二.活动项目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主要项目包括“仁爱行动”救灾救济项目、“仁爱心栈”社区服务项目、“仁爱助学”孤困学生资助关怀项目、“仁爱衣+衣”衣物捐赠及扶贫项目、“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心灵健康服务项目、“仁爱孝德奖”弘扬孝悌精神项目、“仁爱老年”关怀项目。
1.“仁爱行动”救灾救济项目
“仁爱行动”针对重大自然灾害,仁爱基金会开设的灾情救济项目以“救难、救急、救助和救济”四位一体配合“一线、贴身、持续、补漏”四种关怀模式,进行灾难救助,让爱的甘霖浸润沧桑大地。
2.“仁爱心栈”社区服务项目
“仁爱心栈”自08年成立至今,在北京市区已成功开设了3家仁爱心栈,分别位于清华
科技园、朝外SOHO、北京西站,每天三家心栈为群众免费奉送爱心粥上千杯,携手高校、贴近上班族,为推动慈善走入社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3.“仁爱助学”孤困学生资助关怀项目
“仁爱助学”项目秉承“以资助为起点,关怀为重点”的理念,针对失去双亲或父母离异等
原因而经济窘迫、缺少关爱的初高中孤困学生,为他们提供持续的经济资助和心灵关怀,并
发起通信、家访、联谊等多种关怀活动。
4.“仁爱衣+衣”衣物捐赠及扶贫项目
“仁爱衣+衣”项目主要是通过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赠衣服来推动多层次的扶贫工作。该
项目采用“精致分拣、一一对应、亲自送达、关怀到户的整理和发放原则。透过平凡细致的工作,凝聚爱心、传递关爱,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
5.“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心灵健康服务项目
“龙泉之声倾听热线”作为仁爱基金会心灵健康的服务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开通,为帮助消除人们心里的烦恼、减轻心理压力,接受被生活或工作烦恼缠缚的人们的倾诉。希
望通过倾听、安慰、情感宣泄疏导、鼓励等方式,引导倾诉者实现生活与职场的心理减压,找回自信和快乐。
6.“仁爱孝德奖”弘扬孝悌精神项目
“仁爱孝德奖”旨在奖励有孝行的学生,在青少年中倡导孝悌、贤德的中华文化传统,通
过获奖者的事迹感召更多的学生去实践孝德善行。
7.“仁爱老年”关怀项目
通过“助他、自助、互助、他助”的形式,为老年和中青年志愿者提供一个身心灵互助的平台,带动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圆成从善的愿望,从而能够心有所安,安有所觉。
三.出色项目详细分析: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的基本框架由项目定位、开展形式、内容三个部分构成。
当发生灾害事件时,在第一时间动员本地志愿者参与救难;灾后15 天内对灾区提供紧
急物资与医疗用品支持。特别对无法被列入正式救助名册的外来流动人口和伤亡严重的家庭
实施帮 扶,在政府救灾体系下补缺补漏;灾后一周内开设临时教学设施——仁爱学堂,尽
可能早的 恢复学生课堂生活,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康复活动,以在21 天黄金时间了清理孩
子们的心理 阴影;灾后一周内确定要援助的过渡性板房校舍的学校并签订捐赠和建筑协议;
灾后15 天 到20 天内建立。灾民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做灾民可
信赖的陪伴; 灾后30 天到90 天组织封闭式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建立心理教师种子团队,在多个学校推动 仁爱心理健康室活动,开展第一堂课模拟课程互动式培训,有效平稳灾后
教训秩序的恢复。
仁爱慈善基金会注重志愿者发展,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当灾难发生时,项目组
工 作人员总能在第一时间与灾害发生地的志愿者联系了解灾区情况,远程协调本地志愿者
在政 府统一管理下参与到灾难救急的工作中,并尽可能落实仁爱救援基地的选址。同时,基金会 北京本部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并召开项目紧急会议,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安排项
目活动。项目组一般分成:1)前方救援团队:一线保障、救急救援、教育与心理、信息报
道;2)后 方支持团队:物资保障、志愿者保障、款物筹募、外联与文宣之后,项目组全体
成员分头进行物资筹备、一线志愿者召募、前线志愿者联系、号召社会捐资捐物以及奔赴灾
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基金会与前线志愿者的联系非常重要,因为救灾项目小组不仅需
要根据他们提供的灾情信息与当地灾民需求准备相应的救灾物资,而且需要他们介绍去灾区的行车路线与交通方式保证救灾项目团队顺利到达灾区。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救援团队争取在灾害发生后尽快到达灾区开展救灾活动,支持团队
为救援团队提供救灾活动的后方支持与保障。救援团队到达灾区后首先要求与当地救灾指挥
部取得联系,与相关部门领导人进行沟通,并尽可能争取在指挥部大院或附近建设救援基地
在沟通过程中,基金会工作人员向政府官员介绍基金会救灾项目,并咨询政府现有资源与救
灾情况,实现双方信息的共享。基金会项目活动实施前会将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充分尊重
当地政府对项目活动策划的建议与意见。并且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
费。基金会的任务主要是查缺补漏,在伤员救助、帐篷分发等主要征对政府还未能关注到的群体(外来人口及伤亡严重家庭)提供帮助。基金会除了与当地政府沟通之外,也将及时与
当地学校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建立仁爱学堂,开展仁爱助学活动。
由于仁爱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型基金会,人力、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基金会救灾项目主要
关注灾难发生时未能及时受援的外来流动人口、特困家庭以及偏僻未受关注地区,开展对行
救灾活动的查漏补缺工作。基金会就灾项目活动有如下5个特点:
(1)注重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2)关注灾害发生后的儿童复学
(3)关注灾民生活细节;
(4)不断创新
(5)工作信息透明。
四.仁爱救灾项目面临的挑战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由于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因此,如何获得灾区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是基金会开展相关活动的关键。从仁爱参加多个省市的救灾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仁爱救灾项目中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会进行轮换,但为了
保证项目管理延续性,基金会的骨干志愿者往往要在灾区坚持很长时间,比如在玉树有5 个
志愿者坚持超过三个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在灾区服务达到四个多月,他们的身体会受到 一
定影响;
第二,仁爱救灾项目重视灾前的准备与规划,以及救灾过程中项目的细致落实,但灾
后对活动的总结与评估方面欠缺。救灾这种应急项目难以形成系统的项目文件,项目评估也
存在一定的困难,基金会至今仍未能整理出较全面、细致的项目报告书。
五.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评价
仁爱基金会救灾项目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救灾的规模上,而是在救灾过程中所彰显的点滴
善念的朴素理念。仁爱基金会在灾区救援中无法实现数字规模化的救灾成果,但是他们实实
在在地通过点滴的救灾行为帮助了灾区。纵观仁爱基金会的所有项目,一个非常明显的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慈善的低门槛”。该基金会设计任何项目时总会考虑到能否促进公众的慈善参与。因此,仁爱基金会开展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向社会公众中传达一种“人人可慈 善,人人可公益”的观念,并且在基金会中加以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