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7: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平庄中学理化生地教研组2014—2015学年度

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本教研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理化生地教研组各教师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使得各个科目平衡发展、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继承了以前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理化生地自然学科的特色。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科研讲究方法,重视实效

工作中我们借助校本培训,借助每一次教研组及理论学习机会,不断学习充电,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设计、新的师生评价观等。同时我们也认真学习研讨其他教研组和其他学校的经验,探究科学的教学规律、方法和模式,并结合实际共同探讨了“理化生地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注意哪些细节”,“如何应对中考新题型”,“怎样优化、细化备课这一环节”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重视谋划策略,讲究可行性、实效性,确确实实发挥自然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

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教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学生,许多学生积极帮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学生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常规教学紧张有序,严谨细致

日常教学中理化生地教研组各教师备课时,能够按部就班、相互协作地开展工作,依据详实的计划、周密的安排,各位教师有条不紊、严谨细致地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其中肖赔昌、姚凯、邓强中等几位老教师尤为突出,起到了很好的重要带头作用。年轻的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从教研中心到校级,乃至到组里的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赛课,我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坦诚交流,取长补短。无论哪位教师的公开课,其他教师总会抽出时间听课,还及时的交换意见,为讲课教师点评、把关,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比较理想为止,大家在组内的评课会上各抒己见,毫不保留。大家共事,事实上也在竞争,但我们更是一个团队,惟有同舟共济、相互提升才会取得共同进步。我们组这一学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教师自己也在教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我们有的老师就不太会使用,可是在我们相互协助下,共同努力下,大家现在都能熟练的使用了,一学期的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组多媒体使用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居各教研组之首。不光公开课教学使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教研组的成员也都去大量使用。我们组能有这样的好氛围都是我们努力拼搏,精诚合作所致。

四、存在的问题

1.发表教育与教学论文较少,科研意识不强、理论水平不高。

2.作为自然学科,没有建立学科活动小组,缺乏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学科特色没有明确体现。3.配套的教具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与实验配套的教具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

4.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多交流,多积累,多学习,多实践,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今后,我们教研组将继续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教学为依托,深入地开展教研,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扎扎实实,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

理化生地教研组 2015-1-10

第二篇:理化生地教研组业务学习材料

理化生地教研组业务学习材料

1.评课者如何评课

一节好课的标准:

1、有意义(扎实)。学生上课“进去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充实)。有效率表现在“面上”和“效率”,一节课必须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就会很大。

3、生成性(丰实)。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平实)。课前的准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和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

5、有待完善(真实)。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计的指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2.一堂好课具有的基本特征

成都师范大学陈大伟教授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一堂好课有如下基本特征:

(1)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可把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维度。

(2)有效互动,合作学习。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活动,而这种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实现有效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结合和师生交流应具有双向性两个方面。

(3)鼓励创新,体验成功。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性的见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不断发展。(体现以学定教)

(4)尊重差异,促进发展。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潜在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性。(5)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一堂好课有三点特别重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学生上完这节课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

(6)学习反思,总结提高。通过反思,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这些知识(或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把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能力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

3.教师应如何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1.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预设情境引入新课,注重新旧知识衔接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备课时应慎重考虑教学环节的设计,设计环节的目的是什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障碍。

3.活动的设计适合多变的课堂。于是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并及时调控课堂。

4.让学生学会反思。课后小结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评与互评的能力,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还有那些问题未掌握,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对每个同学的发现与反思都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如何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意义:1.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知识共享。2.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3.促进所有教师成长,特别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4.减轻教师备课重复,提高教学教研水平。5.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6.有利于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集体备课必须坚持的原则:1.统一性原则;2.超前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合作性原则;5.实效性原则;6.研究性原则;7.创新性原则。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

(二)明确集体备课的内容、范围和要求。1.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集体备课的要求:(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3)“六个统一”:既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每一节授课的共同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阶段测试。

3.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和反思。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确立课题 —— 组内讨论 —— 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 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教学实践(跟踪)—— 课后交流、反思 ——(第二次)—— 资料保存

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1.合作意识2.整体意识3.超前意识4.反思意识。

(二)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三)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现象一: “大杂烩”;现象二: “集体剽窃”;现象三: “一言堂”;现象四: “木偶戏”。

(四)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创新”理论

1.“创新”理论之“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2.“创新”理论之“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研究并不神秘”。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我们的学生对“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问题,最经常、最简洁的回答是:“从书本上来的。”不知道任何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它的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本质并不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恰恰相反,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总是在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我们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了,我们相信已有的知识都是千真万确的,相信用已有的知识武装头脑就足够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代这样想还能够应付世界的变化,还能够容忍的话,那么,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就不能容忍了。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四、研究并不神秘

现在“研究性课程”已经走出了高堂深院,走进了基础教育的课堂。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是高中阶段才适宜开设的课程。如果对研究性课程有自己明确的定义,放在高中开设,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以为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也非得在高中才能进行,那就大谬不然了。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索性,而复杂、深奥知识的学习照样可以是接受性的。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如同前面所说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一样,探索意识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问题仅仅在于,在教学中我们是重视、保护、诱发、激励这种天性,还是忽视、抑制、挫败甚至扼杀这种天性。人们天生的好奇心、探究心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这种好奇心、探究心不仅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而且这种好奇心、探究心的满足是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教学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学习时间:2011年11月10日。学习地点:综合楼教师办公室。主讲人:杨光华。

参加学习人员:综合组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创新”理论之“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学时:2课时。

五、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主导的教学做比较,可以发现这样一些重大差别: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什么样的教学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开放的理念,即使有开放性的题目,也可以把它变成接受性的甚至是牵强附会、死记硬背的教学。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学科知识是分析的,是专门化的,分析化地认识世界,是人类走进文明的重要步骤。学校教育为了有效地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采取了分科教学的办法。随着人类专门化知识的日积月累,学校教育分科教学的时间越来越长。但现实世界本身是综合的,这就造成了越是受教育,越是背离真实世界的危险。而研究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的,是调动、综合各科知识的活动,至少是调动和综合本学科前后知识的活动,而且常常要求学生去寻找、添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传统教学中的作业一定是根据已有知识编制的,而研究性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事实需要展开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综合特性。第三,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是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经常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这样的好处在于促进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和敏锐性,在于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性教学极大地有利于改善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状态。

六、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教学强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每一条原理都要讲解清楚,每一个概念都要严密证明。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随着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随着学科的基础越来越厚,我们要学习和教学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如果不谋求跳跃式学习,将有一个极大的危险:我们离当代的知识、离知识的前沿会越来越远,永远接触不到科学的研究前沿。这里就要追问一个深刻的教育理论问题:我们进行知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知识,我们证明定理的目的仅仅上为了确定定理是正确的吗?显然不是。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证明定理是为了推论自己的命题。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创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跳跃式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涉及难题并不是就要解决难题,但想要解决难题却必须以涉及难题为前提。要引导学生跳跃式地学习,不光是个观念的问题,还有个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的任务。

学习时间:2011年12月15日。学习地点:综合楼教师办公室。主讲人:杨光华。

参加学习人员:综合组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创新”理论之“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 不直接回答问题” 学时:2课时。

七、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

根据现在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程序,要实现跳跃式发展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是直线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完全安排好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旁骛,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并且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和检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的,是无法跳过的。可是这样的假设既缺乏事实根据,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在知识堆积如山、信息铺天盖地、变化日益加快的今天,追逐前沿的选择性学习恐怕才是最要紧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散点式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这种选择提供一个空间。

八、不直接回答问题。

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索菲亚认为,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而科学给人的乐趣主要在于科学的探索之中。

在前沿性教与学的问题上,也许心理上的障碍比科学上的障碍更难跨越,有时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前沿性与基础性、循序渐进与跳跃式是一对矛盾,西方教育比较好地注意到了前沿性、跳跃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利用了这种教学对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参与的优点,对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超常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打好基础方面觉得有欠缺;而我们在较好地传授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方面有优势,但在促进学生大胆地自我探索、走向世界前沿这方面比较保守。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领头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要保持我们在这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实现课堂教学的革命。

第三篇:2015-2016学第一学期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实施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学研究工作,本学期在校长、教务处的指导和关心下,理化教研组按照学期初拟定的计划开展了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理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把学习当成工作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使其和谐发展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中考的改革,所以我们教研组鼓励同志们学习课改理论知识,同时要求成员抓住集体备课的契机,与其他教师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备课、一起实践,解决课程改革研究中的疑难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

二、教研工作井然有序

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有关文件资料,使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努力开展教学科研,教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开展了正常的教研活动,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改之路。大家互相听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提高。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上,除了积极参加政治及业务学习活动,还自己利用书籍进行学习,以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提高教科研能力。同时,我们抓住机会,抓紧平时的教研组活动,认真开展教研话题,把握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经验和做法,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改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三、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打造自主优质高效课堂,我校一直在坚持“一课双讲”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开展“大文科”“大理科”考评课活动。为此,每一位教师经过自己的反复推敲、琢磨,拿出了自己满意的课。鼓励理化教师积极深入课堂,广泛地参与听课活动,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听课后及时的反思、总结,仔细研究一堂课的教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同时听课后尽量做到当天评课,开展扎实评课活动每位听课教师都有义务指出不足,评课要实实在在,少唱赞歌,真正地起到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作用。

四、踏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资源共享

我们组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讨“高校课堂”模式,因为各学科人少,所以我们每次活动之前,都要先进行自备,对上周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然后主备人就下周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对教材的理解,对重难点的认识和把握,对学生的分析。同时,其他人进行补充,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达成共识,在教学中实施,使老师都能从中获益,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让教科研成为我校理化学科教学工作的驱动力,科研兴校、科研促教。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所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五、相互帮助协作,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和谐的关系促繁重的工作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由于理化学科的特殊情况,需要很多同志要承担较大工作量,在困难面前,同志们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给学校出难题。教研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理化教育教学的常规的管理工作,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大家对有利于学校、理化教研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职尽责,共同商讨设计实验、改进实验,我理化组老师都为搞好理化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集体。

六、教研组建设的打算

今后,我们理化教研组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教研工作;继续搞好课题研究,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继续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经验进行及时的反思或总结。继续做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使全组教师都成为教学骨干。进一步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尽量使教研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庙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2016年1月

第四篇:理化t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李子中学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理化教研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及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逐步探索各年级教学新模式。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踏踏实实开展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我校理化生地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随堂课、互观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组织了一部分老师上公开课,课后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上课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通过听课、交流、学习,使我们科组教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2、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公开课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展示课。参

听的老师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的“亮点”,并在实践课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受益匪浅,启迪深刻。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求真务实。

四、具体开展的活动。

1、期初制定了科组教研计划。

2、学习上个学期初步拟出的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了期中、期末两次教学常规检查。

4、组织讨论了我校的“三.一五”教学模式。

5、组织各学科听评课活动。

6、组织、指导期末复习,进行期末考试。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提升教师数学专业素养,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继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本学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2018年春季学期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8年春季学期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刘 珺

根据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生地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学期初拟定的计划开展了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编写教案

这学期开始,严把教案的高质量编写、审核和使用。尽管如此,在使用中还是发现编制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和一些错误。同学科之间也能积极做到更正以便今后使用,也同时提醒了我们每个人今后需要在课前准备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为课堂做好引子。

2、扎实备好每节课

我组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做到在教案空白处做好演练,书写每一步教学流程以及任务分配,课后每个人积极做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坚持写课后反思,以便促进提升今后的教学效果,提升自己在高效课堂方面的能力。

3、积极开展公开课

为了强化规范“高效课堂”流程,并使自身在高效课堂操控方面有进步,使自身观念彻底转变,我组教师按照学校计划,每位教师积极准备着学校安排的公开活动。在研讨中每次都扎实安排一位主评教师、授课老师做到说课、反思,组内其他教师共同议课促进提升,并做到认真记录和对资料归档整理。

4、重基础、抓练习

在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通过每次集体备课、课堂研讨、同学科交流探讨等形式,我组教师结合生地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并能逐步达成共识利用课堂5分钟进行记忆PK,巩固基础记忆和应用;并在课前、课中、课后注重抓实学生的练习,通过练习促进教学。

二、主要存在问题

1、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教研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积极钻研,继续进步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各学科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不尽相同,体现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3、通过课堂研讨发现每个人的课堂存在很多漏洞,今后还需细化课堂,抓实课堂教学流程;

三、今后的措施

1、积极搜集反馈意见,加强备改检查力量,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2、继续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教学素材,把教研组的建设和课改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4、要鼓励每位教师大胆尝试、并坚持高效课堂的探索,并能撰写相关的论文。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成绩是领导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会努力改进。

下载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生地教研组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里中学分校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理化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贯彻执行市教研室有关教学方面的要求指示,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盛星 本学期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理化学科的特点,加强对理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以来,我组教师在我校领导的热心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完成教......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理化科组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王梅英 本人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执行学校对教学教研的要求,严于律已,事事带头,配合科组内全体教师工作,大家共同努力,已经按质量较好完成了教学任......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时间如流水,2007~2008学年又过去半年了,在学校校长室、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之下,我们理化生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不动摇。 我组坚持以......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理化科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确定了本学期教研工作思路为: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

    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大全]

    数理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数理化教研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及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